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6/30

隨緣自在

第四章修行隨筆

《永不退轉》

不能滿足自己,不能滿足別人,挫折感油然而生。

自己不能突破,別人不能肯定,失落感油然而生。

昏沈無法克服,散亂無法降伏,無力感油然而生。

放棄便是失敗,不修便是退道,墮落感油然而生。

不被感覺所惑,而是覺知當下,智慧心油然而生。

念念無常生滅,諸相虛幻不實,清淨心油然而生。

眾生為苦所迫,不捨一人沈淪,慈悲心油然而生。

《修行益處》

一、何謂修行所謂修行,即是修正錯誤的知見、言語、行為。錯誤的知見,名為「邪見」。它怎麼生起?《壇經云:「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將邪見,修成正見,才有正確的一切行為。

二、修行益處1、身體健康一心理影響生理,心理有壓力,故身體時時緊繃,要觀察身體的狀況,探求心理的因素。2、情緒穩定一觀照念頭,不易生起情緒;若是生起,可馬上降伏。3、工作順利一身心狀態良好,抗壓性高,自然做事順利。4、容易相處一懂得體諒別人、關心別人,故好相處。5、生活踏實一明白用心生活,時時活在當下故踏實。6、足知常樂一盡心付出己之所長,盡力為別人來服務,所得回報純屬自然,故常樂。7、不憂不懼一不憂一切事,不懼所有人。8、不卑不亢一對己有信心,故不卑;對人有謙卑,故不亢。9、不取不捨一隨遇而安,故能隨緣自在。

三、如何套用一般人常誤認佛法,信徒不瞭解佛法,初學卻不明佛法,已學不會用佛法,這些原因造成多數人對佛法的誤解及排斥,故常有人言:「退休再來學」或說:「第一顧肚子,第二顧佛祖。」之話語。

事實上「肚子」跟「佛祖」並不衝突,「事業」與「學佛」並不相礙,二者反而是相輔相成,因為學佛就是學智慧,有了智慧,事業才能成功;有了智慧,才能化解危機;有了智慧,才能蒸蒸日上;有了智慧,才能永續經營。

有本書,名為《當和尚遇到鑽石》,敘述一位修行人,如何將佛法套用在他的事業上,並成功的告訴世人,這便是最好的證明:可以將佛法套用於事業。

佛法所談的重點,則是「緣起論」;意思是說世間所有的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條件具足,所生起形成的。按照這樣的理論,就可以觀察您事業上的成敗。所謂成功不是偶然的,定有它成功的條件;失敗不是必然的,亦有它失敗的原因。

最近剛好有位學生,開一家素食餐館,我們就以此例子來探討,開店的成功因素。

業者首先應觀察:這家店的客觀環境及附近的消費型態。

思考您的消費對象是誰?是特定的客源(素食者)或是一般大眾,是藍領階級還是白領階級,是上班族還是家庭主婦,是低收入還是高收入,是老主顧還是新客戶…等,經過市場調查之後,再來決定市場區隔、產品定位、定價策略及行銷方式。最後就是經營者的理念、遠見、智慧、胸懷及公司的制度和管理了。

但是基本的條件應做到下列幾點:1、菜色:餐館是以菜色的口味,是否好吃(能讓多數的消費者認同),是否豐富,是否有特色,為最主要的賣點。2、衛生:雖然好吃,但是食物的衛生更是重要,如何讓消費者吃得安心,用得放心,是業者該去用心的。3、單價:雖符合以上的條件,但是價格公不公道,值不值得付出,是很實際的問題。4、環境:用餐的環境是否舒適、乾淨、清爽、溫馨、寧靜,這包括門面、格局、動線、布置、採光、空調、隔音、餐具、桌椅、壁飾、音樂、綠化等條件。5、交通:現代人都是以車子為交通工具,若沒有眾多的停車空間,則有可能考慮放棄,到方便停車的地方去用餐;或是路途遙遠,來回的時間太久所以選擇就近處。6、服務:人與人的互動是一種微妙的感覺,若是感覺不對,免費請客,他也不願意來,更何況要他主動來消費呢?有許多成功個案,他們所賣的並非「產品」,而是「服務」。這是值得業者去重視的項目!7、優勢:這家店的優勢到底在那裡?憑什麼勝於別家?例如「廉價的消費,高級的享受。」「路邊的價格,餐廳的服務。」這點常常是勝負的關鍵,也是這家店的理念表現。8、變化:消費者是善變的,喜新厭舊也是人之常情,所以經營者要時時注意客戶的動態來做應對。例如改變菜色、變化口味、促銷活動、裝潢更新或者讓消費者有意外的驚喜…等。

