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9/30

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七) 這就是為什麼老子希望我們返璞歸真,希望我們能夠來到沒有世間的世智辯聰,包括《心經》也有講到「無智亦無得」。如果你越自認為聰明,越自認為會解析,反而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先將一切事物對立起來,然後拚命追逐我們認為好的一面。這般避苦求樂、避死求生、避惡求善,實在是痴人說夢話,這和幻想一個只有高峰,沒有低潮,只有買者,沒有賣者,有左無右,有內無外的世界一般荒誕」。

不要以為自己好像沒有這樣,其實我們天天都是在這樣的世界裡面,只要你還有苦、有煩惱,就是在這樣的世界裡面。所以,現在又是提供另外一面鏡子讓大家照見,當你遇到苦、遇到挫折,心灰意冷或是越痛苦的時候,就把這面「鏡子」趕快拿出來看,自己是不是又在二元對立裡面構築一個夢幻世界?如界願意去照,很快就可以跳脫出來。「跳脫出來」不是逃避,如果你逃避,就還是在逃啊!假如你真的有智慧,是會衡量當下的因緣,然後做出有智慧的中道精神、方法、原則去處理,當下該怎麼做,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去處理。

「我們大多數人至今還很難相信,物質與能量、主體與客體、生命與死亡,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體,就是因為我們對分界線過於認真。分界線原是對立世界的始作俑者」「『終極境界乃是對立的統一時』,實際上就是指:『終極境界乃是無界線的界線』」「終極界線乃是無界線的境界」這一句話的涵義很深,要慢慢讓我們照見內心裏面很深層的種種界線,然後逐一的去除而來到無界線。

「可是,這種界線觀念如此根深蒂固,很難擺脫亞當原罪的陰影」我們人類常常很習性的就去做那些是非、好壞、對錯的分別,其實這也實在很難避免,因為我們從小一出生之後沒多久,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社會的教育、學校的教育,都是教我們這些價值觀。包括現在的考試就是用分數來訂出好學生、壞學生,真的是很容易抹殺掉人類的良知良能。

「在真實世界裡,它根本不存在」在第41頁中間的凹線跟凸線圖,所畫出來的是一個實相世界的存在,如果你喜歡凹線這邊的,你就不喜歡凸的那一邊;如果你喜歡凸的那邊,你就不喜歡凹的那一邊。但是你有沒有看到事實上它們是一體兩面?像這裡所畫出的一個凹凸方面,人類就變成只是要一邊,而排斥另外一邊。但是你有沒有去看到?包括如果我們要的是生命,則就會在逃避、恐懼什麼?死亡。人類就是這樣,本來是一體的兩面,但是我們都一直只要「所要的」這方面,於是就設法一直要鞏固這個生命,慢慢一直鞏固,結果就把生命封閉起來、框限起來。然後對這整個的未來,包括對整個法界,都常常活在死亡的陰影、恐怖之中。

要慢慢去看到生命的存在跟整個死亡,只是一個變化、變化,一直在變化…,而且我們每天生命的存在,也是透過死亡的支撐。整個法界存在也是一樣,事實上包括生命跟死亡,

也是我們用人類的語言去界定的。對法界而言,這些都只是變化、變化、變化。我們曾經舉例過冰、水、雲現象的變化,都是很容易理解的。當體悟越深之後,你才不會懼怕死亡。有的人還會跟你灌輸死的時候是多恐怖,死的時候像鳥龜脫殼…,灌輸很多的觀念,於是就讓你對死亡很懼怕。就是因為你一直很害怕,於是就極力對抗死亡,所以你的生命都過得很緊,當下沒有全然的開發,而且又活得很苦。

如果你在排斥另一方面的時候,是活在矛盾對立的世界裡面,你的生命沒有真正活起來,知道嗎?如果你只要一半,生命就沒有活起來。更露骨的講就是:如果你還活在追趕跑跳蹦的世界,常常是一具行屍走肉,因為你不能夠清醒明覺,安心自在的活在每一個當下,內心還有很多的「要」、很多的「不要」,還有很多你一直想要去追逐的境界,你的當下就有苦。當下有苦,你的生命怎麼開花呢?

