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辰霄:《達摩祖師傳》整理編輯


時間:2017/5/23 作者:天澤

來源於:金剛般若之覺照的部落格

《達摩祖師傳》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禪宗起源

1.拈花與微笑

第二章 達摩如何把禪宗傳到中國

2.達摩拜師

3.無緣渡梁武帝

4.一葦渡江

5.達摩嵩山面壁

6.把心拿來,我替你安上

7.達摩傳衣缽

8.卓錫得泉

9.達摩二入四行說——見性成佛

第三章 祖師西歸意

10. 少林武功

11. 只履西去

後序

12.立雪斷臂,留待後人論

13. 如何是祖師的西歸意

前言

達摩祖師是中國禪宗的始祖。他生於南天竺(印度),婆羅門族,傳說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剎帝利種姓,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羅。出家後師從般若多羅大師,後更名菩提達摩。

菩提達摩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班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為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自小就聰明過人,因為香至王對佛法十分虔誠,因此從小菩提達摩就能夠遍覽佛經,而且在交談中會有精闢的見解。

般若多尊者在遊歷天竺國時,一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菩提達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眾生的理想,以及豐富的佛學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門下,成為禪宗的門徒,而且發願要將當時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統一起來,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興。後來菩提達摩繼承了師父的衣缽,在天竺國內弘揚佛法。有一天,他聽到自己的侄子,繼承南天竺王位的異見王,為了自己的國家不受外邦的欺凌,要採取禁止信仰的法令。於是,菩提達摩便派弟子婆羅提前往勸諫,波羅提不辱師命,成功地扭轉了異見王的禁教政策,並且使異見王成為虔誠的佛教徒。

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裡北行至北魏,到處以禪法教人。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陀拈花微笑,迦葉會意,被認為是禪宗的開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只要明心見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後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

第一章 禪宗起源

禪宗,源於佛祖釋迦牟尼佛對迦葉拈花微笑。佛教禪宗第一祖師是迦葉。

佛祖釋迦牟尼佛傳了禪宗後,預言說,到了第二十八代祖師,禪宗將傳到震旦(中華),禪宗將在震旦興盛。

於是,作為第二十八代禪宗祖師的達摩來到中國,把禪宗傳到中國,成為中國禪宗第一代開宗祖師。

1.【拈花與微笑】

古老的舍衛國,美麗的祇樹給孤獨園。

清晨下過一陣小雨,此時,給孤獨園中鮮花盛開,綠草如茵,到處勃發著生命的氣息。

世尊剛剛從定中醒來,他知道今天是他的生日。那是一個遙遠的春天,足月懷胎的母后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途中突然感腹中疼痛,依靠著一棵婆羅雙樹,他的生命誕生了。算來,那已是八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曼陀羅花也是這樣散發出醉人的芳香,天空藍得就像是剛剛被人用水洗過一樣,然而,隨著他生命的誕生,母后摩耶夫人卻從此離開了這個人世。

然而生命的賜予並沒有帶給他任何歡樂,相反,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目睹了人世的種種苦難,感受著生老病死的時時逼迫,他幾乎每天都有一種煎熬般的感受。於是,他在二十九歲那一年終於拋別了愛妻幼子,走出了宮殿,走進一座樹林,過起了苦行僧的生活。六年後,在一次禪定中夜睹明星,得大啟悟,成為人天師表的釋迦世尊。他將自己悟得的大道一次次向人們解說,他也被人們尊為佛教的創立者。人們尊稱他為「佛」,覺悟者。

璀璨的陽光像尼禪河裡的聖水一樣灑在世尊的身上,世尊揉了揉他那雙智慧的眼睛,感覺告訴他,不久他將離別人世,回到他的生命之初。那時候,一團智慧之火將寂滅他的色身肉體,於是,他深邃的思想和超人的智慧將會被人一次一次地解說,人們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意願翻炒著他在靈山會上的一切言說。想到這裡,世尊忽然有一種莫名的悲哀。然而他很快又從悲哀中振奮起來,他知道終會有人與他的思想息息相通,終會有智者在他的身後讓他創立的學說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傳遞於世,以幫助那些苦難的人們得到解脫。

「世尊,到了托缽行乞的時候了。」不知什麼時候,弟子阿難雙手合十走近他說。

「呵,好吧阿難,請幫我穿上袈裟,讓我們一同去舍衛城吧。」

一個多時辰之後,世尊和他的弟子們從舍衛城乞食回來。璀璨的陽光在巨大的婆羅雙樹下灑下無數的碎金,阿難等十大弟子以及其他聽眾一千二百五十人齊齊地聚集在世尊的周圍,以一種特有的歡喜,準備聆聽世尊的說法。此時的給孤獨園萬籟俱寂,樹上的金絲鳥停止了嬉鬧,林子裡的猿猴們昂起了腦袋,美麗的梅花鹿欣悅地將一盤盤鮮果呈送到世尊的座前。然而許久過後,卻仍未聽到世尊發出任何聲音。

這些日來,信眾們都覺得世尊的話越來越少,世尊的行為也越來越怪誕。有一次,世尊剛剛落座,他的弟子阿難卻突然宣布:世尊說法完畢。於是,剛剛落座的世尊就起身離座。還有一次,當弟子文殊恭請他為聽眾們說法時,世尊卻反問說,請問,我成佛四十餘年,曾經說過一個字的經,講過一個字的法嗎?

婆羅雙樹下的樹影已經移出了很多,人們知道,今天世尊不會再說什麼了。細心的弟子們開始意識到,尊敬的導師世壽將盡,但他們知道,慈愛的世尊一定會以另外的方式開啟人們智慧。世界不能沒有世尊,就如同大地上不能沒有陽光一樣。於是,他們寧可就這樣默默地圍坐在世尊的周圍,感受著世尊智慧之光的無量照射。

忽然,世尊啟開他的雙眼,從寬大的衣袍中取出一顆珍珠示向他的弟子們說,你們中間有知道這珍珠是什麼顏色的嗎?有人搶著回答說,呵,偉大的世尊,那是一顆紅色的珍珠。世尊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世尊把那串珍珠放入了衣袍,卻將一隻空空如也的手掌示向大眾問,請問有誰能說出這一串珍珠是什麼顏色嗎?有人又搶著說,慈愛的世尊,你手上什麼也沒有啊。世尊嘆了口氣說,世人啊,假珠子倒能說出它的顏色,而一串真正的珍珠卻一個個視而不見。

