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太陽圓風與獅子之劍
在圓覺的法界裡,文殊菩薩將我們帶領進入大智慧的光明之中。文殊的大智慧像太陽的光輝,除冥去暗,普照一切。因此世界上一切世智、小智、淺智之光都將融進般若智火之光里消溶殆盡。文殊的大智如清涼活潑的風,拂熱化惱,遍覆萬物。因此,世界上一切俗學、偏學、邪學之風,悉被般若圓轉妙機的大智之風掃蕩無痕。
文殊的大智是獅子之王,威猛退敵,奮迅祛魔,降伏一切。因此世界上的一切邪類、魔類、俗類之眾,均在文殊般若的大吼下,驚醒迷夢,攝伏歸真。文殊的大智是無堅不摧的劍,破執祛惑,剛斷諸法。因此,世界上所有的世法、心法、境法等一切法用全在文殊之劍下歸為般若之妙用。
文殊大智慧的偉大形像,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極其美妙的畫面:
在廣大無垠的草原上,有一隻奮迅而立的獅子,上騎莊嚴無比的文殊菩薩,左手奉持聖典,右手執持金剛寶劍,藍色淨空中,太陽朗照,圓轉的風訊息於萬有之中。
由此我們可以了悟:
--凡是文殊菩薩參予的法會,必有奇觀的妙現,如文殊之見於維摩,一見不復再見。
--凡是文殊大智的舉措,必驚天動地,如舉劍向佛,又如法王下座。
--凡是文殊妙智判定的法門,必是契機入勝的妙門。如楞嚴之選耳根圓通。
--凡是文殊示尊的法行,必是悟證道智的異方便,如五字真言與大威德。
--凡是文殊請問宣達的經典,必是理徹性源,事盡幽微的無上妙義,如《真實名》、《文殊般若》等。
學佛的人首先要開智眼,故應親近文殊、了悟文殊、契入文殊、透過文殊、化現文殊,方能圓滿成就佛道。
下面我們開始學習由文殊菩薩大智監機而提出的問題及世尊的答覆。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迷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一節是正宗分里十一問中的第一問。關鍵在於如來本起因地的提出,使眾生產生真正的信解,從而趣入大乘,不隨邪見。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從大眾的法性座裡面,也可以講法空座裡面起悲濟之用,這個「起」就是起悲濟的用。所以文殊師利菩薩的整個行動都是表法的。大家要注意,在佛教裡面所有的形象、所有的舉動、所有的儀規及文字等,都是表示於法義的,我們透過它的存在來體會,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從座而起,就是來表示法的,法又是借智慧的觀照而體現的。《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開始就是參文殊師利菩薩,先是見的身相,後來悟了以後才見他的真身,也就是開悟了後才能見到本性之體。所以以體性大智慧為根本智,以後再參其他的菩薩,開發差別智。所以文殊師利菩薩開頭的用意就是表法。
「頂禮佛足」,頂,頭頂、人身最高的地方,是從最高地方頂禮佛的足。足是最低的地方,這樣是表示恭敬到極點、意念清淨到極點,學佛的人以這樣的心才能得利益。因為把心念放低的緣故,高處的智慧水才能流注下來,落入到你的心田之中。佛是聖人,他的功德加持力流到你的因地裡面,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低的地方,才能領受佛恩。有些人覺得自己有地位了不起,高高在上,那麼佛的法流跟你就接不上,你要把自己愈放低愈好,愈謙虛愈好,這樣子才能接受,所以我們頂禮時,一定要恭敬到極點、至誠到極點,同時也使我們得到目前最大的利益!
「右繞三匝」,右繞表示隨順,如時鐘右繞一樣,是順的,左繞就是逆時針轉,就不行了,所以修行人與佛法逆是不行的。右繞表隨順道,也即表隨順覺性。
「三匝」,為什麼會是三匝?而不是四匝、五匝呢?「三匝」表示佛教裡面的一體具足的大道理。現在我們講皈依,因此,皈依佛、法、僧三寶,是自性中一體顯現的,不是外面的佛。皈依佛就是皈依自性的,因為覺性,佛就是覺性,念念覺不迷,念念覺照不昧,念念覺醒不迷夢,這就叫皈依佛。對外面的佛的形相而作頂禮,是以身相做樣子,是表示了佛的存在。佛莊嚴慈祥的存在通過現象使我們產生敬仰,因為我們敬仰,使我們產生嚮往與覺悟。皈依法,就是正、正道、正理、正智,都是正確無謬,通向菩提大道。皈依僧,就是淨,不是單指出家人。皈依僧真正來說就是清淨、和合,能夠在人生各方面和合,做人能夠持戒律,達到三業清淨。能夠隨順眾生,不給眾生帶來障礙與煩惱,這就叫僧。僧裡面有小乘僧與大乘僧,這裡提的就是大乘的僧。大乘僧是不分在家出家,真正皈依大乘僧的就是菩薩,菩薩清淨就是真僧,所以說一體三寶就指內心清淨,而且如今的社會出家人的修行比在家修要難,現今社會的發展,外面世界存在的物慾與誘惑力,使大部分的出家人沒辦法在深山裡修行,而且已形成了世俗化。寺廟變成世俗的風景區,是成為世俗的需要而存在的旅遊消遣的地方,所以出家人修比在家還難,在家人在工作中、在煩惱的生活中如心能清淨,心得解脫,也即是出家,即身體在家,行菩薩道;這「三匝」還表示很多,表示佛的三德,表示三業、三道等等。
「長跪叉手而白佛言」,長跪,是長時間的跪著那裡,為什麼要長跪?表示無論有多危險、多安樂我都不改變對佛的敬仰,向佛學習,對佛大道的尋求:永恆、永久地學習:永遠的進步。一個修行人如老是進不上去,那麼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修行是永遠的進步,一天一天的進步,是長久的積累的不斷飛躍。並且時時深入,所以叫長跪。「叉手」即合掌,表示信與解一體,而且心與境交叉,我們的心與佛的境界相交合成一體。
「白佛言」,恭恭敬敬地對佛說。這裡都是記錄人對法會情節的描述。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迷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這是文殊師利菩薩提出來的問題,那麼他首先為什麼不叫「大慈世尊」而稱「大悲世尊」呢?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龍種上尊王佛,他原是古佛,再來度眾生的。因為他追問法要本來是為眾生的,而眾生需要佛現大悲度眾生的德。所以德與行都是影射眾生,於是文殊菩薩就以大悲為本而行贊如來。「世尊」,我們知道是指天上人間最尊貴的。「願為此會」,世尊願你為這乎等法會。「諸來法眾」,這樣多的大眾,法性大眾。「說於」請你以大悲說一說。「如來本起」,你原來最初時、過去最早最早從凡夫地開始的時候,根本所起的最初的法是什麼?大家知道,這問題的提出是相當的重要。我們知道佛的偉大,我們敬佛這當然是好的,但是我們都沒問佛是怎麼成的?最初那裡來的?這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給我們提出這個最初的問題:佛啊!你本起的因地,最初時是怎樣開始的呢?是怎樣去用功及修行的呢?是怎樣進入成佛的大道的呢?
「清淨因地法行」,清淨是圓照本體之性時,沒煩惱、污染。「因地」是因行的心地,我們現在都是因地修行,是心行的開始,不是萬行具足。大乘佛法重心行,心念一動就是破戒,二乘的戒律做了以後,有五個條件符合就算破戒,所以心念修行,叫心地修行。「法行」符合真理的行智,符合性體的行動。
《大集經》講到這個問題:「若有比丘,讀誦如來十二部經,樂為四眾敷揚廣說,思惟義,是名樂讀,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就是說即使有那些在家出家的四眾,或讀誦大乘經典,並很歡喜為大眾宣說演講,也會思惟其中的意義,這也還不叫法行,這樣叫樂讀或者思惟。假若比丘能夠觀照做工夫,聽了以後,去做工夫,觀我們的身心及一切境界,觀到極點時,都能空掉執著,寂滅妄想,永離煩惱,其心寂靜,這樣子的話,佛說:我就叫他是法行--真實法行。
「及說」,以及說,不但是僅僅請問因地法行的問題,還要請問發心的問題。
「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及說菩薩」就是在這大乘中,怎樣開始覺悟,怎樣開始明了現前,發起清淨之心。清淨心就是菩提心。
「迷離諸病」,發菩提心以後,不應忘失,因忘失菩提心即同魔業,離開一切病、修行用功的病、執著的病、忘照的病,很多很多的病,發心以後,用功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病,有很多很多的路途風光,而且有很多的問題出現等等,這些病都要除去。
「能使未來末世眾生」,佛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就處在末法時代,末世中的末法眾生,離開聖人已遠。怎樣才能使末法眾生得到真正的佛道的利益呢?
