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四十六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46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四面,第八行,一百六十八段看起:
【宗門雲,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這是禪宗祖師的話,流傳很廣,這個意思很清楚、很明顯。實在說,諸佛菩薩跟我們凡夫,在生活上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凡夫著相,也就是有心,樣樣都有心,自然活得就很辛苦、就很累。佛菩薩們他們對於一切萬法,他不執著、不分別,根本就不把它放在心上,所以『萬物常圍繞』對他來說是若無其事。「萬物」指的是什麼?實在講,就是指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因為諸佛菩薩時時刻刻應化在其中,在十法界普度一切眾生,可見得佛、菩薩沒有離開眾生。所示現的與眾生沒有兩樣,受用則迥然不同,眾生有苦受、有樂受,佛菩薩苦樂統統離開了,苦樂離開就是由於他『無心於萬物』。正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一句就是應無所住,「無心於萬物」;下一句就是而生其心,在應化當中,一絲毫妨礙都沒有。這個境界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事事無礙的境界。下面一段:
【淨影疏雲,由成勝通,於一切物變化隨意,故能利物,名為自在。】
這得自在了。由於他成就殊勝的通力,『通』就是我們講神通,殊勝的神通這種能力。這個能力,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也是我們自己的本能,並不是從外面得來的,一切眾生各個都有。為什麼這個能力不能現前?佛給我們說,都是被妄想執著障礙住。妄想執著是病根,我們的智慧被它障礙,我們的能力也被它障礙。佛說,只要去掉妄想執著,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智慧、神通都相同。他這個通力表現在外面的是『與一切物變化隨意』,這就像《普門品》裡面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佛身,他能夠現八相成道,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可以現菩薩身。可見得他在九法界裡面現身自在,隨意!隨意不是隨自己的意思,這一點諸位要曉得,若隨自己的意思,就是凡夫,什麼都不能現。他沒有意思,前面說了,「但自無心於萬物」,他哪有意思?這個隨意是隨眾生的意思,眾生心裡想什麼,他就變現什麼。《楞嚴經》上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所以此地這個隨意,是隨他意,不是隨自己意。自己決定沒有意,這個諸位同修一定要記清楚,這個字錯會了,問題就嚴重了,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故能利物』,利是利益一切眾生,佛菩薩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名為自在』,這叫得大自在。《般若心經》每一位同修都會念,都念得很熟,經文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第一句話就提醒我們,叫我們要觀,不要去想。想,你用心意識,用心意識就不自在,那是凡夫。離心意識就叫觀,用這個字來代表。眼見色叫觀,耳聞聲也叫觀,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就用觀字做代表,離心意識;也就是說不分別、不執著,沒有妄想,這就叫做觀。如果有分別執著,那就是意,那就不是觀,因為你有意思在裡頭。有意就迷了,觀是覺悟,觀是不迷,所以他得自在。
【會疏雲,眾生背覺,沉迷漂流。】
這兩句是比喻,『背』是違背,違背自己的覺性、真心,本性本來是覺悟的,這個事情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依照佛的教誨我們認真的去做,你立刻就能夠體會到。這是說明,聰明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只要你的心能夠靜下來,把你的妄想、執著暫時停止住,停個幾分鐘,你就覺得你的頭腦很清醒,那個清醒就是覺的樣子。妄念愈多,分別愈多,煩惱愈多,你覺得頭腦很昏濁,頭腦不清楚。由此可知,覺性確實是本能,為什麼你不覺?『背覺』就是不覺,你違背了,違背覺性。就是因為你的妄想執著太多,太重了,『沉迷』;『漂流』是講漂流在六道輪迴,在六道漂流。
【生盲無目,無希出心。】
這兩句也是比喻,好比『生盲』,「生盲」是一出生眼睛就瞎了;換句話說,他這一生當中也看不到外面的境界。如果過去眼睛是好的,或者得了眼病,眼睛瞎了,他有經驗,以前看到世間多美,現在可惜他看不見了,他還有個願望,如何能夠恢復他的視力,他還有這麼個願望。生盲的人他沒有這個念頭,為什麼?沒有這個經驗,從來沒有這個經驗,他也變成習慣了。『無希出心』,希是希望、希求,出是出離,這是講比喻,沒有想出六道的念頭。這個比喻很好,我們看看這個世間芸芸眾生,你去打聽打聽,去問問,幾個人想出六道輪迴?可能你問一百個人,一百個人說我沒想到這個事情,沒想到要出六道輪迴!這就是好比生盲,六道以外的,他不但沒見過,聽都沒聽說過。你要告訴他,他還有許多疑問,是真的嗎?真有這個事情嗎?所以,許多人聽到佛經上講六道以外那個殊勝莊嚴,都說這不是真的,這個是理想,這是神話、小說,哪裡是事實?不能夠接受,猶如生盲一樣。
【菩薩愍之。】
菩薩看到這一類眾生,對他們生起慈悲之心、憐愍之心。
【無疲厭念。】
對於這些眾生,幫助他、教化他,不疲不厭。
【常為不請之友,隨逐愛護。】
『常』是沒有間斷,『不請之友』,友是善友,你不請他,他就來了。我們也許會懷疑,我不請他,他怎麼不來?這個話是剛剛講過,感應道交。我們沒有感,所以佛菩薩就沒有應、就沒有來。不要請,只要有感,他就有應。感是什麼?我們覺悟到人生很苦,希望離苦得樂,你有這個念頭,佛菩薩就來了,這就是能感。也許你說這種念頭世間人很多,佛菩薩為什麼也不來?世間人感覺得人生苦,是他貧窮,他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財富,感到這個苦。他要追求的是財富、是權力、是名位,這個佛菩薩不來,為什麼?沒有出三界!如果你真的覺得苦,不想做人,人生太苦了,這就有感應。還想在人間得樂、享受,這佛菩薩不會來的。你不想再到人間,想脫離六道輪迴,佛菩薩立刻就會來幫你忙。沒有這個意念,就沒有辦法感,感應我們也要清楚。
『隨逐愛護』,無論眾生落在哪一道,佛菩薩也不會捨棄。引用的《疏》裡面的這一段文,當中省略掉了。
【故涅盤偈曰,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
這是講世間,世間法裡面的救濟,世間的救濟一定是你要求,然後你才能得到,你要請求。佛法裡頭不然,佛法里不請,佛菩薩自自然然就來應。通常是菩薩作眾生不請之友,那佛怎麼辦?佛會把自己果證降一級,退到菩薩的地位上來,應一切眾生之求,這叫做倒駕慈航。每一尊佛成了佛,一定退到菩薩的位子上來,度化眾生方便。
【維摩經曰,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這是世尊在經文上給我們說明不請之友的意思。眾人沒有要求,沒有啟請,善友自自然然就來,感應道交而來。這個『安』是幫助眾生得安,為他講經說法,為他做好的典型、模範,啟發他讓他學習。
【淨影曰,一所化眾生無機感聖,名為不請。】
這是先說出『不請』的意思。菩薩所教化的眾生,這個眾生裡面沒有人懂得啟請的,意思在此地。就是啟請講經說法的禮節、儀規都不懂,這是偏重在這個地方,不請。不是他沒有感,他很想學,但是他不知道到哪裡去找老師,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接待老師,統統不知道。可是諸佛菩薩並不責怪他,你的禮節不周,我就不來教你,佛菩薩不會這樣計較,不會這樣重視形式。他不重視形式,完全看你是不是認真的學習,只要你肯認真學習,所有一切禮節他都不會在意的,這叫不請的意思。
【菩薩強化為作因緣,名友安之。】
這個解釋得很好。『強』是勉強的意思,教化他,為他『作因緣』,這就叫友而安之。
【二所化眾生雖有道機,無其樂欲,不知求聖,名為不請。】
這是第二個意思。菩薩教化的這些眾生,雖然有學佛求道的根機,有這個根機,這個根機是講多生多劫所種的善根福德,他有。但是在現前,這一生現前他的善根福德沒有起現行,他雖有這個種子,我們現在的話講,他有這個潛意識,可是他還沒有這個意思。『無其樂欲』,樂是愛好,他對於這個還不愛好,還不希望學。甚至於可以說,他並不很認真,勉強來學佛,並不是很認真的來學。『不知求聖』,對於真正的善知識,不知道承事,不知道親近,這個也是屬於不請。
所以,有這個根性,有這個善根福德,還要非常歡喜,有強烈的欲望去求學,這個才行,你的成就也快速,感應也不可思議。但是這一類的根機畢竟是很少很少,古人所謂的可遇不可求。我們應當要明了,世出世間法都一樣,要想學問、德行成就,一定心裡常常念著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在哪裡?自己常常留意,常常去打聽,社會上一般有學問的人、有德行的人,他們大家所推崇的,大概就不會太錯了,一定要想方法去親近他,這叫求學。學是一定要求的,沒有這個強烈的欲求,縱然遇到善知識,善知識也不能勉強來教你,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善知識教化的對象,就是看他求學的意願強烈的程度。你有一分意願就教你一分,你有十分意願他就教你十分,完全看你求學的意願;你沒有意願,他就不教,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我很想學,我都沒有遇到善知識,那實在講,你的樂欲的程度不夠,很明顯能夠體察得出來,你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菩薩隨機而為強化,名安之。】
『隨機』是隨緣,隨著眾生樂欲的程度而教化之,這個叫『安之』。在早年,我在一般年輕人裡面,我求學、求道的願望比一般人強一點。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年輕人都喜歡玩,公餘的時間都在遊樂場所裡面玩。我在公餘的時候讀書,到處打聽哪些人有學問、有德行,我天天打聽這些事情。打聽到了之後,就給這些人寫信,他回信來之後,我再去拜訪他、去親近他。因此,我那個時候就認識了二十多位名教授,我在公餘的時候我跟這些人往來,這才能成就自己。
所以此地說「無其樂欲」,那你就沒有法子,這些老師不會來找你的,要你去找他。你去找他,他真肯教,特別來指導你,我們沒有付一分錢的學費,他教導你,是比教付學費的學生還要認真、還要熱心。我親近方東美先生,沒有付一分錢的學費;親近章嘉大師那個時候,對於章嘉大師也沒有一次的供養,從來沒有供養過章嘉大師。有的時候時間晚了,章嘉大師還要留我吃飯。你說為什麼?熱心、肯學、好學,就是為這個,一定要真正肯乾。所以菩薩應機強化,這叫友而安之。
【淨影疏曰,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暗障既除,明現己心,故曰受持。】
淨影大師解釋『受持』這兩個字,境界很高,絕不是我們普通一般人觀念里所謂的受持。『明修』,修是修行,明是明了、明顯,對於修行的方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不容易。許多人對於修行這兩個字都會錯意思,所以他一生修行功夫不得力,意思錯會了。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這個名詞的意思,就是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做修行。行為太多了,我們身體的動作,是身的行為;口的言語,是口業的行為;心裏面的念頭,是意業行為。行為雖多,總歸納起來不外乎身、語、意,所以稱之為三業,這三大類。三大類的行為有錯誤,不正、不善,你明白了,就要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現代人對於這兩個字產生嚴重的誤會,認為修行一定是天天拜佛、念經、念佛、念咒,大概這個叫做修行,其實完全錯了。古人用這些方法做為修行的手段,確實能夠達到修正三業行為的效果。現在人把古人這個手段變成一種形式,與自己生活行為脫節,所以是完全沒有效果。念經、念佛跟自己的妄想、煩惱分了家,不相干,所以修行功夫不得力,修行收不到效果。
『勝解』,解是明了、理解,勝是殊勝,由此可知不是淺解,不是少解,而是深解、廣解;深解、廣解才稱之為勝,殊勝的意思。修跟解要依什麼?依『如來藏性』,這個標準就高了,這不是普通標準。我們今天修行,如果把標準訂在五戒、十善,那就很了不起了。五戒十善在六道裡頭是人道,真正修好了,你來生還得人身,不會失人身。如果把標準訂在十善業道、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訂在這個標準,你來生一定升天,這是天道的標準。如果你心裏面有嫉妒、貪瞋痴慢,這個標準是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所以自己將來會到哪裡去,自己最清楚,冷靜想想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將來到哪裡去。如果標準訂在如來藏性,你決定成菩薩,決定不是阿羅漢不是辟支佛,你決定成菩薩,此地是菩薩的標準。所以這是『如來甚深法藏』,與如來藏性相應,他所解的、他所修的,是以這個為標準。
如來藏性是什麼?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講這一句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如來者諸法如義」,這一句就把如來藏性都給我們說出來了。諸法如義是什麼?世尊在經文裡頭也就解釋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兩句話可以用它來解釋諸法如義。我們怎樣修才與如來藏性相應?清淨心、平等心就相應。於一切法中,修清淨心,什麼叫清淨?遠離貪瞋痴慢,心裡頭決定不會起貪瞋痴慢,不會起邪見,邪知邪見,你的心清淨了;於一切法決定沒有分別,你的心平等。所以,有分別就不平等,有執著就不清淨,與藏性就相違背。
如來藏性也就是世間人所講的真理,這是如來甚深法藏,一切佛法都含藏在其中。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這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法,都含藏在其中。只要你得清淨心、得平等心,所有一切佛法統統現前,為什麼?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學來的,不是從外面來的。這樁事情說起來倒挺現實的,你的心清淨一分你就得一分佛法,清淨兩分你就得兩分佛法。這個話怎麼講法?譬如我們展開經典,無論是哪一部經你把經打開,你一分清淨心,你看一分的經義,你看這個經你懂一分。一分雖然很少,非常可貴,因為你是真懂得,懂得的淺,不多,但是不是假的,確實會有受用。你有兩分清淨心你就解兩分經義,所以經有無量義。實在講,經哪有無量義?是我們心清淨的程度有無量無邊,一分、兩分、三分、四分到無量分。一直到如來果地上,成佛了,到果地上,究竟圓滿。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破,換句話,他還欠缺一分,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圓滿。
所以,這是講到世出世間法你真想學,到哪裡學?從清淨心中學,從平等心中學。我們不用第七識,就清淨了,第七識是執著,不用第六識就平等,第六識是分別。所以你就曉得,功夫要怎麼用?就在平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要真正懂得不分別、不執著,你要真正懂得,真正會用,你就學到了。在生活當中,不分別行嗎?不分別能辦事嗎?不執著能行得通嗎?所以在事上、在相上,還是要分別執著,這就是佛法里常講的,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你要跟世間人在一塊相處,跟他共同生活,他分別,你不分別,他執著,你不執著,你不能跟大家相處。所以,在表面上要分別、要執著。什麼地方不分別?心裡頭不分別、不執著,心裡乾淨。心清淨、心平等,對人對事對物隨緣,這叫隨緣。不攀緣,攀緣是什麼?你有心就攀緣了。
菩薩前面講無心,「何妨萬物常圍繞」就是隨緣,你分別,我隨你分別,你執著,我隨你執著。我們端起這個,這是什麼?你們叫它做茶杯,我也叫它做茶杯。你們是真的認定這是茶杯,我知道這是假的,它也沒有名,它也沒有相,你們執著,我就隨順你們!佛菩薩就是這樣學習的,一切隨順眾生的執著,隨順眾生的分別,自己心裡確實沒有執著、沒有分別。自己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平等的,沒有受到外界絲毫的干擾,這叫功夫,這個叫得力了。我們學佛、修行是不是這樣修法?要真在這上面做功夫,就是從內心裡頭,不是從事相上,不在事相上,是在心地上。把心地上的分別執著減少、淡化,這個人是真正修行,是「明修勝解如來藏性」。
