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大家晚上好!我們開始祈請,有香的就把香點上,沒有的就心香九柱。
祈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祈請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祈請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唵。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娑婆訶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訶。
南無三滿多。母馱喃(tuónán)。唵。度嚕度嚕。地尾薩婆訶。
唵。誐誐曩(ěěnǎnɡ)。三婆瓦。韈(wà)日喇斛(lāh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奉請青除災金剛。奉請辟毒金剛。奉請黃隨求金剛。奉請白淨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奉請定持災金剛。奉請紫賢金剛。奉請大神金剛。
奉請金剛眷菩薩奉請金剛索菩薩。奉請金剛愛菩薩。奉請金剛語菩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無得無說的題目概括了第七品的思想,也就是說只有你無得的時候,才可以無說。心無所得,口無所說,是為無得無說。心有所得是有為法,心無所得是無為法。無為之得才是真正的無得,而不是凡夫所見的那個無得。無說之說,不是用言語來說的,在心為宗,出口為教,所以說不得說不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世尊再一次的來問須菩提,你是怎樣認為的哪?如來能得到阿耨三藐三菩提的嗎?就是本心本性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法嗎?如來有所說法嗎?就是本心本性有什麼法可說嗎?前面講過如來是無所從來、無所不來。這個如來是代表虛空、法性、佛性,它是無形無相的。既然無形無相,當然不可能得,也沒有法來說。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須菩提接著就回答,按照我來分析世尊所說的這個意義,佛講法是沒有一個定法的,都是根據眾生的根基和因緣講法,是因機而教化。這契機而講的法,我們是給它一個名字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也沒有一個定法呀,本來也沒有一個定法可以講的。
這個道理就是讓我們明白,一切有為和無為都不能執著。執著之後就會落入兩邊見。只有你不去執著它的時候,反而你說得是最精確的,也是最圓滿的。如果你執著這個法是定法的時候,就有法相了。
《金剛經》前幾品破的是無我,從這品開始就破的是法我。雖然不執著那個小我了,往大我身上去突破去了,但還沒有放下這個法。羅漢就因為沒有放下法,所以說只能在羅漢位置上。
只有你在平常心是道這個基礎上,默默的去修,默默的去耕耘方寸心田,你才能明白什麼叫心無驕慢、世界空寂、身常在常寂光裡頭。只有這個時候,才可以頓息一切妄念,見到真正的佛性。
佛性是凡心不外求的時候才能見到。不外求就是六根閉住,不再想世間的花花世界,這個時候你的心才可以住在常寂光里,你的智慧才能真正的大開。
入靜、入定、入禪定都是讓你打開智慧的方法。只有你掌握了打開智慧方法,這把鑰匙就可以隨時打開這扇通往天堂的大門。
把凡心妄念在剎那之間消滅的時候,你的清淨心就出來了。消滅不了,這顆清淨心就不會出來,因為妄念還在控制著你。什麼時候妄念不控制你,你能控制妄念了,你也就翻身做主人了,一切三界內的眾神,天人阿修羅都來拜你。
你覺悟的時候你就是神,這個神就是你心中的那個佛性。只有我們的心性是不可琢磨不可測,心性靈光一閃,從我們的天門出入的時候,就為神。
你覺悟了世間萬物一切宇宙的原本就為佛,所以神和佛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字。但在凡夫眼光中是兩個概念、兩個層次,因為心態與眼光落入兩邊見的邊緣,分別心起來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又會出來了,好不容易把四相破掉,這一分別神和佛,就又掉落了。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如來所說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非法就是無為法,是用內心來體悟的,是不可言表的。非非法就是沒有一個無為法的法,就是也沒有一個非法的法呀。
世尊怕須菩提沒有聽明白,又怕聽法的人和後來的眾生,執著釋迦佛所說的這些文字和經典,執著之後又怕你悟不出來無相的真實的道理,所以說又來囑咐囑託。