「求大乘者不墮邪見」,求大乘的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而能使其不墮邪見更不易。我們知道,邪見很多,有些人說我是什麼菩薩,我是什麼人再來,執著於我有什麼神通。這些說法都能使人墮入邪見,所以要分外地注意。我們前面講到文殊師利菩薩提出的三個問題。第一、提出如來的本起清淨的因地法行,這是佛教中最要緊的問題。因我們學佛修行要成佛,成佛最初的因,我們要找到,假如這個因不知道,我們所修的就不是佛法,所以,因如不正,果肯定是彎曲的。第二、做為一個大乘菩薩怎樣去發心,發清淨心、發菩提心,應該怎樣去發?從那裡開始發起?第三、一個發心的人,怎樣才能使菩提心不會退轉?不會有種種的禪病?使末世求大乘的人不墮邪見。因為很多修行人在世界中,都是以觀念去接受世界知識,往往以自我的意識出發,自以為是,認為我已經了解佛法,這就是以人的無明為本所起的一切行,都是顛倒,所以怎樣才能免除邪見?因為邪見很多、很廣泛。文殊師利菩薩提這三個問題以後,「作是語已」,作了這樣的話以後,「五體投地」,頭和四肢投下去,投在佛前的地上,不僅是拜一拜,而且是真正恭敬到極點的表示。
「如是三請,終而復始」,這樣反覆地請了三次。一請顯得太輕易,超過三請又太繁瑣,一而再,再而三,請求如來作個解答。為什麼這樣殷切懇求?是為了一切修行的菩薩和末世的眾生。因文殊師利菩薩這樣的提問,是直接利益到當今我們修行的人,所以說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智顯現,是明白眾生需要這樣的問題,需要這樣的解答,所以是「終而復始」,提了再提,一直提了三次。這樣提了以後,「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這個時候,世尊、釋迦牟尼佛,就慈悲地告訴文殊師利菩薩,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告訴聽到這部佛經的所有人: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
「善我!善戰」,就是好到極點,就是說你提得非常非常好,非常有作用,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善男子」的善,就是善順於理性,這是大乘的善。我們現在的善是五戒、十善,凡夫的善,是一種緣起的、差別的、對立的善,而這裡的善是順理性的善。男子意指剛斷,就是代表一種非常有智慧,非常乾脆的力量,能斷一切煩惱,非常鋒利,如金剛,這就叫男子。所以佛教中的男與女有些是不完全以性別來分的。假如你能明心見性,開智慧,就是男的,女性也是男的。你如不開智慧,你用世界的感情、欲望來修行佛法,你如果是男性也成了女的。所以佛教的男女是用這樣來分的。這裡的善男子,是讚嘆的意思,就是你提的問題提得很好。「汝等」,不但是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代替很多菩薩提出的,因為很多菩薩知道佛的本懷,知道佛的真實,所以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提出這樣的問題能替一切菩薩諮詢真義。咨就是提出問題,詢就是問如來。詢問如來什麼?因地法行以及末法一切眾生求大乘者,不是邪見,而住持正法,因為我們住著的觀念,住著的事相都不是正住持。正住持,應該是住持我們的佛性、法性當中,因為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就是邪見,以聲音求我,以執著欲望來求我,以這種的觀念來修行,都不是正的住持。住持覺性的大海裡面,離開相對攀緣才是正的住持,所以說「不墮邪見」,這說明是正的,符合正道、正見去修行。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這是佛的慈悲允許,允許你提這樣的問題,我現在回答你,指示你,而且是勸告你諦聽,諦聽是什麼?仔細地聽,用我們的心和所講的法相應地去聽,相應而聽,叫諦聽。「當為汝說」,只有你認真仔細地諦聽,我才對你們說。
「時,文珠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這時候,聽到佛的讚許。「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奉佛的教誨非常快活,歡喜從內出,與佛的心愿相應,與文殊師利菩薩的本願相應,而從內在的喜歡心流露出來。「及諸大眾默然而聽」,這個時候,大眾回光返觀,向裡面聽,因為佛每說一句話,都從法性中流出,聽的人用法性聽到自己的裡面去,所以說「默然而聽」。不再有妄想,不再有分別,以直心不聽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這是第一個本起因地的問題。佛先呼:「善男子!」即指文殊師利菩薩,及一切法會大眾。「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什麼是無上法王?佛成為大道上的究竟圓滿,再也沒有可以比這更上了。佛不說最高,最高有個執著,只說上面已沒有了,這是大圓滿,所以是無上。佛王於一切法而自在,故名法王。佛教里所指的王,是講一個人做自己的主人,認識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圓成自性所有的功德,是不再流落三界裡面做奴隸,不再攀緣向外,不再有煩惱,這是自己的主人,這就等於天下之王一樣尊貴無上。天下之王,是器世界中的眾生福報較大的一類,這是社會因素,但是佛教是心地法王,所以佛叫空王。修行人也一樣,要不受外界的影響、不要受到地位的影響、不要受到名聲的影響,我們要做自己的皇帝。在這裡千萬不要誤會,因為這個「王」就是我們的心裏面的智慧光明、清淨安樂,不會被動地受外界的影響,做一個大自由的人,自己裡面有一個王國。什麼叫王國?裡面充滿著功德,充滿著智慧、方便及一切法門都是具足的,這就是我們裡面的心地法王,裡面具足我們法的世界、法的圓滿。所以,印度曾有個修行人去美國,他是對美國人說:「我是皇帝!」總統去接了,「哎!你穿得這麼破爛,怎麼會是一個皇帝呢?」他說:「我是心的皇帝,內心的皇帝,我現在再也沒有恐怖,再也沒有煩惱,再也沒有痛苦,我無論去那裡都是安樂、清淨,這就是皇帝。」所以,唯識宗把心王分成八個,心所五十一個,八識是心王,這是從法相來說的,這還不是究竟心王,究竟的心王是我們佛性圓滿覺悟,達到圓滿的解脫,它不再需要世界的任何物質、任何條件,它完全是獨立和圓滿的,這才稱為「法王」。佛是法王,因為佛是「無上法王」,說明佛統領著所有的法,不是統治者,佛是不控制人的,佛也不是用神通去度人、去逼人修行,實際上神通也是自然的,是眾生的需要的。佛斷什麼?斷心中的煩惱,我們每個人就是要斷心中的煩惱。「有大陀羅尼門」,大陀羅尼,就是總持。陀羅尼有「多字」陀羅尼,很多的言說,很多的方便;有一字陀羅尼,如「阿」字陀羅尼門,「阿」字門叫空門,空攝受一切法,空具足一切法;有「無字」陀羅尼門,沒有一個字,無言無說,這是本性。《圓覺經》就是旨歸無字的陀羅尼,到這裡是無可言表、無可稱說、無可分別,是真陀羅尼門。門是以出入為義,或者是能通為義,通過的是門,修行人要找到門。假若你四面是牆壁,找不到門,那麼三界牢籠你怎麼出得去?怎麼會見到外界的晴天,外界這樣開闊,我們是關在蒙昧和黑暗中,我們要找到這扇門,所以門是出和入。怎樣叫出?出一切染淨的法,一切染淨的法都是從這裡出,無論是染和淨都是陀羅尼中出,從佛所生,從佛性所生,所以下面說的「流出一切」等等。清淨真如、菩提涅槃都是從這裡流出的,以及幻化無明也是從這裡流出的,這是個源頭。那麼怎樣叫入?我們一個人了悟這個覺性,我們本來是流浪三界的,是一個遊子,在他鄉漂泊還沒找到家,還不知道自己的家園在那裡,那麼人就是了悟這個圓覺之家。所以有些祖師說修行是什麼?就是回家,回到你自己的家園中去。又我們大家都知道禪宗的牧牛圖,最後是「歸家穩坐,人牛雙亡」;人沒有,牛也沒有了,最後歸於真實的性空,就是回家。所以這入門,就是自己的家門:回家的門找到了,並進去了。所以修行法門叫敲門磚,念佛、持咒、參究、修密、觀心等一切法門,都是敲門磚。我們學理就是要知道在那裡敲門,了悟這圓覺性,一切體與用及百千萬法門都是從這裡悟入。猶如下面講到的圓覺之覺,圓明覺悟,顯心清淨,乃至遍滿等等,都是這樣的道理,所以叫入門。佛有這樣的門讓我們入,這個門不是佛給我們的,是佛指示給我們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門,我們每個人都要走向自己的門,進入自己的門,所謂「登堂人室」。