日本有家旅館,有一位服務生,專門為客戶提行李,只要是他服務過的客人,不論多久來一次,他總是可以叫出客人的名字,因此也帶來更多的客戶。

以上所談,是不是很像行銷學呢?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有「智慧」才有成功的機會,有「慈悲」才有服務的熱誠,有「快樂」才有做事業的意義。要擁有此能力,就要好好的學習佛法;明白佛法,套用佛法,幫助自己也成就了別人。

四、如何來修修行當從做人學起,人總有許多的缺點,言行總是有一些過失,觀念難免有所偏差,但這些並非無藥可救;真正的無救,是此人不知己錯、不願認錯、知錯不改、明知故犯。

讓我們把心靜下來探討,為何要修行?難道是要使自己更苦、更執著、更消極、更偏激、更狂妄、更自大、更傲慢、更差勁、更貪婪、更狠毒、更虛偽、更挑撥、更嫉妒、更計較、更現實、更無情、更愚痴嗎?

或是更不懂孝親尊師、更不懂兄友弟恭、更不懂敦親睦鄰、更不懂待人接物、更不懂應對進退、更不懂恭敬謙卑、更不懂四維八德、更不懂三綱五常、更不懂人倫道德呢?人之所以為人,就不該有這樣的觀念及態度;若是有此,就沒有資格當個人!

今人談修行,皆是「口頭解脫」、「言說自在」,脾氣毛病一大堆,習氣個性依舊在,簡直自欺欺人越修越遠。心口不一,是顛倒愚痴;心口如一,是正見智慧。

修行成就雖然不簡單,但也並非不可能。只要按部就班,老實去做,如實觀察,如理思惟,便可漸入佳境。

人成才可佛成,故修行當從做人學起。那怎樣做呢?當要存好心、做好人、說好話,行好事。1、如何「存好心」?往好的想、往善的想、往向上想、往利益大眾想,時時這樣想,久了慈悲自然生起,便是好心。2、如何「做好人」?為人服務、為人犧牲、為人著想;不與人爭、不與人辯、不傷於人,便是好人。3、如何「說好話」?常說有用的話、鼓勵的話、關懷的話、啟示的話、智慧的話,便是好話。4、如何「行好事」?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論大事小事、公事私事、己事人事、事事用心,便是好事。

修是「修正觀念」,行是「依法而行」,如此解行並進,知行合一,不落兩邊,才是中道智慧。

《修行心態》

修行者當有八種心:建立「信心」,下定「決心」,發「菩提心」,時時「觀心」,日久「定心」,必將「明心」,自然「用心」,一切「無心」。

信心是來自於了解,而不是出於口號!您要有信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並把它完成,不論是修行或者事業,都是如此。

有此信心還不夠,更要下定決心,徹底的自我改變。如何蛻變呢?讀書、進修、學習、靜坐,用此去突破您的腦袋;思考、觀察、練習,由此去改變您的講話;沉穩、隨和、輕鬆、自然,經此去轉換您的態度。決心修正自己身、口、意者,才是有希望的人。

人除了利己,也要利他,故應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提心。雖決心悟道,更應發心助人,這才是祥和的人生。