釋迦佛和諸佛的心都是一樣的,從這上能看的出來佛無二心,所有的佛都是一個心態,就是不要執著於文字相上,更不能執著入道之後的某一個層面的認識。一旦執著,就會形成障礙。
我如來所說的法都是不可取的,不可說的。就是不能照搬我如來的話,去說給別人聽。釋迦佛講經說法都是因人而異去講去說,沒有一個定死的法。所以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就有八萬四千種藥來針對眾生的病。如果拿我的經典作為一個定法來說給別人聽,那就是毒藥。感冒了你非得給他吃什麼痢特靈,不對症就害人呀。
無相之理、無相之法是用後天思維說不出來的,能用後天思維講出來的,也就不是無相之理、無相之法了。無相之理和無相之法都是用心來感悟的,但能感悟出來的那些理也不能固守呀。
法、非法、非非法和有為法、無為法、無無為法是對應的,這三對對應關係在修行的次第上都是逐漸展開的,逐漸隨境界的提高而破的。
如來化導不同層次的眾生,也是應機去導化他們,所有說過的話語也沒有一個是定的,況且所有的話語都是悟道的工具,要得月忘指呀。如果後人不解我如來的真正的法義,每天去誦經磕頭都是不了解自心本性,最終都不會成就的。
有人就要問了,既然讀經誦經都成不了佛,那麼和尚天天念經幹嗎?念經是為了培養他的善根,並不是說他一出家一念經就成佛。成佛的人都是經過多少劫了,這一世機緣成熟了,哪怕他不出家就念阿彌陀佛都能成佛。所以說那些往生西方的並不是現世所修的,都是往世的根源已經成熟了。
對於真正的修行來講,四相、法相、非法相、非非法相都是要破的,只有真正把這些相都破了,才能真正的天人合一,與宇宙同融合,才是一真法界啊。
只有真正天人合一的時候,才是真正的了無所得。也就是你的心真正的無所得,真正的是空曠無際,真的是性空,心空到一下就定住了。只有空才能定住,才能了無所得。這一定就不知道多少劫就出來了,羅漢一定是八萬劫,佛一定是無邊無際劫,不想起又是天天起、時時起,時時起也沒起,所以叫無邊無際定。
在佛經里,修的層次不一樣,解釋的也不一樣。淨空和很多大德都是從字面上講的。現在祖師大德裡面解的最好的是宣化上人。宣化上人是百分之三十從心性上講,百分之七十是從我們的事相名相上講。
慧能解出來的和現在這些祖師大德解出來的東西不一樣,真正從法義上講的是慧能,是從我們的心性上講的。我們大家學《金剛經》和修行,還是從我們的心上走,只有從心上走的時候,才能明白更多的東西。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正因為前面所說,所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賢聖,不是在場的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而是有史以來到釋迦佛時期之間的那些賢聖。
賢聖有好幾種解釋:一是羅漢為賢,佛為聖;二是羅漢為賢,菩薩是為聖;三是菩薩為賢,尤其是八地菩薩往下的為賢,佛為聖。
學三乘的人的根性都不是在一個層面上,所以說他們的見解深淺都是不一樣的,所解釋出來的都是在自己層面上的,也都是圓滿的,但在佛的眼光里都不是圓滿,都叫瞎子摸象。
只有佛是圓滿無礙的,福慧俱足的。佛看到了: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只有你去修無為法的時候,你的那個本心就會無住,無住的時候也就是無相,無相也就會無起,無起就不會有什麼思維,就不會有什麼是非,就不會有什麼長短。無起就不生不滅了。那時候我們的身體已經沒有了,只剩下一個靈形,只有靈形存在於虛空之中,發射出耀眼的光明,照射十方法界。
這個時候我們也要時時覺照自己,雖然你已能照射十方法界,但是這個能量大小還有區別。阿彌陀佛的能量可以照耀十方法界,沒有障礙。我們能量不夠,是照耀了,可剛照耀一秒鐘電停了。
當自己真正覺照無礙的時候,才是真正的解脫了自己,解脫自在了,也就是我們的佛性自在,我們的心自在,我們的心即為佛,佛為覺,覺也是觀照。
覺悟之後你還要觀照自己,心經有:觀自在菩薩。覺照就是觀照,觀照自己的那個心(能量)夠不夠。就像我們開汽車一樣,跑個二三百公里就得看看油夠不夠,這個油就是汽車的能量,我們的能量是智慧,我們的智慧不夠的時候就會迷。
智慧是修般若波羅蜜法得來的,智慧不斷地增大,能量也就不斷的增大。所以說一切賢聖都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賢和聖是有距離、有差別、有層次的。賢為羅漢,聖為佛,所以他們倆還差很多級別,但是他們都是以無為法而得到無漏的。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八品進一步闡述第七品的內容,因為釋迦佛講經說法是步步破你的疑團,讓你從這個疑團當中解脫出來,不是身體解脫出來,是心解脫出來。不要再迷我前面所說的話。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啊,你是如何認為的哪?如果一個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這個人所得的福德是不是特別多呀?