人們面面相覷,一個個慚愧得無地自容。然而世尊卻笑了笑,接著從懷裡拿出一束美麗的曼陀羅花示向大眾。受過剛才教訓的弟子們一個個無聲無息,細細地解讀著世尊這特別的意蘊,人群中,弟子迦葉突然發出一聲會心的微笑。世尊高興地說,呵,我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並說了一句偈: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很多年後,人們知道,那就是以心傳心的智慧,那就是被後世的人們說了又說的「不立文字」的禪。禪從此誕生了。而以一笑博得世尊讚許的摩訶迦葉被人們稱作禪宗的初祖。

第二章 達摩如何把禪宗傳到中國

2.【達摩拜師】

達摩祖師在他還沒有出家為僧以前,本是南天竺(印度)國王香至王的第三子,他曾是生長在貴族家庭的王子。他的父王香至王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有一天,香至王詔請般若多羅尊者在宮殿之上大開講筵,這位般若多羅尊者便是印度佛教禪宗的第二十七代祖,這天他來到香至王的宮廷里,受到盛大的歡迎和恭敬。香至王為了要向般若多羅表示敬意,以及為他自己培育福德,便將大量的珠寶布施給般若多羅尊者,般若多羅接受這些珠寶以後將它放在几案上。香至王將三個兒子叫來,要他們向般若多羅敬禮,他們便拜過般若多羅,站在一旁。

般若多羅一看這三個王子,相貌都長得很好,但不知各人的才智如何。於是,便出問題來測驗他們。般若多羅尊者指著几案上的明珠問道:「世間還有什麼寶物,比這顆明珠更珍貴呢?」

香至王的大兒子名叫淨多羅,當即回答說:「尊者!沒有了! 這顆明珠能照亮世上萬物,世上也沒有其他寶物可與之相比,只有法師之德行才配擁有此物!

第二個兒子功德多羅的答案,與長子月淨多羅大同小異。

只見第三個兒子菩提多羅,卻從從容容的站了出來,回答說:「不!般若多羅尊者!這些珠寶並不是世間最好的物品, 寶珠之光只照耀他人不能自照,我認為世上最寶貴的是智光。

這真是語驚四座的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他卻接著說:「因為這寶珠的光明只是世光,應以智光為上;只是世明,應以心明為上。

而且,這顆明珠的光明不能自照,必須要假借智光的明辨,才能夠知道這是明珠,知道這是明珠以後,才知道這是可寶貴的東西。」

菩提多羅又說:「如是說來,我們稱它為寶,它自己並不知道是寶;我們稱它作珠,它自己也並不知道是珠;這就叫做不明自性了。

這麼說,也就必須假借智寶,來明辨法寶了。」

菩提多羅說到這裡,他忽然提高了語氣,對般若多羅尊者說:「般若多羅尊者!然則我師有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也就是一樣了!」

菩提多羅王子說完,所有在場的王公大僚,群臣百官個個叫絕,人人道好。香至王固然滿心歡喜,就連般若多羅尊者,也不能不許為法器。於是他問道:「菩提多羅王子!諸物之中,何物無相?」

菩提多羅很快答道:「於諸物之中,不起無相。」

「諸物之中,何物最高?」般若多羅尊者又問。

「於諸物之中,人我最高。」

「諸物之中,何物為大?」

「於諸物之中,法性最大。」

般若多羅和菩提多羅這一連珠式的問答,竟然引起大殿上的掌聲雷動。自此,般若多羅尊者對於菩提多羅的印象非常深刻,心心相映。

香至王病重,菩提多羅在回宮探望的路上卻遭遇殺手伏擊,其他王子對即將繼承王位的菩提多羅心懷恨意,王宮之中暗流涌動。盤若多羅法師將老王身上的冤魂祛除,又引導菩提多羅修行。後經般若多羅法師的指點,看破名與利,決心拜師潛佛。

起初師父要達摩祖師自蓋自修室以表求佛之心,但這過程中不斷有考驗,蓋了又壞壞了又蓋,後來悟到佛在自己的心中。

隨後師父為菩提多羅剃度,第一刀:斷除一切煩惱,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第三刀:普渡一切眾生。自此更名「菩提達摩」。

菩提達摩出家若干年後,南天竺國里出了一個和尚,名佛大勝,他把佛教分為六個宗派,就是所(一)有相宗(二)無相宗(三)定慧宗(四)戒行宗(五)無得宗(六)寂靜宗。各宗都擁有很多的徒眾。

達摩覺得:這些宗派的分歧,徒然分散了整個佛國的力量、而無補於教義的弘揚,所成者小,而所失者大。達摩這樣考慮過後,便採取了行動使南天竺的佛國趨於一致。

不過,問題卻又出在他俗家剎帝利族的王室里。因為香至王早已逝世,並且香至王的長子,就是達摩的大哥月淨多羅也死了,王位便傳授給異見。這個異見王,便是達摩在俗的侄兒,是一個無道的昏君。

異見王常想:我的祖先總是迷信佛法,我絕不這樣作。他便開始對國內的佛教團體大加排除,這場教難幾乎等於中國歷史上的「三武教難」(北魏太武帝、周武帝、唐武宗皆毀佛法,稱三武之難)一般。 南天竺國原是一個佛教國家,國王是這樣橫行霸道,國內廣大的佛教信眾便都感覺惶惶不安。

達摩以為:異見王損我佛法,這還了得。於是,他便派遣徒眾,到京都去制伏異見王的亂行。有一位八十歲的老者,名叫宗勝,自告奮勇,要去說服國王。達摩覺得宗勝雖然辯論敏捷,但還不能扭轉異見王的偏見,本想要另一個叫波羅提的門徒去,可是宗勝卻不願意,逕自到京都覲見異見王,他與異見王反覆辯論了很久,始終無法說服異見王。 幸好達摩隨後派波羅提也去覲見,正當國王和宗勝激烈爭辯之時,波羅提乘雲而至飛落殿前,異見王很驚慌的站了起來說:「騰雲駕霧,凌空而至,究竟是邪還是正呢?」

波羅提回答說:「我非邪正,而來正邪,王心若正,我便沒有什麼邪正。」如此,異見王便無話可說。可是,他卻心裡窩火地下詔:「把那個失敗了的宗勝比丘,推到後山里去!」 波羅提隨即答:「你既是有道之君,為何要排斥沙門!我雖然所知不多,但由你隨便發問!