如果你能夠了悟這整個過程,當下一直就是在變化、變化、變化,後來當這一條界線消失了,你的生命是來到一個完整的太極,佛陀跟我們講人的生命是在一吸一呼之間而已,所以你這時候會珍惜每一個因緣活在當下,對生命沒有執取,對死亡沒有恐懼,這樣才能夠很放鬆、很自在的活在每一個當下,生命的智慧才會真的展現出來,這樣才會產生佛教所講的般若智慧。這樣當你要處理任何事情,真正的智慧就會展現出來。

如果你沒有來到統一和諧的世界,你的生命是在互相廝殺的,你的生命很多是在對抗、在逃避,你是生命裡面是一直在互相廝殺的。假設你的生命有十分,但是因為一直在對抗死亡、懼怕死亡,用生命的一半來對抗死亡,你的生命就只剩下五分在活而已。你用了多少能量在對抗你所不要的?包括我們的內心世界常常是不能接受自己。當我們不能接受自己的時候,常常是在那裡拉扯、痛苦、廝殺、責備、自責、懊悔、挫折啦!生命都被自己這樣一直消耗掉。

心靈智慧成長的過程就是這樣慢慢一直的醞釀提升,當你慢慢越認清事實之後,也透徹了悟最深層的死亡方面,真的就是來到很和諧的生命體,不會貪生也不會怕死,就是真正了悟生死大事。

但是眾生常常把「沒有分別」跟愚痴、沒有智慧混為一談,「錯誤的沒分別」是沒有智慧去分辨,變成是白痴一樣,是不一樣的。「正確的沒分別」就好像假設以政治上來講,你認為台灣跟大陸是敵對的,然後就認為我是台灣人,而大陸人就認為自己是大陸人,彼此之間就在互相的不信任、互相的衝突。你自認為很會分辨是非、好壞,說自己是台灣人、愛台灣;大陸人也說自己是大陸人、愛大陸。一個是中華民國萬歲,一個是中華人民國萬歲,彼此相互間就在不斷的廝殺。

事實上以整個法界來講,它是沒分別的。怎麼樣來到沒分別呢?不管你出生在哪裡?現在假設你出生在台灣,當然我知道你的籍貫在哪裡,知道你住在台灣,但是我一樣以平等心來愛護台灣人,也平等心尊重大陸人,我知道你住在大陸哪一省,我知道、不是沒有分別,省籍的分別我知道,但是這種分別對我內心裏面是沒有阻礙的。「沒有分別」是事相上、名相上雖然有一些分別,這是屬於權說方面的一些溝通,我是知道,但這不會形成我心裏面的一種障礙阻隔。

人類的痛苦就在於內心的障礙阻隔,這一道障礙阻隔比台灣海峽大好幾千萬倍。因此要知道「沒有分別」不是沒有智慧,而是當你了悟這些之後,是跳脫、超越出來,用平等心愛護一切眾生,不只是愛護台灣人,也不只是愛護中國人,你會愛護全世界的人,也不會認為黑人就是次等人民,不會的。

「懷特曾經這樣說過:『於是,幼稚的心靈,再也逃脫不了它自己的偏見…註定得在二元對立論的泥沼之中掙扎一輩子』(第43頁)這就是無邊的苦海,就是在描述亞當被趕出天堂的意思。只要內心是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你就活在苦海的世界裡面,這種掙扎就在於把主體與客體對立出來,我這個「心」、這個「身」,然後外面的是「境」。如果你的身、心沒有跟整個法界溶為一體,因為主體、客體,今天一樣要講到那個境界的泯除,我們這整個白板,現在就把它稱為這整個法界大海,你用「自我」把整個法界大海封閉起來,但是「自我」上面卻是有六個洞,就是我們的「六根」,這裡是修行上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本來收攝六根的作用是讓我們的身心澄淨下來活在當下,目的是要去看清我們身、心內外整個的真理實相,如果你的修行是在五蘊身心上面下功夫,錯誤的導向會讓你一直在收攝六根,一直在五蘊、六根的框框裡面,加上錯誤的認知之後,認為你才是主體,外面的是客體;認為你是「心」,外面是「境」。於是就主、客分離,然後我們是六根,外面是六塵,根、塵都是分離、對立的,於是你在這個過程會很害怕。

因為你把整個外面這些認為都是你的敵對境界,所以會很怕去溶入、很怕漏掉,所以你一直在圍堵這六個洞,收攝六根就變成一直在圍堵那些洞,如此越圍堵,你的內心世界是越封閉、越封閉,結果裡面形成一灘死水。這就是這樣為什麼很多修行人會越修越苦、越修越封閉,告訴他修行是要看到整個法界、溶入整個法界,但是他卻不相信、不以為然,因為他覺得經典裡面沒有這樣講,於是就抱著一部經典,然後就在那裡見諍不斷。

