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陳靜瑜: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時間:2018/2/11 作者:清淨心

我們要看清楚無常的到來。這裡有一段善導大師的偈子,我給大家念一下,我覺得偈子寫得特別好。善導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老人家當年念佛的時候,是每念一聲佛號,就一道金光發出。當時他在唐朝,整個的長安城都被他化度,無一人不念佛。他寫的《觀經四帖疏》,我們如果有看過,那絕對是佛菩薩才能寫出來的。他這樣勸我們,他說: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就算能活到八十歲九十歲,也不復年輕的美貌,雞皮鶴髮,形容我們的臉會有皺紋,頭髮都白了。像前一段我身邊的秘書就說:「靜瑜老師,妳比去年多了好幾根白頭髮。」我說:「很正常,老了,肯定要有白髮。」走路也一點點步履蹣跚,縱然你是富貴到人天無比,家裡有很多財富,有很高的權勢,但是你都避免不了老、病、死。所以無論怎麼樣的人間快樂,到最後你都要面對死亡這一關。只有念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我們才能跟我們生生世世的親人,乃至於跟這一世的親人,在那永遠相見。

所以大家因為這一點,要精進修行不能放逸。你看我們每天晚上都念普賢菩薩的偈子: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我們要把「死」字,像印光大師那樣常掛在心中,你絕對能精進,你放逸是不可能的。

佛陀當年就有一個這樣的故事,這個公案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有一個比丘請教佛陀,說提不起精進的心,怎麼辦?什麼原因?佛回答就是這樣的,佛說:「因為你沒有認識到無常,沒有認識到死亡,它每天都在向你逼近。」然後這個比丘說:「那怎麼能認識到?」佛陀說:「我去領著你走一圈。」佛陀就找到國王護法,因為當年佛陀有很多國王護法,說:「你的監獄裡,有沒有死刑犯?」國王說當然有,然後佛陀就說:「你把一個死刑犯給叫出來。」國王就提了一個死刑犯出來,然後佛陀就讓國王跟這死刑犯說:「現在你去從鬧市區走過,走過這鬧市區,頭頂上頂著一盆水,你只要保證這盆水,從鬧市區走過來之後,一滴都沒有灑,我就饒你的命。如果灑的話,直接出了鬧市區,我就把你殺掉。」然後大家都覺得這不可能,因為鬧市區人那麼多,又有很多表演,大家會看,而且那盆水又滿滿的。然後大家就看著這死刑犯,當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死刑犯頂著這盆水,來到國王面前的時候,果真一滴都沒灑。國王就很奇怪,問他說:「你怎麼沒有灑?」死刑犯說:「因為我想只要我灑了一滴,我的命就沒了,所以我是用我全部的注意力專注在這盆水上。」說:「那你旁邊鬧市有很多雜耍節目。」他都不知道,什麼都沒看見。他說:「我全部的精力,就在這盆水上。」後來佛陀就跟比丘說:「你就學這個頭頂水的死刑犯就行了。你要天天都想:『死神就在你的腦子上,你不用功,稍微一不用功可能命就沒了。』你就會拚命用功。」所以比丘聽了這話,當然就精進用功,很快就證果。當然在佛陀那個年代,眾生的福報確實是大。我們看佛陀當年那個時候,一聽講法一聽開示,不是初果就是三果,很快就證果的聖人。我們都聽了十幾年了,別說證果了,阿彌陀佛都念不全,這確實是無比地感慨。

所以大家在這裡要生起敬畏,要把世間的這些都放下。首先放下財色名食睡,放下這些名利心,放下我們執著的情愛,另外自己攀取世緣的那個心都放下,沒有任何的希求與不希求想。這也是《無量壽經》裡的原文,希求就是我總是想做點啥,我是參加這個法會好,還是參加那個法會好?我是印經好還是放生好?所謂不希求,是當這個緣來了,找到你說希望你能夠為護法工作做點貢獻,就「不行沒時間」,「我準備在家精進修行」,這一點念頭也放下,隨緣不攀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