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11/2

第七講 正宗分——常行精進覺

我們昨天學習了《佛說八大人覺經》的第三覺。第三覺是講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不能夠身心自在,其原因就是我們對外界的要求太多,追求的欲望太盛。如何才能夠去除這些欲望呢?菩薩在覺悟的情況下就要“安貧守道”、“常念知足”。

知足是對自己環境的了知,用我們整個生命不停的為一切眾生去服務、去努力、去精進。“安貧守道”的要點就是一個“安”字。當我們整個生活遇到麻煩的時候,你能否安心?把心安在什麼地方?所以古人說:學問之道無他,但求放心而已。這個放心就是安心的意思。

那么在整個菩薩道上,他的安心,就不是安在財富、名利、種種外在的物質上,而是把心安在禪定當中。這個禪定如何去安?就是我們要守護自己的六根門頭。怎么守護呢?我們前面介紹了十二因緣裡面的“無明”。當我們看到自己的無明的時候,看到意識妄想背後的那個意根的時候,你要時時地守住他,不讓他起心動念。那么這樣一來,時間長了之後,你就會得大受用,這是一個禪定的修習方法,同時也是開大智慧的一個前方便。

在第一覺知,我們就已經知道了,這個世間是無常的,一切事物都是“苦、空、無常、無我”,我們的身體和思想,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都是沒有一個可主宰的。可是,我們大家總以為可以主宰,這是一種錯覺,所以佛菩薩就告訴我們要修習定、慧。

第二覺知是讓我們要獲得生命內在的一種自由的力量,這需要定慧等持。那么到這裡,如果諸位根性很利的話,知道禪定的修習方法,也知道佛法是以智慧為根本,那這樣子好好修行就能上路了。

但是大部分修學佛法的人,因為無始來在生死當中輪轉習慣了,已經非常的墮落了,最墮落的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常常懈怠,這是障礙我們修行進步最大的一個難關了。

所以,在第四覺知裡面,佛又再次地告訴我們,“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能夠在定慧等持的情況下修行,就已經走在學佛的大道上了,也就是說在實修上面已經開始努力,開始精進了。但是,此時最容易出現的弊病就是懈怠。

所謂“人之初,性本墮”,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就帶有一種惰性。這種惰性就是,經常只有在被逼迫的時候我們往前努力,沒有逼迫的時候我們就不知道努力。特別是生死的逼迫,我們在平常的生活當中總是不知不覺,沒有覺察。正因為沒有去觀察,我們才會變得很懈怠、很墮落。

所以在第一覺裡面,佛陀就把這個大問題提出來,還告訴我們要如是觀察,漸離生死,你要觀察,不觀察不行。以前有不少同修在修學佛法的途中,不停地會問我同樣一個問題:我也信佛,也知道修行的方法,為什麼我就不能上路,修行修不下去?感覺打坐坐不下去。自己也知道心裡挺亂的,也想修行就是修不下去。原因在哪裡呢?一般情況下我就告訴他,最根本的原因是你生死心不懇切。如果你想到刀已經放到你脖子上了,那么這個時候,你無論如何也會精進地走下去。

過去有一個故事,在梁武帝的時候,有一次他就把一個判死刑的罪犯放出來,讓他端滿滿的一盆油轉一圈,如果能夠一滴油都不漏出來,就能得到赦免,否則就要被砍頭。這個死囚聽了之後就全神貫注地端著這盆油轉了一圈,一滴油都沒有灑出來。為什麼?當時有一位禪師禪定功夫非常好,梁武帝就說,你這個禪師既然功夫很好了,對於美色當前會不會起心動念。禪師說:我不會動念。梁武帝就找了幾個美女來給他洗澡。洗完澡之後發現禪師也確實沒動心。梁武帝就問他為什麼你不動心,別的人都會動心。這個禪師說:我是生死心懇切呀。我知道生死輪迴就是六根追尋外在的六塵,所以才會有生死輪迴。那我現在為了解脫生死,所以不得不小心。梁武帝當時不相信,這位禪師就告訴他,你把一位死囚放出來試試看。當死囚端著這盆油的時候,在路的兩邊也有各種歌舞伎樂,美女非常多,在旁邊擊鼓唱歌,非常熱鬧。但是因為這個死囚一心想活命,不想死,所以他端著這盆油還是走過去了。

那么我們平時的用功用不上路,用功總是被現實當中的各種環境,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別人在罵你還是在笑話你還是在讚嘆你,總是被這一切的言語瑣事所耽誤,妨礙了自己的修行。這最大的根本就是生死心不懇切,所以在第一覺里佛陀就直接告訴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一種觀察。即使有了這種觀察,可是我們的習氣毛病非常的多,於是,“人之初,性本墮”這個說法,就在很多修道人當中,或者說在很多人性當中都具有一種普遍的意義。