『暗障既除』,你的功夫得力了,暗是無明,障是煩惱。無明除了,就是逐漸的你自己覺得你有智慧了,會發現自己聰明了,有智慧,這是你無明破了一點點。覺得自己心裡很自在,法喜充滿,是你的煩惱輕了,你得受用了。你得聰明智慧,你得法喜自在,你真正得到受用。『明現己心』,自己的真心、智慧、德能明顯的現前,真心裏面般若智慧、種種德能現前。『故曰受持』,佛在經上常常教給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講經也常常提醒同修,佛這句話的關鍵就在受持。而一般人把受持意思會錯了,以為受持就是我每天把經念一遍,就叫受持,其實那個意思完全錯了。真是「開經偈」上講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你不能把佛的意思錯會了。現在多少人是誤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所以學佛學幾十年、學一輩子,絲毫的受用都得不到。這不能怪佛的經教,怪自己把意思錯會了。
【甄解曰,即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也,多聞歸一聞,一聞即是聞其名號。】
這是講『聞持』,聞這個字也是廣義的,凡是六根所接觸的都用這個字做為代表,我們看經是用眼,也用這個字來做代表。『三世一切如來法藏』,這個境界就大了,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如來,佛在經上跟我們講過去佛、現在佛,我們很容易體會,未來佛我們就覺得很含糊、很籠統。未來佛是什麼?須知,未來佛即是一切眾生。大經上佛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當作佛,哪個眾生不是佛?我們如果對一個眾生不敬,就是對佛不敬;對一個眾生輕慢,就是對佛輕慢;對一個眾生惡作,就是對佛惡作。這裡面的甚深義理,能體會的人實在不多。
我剛才講的話,都是佛在經上說的,可是這個意思很深,怕的是諸位聽了不能體會。我們輕慢一個眾生就是輕慢佛,是不是輕慢一尊佛?不是的,是輕慢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果說我得罪一個眾生,是輕慢這一尊佛,向這上來體會的人很多,但是他不曉得,實際情形是得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個道理,你如果不讀《華嚴》你不曉得,讀了《華嚴經》你才明了。為什麼?一切眾生與一切諸佛如來同一個法身,同一個心性,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道理在此地。不是說我們得罪一個人,就跟這一個人結罪,不是這個意思,那問題就太簡單了。因此我們才曉得,自己沒有遇到佛法之前,不明佛法深義之前,我們造作一些罪業,正是佛在經上講的,如果這個罪業要是有形相、有體積,形相、體積再小,造一個罪業像一個微塵一樣,你所造的罪業累積起來,盡虛空都容納不下。
佛這個比喻,我們想想,是不是感覺得太誇張了一些?絕對不是,完全是事實真相。自己造作極重、極廣的罪業,自己不曉得,這叫做愚痴。真正明了的人他覺悟了,覺悟的人決定懺罪,懺悔業障,而懺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受持。如果是以如來藏性為標準修學,這個懺罪的力量就太大了,無始劫的罪業,也能在短時間懺除。佛在經上有比喻,所謂「千年暗室,一燈能除」,黑暗的山洞裡頭,幾千年沒有見到日光,裡面是漆黑的,點一盞燈,黑暗就沒有了,把黑暗就除掉了。這是說明業障再重、再多都不怕,它的性質就像黑暗一樣,只要你自性般若現前,自性般若是光明的,光明能夠除黑暗,智慧能破愚痴,能除罪業。問題就是你要開智慧才行,你不開智慧,你的業障就去不了;智慧開了,心開意解,的確是自在快樂。
末後兩句就結歸到本經,這個結得好。『多聞歸一聞』,原理還是《華嚴》的教義,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多聞歸一聞」,一聞是什麼?一聞就是聞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如來藏性,就是甚深法藏,我們過去在講《無量壽經》的時候,一再的提醒同修們,決定不能輕視這六字洪名。可是我們今天念佛的人,雖口念這一句名號,與如來藏性不相應,這就是名號跟藏性把它分開了,兩回事,所以不相應,怎麼念都不行。古大德有比喻說,一個人念佛名號念得多,一天念十萬聲,你喊破嚨喉也枉然。十萬聲佛號,沒有一聲跟如來藏性相應的,這個念了就沒用處。
相應是什麼?相應就是把自性的般若念出來,把自性的煩惱念掉,這就相應。從哪裡下手?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示,雖然常常提示,實在是我們自己的業障習氣太重,非常健忘,一轉眼就忘掉,因此要多次的提示,不斷的提示。那就是這一句佛號一定要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樣念佛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與如來藏性相應。這句佛號得力了,這句佛號有了功夫,什麼功夫?能把妄想分別執著伏住,我們在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念頭才起來,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把你的妄想壓住,把你的分別執著壓住,把你的七情五欲壓住,使你的心保持清淨平等,清淨平等就生智慧,智慧是覺。《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用什麼方法來修?用念佛號的方法。所以你的佛號,聲聲佛號裡面都是清淨平等覺,就相應。
果然能相應,聲聲佛號都是清淨平等覺,那我跟諸位說,你要是真的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多長的時間?可以說絕對不會超過三個月。你就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線路就接通了,就可以直接往來,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這個地方的世緣斷掉了。世緣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六道的根、輪迴的根,你把這個根拔掉了,把這個根斷掉了,再也不會搞六道輪迴。三個月實在講已經很長,決定可以成功。照經上講的,《彌陀經》上講的,最長七天,最短一天,法門不可思議。一般人要修行真的要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才能成功,這個法門是一天到七天就成功。我們平常一般人,你得不到這樣的效果,就是業障習氣太重。三個月決定能成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探玄記十一曰,菩薩所行,名為佛種。】
這是解釋什麼叫『佛種』。菩薩所行的跟底下《淨影疏》裡面講的意思是一樣。
【淨影疏曰,法界諸度,是佛種性。】
『諸度』就是六度,菩薩所行的也是六度,所以六度就是佛種,成佛的種子。佛是怎麼成的?修這六種東西成的,修這六種法。第一個要布施,我們現在一般人對於布施的意思也是含糊籠統,實在講,沒搞清楚。他是不是在修布施?是的,他是在修布施,但是他不是布施波羅蜜。菩薩所修的叫六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人家修的是波羅蜜。你學菩薩,學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沒有,所以你不能成功,你那個不是佛種。你一定要懂得什麼叫波羅蜜,那才是佛種。
實在講,波羅蜜是放下,布施是叫你放下,身心世界、世法佛法統統放下,為什麼?真心本性裡面原本沒有這些東西。《金剛經》上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是佛法,諸佛所說的一切法都要放下,都要把它舍掉。為什麼?因為它是因緣生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因此你執著就錯了。連佛法都不可以分別執著,何況世間一切法?心裏面確實沒有了,布施波羅蜜才圓滿。持戒波羅蜜是什麼?持戒是守法,它所對治的是惡業,能夠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而若無其事;修一切善,也不執著一切善,持戒波羅蜜就圓滿了。這是說菩薩所行,這才是佛種。
『法界諸度』,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的六度,《華嚴經》說得比較詳細一點,說十度,實在講,六度跟十度在內容上說沒有差別。《華嚴》的十波羅蜜,是把最後般若波羅蜜這一條把它細說,說成五條;說六度,就是那個五條歸納成一條,所以內容是一樣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文殊菩薩所說的十波羅蜜,十波羅蜜裡面前面是一樣,前面五條是一樣的。般若波羅蜜是說根本智,後面四條就是講後得智,把它分為四條,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把它開做方便、願、力、智;換句話說,這四條就是般若的作用,《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波羅蜜是無知,無知的般若;方便、願、力、智是無所不知的般若,也就是無知起作用是無所不知,這是佛種。
如果就這個意思我們再引伸上來說,普賢菩薩十願是佛種。通常我們在課誦裡面念的四弘誓願也是佛種,「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總而言之一句話,如果光是每天念念,那也是喊破喉嚨也枉然,與佛種沒有關係。念了真發心,你念這句經文的時候確實就是這個心,為什麼要常念?常常保持這個心,所以四弘誓願列在朝暮課誦裡頭。四願裡頭最重要的是第一願,要有一個強烈度眾生的願望,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苦是脫離六道輪迴,得樂是圓滿成佛。要有這樣的心愿,這是自己成佛、作佛的種子。
因為你有這個願望,你自然認真去斷煩惱,去學法門,因為你不斷煩惱、不學法門,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怎麼能度別人?菩薩在無量劫中勇猛精進,靠什麼力量在推動他?就是四弘誓願里的第一願,就是這個力量在推動他。他為了要普度一切眾生,所以一定要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能,斷煩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學法門是成就自己的智慧。我們學佛、學經教,最要緊的是要理解,要願解如來真實義。解義之後,要依教起行,佛是怎麼教導我們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到,這才能成就。要是做不到,天天念了也沒有用處,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念了一定要明白,一定要做到,那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都包括在其中。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四十七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47
請掀開經本,六十五面,倒數第八行,從一百七十七段看起:
【華手經曰,譬如無牛,則無醍醐,若無菩薩發心,則無佛種,若有牛,則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薩發心,則佛種不斷。】
這段經文是從比喻說的。在世尊當年住世的時代,印度人的日常生活,奶製品可以說是相當的發達,所以佛在經上常常用這個來做比喻,將佛法由淺而深用牛奶提煉的層次。譬如從奶提煉為酪,酪比奶就要精製一些;從酪裡面再提煉就叫酥,我們叫生酥;從生酥再提煉,就是熟酥;熟酥再提煉,就叫『醍醐』,醍醐是奶品裡面最精製的食品。這個東西,從佛經流傳到中國以來,我們只知道有醍醐這個東西,但是誰也沒見過,不曉得這究竟是什麼東西。
我們過去在台灣,道源老和尚有一次有緣分到印度去朝聖,他老人家是個講經的人,所以對於經典裡面這些東西就很留意。他到印度問印度人,醍醐是什麼?印度人就把醍醐端出來,送給他,他拿來一看,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沙拉。他說原來就是這個東西,這才曉得這是醍醐,明了了。另外還有一樁,佛經裡面常講的庵摩羅果,庵摩羅果我們也沒有見過,這在佛經上常見的,佛常常用這個來做比喻。他也找這些印度人,找一個庵摩羅果給他看,結果庵摩羅果一拿來之後,這個我們台灣也有嘛,就是台灣講的芭樂。古印度那個時代,大概這是一般人常常吃的東西,所以佛就常用這個來做比喻。說佛觀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這是說你可以看得很清楚,常用這個比喻。佛為什麼不用其他植物來做比喻,要用庵摩羅果?庵摩羅的確生熟難分,它不像其他的植物,沒有熟的時候是青的,熟的時候或者變黃、或者變紅;庵摩羅果它是生熟顏色都不變,比較不容易觀察。不容易觀察,你能夠觀察得明了、清楚,這就表示你的智慧觀察力量能入微細,取這個意思。現在我們知道醍醐是什麼了,這是從奶裡面提煉出來的,要沒有奶,當然就沒有醍醐,這是比喻。
如果沒有『菩薩發心』,那就沒有『佛種』,所以說佛種從緣生,這個意思就是在此地。菩薩發心,就是發的菩提心,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覺悟心的相狀很多,佛在《觀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這三個心叫菩提心,這是真正覺悟了。實在說,覺心,就是菩提心,是我們自己的本性,本來心就是這個樣子,也可以說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它並不是從外面來的。但是我們把本心迷失了,這需要再發,這個事實真相必須要清楚、要明白。「發」就是覺悟。
菩提心的體就是真誠,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講的直心,直心就是真誠之心。深心與發願回向心是它的作用,所以諸位要曉得,心只有一個,哪有三個?講作用上,那就多了。多,佛也把它歸納起來,歸納為兩種,一種叫自受用,一種是他受用,用今天的話來講,自受用就是對自己,他受用就是對別人。你用什麼樣的心對自己,用什麼樣的心對人?當然菩提心是真誠,真誠心對自己是什麼樣子?我們要講相,菩提心的樣子。真誠心對自己是好善好德,可見得與自性德能完全相應。我們中國過去王陽明先生所講良知良能,他老人家的學說叫致良知,良知良能,這是對自己。對別人是一片慈悲。回向發願,能將自己所修積的一切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共享,這就是回向發願心。在《起信論》裡面叫做大悲心,大慈大悲,回向發願就是大慈大悲。這是經上通常講菩提心,都引用經論來解釋。
除此之外,我們在大小乘經裡面看到很多,覺而不迷者,皆是菩提心相,皆是菩提心行,菩提心的行為,最常說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體沒有說,實在講,在三心裏面只說了兩種,一種是自受用,一種是他受用。四弘誓願第一願是他受用,就是回向發願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他受用,這大慈大悲。「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好善好德,斷煩惱是德,好德,學法門是善,好善好德,這是自受用。最後一個,「佛道無上誓願成」也是他受用,為什麼?唯有圓成佛道,才能完成第一願,度眾生的願;若不成佛,度眾生的願就不能圓滿。你作菩薩,菩薩最高的是等覺菩薩,你是等覺菩薩,你就不能度其他的等覺菩薩,你跟他是一般高,你度不了他。一定要成佛,這連等覺菩薩也能夠得度。所以,第一願跟末後這一願是他受用,當中這兩願是自受用。四弘誓願可以說是菩提心具體的心相。
再說菩薩六度,或者十波羅蜜,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都是菩提心。四十八願多了,把四十八願統統歸納起來,也不外乎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由此可知,如果從心相、心行上來說,無量無邊。顯示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點點滴滴,只要不迷、不邪、不染就是菩提心,所以菩提心無限的深廣。發菩提心,這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叫「佛種」。菩薩發心,發心的人就叫菩薩,菩薩當然是已經發心了。所以菩薩發心,佛種就不斷,如果沒有人發心,佛種就斷了。
這個佛種不是別人,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如果佛種說是其他的人,那與我們不相干,這個佛種是講自己。如果你自己不發心,你這一生決定不能成佛,你成佛的種子斷掉了。一定要自己發心,佛種不是別人的佛種,是自己的佛種,非常重要。現在許多學佛的人確實沒有發菩提心,所以他不能成菩薩,不能成佛。他在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依舊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還是搞的迷邪染。經他也很會念,佛號他也不斷,貪瞋痴依舊在增長,他是這麼個修法,這樣修法的人太多了,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得到。但是也不關我們的事情,與我們毫不相干,要緊的是問自己,這一點太重要了。