事實上,如果你封閉起來就是苦海無邊。為什麼會苦海無邊?你自己所封閉起來的自我世界,就是到處跟境界對立,到處都會不得自在。你認為這個世間是娑婆世界、五濁惡世,身處這個世界「人在福中不知福」,卻是一直的在否定這個世間,一直的在對抗它、逃避它,你怎麼快樂?你怎麼自在?你的主、客怎麼雙泯?心、境怎麼消溶?這裡所講的都是很重要的修行觀念,如果我們能夠體會、消化、去轉念,你的修行就會很快。

現代的物理學從現代的科學角度都漸漸證明,我們跟整個環境法界是一體、息息相關的,當慢慢了解到這些之後,雖然你有這個身,但是「我」、「身見」、「我見」都破除了。不是說修行到後來沒有「我見」、沒有「身見」,或變成對這個身體都不認識、無所知,而是我們的心態跟眾生之間沒有隔閡、沒有對立的分別心,那種境界是體會到我們跟眾生是息息相關,大家都是一體世界裡面獨一無二的存在,然後又是相輔相成。

這時候你跟眾生對立的界線就會消失了,內心裏面對立界線的消失,就是「身見」的破除。怎麼「破身見」?就是內心對立界線的泯除,這時候你一樣有這個身,但是卻跟整個境界是溶為一體,這時候你才會見到這整個境界就是我們的「法身」。

法身遍一切,就是四念住裡面所講的內身、外身、內外身,涵義真的都很深。「內身」就是我們的五蘊身心、六根的這個身心;「外身」就是整個法界。如果你沒有清楚去看到整個法界,「法身」就沒辦法現前的。如果「法身」沒辦法現前,你就繼續封閉在苦海的世界裡面。如果能夠體會到「內身」、「外身」本來就是一體的,當主、客消失與心、境消溶之後,你還會有瞋心去瞋恨其它眾生嗎?當你體悟到我跟其它眾生是平等、一體的,體會到「法身」之後,瞋心才會真的消失,你不會再去瞋恨任何一個人。

真的就是沒有瞋恨的對象,你不會去瞋恨任何一個人,才是真正瞋心的完全消失。因為你知道去瞋恨任何一個人,就是在瞋恨自己啊!當我們慢慢去體會這個涵義,你也不會去讓別人吃虧,會以愛己之心去愛每一個人,於是貪、瞋會完全的止息。為什麼一個人的貪、瞋會完全止息?因為他了悟真理實相,把「無明」轉為「明」,所以貪、瞋、痴的「痴」也都消失了。整個的過程就是要慢慢去了解我們跟整個法界的關係,像主客、時空、精神物質、自由…必然還有這些種種對立,人們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原本單純的一個世界已經被他搞成一個複雜的多元的世界、對立的世界。

「迷失在一個充滿界線與地圖的虛幻王國里」(第44頁)「地圖」就是你離開了實相,沒有看到這個實相。「這些虛幻的分界線與所構成而對立的世界,種下戰爭的禍根」我們本來就是活在一個很和諧的淨土世界裡面,但是眾生卻把它搞成這樣衝突不斷、痛苦不斷。《阿含經》裡面有「赤馬天子」一經,赤馬天子一直要向外去找極樂,找他所要的理想國,佛陀就講:那些是找不到的。佛陀講:只要在五蘊身心的世界裡好好淨化下功夫,極樂世界、淨土世界就現前了。

就是把我們矛盾對立的內心世界統合,了悟真理實相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法寶流傳,更是希望大家真的能夠受用而解脫自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只是一個護法,但是沒有真正體會法,這樣不是真正護持的心態。沒有出錢也都沒關係,認真的去為法做見證,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你體到法喜多少,體會到法寶多少,就做多少的回饋,都完全是無條件、無所求,我們都是為法而來。

我們整個解脫道從佛教【阿含解脫道次第】到【老子道德經】,相當深入而具體的講述過程,佛教及老子的智慧都有了,再來就是【事事本無礙】,從現代人的心理學以及科學方面來加以印證,讓大家對這條解脫路更清晰、更清楚,這絕對不是迷信、也不是爭辯。學佛不是學一些知見,而是真的就受用、很實用。

