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北京的領導,每次一見面都會問我來首都幹什麼。我有時會對他講:「領導,我是扶貧來了!」他說:「只聽說過發達地區的人到你們貧窮山溝里去扶貧,沒有聽說山溝里的人到發達的京城來扶貧的。」我說:「領導啊,物質發達的地區,有很多人的心靈卻非常貧窮。有些人知識充足、財物充足、社交充足,但精神卻非常貧困,所以需要我們對他們奉獻,做『精神扶貧』。」
一般人認為,擁有很多物質以後,人才會快樂。而有信仰的人則認為,先要有精神層面的豐富,人才能真正獲得快樂。其實,物質和精神這兩種財富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我們佛教里叫「資糧」,就像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我們需要的是兩種「糧食」:一個叫福德資糧,一個叫智慧資糧。福德一般是指人的長壽、人的健康,然後才是人的名利,也可以理解為老百姓平常說的「福祿壽」。
佛教里說的智慧,是指一個人在靈魂上不會經常自私地執著於自己,而能常常放空自己,達到無我境界的方法。智慧主要是從聽、想、行中產生的,我們叫做:聞思修。
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是人活在世界上的兩個真正依靠,一個是精神層面的,一個是物質層面的,兩者缺一不可。捨得,就應該在這兩個層面上進行。「捨得」是如今很多人時常會思考的一個詞。其實「舍」,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布施,現代人更應該注重的是文化布施、知識布施。尤其是精神層面如果能夠「舍」,得到的就會更多。
我們做老師的去教學生,舍一點自己的時間,就能夠把我們所學到的佛法知識傳播出去,雖然布施的時間很短,但大眾卻覺得非常受益。用這種傳播佛法的方法,比如一個老師帶十幾個、幾十個學生,這些學生又能去帶上百成千個學生,這樣受到益處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了。
當一個人有無私的善念,不去斤斤計較,願意把自己這種精神、思想布施出去,這些無私付出的善念思想會傳播得非常廣闊。到現在為止,佛陀的教育已經傳播了近兩千六百年。剛開始是佛陀一個人在宣講佛法,利益眾生,如果佛陀不花幾十年的時間去弘法利生,就不可能有一代代的大成就者,用自己的實修實證,證明佛陀的教法真實不虛,也就不可能有現在廣傳興盛的佛教。
佛陀如果當時捨不得自己的王位、財富、軍隊、臣民,以及捨不得他所享受的一切特權,而不去苦行六年,那麼佛教就不可能作為一個偉大的宗教延續這麼久。佛陀,就是捨得的模範。
我們經常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小小的種子,很快就會得到回報。最不用成本的「捨得」,是願意捨出自己的愛心、慈悲心。至高無上的佛陀,不斷從偉大的無我境界中去「捨得」,捨去他的享受,付出很多辛勞,他傳教的四十餘年是極其辛苦的,佛陀的一代代弟子也為佛法的傳播付出了很多。
一位老師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教出了一批批學生,這些學生有的經商,有的當醫生,有的也去做老師……他們在方方面面又給社會帶來了眾多貢獻,所以,在這種「舍」中,可以收穫許許多多快樂。
生活中也是一樣。農民捨得他可以吃的糧食,做為種子種到地里,然後再舍幾個月的時間翻土地、澆水、撒肥料,辛勤耕作,秋天就會有收穫。也就是說,他布施了春天的時間,就會得到秋天的收穫。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們對事業的投入,也都是類似的。如果你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回報也一定是加倍的;如果你沒有付出,得到的肯定就沒多少。捨不得種子,卻想等到果實,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自然的規律不是這樣的。很多人想「空手套白狼」,自己什麼都不願意付出,天天等著天上掉餡餅,可有多大機率能讓他抓到這種餡餅呢?就算接到掉下來的餡餅,也要小心了,也許福報就快要用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