在真正知道定慧等持的這個道理之後,那修習禪定的方法你也有了,知道人生的整個生命以智慧為根本的這個知見也有了。比如諸位念“阿彌陀佛”,念佛的時候,不應該是散亂的心去念的,要一心去念,而且要念到根子上來,念到你這個妄想紛飛的這個妄想停了,然後還要念到“能所兩忘”,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朝這個地方去努力。如果方向也明確了,方法也知道了,這種情況下你還念不起來,那么就特別需要注意防護自己的道心。恆常地以“精純不雜,進而不退”的精進心,來破除見思煩惱的惡行,最終必能摧折降伏煩惱魔等各種魔怨,出離三界輪迴的生死牢獄。這就是說解脫了分段生死,獲得了究竟的涅槃。

那么在獲得究竟涅槃之前,我們要知道懈怠的情況,第四覺知的第一句話“懈怠墜落”,“懈”是懈廢,“怠”是怠慢,“墜落”就是懶惰。“懈廢”是什麼呢?懈廢就是我們應該修行,應該去做的事情沒有做。比如說你昨天念佛好一點,念1千句,今天呢,你不念1千句了,念5百句,明天念3百句,最後你不念了,廢除掉了。這就是由於你的懈怠而廢除了自己的善行。

在“四正勤”裡面有一句叫“未生善要生起,已生善要增長”,已經生的善法要使他增長,不能墮落,不能懈廢。

懈廢這件事情是非常麻煩的,自己應該做的修行方法,你不懂不知道,沒有用到位的時候,沒有真正修行起來的時候,你還在這裡受苦受罪,因為我們凡夫眾生沒有恆心,沒有毅力,就很容易懈廢掉。

過去韓愈有一句話:“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就是一切事業都是因為你的懈怠而荒廢的。那么我們的道業也同樣,因為你的懈怠使自己過去本來好好的修行現在慢慢也就懈廢了。所以這個“懈”字,大家要認真,要吃緊。古人說“學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你要是沒有保持這顆道心,沒有修行,沒有堅持,那么時間長了,也就會慢慢的作廢掉了,廢棄掉了。

還有一點大家在修行過程當中需要明白,比如說你修行一個法,這個法要修到什麼程度才能夠罷休,如果你不修到這個程度,中間半途而廢了,那也是懈廢。比如說參禪,當你的這個疑團生起來了,整天可以盯住疑團打成一片了,但是疑團打成一片並不意味著你已經打開本來,在這個時候如果你覺得很辛苦很累,然後放下了,這個也是懈廢。因為你不夠精進就懈廢了,懈廢之後依舊又輪迴了,這也叫做“墜落”,這樣的懈廢就是墜落。

如果是淨土宗,一開始相信淨土,知道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相應,開始拚命念佛。念佛念了一半的時候,覺得還沒有得一心不亂,可能因為你沒有竅門,沒有掌握念佛的方法。比如持名念佛的方法也很多,次第也很清楚,什麼情況下你怎么念佛,用了多少功夫,會達到什麼境界,這個在佛經當中,祖師大德都講述的非常清楚了。如果你不明白這一切,那么你念了幾年佛之後,看看自己念佛功夫不進,沒什麼明確的表現,自己就不念了,那么不念之後這個念佛也就廢除了,也就是讓自己的功夫懈廢了,作廢了,這樣子也是一個墜落的表現。

特別是,念佛的目的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我們還沒有到臨命終時,你的功夫就一直要做下去。這中間有“事一心、理一心、理事一心和事事一心”的境界上的差別。念佛的方法,也有事相上的“持名念佛”,也有理性上的“實相念佛”。如果你在事相上念佛,有受用了之後,你可以接著用理性念。如果你事相上不能夠得受用,思維比較敏捷,或者根基比較利的,可以直接從理性上去念,進行實相念佛,這也同樣是淨土宗的信願念佛的一個實踐法門。

所以,對妙法的聞思特別重要。那么落實在具體修行上,每一個法門,特別是《八大人覺經》告訴我們的是側重實踐的法門。那么在你實踐的過程中,你擁有了一個法門,如果你還沒有去修行,還沒有去實踐,沒有達到這個法門所要求的境界,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你不對這個法門的機;另外一種,你對這個法門不信,包括對自己不信,對這個傳法的師父不信,對這個法本身不信。只有不信和不對機的這兩種情況,你可以放棄。

