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第四十八頁,經文:
解【厭穢。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雲。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
從這個地方看起,在前面大師給我們說明,娑婆與極樂都是我們自心變現的境界,自心清淨則變淨土,自心穢惡則變穢土,這也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說是唯心所變,為什麼不能隨我們意思所變?有很多同修對這個就起了懷疑,都是我自己心變現的,我為什麼不現淨土?乍聽起來,這個話滿有道理的,其實你不曉得這其中所以然的道理。正因為我們自己心裡頭有這些妄念,這個妄念就不清淨,所以變現的土就不清淨。清淨心中是一個妄念也沒有,那叫真清淨,所現的境界就清淨至極了,所以極樂世界就是我們自己清淨心變現的。我們今天要去淨土,前面這個事理明白之後,我們的信心建立了。淨土三個條件是信、願、行。欣願就是發願,願意舍娑婆世界取極樂世界,這是從事相上說。如果從理上講,舍自己穢惡不清淨的心,取自己的清淨心,心能現境界,這個地方有取捨了。
『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這兩句話很要緊,我們一般人舍不是不肯舍,換句話說,不是不肯放下,放得不究竟、不徹底。不究竟、不徹底,能不能現淨土境界?給諸位說,不能。什麼道理?譬如我們這個茶杯盛的是毒藥,當然要害死人的,我今天把毒藥倒得乾乾淨淨的,裡頭確實一點都沒有了,試問這杯子能不能用?確實是倒乾淨了,可是杯子裡頭還沾著有餘毒,並不清淨,盛上醍醐,醍醐還是變成了毒藥。換句話說,清淨心中一絲毫的染污都要不得,所以六祖說「本來無一物」,有一物就是無明、就是染污、就是不清淨。所以舍要舍到究竟,舍到究竟就無可舍了,就沒有舍了,舍盡了還有什麼舍?就沒有舍了。這個地方叫你舍什麼?舍分別、舍執著、舍妄想。你要是把分別、執著、妄想統統舍盡了,你的煩惱障就斷了,所知障也破了。那我們『欣淨』,欣樂淨土,我們要取淨土,取也要取到究竟,取到究竟了,那就無可取了,這個時候取捨都沒有了,心才真正的清淨。
如果心裏面還有取捨的心,並不清淨,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取捨都無的時候,給諸位說,這個時候你的境界是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上品上生,品位高極了,生實報莊嚴土。換句話說,取捨不究竟,舍也沒捨得究竟,取也沒取得究竟,這才是底下的二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是這個地方的果報。
這個地方又怕諸位發生誤會,一點都誤會不得的。這樣的時候,舍,舍不究竟,那我對這個世間名聞利養,我還貪圖,還有貪念之心,我行不行?能不能往生?給諸位說,不能。此地所講的,你舍沒有舍究竟,是現行完全舍了,習氣種子沒舍,這個叫不究竟。所以帶業往生不是帶現行,是帶習氣種子,現行完全舍了,這是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的境界,也就是我們通常講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的境界。可是我們一定要把目標放在取捨究竟,換句話說,我們念佛的成就必定要期望達到理一心不亂。
下面引用智者大師《觀經妙宗鈔》裡面一句話作證明,『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這就是前面所講的理事不二。
講【欣厭取捨。即理之事。取捨究竟。是即事之理。】
『理』是法身,是真如本性。《妙宗鈔》裡面說「至理微妙」,就是真如本性,不可思議,也就是講真心理體。《心經》裡面告訴我們「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換句話說,無取無舍。而在無取無舍當中建立了染淨,叫我們在裡面取捨,這都是一種善巧方便。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老實念佛,一定要發心求出娑婆、求生淨土,要從事實上去做,這樣才穩當,千萬不可以執理廢事。
現在有不少學佛的同修不明白這些道理,喜歡談玄說妙,不知道認真的修行。認真的修行,諸位一定要記住,就是修自己的清淨心,在一切境界裡面去修取捨究竟,去修這個東西。蓮池大師說得好,假如我們執著在事相上,二六時中我們這句佛號不間斷,縱然不明理也能往生淨土。他這個事修,他真正有功夫。如果說執理廢事,不肯念佛,不修清淨心,一昧在談玄說妙,這個人將來決定落空。我們再看底下一段:
