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宗教、量子力學與佛法的交匯
在佛學中,將物質分為地、水、火、風四態。地水風是物質的三種存在形式,亦即固態、液態、氣態;火指能量。在這個排序上,為什麼要將能量放在物質三界的中間?因為能量與物質不是平行關係,而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比如水,在攝氏零度以下,是固態,亦即地態;在0-100度時,是液態,亦即水態;在100度以上,是氣態,亦即風態。所有的物質現象,都是在一定能量的下的狀態。而能量,只能在物質中體現。當能量消失時,物質隨之湮滅——在華氏絕對零度,亦即攝氏零下273.15℃時,物質是不存在的。沒有物質就沒有所謂的物質的能量,所以絕對零度只能是一個理論上的存在。
物質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它們的本質是一致的。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將質能的轉化計算得很精確。物質其實就是能量的存儲方式,能量只是物質的物理狀態——亦即物質內部運動速度。物質與能量,是一體兩面。物質是實態,能量是虛態,一虛一實的相對性地存在,相互依存,這就是中國哲學中的陰陽互根。
物質與能量所構成的「色」,與虛空又是相對性的存在。所有的色,都存在於虛空之中。而虛空,是與色相對而產生的。一個方形的空間依賴於方形的物體而存在;圓形的空間,也依賴圓形的物體而存在。我們造房子時堆砌磚頭(物質),不是為了得到牆壁,而是為了獲得物質包裹的空間;在地上挖一個坑,會憑空產生一個空間。所以說,沒有色,也就沒有了空;反過來,沒有空,也就沒有了色。所以色與虛空是相互依存的,是一體的兩面。這又回到了老子的《道德經》:「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色與空構成「界」,也就空間概念。空間與時間,構成世界。世為時光遷流,古往今來,是時間概念;界為上下四方、宇宙洪荒,是空間概念。世與界又是相對性存在。所有的空間現象,都存在於時間之中。鏡中容顏,塞外秋霜,都有一個存在的時間點。時間也體現在空間的變幻之中,我們回不到過去,也無法看到未來,而只能覺知到每一個當下的時間切面。我們回不到大唐盛世,甚至回不到一秒前的那個場景之中。回首之際,那個空間斷面已經永遠消逝了,永不再回來。
時間並不是絕對的,它是一個相對性的存在。比如深度的執著,會讓時間變得很慢——被巨痛折磨的人,會感到度日如年;而執著的淡化會帶來時間的加速——打坐的人,一坐數天乃至數月,如同一瞬。再如色界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一天相當於人類世界的1600年。愛因斯坦同學很勤奮,又專門熬夜推算出了時間與空間的相互關係——相對時間公式:t=to*√(1-v^2/c^2)。亙古不可動搖的時間概念,瞬間變成了可伸可縮的橡皮筋。「山中方數日,世上已千年」,不再是傳說,相對時間公式,給了佛法中描述的六道時間相對性以詳細的註解。
我們的經驗認為,世界是一個客觀存在,實際這是一個不全面的看法。世界只存在於我們的認知之中。世界與心法,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一切世間萬象,都存在生命的認知之中。一切科學實驗,都需要有個觀察者;一切實驗結果,都是觀察的結論。離開觀察,也就是心的認知,就沒有實驗及實驗結果。離了觀察者,也構不成世界。而且觀察者不同,世界展現出來的景象各不相同。在我們無知無覺中,大象正在以我們聽不到的聲音與十里外的象群交流,蝙蝠在以另一種方式看世界。人鬼在同一空間,所看到的時空完全不同,即使相互穿身而過,也兩不相知。
所以說,世界不是一種客觀存在,而存在於我們覺知能力之中,不同的覺知能力,展現出不同的世界。物因心立,心因物成。眼前這台電腦,是「我」的視覺、觸覺、聽覺構成的一個複合概念。而「我」的一切認知概念,都是依賴所觀察到的「世界」而存在,離開觀察對象,一切概念無從安立。佛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感覺、想法、印象、情感、觀念,都是心與物相互作用產生的影像。心識不能脫離色法獨立存在。如佛所說:「心不自心,因物故心;物不自物,因心故物。」
心法與色法的相互影響,不僅存在於生活體驗與哲學的相對概念之中,也能在科學實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著名的雙縫試驗表明,實驗者的看法直接決定了光子經過的途徑。在這個實驗中,色法無定相,心法直接影響色法的運行、甚至影響色法的歷史。這世界不是客觀的存在,而是存在於我們的看法之中。不同的生命,展現出完全不同的世界,看法構成世界。甚至於,我們在看的時候,「我的世界」堅固地存在著;當我們沒去關注,「我的世界」就隨之坍塌;一念復生,則世界隨之再現。這些令人想起《傳習錄》中的典故:「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以前看這則典故,只當是玄論,量子力學卻證明這種說法是客觀描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六祖不余欺也、陽明先生不余欺也!