如果說你相信了這個法門,已經是對機了,那么你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樣子你才能夠有受用。如果今天這個修一修,明天那個修一修,後天呢?比如說今天念念佛,明天持持咒,後天再誦誦經,來來去去,沒有哪一樣讓你真正上路的。這樣子時間長了也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會廢棄的。

這個 “懈”字,也是我們對自己的警覺不夠,鬆懈了。你鬆懈了自己的修行,那最後的結果就是墮落了。這個墮落,裡面翻譯的經文叫“墜落”,墜落知道嗎?墜落是直線地掉下去,墮落還是慢慢的。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你念佛沒有一心,沒有念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的這個情況下,你就鬆懈了,那么你就會直接地墮落。直接墮落是什麼意思呀?就是你肯定只能在火宅當中再受苦。

所以,修淨土的人,要特別警覺自己,不要以為淨土可以帶業往生,我現在就可以拖拖拉拉的,是一著,不是一著。有空就像消遣一樣的,念念幾句佛,然後發發願,覺得想往生就以為能往生。告訴你,現在你要是鬆懈自己,很危險。如果你工作很忙,那么你,比如你今天能夠堅持五千句阿彌陀佛的,那么你看時間,你每天能堅持的你一定要堅持。一直增加,不能減少,不能使自己鬆懈,這非常關鍵。

明白了定慧等持的原理之後,修念佛的人是這樣,那么參禪的人呢,如果你還沒有打破本參之前,你就鬆懈了,那也是直線地墜落,墜落在輪迴當中,不可能得到解脫。其他的,修密宗的方法也是如此。比如說“五加行”,“五加行”裡面有磕大頭,十萬個大頭,如果你磕大頭的時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非常努力地把它做好,那么你也是鬆懈了。這樣鬆懈下去對以後整個“五加行”的功德以及你的精進心都會起很大的壞影響。

每個法門的修行,他的要求以及目的是不一樣的。這一點大家要分清楚,不是說我念佛一定要求開悟,求明心見性,如果我沒有達到明心見性就算荒廢,不是這個意思。念佛的目的,以及參禪的目的和方法都不一樣。所以每個法門我們要知道,應該做到什麼樣,什麼程度才算好,如果做到了,那就是成了。這樣子,我們大家就可以護持自己的道心了。護持自己的道心就是你最好都能堅持,身體上不能堅持的時候,我們內心也要去堅持。這樣子只有精進,不能退墮。這是第一點。

第二是懈怠的“怠”字,“怠”就是怠慢,這個在許許多多修行有一點受用的同修當中就顯出更為明顯了。怠慢什麼呢?首先是怠慢這個法,這點非常重要。如果說你修行這個方法有一點點受用之後,你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這個法,不對的。這種觀點非常的危險。

許多人念阿彌陀佛,持名得一點受用,就以為只有口念阿彌陀佛的持名才能算真正念佛,實相念佛和觀想念佛就認為不對,還是持名最好,這就是一種對法的怠慢。因為你覺得行,就是這樣子了。或者說你修行得到一點受用之後,得少為足。比如說參禪的人,破了本參,重關和牢關還沒有破,他就以為自己已經不得了了,參禪的法門,禪宗的法門我已經全部悟透徹了,以為自己全部掌握了,這個就是對法的怠慢,這樣子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精進。這點在修行上,無論你修哪個法門,修戒律也好,天台也好,禪宗也好,念佛也好,如果對法產生怠慢了,那么你的墜落就非常直接非常快了。

所以說,我們對法無論如何不能怠慢,因為法門裡面包涵了無量的妙諦。比如說念佛法門,表面上看就是持名念一句阿彌陀佛,好像挺簡單的,實際上裡面的內涵,三藏十二部經典一切佛法都可以包羅。那么你得到受用了,只是其中的非常微少的一份而已。即使你念一句阿彌陀佛有把握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就是這個時候,你也才把握了持名念佛的這部份而已。所以,對法不能怠慢,對於定慧等持的這個法也不能怠慢。

“懈怠”的這個“怠”,第一是對法產生怠慢。第二是對人產生怠慢,這點是最要不得了。什麼叫懈怠?就是自己懶惰不想幹了,然後還覺得自己比別人好。怠慢,跟傲慢是一樣的,看別人覺得沒什麼了不起,別人修行用功,能算啥?我才是修行呢!這種心態出現了。如果這樣子,那么只要你一個念頭出現,你的修行馬上就在退落,就在直接的墜落,因為你已經偏離了佛法的解脫道的根本精神,也偏離了定慧等持的這樣一種精神。