解【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
這裡就談到這個問題了,這個問題就是最緊要的問題了。『不取不捨』是要到什麼時候?到取捨究竟的時候。佛門裡面常講的「無功用道」,「無功用道」是什麼人?見了性的人,沒見性不行,沒有見性之前決定有取捨。你不取菩提,一定就去取煩惱;不取出世間法,一定取世間法,你不能沒有取捨。所以前面講得清楚,要取捨究竟了才是無取無舍。
我們要問問我們自己是什麼境界?程度不夠就要學大菩薩的行持,沒有不墮落的,這是『執理廢事』。佛法是破執著的,他執著理,在事修上他廢棄了,不認真的去修學了。不肯認真修學,說老實話,他見理沒圓,他所見的是偏的、局部的,不是圓滿的。說他偏,說他局部,這還都是說得好聽,怕他的是建了一個歪理,曲解了佛法的正理,所以才有這些弊病發生,這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路子走錯了,走到外道去了。
解【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達』是通達,前面的四句,這四句話也特別提醒同修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這十六個字把十方諸佛所有的佛法全都包括了,一法不漏。「達」是通達,你真正能通達,通達是「信」。旁還有個小字,這個小字的註解很重要,小字的註解是點醒你。真正通達全事即理了,取與法性相應,理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取與它相應,不取也相應,取捨無不相應,所以說『一取一舍,無非法界』,這個「法界」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一真法界,具足一體三身,圓融自在。
所以三資糧先講信,信的後面,『故次信』,「次信」就是信的後面,一定要說明發願。三資糧是有次第的,有條不紊,它不亂的,這是講的願,非常重要。「願」就是取捨,我們對於這個世界要真正能放下。說到這一點,也許有人要問,什麼時候放下?現在我還不行,我的功夫還不到家,還不能放下。到什麼時候放下?現在你不能放下,你永遠不能放下,為什麼?這不能放下就是障礙。你說我念到一心不亂,我才放下,殊不知放下才能到一心不亂,不放下怎能到一心不亂?一定要放下,徹底的放下,這一點是最難的,恐怕比信《阿彌陀經》還要難,難信之法。
為什麼?你有個恐懼,我一旦通身都放下了,我明天吃飯怎麼辦?統統都放下了,我明天到哪裡去住?你立刻被你的生活壓力感覺到恐懼來了,這是一般人不敢舍,原因在此地,不敢舍。不敢舍,你永遠不能得一心,障礙你一心,不但障礙你一心,而且障礙了功夫成片,換句話說,連帶業往生都成了問題,這是我們一定要反省,要警惕的。所以放下了,就在現前,就在今天。你真肯放下,不要有一點恐怖,不要有一點疑惑。
我們這次講的「觀世音菩薩自在章」,「觀自在菩薩章」現在正講到這個地方,你看你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如何能夠離一切恐怖,這個話講的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你不曉得這個道理,你不懂念法,你的恐怖不能離開。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方法,「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是什麼?我統統放下了,一切不執著了,可是我現在身還在這個世間,我還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身既然在世間了,四事供養是必須的,不能缺少的。自然感應道交,愈是舍,感應愈顯著。不肯舍,它這個東西,它就是障礙了感應,與佛菩薩不能感應道交,就是這個東西障礙。
所以經典上講的是沒錯,淨土法門可以說是圓極頓極,若一日到若七日就能往生。七天,功夫好的,理一心不亂,次一點的,事一心不亂,再次一點的,功夫成片,七天就辦到。你們想想看,佛法裡頭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在七天當中能辦得到?也許你們同修過去打過不少次的佛七,你們都沒辦到,你們不相信,那是什麼?你們那七天是白忙了,你不如法,你七天沒放下、沒舍。如果你這七天當中,舍究竟了,取也究竟了,你這七天就必定成就。你捨得究竟、取得究竟,你七天就念到理一心不亂。真正在心地裡面對於這個世界是一絲毫都不沾染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統統放下了。
