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五戒
釋尊常住祇園精舍時,由於僧團規模越來越大,僧團的成員良莠不齊,不如法的事接連出現。樓至菩薩祈請釋尊設立戒壇,於是釋尊批准創立三壇:內院門東為佛與比丘結戒壇;內院門西為比丘尼結戒壇;外院門東南為居士受戒壇。戒壇從地而立,極為莊嚴,共有三層,代表三空。後世所謂三壇大戒,即從此開始。
佛教戒律的授受以僧人出家或者居士皈依為起點,從初轉法輪之時就已經產生了。早期僧人或居士完成了出家或皈依儀軌後就得到了戒體,但是最初的戒相非常簡單,後來隨著各種因緣的成熟才慢慢形成並完備起來。戒律並非憑空想像而制定,而是「由因緣所顯」。
根據《四分律》,在初轉法輪時期,佛陀曾為舍利弗開示過去七佛因為沒有向弟子廣泛說法,也沒有制定條文式的戒律,所以正法不能久住。由此舍利弗請求佛陀為僧團結戒、說戒,但佛陀沒有馬上答應,他說:「且止,佛自知時。舍利弗,如來未為諸比丘結戒,何以故?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若有犯有漏法者,然後世尊為諸比丘結戒,斷彼有漏法故。」也就是說,佛陀不在因緣不具備時制戒。
當時的比丘大多身心清淨,並無非法現象。僧眾雖有戒體,但並不以具體的戒相約束大眾。只是在比丘出現不善行後,佛陀才會隨因緣制戒,目的也是為了止惡。這既是對僧團的尊重,也表明了制戒的意義。
但初轉法輪時的僧團並非完全沒有戒相,比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七佛通戒偈,還有「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這樣的戒偈。佛陀成道後很多年間,僧團基本是依止這樣告誡式的話語和合共住的。
隨著僧團的擴大,社會影響的增廣,供養的豐盛,出家人群也變得複雜起來,僧團的清淨不如從前,各種不善行開始出現,制戒的因緣日益成熟。但佛制戒僅限於實際發生的有漏行為,有一件不善行發生,才制定一條相應的戒律,隨犯隨制。
戒律的本意是為了幫助僧團在遠離佛陀本人時順利修行。比丘戒中第一條戒律是淫戒,源於須提那比丘;盜戒的制定,源於檀尼迦比丘;殺戒的制定,源於難提比丘。戒律往往不是一次成形,而是根據違犯的因緣和次數加以不斷修改和完善。
直到今天,佛陀制定的戒律都有著極大的適用性。佛教戒律中有隨方毗尼和隨時毗尼的開緣,是指佛未禁止之事、未開許之事及不經開廢之事須隨順地方風土和不同時機等斟酌開許廢止。
比如說在印度,出家人受到廣泛尊重,乞食順理成章。而在中國,出家人乞食成了不事生產,好吃懶做的典型,所以百丈禪師制定的叢林清規中就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訓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可以說是典型的隨方毗尼。
戒律並非用來束縛人心,相反,它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免除心性上的煩惱。佛不在時,修行人當以戒為師,這是因為戒相的規約猶如佛在身邊指出何事如法,何事不如法,其實是一種全方位的保護。
佛制戒律高瞻遠矚,很多根本戒的規定完全適用於兩千多年後現代人的心性和習氣,因此對於僧俗二眾而言,「護戒如護眼中珠」。又因為地域和時代的差異,隨方和隨時毗尼顯示出了戒律的靈活性。戒律是最具生命力的佛陀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