所以這裡面,第一是對法的怠慢,第二是對人的怠慢。以前有同修問我,怎么來比較自己的修行?我說,修行有三不比:第一,不跟古人比。有些人才用功幾天,就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認為古人也沒什麼。這種觀念固然是錯誤,另外一種呢,我們也不能覺得自己比古人相差很遠,就產生自卑心。所以最好不要跟古人比,我們看看《高僧傳》,那大家心裡就寒了,因為古大德個個都是善根深厚,都是再來人,我們一看自己業障深重,就喪失信心了。所以,可以向古人學習,但不能跟古人比。第二,不跟今人比。不跟今人比就是不跟我們生活當中的道友同事以及周圍的人相比。因為如果他比你好,你就會嫉妒;他比你不好,你就會傲慢。特別是修行有受用的人,稍微有點受用了,他就開始怠慢,覺得別人沒什麼,自己好,特別是同修之間。所以這點特別重要,不能跟今人比。第三,不跟後人比。因為聞道有先後,學術有專精。每個人修行的方法不一樣,善根和學佛的起點也不一樣。就像在這個聊天室里,有些同修剛剛進來,甚至連佛門都還沒皈依,剛聽到佛法,那么你一看到他講的沒有道理你就生起怠慢之心。這個怠慢心不能生,但是我們秉持一種慈悲心去教化他是可以的。如果說不是以慈悲心而是以怠慢心,瞧不起他的這種心態,那么我們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了。因此,不要去跟後人比。

綜上所述,在明白定慧等持的情況下,你的修行無論是有受用還是沒有受用,對自己不能鬆懈,對別人不能怠慢,對法也不怠慢。這樣子你要是把握好了,那我們修行負面的影響的這種作用就會消除掉了,障礙我們的一些攔路虎就被掃除了。

掃除了之後,我們在這個學佛的路上怎么走下去呢?下就說了,“常行精進”。常而不斷,行而不止。“常”就是要有恆心,我們在《八大人覺經》一開頭就講了,“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這個“常”就是要有恆心,不能得少為足,不能得到一點點受用以為就已經成了。也不能急功近利,修行的許多人,特別容易急功近利,這個法修幾天有受用了,然後就趕緊改修一個,又希望從別的法當中受用。如果修這個法沒有受用,那么你就覺得沒有什麼意思了。還有一些學佛的人,總是想找一些特異的感覺,比如說修行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自己怎么沒有開神通啦,沒有入禪定啦,身體怎么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種種現象,總是想追求身體感官上的一種特異,其實就是追求一種眼前的效果,追求眼前的這種效果實際上就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表現。事實上,是你對自己的基礎,對自己身心的狀態,對自己的起點了解的不夠。

那么當我們對自己的身心環境以及自己的起心動念都了解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就跟大家說了,修行三不比,不能跟古人比,不能跟今人比,不能跟後人比。但是有一比,跟誰比呢?就是跟自己比。跟自己怎么比?就是看自己有沒有恆心做下去。昨天做了的今天有沒有再做;昨天做得好的今天有沒有做好;昨天做壞了的今天有沒有消除他。就是要跟自己永遠努力比下去的。

曾經,香港大學的一位老教授(現在已經過世了)牟中山先生他就說過,佛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生命無窮盡地奮鬥。這個生命無窮盡地奮鬥就是“常行精進”的“常”,就是不間斷,無窮盡地努力下去,一定要秉持這樣一種心態。因為我們凡夫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我們修了幾天行,就可以解決問題,然後我們就可以睡大覺,就可以休息了。或者以為證入涅槃之後就可以休息了,以為這樣子就十足了,實際上當你真正證得涅槃之後,諸佛菩薩還會來告訴你,你自己的問題解決了,你沒有痛苦了,你再去幫助眾生吧。

所以,整個生命的內在,我們每個生命的內在,都有一種永遠都努力下去的這樣一種力量。“常行精進”就是直到成佛都不能間斷。

在經文裡,這是一個特指,是指我們在獲得解脫之前,我們絕對不能間斷。如果你在獲得解脫之前,你就沒有恆心,沒有毅力,那你就很容易鬆懈自己,很容易墜落了。所以要常行不斷,行而不止。

“常行”的“行”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修行。就是你秉持了一個修行方法之後,你要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念阿彌陀佛,念一句算一句。做善事,五戒十善我們也要做一件算一件,就是要這樣子,不停地往前走,絕對不能後退。這是“常行”。