「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這最高最無上的陀羅尼門,就是圓覺門。我們前面說到圓覺,正是指這個法體,有這個法體,才能顯現德用。什麼叫德用流出?圓覺是體、是法體,由圓覺體,流出一切清淨真如等等。這流出不是另外有一個生出,是顯示出;好比鏡,鏡本來有光,因被塵垢遮住,鏡光顯不出來;所說流出就是當你修行到空寂時,當你離開妄心分別時,自然會顯現,因為是本具的,所以一切清淨無漏。有漏就不清淨,這裡的清淨是無漏、沒煩惱,這是指我們的真實之性。真者無妄,如者不變。真如是指我們法界的性、圓覺的性,這性是清淨之性:水遠也不會有生滅變化、永遠也不會有虛偽頑妄、永遠也不會有污染執著,這真如是五種緣起裡面一種真性緣起。如佛教中有愛非愛緣起,人有感情,人有男女等等,五欲的執著,所以會有投胎、輪迴,這是愛非愛的緣起,是造業的,是業感緣起。第二種是性空緣起,一切萬法本性是空,由空力緣起。第三種緣起是阿賴耶緣起,有執藏、能藏、所藏的作用,所以阿賴耶緣起一切法。第四種緣起是法界差別緣起。第五種就是真如緣起。密宗里有六大種性緣起等等。這裡講緣起的地方很多,但是從究竟佛法來說,真如是體性,但是真如又是假名,是表示我們有個如如不動的體性。天台宗別教說真如是獨立的,真如是永遠清淨的,真如好比月光,我們的無明好比是雲,雲把月光遮住了,月光顯不出來,這是別教說的真如。圓教說的真如是非染非淨,它不是獨立放在什麼地方的,它是法界的性,是永遠存在的。但是它與萬物合為一體,譬如說一杯開水,放進白糖水就變了,變成水和糖的混合物,合成一體了。你無論如何分都分不出,但是水中有糖味。因此,這裡的真如性,就是萬物,萬物就是真如性,它是沒有真如的實體可指,別於真如可說,從它的性來說,它是清淨的,為什麼?因為它能顯現一切功德,但是它包括一切緣起的污染法,眾生世界也是由它顯現的,因為迷,才顯現污染,悟所以顯現清淨。這裡講的「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能「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說明這理性流出能夠造一尊佛,也可以說依這樣清淨理性悟入以後,能夠顯現為佛,如不能明悟徹了真如清淨的理性,那麼你所顯現的就永遠是污染,雖然說沒離開真如,但也是污染,所以說翠竹黃花都是真如佛性,高山流水等一切都是佛性的體現,而不一定是般若的體現,就是這個道理。由於眾生不覺悟,所以不見這個真理,悟了一切現成。「善提」,是智慧的果,就是覺悟;「涅槃」,就是寂滅,是沒生死的果。所以「菩提、涅槃」是果,「一切清淨真如」是理。「及波羅密」是因,因佛不用波羅密,成佛了不需要波羅密,菩薩需要波羅密,有漏波羅密和實法波羅密,及十波羅密等。波羅密就是到彼岸,由此岸到彼岸,生死是此岸,煩惱是中流,菩提是彼岸,究竟佛果是彼岸。中間需要波羅密,所以波羅密非常要緊,而波羅密是以智慧為首,實際以智慧為根本,就是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若沒智慧這些還是世間法,甚至還是外道法,還沒有用,所以要以智慧為根本。黃教密宗宗喀巴大師說,若沒大般若智慧,密宗就是外道。因為中間有很多事相、很多法門都是從外道那裡來的,都是外道中有的,若沒有大智慧就會著相,就會落進去的,變成外道的修行。所以波羅密是因行,眾生迷倒,通過波羅蜜而開悟;但是波羅密並不是遙遠的地方,不屬過去、不屬未來,是現在,現在的覺醒。譬如說布施,把自己的身心世界放下來,把地位及一切個人的執著放下來,當下就是大布施。所以這個果實當時具足,為何?你已經獲得大福報,如何叫大福報?當一個人都沒任何執著時,都放下時,你的心胸是開闊的,一點也沒障礙。那麼你的最大福報已經到來,所以一乘的佛法說「因果同時」,大家千萬要注意,都是同時具足,當你如造地獄業時,地獄的報已經來了,當時的心惶恐不安,就是地獄的報。特別是對於一個開悟的人,他如一下子迷了,一下子執著起來,當時痛苦是非常難言的。因為一個人如本來是非常清醒的,突然一下子顛倒了,就像本來神經正常的人一下子神經不正常了,那時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他不知,迷的人是不知;悟的人是知道,所以異常痛苦,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看一切問題,都要在同時的當下去看,此時此刻地去看問題,因果是同時的,波羅密在同時當中顯現,在因行中只有同時的顯現才能成佛道。所以如來的因地是同時顯現。「教授菩薩」,那麼佛從總持中流出的一切清淨真如及波羅密。理、果、行這三方面來教授菩薩,大家要注意這是用三方面來教授菩薩的。教授菩薩要隨機指點,使你覺悟,並沒有實法來教授,所謂的法只是使你覺悟的方便。
教授菩薩什麼法呢?是「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文殊師利菩薩提出一切如來本起的因地,但是佛說一切如來本起的因地從那裡來?「皆依圓照清淨覺相」,就是說,不但一尊佛的本起因地是如此,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依智慧、圓照、自性清淨而顯現覺悟之相的。怎樣叫圓照?它沒有偏在一方面,它沒觀念。譬如說沒有偏空偏有,也不是為了個人了生死去修行的。雖然成佛了,但沒帶成佛的觀念:雖然開悟了,但沒帶開悟的觀念;雖然修行念佛等等法門,但沒帶這樣的觀念,它沒偏向在身體以內、身體以外,它沒有偏向在任何一點上。這樣的圓照是無依的、是赤裸裸的、淨灑灑的,它是一絲不掛、一塵不染、一法不立,它沒落在任何一個地方上,這樣叫圓照。大家要注意,它的確是清白得沒辦法講的,說任何東西都不是。當人人自心的智慧顯現時,就是圓照體,沒有一個角度、沒有一個點、沒有一個對立面,沒落在過去、現在,也沒落在未來。你的確沒辦法說自己,所以一個真正有道的人,對自己的境界沒辦法對人說。為什麼?因他沒東西,他不是聖人,也不是開悟的人,他也沒道可得,這樣叫圓照。圓照照什麼?照當下清淨覺相。一絲不掛就是清淨,沒能沒所就是清淨,湛然一片是清淨,這裡面沒佛可成、沒生死可了、沒眾生可度、沒法門可學,這樣叫清淨。「覺」,圓滿的覺,一片的覺,了了分明就是覺。大家要注意,過去有一種考驗的方法,可以作參考,是白教裡面的:
一個徒弟說自己修行修得不錯,來問師父:「這樣對不對?」
師父問:「你的身體還有否?」
他說:「我的身體還有一點感覺,但我很輕安」。
師父說:「身體還在,你還不行,你先回去。」
第二次去見師父說:「我的身體已沒有了。」
那麼師父就問:「你的境界有沒有?」
「我的境界還有,坐的時候,很光明,看到佛,看到很多好的境相。」
師父說:「你還不行,還得回去。」
第三次來見師父說:「我現在境界沒了。」
「那麼微細的呼吸感覺有沒有?」
「那我還有呼吸感覺。」
「還不行。」
第四次他再來見師父說:「我已空了,呼吸、身體等一切都沒有了,我一坐下來馬上就空了,連走路時都空掉了。」
「那麼你空還有否?」
「還有。」
「還不行,你還在空當中。」
他回去繼續修,後來師父問他:「你現在怎麼樣?」
他說:「此時我沒辦法說,我說不出來是什麼,但是我自己了了分明。這了了分明不是我說出的,我實在沒辦法怎麼說它,但是一切染、淨萬法都在我裡面顯現,就是沒辦法說出來。」
師父向他說:「這下你可以了。」
