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六一集)2004/4/22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檔名:02-034-0161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四十七頁最後一行:
【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這是這一品經最後一段。昨天跟諸位報告過,經文講到這個地方,把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都介紹出來了。最後這一段講「決證極果」,這個科題的文字是非常的肯定,讓我們讀到之後絲毫疑惑都沒有。意思是說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哪怕是邊地疑城往生(這還不入品的,邊地疑城),都可以說他決定在極樂世界一生當中能證得究竟佛果,我們看這個語氣是多麼肯定。疑城往生,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過,在《往生傳》裡面看到過,一般同學都知道袁弘道往生他是生在邊地疑城。祖師大德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凡是生到邊地疑城的人都是信心不足,但是他很用功,他真乾,他要不真乾,他就不能往生。
真乾,為什麼生到邊地疑城?第一個懷疑佛講的到底極樂世界是真的還是假的,他猶豫不決。猶豫不決,這萬一是真的那我就真的往生了。那假的?假的就算了。所以他是很用功,真的在具足信願行,就是這是第一個疑惑,佛講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不敢做決斷。第二個是懷疑自己,我自己業障很深重,我真能往生嗎?但是他也具足了信願行。所以由於這兩種疑惑,只要有一種他都不能入品,像這下下品往生他都沒有分,他生到疑城裡面去了。但是他確實具足往生的條件,就是疑沒有斷。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生到疑城他要懺悔,一懺悔他就能入品。懺悔的時間最長不會超過五百年,五百年是講我們世間的五百年,不是講極樂世界。這前面我們念過極樂世界裡面沒有年月日,時分跟方分在那個地方,凡是往生的人可以說統統都突破。我們現代科學家的術語叫突破了時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時空就沒有了,這我們不能不知道。空間沒有了就是距離沒有了,所以他們有能力每天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供佛,拜佛供佛是修福,聽佛講經說法是修慧。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修福修慧的機會就圓滿,我們不能說多,圓滿,福慧雙修。第二個時間突破,時間突破就是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這是我們這個世間多少人自古以來想突破而不能夠突破,我們不能回到過去,我們不能進入未來,這時間沒有突破。我們今天就在這個地球上,無論到哪個地方都有空間的障礙,現在交通雖然便捷,我們從這裡到美國也飛十幾個小時,如果說是時間沒有了,那就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一動念人就到了,你說這多方便。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這些科幻在西方世界完全兌現。這是說明他們那邊眾生生活的自在,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不僅僅是學佛,在我們中國道家甚至於儒家,現在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宗教經典裡面,沒有不著重清淨心的。我們這一章經裡面經文不長,它也分三段,第一段就是清淨平等。這裡面有三小段,你們在科判裡面都看到,境平等、心平等、樂平等。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樂是平等的,不是說佛菩薩他享樂超過我們,我們比他要次一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是平等的。我們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不修平等心,很重要。這些都在三資糧裡頭,信願行都在三資糧裡頭,所以這三資糧要細講。我們到底下的經文跟諸位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往生,所以下面是三輩往生。心平等是非常重要,因為平等才清淨,不平等是決定不能夠得清淨心的,「心淨則佛土淨」,祖師大德常常掛在口頭上勸導我們。
第二段這是生到西方你就能證到極樂世界。末後,今天我們念的這一段,真實因果,這往生的因跟果一定要懂得,我們深信因果。他的因就是定,正定聚,決定往生。八正道裡面,正定是最後的一條,我們要懂得;換句話說,你要是真正得到正定聚,八正道裡面每一條都具足。八正道是後後勝於前前,有第一個不見得有第二個,有第二一定有第一,正定是擺在第八,所以八正道圓滿具足。
大小乘講這三句,昨天簡單的跟諸位做了報告。今天我們要偏重在淨宗,淨土怎樣講這三句。祖師大德說得好,隋朝慧遠法師,在歷史上有兩個慧遠,東晉時候是廬山慧遠,那是我們淨土宗的初祖,這大家都知道的;隋朝也有個慧遠法師,名字完全相同,但不是一個人,在歷史上稱他作小慧遠,也稱為隋朝的慧遠。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這個註解流通得很廣,因為在古註裡面他注得好,所以許許多多講《無量壽經》的都參考他的注子,所以我們對他也就比較熟悉。他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說「位分不退,名為正定」。他說不管是大乘、小乘眾生,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統統是正定聚,包括邊地疑城往生在內,邊地疑城不過就是多耽誤五百年而已,五百年在我們這個世間算是很長,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不長。只要一念回心,相信佛的話決定正確,決定沒有疑惑,相信自己縱然過去今生造作五逆十惡的罪業,只要能懺悔就能往生。