前面所言,信心、決心、發心皆是必備的觀念,但不透過實際去力行,一切皆是枉然,所以要把握修行練習的機會,時時觀照內在,體察心念的運作,以及我們妄生的執著。

剛開始觀心,無定力可言,常心猿意馬,忽明忽暗,不是散亂,就是昏沉;但不要氣餒,亦不可懷疑,只管觀照下去,直到日子一久,功夫加深,自然心就安定了。

烏雲終有見日之時,無明也有覺醒之刻,只要您不放棄,時機成熟,必然明白此心,見到本性。

明心之後,才能用真心生活,正如《金剛經》所言:「生其心」是也。生清淨的心、自在的心、智慧的心、慈悲的心啊!

雖生此心,卻不執一物,當處生起,隨處滅盡,從此隨緣自在,自在隨緣,無心無事無境,無有一切,一切無礙。

《修行道場》

所謂:事不離理,理不離事。如此方能,理事不二,事事圓融。事即是事相,理便是理體;事相指外在有形的道場,理體指內在無形的道場。

外在的道場,可分固定、不定兩種。「固定」為常住修行之地方,如某某道場、禪寺、寺院、精舍…等;「不定」以天地為道場,虛空是我家,四處皆是修行之地。固定道場好修行,不定道場好度化,兩者依舊不離。

內在的道場,無形無相,看不到、摸不到,卻可以感受得到!《維摩詰經》云:「直心是道場」是指質直而無諂曲之心,乃一切萬行之根本。故《壇經》云:「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所謂直心,即是清淨心。又云:「直心是淨土」,唯有於一切法,內心無有執著,才能清淨。

不論是有形的道場,或是無形的道場,兩者皆不能分離,但更重要的是,此一行者,是否有道!總而言之,「有道之人,處處皆道;無道之士,逢道亦無。」

《如何破執著》

執著使人痛苦、憂慮、迷失…,這一切煩惱皆由它而生起,故我們要學會破執著!

一、執著什麼?感情、事業、金錢、名聲、身體、修行…等,其實最執著的莫過於自己的感受。

二、自己是什麼?所謂自己,指的就是身心。身體的外相,內心的感受,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有「我」的概念。

三、我是什麼意思?「我」是主宰的意思。我們真能主宰一切事物,使它們永恆不變嗎?答案是不能的。

四、我們該怎麼辦?生起智慧,看清楚萬事萬物的真相,它們是無常變化的、短暫的、虛妄不實的,故我們不該執著這一切。

五、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呢?身的部分應起這樣的觀察:身,非身,是名為身。心的部分應起這樣的觀察:心,非心,是名為心。修行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的練習,只要功夫得力,執著自除。

《心的真相》

心是無形,故言無實;心可作用,故言無虛。心是抽象,故不可得;心是無常,故不可求。心無定處,故不可尋;心無一物,故不可執。心不生滅,故常清淨;心無動搖,故本自定。心本具足,故言無缺;心生萬法,故言妙用。

六根接觸六塵,產生六識,其識因塵而認識、分別、執著、妄想、情緒…等;不論是快樂或者痛苦,滿意還是不滿,都已干擾清淨的心,讓煩惱生起了。

意識是妄心,而非常住的真心。識遇境而變,情緒亦跟著受影響,時好時壞,虛妄不實,故為妄心。

真心其本質是清淨無染,如鏡照物,不被物染;如空有雲,不被雲遮。其妙用是見、聞、覺、知,對一切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鏡照物,真實呈現一般。

妄心即是妄念,念有善有惡;有時起惡念,有時起善念,念即妄,故稱妄念。真心簡稱心,心無善惡之別,非善非惡也。

若心是善,念念當善;若心是惡,念念當惡;若心善惡皆有,便是善惡不分;若心不知善惡,便形同草木。故此心是平等,而不妄起分別,故名為真。

心是體,念是用,知體方能套用自如;心是如,念是來,知如才能來去無住。心是主,念是客,主本常住客有往來;心是人,念是水,人觀其水水本自流。

《明心見性》

心為性之用,性為心之體;無性則無心,無心則無性。心性本無別,體用分別說,真心之體性,其性本來無,究竟皆空寂,無物可染著,無法可言說,無事可譬喻,思量不能及。空性本無別,何來有對待,若能起分別,虛空成兩半。

