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9/19

《大乘學佛入門百問》之二

11、「如今時代,應當怎樣學佛呢?」

答:「無論哪個時代,學佛都是要『向佛陀學習』,也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當中所說的那樣,要『常隨佛學』。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弟子們學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前去聽佛陀講經說法。虔誠地聽佛說法,而化解心中的執著與煩惱,智慧逐漸開明,最終悟道、證果等等。

如今,佛陀早已滅度,我們又該怎樣『常隨佛學』呢?只有『依教奉行』了。

佛陀雖然已經滅度,佛陀的教法仍然在世,也就是經藏、律藏和論藏,合稱為三藏教典,它就是我們學佛的依據。歷代祖師菩薩們,也都以身作則地為我們示範,只有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

因此,在如今時代,學習大乘佛法,應當從學習佛經入手。只有通過深入學習佛經,才能夠明白佛法是怎麼回事,應當怎樣修行,等等。才不會陷入道聽途說的迷信和誤傳當中,才能夠真正找到解脫成佛的大道。」

12、「可是佛經太多了,有些內容也太深奧了,要從哪裡入手呢?」

答:「學習佛經,學習佛法,不同於學校里學習知識。深入經藏,並不等於要把所有的佛經都學完——通常,這很難做到,也不是非常必要。

所謂深入學習佛經,是說要選擇幾部自己喜歡的經文,長期堅持讀、念,進行聞、思、修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收斂了自己散亂的心神,在經文法義和佛陀慈悲智慧的引導下,我們的心逐漸變得明朗、安詳而有力——它逐漸回歸了自己的本來,它越來越接近佛陀了。

所以,長期念經聞、思、修,或者說堅持深入學習幾部佛經,就是一種最基本的修行方法。

在浩瀚的佛經當中,就漢傳佛教來說,有三部很精闢的經典,每一位佛弟子都應當學習。歷代祖師們特意把它們集在一起,合稱為《遺教三經》,意思是說,這三部佛經,代表了佛陀給予我們大家的遺囑。這三部佛經是:

一、《四十二章經》

它是最早翻譯成漢語的一部佛經,其內容是佛陀的四十二段語錄,由印度的聖者輯錄在一起,由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尊者在東漢初年帶來東土,並譯成漢語。行文樸實無華,簡明扼要,文字不算難懂,其中的法義卻非常深廣。從小乘聲聞教法,到大乘菩薩教法,乃至於無上乘的秘密教法,都含攝其中。

可以這樣說,《四十二章經》對於漢傳佛教來講,就如同《論語》對於儒家,有如此的重要性,不學的話,就太可惜了。

二、《佛遺教經》

就是佛陀臨涅槃那一天,給予弟子們的最後教導,也就是遺囑。主要是說給出家弟子們的,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清清楚楚。同樣也適用於在家學佛者,只是,有關戒律的內容帶過就好了。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成漢語,行文自然流暢,法義清晰明了。

三、《八大人覺經》

最短的佛經之一,是佛陀對於大乘佛弟子們,最根本的開示。其八條內容,都是佛菩薩們所覺悟的,成佛之路上不可缺少的觀察方法。由安世高禪師譯成漢語,簡明易懂,深入淺出。」

13、「既然學佛離不開佛經,就請介紹一下學習佛經的方法吧。」

答:「學習佛經的方法,也來自於佛經,那就是佛陀在經中常說的『讀、誦、受、持』。

所謂『讀』,就是看著經本念出聲音;而『誦』就是不用看經本,背誦出聲音。這兩種方法選一種就可以,不要勉強。值得注意的是,讀經和誦經都需要發出聲音,而不是默念,其中是有深意的。因為,在《楞嚴經》等諸多大乘經典當中,佛陀反覆強調,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伶俐,通過聲音來修行,比較容易入道。

所謂『受』,就是接受,相信而接受。所謂『持』,就是運用,用到自己的心行當中,去落實所學的法義。

顯然,讀經和誦經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能夠理解並相信經文的法義,就會接受。接受了以後,自然就會照著去做,去運用,在身心活動當中去運用——這已經就是修行了,它自然會轉變我們的凡夫心境,持之以恆,我們的心早晚會轉變成佛菩薩之心。因為,它們本來就沒有什麼兩樣。」

