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十疑論新白話版
淨土十疑論序
愛不重不會生到娑婆世界,念不專一不能生到極樂世界。娑婆世界是穢土啊,極樂世界是淨土啊。娑婆世界的壽命有限量,極樂世界的壽命卻沒有限量了。娑婆世界有各種苦,極樂世界卻是安養無苦了。娑婆世界隨業輪轉生死,極樂世界一往生就永證無生法忍。如果願意度眾生,就任意自在,不被諸業縛住了。那淨與穢,長壽與限量,苦與樂,生與死,有這樣的差別,而眾生昏沉不知,可不悲哀嗎?阿彌陀佛,是淨土攝客群生的主人啊。釋迦如來,是指導淨土的導師啊。觀音勢至,是助佛宏揚教化的啊。所以如來一代教典,處處都在叮嚀勸往生啊。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乘大願船,渡過生死海。不固守這邊岸,不停留那邊岸,不止住在中流。只是把救度作為佛事。因此《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又經上說:「十方眾生聞我名號,憶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所以祇桓精舍無常院,讓病人面向西方,作往生淨土的想念。因為彌陀的光明,遍照法界念佛的眾生,攝受從生不放棄。聖凡本是一體,所以機感相應。諸佛心內的眾生,塵塵都是極樂。眾生心中的淨土,念念都是彌陀。我因此觀察到,智慧的容易往生,因為能斷疑。禪定的容易往生,因為不散亂。持戒的容易往生,因遠離種種污染。布施的容易往生,因為不執我有。忍辱的容易往生,因為不瞋恚。精進的容易往生,因為不退轉。不造善不作惡的容易往生,因為念能專一。諸惡已經造作業報已經現前的容易往生,因為實在慚愧害怕。雖然有眾多的善,如果沒有誠信心沒有深心沒有回向發願心的,就不能上上品往生了。噫!彌陀很容易持念,淨土很容易往生。眾生不能持念,不能往生,佛對眾生能怎麼辦呢?那造惡業,落入苦難,念彌陀,往生極樂,二者都是佛說的啊。世人擔憂墮入地獄而懷疑往生極樂,不是也太惑亂嗎?晉朝的慧遠法師與當時的高士劉遺民等人,在廬山締結白蓮社,因為精誠在這裡。以後七百年,僧俗信眾的修持,得到感應的不止一個,都在淨土傳記上,難道是虛假的嗎?然而讚嘆輔助彌陀教觀的,那書堆積如山。只有天台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最為第一。引用聖人的話,開啟決斷眾生的疑惑。萬年的暗室,太陽一來頓時就有餘光。千里的水路,有船乘坐而不用自己費力。不是法藏比丘的後身,不能至於這樣啊。我剛在京城,看到這篇文字,讀過以後,沒有不生信心的。自從遭到酷罰,感悟更深。要使它廣為流傳,所以作序。(宋無為子楊傑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