見相而著相,不悟其空相;諸法因緣生,明瞭知「無相」。遇境而起念,念上有妄想;念念皆不實,觀此自「無念」。於外不著相,向內不落空;法性無自體,當下悟「無住」。若能悟三者,便是見性人,此為頓教法,愚人不可悉。

真空之性體,六祖之所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證悟本來無,一切無所住,參透「無」一字,心地自光明,諸君如實觀,法法盡如是。

禍福本無 → 惟人自召吉凶本無 → 惟人自找苦樂本無 → 惟人自想順逆本無 → 惟人自分得失本無 → 惟人自心成敗本無 → 惟人自求興衰本無 → 惟人自認榮辱本無 → 惟人自尊貴賤本無 → 惟人自別貧富本無 → 惟人自貪善惡本無 → 惟人自起好壞本無 → 惟人自惡生死本無 → 惟人自迷身心本無 → 惟人自愚空有本無 → 惟人自偏凡聖本無 → 惟人自邪諸相本無 → 惟人自著心念本無 → 惟人自有法性本無 → 惟人自住

妙有之套用,六祖大師之所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理事無所礙,空有皆自在,念念不執迷,自然生其心。此是曹溪水,順乘般若舟,智者速上船,一路到彼岸。

《不求順境》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九、見利不求沽分,利沽分則痴心亦動。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節錄《寶王三昧論》

常人深怕逆境現前,卻貪愛順境來臨,孰不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告誡!故行者,當要勇於面對一切逆境,在困境中修行,在艱難中體悟。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物有成住壞空,身有生老病死,此變化本是自然法則,故行者不可執此念,妄想身要無病痛,而應甘心接受,體認無常!身若無病,心又無定,則易貪慾叢生,反是障道矣!此段:不求身無病。

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山有高低,路有曲折,人有起伏,事有難易。故行者不可執此念,妄想為人處世,事事順遂,處處如意;更不應畏懼困難,而要在難中,體認悟境,找到出口。若常遇事無難,則驕心必生;又無戒慎恐懼之覺,則奢侈必起。此段:不求世無難。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凡心無始劫以來,無明遮蔽,意念紛飛,識心分別,妄想執著,怎能一時無障礙呢?若要探究本心,當不求妄念止息,不受昏沈散亂所干擾,只要如實觀照,定有見性之期。若行者自覺無障,則道心不進,道業不成,所學必是躐等不實。此段:不求心無障。

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修行之事,非常人可為,今已立志,怎怕魔難來?何況此魔,皆是自心而生,豈有自怕己之憂。行菩薩道者,如不經魔考試煉,又如何生生世世度盡一切眾生呀!若無魔難,則誓願怎能堅固。此段:不求行無魔。

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成事在天,謀事在人,故求天難,求人更難。做事有成有敗,成不足喜,敗不足憂,成敗興衰,常於瞬間變化未定。事在難中而成,才足以珍貴;若在易中而得,志存輕慢疏忽,則容易敗亡。此段:不求事易成。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益吾者,常有求於我;夸吾者,常毒害於我。故與人交往,應坦誠相對,所謂:忠言必是逆耳,良藥定是苦口。若只交益吾者,則有過人不提,有錯人不指,日久道義自損而不覺。此段:不求交益吾。

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人皆要,他順於我;卻莫要,我順於他。順乎己意,則樂生;逆乎己意,則苦起。與人相處,應隨順大眾,則能隨緣,才可自在。故行者不求順遂適宜,而當改習氣,除好惡。若人盡順適於我,則心必自矜貢高。此段:不求己順適。