異見王便厲聲問道:「什麼是佛?」

波羅多隨即回答說:「見性是佛。」

異見王又說:「師見性耶?」

「我見佛性。」波羅提說。

「性在何處?」

「性在作用。」

「是何作用,我今不見?」異見王把手一攤說。

「今現在用,王自不見!」(你現在就在作用,只是你沒有注意而已)波羅提說。

「於我有否?(我身上有佛性嗎?)」

「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覓!」(佛性無處不在)

「若當用時,幾處出現?」

「若現於世,當有其八。」

異見王追問說:「其八出現,當為我說!」

波羅提便說出了一些偈語式的話:「在胎為身;處世為人;在眼曰見;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異見王聽了這些偈語,便恍然大悟,而皈依了波羅提,成了一名虔誠的佛教徒。

異見王十分欽佩地問道:「師傅!您這樣高明,那您的師承,肯定也是很高明的!」

波羅提說:「我的師傅,就是你的三叔達摩大師!」

異見王聽到達摩兩字好像晴天霹靂,驚駭著說:「我三叔還在世嗎?唉!我真是罪孽深重,妄想摧殘聖教,以致累及我的三叔!」他立刻下了詔書,將菩提達摩迎來京都供養宮中。達摩對異見王匡之扶之,輔之翼之,而致國運大昌。

從達摩出家整整的67年之際,正是般若多羅尊者所預言的:東方震旦(中華)機緣已熟的時候,達摩準備要離開天竺而到中國。

有一天,達摩覲見異見王說:「我于震旦的機緣已經成熟了,我要即日東去,您好好治理國家,好好保養身體。」

異見王聽到叔叔要離去故國,心裡非常難過,他流著眼淚道:「叔叔,您老已是高齡,旅途迢迢萬里,山海重阻,太辛苦了!可不可以不去呢?」

「不可以!這是宿緣,也是天命,逆緣違命,罪戾滋甚!我是非去不可!」

異見王知道不能強留,又聽到這是天命,他便呼天搶地的說:「天啊!你為什麼不佑中國?而使我叔叔離去,使我失去怙恃!」

最後,異見王也知道挽留不住了,便為達摩祖師準備行裝,造了一艘大海船,載著達摩祖師從南印度而來,駛抵中國。

3.【無緣渡梁武帝】

梁普通年中(約公元526年)的一個炎熱的夏季,一位相貌奇異、衣著特別的外邦僧人出現中國南方的臨海都市廣州大街上。只見他須髯滿腮,一臉倦容,碩大的頭顱頂部光禿,四周則是一圈零亂的毛髮,肩扛一鐵色禪杖,禪杖上掛一油亮葫蘆,再加上他身材高大,額骨高聳,看上去有幾分兇惡。他的出現,首先引起孩子們的好奇,他們不即不離地追隨在這外邦僧人的後邊,不知道他神秘的葫蘆里究竟裝藏著什麼稀有的物件。

首先解除警報的仍然是那些孩子們,他們很快發現,這外邦僧人看似兇惡,卻心地和善。他很快和孩子們交起了朋友。他知道孩子們好奇他的那隻神秘葫蘆,於是,他揭開葫蘆的蓋子,一股刺鼻的酒味直衝的孩子們連連噴嚏,於是,他也就仰面大笑起來。

市面上出現一個外邦僧人的訊息立即傳到了廣州刺使蕭昂那裡。那時候,雖然南方佛教還僅僅停留在祈福和占卜吉凶的層次,但在中部地區,佛教在梁朝武帝蕭衍的大力推行下,早已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鼎盛之勢。刺使蕭昂當即讓人把這外邦僧人請到府內,待以上賓。

交談中知道,這外邦僧人名叫菩提達摩,來自那部印度,為婆羅門族香至王三子。禪宗二十八祖。據菩提達摩所說,其師般若多羅臨終前曾說,東方國土有大氣象,我寂滅67年後,你可前往震旦,佛法將大興於斯。

與以往外來僧人不同的是,菩提達摩即不替人搖卦占卜,也不為人祈福消災,他只是說,真正的智慧圓融無礙,實相非相,一切只存在於人的內心世界。

蕭昂聽不懂菩提達摩的話,但也不敢怠慢,他當即把菩提達摩的情況報告給遠在健康(南京)的武帝蕭衍。

蕭衍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著書立說,標佛教為梁朝國教、他造像立寺,並多次捨身寺廟,標明自己的佛教立場,被人們稱為「皇帝僧人」。聽到印度有一位佛教高僧航海而來到中國,心中十分歡喜,並下了一道詔書給廣州刺史蕭昂說:「著妥善護送法駕來京,朕當於正殿晤對」。

十一月初一北上入京,到了健康(今南京),梁武帝立即派人以特別嘉賓的禮儀接菩提達摩進入皇宮正殿。

蕭衍的節儉也是出了名的,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講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過好幾次的,吃飯也是蔬菜和豆類,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太忙的時候,就喝點粥充飢。在這方面,蕭衍在中國古代所有皇帝中也算得上出類拔萃之輩。

此時,梁武帝身穿布衣,腳踏草履,以粗糙的飯食招待了這位西來的僧人。

彼此寒暄一番以後,梁武帝開始十分認真地請教菩提達摩有關佛法的道理:

梁武帝說:「請問聖僧,佛教最高境界的教義是什麼?

