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1/1/9

眾山之山——岡底斯山聖跡志

天晟傳統文化研究所 陳士東

山於《易經》上也有一個對應的卦,那就是為艮卦(__ - -- - ),上面一個陽爻代表山尖,下面兩個陰爻代表山體內中空,承受著大地之陰氣。這是因為古人早已知道,山其實並不完全都是實體的,它裡邊還有水,有泉,有礦,有山洞等等。《易經》在遠古時,是有三易的,即《連山》、《歸藏》、《周易》也。今人現在所知的唯有《周易》,有的人甚至於認為除此外就無別的《易經》了,其實不然,《連山》和《歸藏》都早於《周易》,其中《連山》就是以艮卦為首的,艮為山,故名《連山》。艮卦又有止之意,這是因山體巨大,能阻礙人交通故。但山也是溝通天地之中間媒介,因為它下起於地,上近於天,故古人都是于山上祭祀天地,山也就成了溝通天地之梯子。

而於一切山中,有一個山最為神聖,那就是被譽為眾山之山的岡底斯山!大眾皆知,西藏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屋脊,為世界上最高之山。但是,有的人可能並不知道,西藏還有一個眾山之山。甚至於印度的宗教徒們認為,在印度所有被認為是神聖的地方中,喜馬拉雅山是最重要的,但越過喜馬拉雅山,尚有一個更為神聖的地方,那就是岡底斯山,因為它是世界的中心。「岡底斯」意為「雪山」,「岡」是藏語,指雪,「底斯」是梵語(也有說是象雄語),也是指雪。藏人又尊稱它為「岡仁波且」,意即是「雪寶山」。一般我們所稱的岡底斯,特指該山脈主峰岡仁波且,岡仁波且就是「雪山之寶」。

有人說崑崙山是眾山之王,這是不對的,我已在某一文中駁斥過。今再略說一下,崑崙山其實只為我國之道教所尊,就如同道教本身一樣,也只是在我國部分區域被信奉,並不能走出國門。而岡底斯山被認作為聖山的代表,乃是受到了印度佛教、西藏本教、印度教、印度耆那教等的一致認可和推崇,任何高山皆沒有如此殊榮,它是世界之山!印度人信岡仁波且有以下三個原因:1、它是世界中心。2、它是破壞神濕婆居住的地方,而濕婆是印度教最崇拜的最有威力的神。3、印度人一向認為,印度最著名的河流,包括信仰之河恆河都發源於岡仁波且,印度人甚至稱岡仁波且名「凱拉斯」(是「濕婆的天堂」)。因為他們最崇拜的恆河,都是發源自西藏的岡仁波且,因此古印度人認定岡仁波且為世界中心,眾水之源。與佛教同時興起之耆那教,也特別崇仰岡仁波且,在耆那教中,岡仁波且被稱作是「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他們並稱此山是耆那教的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剎獲得解脫的地方。在佛教看來,岡仁波且峰之頂端,有無上瑜伽部之本尊勝樂輪的住地,山腰下又有無數的空行母匯集,因此,它成為是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另外,西藏之本教,也對此神山崇敬有加,於本教中,就被認做為聖地,稱為「九層萬字山」,他們認為此處為雪域藏地之靈魂。那時有本教的三百六十位神靈居於此,而本教之祖師敦巴辛饒自天而降,此山就為降落處。而在我們漢地來說,也把它視為眾山之王,清朝康熙年間繪製青海、西藏地圖時,就曾稱它為「天下之背,眾山之脈皆由此起。」岡底斯山脈是支撐起青藏高原地貌骨架的巨大山系之一,岡仁波且峰更是全世界最極之地,它便是一座東方的萬神殿,各教諸大神靈都於此會集,是故歷代大師皆嚮往去岡底斯神山修持,這也就在常理之中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而岡底斯山是又高又有仙,那麼其靈異無比就是自然之事了!有謂,轉此聖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五百次輪迴中免受下地獄之苦。故常有印度人來西藏轉山(信奉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這是因不論在印度,還是尼泊爾,只要是「轉聖山歸來的人」,都立刻身價倍增,犯過罪的人也因此而洗心革面成為新人。