唐朝張善和的例子大家都很熟悉。張善和是殺牛的,臨命終時牛頭人來討命,這是地獄相現前,他非常恐怖,大聲在喊救命。所以是緣好,他的機會也碰得巧,有一個出家人從他門口經過,聽到裡面喊救命,這個出家人就進來:什麼事情?他就叫著說:好多牛頭人來問我討命。這個出家人就曉得,點了一把香拿給他,放在他手上:趕快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聽到這句話之後,就大聲念阿彌陀佛,念了十幾聲,告訴大家牛頭人不見了,阿彌陀佛來接引我了。他是臨終一念十念往生,證明這四十八願第十八願是真的不是假的,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張善和給我們做出榜樣。這個榜樣是增長我們的信心,我們造作極重的罪業都不怕,只要肯回心轉意,懺除業障,回頭是岸,這個重要。但是千萬不能僥倖,張善和臨命終時還行,我現在多造一點惡業沒關係,到臨命終時,我學張善和也能往生。你要存這個心,問題就嚴重。
你想想看張善和三個條件具足,你臨命終時有沒有這三個條件?第一個臨終時候不昏沉,頭腦清楚。諸位同學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細細觀察,你看哪個往生的人,這得病重的人、快要死的人,他頭腦那麼清楚,希有難逢,這是第一個要緊的條件。臨終一昏沉就沒有辦法,一生念佛,臨終昏沉,都沒有辦法往生。但是在那個時候要靠助念,助念非常有效,臨終昏沉,他人意識昏沉,他神識還是很清楚,所以那個八小時、十二個小時助念非常非常有效。助念最好能夠四十九天不中斷,臨命終時昏沉的人,對他有很大的幫助,他很可能往生。所以這是我們不能夠掉以輕心的。
第二在臨命終時是不是能遇到善知識?善知識來提醒你,怕你在這個時候忘掉。人在臨命終時,心裏面都記掛著家親眷屬,記掛著還有事情沒做完,那就糟了,這樣就變成三途六道去。所以有個善知識提醒你:什麼都放下,一心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句話非常重要,有人提醒你。第三個條件聽到提醒立刻就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就能夠依教奉行。你要具足這三個條件,臨終一念十念是決定往生;如果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行,都不能往生。所以這是我們知道增長自己信心,但是不能夠學張善和,學這個那這一生可能往生會空過,這是我們要知道。所以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住正定聚。
還有說「一切善惡凡夫」,這就是造善業、造惡業的,「乘佛願力,生彼國者,處不退故,是名正定」。這句也非常重要。我們念佛往生,全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的加持,一定要全心投靠。什麼叫全心投靠?不能夠夾雜絲毫雜念在裡頭,就是全心投靠。要把這個世間一切塵緣統統放下,包括這個身體都不要有絲毫留戀,沒有絲毫分別執著,一心一意只是求生淨土,只是求阿彌陀佛來接引,佛是決定有感應,一定會來接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縱然邊地疑城往生的不算在裡面,三輩九品是肯定在裡面。三輩九品那就包括凡聖同居土下下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了不得!阿惟越致菩薩不但是證三不退,圓證三不退。因為證三不退,在《華嚴經》裡面圓教初住菩薩就是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就這三種不退都得到。這些講席裡頭也常常向大家報告,但是我們的聽眾不是像學校固定的,有今天才來的,也可能今天頭一次來聽經的,不說說他很難理解。
我們講不退轉,這很不容易。我們之所以學佛學得這麼辛苦,就是進得少退得多,痲煩在這裡。如果只有進步沒有退步,凡夫作佛一生肯定就圓滿,哪裡要什麼無量劫、三大阿僧祇劫,不必這麼長的時間。這就是進得少退得多。在我們這個世間證到阿羅漢果,位不退,三種不退他只證得一種;證到菩薩的果位,才證到第二個不退,位不退、行不退,但是念還不行,必須證得法身菩薩的果位,就是禪宗裡面所說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才證得念不退,那三不退都證得,證得不圓滿。怎麼說不圓滿?這三種不退裡面,位跟行這兩種是圓滿的,法身菩薩是絕對不退轉,但是那個念還是進進退退,進進退退他有底線,底線就是圓教初住菩薩,他不會退到初住以下,縱然他很高的位子退了,他退的底線是圓初住菩薩。
到什麼時候念才不退?一般大乘經上講七地以上。七地以上是八地,這個意思就是說明七地還會退,八地是完全不退,八地叫不動地,這就是說明阿惟越致菩薩是不動地的菩薩。這真是講不通,凡聖同居土下三品往生,一品煩惱都沒斷,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居然是跟八地菩薩一樣圓證三不退,誰相信?真的是沒人相信,所以這個法門稱為難信之法。我們能夠相信,完全是相信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如果不是彌陀本願加持,真的做不到,於是我們這才真正體會到這個法門不可思議。
我今天聽到一個同修打電話告訴我,舊金山妙境法師往生了,大概往生很久了(2003年)。他跟我也是老朋友,他是倓虛法師的學生。倓老在戰後在香港辦了一個華南佛學院,他們是這個佛學院的學生,非常難得這個學院的確出了不少人材,年齡跟我都差不多。妙境大概小我兩三歲的樣子,他學唯識的。在這個時代學唯識的人不多,老一輩的演培法師是我們新加坡的,學唯識的,很可惜沒有傳人。這學唯識的。聽說他走的時候念阿彌陀佛走的。所以他有很多學生感到很奇怪,他怎麼臨走的時候他不去往生彌勒淨土,他怎麼到彌陀淨土去?這也很值得我們去反省。這聰明!彌勒淨土的確不容易,條件太高;彌陀淨土容易,只要一心稱念沒有不往生的。妙境是個很好的法師,他是東北人,在美國我們常常在一起。