菩提達摩說:「無求無為,平常自在。"

梁武帝恭敬的請教菩提達摩說:「請不要認為招待的簡慢,這些都是我平常的飯食。我不食酒肉,勤政愛民,清心寡欲。我自從即位以來對振興佛教十分用心投入,諸如建寺、安僧、寫經、造像等等利生事業,我這樣做,究竟有什麼功德?」

菩提達摩很嚴蕭地回答說:「沒有功德!」

望著駭異的武帝達摩接著說:「只有人天一點點小果報。但像影子一樣那也是假的。」

梁武帝原意是希望得到菩提達摩的讚嘆,但沒想到令他如此的失望,便現出一副不愉快的語氣追問說:「為什麼會無功德呢?」

菩提達摩很認真的回答說:「您所做的這些行為都是外在的表現,這都是屬於世俗的有為法,稱不上是真功德。」

梁武帝又追問著說:「怎麼做才是真功德?」

菩提達摩回答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註:讓清淨的智慧守在妙圓的本體上,寂然不動,絲毫沒有世俗的要求。)那才是最高的精神境界,世俗的人們是無法得到的。

以上菩提達摩這一番的佛法真義,梁武帝好像一無所解,如同對牛彈琴,彼此沒有感應。一個是在問世間上有分別相的俗諦,另外一個回答卻是有關破除執著的出世間法(聖諦第一義),難怪會有答非所問的情景出現。

當時,梁武帝又想出了第二個問題說: 「什麼是至高無上的聖道?」

菩提達摩隨即回答說:「廓然無聖!」(注:心境坦然,無所謂聖。)

梁武帝此時真是有如丈六金剛,摸不著頭。

他提高語調的再問:「對朕者誰?」

菩提達摩隨聲應答:「不認識!」

(這一席精采的問答,便為後人傳誦的佳句。)

靜場,長時間的靜場,這時,就連站在一旁看熱鬧的大臣們也能覺察到梁武帝臉上的尷尬和不快,他們萬萬沒想到兩位不凡人物的歷史性會見竟是這樣一種難看的結局。。。

由於他們的主張不同,每談論起佛事,二人總是不投機。這時達摩感到健康(南京)不是久留活動的地方,於是便告辭蕭衍,渡江北上。

達摩離開不久,梁武帝接著迎來另一位客人,他就是當時最有名的寶志和尚,人稱志公長老。他是武帝最尊敬的長老和帝師,也是武帝最交心的朋友。

看著梁武帝神志恍惚的樣子,寶至知道梁武帝一定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情。

寶志說:「陛下的禪心,一定受到什麼外塵的干擾了吧?"

看到寶志,武帝很高興,連忙說:「呵呵,剛才要是禪師在,我也許就不會遇如此的 了吧。」於是,他把達摩來訪,以及與達摩對話不契的情形一一告訴了寶至禪師。

寶志在武帝面前一向直言相對,這也是他與武帝投契的原因所在。寶志說:「啊,陛下遇到一位了不起的人了啊,從他的言行看,一定是佛陀的再世,他是來試探陛下禪心的啊。」

聽到寶志如此一言,武帝的懊惱更甚,他連連拍著自己的腦袋說:"估計還沒走遠吧,我這就趕緊派人前去追趕。」

寶志揮揮手說:「不用了,真正神通自在的人你是追趕不及的。」

梁武帝只能懊惱作罷,知道自己失去了一次與聖僧交心的機緣。

4.【一葦渡江】

有個僧人,名叫神光,法名僧可,是河南省滎陽縣人。他精通內外法典,是洛陽龍門香山的僧人。當時神光正好在健康(南京)雨花台講經說法,當地民眾稱:"神光講經,委婉動聽,地生金蓮,頑石點頭"。圍觀聽講的人是里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達摩離開梁武帝北上,路過雨花台,見到神光在那裡講經說法,他就順便擠在人群中,側耳傾聽。

達摩聽講,聽到有些地方點點頭,聽到有些地方搖搖頭。點頭表示贊同神光講的觀點,搖頭表示對神光講的觀點不贊同。神光在講解中,發現達摩搖頭,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最大不敬。

神光法師講完了經,想不到這印度人就來問他問題了,說:「法師!你在這兒幹什麼?」

神光法師說:「咦!我在這兒講經,你還不懂嗎?我以為你是來聽我講經的,原來你連講經都不懂啊!」

達摩祖師說:「你講經幹什麼?為什麼要講經?」

神光法師說:"喔!那你來幹什麼?你連為什麼講經都不知道?你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我從印度來的。"

"我講佛經,你印度沒有講佛經的嗎?你都不懂?"

達摩祖師說:"我們印度講經啊,是講無字真經,沒有字的經。你講經,是講有字的經。"

神光法師說:"什麼叫無字真經?"

達摩祖師說:"我講的經,是沒有字的,就那麼一張白紙講經。你講這個經,黑的是字,白的是紙,那麼你講它幹什麼?"

神光法師說:"我講經教人了生死嘛!"

達摩祖師說:「你教人了生死,生死怎麼了法?你所講的經,黑的是字,白的是紙,憑什麼教人了生死?你自己的生死了了沒有?」

神光法師一聽,問得他也沒話說了,很不高興的說:「你這個印度人怎麼這樣毀謗三寶?」

對佛學的認識二人因有分歧意見,此時達摩祖師轉過身,什麼也沒說,離開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達摩去後,聽講的民眾有人對神光說:"剛才那個人你知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達摩,精通佛法,學識淵博。"神光聽了以後,感到慚愧之極,師父到了跟前,剛才自己太沒禮貌了。於是他就趕快追達摩,賠禮道歉。達摩在前邊走,神光在後面緊追,一直追到長江岸。達摩急著過江,停立江岸,只見水域茫茫即沒有橋,也沒有船。這怎麼過江呢?正在這思量之際,達摩突然發現岸邊不遠的地方坐著一個老太太,身邊放了一捆葦草,看樣子好象也是在等船過江。達摩暗自思量:這位若大的年紀,無人護送照料?也罷!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於是他邁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禮,說道:"老菩薩,我要過江,怎奈無船,請您老人家化棵蘆葦給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頭來,仔細地端詳達摩。見他兩隻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滿臉絡腮鬍子,捲曲盤旋,身材魁梧,舉止坦然,形象端壯,儀表非凡。老人暗自點頭稱許,隨順手抽出一根蘆葦與達摩。達摩雙手接過蘆葦,向老人告謝而去,及至江邊,他把蘆葦放在江面上,只見一朵蘆葦花,昂首高揚,五片蘆葉,平展伸開,達摩雙腳踏於蘆葦之上,飄飄然渡過了長江。

神光不顧疲勞,尾追達摩,及到江邊,看到達摩一葦渡江,就著急地跑到老人面前不問青紅皂白,抱起老人身邊一捆蘆葦,撲通一聽,扔到水中,雙腳跳上蘆葦捆子,匆忙過江。誰知說也奇怪,這捆蘆葦不但不向前行進,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見勢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險些溺入水中。神光帶著渾身泥水,沖向老人,輕聲責問:"你給他一根蘆葦就渡過江,我拿你一捆蘆葦為什麼還過不去呢?"