佛說了許多的經典,教給我們許多法門,教誰的?若如古人所說,自己要直下承當。佛給誰說的?給我一個人說的,別人?別人都不相干。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我一個人說的,種種法門也是為我一個人教的,這樣你才能入得了佛門,你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多少人學佛是看別人,沒有回過頭來看自己,古德教人回頭是岸,回頭就是專看自己,不看別人。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好,告訴我們修學重要的綱領,那就是時時刻刻反省自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自己顧自己都來不及,所謂自顧不暇,哪有時間去管別人的事情?這才能成功。祖師大德你細細去觀察,你在他們傳記、語錄裡面你去細讀、你去深思,他們怎麼成就的?說老實話,就是不管別人事成就的。一天到晚管別人的事,這個人決定沒有成就,為什麼?他心是亂的,心思是亂的,他不是定的。亂裡面生智慧,是邪知邪見,邪慧,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從定中生的。邪智慧跟正智慧一般世間人很難辨別,它的發源處不一樣,一個是清淨心流露出來的,一個是從貪瞋痴裡面出來的,不一樣。所以這一段文裡面,最重要的要知道發心、佛種是自分,不是別人。
【寶雲經曰,譬如種樹,有其種子,離於腐敗,具足生芽因緣,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具足因緣,便得受記。】
這個經文很明顯,前面一半是比喻,後面這一半是合法,把比喻合在法上來說明,使我們對於這個意思更容易明了。比喻裡頭,『譬如種樹』,種樹當然親因緣就是樹的『種子』,而種子完好,種子並沒有敗壞,種子要壞了,它就不能長成植物。一定是一個好的種子,它『具足生芽因緣』,它能夠生芽,它能夠長成,能夠開花結果。這些事是我們常常見到的,說起來很容易理解。下面佛就說,『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這是以阿彌陀佛名號做為佛種子。實在講,可以做為佛種的太多了。諸佛所說的一切經論,無量法門,任何一部經、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做佛種。那為什麼偏偏結歸到佛名?這樁事情,我們老同修聽到,我想不至於有疑問。
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要是把它做個總歸納,歸納到最後,確實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這一句佛號。譬如在中國隋唐時代的古大德,將世尊一代時教結歸到《華嚴》,稱《華嚴》為根本法輪。像一棵樹一樣,《華嚴》是根,所有一切法門都是這個樹的枝葉,都離不開這個根,都是從這個根裡面分出去的。《華嚴》是根本法輪,而《華嚴》末後究竟圓滿,實在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才圓滿。導歸極樂就是導歸《無量壽經》,就是導歸彌陀淨土,所以《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總結,是《華嚴經》的歸宿;換句話說,它是根本的根本。一切法統統歸到這個地方,根本的根本。《無量壽經》我們現在這個本子有四十八品,哪一品是第一?古德都講第六品,第六品是四十八願,彌陀的本願。我們細細讀這部經,沒錯,確實世尊自始至終,每句話每個意思都沒有脫離四十八願。佛講這部經講什麼?就是演說阿彌陀佛本願而已。而四十八願的四十八條,古德又為我們指出,十八條是第一。十八條講什麼?十念必生,結歸到名號。
所以,「聞佛名者,得其種子」,釋迦一代時教如是,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演說種種法門亦復如是,沒有例外的。總歸到彌陀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聞名就得其種子,得種子,種子是不是完善?是不是沒有缺點?是不是完好的?這要看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一聞就覺悟。什麼叫覺悟?一聽到西方極樂世界,他不懷疑,他相信,他就想離開這個世間到極樂世界去,這就是善根福德深厚之人,他這一生成佛的機會成熟。這是名號給他做種子,把他的善根福德統統引出來。
『具足因緣』,這個「因緣」就是信、願、行三個條件,淨土的三資糧;往生不退成佛,這就是『受記』。並不是說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阿彌陀佛給你摩頂受記,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就受記,而且天天給你受記。怎麼見得?你讀《無量壽經》、你讀《阿彌陀經》,你每讀一遍,佛給你受記一次,天天讀,天天給你受記。受記的話不止一句、一段,經文裡面處處都可以看到,要緊的就是剛才講了,要直下承當,佛在經裡面說的我要接受過來。不要以為佛講的這些話,是從前講給阿難尊者講給他們聽的,與我不相干,不是講給我聽的,你就錯了。你一定要曉得,你今天有緣聽到名號,有緣讀到經典,就是佛講給自己聽的。我們就蒙佛受記,常常蒙佛受記,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嘉祥疏曰,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
這句話是在說為什麼要發菩提心?目的就是要『如來法種不斷』。這句話是個雙關語,裡面的意思很豐富,最要緊的是自己的「如來法種不斷」,這個要知道。我們學佛不是這一生才遇到佛法的,沒有那麼簡單、沒那麼容易,每一位對於佛法有好感的人,都是過去生中無量劫的因緣,善根深厚,他接觸到佛法能生歡喜心。如果這一生沒有緣分接觸,我們的佛種就斷了。必須生生世世與佛有緣、與法有緣、與僧有緣,就是與三寶有緣,我們的佛種就不斷。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我們自己能認真努力的去修學,能使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種常住世間,正法久住,利益廣大的眾生,佛的法緣不間斷。世尊的法緣不斷,彌陀法緣在世間也不斷,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的弘願在此地也不斷,這個裡頭含的意思非常廣泛。但是再多的含義,裡面最重要的,是要自己的佛種不斷,這個是第一義。
【淨影疏曰,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不絕。】
『護』是保護,保護你的菩提心、保護你的覺心。『離障』,障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離障才是真正保護自己的菩提心,保護自己的佛種。能離二障,就能夠生起真善,『無間』是不間斷。這就是經上常講的善根,所謂善根,所有一切善法從這個根裡面生起。離障之後的心就是善根,世間法的善根,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
學佛的人,佛教給我們究竟是什麼?我們不能不知道。佛教給我們作佛,佛教給我們作菩薩,佛跟菩薩就是世界最完美的人,沒有一絲毫缺陷的人,那就叫做佛菩薩。所謂的大圓滿、大自在,這是佛菩薩。大圓滿、大自在我們能不能得到?能,只要依佛菩薩的教誨,我們就可以得到,但是你要真的肯乾。從哪裡做起?就是從發菩提心做起。念念以真誠心對待一切眾生,對人對事對物真誠、平等、慈悲,你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我們在這個社會,這個社會裡的眾生迷惑顛倒,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地藏經》上所說的。我們跟他相處,要怎麼個相處法?要能夠忍辱,要能夠謙讓,要肯吃虧,滿眾生的願。眾生這個願雖然不是善願,迷惑顛倒,迷惑顛倒暫時也要滿足他,你才能跟他相處。換句話說,我們學佛一生當中,決定不能做一樁對不起眾生的事情。做一樁對不起眾生的事情我們就錯了,我們的德行就有了缺點,就不能圓滿。
我們受別人的欺負,受別人的污辱,甚至於受別人的陷害,也要處之坦然,也要歡喜接受,眼目當中看他真的是菩薩,這叫學佛。侮辱我的人、欺負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他怎麼還是菩薩?他真的是菩薩,沒有這個境界現前,你怎麼曉得你的心清淨?你怎麼知道你看破放下了?《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境界現前,果然是虛妄的。你看你心多自在、多清淨、多舒服。一念覺,善人惡人都是菩薩,順境逆境都是佛境界;一念迷,佛來了也是魔。佛一來,那個高興還得了,手舞足蹈,你那一點定功早就失掉了。自己貢高我慢,「我見到佛了,你們都沒有見到,你們都不如我」,貢高我慢起來了,煩惱現行。所以佛不來,來了怕擾亂你們。
所以覺了,一切境界是佛境界,善人、惡人都是佛菩薩;一念迷,連佛菩薩都是魔。真正證明了佛經上所說的,境隨心轉,心能轉境界,《楞嚴經》上說的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自己能轉得了境界,無論什麼境界現前,自己的心永遠保持著清淨平等,永遠若無其事,那就恭喜你,你入不二法門,你入一真法界了。這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徹見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才『起善無間,名常不絕』,這是真正你的善心、善行永遠不斷,不絕就是不斷的意思。
【甄解曰,大論雲,於無佛處,讚嘆三寶音,三寶音者,即受持宣說佛法藏也,眾生由之殖善發智,成德契理,故三寶種子,傳傳相繼,常使不絕。】
《甄解》引用《大論》兩句話,『於無佛處,讚嘆三寶音』。「無佛處」,佛不住世的時候,不住世的這些處所。「讚嘆三寶音」,這是每個佛弟子都有的使命,四眾弟子都要承擔起來。這個地方沒有佛法,沒有人聞到佛法,我們一定要儘自己的心力去弘揚、去傳播。三寶音,底下說得很清楚,念阿彌陀佛是三寶音,念一切菩薩的名號是三寶音,讀誦經典、講解經典都是三寶音。依教奉行,做出來給別人看,經上佛常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都是教給我們盡心盡力去弘揚佛法,傳播佛法。不要以為自己能力不夠,實在說,自古至今,許多有名的法師、大德都不是有智慧的人。還有些很愚痴的人,他怎麼能成就?就是前面講了,他有菩提心,他有個願意幫助眾生得到佛法的心愿。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度就是幫助眾生得到佛法,他有這個心愿。有這麼個心愿,即使他再魯鈍愚痴,也一定得佛力加持。
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裡面說的持律法師,人家說他是曬蠟蠋的法師,大家知道他確實沒有智慧。他唯一的長處就是人老實,他怎麼成就的?老實成就的。你看看那個小傳很感動人。他能成就,哪一個不能成就?問題就是你肯不肯發真心,你肯不肯努力?有真心、肯努力就得三寶加持,沒有智慧變成高度智慧,沒有能力也變成善巧方便,全都在發心。諺語也常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真有心,哪有難事!換句話說,怕的是你沒有心。為真正的三寶弟子,一定要把佛法對一切眾生普遍的去宣揚。
『眾生由之殖善發智,成德契理』,這是幫助眾生的方向,幫助眾生的目標。第一個幫助他種善根。怎樣幫助他種善根?換句話說,幫助眾生離貪瞋痴,貪瞋痴是三毒!必須要把這些因果事實的道理為一切眾生說清楚、說明白,讓他覺悟,他能夠斷惡修善。這是指善根。幫助他開智慧,成就他的德行,「成德」是斷煩惱,「契理」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換句話說,我們幫助別人,問題是人家願不願意接受?願意接受的,一個不能捨棄,願意接受的,你不去幫助他,就是你自己的過失。不願意接受的,那個沒有話說,他不想學,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沒成熟。沒成熟,以善巧方便促成,也不著急,促使他成熟。已經成熟的要全心全力幫助他,他已經回頭,已經肯學,這樣的人,經上常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所以一定要幫助他。
『故三寶種子,傳傳相繼』,一代一代,這樣傳下去。有真正發心的人,真正依教修行的人,才能夠叫三寶久住世間,『常使不絕』。在現代這個時代,我們得到科技的便利,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比古時候方便得太多,也容易太多。古人緣常常不足,現代幫助眾生種種的方法進步了,甚至一個人坐在家裡面足不出門,都能夠利益世界眾生,這是古人做不到的。現在用錄音、錄影、電腦的傳播,坐在家裡面就能做到。問題是你要真正有心,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真有心幫助一切眾生,真正肯發這個心,不辭辛勞。做這樁事情,給諸位說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最有價值的事,沒有能夠超過的。為什麼?經上也常說,諸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做的善因善果,這個不空,這是真實的。其他世間一切善法可以講無常的,唯獨佛法是永恆的,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是真實的。
【會疏曰,拔苦為悲,乃至悲是真實平等之悲,故謂大悲。】
佛法裡面慈悲說得最多,慈是與樂的意思,令一切眾生得樂,這個叫慈,幫助一切眾生離苦,這叫悲。大乘經上所講的慈悲,悲的意思,是從真實平等心裏面流露出來,所以稱之為大悲,慈稱之為大慈。佛在經上也為我們說,慈悲有四種,第一種叫「愛緣慈悲」,凡夫有的。你的家親眷屬,你愛護他,對他就有慈悲,你能代他受苦,你能叫他生活快樂,拔苦與樂。為什麼?因為你喜歡他、愛他,這個叫愛緣慈悲。第二種叫「眾生緣慈悲」,這個心量就大得多了。世間的聖賢,世間的英雄豪傑,他能夠推己及人,儒家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希望得樂,我也希望一切眾生都得樂,我願意離苦,我也願意一切眾生都離苦,這個心量就大了,佛說這是眾生緣慈悲。
第三個是「法緣慈悲」,前面兩種慈悲,凡夫有的,法緣慈悲,凡夫就沒有了。法是什麼?明理,懂得真理,懂得事實真相,他慈悲心從這裡生起來的。菩薩有的,為什麼?他知道情與無情同一體,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離開自心無有一法可得。他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對於一切眾生他就慈悲。但是他不能叫大慈大悲,為什麼?他有條件的,什麼條件?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還有這個條件。如果把這個條件、念頭拿掉,沒有了,就變成無條件的,那就叫大慈大悲。由此可知,法緣慈悲大概二乘、權教菩薩都有,而到大慈大悲,那是法身大士與如來果地上才能夠圓滿的做到。大慈大悲就是沒有條件的,確實是法緣升華到最高峰,連這個意念都沒有了,所顯示出究竟徹底清淨平等的慈悲。
【涅盤經十一曰,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
【大日經一曰,菩薩心為因,大悲為根本。】
慈悲心在學佛來講,非常重要,所以佛法中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他為什麼不說別法,單單提出慈悲、方便來講?由此可知,慈悲、方便是我們修學下手之處。你學佛從哪裡學起?從慈悲學起、從方便學起,從這個地方下手。《涅盤經》上說得好,『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修行成佛,法門是無量無邊,不是一個法門成佛的。但是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不能離開慈悲心,離開慈悲心就不是佛法。諸位曉得,慈悲是從覺心裏面生出來的。剛才講的四種慈悲,除了愛緣慈之外,愛緣慈還是迷而不覺,眾生緣慈就覺悟了,他想到自己,還會想到別人,這個人就覺悟了,覺悟的少,覺悟的不多。到法緣慈,那是大徹大悟,法緣慈悲。無緣慈是究竟圓滿的大覺。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如果不是清淨平等慈悲,就不名學佛,那不是真的學佛。
『菩薩心為因』,菩薩心是菩提心,『大悲為根本』。大慈大悲也是要自利利他,對眾生要慈悲,對自己更要慈悲。悲是拔苦,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就是拔苦。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法門是與樂,是慈,斷煩惱是悲,對自己要慈悲。然後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斷煩惱,幫助別人開智慧,這是你對別人的慈悲。這個意思不能錯會。
【淨影疏曰,依慈起說,名演慈辯。】