那么,下面“精進”兩個字是很重要的了, “精”就是精純不雜,“進”就是進而不退。許多同修都聽過淨空老法師的講經,他特別提倡修淨土要專修,要精進專修,要精純不雜地專修。有些人聽到這句話之後就認為,如果說大家一卷《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那么其他三藏十二部是不是不要了呢?諸位,如果你這樣理解就誤會了老法師的意思。他講的這個精進,是指你正在修行的過程中,這句佛號你絕對不能間雜。所以在許多的,特別是唐朝善導大師他就提倡要專修不要雜修,善導大師之後的歷代祖師乃至民國年間的印光大師都是提倡要專修佛號。還有就是《西方確指》裡面也提到了一句阿彌陀佛我們一直念,念到一心不亂,那么這一生就能夠成就。成就什麼呢?成就真正解脫生死的痛苦。淨土宗第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能夠解脫輪迴的痛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精純不雜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專修,不要雜修,在用功上是這樣子的。那么進而不退呢,也同樣。這句佛號,比如說要是你記數的話,不能昨天念五萬,今天念四萬,而是要不停地進步、增加。

精進,在方法上是這樣,在內心上呢?內心要變得非常精細、精確、精巧,不要使自己整天粗粗魯魯的。如果說你一個念佛修行,禪定功夫好的人,對於環境,對於身邊的人,除非他在特殊的情況下用功,比如說禪宗在參話頭的時候,他對環境沒有什麼感覺,自己會一心地用功。那么在一般的念佛的情況下,如果你是定慧等持的,禪定和智慧同時往前修的,那么你的內心也會越來越細,越來越精細,一直到有時候不用說話,你看到對方,就知道他在想什麼。那么慢慢的,所謂的他心通就會顯發,就是這樣子,由於智慧更加微細了,你內心的這種觀念也越來越精細、越精純,越沒有雜染了,就像鏡子一樣的亮光,那么我們的心光就會放開了。

所以,精進對於我們修行人來說,實際上是非常的重要。特別是修一個法門一定要到這個法門有受用了,這個法門的要求已經達到了之後,我們才可以再繼續選擇別的法門來修,或者有些法門就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的。這個就是講“常行精進”,也就是我們方向已定,方法已明,勇往直前,但知耕耘,不問收穫,這樣一種心態來“常行精進”。

這之後,我們可能又會出現許多的問題,那么下面接著就說“破煩惱惡”。“煩惱惡”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見思二惑。

見惑就是我們對身心的一種錯誤認識。我們經常講有十使,包括“五利使”和“五鈍使”。 “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還有戒禁取見;“五鈍使”就是貪、嗔、痴、慢、疑,總共十種。

見思二惑都是在這十種範圍裡面。思惑一般包括了“貪嗔痴慢”這四種。見思二惑的種數在三界裡面是非常多的。

由於我們不懂得人間真正的苦,也不懂得苦的原因,以及解決苦的正確方法,更不懂得解決苦之後的境界,所以就會在三界裡面產生八十八種見惑,也就是在知見上有八十八種錯誤。

在思想上呢,思維方法上我們還有八十一種。其中欲界有九種,九品的思惑;上面的四禪八定,八定當中的每一定又各有九品,即八九七十二品。七十二品加上欲界的九品總共是八十一品的思惑。

見惑是指道理上的不明白,比如在生活當中我們總執著有一個真實的我,認為這個色身以及我們的感受、行為、觀念、精神,認為這裡面有一個真實的我,這就是知見上的錯誤,就是我見。在三界裡面,這個我見非常強烈,這個屬於在理論上,在道理上沒有明白,就是見惑。

思惑是指在事相上,我們沒有能力主宰自己。沒有能力敵得過煩惱的干擾。比如說,在觀念上你明明知道貪、嗔、痴不好,貪多肯定不好,你已經知道了,但是一遇到好的東西你馬上就貪了。事實上,沒遇到事情的時候,你心裏面從來就不會覺得貪、嗔、痴是好事,從來也不會覺得嗔恨是好事,可是一遇到事情,馬上又生起貪、嗔、痴了,這個思惑就出來了。

見惑在前面破,思惑在後面破。也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首先在道理上,要讓自己明白,在三界裡面沒有一絲一毫可以讓我們安住的,不能認為這裡是個快樂的世界,也絕對不能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有個可以主宰的東西。只是無常、苦、空、無我。這樣觀察之後,內心就不再放在三界裡面了,就不會再放在色、受、想、行、識五蘊上面了。

如果能夠放下一切執著,這顆心不要放在身體上,也不要放在內心世界,精神世界,以及外在的山河大地,一切人事,親戚朋友任何人任何事上,在心裏面從此一筆勾銷,全部放下了。這個時候你看看,這個世界就沒有哪樣東西可以障礙你,可以影響你了。那么這時候,知見上就不再有錯誤了,就是見惑沒有了。