老人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蘆葦,助人有份;你是搶我的蘆葦,如何相助?各自因緣。"老人說罷,轉瞬間悠然不見。。。神光恍然醒悟,自知有失,懊悔非常。自此,他誠心懺悔,內心更加堅定要拜達摩為師。。。。。

達摩過江以後,手持禪仗,信步而行,見山朝拜,遇寺坐禪,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達了嵩山少林寺。達摩看到這裡群山環抱,森林茂密,山色秀麗,環境清幽,佛業興旺,談吐吻洽。心想,這真是一塊難得的佛門淨土。於是,他就把少林寺作為他落跡傳教的道場。自此以後,達摩便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現在少林寺碑廊里還有達摩一葦渡江圖像碑。古人有詩讚日:

路行跨水復逢春,獨自淒淒暗渡江。日下可憐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

5.【達摩嵩山面壁】

中原大地以其特有的氣象迎接著這位西來的僧人。

那正在建造的龍門石窟以其巍峨的氣勢讓第一次踏入洛陽的菩提達摩嘆為觀止,而永寧寺那高聳入雲的寶塔更是讓活了一百多歲、足跡踏遍了世界各地的菩提達摩發出由衷的讚嘆。與在廣州不同,走在洛陽的大街上,菩提達摩再也不會招引來無數好奇的目光,再也不會有一群群孩童像看稀罕一樣追隨在他的身後。

早在公元396年,與晉室通婚以後的北魏拓跋氏從道武帝即信奉佛教。走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北朝的佛教在宣武帝(499-515)時更是得到了大興。中原大地的浩浩大氣自然吸引了一批批外邦的僧人,於是,宣武帝花數十年時間建造了宏大的永明寺,寺內房舍一千餘間,以供上千名外邦僧人的居住。在這些人中,有著名的譯經師曇摩流支、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而至孝明帝時,太后胡氏又在熙平元年(516)營造了高聳入雲的永寧寺塔,從而讓古城洛陽成為真正的佛教大都市。

然而那些住在深廣大院裡的僧人們,是無法理解這位西竺的僧人所推行的所謂「二入四行」的禪法的,他們熱衷的只是在一片供佛的浪潮中所帶來的物質上的歡愉,他們沉浸在欲望的歡歌中,從而使得中原的佛教處於一種危險邊緣。

達摩很快便從這種繁榮的大背景下看到了隱藏在其中的種種危機,他開始失望,於是,他來到相對冷寂的嵩山少林寺,這裡卻讓達摩的身心得到一種真正的安寧。他選定了一處幽深的洞窟,開始了長時間的面壁禪坐,他相信,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終究會有一位堅定的禪者來繼承他的衣缽。 接下來達摩祖師便不再見客, 他在山岩間坐禪,面壁九年,一動不動。就連小鳥也不怕他,竟然在他肩頭上築起了巢,蜘蛛網則結網在他的手掌上。久而久之,連他的精氣神色都透進了石壁。於是人們稱他「壁觀婆羅門」。

在此期間,南朝的梁武帝以及北魏的幾個皇帝,都曾下詔恭請,卻都不曾請動他。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來到洞口,他們長時間地跪拜在達摩的面前,希望能成為他的弟子。然而,達摩就像是一尊冰冷的石頭。經不住時間折磨的年輕人一批批地去了。當他坐到第六年時,也就是梁武帝的中大通四年(公元532),一個名叫神光的僧人來到少林寺,堅定地守候在洞窟外,任憑霜打雨林,任憑烈日寒風。。。

6.【把心拿來,我替你安上】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年臘月初九的晚上,天氣陡然變冷,寒風刺骨,並下起了鵝毛大雪。神光跪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天快亮的時候,積雪居然沒過了他的膝蓋。

達摩終於走出那間幽深的洞窟,四野白慢慢一片,在他的洞外,一個雪人屹立於門前的曠野上,細細看去,那是一尊人的軀體,積雪埋沒了他的雙膝,堅硬的冰層包裹著他的周身,透過那片白楊樹林,東方天際一縷初升的陽光斜射到那個人穿身上,乍一看去,像是一尊晶瑩剔透的銀塔。

達摩心生憐憫,問道:「你一直跪在雪中三天三夜,當求何事?」

神光流著眼淚,悲傷地回答道:「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

達摩又怎麽不知道立雪於洞前的人是誰呢?

門前的人正是九年前追趕自己的洛陽香山僧人,法名慧可的神光。三年前,他來到嵩山,向達摩求法。就向對待其他一切前來求法的人一樣,達摩以他特有的冷漠斷然拒之。然而與其他求法者不同的是,神光沒有選擇就此離開,而是一直堅守在達摩的洞窟前,直到這個大雪的夜晚。

達摩伸手撫去神光周身的積雪,又敲碎他腿上的堅冰,達摩祖師道:「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諸佛所開示的無上妙道,須累劫精進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證得。豈能是小德小智、輕心慢心的人所能證得?若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來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說夢,徒自勤苦,不會有結果的)。」

「你,你還是回去吧。」

聽了祖師的教誨和勉勵,為了表達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決心,慧可禪師暗中拿起鋒利的刀子,咔嚓一下砍斷了自己的左臂,並把它放在祖師的面前。頓時鮮血紅了雪地。

達摩祖師被神光的虔誠舉動所感動,知道神光是個法器。達摩終於把神光讓進了洞窟,達摩說,非是我不把佛法傳承與你,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非有為法忘軀的精神,不能將世尊的大道繼續到底。

達摩替神光治療傷臂,又替他更名為慧可。

慧可喜悅地說「師傅,您能把佛法傳承給我了嗎?」

達摩說:「真正的佛法無法從別人那裡得到,觀照自己,那才是你心靈的故鄉。」

慧可聽了很茫然的說:「我雖致力求道,然心總有不安之時,請師傅為我安心。」

達摩說:「那麼,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上。」

「啊,師傅,我又哪裡能找到自己不安的心呢?真正的心又在何處呢?」

這個時候,達摩在虛空中做了一番動作,現著很嚴肅的神情喝到:「好了!我已經為你把心安妥了!」

慧可就在這一喝之下,頓然覺得心神寧靜、四體舒暢;少林寺的寺里寺外竟如琉璃世界、明澈如鏡;自己和寺宇都恍惚是處在另一個世界裡,他開悟了。

原來並沒有一個實在的心可得,也沒有一個實在的「不安」可安,安與不安,全是妄想。

7.【達摩二入四行論——見性成佛】

達摩在嵩山傳法時,覺得久傳的小乘禪法已走向沒落,於是他根據大乘的理論,結合北魏當時的社會狀況,初創了以「靜坐修身」為主要修行方法的學說,稱為「壁觀」,即大乘禪宗。菩提達摩在北魏所傳授的是以《楞伽經》為依據的獨特大乘禪法。