《淨影疏》裡頭講的。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也是廣義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不一定要講一部經,乃至四句偈,經裡面四句,一偈。甚至於半偈一句,半偈是兩句,兩句、一句。由此可知,隨時隨處都可以為人開演,這是慈悲心,這都叫『演慈辯』。可見得不是我們做不到的,時間長多說幾句,時間短少說兩句。一句、兩句,勸人念佛、勸人學佛、勸人看破、勸人放下、勸人慈悲、勸人少煩惱,統是佛法。要真存這個心時時刻刻對一切眾生。我們這邊結緣的小冊子很多,特別是接引初機的,身邊上常常放個一、兩本,遇到熟人,你都可以贈送他,勸他多看看,都是屬於演慈辯。甚至於不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有的時候遇到很親切,他給你打個招呼,他打個招呼,我們也可以送一本書給他,我們在外面常常遇到。我們一定要常存這個心,幫助眾生的心。尤其是現在,許多的學佛人,以為每一天讀經、念佛就叫修行,把生活跟佛法完全脫了節,不知道生活是修行。所以他生活裡面他得不到法喜,他依舊活得那麼辛苦,佛法的利益、好處天天掛在嘴皮上說,他沒得到。這是錯解佛的意思,雖然讀經,不解義。
我上一次在休士頓講演,有個同修提出這個問題,家庭主婦怎麼樣學佛?我給他解答了,這一小段,我看現在他們印成一個單張在這裡。這個很好,提醒大家,怎樣把六度萬行、十大願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就得受用。學佛的同修很多,不會用佛法的就太多了,幾個人會用?能夠把觀念轉過來,境界轉過來,換句話說,把我們凡夫的生活,如果一變,變成佛菩薩的生活,你就得受用,那才叫真學佛。所以,一定要有慈心,有慈悲心,以慈悲對自己、對眾生。
【會疏曰,佛道正見,名為法眼。】
《金剛經》上說的五眼,五眼裡面有法眼,法眼是菩薩所具備的。什麼叫法眼?這個地方有個簡單的解釋,『佛道正見』,正知正見,你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你所看的、所想的、所體會的是正確的,沒有錯誤,這就叫『法眼』。實在說,法眼就是佛知佛見,《法華經》上講入佛知見。不過沒有達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那就成佛眼。法眼是正知正見。
【淨影疏曰,智慧型照法,故名曰法眼。】
【淨影疏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
這幾條都是註解『法眼』的。《淨影疏》裡頭說得好,『智』是權實二智,不是我們世間人的智慧。世間人,在佛法裡頭說,有聰明,沒有智慧,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心不清淨,哪來的智慧?慧是從禪定裡面生的,禪定就是清淨心、平等心。心裏面遠離一切煩惱、執著,心就清淨;遠離一切分別、妄想,心就平等,清淨心、平等心是真心。真正學佛,我們就是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就是佛菩薩,真心就是清淨心、就是平等心;換句話說,遠離妄想分別執著。怎麼樣離妄想?念佛就離妄想,不念佛就打妄想,妄想就來了,念佛就把妄想念掉了,這個方法好極了。一天到晚,二六時中,一句佛號放在心上,妄想就沒有了,用這句佛號把妄想趕掉。
於一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分別,不分別就平等;不執著,不執著就清淨。這叫真學佛,這種人叫真念佛,心淨則土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心淨則土淨。你心清淨,你就有往生的條件。去不去就是你的願,你願意去就去了,願生即生。心要不清淨,雖願生,也去不了。為什麼?我想去,沒條件,不夠它的標準,想去也去不了。想往生的人多少?太多了,每個念佛的人都想往生,而真正去得了的,一萬個人當中不過是兩、三個人而已。為什麼那麼多想去的,真正能去的就那麼幾個?那幾個人夠條件,他去了。夠條件是念佛念到心清淨,我們常講功夫成片,一心不亂。
由此可知,我們生生世世修這個法門,沒有能去的成功,就是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一生如果還是不能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換句話說,這一生跟以往一樣,又要空過,非常可惜。空過之後,來生能不能再得到?很難,來生未必能得人身,縱然得人身,未必能聞佛法。再下一次再得人身,遇到這個法門,不曉得要隔多長的時間。所以確實,我們能遇到這麼個機會,就是古人所講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都是實話。所以這一次遇到了,也搞清楚、也搞明白了,為什麼不放下?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老實念佛,就成功了。
『智慧型照法』,「照」是明了,對於世出世間法的真相,必須是有真實的智慧,你才能徹底明了,這叫做法眼。『教法生解,名授法眼』,教是教導,將世尊、諸佛菩薩這些修學的原理原則,這個法就是指的這些,能令一切眾生明白、了解,生解。他聽了之後,讀了之後,真的明白,真懂得了,這叫「授法眼」,把法眼傳授給他。由此可知,教法生解就是前面講的智、照,就是前面說的佛道正見,如來的正知正見,權實二智。權實二智是從定慧裡面得來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個戒是廣義的,佛菩薩在經論的教誡。遵守教誡,我們的心得定,心清淨了,清淨心生智慧,智慧能照世出世間一切萬法,這叫法眼。
所以這三個合起來看,就體會到了什麼是佛道、什麼是正知正見、什麼是權實二智、什麼是法眼,它的意思是一個。從面面來觀察、來說明,我們這個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了,真正體會到,能夠依教修行我們就得法眼。佛菩薩在經論里傳授給我們,我們真的得到了。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四十八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48
請掀開經本,六十六面,倒數第七行,從一百八十九段看起:
【會疏曰,大慈德也,善門則菩提涅盤之門也。】
《會疏》這個註解,標準比我們一般所講的要高,因為《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它的境界是西方世界的諸菩薩們。十方世界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普賢菩薩,也就是我們常常在經上看到的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從初信位到等覺位,西方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所以它非常單純,真的可以說是專中之專,一絲毫都不夾雜。因此,它的標準比一般大乘法的標準要來得高,所以說『大慈』,這是性德的流露。
『善門』,經上講的「開善門」,這個「善門」是指『菩提涅盤之門』,這個解釋與經義很相應。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就是為了要成佛,如同《華嚴經》上所講的華藏世界,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後補佛,還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娑婆世界現在的後補佛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雖然在經上沒有說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實際上,他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經裡面都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彌勒菩薩跟西方極樂世界是常常往來的。這就曉得,唯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才快速,果證才圓滿。所以,這個善門不是普通的善,是開究竟圓滿成佛之門,沒有比這個更善的,這是講到究竟處了。
【涅盤經曰,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
這是境界上的話,我們凡夫無法體會的,但是它是事實。如果我們冷靜的去思惟、去觀察,雖不能入這個境界,但是也能夠體會少分,如果在事上不能體會,理上多少能夠明白一些。『一切眾生』是指盡虛空遍法界,『異苦』,「異」是不同,眾生受種種不同的苦。譬如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在虛空法界裡面是一個很小的區域。大經上告訴我們,世界,就是大千世界,佛經上講的世界都是指大千世界,無量無邊,像我們娑婆世界這種大千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一個大千世界就有一尊佛在教化,這一尊佛是這個世界的教主、導師,數量也是無量無邊。我們以娑婆世界做個例子,他方諸佛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相彷佛,大致上是差不多的。這一個世界裡面有十法界,十法界的眾生受的苦不一樣,六道裡面眾生最苦,換句話說,什麼苦他都要受。特別是欲界,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三苦、八苦,欲界眾生全都要受!我們在欲界,沒有離開五欲六塵。欲界還有六層天,從四王天、忉利天一直到他化自在天,這六層天都是屬於欲界天。不過愈往上面去,他受的苦比較上輕一點,愈往下面去,受的苦愈重,統統要受。
到色界天,雖然欲界裡面的八苦他暫時不受了,諸位要曉得是暫時,不是永久的。這是因為他有禪定的功夫,能夠維持自己在定中的境界、在定中的生活。這個定,我們一般人常常發生一個誤會,以為入定一定就是盤腿打坐,不動了。不是這個意思。如果盤腿打坐不動,這個定有什麼用處?沒用處。所以諸位要知道,佛法裡面講定,不但是出世間佛菩薩的大定,乃至於我們平常修學的這種小定,都是指在生活當中行住坐臥都是定。定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外面不取於相,裡面如如不動,這就是定。我們去逛市場,市場裡琳琅滿目的這些產品你都看,但是你不執著它,沒有被這些新產品誘惑,這就是禪。心裏面看到這些東西、接觸這些東西,不動心,沒有起貪心、沒有起愛好的心,那就是定。由此可知,禪定原本是生活,生活在禪定里。用現代的話來說,不被外面境界誘惑,能夠如如不動,這是禪定的意思,這個叫入定。
欲界天人對於世間五欲六塵他不著相,他不動心,他得的禪定是這麼個得法的,於是乎他的生活就是禪定的生活。禪定的生活就超越欲界了,因為他對欲如如不動,超越欲界,可是對於色相還執著,還沒有能把色相放下。《金剛經》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放下,於是他只能夠在色界,不能超越色界。如果對於相他也不執著,他也不動心了,換句話說,他就超越色界了。超越色界,他還有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超越色界是無色界,他四見放不下,無色界天不能超越。所以,離相離見才能超越三界。
這是我們講三界裡面的苦,大家受的不一樣。三界之外,聲聞,聲聞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沒斷、無明煩惱沒斷,換句話說,他還是有苦,他有塵沙、無明苦。再往上升到菩薩境界,菩薩塵沙煩惱斷了,無明沒斷,他有無明煩惱苦。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出離了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比十法界來講,殊勝太多了,真正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與諸佛如來的受用相彷佛,但是他不圓滿、不究竟,還是有苦。一直到如來果地,四十一品無明破盡,那才是真正離苦。所以此地「一切眾生」,如果用大乘法來說,包含了九法界;像圓教大乘,那就是十法界的都苦。
諸佛如來的感受,眾生受苦就是自己受苦。『悉是如來一人苦』,因為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性變現的現象,一切眾生與自己息息相關。我們今天沒有法子體會,那就像古人的比喻當中說,叫痳木不仁。如果一個健康的人,我們身體任何一個部位,一個蚊子叮了、螞蟻咬了,你全身都能感覺到。如果一個地方被蚊子叮、被螞蟻咬了都不知道,這叫痳木不仁,那塊地方痳木了。我們現在就是痳木不仁,種種苦楚我們不知道,茫然不覺。說實在話,在欲界眾生不是局部的痳木,幾乎全身都痳木了,佛度我們就很困難。局部痳木的那個人好度,全身都痳木,這個眾生就難度了。所以,這句話裡頭的意思很深。再看底下一段。
【大法炬陀羅尼經曰,菩薩擔者,誓願荷負一切眾生出離世間,譬如長者家內豐饒,多諸珍寶,唯有一子,以愛念故,財寶樂具悉該與之,無有疲倦,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樂具,盡皆與之,乃至令入無餘涅盤,是故名為荷負重擔。】
這一段的意思,也就是我們現在一般俗語裡所謂的使命感、責任感。菩薩有什麼使命,有什麼責任?這個『擔』就是這個意思,他要承擔,要把這個責任、使命擔起來。就是底下所說的,『誓願荷負一切眾生出離世間』,實在講,這句就是四弘誓願的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如來家業,這是菩薩的責任,菩薩的使命,擔負起如來的家業。「一切眾生」,剛才說過,盡虛空遍法界六道十界裡頭的一切眾生。發菩提心、發菩薩心,就是發度這一切眾生的大心,目標,是要幫助這些眾生出離世間。六道是世間,十法界還是世間,聲聞不是緣覺,緣覺不是菩薩,菩薩不是佛,這就是有間隔,這是間,界限;既有界限,必定有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世,所以十法界還是世間。由此可知,菩薩發心,不但要度六道眾生,還要度十法界的眾生。十法界裡面有佛,沒錯,那個佛不是究竟圓滿佛。藏教的佛,我們以天台家的說法,藏教佛沒有見性,他的果證不如圓教初住,不如圓教初住,通教佛亦復如是。別教佛才等於圓教二行位的菩薩,十住、十行,第二行位的菩薩。由此可知,十法界裡面的佛,最高的是別教佛,圓教不在十法界,圓教超越了。因此,都要去幫助他們,他們斷證的功夫沒有達到究竟,所證的果德並沒有圓滿,菩薩還是要發心去幫助他們。
下面舉個比喻來說,『譬如長者家內豐饒,多諸珍寶』。古印度稱「長者」,不是隨便稱的,佛經裡面,他必須具足十個條件,才能稱之為長者。這十個條件在此地不必細說,一般佛學大辭典、《教乘法數》裡面都有。財富是十個條件裡面的一種,他一定要有財富。所以豐饒、多諸珍寶,是指財富來說,就是大富長者。『唯有一子,以愛念故,財寶樂具悉該與之,無有疲倦』,這位長者只有一個獨生子,這是從比喻上說的,把長者比喻作佛菩薩,把這個「唯有一子」比作眾生,諸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的愛護、關懷,就像長者愛護他的獨子一樣。因為他愛護、他關懷,所以所有一切「財寶樂具」都願意給他,常常給他,永遠沒有疲倦。這是世間的人情,我們常常見到、常常聽到,印象深刻,佛用這個做比喻。
底下說,『菩薩亦復如是』,菩薩就像這個長者一樣,『一切樂具,盡皆與之』,幫助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一切樂。諸佛菩薩很多,我們今天很苦,他為什麼不拿這些樂具來給我們?其實佛菩薩沒辜負我們,時時把樂具放在手上準備送給你,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接受?你認不認識?世間人以為金銀財寶才是樂具,那你就看錯了。金銀財寶不但不是樂具,它是苦具,這個東西來了,你苦就來了。樂是什麼?佛給你這麼多的經典就是樂具。一切經中你能夠受持一部經,能夠受持一卷經,甚至於講乃至四句偈,你要真正得到了,你就快樂,必定能夠幫助你離苦得樂,幫助你開悟。你曉得怎麼過日子,怎樣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這是真實的樂具。現在除了經本之外,還有錄音帶、錄影帶,還有光碟,還有電腦,這些科技的傳播工具,如果傳遞佛法,那就變成此地講的菩薩的一切樂具。「盡皆與之」,諸佛菩薩可以說毫無保留,問題就在我們願意取多少?佛法當中實在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最後的目標是『乃至令入無餘涅盤』,這是菩薩愛念眾生,照顧眾生到最高峰,達到最究竟、最圓滿,幫助你成圓教的佛果,入無餘涅盤。『是故名為荷負重擔』,經上常常讀到荷擔如來,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我們真的發這個大心,你的心愿就跟諸佛如來同心同願。這個同,當中的障礙沒有了,隔礙也沒有了,諸佛菩薩的本願威神就能夠加得上。我們世間人常講,佛菩薩保佑、佛菩薩加持,諸佛菩薩保佑、加持也是平等的,決定沒有厚此薄彼。可是我們在現象上來觀察,確實不平等,有人得到佛菩薩加持,有人一生都得不到。這裡面的事理我們都要清楚,為什麼得不到?有障礙,障礙在哪裡?在我們自己這邊。諸佛菩薩那邊沒有障礙,佛菩薩是清淨心、平等心,哪裡會有障礙?我們的障礙,就是我們的思想、見解、願望跟佛不相同、不相應,這就造成障礙。不同有程度上的差別,於是感應也就有程度上的不平等,理事是這麼一樁事情。你要是清楚、明白了,把自己的障礙完全排除,自己的心愿跟諸佛如來完全相同,那你絲毫障礙都沒有,感應道交。
