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間法當中,如果有人說誰將會成為考試官,那很多想得到功名的、想做官的人就會多方巴結。就好像現在,如果這個教育部下來考什麼的考試官,這個考生的家長都得跟他搞好關係;如果這個選拔官員的組織部部長來了,那也是要好好搞好關係。這叫巴結、結納,雖然是黑夜去乞哀,也不會在乎自己的體面,這是世間法,為了鑽營。
但是世間法的福報也不是靠鑽營所能解決的。比如說有一個考試官,他只能操一方之權柄,「不能攬天下之權」:或者在一個地區,或者在一個省,他的權力是有範圍的;或者他在時間上只管他一任之中的事情,一任之外——就三年一任啦——三年之外他也管不了,就是他的期限是有限的。而且一般能夠管這種縣裡面秀才考試的人,他就很難參與鄉會之舉。它原來清古代的考試,先是在縣裡面考秀才,這就叫諸生;每三年呢,諸生就集中在省裡面舉行考試,這就叫鄉試,鄉試考取了就叫舉人;那麼舉人考取了之後,再就是三年呢,再就是一個考進士的考試,(考)進士這就叫會試——舉人就到京城去考試;會試中了這個進士的,那麼天子要親自去面試,叫做廷試,又叫殿試。這樣的殿試呢,那就可以點試中進士的哪個層次,而且前三名——狀元、探花、榜眼,他就會點出來,這樣就發榜。
那取得進士——你考取進士也不等於做官了,考取進士是具有著做官的資格,就好像現在大學畢業生多了;如果八十年代,你看這個——雖然大學文憑的少,但是你得了大學文憑、研究生文憑、博士文憑,他不一定能做上官,那又有組織部門方面還得要選拔。你有這個文憑,有這個進士(身份),只具有做官的一個資格,但不一定能做上官,所以這就:你掌管這個科舉功名的人,並不能把握那個人事銓選職務。人事銓選職務屬於國家這種內部的事情,所以你說這個升降是由哪個人——它都很難說就是哪個人所能決定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人的福報、命運,你去攀緣拉關係它是很難的:如果你沒有自身的福德因緣,你想重重地都拉關係過去並不容易。
那麼現在我們普遍地是喜歡去攀緣關係:認為不走關係呢,就考不上重點;或者當官更要到處去活動活動,不跑一跑就升不了。所以現在也很辛苦哇,你跑一跑去拉關係,這裡面求人是最難的事情了。那麼實際上我想:我們了解了人生的真理,把握自己,福田是在方寸裡面;如果你自己沒有修到這個福德,你要靠攀緣關係去得到某個官位,實際上這反而是不好的。因為你沒有相應的道德智慧,忽然——比如你是當科長的料,你通過搞關係當了一個市長,這個東西你就吃不消啊,你駕御不了這個局面啦,或者你的道德上站不住哇!誒,這裡面就反而是災禍。
我們看孟子,孟子當時——原來孟子有個學生,孟子就很了解他,叫盆成括。盆成括以後在齊國也忽然不知道怎麼發跡了,或者走了什麼關係了,做了大官——上卿的地位。這孟子一聽,就說了句話:「死矣盆成括。」說這個盆成括你的死期到了。做大官的時候他就——果然,過了不一段時間,這個盆成括就被殺了,但是下面的孟子的這些學生、門人就問了,誒,「夫子何以知其將見殺」呢?就是被國君——被齊君給殺了。怎麼會——你知道他會被齊君所殺呢?孟子說了句話,他說:「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說這個盆成括他為人處事有點小才,但有點小才他從未聞君子之大道,君子之大道沒有聞——不相信,不修行,沒有修心養性的功夫,那這個有小才又沒有君子之道,又在這樣的高位子上,那足以表現他要被殺了。
這裡面都是至理名言,所以我們有些沒有福報沒有智慧,找關係去做了大官,好,做了大官你看看:面對著財色的誘惑,他把持不了;面對重大的問題他處理不了;這個重大的人際關係,他也不知道怎麼去說話,等等。那你說你可不是遭殃了嘛,所以這個高官可不是隨便當的。那麼我們說一個人能做官,他有個人的修德,也有他祖上的陰德,他有這個福報,他能站得穩。而且一般的高官我們都會跟他們交流,做高官的人一定要有一點出家人的胸懷,就是他要有一種憫念蒼生的心,要有一種空性的智慧,這樣他的官才會做的好。如果他擺脫不了自己的私心小利呀,在這個時代做官實在是太有風險了,小則被雙規,大則:雖然他搞人際關係遊刃有餘,躲過了法律和政策的懲處,但是他的因果——下三惡道的因果,這不是由於你搞關係就能夠搞得了的,在鬼神那裡他是不管你這麼多。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所以這個風險很大呀!所以一定要守本分。
實際上做官是什麼?
就是奉獻自己的一個機會,不是利用官來撈自己的這種利益,進行權力尋租的這麼一個東西,一定要改變觀念,官不是隨便好當的。如果觀念正確,公門好修行,出一個善的善政,仁心能夠利益老百姓,要有把老百姓做為子女這樣的心——仁愛之心,官員、地方官都叫父母官;如果你沒有仁愛之心,對老百姓都草菅百姓,魚肉百姓,你這個造的惡那就非常巨大。那麼,這裡就告訴那些攀緣的人,你要攀緣攀誰呢?現在有這麼一個考試官,他是正大光明,他是不病不老,他也有平等的心,不會去分別門第。
這分別門第自古以來——你看魏晉時期這種中正九品制,在選拔官員,都要看他是什麼門第,貴族家庭就能夠做高官,寒門吶:上品無寒門,寒門裡面就沒有,就升不了高官,只能在低級的官員裡面去委任。他都是有這種分別心的。實際上一個平等的社會,各個階層都有平等升遷的權力,這才是一個比較良好的政治制度。所以這個文昌帝君他以平等心,不會看你的門第,選拔你上來,讓你得什麼功名,也不會要你行賄——文昌帝君也不受賄,所以你不需要花錢,也不需要走人情面子。從你縣試的秀才考試到這個進士的廷試,從你的小縣城的小官員以及到這個宰相這樣的一個崗位上的大官,這些都是要經過文昌帝君的這樣的一個掌管——「進退予奪」。那麼你真正要鑽營的人,你為什麼不去結納和投其所好這樣的一個人呢?如果你不結納這樣的人,你算明智嗎?那投其所好,投什麼?
你要投文昌帝君之所好,就是要仰信學習文昌帝君的行為而已,文昌帝君的《陰騭文》一直告訴我們:你是一定要「廣行陰騭,上格蒼穹」才能得到好報。你怎麼積陰德?你要忠啊,要孝——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要有仁慈之心吶!你這樣去學習文昌帝君的行為,去流通文昌帝君的《陰騭文》這個寶訓,你的命運就會轉變過來,就能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貴得富貴。(節錄自文昌帝君陰騭文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