在此後的時間,達摩便將「真法」傳授於弟子;而慧可也堅持不疑,精心研究《楞伽經》。。。

「楞伽」是印度南邊的一個海島。有人懷疑錫蘭島(今斯里蘭卡)。這《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或譯作《大乘入楞伽經》,先後有四種譯本,梵文本現今尚存。菩提達摩所用的,大概是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於443年所譯的本子。它是南印度大乘派的經典。經中主要觀念是在說明「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五法」即是:

一「名」,事物的名稱;

二「相」,由名而浮起的想像;

三「分別」對名與相的判斷;

四「正智」,是看破名相為非實的智慧;

五「如如」,作為智慧對象的平等真如。

此五法是舉「迷界」的主觀(分別)、客觀(名、相),及「悟界」的主觀(正智)、客觀(如如),而打破迷界以進入悟界的經過,分做五個階段來考察之意。

「二無我」就是人空及法空。由修行之力,消滅這業相、轉相的當體,便是識海波浪的停止,它可以叫做如來藏、真如、涅槃、法身、空,乃是不生不滅、清淨無垢的當體。人修行至此,便得了「真常心」。

這「涅槃」的境界又不是能用語言來表達的,這就如同在魚類的辭彙里沒有「陸地」一樣。有這麼個故事:一次,烏龜對他的朋友魚說:「我剛從陸地上散步回來,那可真舒服啊!」魚說:「老兄的意思一定是說在陸地上游泳了。」烏龜說:「不對,陸地是堅硬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邊走路。」魚堅持說:「怎麼會有這種東西!陸地不也是一種水嗎?就像這大海似的,可以游上游下。。。」烏龜費盡了口舌,怎麼講,魚也不明白。

自古以來作為達摩學說而傳的許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論」是達摩真正思想所在。

達摩祖師提出了「理入」和「行入」的「入道」途徑。

理入就是依靠經典明白成佛的大道理(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萬物)都有佛性,只是被客塵所障,因而必須舍偽歸真,凝心壁觀,明白「二無我」(人空、法空),並加以堅持不疑,這樣就能得到平等的真如。

行入又分四個層次,即「四行」:「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和稱法行。」大意是說:修行很苦,但這是往劫的業報,必須心甘情願,不能有所怨恨;而人生榮辱,貧賤或富貴都是宿因所構,緣盡還無,不必喜怒,得失隨緣,心無增減;世人長迷,貪戀名利,貪戀美色,天天在追求,但「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三界皆苦,只有跳出這輪迴的怪圈;能悟到真理,六根清淨,無憂無慮,就是稱法行,就可以「理事兼融,苦樂無滯」了!

達摩祖師開示的「二入四行論」,便是契悟佛心的妙法。若能時時刻刻以其中的道理來反照自心,融會貫通,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則行、住、坐、臥無一不是佛法,一直達到性淨之理現前,如此即是解脫之道。

8.【卓錫得泉】

在少林寺山門外西南約二里許的地方,有一圓形的山峰,好象一個缽盂口向下在地上扣 著,人們根據其自然形態,取名"缽盂峰"。

缽盂峰上邊,地勢平坦,森林茂密,山姿秀麗,風景宜人。傳說二祖立雪斷臂後,實現了他一生最大的心愿:"臂斷心安"。但嚴重的傷勢,使他坐臥不寧,經行不成。為了使慧可儘快恢復健康,達摩就讓他在這個山峰上禪養臂傷,並挑進了兩個得力寺僧,作為近身扶待。

缽盂峰稍偏西南靠近少林寺右壁的地方,有一塊巨石,面積有數平方米,右平如桌案,二祖就在這塊石頭上休息,面壁坐禪。飛鳥為他唱歌,野花為他做伴,鳥語花香,別有樂趣。

達摩經常從常住院到缽盂峰探望慧可,詢問他傷口癒合情況和生活狀況。達摩發現扶持二祖的寺僧,常常從山下往山上抬水吃。

一位寺僧說: 「水在山下邊,約有一里余,要是山上有水泉,該多好啊!」

達摩聽了,覺得確是個難題,山高路陡,行走不便,若遇風雨,可怎麼辦?

於是他就在距離慧可禪棲的大石頭西北不遠的草坪上,用自己拄的錫杖在草坪上角扎了四個窟窿,霎時四股清泉涌地而出,清洌異常,終年不涸,因為這是用錫杖扎地成泉,所以叫做"卓錫泉"。後人用磚石砌加固井壁,現在四井尚存。

達摩卓錫泉的四眼水井,分布在小院的四周,近在咫尺,但水味苦、辣、酸、甜各不相同。寓言二祖慧可在修禪的行程中,歷盡人世艱辛,猶如苦、辣、酸、甜也。

9.【達摩傳衣缽】

魏孝莊帝的天平三年(公元536),也就是梁武帝的大同二年。一天,達摩祖師忽然對門徒們說:

「我不久就要西歸了,你們把自己所學的心得說來聽聽。」

於是,道副便首先說道:「我覺得我在師傅這裡所學的是:文字在闡明佛法真諦,不可執著文字,但也不可舍離文字,一切都應該為道所用而已。」

道副說完,達摩祖師便說:「道副,你所得到的太淺少了,你只學到了我的一點皮毛。」

達摩祖師對於道副所說的作過評語以後,比丘尼總持站了出來說道:「據我了解,好像阿難尊者看見了阿閦佛國,驚鴻一瞥,隨即消失。」

達摩聽到她的話便說:「總持比丘尼,你所體會到的較之道副又多一點點了,世事原是虛幻的。但卻只算是得到我的血肉而已。」

道育接著便說:「師傅!我覺得是:四大皆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註:地水火風,四大皆空,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受也非實有,整個世界卻無一法存在!只有在言行道斷,心行處滅可以得到一絲訊息。)