【大論十二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到彼岸』是比喻,在梵文裡面稱為波羅蜜。波羅蜜,也就是波羅蜜多,翻成中國是到彼岸的意思。實在講,我們中國人很少講到彼岸,中國人都講到家,它有這個意思。凡是一樣東西你做得很圓滿,都說你到家了,你的功夫到家了,在印度人稱為波羅蜜多。這個地方,到彼岸是講菩薩修行證果,是指這樁事情。『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成是成就,辦就是做,在哪裡做?在生活上做,這是諸位必須要記住的。佛法就是生活,佛法沒有離開生活,離開生活你到哪裡去修,你成辦什麼?換句話說,學佛就是把我們現前的生活變成佛菩薩的生活,你就成佛了。變成菩薩的生活,你就成菩薩;變成佛的生活,你就成佛。所以在十法界當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十法界,顯然易見。
學佛、學菩薩這樁事情,只要「直進不退」,這四個字很重要。實在講它是成敗的關鍵,果然直進,直,當中沒有委曲婉轉之相。實在說,直進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專進,專就不雜,雜就是委曲之相。我們也常講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是直進。進就不退,你的成就就不難了,修學的時間也就縮短,你能夠在短時間達到圓滿,這叫到彼岸。
【肇公曰,智慧,體,聖明,用,無事不照謂之聖,菩薩權實靈照,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議。】
這一句是解釋『不可思議』,思是思惟、想像,議是言辭、議論。諸佛菩薩果地上的境界,這是佛經上常用的術語,現在人聽了往往把意思錯解。諸佛菩薩果地上的境界,用現在話怎麼說法?諸佛菩薩日常生活,果地上就是日常生活。他們日常生活跟我們日常生活不同在哪裡?我們日常生活的境界,跟諸佛菩薩日常生活境界不一樣。印光法師在世的時候,他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他跟我們在一起,跟我們在一桌吃飯,我們是六道凡夫的生活,他是等覺菩薩的生活。他對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對他完全不知道,不懂他的境界。
僧肇大師這一段解釋得好,從體用上來說明。『智慧』是『體』,什麼智慧?般若智慧,《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這是體。又說無所不知,那是『用』,『聖明』就是無所不知。下面解釋這個用,體就不必說了,體沒得說。起作用的時候『無事不照』,他不用見、他不用明,他用照,這在大乘佛法裡面用得很多。為什麼用這個字?無非是令一切眾生在文字裡面覺悟,離一切妄想執著。如果用見,落在情識里,我能見、所見;用明,我很明白;照,比喻像一面鏡子一樣,鏡子能照,清清楚楚,落不落痕跡?不落痕跡。古人所謂,「胡來現胡,漢來現漢」,鏡子的心多清淨、多平等,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胡,我們中國古書稱胡是外國人,外國人照這面鏡子,現的是外國人的相,漢是中國人,中國人照這個鏡子,現的是中國人的相,這就是說鏡子無心。因此照就是說無心,不用心意識叫做照。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用心要像鏡子一樣,你就清淨了。佛與大菩薩的心就跟鏡子一樣,決定沒有執著。不但是離開鏡子,鏡子裡面空空,什麼都沒有,正在照的時候也沒有,也是空空如也。我們要能夠學會了,你的用心就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一照就著了,那就是凡夫心,凡夫心著相,就被污染了,清淨心被污染。佛與菩薩們他們高明的所在,他們超過我們的地方,就是用心不一樣。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無事不照謂之聖』,十法界依正莊嚴他都見、他都聽,都用一個照字來做代表;六根接觸外面一切境界,用一個照字做代表。看得清楚、聽得清楚、聞得清楚、嘗得清楚,他們就是能夠不著相,就是能夠不動心,他的本事就在此地。我們今天要學佛就是學這個本事,不是不見不聞,見聞而不執著。《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是照,不住就是離相離念。『菩薩權實』,實智是體,前面講的智慧,權智是作用,就是前面說的聖明。靈明覺照,無微不照,因此無細不知,這個能力就強了。佛經上所謂的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這是權實的德用。
『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這叫不可思議。不但我們沒有辦法說,言語有界限、有範圍的;換句話說,有邊際的,確實有很多是言語說不出來的,所以要叫你去體會、去悟入,說不出來的。宗門裡頭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能說得出來嗎?這一杯水熱不熱?我喝了一口,不錯,還滿熱的。我說熱,你們能體會得到嗎?你體會不到,必須你去嘗一口,我說熱,你才能體會得到。你沒有親自嘗一口,別人怎麼說你都沒有辦法想像得到。這樣淺近的事,尚且不可思議,何況諸佛菩薩的境界?思惟、想像這個功能比言語要大得太多了,但還是有界限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相宗經論上講得最詳細、最透徹,思惟、想像是八識的作用,功能最強的第六識、第七識。它向外緣能夠緣到虛空法界,換句話說,能夠緣到十法界,六道、十法界都能夠緣得到,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識,能力有這麼樣的強大。可是阿賴耶外面一層,真如本性它緣不到,真如本性所顯現的是一真法界,當然它也緣不到。換句話說,極盡我們的思惟、想像這個能力是有界限的,不能夠突破阿賴耶識,不能突破十法界。這也就是說明,如果我們用思惟、用思考、用研究,甚至於加以現代科技來觀察,這個範圍也不能超越十法界。
要想超越十法界,這些東西全沒用,為什麼?因為那個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些理、事實真相我們都要了解。利用科學工具這是藉他力,離開這個工具,我們能力就沒有了。譬如我們觀察微生物,我們觀察原子、電子的活動,我們今天普通人,用我們一般的眼睛,加上高科技的儀器,我們能見到,可是拿掉儀器就見不到。而佛告訴我們,如果你突破障礙,你不用儀器就都見到了。用什麼方法突破障礙?定功,禪定的功夫。障礙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舍掉,障礙沒有了。實在講,今天科學儀器雖然很發達,依舊是微乎其微,能突破一點小障礙,大的障礙它是無可奈何。什麼是大障礙?現在科學家都知道,我們有沒有辦法用科學儀器見到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六度空間?沒有這個能力,那是大障礙。
無數維次的時空從哪裡來的?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六道裡面,我們曉得有天道,除了人道之外,有天道、有餓鬼道、有地獄道,現在科學儀器沒有辦法見到天道,沒有辦法見到鬼道。科學發展到今天,還不能能跟鬼溝通,不能跟上帝溝通,這什麼原因?沒有辦法突破空間,他們跟我們是不同的空間。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到,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這句話,並不是說這個不能講,不可以想像,那你就錯了。你只要不要去思、不要去議,就清楚了,障礙就突破了。如果你要用思、用議,你障礙永遠不能突破,為什麼?就是思議造成的障礙。障礙從哪裡來的?思是打妄想,議論是分別執著!這句話意思就深了。叫我們不要用思、不要用議,界限自然就沒有,什麼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都沒有了。無限時空裡面眾生生活的狀況,你都看清楚,你也都聽到,都能夠明了。
我們在經上看到,阿羅漢,在《地藏經》上就有,為眾生幫助眾生找他的家親眷屬。他家親眷屬過世了,不曉得淪落到哪一道,阿羅漢要入定,就看到了他現在的生活狀況,才能轉告他的家人,這是用禪定功夫。禪定就是離開思惟、想像、言語的分別執著,不用這些東西,他的障礙就沒有了,就能夠見到。這是今天科學還辦不到的,可是只要你能夠入定,定中境界就是突破了空間的維數,統統能見到。在近代,諸位如果去看《虛雲老和尚年譜》,我們曉得虛雲老和尚的定功很深,他在定中常常到兜率天去聽彌勒菩薩講經。兜率是欲界四層天,每一層天實在講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不同的空間,兜率不知道是多少度空間,這不曉得。定中心地清淨,沒有分別執著就突破了。他出了定,還來告訴這些同參道友們,彌勒菩薩講了些什麼,旁邊在座的還有幾個認識的人,這幾個認識的人,是早年往生到兜率內院的,哪些人在座。老和尚《年譜》裡告訴我們的,這絕不是科學的方法能夠辦得到的。
不僅如此,就在我們世間現實生活上,現在大家所關心的,將來這個世界局勢怎麼演變。這是小事,比到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還容易多了,稍稍有一點小定,不是要很大的定,稍稍有一點小定,這個障礙能突破。突破是你能夠知道過去未來,這是時間上的突破,過去的事情你現在能看見,未來的事情你也能看見。經上常說,阿羅漢的能力能知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我們中國人計算,三十年是一世,你就曉得阿羅漢的能力。他能知道過去五百世,如同目前,就像在眼前一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能知道未來五百世,這是阿羅漢的能力。通常我們一般修定,小定的能力能夠見到過去幾年、未來幾年的事情,未來幾個月的事情,他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沒有難處的。跟鬼神往來、跟鬼神打交道,也是很容易的事情,這個障礙很小,容易突破。菩薩權實二智的起用,當然那個能力就強大了,絕不是阿羅漢能夠相比的。所以經上講不可思議,這一句的深義我們要能體會。
【智度論曰,小乘法中無不可思議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
這也是佛學常識,《大智度論》裡面說的。小乘裡面沒有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小乘沒有離開心意識,小乘人所用的心跟我們凡夫用的心沒有兩樣。為什麼他能突破,為什麼他能力這麼強?他比我們清淨一點,他修定,用什麼修的?用意識心修的,這個是小乘法。實在講,不僅是《智度論》上說,《楞嚴經》上也說得很詳細。大乘裡面為什麼有不可思議?因為大乘人不用心意識,離心意識就不可思議,因不可思議,果當然不可思議。小乘人用心意識,果上沒有辦法超越心意識,也就是說沒有法子超越八識。
下面舉個比喻,『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這是說明時間不可思議。六十小劫,時間很長。小劫怎麼個說法,佛在經上講得很多,種種比喻,實在講每一個劫,用現代的話來講都是天文數字。最普通的講法是增減劫,這是最普通的說法。佛講,人的壽命最長是八萬四千歲,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再過一百年又減一歲,一直減到十歲,人的壽命最短是十歲。這個說法講平均,一般平均的年齡,從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每一百年減一歲,這叫減;然後從十歲,每一百年再加一歲,又加到八萬四千歲,這一增一減是一個小劫。我們現在是在減劫的時代,釋迦牟尼佛出世那個時候,一般人平均壽命是一百歲。佛滅度到今天三千年,一百年減一歲,就減掉三十歲,現代人壽命,正常平均壽命是七十歲。我們現在在減劫,這是能夠計算得出來的。六十個小劫,在菩薩清淨心中所感受的,「食頃」很短,吃一頓飯的時間。說明時間不是定法,長時非定長時,短時非定短時。
這種經驗往往我們凡夫也有。譬如我們凡人作夢,往往在夢中經過很久很久,也辦了不少事情,一覺醒過來,才幾分鐘!唐人傳奇裡面,「黃粱夢」是個很好的例子。黃粱是高粱米,小米,小米煮粥,那個時間很短,十幾分鐘就煮好了。他在那裡打個瞌睡,做了一場夢,幾十年過去了,醒過來黃粱還沒有熟,跟這個地方所講的意思相彷佛。所以大經上講「念劫圓融」,一念可以展開為無量劫,無量劫可以能濃縮成一念,這是超越世間。底下:
【淨影疏曰,為法心同,故來一時。】
這是解釋『一時』,一時意思也是很深很廣,要看用在什麼地方。在此地講「一時來集」,這些與會的大眾,特別是指從他方世界來的這些菩薩們,參加世尊這次的法會,所以叫一時來集。『心同』、願同,自然就感應道交,哪個地方佛菩薩講《無量壽經》,他立刻就有感應,立刻就能參與。參與是不是他身體來了?是來了,是不是真的來了?那也不見得。這些菩薩就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他有能力千百億化身,各個都有這種能力,所以不怕十方諸佛如來同時講這部經,他同時都可以參與。為什麼?歡喜!是他的本願。他要沒有這個願力就不會起感應道交,他有這個願力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十方一切諸佛講《無量壽經》,他就來了。這個傳播非常快速,我們今天用電訊來傳送,他比電訊還快。電的速度跟他不能相比,這是本性的功能,在一剎那、一彈指就傳遍盡虛空遍法界。
【宋譯經末曰,並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宋譯本,是我們《無量壽經》十二次翻譯的最後一次翻譯,法賢尊者所譯的,經題就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這經文裡面說,這一段說的是『並天龍八部一切大眾』,可見得參與法會人的品類很多,不僅是他方世界的菩薩,這是一個說法。另外一個說法,天龍八部鬼神哪有這麼大的能力,我們娑婆世界,這比較近一點,也許他們得到這個訊息來參加,他方世界的天龍八部怎麼可能也來參加?這樁事情,諸位要讀《華嚴》,也許能得到一點啟示。實際上這些不是真正的天龍八部,是什麼人?菩薩化身,菩薩在哪一道度眾生就化現這一道的類形,往往諸佛的法會,他們就以這個身分來參加。就像我們前面所讀到的,世尊這個法會,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他們示現的身分是比丘身。實際上,許多是古佛再來的,大菩薩示現的,不是真正的比丘。他們是陪同釋迦牟尼佛一道來的,像唱戲一樣,釋迦牟尼佛唱主角,這些人來給他跑龍套唱配角,這麼來的,佛來應化,他們統統來應化。甚至於還有些在家弟子,也是佛菩薩化現而來的,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賢護正士,在家居士。也有不少國王大臣,當外護,也是佛菩薩化身來的,可見得因緣的確是很複雜。
這一品介紹到此地就告一個段落了,這是本經的通序。第三品是本經的別序,就是發起序,我們也節錄了一些。請看六十九面,第一段。
【漢譯曰,於時佛坐,思念正道,面有九色光,數千百變,光甚大明,賢者阿難,即從座起,更正衣服,稽首佛足,前白佛言,今佛面目光色,何以時時更變,明乃爾乎,今佛面目光精,數百千色,上下明徹,好乃如是,我侍佛以來,未曾見佛身體光曜,巍巍重明乃爾,我未曾見至真等正覺,光明威神,有如今日。】
我們看前面這個四段,漢譯的、魏譯的、唐譯的、宋譯的。原譯本裡面描寫這一段的文字,文字雖然有廣略不同,漢譯的廣,文字多,說得比較詳細,宋譯的簡單,只有八個字,這是略,但是它的意思都是圓滿的。對我們初學人來講,略說我們很難體會,往往我們就依文解義,把它看成簡單了。所以對我們來講,講得愈詳細愈好,愈明白愈好,我們才能得一點受用。漢譯這一段就說得比較詳細,說明世尊這一次法會的因緣,所以叫發起序。
『於時佛坐』,這是大教因緣成熟了,佛在這個時候在這個處所,應當把這個法門向大眾公開宣示。這個法門是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的法門,真實不可思議的法門,所以發起的因緣也特別的殊勝。這個時候佛坐在那裡,『思念正道』。這裡的文字我們要注意,思跟念是形容詞,不是我們想像的,我們看到思,就在那裡想、就在那裡念,那就錯了。我們用思、用念,就落到第六識、第七識,那是凡夫境界。佛的境界是什麼?佛的境界是正道,正道就是一切眾生成佛之道,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沒有思?沒有思,有沒有念?沒有念。沒有思念,為什麼用思念?世間人用思念才明白、才清楚。所以,用這兩個字來形容佛的境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形容這個境界。
就像菩薩三慧,聞思修三個字的意思一樣。往往我們初學,把聞思修搞錯了,認為聞,我們一定要聽經,那就是聞;聽了之後,我們多想想就會明白;想通了之後,我們依教奉行去照做,這就是修行。這是凡夫,哪裡是菩薩!菩薩聞思修沒有落在心意識,他「聞」的意思是接觸的意思,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用這個字來做代表,眼見也叫聞,耳聽也叫聞,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用這個字做代表。一接觸就明了,明了用「思」來代表,並不是他思了才明了,不是的,接觸就明了。所以明了用思,明了當然不迷,不迷叫「修」。由此可知,聞思修是一次完成的,沒有先後次第。不是聞了以後再思,思了以後再修,哪有那麼羅嗦!你懂得菩薩三慧,你就曉得,這是如來果地上,思念哪裡會真的落在第六識裡頭?