說到轉山,這裡邊還大有學問呢!轉山的路線,佛教分外圈和內圈,一般首先要轉外圈,當轉完十三圈外圈後,才有資格去轉內圈。十三,在藏族傳統中是一個吉祥數字。還有說馬年去轉山是最為神聖的,馬年轉一圈就等於轉十三圈之功德,並說這是因為釋迦佛是在馬年成佛的。但是,《阿底峽尊者傳》上明確說,釋迦佛是在卯年成佛的,並不是在馬年。還有一說,據說佛祖釋迦在世之時,守護十萬之神,諸菩薩、天神、人、阿修羅和天界樂師等都雲集在此神山周圍,時值馬年,因此馬年成為岡仁波且的本命年。其實,我為什麼要特別提到阿底峽尊者呢?這是因為我發覺轉山這一規矩,與阿底峽尊者有極大的關係,以此為鑰匙,就可打開以上之一切秘密了!這是因為阿底峽尊者一生就與馬年有莫大之關係,尊者是在馬年圓寂的,也是在馬年出生的,其實附會佛祖不過是為使此山名氣更大,而實際是因阿底峽尊者!難道我僅僅只是因尊者與馬年有關就作此判斷嗎?當然不是,那樣與馬年相關的人就都與神山有關了,而他們有可能都沒到過此山!

以下,我會一一分解給你。第一,因為阿底峽尊者不僅到過此神山,而且還於這個神山留下了眾多之事跡,阿底峽尊者是西藏佛教後弘期之領袖人物,可以說對神山之影響是不可小視的!如我們上面說過,西藏認為此神山是勝樂輪之住地,而阿底峽尊者就是以度母、觀音、至尊不動金剛、建立誓言王、勝樂輪、喜金剛作為主要本尊的,並曾親見此六本尊。《尊者傳》上有說:「佛法緣與本尊神,請上師與六道眾,此六是我本尊者,阿底峽曾親口說。」勝樂輪既然是尊者之主要本尊,當為有緣,此為第一。第二,轉神山的都要先來咋達布熱,因為這是神山的衣領,西藏有言「轉岡仁波且不轉咋達布熱,等於沒轉岡仁波且。」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是也阿底峽尊者有關而引起的,因為咋達布熱山前有一座小廟,是白度母的領地,雖然咋達布熱小寺從規模上看與其他藏寺無法相比,但這是轉山人必經之地,它好比轉山開門之鑰匙,不拿鑰匙就無法進山。因為這是高僧阿底峽尊者過去之修行宮,寺內還有阿底峽尊者以神變留下的腳印石。明白了此理,為何轉神山要先來咋達布熱,就不難理解了!現在那個寺還存在,寺不大,只住著幾個僧人,寺旁有一個小溫泉帶,無數細細水絲由地下冒出,熱氣騰騰,藏人說在此洗漱可去痛免災也。阿底峽尊者,與此神山因緣可謂甚深,他由印度進藏傳法之途中,就朝拜了岡仁波且,當尊者一行人來到這神山對面的巴爾噶平灘時,也就是布滿聖眾足印的西側時,聽見了一種木輥(法器:兩頭粗、中間細的圓木棍,另用一小木棰擊之,使之發聲,用以召聚僧人)敲擊的聲音,這就是過去僧眾將用餐的聲音,以示正值中午。阿底峽尊者說:「敲木輥是說尊者因竭陀和他的隨從該吃午飯了,讓我們也分享吧!」於是尊者一行也就地用餐,當年他們打尖的遺蹟至今猶存。還有許多記述尊者看見因竭陀顯聖的傳聞,據說阿底峽尊者看見因竭陀尊者就是住在岡底斯山上。那麼,我們再來看看現在通行之說法,《正法念處經》、《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傳記》載:「底斯山形若五股金剛杵,其虛空高度為五百個瑜繕那」.「竭陀尊者和一千三百名羅漢聚居於岡底斯山悉經修法宏播善業。」噶當派的阿底峽的傳人格西色幾普巴曾出資為十六尊者造像,他為尊者造像的目的只是為了那些祝頌尊者的人們帶來益處。色幾普巴採用查葉爾巴寺藏的唐卡作為造像模特,據說色幾普巴此善舉得到了十六尊者的佑護和恩澤,賜以長壽,他果然活到了九十二歲。阿底峽尊者的兩位弟子翁絳曲窮乃和布多瓦仁欽色以及其他噶當派的格西也出資為十六尊者造像。格西布多瓦還告誡弟子不論使用什麼材料都要給十六尊者造像,只為十六尊者建小廟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表示對十六尊者的最重敬仰,也為了使今後的眾生能有機會表達他們對十六尊者的裨祈願與敬仰,就要為尊者造像。阿底峽尊者本人也倡導了一種新的十六尊者像畫法,畫中的十六尊者身穿三片式的印度僧衣,這類作品直到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時還可以見到。為了祈求十六尊者的佑護,需要進行一定的觀修實踐,舉行相應的祈禱儀式。這些修習和祈禱的方法都是由上師直接傳給弟子的,一代再傳一代,從阿底峽尊者開始直到現在一真沒有間斷。阿底峽尊者將秘傳的祈禱方法傳給隨他進藏的三位弟子之一,這位班智達弟子又將它傳給翁絳曲窮乃翁絳曲窮乃又偉給了布多瓦仁欽色。而因竭陀尊者就是十六尊者中一員,阿底峽尊者不僅與十六尊者有緣,且與因竭陀尊者特別有緣,阿底峽尊者與因竭陀尊者尊者的一次會面是在查葉爾巴寺,當時阿底峽尊者正在給仲敦巴講述仲敦巴上一世的情景。一位年老的僧人走了過來,在仲敦巴面前拜了三次,聲稱他能夠遵守阿底峽尊者行善業的教誡,並說不久他還要在查葉爾巴寺以外的地方,變成一位年輕的僧人,並將在僧團做一二年的僧人,這位老僧要求仲敦巴幫助他並進行祈供。說完這些,他說:「是該我到岡底斯山去的時候了!」僧人一邊說,一邊就消失了。當格西阿錯勞匝瓦楚臣傑巴問仲敦巴此人是誰的時候,仲敦巴回答:「我要鄭重地告訴你,剛才那個人是尊者因竭陀。尊者的誕生是人和神的福運,像他那樣的聖者,如同雪山的獅子,將恩澤施於我等眾生化生一個年老的僧人,其壽如同山嶺。格西你說稀奇不稀奇!」當阿底峽尊者在聶塘居住的時候,仲敦巴那時恰巧不在。有人問阿底峽尊者,仲敦巴到哪裡去了?阿底峽回答說:「他派仲敦巴去接一位尊者。」正說話間,一位年老僧人出現了,阿底峽忙從座位上站起身子前去迎接。此後倆人用梵語交談起來。事後,當有人問阿底峽這位老僧是誰的時候,阿底峽回答說這是因竭陀尊者。因竭陀尊者就常住在岡底斯神山弘法,而阿底峽尊者與他常相見面,對岡底斯神山自然也是了知的。