到了這地方,顯現了這種境界就叫清淨覺相。所以說它是遼廓無邊。達摩到東土來時,梁武帝問他:「你是誰?」達摩說:「我不知道。」「那人家說你是聖人。」達摩說「廓然無聖。」遼廓得沒聖人可得,這樣子覺相是無相之相,或者最初步時有這樣一種體會,後來連這痕跡都沒有了,就叫「圓照清淨覺相」,這地方叫因地,這地方只一顯現時,就沒有無明,叫永斷無明。無明沒根本的,無明沒實體的,這下顯現時,無明在那裡?你是了了分明,那裡來的無明?一點無明也沒有,這沒無明或無明不生起時叫永斷,不要再迷了,不要跟別人轉。有些人已到了這境界,問了些不怎麼樣的人,說我這種境界怎麼樣,他說你這樣境界我還沒經歷過,你這種境界可能是不對的,你的境界可能是氣功境界。經他一說,就被蓋住了,被破壞了,他不知道這樣的境界是最最珍貴的、最最真實的,這就是成佛之因。所以說:「方成佛道。」以這樣子的因去成佛道,這就是因中佛,禪宗就成這樣的佛;先成因中涅槃,再了無始以來的習氣種子,了盡時,圓滿佛道。這裡說到的是本起因地問題,那麼既然提到無明,佛在下面就會說到無明的問題。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無,故名無明」
怎樣叫無明?無明與明相對,現在大家在此地,以現時的心情來聽我講經之後,假若你有我的存在,若以你自我意識為出發點來聽我的講經,這種的心念,就是無明;你對自我的反應、執著,對外界存在的執著,就是無明。因為流過你內心的所有東西都是一種思想,都是一種相的反映,相互之間的反應,你把這種反應當做自我,這就是無明。你對這種存在的法,客觀存在的事物,你把它當做真實,這就是無明的作用;甚至當你修行到空,你把這空當作真實,也是無明,所謂無明者:我執、法執、空執,都是無明作用。下面佛提出一個問題:「云何無明?」大家聽到這句話後要去參究,因為你無明也找不到,你想修行,如夾竹桃一樣,種起來沒果實的,夾竹桃還有毒性,你連無明還找不到,以無明為本,立一切虛妄的法,我們修行要「以無住本,立一切法」,立自性法。假如以無明本去修行,等於是空華得空果,沒得利益;所以要去參究、去體會什麼是無明,無明在那裡?但是不能用文字去研究,用自己的心去研究,心去研究才知道:喲!我剛才的思想、我剛才的這種感覺、我剛才激動的心情、我剛才種種的心態反應等都是無明。我們的心本來是圓同太虛,量周法界的,但是我們有一個揀擇的心,就是揀擇好、揀擇壞;我們有一種情感的心,對我好或是不好;有污染的心,起貪或嗔;這圓周太虛的心被我們這些妄心蓋住了。所以《信心銘》裡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證取無上大道沒困難,但是只因你揀擇,這個好,那個壞,凡夫不好,要求成佛;在家裡不舒服,要出家;這個菜不好吃,要那個好菜;這裡太熱鬧,我到清淨的地方去!你總是在揀擇來揀擇去,那麼你一輩子都是煩惱。你說到那裡沒煩惱?隨便到那裡都有煩惱,找不到一個沒煩惱的地方,所以眾生就是揀擇心太粗重了;對法門也一樣揀擇來揀擇去。「至道無道,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只要你沒憎沒愛,憎--不喜歡,愛--喜歡,你在心裏面沒有一個喜歡與不喜歡的,沒取沒舍,沒作分別,這樣子才會「洞然明白」,好比一個洞打透豁然開朗一樣,就是一念。這一念揀擇心脫落時,就是全體顯現,所以過去有個叫拙秀才的偈子說:「六根才動被雲遮」,即是六根一動就被雲遮住了。「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不生時,全體就會顯現,就是指這個境界。我們知道,從佛祖及歷代以來,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一樣的,他認為找到一個根源,然後打破透徹。開悟的人講法都是一致,但是方法有差別,為什麼?差別對機不同,表達的語言方式不同,所以語言差別是非常豐富的。道是很豐富的,就如自然界裡有百花齊放,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一樣,這是非常豐富的,所以佛提出這個無明問題。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佛說,一切還沒悟圓覺、沒圓成圓覺的人,都是眾生,從無始以來,沒開悟,你若一開悟,就有了新的開始。有些說無始在那裡?找一找?這裡就是無始,你知道無明那裡開始,你當下第二念一起就是無明的開始,但是這是沒開悟的開始。所以無明沒開始。為什麼這樣講?因為一直在無明裡面,昨天是無明,今天是無明,你前一個念頭是無明,第二個念頭還是無明,所以說沒開始。你到那裡找一個開始?所以禪宗講無明,不是說過去的過去,推窮到一個最初的時間。無明沒時間,無明就是當下的第二念。第一念叫無念,第一念是一個念頭都沒動的時候,念頭一動無明業相就來了(《大乘起信論》說的),來的是境界,你要看看境界,裡面顯境界,境界有能知的知。哎!我知道這個境界,我聽到這個聲音,我講的這個聲音是境界,你能夠聽到,裡面產生分別的智慧又執取於智相以為真實,有這樣執取,以後就會念念相續下去,沒停留。過去、現在、未來三心本不可得,而眾生有相續後,又計著名字相,有概念、名字,這是張三,那是李四;這是善,那是惡;這是凡夫,那是佛;名字相,執名字相以後是造業相,造善業、造惡業、造無記業,造業以後就受苦報了。所以這些都是無明造成的,三細六粗,相續不斷。所以眾生開始相續,現在我們要使它走出無明相續的圈子,使它覺醒,一旦覺醒時,無明頓斷,所以說開悟是頓悟,無明要斷是頓斷,沒有慢慢地斷,有些人講,我修行時慢慢地斷;慢慢地斷是斷不掉的,要頓覺頓斷。「種種」就所說的顛倒,神識狂亂,好比說認影迷頭,《楞嚴經》裡說有人把頭迷了,到外面亂跑亂說:「我的頭丟了,我的頭丟了。」朋友硬是把他拉住,用繩拴住他,說:「你的頭不是在你自己的頭頸上嗎?」眾生就是迷頭認影,就是顛倒了,背覺合塵,把覺性丟了,去合於塵勞,覺得這個世界很要緊,世界的工作要緊,你看修行人當中談這話時,大多數都說是生活要緊,吃什麼要緊、今天穿什麼衣要緊、今天的天氣要緊、今天的地位名譽,及講話講得好聽與否等這些都是非常要緊的,這就是顛倒了;真要緊的事,把它忘記了,不要緊的事天天記住、計較。我們知道,所有的社會存在都是眾生欲望、眾生的無明造成的,本來我們人不需要這麼多的煩惱事,甚至社會、國家等,是眾生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或者是統治的需要而存在,一切都是眾生的顛倒的需要。眾生都是煩惱帶來的,所以我們人把不要緊的事老是計較、談論、執著,要緊的事不去做,這是背覺合塵,是顛倒,所以說:「猶如迷人,四方易處」。譬如一個人去外地迷路了,不辨東西,把東當作西,把西當作東,顛倒了,東跑一段路不是,西跑一段也不是。就是說修行人及三界眾生都是這樣迷了,所以「四方易處」,顛倒了。然而突然有一天開悟,東還是東,西還是西,沒變化,我們已明白了,不會搞錯了;不會搞錯了,路才會走正,即走上正道,具體來說這是個比喻。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我們講無明不要把它講得太複雜,有些人說無明深得很,無明破了就成佛、成法身佛,很遙遠,不要這樣想得那麼遙遠,無明就在當下,當下怎樣去體現?很簡單,第一、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四大即地、水、火、風;我們現在的四大,這是我的身體,一切為身體服務,我們吃飯、工作、睡覺等都是為了這臭皮囊。或者修淨土的人說這是臭皮囊,我們要把它扔掉了。修苦行外道,身體要坐多長時間,坐十個鐘頭、一百個鐘頭,坐幾十天,把這個執著不放。有些人修氣脈、明點把這個執著不放,認為這裡的層次是很高的,妄認四大為身相,四大有肉體四大、光明四大,修到高層次時,進入光明四大,為什麼?人會現本尊相,這光明相與佛一樣,「唉!這是我的體,這是我的佛,這是我的菩薩」,一-這也是四大,所以說這裡有粗有細,有粗四大、細四大、微細四大,還有極細四大。外道都是執四大的,羅漢認為四大為種性,但是他法執有,我執沒有,認為沒有人主宰你,但是法還是有,他還是執著四大。菩薩有微細四大,這裡的細是很細的,但是用斷執來說,一斷一切斷,這是講直接參透,參透無明的根源。既然你不執著了,智慧打開了,粗四大不執,細四大也不執,就是說肉體不執,光明相也不執,心念裡面所現的四大都不執,一切都了了。這是用淺一點來說是指肉體四大,先要把這個破了,不要為這個服務,這個是借假修真,借肉體來修道,所以很多人是考慮這個問題。誰若沒工作,就說他沒工作,很可惜。