一切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應當為眾生宣講平等成佛的方法。這個時候你說佛多歡喜,佛真的是時時刻刻等待這個機緣成熟,這個機緣真的在這一天成熟。所以從面門上自然就放光現瑞,而這個光明的瑞相,過去從來沒有過的。阿難是佛的侍者,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殊勝、這樣奇特,想必佛一定要給大家宣說不可思議的法門,這是阿難的推想,所以才起來發問。法還沒有說,佛跟這些大眾自自然然就起感應道交,這也是不可思議。
我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下一次,我們還從這段講起。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四十九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49
請掀開經本,六十九面,第二行,從第一段看起:
【漢譯曰,於時佛坐,思念正道,面有九色光,數千百變,光甚大明,賢者阿難,即從座起,更正衣服,稽首佛足,前白佛言,今佛面目光色,何以時時更變,明乃爾乎,今佛面目光精,數百千色,上下明徹,好乃如是,我侍佛以來,未曾見佛身體光曜,巍巍重明乃爾,我未曾見至真等正覺,光明威神,有如今日。】
這段是《無量壽經》漢譯的原文,說得比較詳細。這是阿難尊者記載世尊當時說法前的狀況,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於時佛坐,思念正道』,要注意的就是「思念」這兩個字。唯恐我們同修把這兩個字坐實了,那我們就錯解了。佛還有沒有思、還有沒有念?決定沒有。思念,有思有念是凡夫,絕對不是聖人。不但佛沒有思念,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小乘初果須陀洹也沒有思念了,離一切思念,才能入正定。小乘的定並不很深,都已經不著相了,佛哪裡有思念?因此這思念兩個字,我們要真正能夠體會。思的意思是明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的意思是不斷,沒有間斷。這是諸佛菩薩果地上的境界,換句話說,宇宙人生的真相,念念之中都是圓滿的現前,是這麼個意思。
底下說佛示現的瑞相,實在講思念正道這一句是佛菩薩果地上的境界,這個境界沒有先後的、沒有始終的、沒有生滅的。但是所現的瑞相,這是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現出來的相狀。『面有九色光,數千百變,光甚大明』,這就是說明無量色的光明。這是佛在講經之前現的現象,阿難尊者看到了。漢譯『賢者阿難』,也有的地方譯「尊者阿難」,阿難尊者意思相同。『即從座起』,阿難尊者看到佛現的瑞相,他從自己的座位站起來,把自己的衣服整理整理,表示恭敬。古時候印度,他所穿的衣服就是一塊布披在身上,現在我們看到印度人的服裝,你就能看到,所以起來的時候,一定要把衣服整理一下。『稽首佛足,前白佛言』,這是行禮,恭恭敬敬的向佛行禮。行禮,當然他有疑問要請教,「前白佛言」,他提出他的問題。
『今佛面目光色』,今是今天,今天阿難看到世尊面孔放光,『何以時時更變,明乃爾乎』,這個光明,千萬的光色,無量的光色。明是說明亮,特別的明亮,異乎尋常,所以他說乃爾,哪有像這種樣子,從來沒有見過。底下說,『今佛面目光精,數百千色,上下明徹,好乃如是』,這是讚嘆光色的明好,上下明徹。『我侍佛以來』,阿難是世尊的侍者,平常照顧佛的生活起居,從來不離開佛身邊的。所以他說他侍候佛以來,『未曾見佛身體光曜,巍巍重明乃爾』,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佛今天這個身起的光明,他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後面又說,『我未曾見至真等正覺』,至真等正覺是對佛的稱號,就是稱釋迦牟尼佛,『光明威神,有如今日』。佛的光明,威神是佛的莊嚴,神妙不可思議,從來沒有像今天的。
這種瑞相,表明佛所說的這部經,是過去未曾有過的,不但過去未曾有,未來也未必有。我們中國人所謂的空前絕後,佛說《無量壽經》的確是空前絕後。所現的瑞相,表這部經它的德用超過一切經之上,顯示出這個意思。由此可知,本經的確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了生死、成佛道的第一經。所以現的光明威神,樣樣都是第一,無有能與它相比的。
【魏譯雲。】
魏譯本就是康僧鎧翻譯的。
【光顏巍巍,又雲,威神光光。】
同樣是這段的意思,讚嘆佛說法之前所現的瑞相。魏譯的本子文字比較簡略,沒有漢譯的這麼詳盡。
【唐譯雲。】
唐譯的本子是《大寶積經》第五會。
【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凝照光輝。】
這有四句形容佛所現的瑞相。『融金聚』是比喻,黃金光色已經很美了,如果把黃金在高溫之下熔化成液體,那個光色就更好看。以這個來形容佛在說《無量壽經》之前面門的放光。
【宋譯雲,面色圓滿,寶剎莊嚴。】
經文簡單,可是意思也很圓滿。如果要不看漢譯這段文,它此地單單說『面色圓滿』,圓滿裡面的意思就含得多了。沒有一絲毫的欠缺,所謂是有美盡備,所有一切美統統都完備,沒有一點缺陷,這個叫圓滿。『寶剎莊嚴』,這個意思前面沒有,可見得宋譯雖然只有兩句,意思比漢譯的還要豐富,漢譯裡面沒有「寶剎莊嚴」。就是佛的光明裡面顯示十方諸佛的佛剎,都在這個光中變現出來,所謂光中化佛。
我們讀了這些經文,就能夠體會到本經在世尊一代時教當中,就是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中的地位,顯示這個經無比的殊勝。實在說,唯獨這一部經,能夠普度九法界眾生平等成佛。這實在是了不起,任何經論、任何法門都不能跟它相比的。這個意思要從表法當中去領會。第五段:
【淨影疏曰,佛具眾德,為世尊重,故號世尊。】
這是解釋『世尊』這兩個字的含義。佛證得圓滿的心性,自性當中本具的智慧、德能圓滿現前,所以『為世尊重』。這個「世」是世出世間,世間人尊重,出世間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也都尊重,所以有「世尊」這個德號。底下一段說:
【勝鬘寶窟曰,外使物畏,目之為威,內難測度,稱之為神。】
這是解釋「威神」這兩個字。外面的現象,能夠令一切眾生敬畏又尊敬,又帶著有害怕的心理。他不說人,他說『物』,如果說人,在十法界裡頭只有人道,說物好,物的範圍大。物是講一切動物,人也是動物之一,這一個字就包括了九法界的有情眾生,所以意思就廣了。這是「威」的意思。『內』是指佛的智慧德能不可思議,不是我們一般人,不但是我們一般人,即使等覺菩薩也無法測度,稱之為『神』,神奇莫測。這是威神兩個字的意思。
【海東憬興曰。】
這是在註解裡面講的。
【鏡光外照,名為影表。】
這一段是解釋表里的意思,「影暢表里」,解釋表里的意思。
【即同佛身,光明外舒,外照之光顯影,暢在鏡內,亦同所放光還曜巍顏,故云表里。】
這個意思說,前面這個『鏡光外照』是舉比喻,實在比喻的是佛的身體有光,這是佛的常光。今天在講經之前,佛又放光,佛放光外照這是『影表』,而佛的光又照他自己,這就是『里』的意思。像燈一樣,燈放光照外面,燈光也照自己,也照燈,這就是影暢表里的意思。諸位從這個比喻體會得,這段文一看就清楚了。
【淨影疏曰,鏡光外照,名為影表,外照之光,明顯鏡內,名為影里。】
《淨影疏》的意思跟海東意思完全相同,但是文字更容易明了,他的文字比前面顯得舒暢、淺顯,容易懂。
【佛身如是,光明外照之表,顯曜佛身,名影表里。】
翻過來看第九段。
【甄解曰,則光顏巍巍中,影現寶剎莊嚴相,其猶珠寶鏡中,能現森羅萬相乎。】
這一段是解釋「寶剎莊嚴」。佛光巍巍,巍巍是盛大的意思,這個盛,像火燒的非常猛烈的樣子,盛大。在光明當中,現出十方諸佛的剎土。古時候,只有用『珠寶鏡中』,像寶鏡,鏡子裡面照外面的景象,鏡子裡頭顯像。古代鏡子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的明亮,古時候的鏡子是銅做的,沒有現在這麼明亮。何況現在除了鏡子之外,我們最好用來做比喻的是電視,打開電視,電視螢幕放光,光中顯示裡面的色相。當然,這只是個比方而已,沒有辦法比得那麼真切。佛的光明當中顯示十方諸佛的剎土,這是寶剎莊嚴。
【法華經序品曰,眉間白毫,大光普照。】
這也是說佛的放光,佛放白毫光,這個光是從眉毛當中白毫所放的,光明之大,能夠普照虛空法界。我們知道這是說佛的報身,而不是應化身。應身的佛,白毫也放光,一般講,普照法界比較少見,照一個大千世界,這個我們在經上常見的。照盡虛空遍法界,這一定是報身佛。
【法華經曰,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
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佛在經中敘述,他過去因地修行的事跡,那個時候他跟阿難是同學,在『空王佛所』。
【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兩個人同時發心,程度相當。
【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
兩個人同時發心,程度相當,但是兩個人的志趣不一樣。阿難喜歡廣學多聞,諸位要知道,廣學多聞耽誤了自己,不是好事情。為什麼?解決問題要靠禪定,突破障礙非定慧莫屬。而多聞是不是智慧?不是的。這一點同修們千千萬萬要注意到,多聞是屬於常識。你的常識再豐富,你不能斷煩惱,不能夠突破時空,所以多聞有什麼用處?阿難的病就病在多聞,習氣非常重。在楞嚴會上,阿難尊者只是一個初果須陀洹,佛講經他能聽得懂,他的理解力超過富樓那尊者。富樓那在楞嚴會上證得四果阿羅漢,比阿難高的太多了,但是世尊講《楞嚴經》,富樓那聽不懂;也就是講理解的能力他不及阿難,斷煩惱、修行證果的能力,阿難不如富樓那。所以阿難是多聞,而釋迦牟尼佛精勤,『常勤精進』。
這是佛菩薩為我們現身說法,教導我們,怎麼樣才能成就,才能解決問題?一門深入。到什麼時候才廣學多聞?四弘誓願裡面說得很明白,煩惱斷盡了再廣學多聞,那就對了。煩惱沒有斷盡,斷煩惱重要,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果;塵沙煩惱斷了,證菩薩果位;無明煩惱斷了,就成佛。可見得,三乘聖者之證得全在斷煩惱。煩惱斷了之後,清淨心中自然生智慧,智慧現前,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達、不明了的。所以,那個時候廣學多聞非常容易,六根一接觸就完全通達明了,不是這樣很辛苦的去求學。
【是故我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薩眾。】
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阿難來護持他,給他當侍者。他們兩個原本是同學,成就有這樣大的懸殊,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阿難護持世尊,也護持將來的諸佛,『將來諸佛法藏』,他是多聞,他喜歡搞這個。佛滅之後,阿難將釋迦牟尼佛的佛法集結流通,大概將來諸佛滅度,阿難尊者也幹這個事情,習氣!當然這也是無量功德,所以他也有能力『教化成就菩薩眾』。
【寶積經曰,如來身者,自性清徹,何以故,如來久已遠離一切煩惱諸垢穢故。】
我們先看這段。『如來身』就是法身,清淨法身。『自性清徹』,自性原本就是清徹的。可是現在凡夫、二乘、菩薩都有障礙,這個障礙就是煩惱、染污,必須把這些煩惱、染污除盡,自性清徹的法身才能夠現前。所以如來證得的報身,實在講在果地上,三身是一體,一而三,三而一。如果還有二、三,那就是惠能法師所說的,那不是佛法。不是佛法是什麼?凡夫法,凡夫才有妄想分別執著,諸佛菩薩已經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哪有二法?我們要想提升自己的境界,要常常體會到如何入不二法門。有這個意願的話,向這個方向、目標去努力精進,對於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會有幫助。
如何入不二法門?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入不二法門。這個境界很高,在中國古大德當中,曾經有不少人,不是沒有,他們能入,我們為什麼不能入?我們不能入的毛病就跟阿難一樣,犯了阿難多聞的毛病,不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佛法也要放下,世尊在《金剛經》中明白的告訴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為什麼要舍?因為法是緣生的;換句話說,緣生之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你要分別執著就錯了。所以佛『久已遠離一切煩惱諸垢穢故』,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早就離了、早就放下,所以身心清淨。
【如來身者,出過世間。】
『出』是超出、出離。『過』也就是超過,超過了『世間』。這個世間就是指的六道跟十法界,十法界也是世間。
【何以故,不為世法之所染污故。】
六道是為煩惱所染,煩惱染污。六道之外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佛,給諸位說,為佛法所染污。這個要知道,世法染污人,佛法也染污人。世法、佛法統統放下,統統舍掉,就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由此可知,佛法可以討論嗎?有討論的必要嗎?確實沒有。你要喜歡討論佛法,佛說了,他一生從來沒有說一句法,你討論個什麼?你要說佛說法,這是謗佛。你要把佛法也都放下,你是真正得到佛法,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法就是覺悟之法,你真的覺悟了。你如果討論佛法,你迷在佛法當中,沒覺悟。佛是叫你破迷開悟,佛不迷你,你自己迷在其中,這個佛常喊冤枉,三世佛冤。所以,世法、佛法的污染統統都要遠離。
【乃至如來身者,如淨鏡中微妙之像,如淨水中明滿之月。】
這是形容。佛的身相是透明的,一塵不染,我們凡夫身相不透明,為什麼不透明?嚴重的污染。這個道理現代科學家明了,尤其物理學相當的發達,知道所有的物質都是基本物質排列組織不相同。透明的玻璃跟我們這個不透明的桌椅板凳,基本的物質是相同的,排列的方式不一樣。明白這個道理,佛身、眾生身亦復如是。佛身,它基本的粒子排列的方程式就像明鏡一樣,所以他身體是透明的。
什麼力量在主宰排列?大概這個事情現代科學家都沒有找到。誰排列的?佛告訴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在主宰著,千變萬化。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一切回歸到自然,自然是最美好的,自然是最圓滿的,沒有絲毫缺陷。所以佛法的修學,樞紐就是禪定,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無量法門都是修定。而淨宗特別著重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最圓滿的禪定。真正達到一心不亂,這個身相就像此地比喻所說的,『淨鏡中微妙之像,如淨水中明滿之月』。
【淨影疏曰,喜有二義。】
這是解釋佛怎麼也現歡喜的樣子。佛的歡喜不是對自己,是看眾生得度的機緣成熟了,可以接受平等成佛的大法,佛的歡喜在此地。
【一念彌陀佛所成行德可慶,故喜。】
佛念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證果、廣度眾生無量的功德,生歡喜心。
【二念眾生,得益時至,故喜。】
先前有一些眾生緣成熟了,機緣成熟,可以接受阿彌陀佛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平等成佛的法門。無量無邊法門當中,唯此殊勝,唯此法門獨特,一切法門都不能跟它相比的。而居然有一類眾生緣成熟了,能接受,佛看到歡喜。所以佛為眾生開演這個法門。
【無量壽經箋注曰。】
這是丁福保的本子。
【佛之顏有光,故云光顏。】
這是解釋「光顏巍巍」,這意思好懂。顏就是面孔,佛的面孔放光,稱他做『光顏』。
【嘉祥疏曰,巍巍言德盛高顯也。】
這個解釋簡單明了。
【涅盤經卅曰。】
這個卅就是三十卷。
【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盤。】
涅盤跟寂定是一個意思,寂定是中文翻出來的,涅盤是梵語。世尊最後在『娑羅雙樹』間示現般涅盤,我們一般世間人說,釋迦牟尼佛死了。這個話說得對不對?世間人的觀念當中沒有錯誤,釋迦牟尼佛應身示現的有生有滅,八十歲的時候示現入般涅盤。而上根人知道,佛沒有生滅,這是真的;說沒有生滅是真的,說有生有滅不是真的。佛沒有生滅,我們這一切眾生有沒有生滅?給諸位說也沒有生滅。如果你以為有生滅,是你看錯了,你看走眼了,你沒有見到諸法實相,事實真相你沒看到。事實真相如果看到了,你就曉得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個意思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很多,不必再重覆。
但是眾生愚、迷,愚是沒有智慧,迷是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生起許多的妄想分別執著,把自己的生活搞亂了。不但是亂了,簡直可以說搞糟了。將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十法界裡面又把它變成六道輪迴,都是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世尊這個時候看到有一類眾生,覺悟的機緣成熟了,這就是『得益時至』,這個利益是無與倫比的利益,一生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是世出世間什麼樣的利益都沒有辦法相比。有這樣的眾生出現,佛怎麼不歡喜?所以,佛無生滅,眾生也沒有生滅。眾生今天為愚、迷所障,為愚、迷所掩蔽,怎麼樣喚都喚不醒,怎麼樣勸都不肯接受,習氣太重!佛今天為我們開這個法門,正是古德所謂大開方便之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換個環境去修學,這就容易了。這個方法實在說是佛度眾生最巧妙的方法、最殊勝的方法,給我們換一個修學的環境。再看七十一面。
【甄解雲,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今佛為說念佛法門,住念佛三昧。】