這個心就像鏡子一樣,你看鏡子外面境界現前了,它裡面也現前,雖然現前,鏡子沾不沾染?不沾染。用心如鏡,鏡子有沒有取捨?沒有取捨。為什麼?取捨到了極、到了究竟處了,沒有取捨了。凡夫用心像照相機的底片,一照的時候,裡面就落了一個印象,落印象就是取捨,不知道用心如鏡,這個心地多清淨、多光明。《華嚴經》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看跟這一段經裡面講的有什麼兩樣?諸位讀了之後,可以互相發明,真正能叫我們開悟。
下面這就講修行了。既然信心建立了,這也發願了,底下就講修行。修行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是本經修行的綱領。
解【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這是說明這個法門裡面正修行的方法。『執持』是決定不放鬆,二六時中就是一天到晚,佛號不間斷,這是功夫,總得要幾年才能夠達到。入了這個境界,那真是方先生所說的「人生無上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你沒到這個境界,你不曉得。心裏面除了這一句佛號之外,沒有一個妄念,一切境界當中,隨緣而不攀緣,《普賢菩薩行願品》裡面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功德是什麼?定慧。隨順眾生裡面,「定」天天加深,「慧」天天增長,你要問這到底怎麼來的?沒有別的,舍究竟了,就來了、就現前了。你還沒有捨得究竟,這個境界不會現前的,所以「執持名號」就是二六時中這句佛號不間斷,目標是求『一心不亂』。
「執持名號」好比讀書,「一心不亂」好比考試及格了,成績表現。如果執持名號做到了,一天到晚念佛,沒錯,但是心就亂糟糟的,那就是像寒山、拾得在國清寺裡面諷刺那些法師們,「喊破喉嚨也枉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心裡沒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是貪瞋痴慢,還是患得患失,你這個佛號念得是不能到一心。念是念了,沒有成績,拿不出成績出來,這不能往生的,所以這些地方我們都要明了。為什麼有人念佛,他沒念幾天,他往生的瑞相很好,有人念佛念了一輩子不能往生,道理就在此地。他雖然念佛沒念多久,他真放下了,他真把人生看破了。念佛念一輩子,他患得患失,並沒有看破,並沒有放下。念佛功夫勤惰是一樁事情,成績是一樁事情,得有成績,如果又精勤又有成績,那實在是太好了。
所以我們這個成績到了功夫成片了,再向上把自己提升到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什麼境界?給諸位說,沒有煩惱了,事一心不亂,自己清楚,你把經典拿來一對照就曉得了。不要說那麼痲煩了,見思煩惱裡面,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沒有了,確實沒有了;貪心、瞋恚心、愚痴心、貢高傲慢心,對於聖教懷疑的心也沒有了,統統沒有了,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這個時候你自己曉得,你已經到事一心不亂了。如果我念佛的時候偶爾貪心還會起一下來,不順的境界的時候,瞋恚心還會突然冒一個出來,這是你功夫成片沒到一心。到一心,再壞的逆境不會起瞋恚心,再順心的順境不會起貪愛心,絕對不會起,用心如鏡,這個時候是事一心。所以這個境界,你經讀多了自己曉得。經就是一面鏡子,常常對照一下,把自己的心行跟經裡面所講的境界對照一下,就曉得自己在什麼境界當中,而且曉得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什麼樣的品位,清楚得很,不必去問人,你問人,人家未必曉得,沒自己清楚。
念到什麼?念到是念念智慧增長,那就是理一心了,通明了,像六祖大師所講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是理一心的境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不但不生煩惱,他生智慧,一接觸就通達,就明了,所以照見。那個照見,體相作用樣樣清楚。《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什麼?相,相是有。空是什麼?性,性是空的。相上就見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這就是中道,天台家講的「一心三觀」就是說的這個意思,說的這個境界。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一句話,「照見五蘊皆空」,這是一心三觀,這個境界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生實報莊嚴土。這是我們講到這個功夫,執持名號是修行,一心不亂是功夫成就了。
