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6

燈樹千光照 花焰七枝開──古代高僧元宵節講經說禪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上元」、「燈節」,家家戶戶掛燈、賞燈,很多地方更舉辦規模盛大的燈會。關於元宵節燃燈習俗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與佛教東傳有關的說法便是其中之一。

據說東漢明帝在夢中見到一個身高六丈的金人,於是便派郎中蔡愔、博士秦景到天竺(即今印度)去尋求金人。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等從印度求得佛法,回到京都洛陽,同來的還有西方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明帝十分高興,親自出宮恭迎,燃燈拜佛,並在雍門西建白馬寺弘揚佛法,而這狀況卻引起道教的強烈反對。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初一,道教向朝廷提出要與佛教鬥法,明帝便於正月十五日召集道士們到白馬寺與西方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比法,結果佛家大勝。從此東漢明帝更加篤信佛教,並正式下令不論士族庶民,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晚上,一律要張燈結彩;而在皇宮和寺廟裡更要「燃燈表佛」,以表示對佛教的尊敬和虔誠。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事物紀原》中說,漢代兩都長安城有執金吾一職負責宵禁,「曉瞑傳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夜晚,皇帝特許執金吾馳禁,前後各一日,允許士民踏月觀燈。這就是元宵節時許多地方寫有「金吾不禁」的由來。此後,元宵點燈的習俗就由宮廷流傳到民間,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蔚然成風。

至隋、唐時候,元宵已成為普天同慶的佳節良辰。如隋煬帝《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台。這一首詩所形容的「元夕」,月影梅香,火樹銀花的夜景,實在是太優美了。

而在古代,高僧大德於上元日講經說禪的事跡,屢屢見諸記載。令元宵佳節倍感色彩豐富、意義豐饒。

據《景德傳燈錄》卷五「司空山本淨禪師的傳記」中說:「(天寶五年)正月十五日召兩街名僧碩學,赴內道場與師闡揚佛理。」內道場又叫內寺,是設在宮內修行佛事的道場。其所行佛事,主要以皇帝及王室私人的祈願與求福為目的。

又據《壇經·宣詔品》記載: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這段話流露了三個信息:一,皇帝禮賢下士,頒發詔書,禮請禪門六祖惠能大師入京賜教。二,老安、神秀大師,雖然已被請入皇宮供養,為帝王之師,但並沒有在皇帝面前詆毀惠能大師,反而是極力舉薦。這就是「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贊僧」的實現。三,惠能大師心性淡泊,深知在禪宗沒有真正興盛起來的時候,自己不能離開曹溪大本營,所以辭謝了皇帝的好意。由此可見,惠能大師之所以成為惠能大師,就在於他能守得住自己的本分。

在元宵節征詔高僧大德談禪說法之舉,體現了皇室對佛法信仰的熱情。在各大道場,高僧們根據元宵節的特點,也進行了精采的開示。在此,摘選數篇經典的開示與各位讀者網友分享。

一、(宋)超宗慧方禪師上元說禪

上元夜小參。云:「銅壺送客歸家去,玉漏催人好坐禪。何事金吾不惜夜,心燈徧界為君燃。」(《超宗慧方禪師語錄》卷一)

大意是說:上元夜舉行小參,超宗慧方禪師說:「隨著銅壺中水滴漏得越來越多,壺中立有刻度的箭形浮標顯示時間已經很晚,大家都在這元宵佳節趕回家裡與家人團聚,而對於出家人來說,時光流逝,良夜漸深,正是坐禪用功的好光景。為什麼執金吾不惜放開禁令?這是因為,智慧的心燈,也像這滿城的燈火一樣,火樹銀花不夜天,為您照亮了三千大千世界啊!

禪門大師說法,有大參、小參、早參、晚參鬼種種。上堂稱為大參,而規模較大參為小的說法叫小參,又稱家教。《祖庭事苑》卷八:「禪門詰旦升堂,謂之早參。日晡念誦,謂之晚參。非時說法,謂之小參。」小參就是不定時的、規模較小的說法。禪門高僧有在上元日小參的習慣。「金吾不惜夜」一句,出自唐代蘇味道名詩《正月十五日夜》詩:「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佛教以智慧之燈為心燈。元宵節放燈,禪師即景寓懷,用火樹銀花的元宵燈火,來比喻智慧之燈普照人間。佛教的代代相傳,文化的代代相傳,就是這一盞盞心燈無窮的延續。

二、慈受懷深禪師(1076~1132)上元說禪

上元節上堂云:夜來燈燭鬬熒煌,多少眾生徹曉忙?究竟不知燈是火,昧卻靈台一點光。還有迴光返照底麼?歸堂吃茶去。(《慈受懷深禪師廣錄》卷一)

大意是說:上元節上堂說:元宵佳節,燈火輝煌,芸芸眾生,通宵達旦地狂歡作樂。大家只看到元宵放燈的表面現象,卻不知燈的本質是火這個深層意義!不知道我們心靈的燈火,才能真正照亮人生的方向。還有知道迴光返照內省凝視的修行人麼?大家都回到禪堂,坐禪吃茶去,在一杯禪茶中體悟禪學的精髓要義!

