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劉素云:怎麼樣能做到生死心切?


時間:2015/9/19 作者:慧芝

有人說,我想往生。往生,你心切不切?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說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挺好的,但是還是有猶豫。就我所接觸到的同修,現在能夠響噹噹地說,我生死心也是切的,我求往生的心也是切的,真真實實是這樣的同修,人數不是太多。

為什麼師父說,念佛的人多,求往生的人多,真正能往生的人不多?就是求往生的人里,究竟有多少是真求?有多少是隨幫唱影的求?有多少是虛情假意的求?這個不是批評大家,真是,你想想你是哪個層次。如果今天,阿彌陀佛給你信了,說明天我來接你往生,你還有沒有什麼牽掛?

師父上人曾經講過,他七十九歲那年得了一場病,在似夢非夢中看見了五尊佛,不知道誰在背後問他,你還有什麼事沒辦完嗎?師父說沒有。你還有什麼牽掛嗎?師父說沒有。就是這樣,如果我們沒有師父這個信念,到時候一猶豫,可能這個機會就錯過了。但是如果真是這個娑婆世界,還有的事需要你去辦,需要你為眾生去服務,阿彌陀佛會給你這個時間的,那你繼續留在這個娑婆世界,去為大家服務也未嘗不可,不是說一定要走,我不走不行。一切都順其自然,我的態度就是,阿彌陀佛接我走,我就走;阿彌陀佛說你再留下,再為大家服務幾年,那我就留下為大家服務幾年,真正做到一切順其自然。所以今天講這個題目,我想提醒各位同修,你能不能把那個心,那個切做到?如果光發這個心,達不到切的程度,可能還差一成,到時候可能會耽誤事。所以咱們既然發心,就要發這個很切很切這個心,就是一定我要達到這個目標,那就成了。

那怎麼樣能夠做到這個生死心切呢?能夠做到往生心切呢?就目前來說,我們該做什麼?就是一個鋪墊,我們現在怎麼樣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我是那樣想的,就是,一個是少欲知足心則安;第二個是,心安念佛真智慧,就這兩條。這兩條我們能不能做得到?欲望,是一個無底洞,我們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現在人的欲望是沒完沒了,就這個世界,就這種競爭,這種攀比,讓人們有無窮無盡的欲望,因為這個欲望,欲壑難平呀,所以就使人活得很苦很苦,活得很累很累。為什麼現在人這麼煩惱多多?煩惱從哪來?煩惱從欲望中來。欲望達到了,得到了,怕失去;得不到的,千方百計想得到。

在這裡有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師父講過,就是說你命中有的不用求,早晚也是你的;你命中沒有的,你去求你也求不來,如果你不擇手段,勉勉強強你把它求來了,後面跟著的肯定是禍害。人生就是經歷了這麼幾十年,我自己經歷的,或者我看到的,我覺得這是一個真理!真是你命中有的,你不用求,它自然它就是你的;你命中沒有,你勉強去求,你最後求來的是一身的疾病、一肚子煩惱,你這何苦的呢?

我記的師父舉過這樣一個例子,說那個小偷,他千方百計的不擇手段的去偷東西,打砸搶,把這個東西偷來了。師父說,他不用這種手段,他命里該有的這個財早晚也是他的。現在他用這種手段偷去了,偷去的東西本來就是他命中應該有的,但是他用錯了方法,他用這個手段把這個東西得到了,他變成犯法了。這個例子,我估計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所以師父舉這個例子就告訴我們,不要去爭!不要去求!你心裡欲望越低,你活得越瀟灑、越自在。

反正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就覺得這一條在我身上就體現得非常明顯。因為我這一生,可以說沒過什麼大富大貴的日子,過得都是平平淡淡,老百姓的普通日子。但是到現在為止,我覺得這種日子真的挺好,挺幸福、挺快樂!我心裡什麼都不求,什麼都不爭。我覺得這個欲望低,也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快樂,這也可能是佛菩薩加持我的吧。怎麼樣做到少欲知足?就是第一,你對你現在的生活,你滿不滿足?這最起碼的,我們每個人都面對著。

有的人現在很富有,就在我身邊的也不乏這樣的人,但給我的感覺,他不幸福、他不快樂,而且煩惱很多很多。我就拿他跟我自己比,有時候我們面對面談心的時候,我也說,我說現在無論從哪個方面說,從經濟條件還是各方面說,你都比我強得多的多,我現在可以說是一無所有,我倒覺得我一無所有我真富有,我什麼都不缺!我就這種感覺。因為什麼?我知足。我覺得我現在的生活,比起我小時候的生活,就從物質上來說,那要比那時候強得多的多。可能我現在這個生活和別人比,那我這屬於清貧,但是我喜歡這樣的日子,所以我沒有那麼多的欲望。我就覺得我現在的日子過得已經很快樂、很不錯了,因此我就沒有那麼多煩惱,我想不出來那麼多事,我心裡沒有事。如果你要是欲望多,肯定它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滿足,滿足不了呢,你就心生煩惱,你想想是不是這樣。

我有一個想法是什麼呢?就是為什麼我能夠滿足,我沒有那麼多爭、那麼多求?我的性格特點有一個,我從來不知道計較,我不僅和人不計較,和事也不計較,和物也不計較。我們從來不知道跟誰比,說比比人家張三李四如何如何,比比人家如何如何,我沒有這個想法。我就想安安穩穩過我的日子,我就是什麼標準呢?我們本來就是一個平常的人,平常的人就是抱著一顆平常的心,然後過我們平常的老百姓的日子。通過這個,把自己這個心修煉的平平靜靜的,你說這有多好!

有這麼幾句話,說「水清能見天」,是不是這樣?你比如說那河裡的水非常清,或者小溪的水非常清,你往水裡一看,那天就印在水裡,就是「水清能見天」,如果它渾濁,像現在有很多水都污染了,那你肯定就看不著天了,「水清能見天」。說「心清能見性」,如果你的心清淨,你的自性就容易顯露出來,我們的自性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有的能顯現?有的顯現不出來?就是你的心清不清淨?這是第二句。第三句,「只要能放下,自性便現前」,這麼四句話。有些個時候,我想這些個話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比較有益處的,你一聽了以後和自己對照對照,你的生活,你周圍的人事物,你比較比較,是不是這樣?真是這樣。

如果說,有多麼富有多麼富有,我不是反對人家富有,如果你富有,你安於富有,你過你富有的日子,也別生那麼多煩惱;如果你清貧,你就安於過你清貧的日子,也沒有煩惱。這樣富貴也好,清貧也好,主要的目的是,你能不能心清淨下來?能不能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如果很富有的生活,你煩惱那麼多,而那個清貧的,他那煩惱倒很少,我說我寧願過那種清貧的日子,我也不願意過那種煩惱多多的,富有的日子。我說這個,不知道同修們能不能理解?可能有人說,因為你自己沒有富有過,你比較清貧,可能你就說大話,你就說你喜歡清貧。真不是這樣,我說的是真話。我覺得從我走上了學佛的正路,兩千年以後,因為讀《無量壽經》,聽《無量壽經》的講解,聽老法師講經說法,我明理了以後,我就覺得我一下子就從那痛苦的深淵中解脫出來了,我整個人就輕鬆了,就自在了,現在是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自在。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