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他如己身,人心我知,眾難我苦,人我一體。眾生有難,布施扶助,若無大眾,我亦不存,故施德不求回報。若有所求,此施無德,而是意有所圖,偽君子也。此段:不求施望報。

九、見利不求沽分,利沽分則痴心亦動。只為名利,相互傷害,鳥為食亡,人為財死。見人得利,是他人辛勤而來,福報所積而有,故見利不起貪心,不求沽分給己。人願將利分,則必有詐;己若不察,則痴心妄動,終將後悔。此段:不求利沽分。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心之過,卻被人記。使人誤解是常有之事,若事事要解釋,終日定無寧靜之時,內心亦不快活。但應反思己身,有無過失;有過認錯,無過放下。故被抑不求申訴說明,若有不甘,則反遭他人怨恨滋生,從此惡緣不斷。此段:不求事申明。

結語:俗語云:「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此篇勸人十點無求,不外乎人事、名利、難易、順逆、得失。

所謂智者「居礙反通」:於懷疑處,反有悟時;於障礙處,反能通達。但愚者「求通反礙」:心想求通,反而有礙;心想求悟,反落於迷。

是故聖人設教:於有處說無,於空處說有;於難事說易,於易事說難。只為破除眾生「執著」二字。請諸位行者,細細參之!

《達摩四行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明理方知,修行之道;明理能行,解行相應。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自迷不悟,故藉經教,來悟心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眾生皆有佛性,被客塵所迷,妄想所覆,故不能顯了。

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捨妄歸真,凝神安住,心如牆壁,如如不動,如是觀照。

無自無他,凡聖等一,無分別對待,凡聖同等。

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內心堅固,不被境轉;藉教悟心,不被經轉。此即契入,與理冥符。

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既無分別,寂然解脫,無為自在,此從理上悟入。

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一切修行,不離四行。

云何報冤行?此言遇逆境,當修「報冤行」。云何報冤行?即是甘心受報,都無冤訴。

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修行人,遇逆境時,當自念言:因為「棄本從末」,故造諸罪;果為「惡業果熟」,故受諸報。明此因果,「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識達此理,故「逢苦不憂」;以理相契,故「體冤進道」。

二、隨緣行者:此言遇順境,當修「隨緣行」。隨順因緣,了知緣生緣盡之理而行。

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緣生而有,緣滅而散,實無自我,故謂「眾生無我」;不明此理,故「苦樂齊受」。

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今遇順境,為「宿因所感」;福報緣盡,「何喜之有」哉?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緣生為得,緣盡為失,相有得失,心無增減。八風不動,苦樂無受,此便「冥順於道」了。

三、無所求行者:此言心境,當修「無所求行」。萬有斯空,無所願求。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迷境實有,處處貪求;有而執著,失而痛苦。

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智者悟空,心無所求。

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功過相隨,迷悟之間,有我皆苦,誰能安得。

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了達萬有斯空,故捨諸有,止息妄想,心無所求。

四、稱法行者:此言真心,修行不離清淨的自性,當契入真如本性而行。

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自性無別,故「無此無彼」;自性清淨,故「無染無著」。

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離人我執相,故「法無有我」;離眾生執相,故「法無眾生」。信解此理,依法修行。

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法本無慳,眾生執迷,若能去貪,心無吝惜,三輪體空;應不取於相,而行布施。

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依四行而修,不但自利,亦能利他;且莊嚴自性的道場,行菩提道也。

檀施既爾,於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為除妄想,故「修行六度」;行而無住,故「無所行」也,此為「稱法行」。

《人成佛成》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節錄《六祖壇經》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止惡行善,便是持戒;若能持戒,其心自安。心安理得,平等待人,是名心平。心平淨生,則不犯戒,故言:「心平何勞持戒」。

