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第四十六章 從越祇國到毗舍離國


時間:2015/10/21 作者:淨山

佛陀有一次離開王舍城的耆闍窟山,度過恆河進入越祇國,在那邊說教的次數很多,經過很多的鄉村,又經過很多的市鎮,佛陀知道以應身佛陀住世度化的因緣,總要有完的時候,佛陀很想把要教示的完全教給大家。

佛陀在越祇國教化以後,曾把住在越祇國的比丘集合起來做過一次開示,無非是叮嚀大家學道,要記好並遵守聖戒、聖定、聖智慧、聖解脫的四種微妙之法,然後轉道毗舍離國去時,又先在巴連弗城說法。

巴連弗城的佛教信者,聽說將近八十歲的佛陀,法駕親自前來說法,想要逢佛陀的人,不分遠近都抽暇趕來。佛陀端坐在一棵樹下,見到佛陀圓滿之相的人,沒有一個不感動,沒有一個不向前致最敬禮。

信者們商量,臨時搭一個帳篷作大講堂,敷設法座,請佛陀說法,佛陀很歡喜接受他們的善意。

佛陀在臨時的大講堂中對大眾說法道:

「信仰我的教法的信眾們!你們信奉我的教法,第一要皈依三寶,皈依佛陀、教法、僧伽,才是佛教的信徒。皈依三寶以後要嚴持五戒,不亂殺、不亂取、不亂淫、不亂說、不亂吃,是為五戒。受戒的人有五種功德:第一是所求皆能如願,因為不正當的不求;第二是所有淨財益發增加;第三是到什麼地方都能獲得眾人愛敬;第四是美譽傳播四方;第五是死後得生天上。守此五戒者若再加多培植福德因緣和念佛,便能往生不退轉的西方極樂世界。若是不念佛又再犯戒,有五種損失:第一求財不能順利;第二就是得財也易散失;第三到處受人輕視;第四惡名到處傳遍;第五身壞命終之時墮落地獄。」

除此以外,佛陀又說些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的教理,增強他們的信心,佛陀的觀機說教,聽的人沒有一個不感激。佛陀說完法後,大家都戀戀不捨地不肯解散,他們怕將來再不能逢到佛陀。

等到大家散去以後,已是更深夜靜,佛陀帶著阿難就在臨時的講堂中進入禪定。

第二天早晨,阿闍世王派大臣雨舍來訪問佛陀。

因為阿闍世王和越祇國因不愉快的事在一氣之下想發動戰爭,為了對戰事有必勝的把握,阿闍世王想知道越祇國的情形,很多的臣下告訴王說,佛陀在越祇國說法很久,最好派人前去請問佛陀。

雨舍大臣奉了王命,他想到為了要和越祇國發動戰爭的事,去請問佛陀關於越祇國的情形,實在是很不恰當的事。但王命如此,雨舍想不告訴佛陀關於戰爭的話,只問些越祇國的情形就好。

大智大覺的佛陀,並不是不知道雨舍的來意,佛陀等雨舍頂禮以後,先不向他講話,對著在身旁為佛陀打扇的阿難問道:

「阿難!你見過越祇國的人集合在一起談論過政治的事嗎?他們的政治是不是自由平等呢?」

「我聽過他們談論政治的事,他們的政治非常自由平等!」阿難回答。

佛陀點頭說道:

「不錯,越祇國全國上下的人民非常團結,外國的侵略不會有勝利的把握。阿難!還有你聽到過嗎?越祇國的人很有教養,從來不做不法的事,一切都很合禮度,你聽到過這樣的話嗎?」

「佛陀!我知道越祇國的教育非常普及,無論男女老少,他們都講求知識,都很守法愛國。」阿難明白佛陀的意思,順著佛陀的意思回答。

佛陀又再點頭說道:

「如果是這樣,老少都受教育,都知道守法愛國,他國的侵略是不會勝利的。阿難!你還有聽說過越祇國的人民,孝順父母、和睦鄉親、尊師重道、敬老恤貧,一切都合乎義理人情的話嗎?」

「佛陀!我知道越祇國的民風很淳厚,他們都奉行佛陀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的教法。」

佛陀非常歡喜地再說道:

「阿難!如果是這樣,他們的國家和人民以倫理道德行事,那就會平安幸福,不會畏懼外國的侵略。阿難!你還有聽說越祇國的人民,信仰宗教、恭敬沙門,全國上下都講究道德的話嗎?」

「佛陀!我聽說過的,越祇國的人民對佛陀的教法有著甚深的信仰,相信因果,受持五戒。」阿難知道佛陀的心,他不考慮地回答。

佛陀像是沒有別人在身邊,又叫阿難道:

「阿難!假使是這樣,越祇國一定是國泰民安,他國的侵略者如要發動戰爭時,定有甚多的顧慮。阿難!你聽說過越祇國的人民,不說邪語、不談妄言、家庭圓滿、清淨無缺的話嗎?」

「佛陀!越祇國的人民,慈顏愛語,我是知道的,他們私人的事,隱惡揚善,公家的事,大家討論得失。」

佛陀加重語氣說道:

「阿難!假使是這樣的話,公私分清,各人自愛,他國是不敢侵略的。阿難!你聽說過越祇國的人喜歡供養沙門、多做功德慈善事業、樂於布施的話嗎?」

阿難恭謹地答道:

「佛陀!我們比丘都喜歡行化在越祇國,在越祇國的佛化事業,很容易推動。」

佛陀慈悲嚴肅地結束對阿難的問話,佛陀再說道:

「阿難!你和我到過越祇國,知道那邊的國情,你和我的意思一樣,越祇國不畏懼他國的侵略!」

聽到這裡,大臣雨舍非常佩服,實際上佛陀的話很含蓄。

像這樣給雨舍大臣的回答,真是一位大聖者的佛陀。

雨舍了解佛陀的意思,所以他作禮對佛陀告辭道:

「佛陀!我很懂得越祇國的人民,同一信仰,同一思想,同一意志,同一行為,他們全國上下團結一致,是不會被征討而亡國的。像佛陀說越祇國有那七個條件,他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謝謝佛陀,你很忙,失禮得很,我先告辭了。」

佛陀知道這場戰爭可以避免,心中非常歡喜。

佛陀招呼阿難把巴連弗城的比丘、比丘尼及皈依過的信徒再集合到臨時講堂中來,佛陀要以住世的餘力教示弟子。

比丘等都集合好時,佛陀對大家說道:

「諸善男子善女人!我現在要和大家說七不退法,你們好好諦聽,好好思維,好好記著,什麼是七不退法呢?

第一,對正義的話要常常講。

第二,上下和愛,彼此尊重。

第三,奉法做事,不要違背法制。

第四,要尊敬學識淵博和努力弘法的比丘。

第五,真心的信仰要堅固,主要的要有孝敬之心。

第六,名利的事先人後己,財寶不要餘留。

第七,修學涅槃正道,不要順從欲情。

這七不退法,不管男女老少都應共同奉行,世間是無常的,但法是不壞的。另有七法也要記住,照這個進行,長養善心,就不會違背法理。

第一,事要求少,但做得要多。

第二,態度沉靜,不好多言,說話仁慈,不出惡語。

第三,睡眠要少,不要懶惰,身常行慈,不害眾生。

第四,為大眾做事,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

第五,不要自贊毀他,意常行慈,悲愍他人。

第六,不要和惡人同在一起,多親近善知識。

第七,求法、守法、弘法,不忘真理運動。

諸善男子善女人!我的弟子如能奉行此七不退法,千萬年後佛陀的教法一定會和日月同光,普救世人!」

佛陀懇切的叮嚀,無非是希望在他涅槃以後,他的弟子聽到他的獅子吼聲,心能清淨,發起歡喜勇猛為法之心。

佛陀第二天要離開巴連弗城的時候,問阿難道:

「阿難!巴連弗城是誰設計建築的?」

阿難回答道:

「這個城是雨舍大臣興建的,他是怕越祇國前來攻打,為了防備,所以建設這座城。」

佛陀聽阿難說後,對這座城下預言道:

「對啦!阿難!國防也很要緊。這個城很合乎正理,這個城是賢人住的地方,商業會繁盛,正法可實行,用來防守,不是用來侵略,敵人打來是不會破。如果將來城有壞的時候,必定是三事當中的一事:一是大水的泛濫,二是大火的焚燒,三是城中的人和敵人共謀,除此以外,巴連弗城是不能破的。」