為什麼持名會有這麼大的功德?『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所以名也不可思議。「南無阿彌陀佛」,曾經有人問我,到底是念阿(ㄨㄛ;wo)彌陀佛,還是念阿(ㄚ;a)彌陀佛?我告訴他,你哪一種念得習慣了,念得很舒服了,你就一直念下去,不要懷疑,要曉得名號裡面所含的義理,這個重要。這句名號就是二力法門,淨土是二力法門。自力是什麼?是名號裡面的含義。「南無」是皈依,「阿彌陀佛」是無量覺,念這句名號是念念提醒自己在境界裡頭覺而不迷,什麼叫覺?取捨究竟就是覺。我能夠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身心世界統統放下,這是覺,放不下是迷。我有一點放不下了,「南無阿彌陀佛」,想到我要覺,我要放下。我有一點看不開了,「南無阿彌陀佛」,我要看得開,看得開是覺,看不開是迷,這個是自力。
西方世界有一位大覺世尊,真有其人,他的名字就叫無量覺,真有這個人,這個人曾經發了四十八願,願願要度眾生,我們念他的名號與他的本願相應。你看,一方面我們自覺,一方面我們與他的大願相應,他的智慧、他的神通德能一定能夠加持我們,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到我們自己功夫成就了,幫助我們往生西方世界,這就是佛來接引。這個名號是二力法門,所以名號不可思議。
名號不可思議,所以『散稱為佛種』,「散稱」就不是一心稱。像我們有口無心的在念,這個念不是沒有好處,是阿賴耶識裡頭落了一個種子,這一生不能成就。這一生要成就要怎麼樣?要執持才『登不退』,「登不退」就是成就。縱然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也圓證三不退,所以登不退就是成就。功夫成片帶業往生,這是成就。所以要成就一定要執持名號,二六時中決定不能叫它間斷,這個名號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議。
我這次在美國遇到一個學生,他出了一次車禍,車禍的時候大概頭腦受傷了,傷勢大概不算太嚴重,他常常頭痛,醫藥都沒有效。他來問我,我叫他念佛,念了很有效,他告訴我,頭不痛了,所以他非常感謝我。他怎麼念法?佛號不容易提起來,我就教給他,現在這個小錄音機很方便,小的隨身聽,隨身聽現在最進步的,那個帶子可以自動往返轉的,我把台中念阿彌陀佛的錄音帶送他一卷,我說你買這個機器,那個機器很小,一點點大,裝在口袋裡面,用一個耳機塞在耳朵裡面,幫助你聽,只要電池有電,它永遠在那裡轉。他說這個方法太好了,他念上三天,頭就不痛了,他來向我道謝,真有用,佛力加持。所以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常常失念,常常把佛號忘記掉了,就用這個方法,太好了。
現在用充電的電池非常方便,這個小的機器也很便宜,要不了幾個錢,買一個隨身聽就專門聽阿彌陀佛的佛號,這樣你要是能夠聽上半年,你就養成習慣了,二六時中你的佛號就不間斷了,你功夫就成了。如果你真能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放下一些,你怎麼能不得一心?古人修行依眾靠眾,現在沒辦法了,現在大家不團結,沒有道場。你靠什麼?有辦法,現在靠隨身聽就行,依眾靠眾不是希望大家提醒我嗎?不要叫我忘掉,這隨身聽就能夠時時刻刻提醒你,比一個好朋友還靠得住。所以諸位你得要會想方法,你得要利用這些科學的工具幫助我們念佛,幫助我們達到一心不亂,幫助我們往西方世界,非常有效。這是把修行的方法跟諸位說出來了。再看底下一段:
解【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大師舉這些例子,這些例子用意很深,說明什麼?在一切修行方法當中,這不講別的,專講修淨土的方法,執持名號是一切修淨土方法當中,最巧妙的方法、最殊勝的方法、最容易成就的方法。『諸經』是淨土一類的經典,佛在這些經典裡面開示我們修淨土的方法。『淨土行』就是修行的方法。方法太多了,千差萬別,這個地方舉出幾條重要的綱領來講。