大家想一想,三個大千世界七寶也是遍虛空了,但那也是有數量有盡頭的,有盡頭的還是屬於生滅法、有為法。
布施分三種:第一種是財物布施,第二種是法布施,第三種是無畏布施。沒有修法的人是用財和物,修法的人布施是用法布施。還有一種人是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是別人在驚恐之中,你去給予安慰。其中法布施為最殊勝。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須菩提說,是啊,非常非常多啊,世尊。為什麼呀?世尊下面就告訴他,那是福德,並不是福德性啊。
他用七寶來布施,從我們凡夫來說,福德也可以說福報,他的福報是非常非常大的,用我們的眼光和語言來說那是無窮盡了,幾個劫可能都不會窮的。但對於宇宙虛空來說,對於佛來說,用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多的七寶來布施,這樣的福德還是有盡數的,是有為法、是無常法,是生滅法。
什麼叫福德性呢?福德性就是你悟出來法無我、人無我,從我們清淨的法性上、自我本性上來說就叫福德性。
福德性就是他覺悟了,他智慧開開了的時候,那他的財富是有多少?是整個虛空界啊。就像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似的,一旦智慧完全打開,是福慧俱足啊。福德和智慧已經圓滿俱足了,圓滿俱足就可以和虛空等同了,永遠取不完,那真是永遠取不完了。
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可以用的完,但這個福德性是永遠用不完啊。
只有你的智慧完全打開,你的福報也會隨著你的智慧增加。因為你知道去度人,把無常法講給別人聽的時候,別人去修行去培養自己的善根,培養自己的智慧。那麼你的心就會清淨下來,就不會躁亂,不會有那麼多妄想。身邊的是非、黑白,就會慢慢的離你遠去。
你用自己得來的點點滴滴的智慧,給別人講如何去修行、如何去看經、如何去拜佛的這個過程,就在培養福德。福德也培養了,智慧也打開了,終歸有一天你的花骨朵就會開。花骨朵開的時候,你也就真正覺悟了。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所以我說那只不過是一個很多的福德,是三界內的有為的福德,而不是福德性。
能所俱滅,心行處滅,才能培養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滅,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踐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能是六根,所是六根之塵。如果根塵交加,煩惱就起,三千大千世界又開始紛飛,十八層地獄也要出來,這都是心有能有所,能所造成的。
所以說我們大家修行,首先要把能所心消滅,能所心也就是妄想心,妄想心真的修沒了,什麼話都不用說,我根本都不用講,講了都屬於廢話,不講剛好,在心為宗,出口為教。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假如有人在此經中,天天讀誦《金剛經》或者自己能悟一句四句偈子的意思,給人家講解這部《金剛經》,你的福德比前面用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還要多啊。
前面你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還不如我去給人講解一句四句偈子的福德大。這個講解《金剛經》的福德大的不得了,一輩子都用不光。這個一輩子不是人間的幾十年一輩子,那是泡沫一晃就過。這一輩子是佛的一輩子,是覺悟後的一輩子,是無有時間絕的。