神山岡仁波且,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這裡就曾是阿底峽尊者多年傳法處,因此阿底峽尊者在這裡留下了眾多事跡。聖山前的瑪法措湖,被視為「聖湖之王。」寧瑪派隆欽熱絳巴在其名著《如意藏論》中說:「從金剛座向北翻越九重山,有雪山之王底斯山。底斯山的北面有積香山。底斯雪山之北面與積香山南面之間有無熱惱大湖(即瑪法措湖),形四方形,飛霓各五十由旬,因注滿八功德水,而名無熱惱。」這個聖湖也甚有來歷,它就這點我會在另一文中專述。在聖湖旁(東南岸)有一聶果寺,當年阿底峽尊者前往古格阿里托林寺傳法,途經此處,特去朝拜聖湖,尊者感到清爽無比,甚為高興,多停留數日,並於此建一佛壇,後此處建聶果寺。在聖湖西南岸也有一寺,當年尊者朝拜聖湖時,在此地一處聖洞內住了七日,並加持了此洞,留下了聖跡,後亦建寺。說這些我想已能確證一些事了,那就是神山的許多信仰風俗,就是從阿底峽尊者當年朝拜事跡中發展來的。

岡底斯神山真的是此世界中不可多得的一處聖地,它形似一座座宏偉的金字塔,有人甚至認為它就是古代的金字塔群。前一段時間,曾有媒體報導了俄羅斯的一批科學家在中國西藏考察期間發現了100多座金字塔群的訊息,俄科學家把金字塔和山的圖片輸入電腦,疊在一起勾出的輪廓線。岡仁波且,位於東經81.3°,北緯31°,海拔6638米(另說海拔6714米),是岡底斯山的主峰。岡仁波齊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對稱。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誌: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岩層構成的佛教萬字格。其實,不論是否金字塔,金字塔形的形狀確實也能使神山聚集能量,顯得神異。不過,並不是俄羅斯的科學家才發現了此地相,過去蓮花生大士曾特往岡仁波且朝聖,並在其撰《蓮花生意集秘訣授記》中說:「岡底斯山似水晶塔,巍然屹立於東部香薩譜龍。」岡底斯神山真的是莊嚴無比,它的峰頂如七彩圓冠,周圍如八瓣蓮花圍繞,山身如水晶石砌成。在岡仁波且西部,有一塊一年四季結冰不化的碧綠水湖,被稱為空行母浴池,如同一面輝煌照人、晶瑩透亮的寶鏡。還有一座平緩的黃丘,即藥師的宮殿,此丘遍野長滿藥草,香味撲鼻,洞中溪流,真是仙境。還有一處滴瀝不斷,水清無比的泉眼,被稱為七生婆羅門修行時飲用過的聖泉,信徒們能飲此清泉,視為終生福份。總之,岡底斯神山贊之不盡,言莫能窮,請您能親身一觀,將永記終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