佛陀渡過恆河,出了巴連弗城,雨舍大臣對佛陀深深尊敬,為了紀念佛陀,佛陀走過的城門,就改名喬達摩門。佛陀渡過的河,就叫做喬達摩河。喬達摩,那是佛陀在俗時的另一個姓名。

佛陀到達毗舍離國的時候,各地的比丘弟子中有不少的人都趕來跟隨佛陀,佛陀帶領著他們,就在毗舍離國開始布教的工作。

有一天,住在毗舍離國城內的一位女子,名叫庵摩羅,是當時有名的美人,而且家財萬貫,擁有良田、奴婢不知其數,當她聽說佛陀和比丘們光臨到毗舍離國的時候,她很歡喜地乘著寶車,帶著侍女出迎佛陀和比丘。

佛陀過去就知道庵摩羅女的名字,人家都說她的魅力很大,現在遠遠地看她乘著華麗的馬車,打扮得花枝招展,佛陀就告訴諸比丘說道:

「諸比丘!你們看到前面來了很多的女人嗎?那個坐在車上的美女,她的聰慧麗色,很能燃起修道者的愛情之念。你們此刻要正心,用內省的工夫,觀察無常、苦、不淨、無我的真理,不要把自己的心給她奪去。」

庵摩羅女走到佛陀的座前,佛陀和比丘們端坐在樹下,庵摩羅女下車一看,佛陀的慈容、佛陀的威德之光,頓時將她嬌媚的態度除去,她帶著純真的心情恭敬地以首接地,頂禮佛陀說道:

「佛陀!請慈悲接受信女庵摩羅的頂禮。」

佛陀等她禮拜以後,叫她坐在旁邊,佛陀說道:

「庵摩羅!你的心很純真善良,表現到面容上來的也是美貌端莊。你年齡很輕,積有財寶,具有女德,更增加你的美麗。而且,聽說你很信仰我的正教,真是難能稀有的事。男人有智慧,樂好正法,這沒有什麼稀罕,但女人意志比較薄弱,虛榮心重,愛欲情深,而能信仰正法,這真是可貴之至!

在這個世界上,法喜之寶充滿在人間,但是那被一般人追求著的財和色,並不是不壞的寶,正法才是永遠不變之寶。赫赫威名的英雄,病的時候就會失去他的威武;青春的年華,也是向著年老和死亡之途而去。修道的人才會處理生命,才不會給無常老死侵害。

有愛的歡聚,就有別離的痛苦,不愛的在我身邊而不離開,世間的萬事不能完全滿足人類的心意,只有把正法長存我們的心中,才真正能聽我們的話。靠住正法的力,才能離開與生俱來的苦惱。女人要堅強起來,精進正法的道行,努力正法的事業,不要為女人的弱點打敗,要緊的是能有向女人的弱點挑戰的精神!」

庵摩羅女聽佛陀的法語,像黎明的鐘聲,敲醒她昏迷的夢鄉,心生歡喜,喚起了樂法的智慧,堅固了向道的信心,當即至誠懇切地皈依佛陀,受持五戒。

庵摩羅女臨走的時候,恭請佛陀到她的家中受供,佛陀告訴以住世的因緣不久,還要向別的地方去教化推辭,庵摩羅女聽了更是依戀不捨,再三地堅請佛陀,一定要到她的家中供養,佛陀察知庵摩羅女樂法的誠心,令眾生喜,滿眾生願,佛陀也就很歡喜地答應。

年老的佛陀,身旁繞著剃除鬚髮的比丘;年輕的庵摩羅女,帶領穿著華麗服裝的侍女,這身份,好似在兩個世界裡的人物一樣!