「我們便不難了解,為何世上各宗教或玄學傳統,都視能夠突破相對世界的假相者,為大徹大悟的覺者」(第44頁)世界上各種宗教裡面所謂真正的解脫者,最主要就是「都能夠視突破相對世界的假相者,為大徹大悟的覺者」。佛教講的成為一位覺悟者、大徹大悟者,包括禪宗所講的,包括《心經》或《金剛經》所講的,都是來到這樣的境界、這樣的世界。「就是因為他已由相對世界中解脫,不再為荒謬的人生問題所煩惱,更不受人世的敵對紛爭所騷擾」就是他遠離了顛倒夢想的世界,佛陀所講的「大雄」就是征服自己的人,把過去的錯誤知見都一一釐清、過濾,所以他這時候內心的寧靜。

解脫者「內心的寧靜不是用彼岸來壓此岸」他是超越二者之上。涅槃彼岸「不是用彼岸來壓此岸」不是用另一個世界來對抗這個世界,他是超越兩者之上。「不再以善制惡,而是徹底超越善惡」不是沒有是非、善惡,而是一種平等心的接受,所以他是怎麼樣呢?「不再以生制死,而是處於超越生死的大覺之中」是平等心的接受生、死。你要怎麼樣才能夠平等心接受生、死呢?如果沒有了悟真理實相而說要平等,怎麼平等?你只是一種催眠、一種暗示,還是沒用啊!你只是吃一些迷幻藥,當你面對實相世界的時候,還是煩惱、苦、不安啊!要來到「不再以生制死」,也就是說你對生、死能夠真的放在平等立場。

但是,這一定是要來到你真實的很深入那種體悟、體證,把這整個實相了悟之後,你才會大安心、大自在啊!絕對不是用想像、用造作出來的,也絕對不是假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騙不了。如果你還沒有到彼岸就是還沒有到,不管你多麼會爭辯都沒用。

「要訣即在於他們不再分開二邊而執著善者,而是融合正反兩面,他們能升華至一種境界,不只超越,而且包容兩邊。這就是一體意識」這裡講的就是大徹大悟覺者的內心世界,引述印度經典做為旁證:「真正的解脫不是逃避負面的人生,而是由相對世界中解脫出來」「真正的解脫不是逃避負面的人生」如果你在否定這個世間、否定這個世界,要另外去找一個世界、另外構築你所要的世界,都是活在一個永遠還沒有到達的境界裡面。

真正的解脫不是逃避負面的人生,只要你覺得還沒有找到,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就一定存在。所以歸納出來就是「隨遇而安,超越對立,嫉妒不生」這就是真正了悟真理實相之後,來到沒有貪、瞋、痴。為什麼嫉妒不生?因為沒有貪、瞋、痴啊!沒有貪、沒有瞋,就能夠來到無得、無失,就是【心經】所講的「無所得,無所失」。

「雖有作為,不受纏縛」就是能夠「三輪體空」的做,也就是老子所講的「無為」,但是又能無不為。有所為,但是又沒有我、我是、我能。「多欲無瞋」的「多欲」並不是世間在欲望堆裡面打滾的,「多欲」是說他會做很多事情,一樣會把他的生命意義發揮出來回饋這個世間。佛陀也做了很多事情,一個解脫者絕不會是消極悲觀的,所以會做很多事情,內心裏面就是慈悲善待一切眾生,沒有瞋心,這是大自在人!

真的了悟真理實相,你真正的見法,跟你的工作不會衝突的,工作的當下都是在跟眾生廣結善緣。「不系兩邊,煩惱永息」就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四個字而已,但是眾生就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揮舞」不完!根據【阿含經】記載,佛陀很坦白的講:眾生不是「執有」就是「執無」,不是「執有」就是「執空」,都是在二邊。一個解脫者是來到超越二元對立,來到「中道」。

所以,我們現在講述【事事本無礙】,好像在講述【阿含經】一樣,也是跟【老子道德經】都是可以一體的。這個圓融不是說講話好像很會講、很會「轉」,把什麼事情都扯在一起的,那是世間法的伶牙利嘴、巧言令色,不是那種圓融。不是用頭腦、名相去解析說這跟那個是相同,而事實就是這樣。你如果要跟人家講圓融,要跟人家講超越宗派、宗教,也是要你親證,不是用頭腦知見去解析,而是真的看到文字背後所指的實相真理,看到相同的這些。