首先講『觀像』,「觀像」是出在《般舟三昧經》,是塑造阿彌陀佛的佛像,這個像要塑得莊嚴。「觀」就是觀看,二六時中你就看佛像,看佛的相好莊嚴,什麼意思?也是把你心裡頭的分別、執著、妄想舍掉,一心一意的看佛像。給諸位說,這要很大的福報,為什麼?你得要有空閒。你要沒有空閒,佛像擺在面前,你也沒有時間去看他。不是說一天看個兩分鐘就行了,是不斷的去看他。「般舟三昧」這種修行很苦就是了,它的期限通常都是三個月,一百天。修學這個法門,一百天不睡眠、不坐,他是站的,可以站著,可以經行,修「般舟三昧」。這個佛像是應當供在四方,就供一尊佛,阿彌陀佛。像我們上次打了觀音佛七,我們講觀音像,就是一種像,觀音像,牆壁四周圍統統都供養觀音像,無論你在哪個地方所看到,都能看到觀音,都能看到佛像,修「般舟三昧」就是這樣。他佛像供在四方,不管你人在哪個地方都面對著佛像。可以站,可以經行,可以走動,不能坐,不能睡覺,很苦,三個月,其目的還是修一心不亂,可是得真乾。如果修「般舟三昧」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沒有放下,你的一百天的苦白受了,為什麼?你是有執持觀像,但是你沒有到一心不亂,功夫是有了,沒成績,那個不行。
第二種叫『觀想』,「觀想」是依《十六觀經》,即《觀無量壽佛經》。這個觀想也不容易,觀成之後,這個境界就在面前,這一點諸位必須要曉得,不管是白天、是晚上,無論什麼時候,這個境界就在眼前。西方極樂世界,你睜著眼睛看到的,西方極樂世界在你的面前,閉著眼睛這個境界還在面前,了了分明。這個十六觀如果不認真,你是觀不成的,相當之難,因為它那個境界愈觀愈微細。開頭的時候觀落日懸鼓,看黃昏的時候剛要下山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剛剛要下山的時候,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你的眼前面都看到這個紅太陽。這個觀成功之後,再接著第二觀,進入第二觀。第二觀成功之後,第一觀還在,並不是第一觀就沒有了,不是的。就是境界逐漸逐漸去增加,一直增加到圓滿,整個極樂世界就在你眼前,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都現在自己的眼前,這當然也是能達到一心不亂,你心裡頭有分別、有妄想決定做不到。
『禮拜,供養,五悔』,這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修行方法,因為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它是修淨土的方法。「禮拜」就是拜佛,專門用這個方法。你訂的,譬如一天三千拜,這就是你的課誦,拜阿彌陀佛拜上幾年,你就能見到阿彌陀佛了,拜到你心定了,這也是屬於懺悔法,對於業障、習氣重的人非常有效,很有效,所以這個法門也是值得我們提倡的。譬如我們常常講念佛或者是誦經提不起精神,或者常常忘掉,用拜佛這個方法。《西方確指》修行的方法好,它好在就是每一支香都有一百拜,這個方法的確是很好。他這個辦法,我們現在提倡的就是這個方法。它是一遍《阿彌陀經》,三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一百拜,它裡面有這個禮拜,有稱名又有禮拜。這個禮拜裡面當然是稱名,稱名的時候出聲不出聲沒有關係。通常我們拜的時候,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阿彌陀佛,我們一心求生西方淨土的稱南無本師阿彌陀佛。
「供養」,廣修供養,這是修淨土的法門。廣修供養裡面的意思就含得太多了,可是裡頭最重要的,你看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給我們說的,「修法供養就是依教修行」,這叫真供養。弘法利生是真供養,可是弘法利生一定是在依教奉行之後,為什麼?你自己依教奉行有了好處,才能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自己在這個法門沒得到好處,沒真正去做,只是聽說的,道聽塗說,這個弘揚很難收到效果,為什麼?因為自己沒有證實,沒有親證這個境界,總是隔一層,介紹給別人,別人免不了起疑惑。
底下「五悔」,「五悔」就是十大願王的歸納。五悔是「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這五條都能夠懺除業障,所以叫五悔。十大願王裡面我們曉得「懺悔業障」,這是懺悔法。「隨喜功德」怎麼也是懺悔法?別人有功德,我們不肯隨喜,甚至於我們還要嫉妒障礙,還要加以破壞,罪過是無量無邊,你能夠隨喜就是懺悔業障。懺悔自己從前不肯隨喜,障礙人家的善法,懺除這個業障。
「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都是屬於「勸請」,勸請的功德無量無邊。勸請也是懺悔,懺悔我們嫉妒障礙,因為你嫉妒障礙,你才不肯勸請。我有道場,我也不請法師來講經,為什麼?嫉妒,甚至於有法師來講經,我還勸很多我這個信徒不要去聽,這都是罪過,所以勸請也是懺悔。
「常隨佛學」、「恆順眾生」都是「發願」。這兩條都不容易,我們嘴巴里講「常隨佛學」,哪一天真正的跟佛學過?那學佛學的什麼?怎麼樣才叫做「常隨佛學」?那要細說,說不盡的。行門裡面講抓綱領,綱領就是三皈依,三皈依就是「常隨佛學」。皈依覺,皈依佛,佛是覺,覺而不迷;皈依正,正而不邪;皈依淨,淨而不染,這就是「常隨佛學」。「恆順眾生」,眾生無論作善作惡,你要能夠忍得過,你要能夠在這個境界裡頭如如不動,這就是「恆順眾生」,恆順裡面去啟發他、去誘導他,這叫攝受,這叫做度化。