見惑破了之後,你在生活中,明天或者待會又落在六根六塵當中了,這是因為思惑還沒有破,還需要再修定力和智慧。這時要有方法、有恆心、有毅力,然後很精純地往前走。見惑和思惑煩惱一定是可以破除的。

所以,破煩惱惡,是除三業染污的惡行,身心清淨,那就解脫在望了。見思二惑可以在我們的身體上、語音上,以及我們的思想上,不停地表現出來,也就是身口意三業。特別是講話,我們在聊天室裡面大部分都是在造口業,口業一定是心裡想到的你才會造出來,而心裡產生錯誤是因為有見惑和思惑的存在。

見惑有五鈍使和五利使。五利使包括我見(身見),執著有一個我;邊見,比如唯物論,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人死如燈滅,這是斷滅論。有些人認為人死了不要緊,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是常見論,以為人死了以後還是人,永遠都活下去。有些人認為靈魂是永遠不滅的,這個觀念也是常見。常見、斷見都是錯誤的知見。還有一種是邪見,邪見就是一些非常邪的觀念。比如認為這個世界的災難是由某個人來主宰的,想讓這個世界有末日的時候,他就有能力給你末日,所以你得求他。這一切都是邪見的範圍,都不是正確的。還有見取見,被認為已經錯誤的行為,錯誤的思想,還在這上面認為自己就是對的,非常固執。這種觀念就是見取見。還有戒禁取見,就是明明沒有什麼好處的戒律,他拚命要守持,守持這種毫無意義的苦行。佛經裡面說,“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無意的苦行不能去做,這就是五利使。五鈍使就是貪、瞋、痴、慢、疑這五種。那么這十種知見沒有了,在思想上,在行為上我們又逐漸調伏了思惑,這樣一來身心就逐漸得到清淨。

我相信許多初修都是以淨土宗念佛為修行法門的,這句阿彌陀佛認真念起來的時候,各種觀念都沒有了,所有觀念都放下了,就一句阿彌陀佛,很清楚,這個就是降伏了我們的見惑。降伏了,不是斷,是降伏。

另外一個,就是在事情上,你遇到什麼事情了,一開始總是煩惱,後來念佛時間長了,你一遇到事情猛然會念上一句阿彌陀佛,時間再長,你沒有念出來,心裏面也會明明白白的,知道在念阿彌陀佛。那么這樣一來,見思惑都可以用一句阿彌陀佛來降伏了,身心也清淨了。當然了,禪宗和其他法門都同樣可以達到這個的效果,只要方法得當。

接下來,我們就正式出兵,來對治我們的煩惱魔了。下一句就說“摧伏四魔”。 “催”就是摧毀,“伏”就是降伏;“四魔”就是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和天魔。

煩惱魔,就是見、思二惑的煩惱。實際上,最明顯的就是貪嗔痴這三者。對於喜歡的產生貪心,不喜歡的產生嗔心,無關的產生忽視、冷漠、不關心、無所謂、無所知這樣一種愚痴心。這就是見思煩惱魔。

五陰魔是指色、受、想、行、識這五種,這五陰魔遮蓋了我們生命的絕對自由。諸位想想看,我們哪一天不是為物質色法去奔忙,去勞累,去辛苦呢?為色法去辛苦,這是色魔粘住了我們。我們還為我們的感受、思想、分別以及思想的這種過程去著想、去奔忙、去勞累。從而也使我們自己毫無自由。在阿含經典里有這樣一個比喻,有一位商人到海里去采寶,在海島上遇到一羅剎,被抓住了。商人掙紮起來,一拳打過去,結果拳頭粘在羅剎的身上收不回來。他另一拳又打出去,結果又粘住了。同樣的,他踢出去的兩隻腳也粘在了羅剎的身上。最後他用頭撞向羅剎,也被粘上了。這時候羅剎就問他:現在還拿我有什麼辦法?商人說:即使我的手腳,我的頭都被粘住了,但是我的這顆心還不會隨你所轉,所以你根本就抓不住我。這樣一來,面對他的毅力和決心,以及他的這種意志,羅剎就把他放掉了,說:你真是了不起。佛用這個來比喻我們凡夫眾生對於五欲的執著,對於五陰境界的執著。我們對於色法,栽進去了出不來,粘住了。對於受想行識,也是粘住了。所以,這樣一來,我們粘住了五陰之後,就被五陰的這個魔鬼死死地捆住。諸位,這個時候怎么辦?只有像這位商人一樣,只要我們這顆心不隨他所轉,他也就沒辦法了。再用前面講的定力和智慧,定慧等持,再加上精進心,那么就能夠破除五陰魔了。