(又)上堂:元宵燈燭斗熒煌,車馬縱橫徹曉忙。(譯文:元宵佳節,燈燭一個比一個亮,車如流水馬如龍,一直狂歡到大天亮)到底不知燈是火,區區幾個解回光?(都不知道燈的本質是火,有幾個人能凝視生命的心燈?)若論此事,正如上元夜燈球相似(說起本心本性的心燈,正像元宵節的燈球一樣),玲瓏八面,花光互分(玲瓏八面,燈光看起來各有所偏),一點靈明,通身不昧(實際上都是出自同一個光源,整個身體充滿了光明),高低普照,前後無差(高處低處都照到,前面後面無差別),從來佛手不能遮,任是劫風吹不滅(這燈光,就是佛手也遮擋不住,就是劫風也吹不滅),直得馬行街上,四時春色盈門(賞燈的車馬在通衢大道上飛奔,春色喜洋洋地來到每一戶人家),豐樂樓前,半夜歌聲聒耳(豐樂樓前,深更半夜,還是遊人興奮的歌聲),處處祖師鼻孔,眾生日用不知(到處都有祖師的宗旨,但眾生有幾個知曉?),頭頭古佛眼睛,幾個鬧中瞥地?(到處都有古佛的要義,但有幾個心念紛飛的人能夠豁然明白?)

是故諸佛出世,傳此一燈。祖師西來,亦傳此一燈(所以,諸佛出世,傳的就是這一盞心燈;達摩從西天來到中國,傳的也是這一盞心燈);從一燈傳百千燈,光明無盡(從一盞燈點燃了千百盞心燈,智慧的光明就無窮無盡);所以道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所以說,佛法沒有人說,即使你聰明絕頂也難以明白),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就好比暗中的珍寶,沒有燈就難以發現),寶者,是一切眾生心也(所謂珍寶,就是一切眾生的心),暗者,一切眾生惱煩也(所謂暗,就是一切眾生的煩惱)燈者,一切善知識說法也(所謂燈,就是所有的大善知識,通過說法,使我們發現自家珍寶)。乃至一大藏教,五千四十八卷,皆是與人為燈為燭(以至於佛教的全部經文,都是用文字的形式,給人們作燈作燭,旨在讓人們發現生命中本具的珍寶),德山入門便棒,臨際入門便喝,亦是與諸人為燈為燭(德山禪師入門便棒如雨點,臨濟禪師入門便喝似雷奔,也是通過峻烈的手段,給人們作燈作燭),趙州庭栢,靈雲桃花,亦是與諸人為燈為燭(僧問趙州禪師什麼是佛,趙州禪師答「庭前柏樹子」;靈雲禪師見桃花而悟道,這些禪門公案,也是給人們作燈作燭),敢問諸人,百千萬億燈,既從此一燈出。且道此一燈,自何而得?(我現在問你們:百千萬億燈,既然都是從這一盞燈所生出,那麼,這一盞燈,究竟從哪裡得來的?)舉拂子云:「還會麼?明明一點無遮障,大地山河莫覆藏!」(於是舉起拂子說:「還理解嗎?這一盞燈,明明白白,毫無遮攔阻擋,大地山河,都被它照得透透亮亮!)(《慈受懷深禪師廣錄》卷三)

三、(宋)隱山璨和尚上元說禪

卻見眾寮中,幾個禪和,先在彼中,團圞打坐,商量古今。一個道:「青州布衫為甚麼只重七斤?」一個道:「楊岐驢子為甚麼只有三隻腳?」一個道:「休說這個,且道痲姑山上唐朝松,為什麼輪輪囷囷屈屈曲曲?」被土地神喝一喝云:「你這一隊漆桶,為什麼不去觀燈,卻來這裡胡言亂語!」(《續古尊宿語要》卷二)

大意是說:我發現寮房中,有幾個參禪人,在那裡圍成一圈打坐,商量古今禪門公案的意旨。一個說:「趙州大師回答學人問什麼是佛時說『老和尚我在青州做了一領布衫,重七斤』,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一個說:「為什麼楊岐方會禪師示眾時說『楊岐驢子只有三隻腳』?」一個說:「不要說這個,你們且說說,為什麼痲姑山上的唐朝松樹,長得高高大大而又盤盤曲曲?」被土地神喝斥說:「你們這一堆心地黯淡無光如黑漆桶的傢伙,為什麼不去看看燈,卻在這個地方胡言亂語!」

