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有勝義諦的菩提心和世俗諦的菩提心,它們都有各自的法相,應該以各自的法相去衡量和判斷。
登地以上的菩薩遠離一切戲論的智慧境界,這就是勝義諦的菩提心,也可以說是勝義諦菩提心的法相。若具足這個法相的,就是勝義諦的菩提心;若未具備這個法相的,就不是勝義諦的菩提心。登地以上的菩薩遠離一切戲論的智慧境界,就是現量見到諸法的究竟實相,即一真法界。
勝義諦菩提心的分類,一地到十地共有十種,十一地就是佛的境界——遍知之智慧,也屬於勝義諦的菩提心。在佛的境界裡,只有勝義諦的菩提心,沒有世俗諦的菩提心。菩薩入定的時候是勝義諦的菩提心,出定的時候是世俗諦的菩提心。但是佛沒有入定和出定,始終是入定的,所以佛的境界裡只有勝義諦的菩提心,沒有世俗諦的菩提心。
菩薩的入定智慧也叫根本慧,這個是勝義諦;菩薩出定後具有的智慧叫後得智慧,這個是世俗諦的菩提心。也可以說,現量證悟遠離八邊戲論的大空性——諸法的究竟實相,就是勝義諦的菩提心。
一地到十地的境界不同,智慧不同,因為都有各自的所斷、所證,所以都有不同的斷證功德。層次越高,斷證的功德越增長,最終成佛的時候,就是斷證的功德徹底圓滿了。
總之,一地到十地可以分成十種勝義諦的菩提心,第十一地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也是勝義諦的菩提心,所以也可以說是十一種。
所謂「一真法界」或「諸法的究竟實相」,從它自己的角度來說,它的本體是不能分別的,法界本身是不能分的;但是一地到十地以及十一地,這些登位的菩薩、佛的境界和智慧是有分別的,所以就以此進行分類。
——摘自達真堪布《入菩薩行論》講記7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