死魔是指生死魔,也就是無常。我們現在能夠獲得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我們在有生之年不能解脫輪迴的痛苦,那什麼時候才能夠解脫呢?就非常渺茫了。所以,不要等某個時候再學佛修行,不要等,因為死亡沒有定期。“人生必定有死,死亡無有定期。”這是佛法裡面解脫道上兩句警覺的名言。我們要不停地警告自己,死亡必定會到,死期是沒有定的。明天、今天、等一下都有可能。

孔子觀察到人命的無常,所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人家請他明天去赴宴,他今天白天不收,他要過了夜以後明天再收。為什麼呢?孔子不收過夜帖,原因就是警告自己,生命無常,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再活過來,所以我們要警覺。

對於死亡,說他是魔,是因為今生修行,要是還沒有解脫,死了之後,隔胎又迷掉了,又不知道修行了。所以,死亡對於我們來說真是一個魔鬼,會害我們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害怕死亡,只要死亡了,我們很多事情就會撂下,對修行也是如此。

所以,死亡就是魔鬼,我們看,如果大家今天在這裡好好用功修行,你覺得還是蠻好的,但是一旦告訴你,說你明天會死了,得癌症了,或是遇到什麼情況,你可能今天是心神惶恐,不知所措。這樣子死魔就正好影響了我們。

過去有個老太婆,她整天到廟裡去拜佛,拜佛的時候總是求阿彌陀佛:你早點接引我往生西方吧。我家裡什麼,孫子呀、兒子呀、兒媳婦呀都對我不好,我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可以留戀了,你趕緊接引我往生吧。天天到廟裡去拜阿彌陀佛,這樣禱告,這樣祈求阿彌陀佛早點接引。有一天這個廟裡面有一個小和尚就跟她開了一個玩笑,事先躲到阿彌陀佛佛像的背後。這天老太婆來了,又在祈禱:阿彌陀佛你早點接引我往生吧。我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這個小和尚就說:好的,你準備好了沒有?準備好了,那你回去就可以往生了。這老太婆嚇得趕緊跪下來磕頭:阿彌陀佛我不要走,我現在孩子還放不下,孫子還放不下,他們還怎么樣怎么樣……嚇得踉踉蹌蹌地跑出寺廟了,回去躺在那兒話都說不出來。這就是死亡對一個人的恐懼。

那么,只有當我們能夠常行精進,破除了見思煩惱的時候,有了智慧定力的時候,死亡對我們來說才不產生影響,才不會再影響到我們的生命了。對於解脫了的聖者來說,生死完全是自由的,生死自在。這是死魔。

第四是天魔,天魔就是六欲天的天魔,他總是來搗亂我們,破壞我們的一切善法、好事,我們要做好事了他來搗亂,這就是天魔了。實際上,有時候天魔會來附體的,比如說你要修行的時候,旁邊總有人搗亂,他其實也不願意,但是一看到你修行,就是想故意搗亂搗亂你,覺得好玩。這就是他無能為力的一種天魔的情況,這種情況也非常的麻煩。

摧伏四魔之後,就能證得四果阿羅漢。那么這個“伏”呢?“摧伏四魔”的“伏”是降伏,但還沒有斷。降伏了四魔,這時候,我們只破除了見惑,就是我們知見上已經正確了,八十八使的見惑破完了。也就是說我們在內心當中,在沒有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會生起貪慾、嗔恨、傲慢這些。也就是煩惱、五陰,這一切都不會影響到你。比如說當你發現這個世界上無有一絲一毫東西可以貪著的這個時候,你就是初果的境界,降伏了煩惱,但並沒有斷。四魔都降伏了,這就是“伏四魔”的意思。

當四魔也“摧”了,也“伏”了,這個時候就已經是出三界了。所以下一句說,“出陰界獄”,出就是出離,陰是指五陰,界就是“十八界”。

“十八界”在其他的一些講解當中,比如說星雲大師和俞凌波居士的《八大人覺經》講義裡面,他們提到出陰界的界都是指三界,而淨空老法師,他提的是“十八界”。實際上,內容是一樣多的,因為三界輪迴的所有內容就是“十八界”。 “十八界”是細說,“三界”是從不同的境界上說。

我覺得講“十八界”會容易體會些,對於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當你見思煩惱全部破除,或者說思惑已經被伏住了,見惑已經被破除了,也就是四魔被伏住證到初果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已經離開了“十八界”的束縛,也就是離開了三界的束縛。這個束縛就是獄,監獄,就是不自由的意思。

