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佛陀絕不輕易宣講的修行方法


時間:2018/6/30 作者:仁澤

【原文】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楞嚴經》

【注釋】

這個法,釋迦牟尼佛很少講的,「我常不開演」,我平常都不演說這個法。你想一想,釋迦牟尼佛對著那些個大阿羅漢、大菩薩、大比丘,這種法,都很少講的。我們現在,你說多便宜,在這兒,就這麼隨隨便便,就聞見釋迦牟尼佛所說這樣的妙法。

「陀那微細識」:「陀那」是一種微細的識,比八識又細一層,它又叫「淨識」,又叫「白淨識」,就是一個淨的種子。這個淨識,它是非常微細微細的。

「習氣成瀑流」:我們的生死,都是由這地方來的。在這微細識,依真起妄,就生了一念的無明──習氣就是無明;這個無明一生出來,就好像瀑流似的。什麼叫「瀑流」呢?水流得太急了,什麼也擋不住,這叫瀑流。那什麼又叫瀑流呢?就是我們這個「生死」,我們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又做人、又做畜生,又生天、又墮地獄,轉來轉去的,沒有停止的時候,就好像瀑流的水一樣的,所以這叫「習氣成瀑流」。

「真非真恐迷」:「真」,這個真法;為什麼我不說這個真正微妙的法呢?我為什麼不趕快把它說出來呢?「恐迷」,我就恐怕人認真作妄,將妄又認作真了。好像那個「覺」上,他一定要加個「明」,弄得就迷上加迷,做一個迷中輩人。所以我常不開演:我時時都不講「真」這種的妙法。我給你們小乘人只講小乘的道理,真正大乘的妙法我從來就不講的。為什麼不講?就因為你們這一班的小乘人,還都不夠程度,沒有回小向大呢!所以我向來都不講的。

「自心取自心」:怎麼叫自心取自心呢?眾生不明白見分和相分都是唯心所現。「三界為識,萬法唯心」,他不明白萬法唯心的這個道理,就著住到見、相二分。見分,就是自己能見的這個見,是八識裡頭的。相分,是外邊這種塵所生出來的一種相。這個相分和見分本來都是虛妄的,都是由自心生出來的。那麼一般人不曉得迴光返照,而向外馳求,著住在這些塵的境界上,這叫「迷真逐妄」,把真的迷了,跟著妄的跑。

你要是知道萬法唯心,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明白這見相二分都是由自心生出來的。你若明白自己這個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就不會向外跑,就回來了若「自心取自心」就非幻成幻法:因為眾生迷真逐妄,本來不是虛幻的,而生了一種迷惑,變成虛幻了。

「不取無非幻」:你若能以「不取」,不取什麼呢?不取虛妄的相。這個「不取」,很要緊的。我們一般人為什麼被六根、六塵所迷呢?就因為取見、相二分,執著到這上頭,認為我所見的這「見分」和外邊那「相分」都是實有的;而不知道這是虛妄的,應該不取。你若不取,就沒有幻了;連非幻都沒有了。「非幻尚不生」:這種虛幻不實在的(非幻),尚且根本就沒有地方生了;沒有地方生,「幻法云何立」:怎麼會又有這虛妄的幻法呢?就沒有了!

【備註】

《楞嚴經》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經,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寶典,祖師盛讚為「開悟的楞嚴」。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懺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