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底下一個問題,弟子在家學佛,近日想摒棄外緣,全心修持三年,提升道行,再出來利益眾生。以目前的經濟能力,如果極為節省,勉強維繫三年道糧。請問這種情況下是否還應布施?弟子是為了幫助眾生,先度自己而積蓄道糧,是否算貪吝?
答:貪吝不貪吝,我們可以放在一邊,問題是你能夠把工作放下,好好去修三年,你到哪裡去修?緣很不容易遇到。真正發真誠心,像過去玄奘大師一樣,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光大遺教,會有感應。如果不是發真正菩提心,你還是感情作主,感應就很困難。沒有感應,你找不到助緣,誰來幫助你?修行、弘法都要靠護法,誰來護持你?沒有人護持,你無論住在哪裡你住得不安,心安道才隆,你心不安,那怎麼行?
儲蓄三年道糧,佛說財物是五家所有,你未必能保得住,貨幣會貶值,你估計的三年,可能一年就花光了。所以我勸你還是隨緣,不必去執著。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經教,研究經教的目的是要看破,看破就是了解事實真相。佛法的真相,世俗的真相,你都能夠通達明了,你就知道該怎樣做。所以,經不能不讀,教不能不聽。如果不是這樣重要的話,釋迦牟尼佛何必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我們從這裡想想就應該體會得到。
問:帶業往生,只帶舊業,不帶新業,請問新舊業的界限為何?
答:在淨宗裡面講,舊業是過去所造的,新業是現在所造的。過去是幾時?昨天所造的那是過去的,今天上午所造的是過去的,現在前一分鐘造的是過去的,那都叫舊業,都能帶走的。不帶新業是什麼?現在造作的。現在是什麼?現前一念。所以往生的人,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他前一個念頭是貪瞋痴慢都沒有關係,只要最後那一念是阿彌陀佛就行了。聽到這個說法,多造一點惡業沒關係,臨命終時我只把握最後那一念就成功了。理上講是如此,事上講,恐怕到那個時候你自己把握不住,最後一念貪瞋痴冒出來,那你一生全毀掉了。所以平常就好像練兵一樣,最後那一念是打仗,總要把它搞熟,熟透了,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那你就有把握了;還有其他的念頭夾雜在裡頭,沒有把握,這個道理要懂。所以這個新業、舊業是在現前,現前是新業,過去都是舊業,這個要知道的。我們要認真努力。
問:「弟子以呼吸念佛方式修持,每次吐氣時,只念一個字,四字佛號為一個循環,持續不斷,但過幾分鐘就會進入寂靜輕安的狀態,此時佛號自動停止。若於此時刻意提起佛號,就如同在本靜的湖中投石子,甚至感到佛號在干擾現前的寂靜。請問在這個狀況之下,應該保持寂靜的狀態,還是再提起佛號,使其達到佛號不間斷?」
答:你問得很好,提起佛號重要。你用這個方法念佛,念到寂靜的境界現前,這是一種功夫,這個功夫很淺,在佛法稱為「輕安」。應當繼續保持佛號不斷,為什麼?我們的目的不是求輕安,是求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佛號必須綿綿密密不間斷。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念佛方法是「淨念相繼」,相繼就是不能中斷,這個非常重要。無論在什麼狀況之下,一定要提起佛號,這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