14、「這樣看來,念經就很重要了。那麼,念經具體應當用什麼方法呢?」

答:「念經的方法,就是對於「讀、誦、受、持」的具體實踐,在佛教當中,稱之為「聞、思、修」,是學佛者契入法義和證入三昧的最佳方法之一。

通常,佛教把戒、定、慧,稱之為「三無漏學」,意思就是三種到達無煩惱彼岸的必學之法。其中的戒學,由受戒、學戒和持戒組成,主要是通過止惡行善,來保護和增長修行人的善根;其中的定學,主要是指禪修,制心一處,降伏散亂心念;其中的慧學,是解脫煩惱輪迴的關鍵,通常就是指聞、思、修——它可以迅速成就『般若波羅蜜』,翻譯過來叫做:大智慧到彼岸。

在三學當中,戒、定二學是基礎,而慧學則是目標,就是要成就般若波羅蜜,才能夠超越一切煩惱生死。所以,般若波羅蜜,也被尊為『第一波羅蜜』——就是最殊勝的解脫法門。

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具體如何念經聞、思、修:

首先,我們需要把經文當中的生字、疑難辭彙等查閱並記錄在本子上,隨時參照。如果需要標記在經文旁邊的話,應當用小字整齊地寫好,以示對法的恭敬。

其次,需要做好念經修行的準備工作。比如:

(1)儘量選擇精力最充沛的時間念經,例如早晨,或者午睡起來,等等;

(2)選擇一間相對安靜的房間,安排好一段專門的時間,儘量避免別人打擾,哪怕是半個小時也好;

(3)飲食不可過飽,平時適當運動和勞動,要調整到身心舒暢的程度;

(4)念經時,儘量採用盤坐的姿勢,身體端正而放鬆,在面前的桌子上擺放經架,使自己可以輕鬆地翻閱經文;

(5)念經修行的人,應當儘量簡化並規律自己的生活,這樣才容易靜心,容易與法相應;

(6)需要發起持之以恆的心,只有反覆薰習,才能夠逐漸體會到念經的好處,才能夠真實受益。

有了前面的準備工作,我們就可以正式進行念經聞、思、修了。

在念經的時候,應當學會腹式呼吸,把呼吸的節奏和念經的聲音協調起來——這也許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和練習,總之,要逐漸做到聲音舒緩自然、吐字清晰才好。這樣的話,我們念經的心,也就隨之鬆弛了,自然會不急不躁,坦然自如。坦然自如的心境,自然會契入佛心。

以下簡要介紹念經聞、思、修的基本內容:

(1)聞

『聞』就是聽,念經的時候,嘴巴念得清楚,耳朵聽得明白,就是聞。關鍵在於,注意力要集中,只看經文,只聽自己念經的聲音,其它一概不管。

(2)思

『思』就是『思維觀察』,相當於禪修『靜慮』當中的『慮』,也是『止觀』當中的『觀』——一切修行在此相通,無論修學那種法門,都離不開適度的『思維觀察』。

在念經的時候,念得清楚,聽得明白,『聞』就具備了。同時,我們還需要思維觀察經文的內容,不僅要從聲音上明白,還需要從法義上明白——這才是真正的明白。『願解如來真實義』嘛。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思維觀察必須適度,不可過多,否則,反而輾轉成了妄想——那將會離經文越來越遠。

『思』是需要基礎的,那就是所謂的『文字般若』。反過來也是一樣,通過『思』,也能夠到達『文字般若』。它們共同的起點,就是明白字和詞的基本含義。要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勤奮查閱,別無它法。

(3)修

『修』就是修行,它是在我們思維觀察法義的同時,自然發生的。當我們通過思維觀察,明白法義的當下,心就會與法相應,就會產生佛經上常說的『信解』——由理解而相信,由相信而加深了理解。在這樣的良性循環當中,『信解』將得以升華,而成為『受持』——接受並運用,它就是修行,就是『修』。

因為在這樣的『受持』過程當中,我們的凡夫心將會隨順著法而轉變,最終,我們的心將會漸入佛境,漸入覺悟之境,回歸本來。此時,我們將會成就般若波羅蜜,所以,把它叫做修行。

綜上所述,聞、思、修就是念經的具體方法,它也是我們成就般若波羅蜜,乃至於圓滿佛果的一種善巧方便。」

15、「念經也能夠得到禪定或者證入三昧嗎?」

答:「是的,毫無疑問。念經和念佛、持咒一樣,都可以到達一心不亂,得到禪定,也都可以成就各自的甚深三昧。在漢傳佛教的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最典型的是天台智者大師,因為讀誦《妙法蓮華經》而『豁然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並且證得了法華三昧的『前方便』,也就是法華三昧的預備階段。

