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身而誠論遺傳
目前提起青少年的問題,從各方面的見聞所及,不是涉及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就牽連到社會教育有關的社會風氣方面。同時,社會演變隨著時代的變化,日益加速,不但青少年的問題有與日俱增的嚴重趨勢,跟著而來的,兒童問題與問題兒童等也同時並發。於是,一聽到這些問題的表面,便像一個很嚴重的危機,就在人們的心裡,將要隨時爆發似的。束手無策地憂慮和嘆息,便替代了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其實,一個人或社會群體的思想和心理的成因,是由許多因素而組成,並非只是單純或少數的幾個原因所造成。一個人的思想,從意識活動而來。意識的活動,隨著身體生理的成長和變化,以及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各種影響而形成。由於意識活動構成各種思想的變化而造成心理的狀態。復由心理的狀態,反覆接觸外界的刺激和反應,而產生一般思想或某種特殊思想的範疇。依中國文化的習慣觀念來講,綜合起來,由嬰兒、孩童,到達少年、青年,每一階段暫定以五歲作為界限,節節形成一個人的思想與心理的作用,必須憑藉身心兩方面互相影響而成長。
暫時擱置形而上的生命本體論的秉賦問題不談。遺傳、家庭、歷史文化、時代潮流、社會環境與學校教育等六個因素,便是形成青少年們思想與心理的主要成因。其中忽略了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會造成偏見與錯誤的論斷。因此研究青少年問題,隨便籠統地涉及親職教育或學校教育等問題,未必儘是確論。
關於遺傳的問題,現在不想牽扯太遠。冒然鑽進遺傳學的範圍,難免變成坐談學理而不切於實際。如果嚴格討論到遺傳的關係,便會牽涉到人類學、民族血統學,乃至天文、星象、地理環境、生理學、性心理與性生理學,以及中國古代文化重典中《禮記》的胎教等等許多學理。因此,暫時只討論到遺傳的實際關係。
任何一個兒童或成人,他的心理狀況,除了主要原因——得自先天形而上生命本體的秉賦,略而不談以外。他的意識潛能的成長,實由於父母遺傳的秉受,有大多數的因素。只是一般人忽略了這個問題的重心,或者根本沒有發現這個人父母本身潛在意識的重點而已。而且遺傳的作用,大約有兩種形態:(1)直接遺傳:這便是說某一個人的遺傳作用,是由父母兩人的直接秉賦而來。(2)間接遺傳:這便是說某一個人的遺傳作用,是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的血緣關係而來。無論為直接遺傳或間接遺傳的關係,一個人的個性和心理的形成,屬於遺傳的關係,幾乎占有一半的成分。但是遺傳的關係,又有更代變化的作用,並非是父母或祖宗是白痴,所生的子女必定就是白痴。在遺傳的成因中,他還有自我的秉賦,加上受胎時的時間、空間的物理環境,以及父母在性行為時的心理與思想等等主要正反的遺傳原因,因此而起變化成為更代性的成因。
2.望子成龍豈如人意
此外,遺傳的作用,最為明顯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是,它有承受傳統遺傳與反承受傳統遺傳的兩種作用。(1)所謂承受傳統遺傳:這便是說某一個人,他的父母是純良老實或者刁鑽古怪的人,而所生的子女,也是純良老實,或者刁鑽古怪。(2)所謂反承受傳統的遺傳:這便是說某一個人,他的父母是純良老實,但所生的子女,卻很刁鑽古怪。他的父母是慷慨好義,而所生的子女,卻是慳吝自私。或者介乎兩者之間,具有雙重性格的個性。相對地,某一個人的父母是刁鑽古怪,所生的子女,卻很老成持重。這種現象便是反承受傳統遺傳的作用。他的父母是滿腹經綸,所生的子女,可能是冥頑不靈。因此中國古史上的有名的唐堯是聖人,但是他所生的兒子丹朱,卻是一個不肖之子;瞽叟不是好人,他的妻子也很壞,但是他們所生的兒子虞舜,卻是聖人。有些忠厚老實之家,反出敗子。有些不善良的父母,反而生出大好人的兒子。這就是說,在某一父母的心理潛能里,他有善良的一面,也有很不好的一面。例如一個老實人,處處肯吃虧,可是這種肯吃虧老實的行為,是壓制內心的反抗,無可奈何而變成的老實表現。實際上,他的內心並不寧謐,雖然壓制心理思想而表示為老實吃虧的外表行為,但仍不能平靜內心,含蓄有極端的憤怒和慍怨的嗔恨。因此,便形成更代遺傳的相反個性。或者,在受胎的性行為時,男女雙方的思想心理因某種事實,或天然氣候,或某種環境的影響,而構成當時心理的極大抗拒和鬱抑,也就變成更代遺傳的相反作用了。所以望子成龍而未必盡然,並非偶然的事。