離開了“十八界”的束縛,我們的生命真正證得解脫的道果,獲得了絕對的自由。從前面的第一覺到第四覺,到這裡為止,就是整個生命獲得絕對自由的一個總體的方法和路數。

如果說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特別是“出陰界獄”,我覺得諸位同修如果想今生獲得生命的絕對的自由,那么你首先就要來觀察自己的這十八界,觀察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細細的觀察,眼根是什麼,耳根是什麼,乃至“眼、耳、鼻、舌、身、意”意根又是什麼。然後再觀察六根所對的 “色、聲、香、味、觸、法” 這六塵,也要看清楚。最後,六根對六塵之後產生的分別你也要看清楚。這十八界,如果你真的全部看清楚了,他就不會再束縛我們了,那我們的生命也就自由了。在前面的幾講,我們強調過為什麼我們不能自由,不能自由的原因就是對外界的要求,外界就是指這十八界。

十八界其實就是三界的內容,三界是從修行或者眾生的境界來說的。從境界來說的,我們輪迴受苦的環境,包括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欲界就是以欲望為根本,包括食慾和色慾的這樣一個世界。色界雖有色身但沒有欲望,因為他處在四種禪定當中,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這四種禪當中的是色界。無色界是沒有形色可以看見的,什麼也看不見,但是他有意識的分別,意識還存在,所以他能夠感知這個世界的存在。他們處在四禪八定的後面四個定當中,分別為空無邊處定、事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個定是屬於三界裡最高的禪定了。

實際上,十八界裡面“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和六根對六塵產生的六識當中,意識和意根是最難明白的。如果說你能夠把這個意識和意根看清楚,那么你整個生命的解脫,也就差不多了。整個佛法的解脫道,無非是講我們如何出離三界的痛苦。如果諸位有機會去聽聞閱讀四阿含經,就會知道他的重心,是讓我們不停地去感受我們的牢獄,當解脫了束縛我們的牢獄之後,我們的生命達到百分之百的自由,也就是說我們生命內在的那種百分之百的力量就全部顯發出來了。這時,你會發現我們原本就是自由的,只是以前被十八界,被六根六塵六識粘住了,被五欲捆住了,沒有解脫出來。

那么解脫之後是不是一切都不要了?這是個重要問題,前面叫我們不要貪心,當你真正解脫之後,是不是這個世間的六根六塵六識,這些就不要了?比如說你是個在家人,獲得解脫之後是不是你的妻兒子女就不要了?一個出家人,他解脫之後,是不是這個世界的眾生、他的師父、父母以及兄弟,就不要了,扔掉不管了呢?

諸位,這是個大問題,佛法最精要的就在這個地方,他是個非常重要的關口。在觀念上我們一定要準確地樹立,佛法告訴我們解脫這一切的束縛,解脫六根六塵六識這一切的束縛之後,他並不是讓我們完全地把這一切捨棄掉。為什麼呢?因為這一切也是我們生命當中本來具備的,你沒有必要捨棄他。不但沒有必要捨棄他而且還要認認真真地去感受他。當你感受到你的生命在六根六塵六識當中起到的無量無邊的妙用之後,你會發現我們的生命是一個寶藏,取之不竭,用之不完。

那么這個寶藏怎么體現呢?還是通過世間國土,乃至四大五蘊,五陰六根,十二入十八界,還是通過這一切來顯示我們的妙用。這個妙用的顯示就是《八大人覺經》的後面四覺要告訴我們的,就是我們要如何獲得生命的絕對自由和幸福。那個就是大乘菩薩道了。在獲得大乘菩薩道之前,我們在內心當中一定要對這十八界有個準確的認識,不要受他束縛。

我們凡夫眾生很愚痴,是瞎子,沒有智慧的眼睛,在寶庫當中摸來摸去,反而為寶所傷。也就是說,六根六塵六識以及四大五蘊的這種種法要,實際上是我們生命的全體妙用,可是我們是瞎子,不懂得這是寶,反而被這一切傷害得夠嗆。佛陀看到我們這一點,於是他告訴我們:先不要在這個寶庫裡面呆了,出來吧,先把眼睛治好,然後再回去好好地欣賞那些寶物。是這樣子的讓我們先離開三界,然後再回過頭來,還要回去受用三界裡面的這個寶庫,四大五蘊就都成為我們的妙用了。所以,有一句詩說:“拔出紅塵夢裡身,回看苦海半沉淪。慈航普渡無休息,厭世翻成救世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