這個一輩子就是一真法界啊。「輩」字上面一個非,底下一個車,車為乘。大乘無為法是非法,只有一真法界的法才叫真法,才叫大法,才叫一輩。只有佛才能在一真法界裡一輩子不出來。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從字面上講,此經就是《金剛經》;從密意上講,此經為徑、為道路,是通天的道路。我們的修行的道路就為徑。
《金剛經》是一切之精,是經中之精,三藏十二部之精。大家的智慧打開之後,這個經字,它的味道就多了,味道就大了。現在給你們把伏筆先埋下,自己先考慮這個經字。
知道為什麼嗎?須菩提啊。釋迦佛真的是苦口婆心的,一切諸佛也是三世諸佛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他們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法,都是從此經流出的。無上正等正覺法,也是釋迦佛假按的一個名稱來讓你明白的,還有一個無上正等正覺這樣的一個法你要修。如果釋迦佛不假立名字,大家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不知道從何著手。
這裡有個故事,以前有個禪師收了一個徒弟,這個禪師從年輕到老看了一輩子經文,足不出戶二十載,就在禪房裡看書,三藏十二部基本上快背下來了,還沒有理出個頭緒來,每天琢磨佛說的西來意是什麼?佛心佛性如何開發?他沒心思教他這個徒弟,就打發這小徒弟外出去參法。
小徒弟出去了十年,參了很多的高僧大德開悟了,回來之後,看見他的師父還是每天忙忙碌碌翻閱經典,查找資料。他也心疼啊,但有個規矩,徒弟不能教師父,這也是一大障礙啊。小和尚有智慧,就在尋找機會,突然有一天中午,他看到師父的窗戶上有一隻蒼蠅,撲愣撲愣往窗戶紙上撞。他一看有了,這下可以說師父了,一語雙關的說:這個蒼蠅,放著大門你不走,你非得往那紙堆里鑽,紙堆里難道就有佛性嗎?
他自言自語的在那兒說。師父一聽這個話,突然之間開悟,是啊,鑽到死,也是開不了悟,是我老和尚執著呀,還不如我這徒弟,慚愧慚愧,轉身拿了一個大鐵桶,把他所有的經文一炬火焚燒了。
他從文字裡解脫出來了,佛性顯現,才不執著於文字,一把火全燒掉。我們可不要燒經文啊,沒開悟、沒有見到佛性,經文是燒不得的。誰要是見到本來了,可以燒,開悟了就可以燒。
這個故事,可以讓大家從自己的心念上去考慮,你真正從心念上去考慮的時候,你也就明白了,不執著於文字,但又不能離開文字。離開文字,我們沒有什麼依據依靠,在我們沒開悟之前,文字還要有。但是我們不能被文字所束縛,這個時候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正的法。粘連文字,就會死在文字當中。只有從文字裡頭活出來的人才是覺者,死在裡頭了就叫木乃伊了。
大家學佛一定要從自心去考慮,自心去體驗。只有體驗到自己的心,才明白什麼叫妙有真空。要從心上下功夫,用功方寸內,回歸諸佛國。你不用心就回不去啊。妙用在心,只有我們體用結合,才能生起妙花。妙花又是什麼花?是心花怒放,還是心字。心花怒放是什麼概念?三花聚頂啊。這層次一個比一個高。
大家可能一下子不一定能聽得懂,因為這裡層次不一樣。大家修到那一步的時候,自然知道我今天所說的話。真空妙有的時候,也就是妙力無窮、妙樂無窮。你真正妙樂無窮的時候,也就證得了真正的無為法,智慧無邊了。
無邊的智慧即為般若,般若波羅蜜法是為大法,是為真法,是為佛法。肯定有人說,那其它的法不是佛法了嗎?其它法也是佛法啊,都是佛法。如果用分別心去分別佛法,也是不了解自心啊。
只有我們在二六時中覺照自己這顆凡心的時候,所證悟出來的一定和佛證悟的是一樣的,都是般若法。
一切諸佛證得了般若法都是從哪兒來的哪?都是從此經出。前面給你們埋了一個伏筆,現在再接著給你們講,此經就是《金剛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是《金剛心經》,都是以心為主體來修行。這個《金剛心經》就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對應了,觀自在菩薩了,才能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時候就轉到《心經》上去看。