由於這個道理,所以大學問家的子女,也許是天生不通文墨,不愛好讀書的種子。大英雄的子女,也許是過分懦弱的人物。文學家的子女,可能不愛好文學而喜歡玩耍。藝術家的子女,可能是鄙視藝術而喜愛做工或經商。軍人的子女,可能愛好文學而反對軍事。工商業巨子的子女,可能是遊手好閒,貪戀遊蕩的角色。其中原因,錯綜複雜,要由諸位有心研究者,以科學的方法去蒐集資料,統計結果,加上哲學的推理,便可求出結論。那時,方知我言不謬也。在此只是指出原理、原則的所在,要同學們去深入研究。我沒有時間也沒有作這些精細統計的工作。我現在所講最主要的重點,是希望家長們,或者注意親職教育的人們,應當先了解這個原理,自己加以反省,或進而作更深入的研究,然後才對兒童教育與親職教育實施正確的方針。如果一味望子成龍,好像有些父母一樣,把自己一生的失敗和沒有達成的願望統統加在子女身上,要他們努力向上,去替自己爭口氣而光耀門楣,榮宗顯祖,這不但是很大的過錯,實在也是作父母心理道德上的罪過。結果一味如此妄求,他的結果會適得其反,反而造成子女在心理上潛在的抗拒,結果便變成不容於家庭和親友鄉里,而社會上,又隨隨便便加以一頂太保或太妹的帽子。不但使自家無後,而且也使國家社會,無故喪失了一個有用的人才。同時,希望一般盲目跟著升學主義走的人,能夠寧靜自思,好好為家庭、為國家、為社會著想,而努力地教育子女成為有用的人才。
3.什麼是親職教育
講到親職教育,聽起來是很普通的名辭。任何一對父母,有了子女,由嬰兒至孩提,由兒童到青年,誰又不施管教?古今中外,哪個孩子又沒有受過親職教育呢? 除非少數的例外,屬於不幸者的遭遇,那就另當別論。因此,所講親職教育,豈非極普通而不成問題的問題嗎?然而,如何是親職教育的標準?親職教育應該要怎樣做?哪些父母才有資格擔任親職教育的主角?這等於說:凡是學校,都有老師,可是哪種人才有為人師表的資格?誰又是真正的好老師呢?所以當父母或家長的人,他自己本身的親職教育,和他所受的其他教育,是否都夠水準而無差錯呢?這些都是決定親職教育的先決條件。倘使講親職教育而忽略了這些問題,或者把問題青少年的過錯隨隨便便,一概歸咎於親職教育,這就真成為親職教育思想的問題了。
4.中國文化中親職教育的論著
依照中國人一般通俗的觀念來講,大體上都認為我國的親職教育,是最完善、最悠久的倫理教育。歷史悠久,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否最完善,那是多方面的問題,不能泛泛而論。在中國文化中,對於親職教育,列有明訓的,最早莫過於《禮記》。我總希望自己的國人、自己的民族,都能先行深切了解自己的文化。至少,也須人人一讀《禮記》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此不再詳引。但是依照古禮——也可以說是古代的文化制度,童子六歲入國小,先從「灑掃應對」開始學習。以現代語來講,便是先從生活的勞動教育入手,以養成清潔整齊的習慣;然後施以待人接物的禮貌教育,這便是所講「應對」的內涵。換言之,古禮的六歲入國小,先從「灑掃應對」開始。它的教育精神,是注重在人格的培養,和禮儀的規範,並非先以知識的灌輸為教育的前提。所以在《論語》中記載孔子的教育,也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透過這個主要的中心思想,便可想而知中國古代,對於「灑掃應對」的兒童教育,也是在入學後開始。難道六歲以前,在家庭方面,便沒有教過「灑掃應對」的事嗎?事實不然,所謂「灑掃應對」的教育,當一個兒童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家人身教的薰陶,早已「耳濡目染」,所謂不教而教,教在其中已矣。六歲開始入學,除了注重兒童的生活教育,和禮儀教育的基礎以外,便以知識和技能的養成為前提,那便是:禮、樂、射、御、書、數等有關文事武功的「六藝」。到了十八歲入大學,才實施立身處世的成人教育。所謂「學而優則仕」,便是指這個青年階段前後的教育而言。總之,中國古代的親職教育,讓我們重複地說一句:除了《禮記》上所列舉有關的記載以外,並無別的專書。
漢、魏以後,對於親職教育,逐漸出現了專書。但是嚴格地說一句,那些有關親職教育的皇皇大著,並不見得是為教育的理想而立論,而且更不是由教育哲學的基礎而出發。那些著作大體上還是受到秦、漢以後門第觀念的影響而作。例如漢、魏之間班昭的《女誡》、隋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等。而且它是成人的倫理思想教育,並非絕對可作為兒童親職教育的範本。宋、元以後,理學家的儒者們,滲入佛、道二教因果報應的觀念,散見於個人學案中有關親職教育的思想,更為普遍。自元代儒者郭居敬選定了《二十四孝圖說》以後,到了明代理學家朱柏廬所作《治家格言》,便更普遍地被認為是兒童教育的讀物。而原屬於道教教義的《太上感應篇》,以及亦儒亦道亦佛的《陰騭文》、《功過格》,也普遍流行為家喻戶曉的親職教育指南。清儒陳榕門所著《五種遺規》中的「教女」、「訓俗」兩種遺規,都可以說是儒、佛、道三家的有關親職教育思想的匯流。實際上,這些著作,大體都是倫理思想和人格養成的成人教育的範圍。所以說在中國文化中,對於親職教育的思想、理論、實施,是否真能稱為最完善的,就須重新磋切商量,不能空泛而驟下定論。
南懷謹先生《亦舊亦新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