修禪修心,心有三毒,故以三學,降伏其心。心無諂曲,其行正直,若能行直,即是修禪,何須費神,故言:「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上報四恩,一報佛恩,二報母恩,三報師恩,四報眾生恩。若報親恩,當孝父母,為人子女,本應如此,何況佛子,怎可不孝,故言:「恩則孝養父母」。

人道倫理,仁義相繫。對上有敬,於下有慈,彼此體恤,上下相憐。仁至義盡,不愧為人,人成佛成,理當如此,故言:「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眾生是佛,我當禮敬;我未成佛,應要謙卑。人尊我卑,虛心求教;讓而不爭,人自和睦。故言:「讓則尊卑和睦」。

眾生之心,貪瞋痴愚,若無去除,惡念不停。念在於心,行出於口,是非不斷,爭執不休,唯有忍辱,方可止息。故言:「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人乘方面:孝親報恩,對眾仁義,一切謙讓,能行忍辱,則人道成。佛乘方面:勤修三學,息滅三毒,持戒修禪,定慧等俱,心平無亂,行直無曲,則佛道證。

精進修行,道才可成,如勤鑽木,方可出火,故言:「若能鑽木出火」。五濁惡世,猶如淤泥,一心不退,似蓮出離,故言:「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佛來娑婆,一大因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苦口婆心,無量祇劫。眾生有病,佛有良藥,藥到病除,佛子應服,故言:「苦口的是良藥」。

多生累劫,習氣染濁,一聞佛語,必難堪受。孰知佛心,句句忠言,發人深省,直入佛性,吾應不疑,信解行證,故言:「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學佛當先,懺悔前愆!知過改過,方能無過。有過則愚,無名障蔽;無過智生,撥雲見日。故言「改過必生智慧」。

莫道人短,應讚人長,若能隨喜,定是賢者。若夸己長,或護己短,果是如此,其人非賢。故言「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助己助人,助萬物矣;利己利人,利天下矣!修行之人,行住坐臥,動靜語默,尋常日用,饒益一切,故言:「日用常行饒益」。

布施錢財,有漏福德;以般若行,無漏功德。若要成道,宜善護念!無念無相,無住生心。無執無妄,心生智慧;無瞋無怨,心生慈悲;無貪無愛,心生清淨。故言:「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心中有佛,佛是覺義,菩提為覺,自覺不迷。若覓菩提,唯向心覓。故言:「菩提只向心覓」。

眾人心中,皆有佛性,是心作佛,心作眾生,存乎於己,一念之間。故言:「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眾生無迷,何勞說法。六祖慈憫,開示行持,大眾聽聞,當依此修。故言:「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地獄,一線之隔;佛與眾生,迷悟而已。依頌修行,自悟自行,自成佛道。故言:「天堂只在目前」。

《本來清淨》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節錄《六祖壇經》

自性本來是清淨的,因為它無染無別,無爭無求,無怨無悔,無憂悲苦惱,無妄想執著,無七情六慾,無貪瞋痴慢疑,無邪知邪見及一切不善心…等。

是誰污染了自性?又是什麼遮蔽了它?自性無人、無事,無一物可染,說它有,便執「有」,即落入常見;道它無,便執「空」,即落入斷見。它無實無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故言「不可說」。

什麼遮蔽了自性?向外望去,有花花世界七彩繽紛的事物,有令人心動流連忘返的景象,有錯綜複雜名利的道路,有爭奪地位權勢的幌子,有永遠追逐不到的慾望,有無明作祟的迷失…,這所有的現象並非主因,而是自身不見本性呀!