意識這種虛無飄渺的概念,真的要捲土重來,重新占領神聖的物理領域嗎?人們總在內心深處排斥這種離經叛道、令人莫名驚詫的想法,但量子力學不斷冒出的新的理論與實驗結果,反覆在驗證著這個結論,讓人沒辦法否定。量子力學的發展,可以說直接動搖了很多物理學家的三觀,這也許是未來科學體系重建的契機。
科學好不容易擺脫了神創論,從歐洲千年黑暗中世紀走出來了。短短數百年,量子力學與弦論興起,科學的結論卻越來越象玄學,薛定鍔的貓論,托馬斯的光子雙縫,霍金的宇宙……乍一聽,活脫脫像神婆的嘮叨。世間之事常以出人意表的形式奇異地循環著,只有更雷人,沒有最雷人。
色法與心法,是一體兩面,構成妄心。如同一隻手掌,掌心與掌背是相互依賴,不能脫離對方而存在。這個一體兩面,是從同一個源頭中產生——本心。這個本心,又叫自性、清淨本體、如來藏,佛性……
許多的宗教、哲學與心理學,將本心與妄心混淆了,或走到妄心這一步就走不下去了。這個真妄混雜的心,是那麼的宏大與莊嚴,似乎無所不能,所以一直被誤當成本源。這個所謂的本源,在儒家心學中叫天理、或良知,道家謂之為道,唯心主義唯之宇宙本體、絕對意志、自然意志。
一切哲學與宗教,只能仰觀道(本源)的宏偉,被動地遵循從道的自然運行。從道家的道法自然,到人格化上帝的道成肉身,再到唯心主義的絕對意志,「道」始終如頭頂的蒼穹與星空,宏大而遙不可及,從來只能仰觀與遵從。不知「道」在當下,一旦再上一著,照破妄心,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大千世界,宇宙洪荒,不過是心中映現的影像。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佛法識自本心,回歸當下,將道拿捏在手上,任運自如。如臨濟禪師所說:「一念心生三界,隨緣被境分為六塵。一剎那間,便入淨入穢、入彌勒樓閣、入三眼國土,處處游履,唯見空名。」又如虛雲老和尚偈言:「兩手將山河大地捏扁搓圓,掏碎了遍撒虛空,渾無世相;一棒把千古孽魔打死救活,喚醒來放入微塵,共作道場。」
前面是低到高的推演過程,我們反過來,從高到低再推演一遍:本心妄動,色法與心法相對而生;色法分為時間與空間;空間分為色與虛空;色分為物質與能量;物質分為地水風三態。這一切,都出自一個總源頭——本心。一切都是從本心中化現出來,重重疊疊、兩兩相對而生,衍生出種種世相。佛法是不二法門,一真法界。迷在二法之中,則枉被物轉,輪轉六道。一旦識自本心,照破二法,世界就是自己手上,出入自在,生滅自如。如佛所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