民國時期,諦閒大師在講經的時候,也曾經寂然入定,出定之後,慧辯無窮。虛雲老和尚在泰國為皇室講經,同樣也是忽然入定,長達九天,轟動了整個泰國上下。

講經和念經都屬於『音聲佛事』,前者屬於共修,後者屬於自修,並沒有本質的不同,都是佛陀時常提倡的修行方法,都具有無量的功德。所以《金剛經》上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其中的『受持讀誦』就是念經聞思修,而『廣為人說』就是講經說法,屬於同一類的法門。佛陀在各部大乘經典當中,處處提倡,不勝枚舉。」

16、「念經好像沒問題,如果尚未開悟的話,可以講經說法嗎?不是說講錯了要墮落地獄的嗎?」

答:「學習佛法,絕不可道聽途說,而應當依教奉行,依如來聖教而行。佛陀在經中只說過誹謗佛法會墮落地獄,從未說過講經講錯了就要墮落地獄。因為什麼?因為地獄不是佛陀造出來的,佛陀也不會把誰打入十八層地獄。地獄本來並非實有,而是由眾生的粗重貪、嗔、痴心所感召,所化現。即使一個人尚且在世的時候,如果他陷入了粗重貪、嗔、痴心的話,他的心境感受,將如同地獄。反過來,如果他常懷慈悲、寬容的話,他的心境感受,將如在天堂。

對於講經說法的人來說,他不可能用粗重的貪、嗔、痴心來說法,因為,那樣的心境與佛法完全不相應,根本沒有辦法講下去。即使講錯了,也是學問知識,或者慧解能力的不足,通常並不是故意的,雖然有一些過失,也絕不可能因此而墮落地獄。相反,只要是好心說法,這個好心自然會感召來無量的福德。

有沒有故意講錯,或者故意亂講佛法的人呢?有,那就是誹謗佛法的人。通常,他們為了維護或者得到某種利益,才故意把佛法講錯,故意進行歪曲,惑亂人心。

誹謗佛法的人,因為他誹謗佛法之時的那種極大嗔恨心,而將會墮入地獄。未來的地獄,是由他的噁心種子變化出來的,完全是自作自受。佛陀只是以慈悲心,把真實的狀況告訴大家,而不是在詛咒或者嚇唬誰。

有一些不學佛的人,道聽途說地聽了幾句佛法,聽說誹謗、詆毀佛法會落入地獄,他就非常不滿,認為是佛陀和佛教徒對他們的恐嚇——這只能說明他的無知,他甚至連佛陀在經文當中是怎麼說的,都不願意親自去了解一下,連實際情況都不清楚,就匆忙得出了結論,無知而自以為是到了相當的程度,這又能怪誰呢!

——誹謗佛法為什麼會墮落地獄?

如果我們誹謗別的什麼,一定會墮落地獄嗎?不一定。但是,誹謗佛法或者誹謗佛陀就不一樣了。因為,佛陀與佛法,就好像一面無窮廣大,而又清淨無暇的鏡子,代表著法性本來的清淨,可以把一切事物照出原形,尤其是我們的心。

當我們發自內心地讚嘆佛陀、讚嘆佛法的時候,法性之鏡照出了我們的善良、純真與歡喜之心,把它遍布於整個法界。於是,我們的歡喜將無窮無盡,福慧難量,直到圓滿成佛。

當我們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以嗔恨心誹謗佛陀、詆毀佛法的時候,法性之鏡照出了我們的狹隘、陰險與惡毒之心,把它遍布於整個法界。於是,我們的罪惡之苦將難以窮盡——惡毒之心變現出了刀山、火海等等,那就是地獄。

佛陀從未在經文當中說,一定要開悟自性以後,才能夠講經說法。恰恰相反,佛陀在大乘經典當中,處處提倡「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並非僅僅《金剛經》這樣說,差不多每一部佛經當中,都有類似的內容。而且,佛陀反覆宣明,能夠對於大乘經典「讀誦受持,為人演說」的人,其福無量,「其福勝彼」——勝過那些用無數的金銀財寶,進行布施的人。