這個人若沒地位,就說他搞一輩子還弄不到一個地位,真沒能耐等,都是說這些。佛門也說這些,出家若當不了住持、方丈,都很替他婉惜。他們卻不知那些掃地的,或在廚房乾雜活的,看守山林的,這些都讓他們得道了。有地位的人都得不了道,為什麼?他執著地位,執著外界的一切。「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六根與六塵相待而立,塵是客觀的聲、色、香、味、觸、法的六種物象,根是我們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種器官;我們的身是色,這個根塵相對時生識--了別的作用,有識時就有緣影。大家知道,我們的眼睛看東西時,如眼前錄音機,我們如以錄音機的相為緣--條件,就在眼睛裡成了一個倒影,是個影,就像照相機一樣,外相與內相相結合。在唯識宗有四分說,第一個是相分,就是外界的現象,與我們內心的現象的重疊叫相分。當你一閉上眼睛,這個相也會顯現,但是有些人一閉上眼睛,看一看裡面還有東西沒有?沒有東西,那麼這個人修行根性是比較好了。眼睛一閉上,還有東西,還有念頭,這個修行還不行,為什麼?他是隨相而轉,隨影而轉。這裡面有個見分,能見到相,能夠感覺到的,體現了這些相的叫見分。見分有兩半,一個內見分,一個外見分。八識變現外在的山河大地,是八識田另一半見分的功能;一半見分顯現為精神現象,能知能覺的知覺性;另一半的見分顯現為物質現象,所以物質與精神兩者是合一的,分作兩個,到後來都是模糊狀態。現象分析到最後物質不存在,精神分析到最後時也不存在,知覺與鄰虛塵兩個是一樣的見分。見分的背後是什麼?是覺性,就是第三自證分,離開感覺後,裡面有一個我的知,這個知是沒條件的,叫無知之知,沒條件的知、沒對立的知,不因外界形成的知,這是本起知本覺的。這個要知道、認識,認識到這叫自證分。最後是證自證分,就是能夠真實地證入自知的、真知的知,而且是永遠不失的、體入法界無性的,這個知就叫圓知,圓證這個知,叫證自證分。那麼我們現在所有的心念都是六塵緣影,所以六塵緣影都是自心所顯。我們眾生把這個執著了,迷就迷了這個。我們把茶杯或者其他東西執為實有物質,產生一種相對的認識,我感覺到物質、我反映物質、我思惟物質,我存在於我所存在的思惟當中,這樣子一來,你把我與眾生對立起來,個人與社會對立起來,你在人事的關係網當中,你會掉進去,這種情況就是無明。你沒辦法超越你自己,別人叫你張三,你就是張三,李四就李四,這是我的名字,名字也是一樣緣影、心相,中間有很多很多的學者,很多研究佛學的人與修行人都在這種緣影心相裡面。有些人念佛念得好,看到阿彌陀佛及觀音菩薩的感應,這也還是心相,這還不是真實,僅僅是六塵緣影的一種思惟罷了。誠懇恭敬心表現出來的清淨相、莊嚴相還是相,所以要打破一切相歸於無相,打破一切心歸於無心。雖然是即身成佛,但是要體會到無心是道。雖然說即心是佛,但是不是心相,是心體本佛。心體證到以後,起一切相是妙莊嚴相,這是妙用,妙用相,所以要體會到無心是道--非無之無,有無都要打破;我們從此以後做工夫,不要跟這妄想轉,不要攝受境界;我們現在看電視,你把裡面的影子裝進去,這就是種子,攝受了境界,臨終時或者以後做工夫,都會翻出;所以有人做夢要隔幾年,或十幾年以後,就是夢到的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修行人夢到現在的事比較多,為什麼?他可以把過去的影子化掉,他對現在觀照力強,對目前反應比較靈敏,所以他做夢時,基本上是目前的,但是有清朗與不清明之別;假如能夠知道做夢的人,能夠自由運用這夢,要夢也行,不夢也行,那麼是已經運用這覺性,來顯現這個相。如覺不明,那麼會全在夢裡不知西東。所以說睡著是夢,醒著也是夢,現在沒睡同樣也是夢,這點大家要體會到。念念不要跟妄想轉,不要被相所迷,不要攝受境界,不住著於自心裏面的成份、裡面的內容,你對善和惡的分別是裡面的內容、心念的內容,心的體性沒善沒惡、沒是沒非、沒高沒低。《六祖壇經》裡說的三十六對,它沒對立面。有些人今天坐功坐得好,心裡很高興,認為今天收穫大、好,這樣一起念,第二天就坐不好的,這就是無明生起,對立面生起。你不要落在對立面上,你任何時候都沒落對立面時,那你的無明生在何處?你當下就是空明現前,所以無明是影、是迷、是夢、是幻,不是真實的。所以說無明無根。
下面佛舉了一個譬喻,「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譬如病目,眼睛有病,看天空看久了,看到空中都是花紛紛閃出,其實根本空中沒花,只因眼睛有病的關係;再盯著看,月亮周邊又出來第二個月,即盯住看久了,會有雙重月亮出來,其實這是幻化的。這說明眾生妄見,一念迷。這圓覺性本來是空的,好比本來月是明的,被幻化迷了。總是著相修行,所以本來空中沒花,月也只是一個,沒有二個月。所以佛指示說:「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空中沒花出現,是有眼病的人妄執,應把這病去掉,恢復正常,才知空中本來沒花--本無無明可得。佛又說:「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因這妄執的關係,不但是迷惑了虛空自性。因為虛空性是清淨無一物的,現在執在空中生起花,就有物了,好比空中變出花來了,這是妄見。無生變成有生了,沒死變成有死了,這就是眾生輪轉顛倒,從而迷惑了虛空自性。我們的佛性好像虛空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同時也迷了實花生處,實花在哪裡,因病目生起,所以人都是怨別人對他不好,怨環境不好,怨現在身體不好,怨現在修行受到種種障礙,都是怨別人、怨外界,有些怨年紀大了,怨自己現在各種條件不夠。實際這些都是錯的,這等於是怨虛空一樣,這一切都是緣起,本來都是本性所現,怨什麼呢?怨你自己的病,怨自己心裏面有執著,心裡有妄想,心裏面落在病目上、落在年紀大、落在別人對你不好、落在環境不好中去。你應使自己從裡面跳出來,跳出以後,你才會自由,所以「亦復迷彼,實華生處」。迷了不知,如果了達一切唯心,不執妄境,當下空明無礙。
「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這裡是對無明生起輪轉的一個總結,由於這樣,前面妄認身心虛妄假相的關係,所以說是妄有。既然是妄有,說明生死本來不入。生死不入,了什麼生死?但是還沒懂的人,我們要提出,要了生死成佛道。若悟了的人,知道生死不入,了什麼生死?生死實無可了。為什麼說生死實無可了?生死本空,都是圓覺之性。為什麼?因我們的心沒顛倒,心沒迷惑,心裏面是一片的空明。好比說一個修行人當他空了以後,明相現前,他沒煩惱、沒妄心,他看到的一切萬物都是明體所觀,即使看電視也是明體所現;即使你所做一切事,別人看著你是在造罪,你都是清淨的,都是在度眾生,因為你沒有心可動。這裡悟了以後,別人所以看不懂這個人怎麼這樣,覺得捉摸不著,世界人被你搞得捉摸不透,為什麼?因說話沒落點、沒固定的說法。今天講淨土,明天可能就講密宗,或者講禪宗,他對不同的人講不同的話,別人相互之間討論會矛盾,跟你這樣講,跟他卻另外一種說法;另一個是行為沒準則,他所做的事看情況而定,他也可能會入妓女館。過去峨嵋山有一個和尚,就到妓女館裡鍛鍊,度妓女,很多妓女都皈依他。他相當有本事,開始時衣服穿得很多,如穿著棉袍,進了妓女館,妓女來把他的衣服一件一件脫下來,脫到只剩下一件衣服時,他馬上逃走,逃進山里去了;第二天又來,天天來鍛鍊。後來做到不動,不動時,那些妓女都拜他,皈依他。那麼就是說到悟了真性以後,這個人沒準則了,這個人你看不透他,高的人看他高,低的人看他低,儍的人看他也跟他的一樣的傻,愚的人看他跟他們一樣愚。他沒準則,他與萬物和光同塵,與萬物同化,他沒有高高在上,他不說我已修得很好、很好,我的境界很高,很高,我很奇特、很奇特,而是和光同塵,與萬物融為一體,他是「無」的。但是他的「無」就是有,有與無不二,這樣子的人是沒辦法講的人,他沒辦法講自己,你也沒辦法講他。你若是個有名的人,你說他是貪名;你若是個有錢的人,你說他受供養;你若執著工作的人,說他怎麼不去做工作?其實他是在做工作,他做的是聖人的工作,他是度化眾生的工作。人要看透,人到後來不要把自己的面目執著不放,沒面目,你是女的也不是女,你是男的也不是男的,若沒面目時,你才能達到自在。