當不注意它時,好像是有它在運作;當觀照它時,卻又是空無一物。似有非無,是自性難以理解的地方。當什麼時候領悟到,緣起的中道實相,您便能體悟到「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就在那個當下,此心是覺,覺即是佛,直了成佛。

《如何解脫》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節錄《六祖壇經》

六祖大師說:何名波羅蜜?波羅蜜是印度語,中國話譯成「到彼岸」。解釋其義,就是離一切生滅的事相,而證悟不生不滅的理體。

執著境界,便會產生障礙,而有生滅得失之心。正如水因有風的關係,而生起波浪,此時即名為生死的此岸;若能離對此境的執著,就無生滅得失之心,正如水因無所障礙,故常通流,此時即名為解脫的彼岸,所以稱它為波羅蜜。

為何人會執著境界,因為我們總認為境界是真實不虛的,所以見相就著相,無法離相,就隨此境界而轉,順境則生喜樂,逆境則起痛苦,隨生滅的現象而心有得失。

得的時候害怕失去,失去的時候想要再得。得到之時,心增貪慾;失去之時,心生瞋恨。不論得與失,心中的貪瞋不斷增長,內心的煩惱不停增加,自心的無明越來越重,最後使自己掉入憂悲苦惱的深淵,讓自我折磨的心重覆生起、再生起,重覆痛苦、再痛苦。

一念一念苦,一刻一刻苦,一時一時苦,一日一日苦,一月一月苦,一年一年苦,一生一生苦,生生世世苦,輪迴不停,永無止息,身處地獄,萬劫不能脫離!這便是「著境生滅起」。

我們還想過這樣的生活嗎?我們還想要這樣的人生嗎?我們還想有這樣的生命嗎?再愚昧的人,終有清醒之日;難道有幸聽聞佛法之人,還不會覺醒嗎?

處在困境,要從困境中走出;處在憂鬱,要從憂鬱中覺醒;處在痛苦,要從痛苦中起來;處在煩惱,要從煩惱中覺悟;處在地獄,要從地獄中解脫。

那又如何解脫?首先,知道一切現象的形成。所有的現象皆由因緣和合而起的。因緣條件成熟則「生」,因緣條件消失則「滅」。如下雨,達到降雨的標準,才會下雨;條件不足,自然雨停了。降雨非無因緣,而雨自下呀!

又以人來做比喻:有緣而聚,緣盡而散。聚時要知終散,故不足喜;散時還會有聚,故不足憂。何時聚?又何時散?因緣成熟則聚,因緣消失則散,用不著我們擔憂、罣礙。若能明白因緣聚散的道理,自然就能一切隨緣,而後活得自在!

再來,知道一切現象的真相。當我們已知它形成的原因,就能知其本質,並沒有不變的實體,我們姑且稱它為「空」。故《金剛經》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意為:現象本是虛妄不實的。是自迷不悟,以假當真,所以執著一切境界,讓心生痛苦得失,念念煩惱不停。

所謂現象,就是有生有滅。簡要的說,會變化的,皆是現象。但不變的,卻是那個「空」;其空未曾生過,亦未曾滅過,自始至終如如不動,不生不滅。若能悟此理,便能「離境無生滅」。

最後,以智慧觀照所有諸法。面對一切境界,察覺是變化無常,沒有恆常之相,故說虛妄;既是不實,便如人作夢,夢醒之後,本無此事。

透過觀照而深知此理,再也不生貪愛執取,亦不產生瞋恨捨棄之念。遇到境界現前,自然就無取捨之心,而念念平等看待,從此不被任何境界所束縛,當下解脫自在!