祖師聽到這樣的話,很高興地說:「道育的成就又大些!可算得到了我的骨骼!」

該輪到慧可說了,可是慧可並不說話,只是很敏捷的跑到師傅面前,一語不發。他拜了幾拜,便又退回到原來的位置,還是一語不發。達摩祖師當時的表情既是愉快,又是嚴肅。他語氣極其沉重的說:

「慧可!你可以算是得到我的神髓了!」

達摩祖師說過這話以後,便取出一件袈裟和一個缽子,鄭重的授予慧可。

慧可知道達摩此刻的心意,但他問道:「既然佛陀的大法是無人無我也無相,既然您的禪法不立文字,以心穿心,這件木棉袈裟又有什麼意義呢?」

「非也」,達摩說,「你隨我六年(有傳隨師九年),我對你內授禪法,以印證悟心,今又外傳袈裟,以確定禪教的宗旨。袈裟不在禪法之上,禪法也不在袈裟之內,但釋教的三世諸佛,都是以這種方式來遞相傳授法信的。今天我同樣也以這種方式表明法信,使後代的傳法者有所秉承,學道的人能確知宗旨,斷除眾生的疑慮。」

慧可的心中湧起一陣漣漪,他伏身拜倒在達摩祖師的面前,久久不肯起身。

達摩祖師說到這裡便停住了,只見他屈著手指頭在那兒好像計算數目一般。片刻,他又提高語氣說:

「慧可!我告訴你:當我逝世兩百年以後,衣缽便需止而不傳。{按六祖慧能入寂傳法時,為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不傳衣缽,正此後二百年事},因為那個時候法已大盛,不需要傳授衣缽,人們也會相信無疑。」

說到這裡,達摩祖師又似乎有些感慨了,他說:「不過,到了那個時候,是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說「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但潛通密證,千萬有餘,所以你應勉力為之,切不可輕視那些執迷不悟的人們啊!

達摩祖師這樣的叮嚀囑咐幾番以後,他忽然大聲說:

慧可,傾聽我四句偈言:「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說完這道偈語,他將《楞伽經》一併授予慧可。

「慧可,這四卷《楞伽經》,是佛祖如來的最高法要,「我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可渡世,可以拿去開悟世人。現在,一併交給你。」

達摩祖師娓娓的囑咐著,慧可、道副、道育、尼總持等便靜靜的聽著,這次課徒傳道的講授是中國文化史上燦爛的一幕。

第三章 祖師西歸意

10.【少林武功】

達摩祖師在少林寺習武廣場與眾僧侶講話。

達摩祖師:"你們體質虛弱,在我離開之前將傳授你們一些煅煉筋骨之法,以收強身健體之效,武功和文字都是一樣的,有動態和靜態一面,其實我們日常生活的表現,如吃飯、睡覺也離不開這個範圍。你們欲想參悟禪機,只要用心觀察,一舉手一投足也有其禪意存在"。

當初達摩祖師看到和他一起坐禪的出家人和居士長期打坐會昏沉,甚至一些人因為姿勢不正確變得彎腰駝背,而且還有少數一些情況,比如氣血淤塞,甚至吐血的現象,達摩祖師出於慈悲,所以創立了「易筋經」。這個功法是達摩祖師到中國後,在傳統瑜伽的基礎上改編的。

《達摩易筋經》是少林寺眾僧演練的最早功法之一。

修行「達摩易筋經」,可以使人體的神、體、氣三者周密地結合起來,使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及全身得到充分的調理,有能平衡陰陽,疏筋活絡,增強人體各部生理之功能,從而達到健體,抗疫祛病,抵禦早衰,延年益壽之目的。能使人神清氣明,通身舒暢,經由"導引"更能強化人體細胞組織之新陳代謝,每日運行,日久自然於運勁上揮霍自如。長時間較技時亦不感到呼吸困難。同時,於拳術演練上更能增進動作的速度,而拳法的勁道亦能相對增強,實乃習武之人不可缺少的練功心法。為中國武術界中最負盛名的內功心法,經典養生禪功。之所以神秘,則源之於千百年來達摩易筋經向來只傳內門弟子 。

11.【攜只履而西去】

達摩祖師傳授衣缽過後,沒有多久,便偕著他的門徒到了禹門(即龍門,在山西省河津與陝西省韓城之間,為大禹所鑿)的千聖寺。他們這次到千聖寺與地方主管官員--楊炫之太守有過一段故事。這是達摩祖師在往生之前,收的一位居士門徒。

達摩祖師傳授衣缽之後,來到楊太守轄區的千聖寺。楊太守原本就是一位佛教徒,得知幾個大皇帝都請不動的達摩祖師前來,又怎能不去見一見呢。

楊炫之便趕到千聖寺,當時達摩祖師正坐在大殿的蒲團上雙目緊閉,似乎已經入定。楊炫之上了大殿,先禮過了佛,然後再向達摩頂禮說:「弟子楊炫之,向祖師頂禮。」

達摩雙目微啟,並沒有作聲。楊炫之又問:「西土五天竺,代代相傳,這道法究竟是怎樣的?」

達摩回答他說:「這代代相傳的,都不過是明佛心宗,確是絕無差誤的傳授。」

他又解釋道:「學佛的道理,不過是信、解、行、證四個階段。由解而信,由信而行,然後師徒之間,以心印心,那便是證了。這與儒家的「相尚以道」、「同聲相應」的道理是一致的。」

楊炫之聽了這樣的回答,他又進一步問:「就只這一個義理,還再有別的吧?」

達摩祖師說:「不賢不愚,無迷無悟,假若能夠做到這種境界,便可以作祖了。」

楊炫之再問:「弟子業在俗世間,很少遇見善知識,而自己又復愚昧太甚,更為俗塵所蒙蔽,未能見道,乞祖師開示,使弟子能遵守某項道果,能以某種心得,而接近佛道。」

達摩祖師便說:「楊居士!你聽我的偈語吧!」

之後,他便說著偈語說:

亦不睹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

亦不捨愚而近賢,亦不拋迷而就悟;

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楊炫之聽完了偈語,很高興的向達摩頂禮說:「祖師的說法,實在為眾生造福不少,希望增年增壽,長為世造福。」

這之後,他們住在千聖寺的時間並不算很久,達摩祖師便安然坐化了。他的門徒們便用棺材將他的屍體葬在熊耳山上,魏帝還為他造了一所定林寺。

據說達摩圓寂之年,為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這年正是東魏孝靜帝的天平三年。

孝靜帝將達摩祖師在禹門千聖寺圓寂的訊息報到南梁。於是,梁武帝即詔命宗子和王公大臣,祭之以禮,並由梁昭明太子撰著文告,其大略為:

「洪惟聖胄大師,荷十方之智力,乘六通而泛海,運悲智於梵方,拯顛危於華土……。」

本來,故事寫到這裡,算是完結了,可是,並沒有完結,而要轉出一段神話來:

就是東魏的使者宋雲從西域回來,正在蔥嶺的山道上,見到達摩祖師手上提著一隻鞋子,翩翩獨行。於是宋雲便問:「大師一個人到哪兒去?」

「呵!我要回西天去了!」達摩祖師回答說。

「為什麼一人獨行呢?」

「你回去就知道了了!」達摩祖師答了這一句。

及至宋雲回抵國境,才知道達摩竟已經圓寂。他便將這離奇的事件報告了魏帝,魏帝派人揩著達摩祖師的門徒到熊耳山上將墳墓掘開,只見一具空棺,空棺裡面留下一隻鞋子而已。

後序

12.【立雪斷臂,留待後人論】

在一條荒莽的北方山道上,急匆匆地走著兩位形色的僧人。

當時的情形可想而知,在他們的面前,是一條無盡的布滿荊棘的山路,在他們的後面,是滾滾而來的廢佛的潮流。他們生死未卜,前程難料。為了躲避追行者的目光,他們早已俗衣在身。他們時而混跡於逃難的人群中,時而擇小路單獨而行。現在我們知道,這兩位衣著古怪的中年人一個就是後來被人們尊為禪宗二祖的慧可,另一位則是慧可剛剛相識的僧人曇林。而且,我們還知道,慧可身上揣著兩樣極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菩提達摩作為衣缽而傳授的信物木棉袈裟和四卷本《楞伽經》。

這是發生在公元574年前的一幕場景。北周武帝鑒於佛教的濫觴給當時的社會所帶來的種種弊病,在經過近十幾年的精心準備後,決定廢除佛教,改信道教。當時無數的經卷被燒毀,當時四萬所寺院被當作貴族們的宅邸,當三百萬僧尼被迫還俗的時候,對於慧可和曇林這樣的僧人來說,唯一所能採取的措施只有逃走。有人認為,正是在這條逃難的路途中,慧可失去了他的一條胳膊。

關於慧可的那一條胳膊,唐道宣在《續僧傳》中堅持認為,慧可的胳膊是丟失在公元574年那條逃生的山路上而不是當初達摩洞窟前的立雪斷臂。道宣認為,折磨肉體的所謂「苦行」並不是求得究竟解脫的根本途徑,否則當初的釋迦摩尼就不會從他的苦行林中走出來了。

宣還認為,在這條逃難的山路上丟失一條胳膊的不僅僅是慧可,還有他在路途中匆匆相識的另一位僧人曇林。因為天熱,曇林的臂傷業已化膿,從認識曇林開始,一股難以遏制的腥臭就驅之不去地追隨在他們的身邊,再加上禁不住斷臂之苦的曇林日夜哭號,慧可實在是有些不耐煩了。他斥責說:「同在逃難的路上,一樣飽受顛簸之苦,僅只失去了一條胳膊,又何必日夜號哭不休?」

曇林說:「你好好的身子,自然不懂受傷之苦了,要是你也像我一樣丟失了一條胳膊,你還會出那種不知寒熱的話嗎?」

聽了曇林的話,慧可突然甩掉披在身上的衣袍,將那空蕩蕩的身體一側展示在曇林的面前。

曇林見了,頓時大驚失色,驚呼道:「啊,原來你也曾有過斷臂之苦?說說看,你是怎樣丟掉這隻胳膊的。"

慧可並不言語,天色已晚,他將隨身的行囊放在地上,從附近撿來一些乾硬的松枝,又以石擊火,將松枝點燃。當大火熊熊燃燒之際,慧可拾起一截通紅的炭火走到曇林的面前。

「幹什麼?"曇林大驚失色地向後退縮著。

你的臂傷已經發炎,正危及性命,你如果不想丟掉這色身肉軀,就請讓我來替你治療。」慧可說著便掀開曇林的衣袍,接著就不由分說,將那截通紅的炭火按到曇林的臂傷處。隨著一陣火與肉相煎所發出的「嗞嗞」聲,曇林一聲大叫昏死過去。

不知道什麼時候,曇林甦醒過來。睜開眼來,只見慧可正將剛剛從林中采來的藥草敷在他的臂傷處。藥草讓曇林的傷處有一種涼爽而滑潤的感覺,曇林感動地說:「仁者,逃亡的路上,難得有你這樣的僧侶相伴啊。說說看,你的臂是怎麼斷的?」

慧可說:「臂怎樣斷的,讓後人去猜測吧,總之那是一次刻骨銘心的傷痛,是一次驚心動魄的考驗。但我以為,對於一個求法者來說,既明佛理,當不以肉體為苦,無數大德為了求法,甘願斷送性命的不是大有人在嗎?」

曇林不再言語,他的臉上露出羞慚之色,從此不再為斷臂而號哭。

13.【如何是祖師的西歸意】

曾經,達摩祖師「只履西歸」,卻將禪的智慧深植於漢土。他是禪宗的高手、密行的高手,他願意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願意活多大歲就活多大歲,可以示現末法時代一萬年。他是來完成在這世間渡化的任務。眾生貪求壽者像,認為是好事情,實際上是很苦的事情。這就是達摩祖師來中國留下的玄妙。

而今,當我們沿著往來過無數高僧大德的佛法弘傳之路以及修學佛法的心路回溯往昔、相聚古國時,不免疑情再起,禪宗何時能回到家鄉?大乘佛法能否有機緣回哺故土?或許,「如何是祖師西歸意」將成為今日禪人、諸乘佛子參究的話頭。

我們今日能夠接觸佛法,真的要感謝達摩祖師、歷代祖師以及歷代高僧大德、歷代弘法之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今日才會接觸到禪宗的大智慧。

註:(由於劉宋和北魏兩譯的《楞伽》學說之爭,牽涉到菩提流支,後世智炬的《寶林傳》等書就出現誣衊菩提流支因禪學思想不同而毒害達摩的記載,純屬子虛。所以,此文里沒有載入關於菩提流支毒害達摩祖師的虛構故事,以免造下罪業。)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