「『不系兩邊』,套進西方的宗教術語,即是『天國臨世』」「天堂降臨」就是佛教講的「心淨佛土淨」。「不系兩邊」就是超越所有二元對立,你的苦海就消失,淨土就現前,你會發現涅槃彼岸就在這裡。「可惜一般傳教士已忘失了它的真諦。天國並不像他們所描述的,是一切好事的總合,沒有任何負面」各種不同的宗教都是如此在構築一個世界,都是一直把所不要的去除、去除,然後去投射所要的一個美好的世界,所以這裡把這些繼續再具體的講出來。「天堂是領悟出『無二』的境界」佛教也會講說「不二法門」──「無二」、「無別」,但是希望我們真的是能夠體證到,而不是在頭腦知見上的解析「無二」,而「無二」的意思就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

「他們問道:『我們變成了小孩子後,就能進入天國了嗎?』耶穌回答他們說:『當你能夠化二為一;以內為外,以外為內;以上為下,以下為上;當你能夠視男女為一性,你便能進入天國」當你「上、下…」這些觀念、界線都消除了,「男女為一性」就是平等,沒有所謂的「男尊女卑」,亦即沒有「男人就是…?女人就少修多少年…?」的那些觀念,男女平等,以平等心善待一切眾生,你這時候便能進入天國。

天堂在哪裡?就在你的心中啦!淨土在哪裡?就在你的心中啦!當內心的衝突、對立真的消失之後,天堂就馬上現前。「淨土宗」是有智慧型型的淨土,也有信仰型的淨土,信仰型的可以接引很多的眾生是不錯,但是不要排斥智慧型型、實修實證的淨土,真正淨土的核心是要實修實證來到「心淨佛土淨」。事實上當慢慢透過實修實證之後,你才會知道此些是真的在弘揚淨土的核心真精神。

「它們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結論:就是終極實相」其實「終極實相」的實相是沒有所謂終極、不終極,實相本來就存在這裡,應該說是「終極意識」亦即人類的心靈質量提升到最高。一個身、心、靈的淨化提升到最高層次,也就是佛教所講的究竟智、圓滿智、大圓鏡智、大覺悟。終極的意識乃是相對的統一,從眾生相對二元對立的世界來到一個統一和諧。

「由於我們所劃的界線,已將現實分割為無數的對立,故各宗教宣稱:終極的意識(終極的那種境界)是不受分割對立的現象所染著的」是講說一個人來究竟智、來到圓滿智慧,提升到終極意識的解脫者、真正的解脫者,他是不受分割對立的觀念現象所染著,「等於是說:終極的意識是超越一切界線的。無二的實相,也就是無界線的實相」事實上就是體證到「無二」的智慧,來到無界線的實相、無界線的智慧。這裡把老子與佛教所講的「無二」、「無別」、「中道」都詮述出來了。

「因此,若要解決人間的敵對紛爭,首先應該捨棄一切界線觀念,不再以進步為理由,彼此競爭對峙。戰爭肇始於人類過分執著於彼此的界線,我們必須根治這虛幻的界線觀念,才能治好人間的痼疾」你的界線越來越少,你的心胸、你的世界就越來越寬廣,因此禪修也都是慢慢帶領大家來體證到「空」、溶入「空」裡面。「空」就是沒有界線、無邊無際,能包容一切。「空」裡面又能生妙有,當你的心真正與「空」相應,就產生真正的般若智慧出來。

「也許我們會問:如果所有的相對都溶為一體了,人類追求進步的衝勁豈不是也跟著消失了嗎?但願如此!畢竟『那山總比這山高』的錯覺,使人類永遠快樂不起來」因為都還在二元對立裡面不斷的追、不斷的在逃。當你在追逐,就會追得很苦;當你在逃拒,也會逃得很苦啊!「那山總比這山高」的錯覺,使人類永遠快樂不起來,因為不能夠滿足於當下,不能夠安穩於當下,所以永遠不知足的在那裡追啊!跑啊!趕啊!衝啊!苦就是這樣產生,苦海無邊啊!你我本來就在一體的世界裡面,結果我們就是一直往前衝、一直往前追,把淨土、天堂一直推到很遙遠的未來,推到遙遠的他方世界去,結果成佛之道就要三大阿僧只劫。那個鴻溝是眾生所製造出來的。如果人在福中不知福,就不會快樂的,假使我們能夠真正體會到,我們就活在天堂裡面;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整個法界對我們的恩澤,才會真正來到知恩、感恩、報恩。