在《圓覺經》當中,佛陀說的更加徹底:「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教導數不清的眾生證得阿羅漢果——那功德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但是,這個功德,還不如為大家講解《圓覺經》當中的半個偈語。由此可見,宣說大乘佛法,是多麼地殊勝與難得了。

對於講經說法的人來說,即使還沒有開悟自性,也並非是在自作主張,而是在『依教奉行』——依照佛陀的教導而行。倘若能夠在『讀誦受持』的基礎上,隨著自己的慧解能力,『為人演說』的話,自然會具有無量的福德。」

17、「那麼,應當怎樣講經說法呢?」

答:「還是要遵照佛陀的教導,《金剛經》說的很清楚:『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當怎樣為別人講說佛法呢?我們的心需要放下對於法相的執著,放下對於文字相的執著,放下對於自我相的執著,放下對於名利相的執著,等等。這樣的話,我們的心自然就會如如不動,自然就會與法相應,就可以輕鬆自在地講經說法了。這樣說法,能夠真實地自利利他。

顯然,對於大多數學佛人來說,要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非常困難。因此,一方面,講經說法具有無量的功德;另一方面,講經說法也需要長期學習和修行的積累,並不容易。

出家人當中,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句話:『以弘法為家務,以利生為事業』。是的,這是出家僧眾所應當踐行的本分事。作為一個出家人,倘若不能夠如此發願與承當的話,難免會空過此生,遺憾將來,愧為沙門一場。

對於發起了如此宏願的出家人來說,乃至於發起了如此宏願的大德居士來說,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本著『教學相長』的謙虛態度,循序漸進地學習講經說法。

關於講經,智者大師提倡按照三個步驟,對於經文逐層深入進行講解。這三個步驟是:

(一)消文

首先,要消化經文的文字內容,說法人應當把重要的字、詞讀音以及含義都講解清楚,在此基礎上,把每一個句子,其中的基本文義講解清楚。

(二)釋義

其次,說法人在經文字、詞、句含義的基礎上,應當進一步把其中所蘊含的法義開顯出來。消文是講解字面意思,釋義是挖掘內里的法義。

(三)觀心

最後,對於重要的法義,說法人還應當講解其實修的方法,而一切實修,無非都是觀心而已。就是在學習佛經的過程當中,具體怎樣按照經文進行觀察,也就是所謂『隨文入觀』的實修方法。

如果我們能夠按照這樣的方法,逐層深入地講解佛經,實際上,就在講經、聽經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心就在一步步地深入佛心,隨著佛陀的引導,而漸入佳境。這樣講經說法,毫無疑問,能夠真實地自他兩利。」

18、「除了念經和講經以外,還有那些學佛修行的方法呢?」

答:「學佛人都知道,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夠通往解脫成佛的大道。所謂八萬四千,並不代表具體數字,在古代印度,八萬四千就是很多很多,數不清的意思。因此,學佛修行的方法很多,多的甚至數不清。

對於我們漢傳大乘佛教來說,在八萬四千法門當中,與大家最相應的,除了念經和講經以外,還有以下幾種:

(一) 布施;

(二) 持戒;

(三) 念佛;

(四) 禪修;

(五) 持咒;

(六) 懺悔、發願與回向。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幾種修行方法,相互之間並不衝突,而是融通與和諧的。大約說來,布施、持戒、念經,以及懺悔、發願與回向,是屬於每一位佛弟子都應當奉行的共通法門,是學習大乘佛法的基礎。而講經、念佛、禪修與持咒,則屬於可以一門深入的實修法門,不一定大家都要學,可以隨著個人的因緣進行選擇。在前面幾種共通法門的基礎上,選擇一種,或者兩種,進行深入的學修,持之以恆,終究會有成就。」

19、「請介紹一下布施的修行方法。」

答:「布施通常指捨棄自己的錢財、物品,以及付出勞動等等,用來幫助別人,或者供養三寶,捐建寺院、佛像等。雖然,很多人都在這樣做,但是,卻很少有人懂得如何在布施當中修行。

作為六度萬行之首,布施,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修行方法。就其內容來說,可以分為財施、法施和無畏施;就其方法來說,需要做到『三輪體空』。

財施,就是用錢財、物品或者勞動力做布施;

