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八、十念必生願
問:「十念」?
答:二七三頁。十念。對於十念往生,古人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這個所說的指的是上品,既然說的是上品,認為十念是下品也可以能夠十念往生,他不同意,他認為是錯了。「非也」,這個是錯了,這個是不對的。有人說下品十念是指的下品,因為《觀經》後面不是五逆十惡嗎?五逆十惡稱名也往生,那不就是下嘛。這個十念他認為是上品的境界,菩薩的境界,認為是下品,那是不對的。非也,就是否定,不是這樣,搖手。
還有的人說,這都是另一面。這個說法古人也是不容易才有今天這個認識,古人也有好些走過些錯路。所以善導大師糾正,很多大德來糾正,很多的錯誤。
有人說上品生都是菩薩的事情,上品往生不是凡夫的事情,中品是聲聞緣覺的事情,下三品才說的是凡夫的事情。所以凡夫最高只能夠得到下品往生。古人有這個看法。善導就不同意——善導是個大德,完全是為了眾生,上品、中品、下品完全都是為了眾生,都是眾生可以達到的。這個是對的。這一面說法。有一些說法,像這個就是屬於不同的說法。
另一種說法,就是這種十念往生是上三品。這箇中的十念,是依十法起十念。依十法起十念是根據《彌勒發問經》,裡頭有個十念,用十法而發十念。這個用十法而發十念不是稱名十念。所以他們這種說法都是不同意你念十句名號就能往生。所以古人也都有過過程。
真正能夠從印度把佛經介紹到中國來,翻譯成中國文字,我們真正領會這個如實的義,我們總是有好多情見在那兒牴觸,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
所以他對這個十念往生,他就牴觸。一種就說這是說上品,你說是下品不對。一種又更進一步了,這個是上三品,這個十念是《彌勒發問經》裡頭的那十念,不是普通的稱名的十念。這就說得很明白了,你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稱名的十念,這樣的十念不行,他不同意。
其實《觀經》是很清楚,《觀經》就是說,一個人罪很重,看見地獄了,叫他要觀想,觀想不成。在很病苦之中還要觀想,這是很做不到。這個只有生病的人懂得這個道理,你生一場病,你就知道觀想之難!
所以為什麼我們密宗本來是觀想和持咒並重的,但我們現在特彆強調持咒,就是因為在你痛苦之中,在你困難之中,你要去觀想,這個要求是比較難。因為觀想它是比較定中的事情,入三昧耶,先入了定,定時心才很淨很細,才能去觀,觀才能觀得清楚。觀到最好的時候,就觀到宛然在眼前。功德很大。所以稱這個觀想是定善,稱持名是散善,他散心一樣念,「阿彌陀佛……」就念了。你要觀想,阿彌陀佛就現前,那你看經書要如何,很難!這是比較難的事情。
所以稱名十念是最容易的事情了,在臨死的時候,觀想不成,就念。雖是《觀經》,可是第十六觀就是稱名念佛。他看見地獄之後,他別的都不行了,他這時真懺悔了,真念了十句,這就往生了。這是《觀經》裡講的。十念,這個十念絕對說的是稱名。因為他觀念不成,你叫他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在經文裡頭的,那就是稱名!所以這個他們那時候翻譯,有時候沒翻譯的出來,或者是做的不普遍,他就不同意。
彌勒這個十念,那很難。這是彌勒發問,佛當時回答的,「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養國土」,這個十念指得是很深刻的十念,這個確確是上品的事。可是他根據這個,他說這十念完全屬於這一類,這是上品的事,否定稱名十念能往生,這是古人的錯誤。錯誤的,我就不引他的名字了,我們不同意他的說法就完了。
他這個十念,第一個是「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
第二個是「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
第三者是「發護法心,不惜身命」。為護了法,我可以犧牲我的性命。
第四,「於忍辱中生決定心」。忍辱,忍受一切,對自己所不能忍受的事情,像恥辱、種種啊、苦惱,橫加於我,不應該啊;他對不起我啊,種種如何。受到毀謗,要忍受。這個忍辱,像我們「文化大革命」,那就是一個考驗。人家就是說你「你這就是混蛋王八蛋」,你自己還得承認:「我是」。忍辱!
第五,「身心清淨,不染利養」。對於這個名聞利養一點都不貪,不沾染。
(中略)
第「六者,發一切種智心」。一切種智是佛的智慧,發這個殊勝……,這就是菩提心了,這個不能夠忘。
第七,「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尊重一切眾生,要除掉我慢,言辭都要謙下。
八者,於世間的談話,不感興趣。世間談論游山逛水、黃色新聞,對於這個一切一切。
「九者,近於覺意。」還沒有到覺,是近於覺了。生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憒鬧散亂之心,這個心中就是很專一了。
「十者,正念觀佛。」
這一切根都……,耳朵也不去聽別的,眼睛也不去看什麼,這些根的作用只是在觀佛。這樣的十念。
他們說第十八願十念往生是這樣的十念,不是稱名的十念,這樣的往生。這樣的十念做到很不容易,那是上品的事。
這個《宗要》,這也是個日本人,他說「如是十念,既非凡夫。當知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具足十念」,這個十念才能都做到。
所以願文如果專為上品,甚至地上菩薩才能夠行的話,那麼我們中下的這些凡夫就沒有希望了。所以不是我們阿彌陀佛的本願。
底下談到這個就是破這個了,一個日本人的話。義寂是日本人,他說觀經的下品往生,就是本經的第十八願的十念,這個是很有力量了。他們是揣測之詞。《觀經》的十念,就是剛才我說的觀想不成的那個,念阿彌陀佛就往生了,這就是一致的,都是佛經。《觀經》的十念,而且是個五逆惡人,地獄現相,油鍋刀山都現前了,他念了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了。你說,這是地上菩薩,還是什麼?不需要嘛。所以這就把那個推翻了。
有人認為,指的下品也能夠十念往生,他不承認,就是「非也」,這是他的意思。(《無量壽經解答》,黃念祖講述,未經校對,僅供參考)
原文
念佛的人就為十方佛所護持,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所攝受。同時你真是念佛,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派二十五個菩薩保護你。所以真是真實心在念佛的時候,你就是不受魔擾。(《淨修捷要報恩談·第二十五拜》,黃念祖講述,未經校對,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