庵摩羅女先向佛陀拜辭,內心充滿歡喜,急急地乘車回去準備,她在途中發生一件不尋常的事。

庵摩羅女的一行人走在途中,迎面遇到五百人穿著五色的服裝,乘著五色的車馬,雙方都不避開,尤其庵摩羅女走在馬路當中,她像是目中無人地直向前走,結果把那五百人車馬之上的旗幟撕破不少。

這一行五百人,他們本是離車族的族人,為了迎接佛陀,他們也是急匆匆地趕來,他們中穿著白色服裝的,就乘坐白馬拉的車;穿著青色服裝的,就乘青色裝飾馬車;穿著赤、黃、黑服裝的,車馬總也是赤黃黑的裝飾,以這樣整齊的打扮來迎接佛陀,可以說是很隆重的場面。

一去一來的車馬和人,都是洋洋得意,等到庵摩羅女這邊把他們的車馬旗幟相碰撕破時,離車族的人大怒,其中代表離車族的師子長者大怒道:

「你們是哪裡來的粗野的女人?依靠誰的勢力是這麼目中無人?你看!把我們的車馬上的旗幟都撕破了!」

庵摩羅女不慌不忙,很安靜地說道:

「對不起得很!明天佛陀要行化到他國去,今天我恭請佛陀到我的家中供養,急得很,所以碰壞你們的旗幟,失禮!失禮!」

離車族的人,一聽這話大驚,急忙問道:

「你說的什麼話?佛陀今天住在你們的地方?」

「對啦!」庵摩羅女洋洋得意地回答。

「讓給我們好嗎?我們給你十萬黃金!」

庵摩羅女搖搖頭道:

「不行!我已經和佛陀約定了!」

「那麼再加十六倍以上的黃金給你!」

庵摩羅女又是驕傲地搖搖頭:

「不行!你把國中所有的寶物給我也不行,佛陀已經答應我,不管你們怎樣都沒有辦法,對不起得很!」

庵摩羅女說話的時候,她的面容一點抱歉的樣子都沒有,反而很高興。離車族的五百人很生氣,大家商量的結果是一起去懇求佛陀再說。

這樣,他們就和庵摩羅女分別。當他們要走近佛陀時,佛陀像早就知道似的指著他們對弟子道:

「諸比丘!前面又來很多人,他們是離車族的族人,假使你們要看忉利天的人遊戲,看他們就可以知道。你們不要羨慕他們,那不過是外表而已。你們要緊的是誠心誠意,精進不懈,如果能打倒貪心,驅除煩惱,到什麼地方,遇什麼場合,都不會失敗。具備諸威儀,要行的時候行,要停的時候停,行住坐臥,適宜中道,治心不亂是第一,不是看表面就知道的。」

佛陀是怕弟子們看來人那麼華麗的場面,心中就生起卑屈的念頭,佛陀慈悲安慰到大家的心,大家都是跟隨佛陀多年的大比丘,就是佛陀不說,大家也並不感到卑屈,反而覺得有大聖佛陀做老師,是無上的光榮。

離車族的族人,走近佛陀,急忙下車,向佛陀禮拜,並請佛陀開示,佛陀就向他們說教道:

「在這個世間有五項難得之寶:第一,佛陀出現於世,能相逢聽聞說法;第二,信仰佛陀的正法,能來修學不懈;第三,聽聞佛陀說法,思維考究,得光明智慧解脫;第四,一心奉行佛陀之教,脫出六道輪迴;第五,聽聞佛陀正法,知道生死因緣,斷情絕欲,進入涅槃。你們現在逢到佛陀住世,親聞佛陀說法,以後就看你們如何做法,而來精進勇猛到達彼岸。」

五百名離車族的族人,聽完佛陀的法語後,一致要求佛陀到他們的地方接受他們的供養,被佛陀以庵摩羅女請約在先的話推辭了,離車族的人雖然是感到非常遺憾,但能親聞佛陀說法,也就很高興地回去。

佛陀帶領比丘們當晚住在庵摩羅女的地方,第二天,庵摩羅女拿出很多的東西出來供養諸比丘,吃飯後洗手,都是用金瓶盛水注在佛陀的手上,佛陀洗完手後,庵摩羅女向佛陀說道:

「佛陀!毗舍離城中的花園,以我的這個花園最優美,我現在供養給佛陀,請佛陀憐愍到我,慈悲地納受。」

佛陀很歡喜地接受下來,命令不少跟隨的弟子留在毗舍離國說法度生,自己和阿難等,就和毗舍離城告別。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