比如以吃飯的心態舉例,以供養的心態與感恩的心態在吃,其中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現在來解析這二種心態有何不同的內心感受,以及背後的那個心理因素。一般人在吃飯的時候,當然是沒有感恩的心、也沒有供養的心,都認為「我是」、「我能」,是靠我自己賺錢、用自己的錢購買的,於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吃。包括吃一餐飯就要講究山珍海味、多豪華…,這些都還沒有來到心懷感恩的情況。

所以,佛教要我們有供養的心是很好的,供養佛恩、父母恩、師長恩、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這些觀念都是很好。現在跳脫宗派、宗教的觀念來解析,假設我們現在面前擺著豐盛的一道晚餐,如果你是以供養的心在吃或者以感恩的心在吃,這兩者心態有何不同?如果你是用「供養」的心態在吃,這裡面還是有很微細、很微細的「我慢」、「人、我」及「我是」、「我能」。另外,因為聽別人講說有供養就會得多少福報,這裡面還有一些祈求的心─求福報、求消災。

如果認為有供養就會消災,當然原則上是已經不錯了,在此並沒有否定供養之心,而是當我們再深入解析時,這兩者有何不同之處?假使我們是懷著感恩的心在吃這一餐飯,你的內心是會很惜福,因為體會到整個法界在養育我們,感恩很多眾生的護持、很多眾生的協助,我們才有這一餐飯可以吃,這時候會不會有「我慢」?這裡面是會很謙虛、心很柔軟、沒有「我慢」。我們要斷除十個結,包括日常吃飯,如果我們是懷著感恩的心,要斷結就會很快了!我們體會到今天吃這些食物,並不是說我們很棒、很厲害、很會賺錢…然後去買來的。

如果沒有整個大地、流水、陽光、空氣…法界這些的養育、滋長,我們怎麼會有這些食物可以吃?!如果沒有農人、沒有很多眾生的協助,沒有這些人類、種種助緣,怎麼會有這餐飯可以吃呢?當我們去慢慢體會,就會生起感恩的心,當你越充盈感恩的心,身、心就會越柔軟,然後會有一種知恩、感恩、報恩的漸次興起。此時當你感恩自己能有這一餐飯可以吃,就會興起「只要我有能力,往後眾生若有需要,我都願意跟眾生分享」這時候你是以一種報恩的心來回饋世間,這也可以稱做是一種「供養」你是以報恩的心來回饋世間,你這裡面並沒有要祈求什麼目的,也沒有「我慢」。此些微細之處,也要慢慢去體會出來,連日常吃一餐飯也都是可以處處見法。

「畢竟『那山總比這山高』的那種錯覺,使人類永遠快樂不起來。可是我要聲明一點:我並非反對醫學、農業、科技的發展,只是想打破人們的幻想,以為它們能帶給人類幸福。只要我們能看破所有界線的虛妄,我們當下便能看見亞當墮落前的世界真象」「在亞當墮落前」就是在亞當還沒有進入二元對立之前的一體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無分別、溶入一體世界裡的情況,就是真的天堂、淨土!

「宇宙原是一個有機整體對立中的統一,此起彼落的韻律,人類方能安於我們無常動盪的存在處境」雖然你、我、他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關係,事實上當你慢慢解析之後,就會了解「眾生是在一體世界」的意思。就像我們身體內的紅血球-我是紅血球,他是另外一個紅血球,你是另外一個白血球,他是另外一個血小板…,我們都是同一個身體裡面的眾生。慢慢的去體會,這絕對不是想像,而是實際的存在。我們就像是處在同樣一個海裡面的魚兒,宇宙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對立中」就是包括你、我、他,外相上雖有所不同,但事實上我們的本質都完全相同,這就是佛教也有講說我們都具有相同的佛性。

「對立中的統一此起彼落的韻律」就是描述無常變異,整個法界就是一個無常變異。「此起彼落的韻律,人類方能安於我們無常動盪的存在處境中」當了悟「無常」之後,才能夠溶入「無常」法流,才不會懼怕「無常」、跟境界對抗,因此我們才能夠安於無常動盪,意即流動變異之中。無常變異之中,唯有了悟「無常」,才能夠不怕「無常」,而與「無常法流」溶為一體,當下的因緣是如何,冷靜面對當下的境界處理。

「直到所有的對立溶為一體,分岐變為和諧,戰爭化為舞蹈,敵人變為友人,我們便能與整個宇宙合一,而不老是僅取其一半而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