參禪如果與世隔絕,在古今禪門公案中討生活,撿祖師的唾沫作生計,就永無開悟的時候。參禪的人,上元時不妨好好看看燈,體悟一下這些燈究竟是什麼,到底從何而來。明白這裡面的禪機,也就明白了禪的要旨。

四、(宋)無明慧性禪師語錄卷一

上元日上堂云:「心月孤圓,清光皎潔。吞盡十方空,銀椀里盛雪。」以拂子擊禪床云:「本光瑞如此,笑倒燈明佛。」(《無明慧性禪師語錄》)

大意是說:上元日上堂說:「心月孤圓,清光皎潔。吞盡十方天空,心境融合,就好像銀碗裡盛雪,分不清哪是碗,哪是雪。」然後用拂子敲了一下禪床說:「本心本性的光芒呈現出如此的祥瑞,眾人卻不知曉,豈不讓燈明佛笑死?」

《景德傳燈錄》卷七載盤山寶積禪師語:「夫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復是何物?」為無明慧性禪師語錄所本。而盤山禪師的話,又來自《楞嚴經》卷六:「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為禪修之極境。《法華經》卷一記載,在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祗劫,有佛陀號日月燈明如來,能為各種不同生命演說妙法,意義深遠,言語巧妙,使其達於無上圓滿的佛道境界。光瑞,是說佛陀演說妙法時,現種種祥瑞,其中大多是放光普照眾機的祥瑞,叫做光瑞。《法華經·序品》「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

五、(清)晦台元鏡禪師上元說禪

上元日上堂,師良久云:「祖意分明漏洩,誰能直下承當?若欲別通一線,便落第二門牆。離境未嘗自得,對境又多錯忙。未可怪諸散誕,及居鄰城隍,其能不逐風景轉。且似今日上元,又值春回,良為世間歡樂未央。假使今夜月明星燦,兼照百千燈,無限佳人才子及諸流人,同時遊玩,金吾且喜不禁,玉漏誰為主張。不待遊人情興盡,眼前景物已銷亡。得意翻成寂寞,孰能到此悟無常?我今慰爾諸人,謾躊躇可細思量。還剩得明歷歷者點孤光,被他日月燈明佛,特地瞞頇一上。還有心不負人面無慚色者麼?咄,田厙奴,吃茶去!」便下座。(《晦台元鏡禪師語錄》卷一)

大意是說:上元日上堂,禪師沉默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說:「祖師的意旨分明顯露了出來,誰能當下明白?如果讓我給你們說出來,未免與祖師的本意相乖。世俗的人,離開了外境,心中仍然雜亂慌張,面對著外境又受其影響腳亂手忙。不要苛求這些,散誕貪求享受的世人,以及左鄰右舍、城隍廟裡的遊人,他們難免會受到外境的影響。且看今天上元節,又值春回大地,世間的人在這良辰美景,歡樂無盡。今夜月色皎潔,星光燦爛,千燈互照,無數的才子佳人,和士農工商,同時遊玩。負責警衛任務的執金吾,也取消了宵禁的規矩,大家可以忘卻時間,盡情賞玩。可是啊,沒等到遊人散盡,眼前的景物已經消亡,盡情歡樂的前頭,是無窮無盡的寂寞和悲傷。在這個時候,誰能感悟到無常?我如今勸你們大家,不要在外亂逛,好生仔細思量。當世俗的燈火散盡之後,還剩下這一點光明歷歷的智慧之光。我們不認識這光明歷歷的智慧之光的時候,就會被日月燈明佛,特地哄騙了一場!還有心不負人面、無慚色的、直下承當的、大徹大悟的禪僧嗎?咄,一群鄉巴佬,快快吃茶去吧!」

以上所舉宋代多位禪師的元宵禪話,即景點示,當下直指,意義深刻,禪趣靈動,韻味悠長,發人深省,讀後回味再三,反觀自照,洞然明徹,智慧朗現,猶如佛燈長明,燈燈相照,焰焰相燃,燈焰不斷,延續無窮。這是元宵節點佛燈、掛佛燈的最高境界及意義。

據歷史記載,宋代之汴京(開封),商業繁盛,元宵有燈會,宋室南遷之後,秦淮河歌台舞榭,元宵有賽燈、放煙花、競猜燈謎等雅聚。男女提燈夜遊,邂逅街巷,遂有辛棄疾《青玉案》之〈元夕〉絕唱:「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元宵詩詞歌詠之中,以此為上善佳作。即使時至今日,元宵節已日漸式微,此詞依舊縈迴人心,千古風雅尚猶存也。(全文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