對不對自己去修證,修證對了再來說話,不對就不要說。醋是酸的,你不喝永遠不知道是酸的。飛機是飛在天上的,你不坐永遠不知道飛機的滋味,所以說一切要自己去體證。只有自己體證出來,才有發言權。
萬行能寫出一本書來,因為那是他的心路啊,是心裡修煉過來的路簡稱為心路,是他證悟出來的。無證無得,不求證,就是妄說了。
我給大家講的是自己體徵過來的,和三藏十二部每部經都能扣上,就看你有沒有智慧。如果有智慧,所有的三藏十二部都能和《金剛經》和《心經》扣上。很多人說不相信,不相信你自己去琢磨,自己去看,真正看明白了,文字一概燒掉,書不用看了。沒開悟可不要去燒啊,我都不敢燒,除非證到阿羅漢果。
一說阿羅漢果,再給你們講個故事,有一個和尚聽說南方的禪非常盛行,覺得直指人心、見心成佛都是荒謬之言,應該都依照戒定慧三學而修行,哪來的直指人心成佛呀。說不相信,得去看看。他背著自己的書籍和自己撰寫的文章就到南方嶺南來了,快到嶺南的時候,自己也餓了,走到一個在賣炊餅的老太太面前。
賣炊餅的老太太就說:師父,從哪兒來啊。這位禪師說完就打聽,聽說南方有禪宗,見心成佛,直指人心,我不相信。老太太就問:《金剛經》讀過吧,那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如何得啊?這一句話就問暈了。老太太說,你既然回答不上來,這個餅子就不賣給你了,到別處去吧。
這個和尚背著包低頭就走啊,說自己連一個老太太都不如,問了一句話自己都答不上來,慚愧啊慚愧。他從這個時候才明白,一個老太太學佛都學得這麼好,看樣南方真的是有覺者啊。
然後他背著行李就到了南方馬祖那裡去學習,最後成了中國很有名的一個大禪師,他就是龍記禪師。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剛經》裡面很多句子,從文字相來看是很矛盾的,肯定一句話又否定一句話,但從真正的法義上看一點都不矛盾。
緊接著佛進一步破除須菩提的疑惑,須菩提啊,所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佛法)也不是佛法呀。「者」字是個語氣辭彙,佛法是從我們的心性上來安立的一個假名稱而已,為了表述的方便。因為真正的佛法是無形無相的,是沒有名稱的。
比如一朵花,無論我們用什麼語言來描述,但這語言文字的本身並不是花,況且語言文字也不可能把花的顏色和形狀確定無疑的表達出來的。只是類比,不能等同觀啊。
佛法是什麼?心性清淨為佛法。不清靜就不是佛法。這樣大家就要問,釋迦佛講的經是不是法?不是法,那是佛說的話。佛都不承認那是法,你怎麼敢承認它是法。
我只能承認我們看的這些經文都是文字,都屬於教理,不屬於法。法是我們凡夫給它定的一個辭彙,是一個界限,只不過是釋迦佛因某一個徒弟問之後,而答出來的話,那不叫法。佛自己都不承認是法,你承認它就是在謗佛,就在謗法。
經典、還有他所說的所謂的法,都不是佛法。佛法是無形無相的,我們的心是無形無相。如果心有形有相,就是被污染了。無形無相的心是清淨的心。這樣大家就有了粗淺的認識。
我們背的這些經文、經典不是佛法呀,從我們心性上講,佛確實沒說過一個法,沒說過一個定法,說的都是不定法,都是指月的指頭。
如果明白釋迦佛的這句話,你也就明白了釋迦佛的心意,明白了諸佛的心意,明白了宇宙,明白了一切,你也就成了佛道。
如果不明白這句話,還落在文字相上,釋迦佛不會說你,我也更不說你了,順逆皆方便,生死大海隨你游。此岸彼岸,隨你。
***********************************************************************************
附解答問題:
1、如何修禪?