法施,就是用所學、所證悟的佛法進行布施,也就是講經、說法,等等。

無畏施,就是用自己的身體或者生命做布施,在必要的時候,予以捨棄,而拯救他人,或者護持佛法等等。

所謂的『三輪體空』,是說我們在布施的時候,對於其中的三個基本要素絲毫也不執著,都觀想為『空』——也就是虛假不實。這三個要素是:

(一)能布施的我;

(二)接受布施的對方;

(三)所布施的東西。

把財施、法施、無畏施,與三輪體空結合起來,而進行隨緣自在的布施,就是大乘佛法殊勝的布施法門。在這樣的布施修行過程當中,我們逐漸學會了放下自我的執著,放下對於別人的執著,放下對於錢財、物品乃至於一切事物的執著——這樣的修行,將會幫助我們,迅速超越分別妄想,而成就菩薩的解脫智慧。同時,還會極大地增長我們的福德,正如《金剛經》所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反過來,如果用求財、求長壽、求平安、求健康等等心態,來做布施的話,所獲得的福德極為有限。因為布施者心量狹小的緣故,所以感召的福報也小。

如果把布施法門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運用在自修當中的話,它的內容還可以更為寬廣。比如,倘若我們把布施理解為『不貪』的話,我們就可以隨時進行布施的修行了,而不僅僅局限於財施、法施、無畏施的具體行為。

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當六根遇到六塵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如下的布施修行:

(一)當我們的眼睛看到美麗色相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眼睛而貪婪美色,這就是眼根的布施;當我們的眼睛看到醜陋色相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眼睛而厭惡醜色,這也是眼根的布施。

(二)當我們的耳朵聽到動聽聲音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耳朵而貪婪動聽的聲音,這就是耳根的布施;當我們的耳朵聽到噪音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耳朵而厭惡噪音,這也是耳根的布施。

(三)當我們的鼻子嗅到香氣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鼻子而貪婪香氣,這就是鼻根的布施;當我們的鼻子嗅到臭氣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鼻子而厭惡臭氣,這也是鼻根的布施。

(四)當我們的舌頭嘗到美味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舌頭而貪婪美味,這就是舌根的布施;當我們的舌頭嘗到劣味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舌頭而厭惡劣味,這也是舌根的布施。

(五)當我們的身體,因為與外界接觸而感到舒適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皮膚而貪婪令人舒適的境界,這就是身根的布施;當我們的身體,因為與外界接觸而感到不舒適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皮膚而厭惡這種不舒適的境界,這也是身根的布施。

(六)當我們的意識,由於分別某種法塵內容(例如:道理、概念、回憶、構想等等)而感到愉悅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意識而貪婪令人愉悅的法塵,這就是意根的布施;當我們的意識,由於分別某種法塵內容而感到痛苦的時候,我們的心不隨著意識而厭惡令人痛苦的法塵,這也是意根的布施。

像這樣修行布施法門,實際上,已經把六度萬行都包含於其中了。心不貪愛六塵境界,就是布施;心不沾染六塵境界,就是持戒;心不拒絕六塵境界,就是忍辱;心不沉迷六塵境界,就是精進;心不追隨六塵境界,就是禪定;心能明了六塵境界,就是般若。

所以,當《金剛經》上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的時候,並非僅僅指布施,而是告訴我們,對於一切修行,都應當做到心無所住,心無所求。」

20、「請介紹一下持戒的基本內容。」

答:「所謂的戒,梵語叫做『波羅提木叉』,佛陀在《佛遺教經》當中,叮囑弟子們,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陀滅度以後,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就是要求弟子們,在佛陀滅度以後,以戒為師。

戒是如此的重要,乃至於出家戒律若能住世,僧團就能住世,佛法就能住世。對於佛陀的四眾弟子們來說,戒,是各自不同的。出家戒律屬於僧團內部的秘密法,不允許公開講說,只有受了戒以後,才可以學習。雖然,如今比丘戒本可以輕易地得到,但是,請在家學佛的信眾們牢記,不要去學習,否則會犯『盜法之罪』,會影響自己以後的修行。尤其不要在偷學了比丘戒律以後,用它去挑出家人的毛病,這將會為自己帶來很大的過失。

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對這一點很清楚,而且很尊重。但是,作為皇帝,他又想對於出家人進行適當的管理,既然不能學習戒律,不能用戒律來監督和約束僧人,該用什麼呢?