為什麼?你若執著女的時,你會有女的顧慮,你執著男的會有男的顧慮,你若不落女的、不落男的,就像菩薩一樣就是沒男女的,他沒男女的顧慮。印度有很多裸體修行,有一女的大師開悟了裸體而行,別人見到會驚慌失措,你是女的怎麼能裸體修行,不穿衣?要超越這種境界。但是她當然在山裡面修,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示現。什麼叫示現?一個人若沒男沒女,對有男女執著的人,他要注意身份,考慮你們的顧慮,叫護念眾生。你需要聽大法門,給你講大法門,你若接受不了,那就給你講小法門,這就叫護念眾生。考慮到眾生的地位,不是亂來,正因為不是亂來,所以有百千萬億的示現。觀音菩薩有三十二應入眾生世界,你需要他來幫助你,就是這樣的情況,但是你跟他要有緣,你要與他相應,才能水乳交融,才能感應道交,才能達到一致。所以人到那個程度看不透,眾生有妄心以後才輪轉生死,才有無量的現象、無量的執著、無量的煩惱,所以有無量的法門,所以每個法門都是方便。你們知道,只有圓覺是真實,圓覺是沒辦法講的,我們只是旁敲側擊,講到邊上;只能這樣講,因沒文字可說,所以所有的佛法都是對治眾生的煩惱而建立,沒實法可得。你不要執著,不執著不是不修行。執著與執持不一樣:譬如說你走路,老是想著走路,老是為了自己的目標而走路,我走到那裡就有多少黃金給我得到,或得到什麼利益。如此拚命地走,走得很疲倦、很痛苦,這就叫執著。怎麼叫執持?你走只管走,走得很輕鬆,愈走愈自在,愈走愈快樂,愈走愈安詳,這就叫執持。佛法的執著與執持就是這樣來分的,你要忘我地修行。你正念佛時要離念佛想,離念佛想的人,叫執持名號,叫沒分別,叫一心不亂。你念佛若拚命想,拚命念,怎樣才能念好,或者執著於功利,執著感應,這樣子就叫執著,執著修行是難修成的。
我們剛才講的就是無明,「故名無明」,以無明心、妄想的心去修行都是沒果實的,都是在輪迴當中。所以我們百千劫來都在世界上修行,結果還是做凡夫,還是東求西求,還是要學習,這就是根找不到。根若找到,一悟永悟,一出頭來,一聞千悟,聽到一句佛法,馬上心開意朗。有些人說我學佛學了這麼久還懂不進去,你怎麼一下子就懂得了?不一定。有些人都沒學過,一句話就能懂得;有些人學過,愈學愈深,愈學愈糾纏不清,愈學愈遠;這樣的人相當多,這是以無明心來學佛法,所以不能入門。
善男女!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空中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佛在這裡進一步對你講,前面已解釋了,這無明大家認為有實,現在對於無明的實體性要破掉。實際上,「此無明者,非實有體」,沒體性,內外去求,找不到,只因迷了;才妄生迷悶;一覺就沒有了,所以你去求無明、找無明,找不到,無明能放在那裡?沒地方放。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到,現在也不在內、不在外,沒一個地方可以載得下無明。但是你要知道,你若去看錄音機,眼睛向外看,這錄音機在你的外面,就是無明。你的心思,若念佛,有一個佛號給你念,你覺著是在念佛,就是無明。你覺得有人對不起你,或與你有意見時,就是無明。你若有個感覺在,有個執著在,有個心念在,都是無明。但是它沒體,你若一旦知道這是無明時,一放下就沒有了,一覺就沒有了。覺與無明是相對的,那麼覺心現前時就沒有無明,所以「非實有體」。現在叫你要覺,好比夢中人,夢時不是沒有,夢中什麼都有。有些人做工夫,有境界出現,山、水、佛等都有,不是沒有,但是虛幻的,是無明所現的假相,「及至於醒,了無所得」。醒了什麼都沒有,所以這些人說我看到某師父來見我,看到佛來,認為自己的境界很高;或看到蓮花時,這些都是無明的作用,是幻化的。「如空中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好比病目裡面的空花,滅於虛空;無明滅了,眼睛好了,空中就沒花了。你不可說,有一個確定滅花的地方,把花滅掉了。本來妄生,沒有決定的地方可滅;本來是虛空,只因你眼睛有病,所以是滅沒地方可滅,「何以故」?那麼沒地方可滅,應該說還存在了。但實際上是空無所有。「無生處故」,沒地方。本來沒生,生的都是夢起,無明本來沒生起,因夢而生執著,若沒夢也不會有執著。
分析起來,無明有兩種:俱生無明與分別無明,俱生無明是我們人生生世世,已經形成的無明;十二因緣裡面說的無明緣識,識緣名色等,是說無明無始。過去相續來的,這我們現在做不得主張,現在要做工夫,把它覺破,因對過去已沒辦法,過去已迷了;由父母生來一直在無明里,一直在不知不覺裡面。另一種是分別無明,是師父造成的,師父叫你執著,叫你這樣做、那樣做,師父把你的路帶錯了,這是師父的罪過;師父叫你著相,這樣顛倒、那樣顛倒,這是師父給你無明,結果許多人給瞎眼師父害了。所以這是分別無明,是由分別而來。分別無明對現在的染污作用是最嚴重的,假若分別不是無明而是智慧光明的話,這無始的無明很快馬上就破掉,一做工夫就會破掉。所以這分別的明與無明是關鍵,就是現在的教授講解,現在的善知識指點,是至關重要的。過去的已過去,已經形成,現在的人在現實的業報中,我們通過現在的覺悟、現在的明白最要緊。所以無明本來沒生處,你不要找有一個地方;無明本來是空,只要參透它就行了!一切眾生從無生中來,妄見生滅,領悟無生而生的道理,是個關鍵。一切眾生在無生當中,妄見生滅,生東方、生西方,實際上都是妄見生滅,都是我們的佛性裡面,哪裡有東有西?都是佛性的顯現,但是無生不妨生,不妨顯現,若沒顯現是斷滅見,我們不落斷滅。無生而生,無所不生;無相而相,無所不相,都是具足。那麼一切眾生,在無明裡面妄見生滅;你若不妄見,那麼一切現成,一切都是清淨莊嚴,現在所有的地方都是淨土,所有的法門都是妙法。你現在當下的心地就是佛,不但是菩薩,你的心就是佛的心。你不執著菩薩心,甚至講佛心,也不執著於佛心。為什麼?因為講佛心還有生滅,覺著有個佛心在,還是生滅,連佛心的生滅也沒有,一切空盡,「是故說名,輪轉生死」。一切眾生只因無生中妄見生滅,所以說即沉沒於生死。好比旋火輪,把火球系在繩上旋轉,實際上是沒圓圈的,只是我們覺著有個圓圈,這就是以妄為真;眾生迷惑,所有的修行法門都是為了打破這個迷惑而用功的。若沒這個目的,佛是大妄語,但是佛不是打妄語者,佛是從真實的真如佛性的覺性之道上流出的話,一一引歸我們的大道,所以「妄見生滅,是故說,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這裡指出怎樣用功。如來因地修圓覺,我們現在就是如來因地,佛已經成佛了,因地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佛是果,我們現在是因,那麼我們現在的因怎樣修圓覺?「知是空花,即無輪轉」,這八個字是指示悟入的關鍵,要我們在心的觀智中當下了知這些身心世界都是空花,馬上即無輪轉,輪轉一止,真明剎那頓現。知道身體是空的,不執著空。了悟心念是空,不生分別。「放四大莫把捉」,這是《證道歌》裡說的。你知道境界空,不著境界,知道法門空,不執法門,知道感覺空,不著感覺。
做工夫天台宗有六個層次,提一提:
第一層次,知道山河大地,男男女女,知道佛堂的莊嚴與垃圾臭穢,這些都是空的。知道所有境界是因眾生而立的,眾生喜歡好看的,立好看的,莊嚴到極點是佛相,反之最污穢是垃圾,這些都是眾生世界緣起的,這種現象的本身是性空,不要執著於這些。
第二步,不要執著於自己的感覺,有些人說,我現在修行感覺很好,修得很清淨,人很輕,覺得非常舒服,是感覺,感覺是不對的。你所有的感覺,苦與樂、進步與退步,你所有的感覺都是錯誤的,都是無明,這是第二步工夫。你要丟掉所有的感覺,如今是熱的,或者冷的;今天的菜好吃、不好吃;今天誰對你客氣、不客氣等等的感覺,名的感覺、利的感覺,有成績、沒成績,你都得全部把它們丟掉,所以第二步工夫念佛時不落在感覺上。拜佛時,不要感覺到自己在拜佛,能禮所禮性空寂,能念所念性也空寂,正念無念等等,都是說明這個道理。
第三步空,到第三步時你會空了動靜內外的對立,進入於空的禪定。只要內不著身心、感覺,外不著境界,你會身心歸於空,空相會出現了,空時不執空,知道空不可得,在空裡面體會誰知道空,參透空的本源是什麼?空從哪裡來?在哪裡顯現?