《甄解》這個解釋也是簡單明了。『普等三昧』是如來果地上的三昧。大菩薩,我們通常講地上菩薩證得,普是普遍,等是平等,三昧是正受。如果證得普等三昧,在十法界裡面得清淨心、得平等受;換句話說,在天堂跟在地獄他的感受相同,這叫普等三昧。如果說在天堂有樂受,在地獄有苦受,這不平等,這不叫等。我們要問,他為什麼會等?因為他一切都不受,就等了。在天堂裡面他沒有樂受,也是我們平常在講席當中所說的,境界現前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心境相對的時候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正受。無論在天堂、在地獄他都不起心不動念,都不分別不執著,他平等受,這個三昧叫普等三昧,這是諸佛與大菩薩們的受用。而佛教給我們用什麼方法入普等三昧?《金剛經》上有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把這兩句做到了,你就證得普等三昧。不取於相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如如不動是內不動心。
『大寂定』,如來果地上的大定,究竟圓滿的禪定,稱為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念佛三昧是總名,我們從這一句就明了。百千三昧、無量三昧,都是念佛三昧的別名,顯現出念佛法門不可思議。而今天世尊在這一會,要為大眾宣說『念佛法門』,勸大家『住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不是普等三昧?諸位細細去想想,人家告訴你一件歡喜的事情,你合掌,阿彌陀佛,人家告訴你一件不歡喜的事情,也合掌,阿彌陀佛,真的普等了,這個人是修念佛三昧的人。如果聽說順心的事情,生起歡喜心,不順自己心,起煩惱,你雖念佛,不得念佛的受用。念佛的受用是什麼?三昧,你不得受用,三昧就是受用。世出世間一切問題,統統把它化到阿彌陀佛裡面去,你就得正受,你就真正得自在。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遇到佛號統統化解,這叫住念佛三昧。這樣念佛才叫功夫,這樣念佛才叫受用,功夫、受用都是念佛三昧的異名。
【合贊曰,濟凡秘術,今日將說,故曰住奇特。】
這是解釋「住奇特法」,解釋這一句經文。『濟』是救濟,『凡』是凡夫,凡夫是指六道,六道凡夫太苦了,佛來救濟他。救濟他有秘密的方法,術是方法,這個秘密的方法,就是勸人念佛,了生死出三界。『秘術』就是念佛法門,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今日將說』。所以阿難尊者說世尊今天住奇特法。
【甄解曰,奇特法者,如來正覺果海,名為奇特,奇特之極,至下華光出佛之文彰矣。】
『彰』是彰明,顯示出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顯示出來。『奇特法』是『如來正覺果海』,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在《要解》裡面看到,蕅益大師給我們說出,釋迦牟尼佛就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所以,這一句名號就是如來正覺果海。念佛人不是修因證果,念佛法門是從果上下手,不是從因證果,直接從如來圓滿果地上下手。以果覺為因行,因果不二,這才是奇特的法門。奇特到極處,下面經文『華光出佛』,說明七寶池裡面的蓮花,花放光,光中又變現著佛像,光中化佛,佛至十方世界接引眾生,這是阿彌陀佛變現的。阿難尊者所見的,前面我們所讀的雖然說很詳細,其實這裡面的境界相併沒有說得很圓滿,圓滿都在這一部經中。
【華嚴經雲,一切眾生身中有正覺智。】
這句話初學的同修讀到總不免有懷疑,因為它的意思確實很深,這也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眾生雖有,他不覺,也就說他不知道。不知道,這『正覺智』現不現前?給諸位說,現前,常常現前。佛在《楞嚴經》上講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就是本具的正覺智,本具正覺智就是本具的般若智慧。哪個人沒有?一切眾生都有。在眼曰見,在耳曰聞,見、聞、覺、嘗、嗅、知就是正覺智,就是般若智慧。如果我們會用,那恭喜你,你就成佛了。很可惜的,我們不會用。
古德告訴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第一念是正覺智,眼見外面色相,耳聞音聲,第一念,可以說第一剎那。為什麼?第一剎那,你的心沒動心,你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問你,眼睛開張清不清楚?清清楚楚,不能說不清楚,像鏡子照外面東西,照得清清楚楚。可是第二念就壞了,第二念起心動念,就起了分別執著,第二念就墮落了,墮落成凡夫。由此可知,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在哪裡?佛菩薩永遠保持第一念,他不變,所以他叫做佛、叫做菩薩。我們凡夫保不住,第一剎那是正念,第二剎那就妄想,第三剎那就分別,第四剎那就執著,愈來愈痲煩。由此可知,我們身中真如、自性、般若、正智,什麼時候不現前,什麼時候不起作用?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諸位要明了,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本來是佛,這是大經上所謂「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華嚴》、《圓覺》都是這麼說法。
妄想分別執著都不是真的,虛幻不實。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正覺智就是本覺,本有的,「不覺本無」,不覺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是不覺,本來沒有。本有的當然可以恢復,本來無的,當然可以放下,當然可以斷除。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你果然真正明白了,在佛法裡面講你開悟了,這個開悟叫解悟,道理事實真相明白了。明白之後,能夠把這些妄想分別執著,這個虛妄的放下、遠離,你就證悟。諸位要知道,解悟不得真實受用,也就是說你不能了生死、不能脫離輪迴;證悟就得受用,證悟就永脫生死,永斷輪迴,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成了。放下之後,那個境界就是前面講的普等三昧,萬法平等。一切萬法本來平等,不平等是因為你有分別心,所以就不平等;本來清淨,不清淨是因為你有執著。有執著就不清淨,有分別就不平等。所以離開分別,萬法是平等的,離開執著,身心世界都是清淨的。
佛在經上常說,我們自己要能體會,要在生活當中去做到,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修行修什麼?《華嚴經》五十三參給我們做了個榜樣,叫歷事煉心。歷是經歷,什麼事情都要經歷,不要去逃避,順境要經歷,逆境也要經歷;好人要往來,壞人也要往來,往來就是經歷。在這裡面煉什麼?煉清淨心、煉平等心;換句話說,就是練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妄想,不分別,平等了,不執著,清淨了,這叫真修。真正用功夫的人,功夫得力的人,不著痕跡,不著痕跡就是不著形式、不著樣子。修行哪裡還有個樣子?這個樣子是修行,那個樣子是不修行,你就分別執著了。所以佛說的句句是真實話,如何能在日常生活當中過正覺智慧的生活,就叫佛菩薩;如果還過愚痴、迷惑的生活,這是道道地地的凡夫。學佛,雖然道理明白,事實真相也懂得,如果在生活上做不到,那就是你沒修!一定要在生活上認真的去做,才能得受用,才叫真正學佛。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五十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50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一面,第七行,從第二十一段看起:
【淨影疏曰,住佛住者,涅盤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住彼所住,住大涅盤,能起化用。】
『涅盤』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滅,四諦裡面苦集滅道,滅翻作涅盤。此地所講的滅,是說兩種,在因上講,滅煩惱,果上講,滅生死;換句話說,涅盤也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通常在中國佛教裡面有個譯法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翻成圓寂,這也翻得很好。圓是講圓滿,我們常講功德圓滿,功是修行的功夫,德就是修行的果報;換句話說,因與果都圓滿,這是圓的意思。寂跟滅的意思相同,清淨寂滅,也就是生死煩惱統統都寂靜了,這是圓寂的意思。而社會間有不少人將這個名詞錯會了,以為涅盤、圓寂都是死的代名詞,人死了就叫圓寂,人死了就叫涅盤,這是很大的誤會。如果說死就是圓寂,那哪一個不圓寂?各個都圓寂。所以,圓寂是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的果德,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所以般涅盤,證涅盤不是說死了才證的,證涅盤是活著證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老人家所示現的,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他悟的是什麼?就是入般涅盤了。由此可知,涅盤跟圓寂是活著證得的,與死不相干,活著證得的。
『住佛住者』,佛住在哪裡?這是講心,「佛住」就如同我們一般人常講的存心,你的心在哪裡?凡夫的心都在妄念上,都在憂慮、牽掛上,他住在這些地方。所以他住生死,凡夫的心住在生死。你看妄念是生滅的,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憂慮、牽掛都是生滅的現象。凡夫住生滅,也就是凡夫住生死。二乘聖者、小乘阿羅漢、辟支佛,他們住涅盤,涅盤就是不生不滅,佛法里叫它做偏真涅盤。佛與大菩薩他們住的境界叫大涅盤,大涅盤跟小乘人證得的苦集滅道的滅又不一樣,不是一個意思。大涅盤意思是說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盤,這個就偉大了。住生死,這是六道輪迴;住涅盤,固然自己得受用,心真正得清淨,不能利益眾生,這並不可貴。佛與大菩薩不住涅盤,他度眾生,廣度眾生,在十法界,哪個地方眾生有感他就到哪裡去應,感應道交,他不住涅盤。這叫無住涅盤,佛與大菩薩他們住的是無住涅盤。雖然示現在六道、示現在九法界,他是乘願而來的,他不是業力而來,所以雖同凡夫,但是沒有凡夫的生死。於是乎他生死、涅盤二邊都不住,這個叫做大涅盤,這是佛所住的,『涅盤常果,諸佛同住』。
『今日世雄』,世是世間,雄是英雄,世間英雄,他的意思是說,一般人辦不到的他能夠辦得到,這才稱之為英雄。世間人不能了生死,世間人不能斷煩惱,世間人不能出三界,佛菩薩統統可以做得到,所以佛稱之為大英雄。我們到寺院看到供佛的大殿,都寫著「大雄寶殿」,就是大英雄寶殿,取的意思就是這樣的。所以,此地世雄指釋迦牟尼佛。『住彼所住』,也同諸佛所住一樣,『住大涅盤』,涅盤上加一個大字,就是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能起化用』,有能力起無量無邊教化眾生的作用。這是解釋諸佛所住。下面一段我們再看:
【會疏曰,佛所住,不二乘菩薩所能及。】
這個『不』,底下括弧用個「非」,它的意思就是非,不是二乘菩薩所能及的,意思是這樣的。
【唯佛與佛住之。】
他跟諸佛如來同樣一個境界。
【又曰,佛說三乘隨他教時,各住三乘法,今住佛隨自所住,故云住佛所住。】
這一段的意思說得很好,完全是從事相上所說的,從事相上,也就是從佛菩薩應化上來說的。觀世音《普門品》裡面講,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就現菩薩身,應以二乘身得度,他就現二乘身,二乘是聲聞、緣覺。甚至於應以長者居士身得度,他就現長者居士身,隨眾生的心,佛能夠示現種種不同的身分。住在這個世間,『各住三乘法』,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實際上不只,應以人天身度化的他就現人天身。所以佛教裡頭又有說五乘佛法,五乘就是三乘再加上天、人。現身,一定是隨順眾生而住,這就是「各住三乘法」。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他示現的是人身,跟我們一般人同住在一起,壽命也與我們一般人相彷佛。釋迦牟尼佛是七十九歲圓寂的,我們通常講八十歲,中國人講虛歲,八十歲,實際上他是七十九歲圓寂的。完全跟我們世間人沒有兩樣,這就是各住三乘法。
可是佛今天講這個法門,他所示現的不一樣,阿難尊者看出來了。『今住佛隨自所住』,世尊為我們說《無量壽經》,顯示出他的光彩、容顏、威德、光明,不是隨順三乘法,不是住三乘法,而是住諸佛所住。諸佛所住是佛的自分,他自己證得的,所謂自受用。阿難在大會當中看出來,所以他說『住佛所住』。再看底下《甄解》所說的。
【甄解曰,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
這些名詞前面都曾經講過,在這個地方就不要重複了,這都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普等三昧』,三昧是正受,普是普遍,等是平等。我們凡夫,不但是凡夫,二乘、權教菩薩心都不平等,所見的十法界依正莊嚴,講十法界就不平等了。如果要證得普等三昧,十法界沒有了,那麼法界是什麼樣子?法界叫一真法界,一是平等的,真是平等的。諸位要記住,二就不平等,假的、虛妄的不平等,真的一定平等,一一定平等。普等三昧要用現代的話講,就是突破十法界,而契入一真法界,這個叫普等三昧。
普等三昧跟『大寂定』意思都相接近,大寂定就是《仁王經》上所講的寂滅忍,比無生法忍還要高一級。寂定上加個大,究竟圓滿的果地,因為通常講寂定也分上中下三品。下品是法雲地的菩薩,十地菩薩;中品是等覺菩薩;上品,上品就大了,是諸佛果地。這都是念佛三昧的別名,可見得念佛三昧這個意思多深多廣,無量三昧都不出念佛三昧。如果你對於這句話要能夠有幾分體會,你才明了念佛法門真正不可思議,確實不是其他法門能夠相比。這個法門實在講簡單容易,成就不可思議。
【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
《甄解》這幾句話說得太好了,從「住佛所住」結歸到「念佛」,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不僅僅釋迦牟尼佛念佛成佛的,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哪一個不是念佛成佛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的意思無限深廣。《甄解》給我們結歸到念佛,確實加深了我們的信心。
【今佛。】
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為說念佛法門。】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無量壽經》,自始至終都是講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與大行,自行化他的德行。佛心中清淨,沒有其他的夾雜,真正是住阿彌陀佛之所住。
【住念佛三昧。】
由此可知,我們平常如果是一心念,念佛號也好,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都好,或是淨土三經,或者是淨土五經,你要曉得,這個時候你的心「住佛所住」,這多殊勝!世出世間一切賢聖都不能為比,何況是凡夫、二乘、權小,怎麼能相比?我們今天對這個道理明白了,事實真相也搞清楚了,問題就是我們自己肯不肯做,肯不肯把心住在佛所住上。佛所住就是一句萬德洪名,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底下一段:
【十住斷結經曰,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
佛門當中通常稱諸佛如來為導師、大導師,都是對佛的尊稱。這個名號的意思,就是他能夠指導一切眾生,引導一切眾生了生死、出輪迴、成佛道。特別是淨宗,淨宗是一生平等成佛的捷徑,沒有比這個更快速的,也沒有比這個更穩當的。所以,淨宗的祖師稱大師、稱大導師。下面:
【華首經曰,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名導師。】
《華首經》這個解釋也非常之好。能夠為,『人』是講的一切眾生,『說無生死道』,「無生死」就是沒有生死。沒有生死不是凡夫的境界,最低限度是小乘阿羅漢,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了,他有能力教給一切眾生這種方法,了生死、出三界,可以稱之為『導師』。實在講生死有兩種,前面說過,有分段生死、有變易生死。超越六道輪迴,分段生死沒有了,變易生死還有。所以要嚴格的說,變易生死也了了,那是大乘圓教的佛果才能夠辦得到。因為大乘等覺菩薩還有一次變易生死,他就成佛了,到如來果地上,變易生死沒有了。在一真法界裡面,如同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圓教初住到成佛這當中有四十一個階級,每一個階級是一次的變易生死;換句話說,他有四十一次的變易生死。
變易的意思要清楚、要明了,如同學生在學校念書,你念一年級,念了一年,第二年升到二年級,第一年級死了,第二年級生了,那個叫變易。所以變易不是真的有生死,是你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為什麼用生死這兩個字?生死是比喻苦,你不受這些苦你怎麼能升級?你在學校要辛辛苦苦念一年,經過許多考試,才能升一級。所以生死是比喻苦。不像分段,分段確實有生死的現象,變易沒有生死的現象。我們再翻過來看第二十六段。
【佛報恩經曰,大導師者,以正路示涅盤徑,使得無為常樂故。】
『大導師』決定是稱佛陀,『正路』就是正法,幫助一切眾生證得般涅盤的方法,『徑』是徑路,就是門路的意思,指導他怎樣才能夠證到大般涅盤。也就是說指導他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教導他這些方法,這是正法。『使得無為常樂故』,無為常樂是大涅盤的境界。這樣的人,尊稱他為大導師。下面一段:
【甄解曰,導師行者,即彌陀世尊平等引接無所遺故。】
在這個經上,諸佛如來特別尊阿彌陀佛為大導師,因為一切諸佛都是導師,尊阿彌陀佛為大導師這個很有意思。跟佛在經中讚嘆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兩句話將阿彌陀佛讚嘆到極處了,沒有再高的。什麼人讚嘆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讚嘆的。諸位要明了,釋迦牟尼佛讚嘆,就是代表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是這樣讚嘆,絕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讚嘆,所謂佛佛道同,是諸佛共同讚嘆,共同尊阿彌陀佛為大導師。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是以平等接引,這是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沒有做到的。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都是有等級的,像釋迦牟尼佛平常所示現的三乘的教法,在我們世間,佛顯示得很清楚、很明白。先說「阿含」十二年,度小根性的眾生,人天、聲聞,然後再說「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年,度大乘根性的眾生。最後又八年說「法華涅盤」,是度根熟的眾生,這不是平等法。而說淨土法門,勸一切眾生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個法門是平等法門,這一點我們要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今天所學的、所接受的,就是世尊所宣說的平等法門。
『無所遺故』,無所遺是一個都不漏。是不是真的無所遺?在事實上,似乎是遺漏了不少,我們常常聽到,一萬個念佛,只有幾個往生,那不是遺漏了很多嗎?怎麼說無所遺故?我們是看到這一段的時間當中,看到似乎遺漏很多,假如你把時間放長一點,你才曉得無所遺故。這就譬如學校裡面教學畢業一樣,我們剛剛碰到這一天,這個學校舉行畢業典禮,畢業班裡頭幾個同學今天畢業了,還有好多班級不是沒有畢業嗎?對,一屆一屆的都畢業了,這就無所遺。甚至於沒有善根的眾生,佛給他種善根,種什麼樣的善根?他見到阿彌陀佛的像,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將來、或者是多生多劫之後緣成熟了,這個種子起現行,就因為這個種子,他就能信、能願、能行,往生不退成佛。怎麼會有遺漏?確實一個都不會遺漏,就是往生時間早晚不同,早晚不同是在緣上。縱然他晚生,但是他決定得生,所以確實無所遺故。
今天,我聽說這個道場這裡要做網路。你們懂得這個道理,網路第一個畫面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一打開第一個,阿彌陀佛的種子就印在他阿賴耶識裡面去了,後面看不看都沒有關係,這個種子就決定幫助他往生不退成佛。
【又曰,大導師者,即彌陀世尊,以本願引攝五乘。】
這個說的更明顯,『大導師』是一切諸佛對阿彌陀佛的尊稱,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接引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歸納不外乎這五大類,就是『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總不外乎這五大類。
【淨影疏曰,無上菩提,是最勝道。】
『道』在此地講是佛道,『勝』是殊勝,最殊勝的成佛之道是什麼?『無上菩提』,梵語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學佛同修所求的。修學佛法最後的目標,就是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如果用一個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這個大家容易聽得懂。
【甄解曰,最勝道者,念佛往生一道。】
《甄解》是唐朝時候,日本的法師在中國留學的作品。蕅益大師是明朝時候人,明朝末年清初的人,距離唐代大概有七百年。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告訴我們,發心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跟《甄解》這個意思相同。蕅益大師沒有見到《甄解》這部書。說到這個地方,日本人的確也很小氣,我們中國的好東西都被他拿去了,所以中國許多重要典籍、論典在中國失傳,唐朝以後沒有了,看不到這個東西,結果這些典籍全都在日本。楊仁山居士,清朝末年時候人,他曾經派駐日本使館當參事。他是個佛教徒,所以在日本佛教裡頭他接觸得很廣泛,發現中國唐朝時候遺失的許多東西都在日本,他從日本再帶回來。在南京,把他自己家裡住的房子捐獻出來,做為刻經處,「金陵刻經處」,刻什麼東西?都是刻中國古時候失傳的這些典籍。所以《甄解》這段話蕅益大師沒見過,蕅益大師能說得出來,中國人常講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不能契入這個境界,這句話說不出來的。『最勝道者,念佛往生一道』,跟蕅益大師講的,發心念佛求願往生即是無上菩提心,一個意思。
【於一切方便中,無上最勝故。】
方便就是法門,『一切方便』就是無量法門。修行證果,斷煩惱、證菩提的方法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方便法中,念佛是第一方便。所以,『無上最勝故』。
【又曰,最勝道者解脫德,涅盤經雲,無上上,真解脫,故無上上,即最勝義。】
這是解釋『最勝』這兩個字的含義,沒有比它更高的,沒有比它更方便的。有些方便法,但不是最上的;有些最上法,不是方便的。譬如禪,禪可以說是最上法,但是它不方便,我們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到。五戒十善是方便法,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它不是最上的。又是最上、又是最方便,唯獨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只有這一法,無上最勝。
【嘉祥疏曰,去來現在佛佛相念者,明三世諸佛皆有化眾生之念,光光相照,又智智相照,故云相念也。】
這個意思,我們要細心深深的去體會。過去、未來、現在,這是講『三世諸佛』,三世諸佛『佛佛相念』。為什麼佛佛會相念?佛佛道同。什麼道?度眾生,幫助眾生了生死出三界,證得無上菩提,每一尊佛都是這個心愿。而且每一尊佛都是以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對一切眾生,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差別、沒有等級,這個心愿完全相同。因此,任何一尊佛接引眾生、教化眾生,決定得一切諸佛的護念。特別是這個法門,因為這個法門在所有一切法門裡面,前面剛剛講過,最上殊勝,方便到極處,令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平等得度、平等成佛,三世諸佛哪有不護念的道理?
『光光相照,智智相照』,相照就是相念的意思,就是護念、加持的意思。不但被度的這些眾生蒙諸佛本願威神加持,度眾生的這位佛陀也得一切諸佛相念的加持。這個境界多麼殊勝,我們要細心從這裡體會,然後你才曉得,你念佛、你讀經,你在思惟經義,功德利益無量無邊。這時候你得三世諸佛如來的護念,你得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你能得多少?完全看你自己的用心與佛的心愿相應不相應?如果你心是清淨平等慈悲,那就很相應。如果心裏面有夾雜、有妄想、有雜念、有分別、有執著,你所得到的加持就減少了。減少不是諸佛有意減少,是你自己本身有障礙,使佛的圓滿加持,你所得到的只是幾分之幾而已,不能得到圓滿。障礙在自己這邊,不在佛菩薩那邊。
【甄解曰,去來現佛等,舉三世佛相念,以推度今佛所念。】
這個意思容易懂。『去來現』是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諸佛,三世諸佛人數眾多,用一個『等』字。『舉三世佛相念』,就能夠推斷釋迦牟尼佛亦念諸佛,佛佛相念!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必定得諸佛護念。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明了這個事實真相,當自己在遇到困難、遇到危險、恐懼的時候,一心稱念阿彌陀佛,這個時候一切諸佛的護念、加持特別明顯,能夠叫你得到身心安穩,遠離恐怖妄想,效果無比的殊勝。
【合贊曰,我以三世諸佛相念,類知得無今佛亦念諸佛,然今超過諸佛,現此奇相,有何故耶。】
《合贊》這段是說明,世尊在沒有講經之前,所現的殊勝瑞相。『三世諸佛相念』這是一定的道理,真實之事,所以可以以此類推。『今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的時候,他當然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他當然想到阿彌陀佛,這想就是念。念阿彌陀佛,念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然後才為我們介紹,這樁事情我們要懂。我們今天,如果別人邀請我們去給他講開示、去給他說法,無論時間長短,一個小時也好,半個小時也好,你要給他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你是不是一定先想佛,先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然後怎樣去跟他介紹。那你就是憶佛念佛了!你在憶念的時候就得佛的加持。
我們今天沒功夫,什麼叫功夫?斷煩惱是功夫,我們的煩惱沒斷、妄想沒斷、分別沒斷、執著沒斷;換句話說,完全是凡夫。凡夫怎麼得佛的感應?唯一真誠,我們用真心、用誠心為一切眾生說法,介紹淨土法門,決定裡面沒有絲毫名聞利養的念頭,你就是真心;如果夾雜名利在裡面,就得不到感應。假如沒有絲毫名利,完全是為利益眾生,一定得感應,即使沒有功夫也得感應,跟這裡道理是相同的。
『然今超過諸佛』,底下的三句是說明,世尊當年講經,在法會當中這個時候,佛所現的光顏巍巍超過諸佛。為什麼會超過諸佛?因為佛念佛,佛念佛,佛得阿彌陀佛的加持,又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加持。所以這個相就特別的奇特,阿難尊者在一生當中沒有見到過,『現此奇相,有何故耶』。理與事雖然深、雖然廣,多少也能夠體會到一些。
【智度論曰,善哉善哉,再言之者,喜之至也。】
阿難因為見到佛的瑞相,特別起座請教世尊。他這一請教、一發問,佛就非常的歡喜,所以沒有說話之前先讚嘆他『善哉善哉』。這兩個善哉意思也是很深很廣,《智度論》裡頭這個說法也說得好。太歡喜了,所以重覆的讚嘆。
【甄解謂,所問稱可佛心故。】
阿難問的,正是問到佛的心坎里去了,佛怎麼不歡喜?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實在講,在一切經論裡面,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有喜怒哀樂,他煩惱斷了沒有?他確實沒有煩惱了,他的喜怒哀樂是唱戲、是表演,幫助我們理解,幫助我們契入。所以佛是全身說法,不僅僅是言語,身語意三業說法,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全都是說法,要在這個地方去體會。真正會學佛的人,也要在這個地方學習,和光同塵,歷事煉心。佛給我們做的榜樣,在生活當中非常活潑,不是呆呆板板的。
【漢譯曰,阿難,今諸天帝王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汝皆度脫之。】
這句話含義很深。從表面上來說,阿難啟請,因為他一啟請,世尊為大家說出這部《無量壽經》,而依照這部經修行,得度之人(得度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佛說這都是阿難度的,阿難啟請,佛才說經;阿難不請,佛就不說了,啟請人功德不可思議。而實在的意思我們要懂得,佛是勸我們要代眾生請法。眾生無知,愚昧無知,不知道佛法的殊勝,也不知道生死輪迴的真相,不知道,真的是醉生夢死。覺悟的人、明白的人,一定要有慈悲心,念念當中代眾生請法。眾生之所以得度,就是因為請法的人這個因緣令一切眾生得度,所以說請法之人度這一切眾生並不為過。所以度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要自己說法,說法的人很辛苦,不需要自己說法,你只懂得請法,你跟說法的人功德是一樣大;不會說是你請法的人比說法的人功德要少一分,沒這個道理,一樣大,你不啟請他不說。這是裡面含的深義。
我們學佛的人,現在在這個時代,眾生迷惑顛倒,苦報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我們在電視新聞里常常看到,全世界到處都有災難。災難從哪裡來的?災難是怎麼形成的?世間人不知道,以為這都是天災,天然災害,人無能為力。其實他的看法完全錯了,所有一切的果報是業力感招的。在佛法裡面講的三毒煩惱,貪慾所感的水災,瞋恚所感的火災,愚痴所感的風災,眾生有貪瞋痴,所以外面有水火風三災。如果一切眾生把貪瞋痴三毒煩惱息掉,不但沒有三惡道的果報,這個三災也沒有了,三災是花報,三途是果報。
如果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這一生過去不算,過去沒學佛,迷惑顛倒,不知道。現在學佛明白了,我從今而後,盡形壽,就是盡我一生,我只要有一口氣在,還沒有死,我對人、對事、對物再也沒有貪愛的念頭,你這一生就不會遇到水災。縱然遇到大水也淹不死你,為什麼?你沒有這個業。你將來決定不會墮餓鬼道,餓鬼道的業因是貪愛;你把這一條斷掉,對人對事對物無有貪愛之心,你就不墮餓鬼道。對人對事對物沒有瞋恚心,沒有一點惡念,你決定不會墮地獄道,你也不會遇到火災。對人對事對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愚痴、不糊塗,你決定不會墮畜生道。所以,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認真去修,修什麼?斷貪瞋痴,這是消極的,不墮三途。如果再能夠積極的以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去幫助一切眾生,你縱然不往生,你必定得人天大福報。
佛法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現象,現象是什麼?實在說,就是因緣果報的相續相,這在講席前面講過很多。所以佛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迷惑顛倒,天天造作罪業,果報現前,他恐怖了,恐怖不能解決問題,還是要受。菩薩聰明有智慧,知道果報可畏,起心動念不造惡因,所以他就不受果報,這才是個聰明人。所以這一句用意很深。
獎勵阿難,實在意思是勸我們,我們要常存為一切眾生求法的心愿。我們到哪裡去求法?假如我們明白了,我們也想學阿難,為一切眾生請法。阿難機會好,遇到釋迦牟尼佛,可以向佛請法,我們今天去找誰?到哪裡去為一切眾生請法?這個世間誰是真正的善知識?這是個很現實,也是個很嚴肅的問題。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求自己,不要求別人,勸自己認真的、努力的修學,學成之後弘法利生,求自己!求別人,別人未必肯答應,未必能說得如法。如果請別人,說得不如法,那你就害慘一切眾生,他說的要不是正法,或者說的法不契現前眾生的根機,那不是痲煩大了!一定要勸自己,自己認真努力修學,必得感應。所以這一句讚嘆裡面含義是很深很廣,我們要能細心去體會。底下一段說:
【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佛的心是什麼?如果說佛的心是真心,真誠清淨平等,一切眾生的真心都是真誠清淨平等。佛之所以值得九法界眾生的尊敬,就是佛有大慈悲心。大慈悲這個意思簡單的說,就是對於一切眾生的關懷、愛護,從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平等的愛護、平等的關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念佛往生淨土,這就是『大悲心』。「行願品」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又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大悲水』是什麼?是不是叫你每天用一杯水,念幾遍大悲咒去給眾生喝?你要這樣去會意,你就錯解佛的意思。大悲心是體,大悲水是作用,就是你要有真正慈悲的行為對於一切眾生,這個大慈悲的行為就叫做大悲水。你真正關懷眾生,真正愛護眾生,時時刻刻將淨宗法門為一切眾生開示,勸導眾生修學,這些行持就叫做大悲水。所以不能把它錯會了意思。要有行動做出來,眾生才能得真實的利益。底下一段,就是講它的效果。
『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這一句意思也是雙關的。就三世諸佛這邊來說,滿諸佛度眾生的心愿,這是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幫助一切眾生往生不退成佛。諸佛就是這些念佛的眾生,幫助這些人往生不退成佛,就是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所以這一句有雙關的意思。在「回向偈」裡面,「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前面一個意思是報佛恩,後面的意思是度一切眾生,平等成佛。所以,一定要勸自己發大慈悲心,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不辭辛勞,不怕艱難困苦,認真努力修學弘法利生。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