最終,他選擇了《佛遺教經》,李世民要求州官以上官員人手一冊,一方面研讀學習,一方面用它來監督各地僧人,有行為明顯不相符合的,就移交僧官查辦。

實際上,《佛遺教經》雖然不是戒本,卻把僧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說得很清楚。出家人應當認真學習,用它來約束自己。在家居士也應當認真學習,因為它是佛陀給予弟子們的遺囑,修行的大致內容都在其中了。

就戒律來說,在家居士與出家僧人是不同的。而一切佛弟子都應當持守的最根本戒律,是三皈依。

就是說,皈依(歸依)三寶以後,就不應當再歸依其它宗教,也不應當歸依各類神靈,跟隨它們練功、採氣等等。這一點非常關鍵,實際上,是不是真正的佛弟子,就得用它來衡量。許多人學佛不得力,難以深入,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歸依佛陀的心並不堅定,歸依三寶的信念時常會動搖的緣故。

怎樣才能夠堅守三皈依呢?

——除非我們能夠不斷地學習佛經,不斷深入地認識到佛陀,以及三寶的可貴,親身體會到學佛的好處。

我自己就有類似的體驗,剛開始,三寶對於我來說,只是一個概念,一個模糊的概念,空洞而有些遙遠。然而,好在我有好奇心,想要了解佛經和佛法,於是,我就在工作之餘,堅持念經聞、思、修。久而久之,隨著自己對於佛經的理解逐漸深入,自己的心境也就逐漸開朗,智慧逐漸開明,切身體會到了佛法的好處,自然也就生起了越來越堅定的信心,發自內心地皈依了三寶。並且,再也不會動搖。

在堅守三皈依的基礎上,佛弟子們還可以自願受戒。受什麼戒,就要學習相關戒律條文,並盡力地去遵守。

例如,在家信眾經常會受五戒,所謂的: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

除了出家戒律之外,一切在家戒律都是公開的,包括五戒、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等,無論受戒與否,都可以進行研究和學習。

關於持戒的基本內容和方法,我們以五戒為例,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首先,我們應當知道,佛陀制定戒律,是為了幫助我們約束自己的身心行為,達到減少造業,增長善根的目的。這樣的話,就可以保護著我們,一路走向解脫。

其次,戒律並不是死板的條條框框,其中也有著很多靈活的許可——叫做『開緣』,就是可以做,而不犯戒的一些特殊情況。最常見的,例如:方便妄語、必要的用酒治病等等,都屬於『開緣』之列。

而且,為了更加廣泛地適應信眾的根機,對於五戒,佛陀甚至允許逐條分受,就是說,你可以做到哪一條,就單受哪一條,兩條、三條、四條都可以,而不必一定要同時受五條戒律。

比如一位屠夫,以屠殺動物為職業,生計所迫,暫時沒有辦法改變。他皈依了三寶以後,想要受戒,就可以為他受除了『不殺生』以外的,其它四條戒。甚至,如果他只有一條『不邪淫』可以做到的話,為他專門受這一條,也是可以的。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它儘可能地包容了芸芸眾生,讓更多的人能夠受持佛戒,種下解脫的善根。因為,即使同樣能夠做到『不邪淫』、『不妄語』等等,而受戒與否,其功用是大不相同的。不受戒的時候,這些都屬於人天善法,只能帶來世間福報,不能累積成為解脫生死輪迴的力量;而受了五戒以後,能夠依戒奉行,就是在隨順佛陀的教導,就會與佛陀的廣大願力相應,在佛力的加持下,迅速解脫輪迴苦海。

善巧地持戒,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的一種解脫妙法。《楞嚴經》第五卷,二十五位聖者自述圓通,其中優波離尊者就是通過持戒修身,進而持心,最終身得自在,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而成就阿羅漢果的。

持守五戒也是一樣,持戒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於,通過持戒使自己的身體言行逐漸規範而清淨,同時,也使自己的心念得以收攝,不再妄想紛飛——因為,你有一個想要持戒的『正念』,這個『正念』的存在,粉碎了妄想雜念。正所謂:持戒以生定,因定而發慧。

這是非常巧妙的修行方法,表面上看起來,持戒,似乎就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實際上,當我們依照佛戒,老老實實去做的時候,我們的心也就逐漸變得老實了,變得單純了,變得清淨了——正是越來越清淨的心念,最終會引導我們走向解脫。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佛陀——也就是本來覺性的加持。

關於五戒具體的開、遮、持、犯等內容,教內很多大德都有詳盡的開示,無需多說。」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