第四步工夫,參透這個空,了達覺空不二,一覺,空就消失了。
所以第五步覺性現前。覺性現前時,分證真如,成如幻三昧,證到真如性體,一切平等,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證真如性體。
以後第六步工夫是圓證真如,圓證法界成佛道。
這裡分做六步工夫,但是現在的修行人,第一步工夫也沒做,都是天天執著於境界,日子好或不好、熱鬧或不熱鬧,這是外面境界;身體舒服不舒服,感覺好不好這是裡面的,執著內外的妄心妄想上所以修行進不上。第一步也沒做好,如何說第二步、第三步?完全是感覺、幻覺裡面,所以既然知道是空花,外境是空花,感覺是空花,這個空也是空花。好!「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馬上沒輪轉,馬上就證到了。所以禪宗中說直指與本證,就是這地方來。「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這個地方沒輪迴,沒生死,到那裡還有身心?永不生死。你是一個沒人的人,沒執著的人,所以說:「亦無身心,受彼生死。」就是說沒受生死的人了,雖然說還有一個肉體在,這個臭皮囊,實際這個地方不叫臭皮囊,這是我們的工具、妙用的工具,來度眾生的工具,借這個肉體來度眾生。有些人說,我先往生西方再來度生。如果你悟入圓覺,現在就可以度眾生。所以「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這個地方沒我執,就得到解脫,五蘊照空,一切苦厄都沒有了。外無世界,內脫身心,所以身體猶如虛空,不計著心念;身體如同法界,同法界廣大圓明。「非作故無,本性無故」,有些人說,我是自己修起的,我修到空、修到無、修到這樣的境界;實際不是,這是本有的,本來是無的。所以說:「非作故無。」不要認為是我修起,實際是借修跳過去的,跳到那個真實的地方,回歸真實的地方。「本性無故」,本性就是無,這是個無的地方。過去有個做父親的,這是《奧義書》裡面說的,他的兒子問他:「我是誰?我到底是什麼?」因為他的兒子還是個孩子,不能用知識解答這個問題,那如何說呢?他說:「你去摘一個水果來。」水果摘來以後,叫他把水果切開,問孩子這水果裡面是什麼?孩子說:「水果裡面有種子。」他說:「你再把種子切開,裡面有什麼?」孩子說:「種子裡面沒有什麼。」他父親就說:「這沒有的就是你啊!你就是沒有的。」這就叫無,這個無不是斷滅的無,這無是有種子,這種子生法不盡,緣起不盡;我們人的性就是無,種子切開就沒什麼。所以這本性本無,這無具足一切法,這是妙有,無裡面的真空妙有。所謂「彼知覺者,猶如虛空」,你體會到無,「無」應有一個覺性來說無,有個覺,但不是感覺。我們眾生是受這個苦樂的感覺,這個覺當下是空的覺,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覺,這個覺我們知道是知覺性,這個知覺性猶如虛空;你不要執著,雖然是空,但是猶如太虛空一樣,沒有一點痕跡。知道無的人也沒有,知道覺這個空的人也沒有。「知虛空者,即空花相」,知道虛空的,知這個覺如虛空一般也要空掉。就是虛空相,第二步也要破掉它。「亦不可說,無知覺性」,第三步也要把它空掉。假若執著無知覺性,豁然空撥因果,就亂來了,也不對。所以「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沒知覺性的執著破掉。這個知覺性是朗然現前,了了分明,但是沒有分明的「人」存在,沒能沒所,沒能知與所知,它是全體法界,一真獨露,天真自然,法爾平等。佛教中講到這裡只能這樣講,因為語言沒辦法說,這裡要有善知識印證。這個理是這樣講的,到這時恐怕你有住著,需要別人敲你一下,敲一下把你的住著破掉。所以禪宗為什麼要棒喝,就是破你修行當中一層一層深入時的微細執著、微細的知覺。「有無俱遣」,有也丟掉,無也要丟掉,離四句,絕百非。什麼叫有?什麼是無?什麼叫有佛?什麼叫無佛?你說有佛也不是,說無佛也不是,一切都丟掉,心不可思,言不可言。佛經所說的不可思議境界,就是這個地方。「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這裡叫淨覺隨順,大家要體會到,這裡是真正的因地、真正的徹悟境界,這是真正的正法眼藏,這地方就叫如來出世。世界有這樣一盞明燈點著,有緣的眾生能夠入佛妙道,你不會模稜兩可,不會說來說去,非常明確的,怎樣就怎樣,但是是隨機而說,方便有多門。「淨覺隨順」,這是真正的因地。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
「何以故?」,為什麼這樣說?「虛空性故」,就是一切法空不生滅。一切法如虛空一樣,虛空不會說自己是空的,虛空也不會說日月、星辰、銀河系等宇宙里這樣多的東西在我裡面轉,我能容納萬象,不是很多很多嗎?其實不多,虛空不會說自己多或者說自己少,它沒任何物,它沒辦法說。如虛空性一樣,虛空自性不生滅。「常不動故」,前面講法空,這裡講法寂,沒來沒去。我們的真性是湛寂一片的,也沒來,也沒去,沒過去到現在,沒現在到未來,它永遠是當下、當處出生、當處現成。所以說它沒動,湛然一片。《法句經》裡面說的:「諸法從本來,寂滅無所動。」《楞嚴經》裡說:「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法華經》裡面也說:「常自寂滅相。」雖然沒動,但能顯一切動,這個動是妙動、妙相。「如來藏中無起滅故」,如來藏裡面沒生沒滅。如來藏是佛教中的根本,是成佛之因。別人說到無,說到空,是不是會沒東西了,能不能成佛?我們知道有個如來藏具足一切功德。如來藏是成佛之因,有三個意義:第一個是隱覆義,就是有如來的性德藏在裡面。《理趣般若經》說:「一切眾生皆如來藏。」生死煩惱中有如來之身,就像貧女懷了輪王一樣,將來要繼承皇位的。或者說是窮人家裡藏有寶藏,有九種譬喻,簡單地說,就是如來隱藏在裡面,未經修行開發。雖有這樣的如來性,仍未成佛,好比種子的隱覆於大地中一樣。第二是含攝義,就是說如來法身含攝身相國土、神通大用、無量的功德,又能含攝一切眾生,都包容在如來藏裡面,所以我們不會落於空。第三出生義,就是如來藏能出生法身,含一切德,能夠證成大道,一切無漏因果都從這裡生起、顯現,一切人天道行也是從這裡顯現,這就說明有個如來藏性存在。我們具備能夠成佛的因素,我們的信心就是從如來藏上面建立的。所以有些地方說「空如來藏」,它是法性的空,它是萬物的能量。「不空如來藏」能緣起萬法,世出世間都是從這裡顯現。「空不空如來藏」,它是法性的平等,究竟的圓滿,這叫三如來藏。依「天台宗」來說,藏教部的修行人,它只能分析空,它的空是離開緣起的有,世俗有以外的空;通教的空,是當體空,當下就是空,但是它觀察世界如夢如幻,像做遊戲,它不認真去起一切功德妙用,它不具足功德相好;別教有次第三觀,從假入空,從空出假,最後達到空假不二,這就是先從假入空如來藏,再從「空如來藏」出「不空如來藏」,最後入於中道的,「空不空如來藏」;圓教一心三觀,當下具足,一悟一切悟,一行一切行,一修一切修,一斷一切斷,他是圓的,整體圓融,一證一切證,它都是在當下顯現的,這是圓解。一個圓解的人,就了知本性具足這些微妙的功德。所以說如來藏中無生滅,本來沒生滅,具足一切。「無知見故」,沒知見,凡是一切知見都是妄見。大家要注意,見道的人他沒知見,見道者無見,你覺得有很多認識,或者覺得佛教很高深,覺得懂了很多,這是知見。你見生死可了,或者見涅槃可證,都是知見。真見道人無知見,它裡面沒一物,但是它隨機而說,所以如來藏本質來說它沒知見,沒知見才沒執著。眾生迷了,有生死,一個開悟的人離開生死的知見;真開悟的人,沒開悟的知;他不會覺得自己開悟,誰若說自己開悟了,就不是開悟。因有開悟的知見存在,所以到這境界,借佛經裡面現成的話講,不但是不可識識,而且不可智知。