「普皆回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眾生,同生淨土。所以「禮拜、供養、五悔」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在《華嚴經》裡面,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六念』,在佛門裡面是一個很普通的,就是通途的法門。不僅是修淨土,修其他一切的法門也都用得上。第一個是「念佛」,第二個是「念法」,第三個是「念僧」,這就是念三寶,你看《阿彌陀經》裡面都特別著重這個修行法。第四是「念天」,為什麼要念天?如果我們常常能想到天,你就能夠把這個世間的塵緣,就可以遠離了。特別念天之德,欲界天修十善業,你念天就是念十善。色界天修禪定,修四無量心,你心裏面常常有這些,把你自己道德的水準提高了,可以脫離欲界。
第五是「念戒」,這個戒律我們現在也是每個星期天晚上在此地討論,跟諸位來討論《梵網經》註解。前面綱領的部分我們講完之後,向下我們可以不必依照順序,而依照我們眼前所需要的,我們在本子裡面每一次選一段來研究討論,不一定按照順序,後面的可以提到前面我們來討論,前面的我們可以搬到後面來討論,一定要叫它能夠幫助我們修行,幫助我們清淨三業。
最後就是第六,六念的第六,「念施」,「施」是布施,布施是放下,布施是舍,要能舍自己的身心為大眾服務,這樁事情不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有道心的人做不到。凡夫都是自私自利,什麼事情都要把自己的利害擺在第一位。覺悟的人不一樣,前面所講的「全他即自」,他不一樣。所以他能念念都為眾生,他為眾生服務,他自己裡面有快樂,是法喜充滿,而且是不疲不厭。我們今天這個境界沒有辦法達到,為什麼沒有辦法達到?因為你自己從來沒有嘗試過,這項修行你沒有真正行過,沒有能夠把佛法的理論貫徹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得不到法喜。不能把佛法這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這些實相把它證實,就是因為你自己沒去做。如果你要去做了,統統可以證實,佛所講的一切經論統統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是我們現前的受用。
能夠修這個「六念」,《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三種眾生,當得往生」,這三種眾生第一種是「慈心不殺,具諸戒行」,這一種,第二種是「讀誦大乘,方等經典」,第三種就是「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這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這段是給我們說明往生西方淨土許多的修行方法,這個裡面包括密宗裡面修行的方法,密宗裡面修行的,它是觀想、觀像、禮拜、供養,密宗也用這個方法。
到底下一段就給諸位做個比較了,你看在許多修淨土方法當中,哪一種最方便、最容易、最穩當、最有效果?這才證明了持名念佛最方便、最圓頓。底下一段要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了。祖師說了這麼多,目的還是前面所說的「取捨究竟」,我們把其他一切的方法、法門統統舍掉,取「持名念佛」這個方法,只取一法,取究竟了。我取這一法還帶個幾法,取不究竟。持名,「這恐怕不行」,我還得加上觀想,還得加上別的,取得不究竟,信心不堅固。真正取究竟了,一門,一門深入。舍究竟了,不但世出世間一切法能舍,連修淨土這些方法都能舍掉,這叫究竟。這樣修行,諸位想想,三年五載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恭喜你了,你就作佛了,你圓證三不退了,淨土不難取,難在不明理。
諸位想想,《阿彌陀經》要把它講清楚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我們同修在座共同在一塊研究,你們一定也有一個感覺,我自己也有很顯著的感覺,這個經的意思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我們的信心愈來愈堅固,前途是愈來愈光明,這是值得我們慶幸的,我們深信這生決定成就了,不再空過了。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