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修道要是到初禪的這種境界,這個脈會停住不動


時間:2019/6/3 作者:清凡居士

世間一切所修心人,

不假禪那,無有智慧。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慾,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現在是講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這色界四禪天。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這個世間所有能自己修心的人,他不藉著這個靜慮的工夫,所以他也就沒有真正的智慧。

「但能執身不行淫慾」:他但能執守自己的身,保持自己的身不行淫慾。

「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無論走路和坐著,乃至於睡覺,行、住、坐、臥隨時隨地俱無愛染,他沒有一種愛染心,就是見著再美麗的色塵,也不生愛染的心。他不留在欲界這六天。

「是人應念身為梵侶」:這個人應念,就和清淨的人在一起,沒有慾念的。

「如是一類,名梵眾天」:像這樣的一類人,生在梵眾天去,做清淨的天民——天上的老百姓。「眾」,是很多的這種人。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欲習既除」:這個「欲」,也就是淫慾。人,「食色性也」,人都好吃好東西,好貪美麗的顏色,這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習氣。那麼這個人,他欲習除去了,淫慾心就沒有了。

「離欲心現」:欲習既然除去了,就離開欲了;離開這個淫慾的心就現前了,「於諸律儀,愛樂隨順」:這個人就修一切的戒律、威儀,他愛這個戒律,跟著這個戒律去修行。

「是人應時能行梵德」:這個人隨時隨地都修這個清淨的德行。「梵」,就是清淨。

「如是一類,名梵輔天」:像這一類的人,就生到初禪三天之一的梵輔天上去。「輔」,就是輔弼、輔佐,就是在這個天上幫助大梵天王的。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前邊那是梵輔天,現在這是大梵天。

「身心妙圓」:身也妙圓、心也妙圓,微妙而圓滿。圓滿什麼呢?就圓滿這「沒有慾念了」,淫慾心沒有了。

「威儀不缺」:對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也都不缺少了,也都圓滿了。

「清淨禁戒」:所有佛所說的戒律,他都清淨而執守。

「加以明悟」:不單清淨執守,而且又加以明白而了悟這戒相、戒法、戒體、戒行。

「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這個人臨命終,隨時生到天上去,能以統領清淨天的眾民,做大梵天的天王。

「如是一類,名大梵天」:像這樣子清淨戒律,這一類的眾生生到大梵天上去,這個天就名叫「大梵天」。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阿難哪!此三勝流」:這三勝流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就是初勝的一種位子。

「一切苦惱所不能逼」:到初禪這三天,一切的苦惱就都沒有了,不能來逼迫了。

「雖非正修真三摩地」:雖然他不是一個修行真正定力的,可是他「清淨心中」:他持戒清淨,在這個清淨心裡邊,「諸漏不動」:他什麼毛病也不生了。「不動」,就是不生了。好像你想要用什麼,或者想吃好東西,或者想穿好衣服,或者想種種的物慾;總而言之,這都叫「漏」。諸漏不動,他就沒有一切的毛病,沒有一切的習氣煩惱了。「名為初禪」:這個名字,就叫「初禪天」。

你修道,要是到初禪的這種境界,這個脈會停住不動彈的。所以,說是你有沒有功夫,看看你這個脈還有沒有動。若得到初禪的境界,你的脈就停止了。身上的血脈停止了,就等於死人一樣,這就是初禪。你修道要是到初禪,這還不是果位,初禪只是修行的第一步,並不是很高深的。

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