答:學禪就是要敢於當下承擔。當下承擔接住法,就是禪,至於接住法的程度要根據當下承擔的心量和每個人的善根成熟多少而定。
修禪不能說得與不得,說得也不對,說不得也不對。因指見月,一句話也沒有。說得與不得,就是二法門、二乘法門。一指禪,不說得,也不說不得,這就是不二法門。禪不好修就在這兒。
學禪從哪兒入手?禪宗經典中有句:「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整個山河大地,無不在表法。很多人學禪學了很多年,連門的把手都沒有抓著,每天打坐弄得苦不堪言,神經恍惚,班也懶得上,家庭也搞得不好,是因為他的心法沒有到位。如果心法到位會自然而然的入道。迷時師度,覺時自度。
禪法不好學,因為言語道斷,涵蓋乾坤,心行處滅,就是不可取,既是非法非非法。沒聽明白這句話慢慢悟。妄想不空,菩提不得啊。只有妄想真正不生不起的時候,才能顯現出真正的菩提心、覺有情呀。妄想不空,是為假菩提。嘴上說的不當真,當真的嘴裡不說。大家一定要把能所心滅掉,能所心是六根六塵所形成的妄心。把能所心去掉,無為的菩提心就會生髮出來,無為的菩提心生出了無為的菩提法,但又不是有所得,有所得就是妄想。禪就是在這入口入手,我不說,我也不是不說。我不說有得,我也不說無得。因為說有得是妄想,說無得也是病患,病患也是妄想啊。
如果你在無始劫無數佛那裡種好了善根,突然之間聽了幾天《金剛經》,自己再回家看幾天《金剛經》開悟了,你的無位真人會魂歸故國啊,重遊舊地。《金剛經》是直接從心地上走的,是修禪必看的經典。
修禪比修密宗、修淨土還要累,還要痲煩。如果沒有師父去指點,沒有善知識去觀照,確實不好修。修淨土的還是比較自在,禪宗不好把握。
2、人是無情物嗎?
答:有個大禪師給石頭講經,石頭點頭,和人一樣都是有情物。有情與無情,是人劃分的,只不過在自然界中表現出來的形狀不一樣,其實無不是法身的表現形式。
如果說現在的人類是有情有意的,這句話還不敢打保票,縱觀五千年人類悲壯的歷史,是人吃人,石頭不會吃人呀。
人無情無義,是人找不到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自我就是大靈,從實質上還是在講我們自己那顆心(無位真人)。只有找到這顆心,才能西辭黃鶴樓。
3、如何理解無相、無住、寂滅?
答:無相無住寂滅對應戒定慧。無相對應著戒,無住對應著慧,寂滅對應著定。寂滅也就是無念,無念既是定。只有修到無漏法,才可以度眾生,才可以出離此岸苦海,才能回到彼岸性福海,性光的性,福氣的福。
只有發心出離娑婆世界三界火宅,不再受生,才可以度自己和眾生到彼岸。彼岸是大日佛呆的地方,是諸佛呆的地方。大日佛是文殊菩薩,大日是屬於藏密里的叫法,中國漢地叫文殊菩薩。只有我們無住無念無相才能達到無心,無心是為真心、是為佛心、是為清淨的心、是為般若的心,這個時候你才可以度眾生,才可以脫離此岸苦海,回歸本土彼岸佛國。
4、什麼是無生法忍?
答:忍是忍辱、忍辱波羅蜜的意思。生忍,法忍,無生法忍。生忍,例如夫妻之間吵架或者朋友之間吵架,為了避免往下吵下去,而生生的忍了下來這口氣,叫生忍。
法忍,是修行的人明白了佛法的真諦,而生起來的法忍,不是刻意的忍,是自然而然的忍,是不動氣的忍。因為他是修法的人,可以安住在法位里。
無生法忍,這是八地菩薩以及八地菩薩往上的佛的境界,無所謂忍和不忍,就叫無生法忍,根本就沒有忍與不忍的概念了,也就是我前面剛才所說的,不能說得與不得。說得與不得都是二乘法門。
下面我們回向給十方法界。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回向給十方法界一切有情及無情。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