你不是很聰明,你不是懂得很多,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離開一切分別。「如法界性」,一切平等,如法界性,法界性與如來藏是同一種意義的不同講法;法界性有情無情沒分別的,叫法性、法界之性。如來藏是根據有情成佛的因地來說的,好比佛性是屬有情,有覺性存在。「如法界性」,一切平等,對一切沒分別,對一切的顯現都是一體的顯現。「究竟圓滿褊十方故」,甚麼叫究竟?豎窮三際,始終常然,超越修為的時間,窮盡萬法的本源,而且一直是這樣不變叫究竟。圓是圓遍十方,圓遍虛空界。滿,具一切功德。遍十方故,它沒邊沒際。這如來藏性本來沒開始、沒結束,它永遠是這樣具足,所以如來藏性用「究竟圓滿遍十方」來體現,它因沒起滅、沒知見,如法界性,大家要去體現這種境界。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這裡是如來所作的總結與因地法行的功用。「是則名為「因地法行」」,這樣子叫因地法行。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由於這樣的關係,你先要對如來因地作這樣的理解,由理解再去悟,悟了以後,不發而發菩提心,這叫發清淨心,不是有漏的污染心、不是有為的心、不是欲望的作用、不是心念的作用,是自然的、本性的開發,這樣發心才叫發菩提心,所以說「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這樣叫真發菩提心。勝義菩提心的開發,最初由歡喜地菩薩開始,一旦這個人真實開悟了,就進入初地菩薩,所以我們不要輕視自己,真正修行用功的人,成佛也敢承當,佛是偉丈夫,我亦是,有首偈說:「佛是丈夫我亦爾。」我怎能不精進成佛?怎能老是把自己看成凡夫?成菩薩也不敢當?應是成佛也敢當。有這樣的氣概,才能夠成就。為什麼?這大乘的清淨心沒有大力量、大智慧,沒辦法深入。由於依圓覺理髮清淨心的緣故,所以「未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末世眾生以這樣去修,不會墮邪見,否則問題會很多很多,你一輩子也解不完,這裡解決了,那裡又出問題了,始終有問題,永遠解不清,你永遠也學不完佛法,只要你能從這裡悟入,那麼三藏十二部經,一切宗派、一切法門從這裡流出。我們現在所修行的一切境界都從這裡流出,我們所有的智慧與成就也都從這裡流出,又一一回歸圓覺之性,不住不著,這樣才會圓滿,也就沒問題。一個修行人始終有問題,始終到外面去尋求,始終這樣忙忙碌碌,如我們所說的忙道人一樣,就無有了期了!我們修行應是一個閒道人,即「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什麼叫不見?沒知見,君就是如來藏性,這個性怎麼能見著?沒知見、沒分別,是現成的,是本來面目,就是講「君不見」,你不要到外面去找,要迴光返照。君既不可見,有什麼好學的呢?沒什麼好學的,都是本性的流出,還學什麼?到外面去學,從外入者皆非真,外面學來的東西不是真的。本來具足,叫流出;絕學無為,沒造作;雖然無為,無所不為,一切都是現成的顯現,都是它的造作;都是它的妙用。閒道人,沒煩惱叫閒,沒什麼可以去忙忙碌碌的修行,沒什麼目的沒達到而去奔波,沒有這麼多的勞碌。這閒,不一定在山林里才能謂之閒,在城市裡也可叫閒,那裡不是閒?閒是離五欲時的一切處閒、一切處清淨,叫做道人之閒。因我們修行人要做閒道人,沒有忙忙碌碌,那裡來的這麼多的事?有些人這樣搞不清,那樣也搞不清,應該要把一切都搞清楚,才能做一個閒道人,所以這樣我們不會墮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違於無明。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法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這時候,世尊為了重新宣說這甚深的第一義諦--不可思議的境智,誦出了下面這首偈子,把這一節里的內容簡要地表達出來。「文殊汝當知」,文殊啊!你應該知道。這實際上是對我們說的、對大眾說的,你們大家要知道。「一切諸如來」,十方三世一切佛。「從於本因地」,他們從最初最初的因地開始修行。「皆依智慧覺」,都依智慧來覺。我們知道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教全靠智慧,它不是感情宗教。耶穌教是感情的宗教,他們說博愛,它從感情出發,耶穌教信眾時不是講什麼深奧的道理,而是講譬喻、寓言。譬喻性的,叫人要愛,愛上帝,他們認為以全部的愛投入後,自我消失了,上帝才能出現,通過愛上帝來失掉自己。佛教提倡自我覺悟,當你覺悟時,自我才會消失,才能跳出這火坑,跳出你的執著。所以說都是從智慧覺的,從智慧覺才能摧破無明。「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花」。了,是了悟,真正通過理性,通過自己的智慧去了悟,了悟我們的心及種種分別、種種執著是無明。達,是通達,通達無明相不可得,通達於我們心裏面的一切不可得,通達一切法是從圓覺中流出,從自性所生的,所以通達無明;無明若通達了,就是實性顯現,就是本性顯現。我們若對無明不通達,很多人只知道在佛法裡面學,但不知更應在煩惱中學、在生死中學、在痛苦中學、在矛盾中學、在憂慮中學、在你的起心動念中學,這裡面有佛法,這是真的佛法,那些經論里的是文字、概念的佛法。佛法就是在你的現實生活中學修之後,從這裡體會出的佛法,才是你自己佛法,就是說是你自己的智慧,就是你講給人聽時,才會有血有肉,是非常真實的,是你自己的佛法,那些學來的是佛留下來的文字的佛法,是你學來的,不是很真切的,所以說「了達於無明」。當你了達時,知道無明是空花,「即能免流轉」。當你知道是空花時,流轉就免去了。「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好比夢中的人,醒時找不到夢中的境界,本來沒夢。「覺者如虛空」,知道覺悟的人,去破無明、執著,去做工夫、念念覺照,這覺的「人」也是虛空,你不要把這虛空執著、不要分別這個覺。「平等不動轉」,沒能覺沒所覺,正是覺,沒佛沒眾生,正是佛;沒悟、無所悟,正是悟,所以說是「平等無動轉」。「覺遍十方界」,到平等不動轉時,這個覺就遍十方界,十方世界都是覺,叫做圓覺十方。「即得成佛道」,就能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一切幻化,本來無生,所以沒地方可滅。
「成道亦無得」,雖然成道了亦無所得。《心經》說:「無智亦無得,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你若有得,必有失,有成必定有破壞,所以道教里煉精、氣、神,煉成嬰兒,或者陽神,最後還是破壞掉,無論你是怎樣修起的,修起的終究會破壞掉,只有這大道是無所得。所以《心經》大家要真正懂得,無得時才是大道,所以證道也無所得。「本性圓滿故」,為甚麼無所得?因其本性是本來圓滿的,本來具足的,所以不從外得。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菩薩在因地里,能以圓覺淨性為本,而念念覺照為相,時時了悟為用,久久必能打破妄惑,顯現覺心,所以能發菩提真正的道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這裡指我們現在的時代,處於業海顛倒之際,如能依佛所開示的圓覺妙性而破無明執著,依正智慧去修行,那麼就不會隨波逐流而墮於邪見了。
佛在這一節里只講了一句話,試參看,到底是那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