《觀身心觸受》

一、觀不苦不樂受行者當觀,坐禪之始,身心狀態,不苦不樂,常人不察,輕易略過,不明禪坐,所為何事,愚痴則生。

二、觀苦受色身無常,坐久起變,四大不調,氣脈不通,酸痲漲痛,全身繃緊,如坐針氈,無樂可言,痛苦不堪,輕言起坐,瞋心則生。

三、觀憂受心念生滅,無法降伏,昏沈嗜睡,散亂難定,長坐不安,久修無成,任何法門,無一受用,妄想執著,心生煩惱,初發菩提,道心漸退。

四、觀樂受知見正確,老實坐禪,日久行深,功夫得力,四大調和,氣脈暢通,全身輕安,樂受無比,若是執迷,則失禪義,修為解脫,而非強身。

五、觀喜受層層過關,無所障礙,心生法喜,猶如仙境,貪著此境,樂不思蜀,不願往前,儘是迷人,只到門前,並未入室,不住喜受,方可進門。

《觀身心世界》

一、觀身非我觀此身自然呼吸,非我使喚。 觀此身自然飢餓,非我使喚。 觀此身自然排泄,非我使喚。 觀此身自然入眠,非我使喚。 觀此身自然甦醒,非我使喚。 觀此身自然調節,非我使喚。 觀此身自然吸收,非我使喚。 觀此身自然運作,非我使喚。 觀此身自然成長,非我使喚。 觀此身自然老死,非我使喚。 觀此身四大假合,非我使喚。

二、觀心非我觀此心自然覺知,非我使喚。 觀此心自然起念,非我使喚。 觀此心自然想像,非我使喚。 觀此心自然感受,非我使喚。 觀此心自然反應,非我使喚。 觀此心自然作夢,非我使喚。 觀此心自然生滅,非我使喚。

三、觀世界非實 觀此色塵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聲塵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香塵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味塵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觸塵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法塵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名利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權勢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成敗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興衰無常,非是實有。 觀此一切無常,非是實有。

《坐禪圖》

修行之人當「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為何要從三毒下手?因為佛於四聖諦告訴我們:「身心痛苦,是苦的事實;皆因貪瞋痴,造成苦的起因;若要身心解脫,當要滅除苦因;唯有勤修戒定慧,才是滅苦之道。」

以八正道來看:「正見、正思惟,屬慧;正語、正業、正命,屬戒;正念、正定,屬定;正精進通三學。」

用六波羅蜜來分:「布施、持戒、忍辱,屬戒;禪定,屬定;般若,屬慧;精進通三學。」

就事相漸修來說,神秀大師云:「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

從理上頓悟來論,惠能大師言:「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無痴,自性慧。雖然解釋不同,其義是不變的。

人因無明愚痴,不明境界本無順逆之差,皆因妄心之分別,故對順境起貪、逆境起瞋、常境起痴。境皆無常不實,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明白此理,就可依惠能大師所教導的方法修行「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不取則無貪,不捨則無瞋,以智慧觀照則無痴,故僧璨大師言:「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若於境上,不起憎恨、貪愛,自然就能明白大道,即是見性成佛道也。

坐禪時當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修行不是只為個人解脫,而是「上求佛道,下度眾生。」有了正確的知見之後,就以平常心來靜觀身心,如僧璨大師所教:「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此為空有不住,能所雙亡,套用無礙,動靜無心,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觀照此身,無常無我,妄念紛飛,此為多心。觀照此心,無常無我,妄念漸息,此為少心。觀照身心,無常無我,妄念止息,此為一心。觀照身心,五蘊皆空,念念不住,此為無心。覺悟身心,諸法實相,緣起性空,此為明心。

《掌控的心》

人習慣掌控別人,卻不習慣掌控自己;人想要掌控別人,卻不想被人掌控。人性的自私,皆由無知而來;人性的動機,常由自我引起。

我們常用許多的概念,來掩飾掌控別人的動機!如關心您、保護您、為您好…等等字眼。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想要對方「聽他話」、「順他意」、「如他願」,這樣潛藏的意識型態便是「我執」在作祟,用我的想法在控制別人,用我的觀點在看待世界。

父母希望子女順他意,而誰順子女意呢?主管希望部屬聽他的話,有誰聽部屬的話呢?夫妻常要對方如他願,但誰能如對方的願呢?我們靜心而論,這一切非理性的心態,只是自己的愚昧。

佛陀教人「無我」,莊子讓人「忘我」,智者要人放下自我的成見、內在的慾念、一切的執著,方能不被自我所束縛,亦不再束縛於人。

不要因為內心的無知,而苦了自己亦傷害到別人,把掌控的心放下,學習隨順您身邊的人吧!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