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俗子習慣以自我的意識區分對錯是非,當符合自己的想法時,就覺得「喜歡」;不符合時,就「不喜歡」,這樣很容易讓慈心與悲心落入偏執的習氣中,無法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眾生。一旦他很討厭的人出現,所謂的「修行」往往就落空了,很難產生慈悲心。也許有極少數人,還能壓抑自己的厭惡,發出些微慈悲心,但要對自己喜歡或討厭的對象,生起平等慈悲心,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慢慢培養。「舍」是「放下」,「放下」貪親嗔敵的分別心,而對一切有情生起平等心。
世事本無常,一切都在變化,親仇關係也不會永恆。如果理解這一點,就會減少貪親與嗔敵的執著。我們總是對厭惡的人生嗔心,對親友生貪心,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都是這樣。但這有道理嗎?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可以從過去、現在、未來三方面去思考。
以輪迴和因果來看,今生討厭的人,雖然現在不斷地傷害自己,但在過去世可能是我最親愛的人,也做過自己的父母。在當我父母時,也和現世父母一樣,對我有深厚的恩德。而且,在未來無止盡的投胎轉世時,他們也不會永遠是我的仇人。一定會再次當我的父母,也會和現世的父母一樣利益我。
以今世來看,有時真正願意為我們付出的,反而是和我們沒什麼特別關係的人,甚至是我們所認為的仇人。事實上,這些人不一定把我們當敵人看,也不一定會傷害我們。有時候只要用恰當的溝通方法,或善巧的語言,很快就可以盡棄前嫌,變成最好的朋友或親人,幫助我們。
仇敵和魔難的傷害與打擊,有時也會帶來福報。很多人因為遭遇災難和逆境而成熟,比如,感情上的挫折、家庭關係的破裂、生離死別的痛苦、重病的折磨、事業的失敗等等,為了要超越這些深層的痛苦,而激發出無比的力量,從這些逆境中,增長了前所未有的智慧,帶來非常多的福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逆增上緣」。
有些人一直沒有機緣遇上佛法,卻在逆境來臨時,對世俗產生厭離之心,為了脫離痛苦而趨入佛門,又因學習佛法而帶來福報。因為逆境衝擊,反而增長智慧和心的力量,所以我們要感謝帶來逆境的人、背叛自己的朋友、騙取我們錢財的人、傷害打罵我們的人,惡口或挑撥是非的人,甚至帶來病痛的病毒等等,這些痛苦的因素,最後都變成最有意義的。
今生我們所貪戀疼愛的人,雖然現在百般疼愛自己,想盡辦法為我排除違緣,給我數不盡的幫助,但他們是否生生世世都如此對待我呢?這是不太可能的,在無數次轉生在六道輪迴時,他們一定很多次做過我的仇人,想方設法對我製造過違緣傷害,掠奪過我的財物,打擊過我的名譽地位,甚至傷害過我的生命。而在未來的無數次投生,他們會永遠作我的親人嗎?肯定也不會,他們有可能再次當我的仇人,那時候,也會像現世的仇人一樣,打擊傷害我。
在今生,親人真的只為我帶來利益,而仇人只有傷害嗎?不是的。當親人很快樂、健康,平安順利,或飛黃騰達的時候,我會為他們高興,覺得很放心。如果他們痛苦或不如意,我心裡比他們還苦,但他們卻認為我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我遇上困難,想請他們幫助時,有的卻吝於付出。今天我們認為最親的親人,明天可能會為一件小事,馬上反目成仇。有些人僅僅為了錢財,就殺死自己的長輩或兄弟姊妹。
即使親友關係很好,但因為對朋友、親人過度貪愛執著,會順應他們,眷戀世俗的安樂,追求名聞利養,到最後累積很多惡報,種下墮入惡趣的種子,阻礙修習正法的機緣。這樣的親人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如同仇人一樣,不是嗎?親與仇,實在沒辦法用好與壞來分別。
貪戀親人、嗔恨仇敵等分別,是利益眾生的最大障礙,會讓我們產生選擇性的慈悲。遇到不喜歡的人,很難生起讓對方離苦得樂的想法,導致修行與現實產生矛盾。這時,要觀修舍無量心,以自己和眾生心中的貪嗔,作為所緣對境,希望自己和眾生都能遠離貪嗔之心,而具備饒益他眾之心。
親友和怨仇無常,不應分別執著。在嗔恨和貪念消減後,有時會出現比較偏差的現象,形成「無明舍」。認為既然眾生平等,則所有親戚、朋友、仇人等,和他都沒關係,眾生的解脫也不關他的事。這是以表相不貪、不嗔的無明,將一切眾生一視同仁地捨棄,是不正確的。修習平等舍時,內心涵蘊著無盡的慈心和悲心,如果沒有慈悲,就不是真正的平等舍。
對於持無明舍的人,藏人形容:「如果佛陀在天空中飛,這種人看了不會產生任何虔敬心;如果眾生的腸子暴露在外面,他也沒有什麼感覺!」這種乍看好像是沒有分別的平等心,其實是痳木不仁的心態,這會墮入無明愚痴中。
我們要經常觀想親人和怨敵都是自己的母親,他們都是我們應該幫助的對象。通過知恩、念恩、報恩,不斷去實踐觀修真正的「平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