這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圓證三不退,這就是正定,不退轉就是正定。從究竟來說,古德講只要你往生淨土,不問凡聖,凡是六道凡夫,聖是小乘聲聞緣覺、大乘菩薩,菩薩從初信位的菩薩,那都是菩薩,都是算聖人,因為他們至少已經證得位不退,絕對不會退轉作凡夫。就像小乘初果,小乘初果也證得位不退,絕對不會退落到凡夫位,也就是說他雖然還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他在六道天上人間,他決定不墮三惡道,只是天上人間往返七次,不會超過第八次,他就證阿羅漢。這個時候如果遇到有佛出世,他是佛的聲聞弟子,在佛會下證阿羅漢果,像釋迦牟尼佛當年這些聲聞弟子一樣。如果沒有佛出世,他一定是獨覺,就是以辟支佛身分成就,他不會到第八世。我們常講剋期取證,他真的是有時間性的,他一定成就。所以這些都是正定,都是聖人。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向如來究竟大涅盤的果位精進,這是一定的道理。但是四土三輩九品,在時間上不相同。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看到,如果是明心見性的菩薩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是圓教初住以上的,他們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到那個地方去花開見佛,那太快。像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的,《觀經》裡面講要十二劫,十二劫才能夠花開見佛,十二劫在我們看起來,這個時間好長好長,十二劫!可是你要想想佛在一切大乘經上告訴我們,我們凡夫修行,無論是大乘是小乘,你先要斷見思煩惱超越六道,然後斷塵沙煩惱超越十法界。就這一段的時間需要多長時間?老實講要無量劫,不是短時間。經上常常講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這個修行是不算的,沒算在之內。三大阿僧祇劫是說你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從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天開始就是初住,證得初住這天開始修到究竟圓滿的佛位。
因為華藏世界,菩薩有四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有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就要修三個阿僧祇劫,這經上說得很清楚。第一個阿僧祇劫修三十個位次,叫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個位次,一個阿僧祇劫。第二個阿僧祇劫修七個位次,從初地到七地,愈往上去愈困難,愈難修,第二個阿僧祇劫修七個位次。第三個阿僧祇劫修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等覺還沒算進去,還沒說。所以從這裡看起來愈往上愈難,在我想等覺至少這一個位次就是一個阿僧祇劫。
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一品煩惱都沒斷,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十二劫,這就太快太快。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文殊、普賢在華藏世界到處勸這些菩薩念佛求生淨土。華藏世界的教主是毗盧遮那如來,文殊、普賢是毗盧遮那的大弟子,他在那裡叫這些同學們統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們想想這什麼味道?如果今天我們這個道場有一個人在裡頭邀,這不行,我們到那邊去,統統都去,這個道場的主人會生氣,你怎麼把我的這些信徒統統拉跑掉,這成什麼話,肯定是這樣的。但是在華藏世界,毗盧遮那佛不生氣,毗盧遮那佛看到點頭,很歡喜,不錯。在華藏世界圓初住要成無上果位,三大阿僧祇劫,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大概一天、兩天就成就,太快了。
所以十方諸佛法界這裡頭有這麼一個特別法門,特別的捷徑。這個法門在這個大世界裡面,許許多多菩薩都不知道,佛知道,佛也常常跟大家介紹,介紹怎麼樣?這些菩薩們聽了不相信,他們執著。哪有這種便宜事情?總認為修行是很困難,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哪有這種便宜事情?所以不相信,那就慢慢來。到什麼時候才相信?到他證到地上的時候就相信,登地就相信,這《華嚴經》上說的「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這個開示我們就明了,十地菩薩這始,始是初地,終,終是十一地,就是等覺。換句話說,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十地菩薩決定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為什麼?他明白了。三賢還不懂,還懷疑,不相信!登地的時候智慧開了,這是對佛說的沒有懷疑了。
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那麼多?你懂這個道理,你讀了《華嚴》,你才明了《彌陀經》上說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才恍然大悟,十方世界的那些登地的菩薩都去往生,那就是諸上善人。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就天天跟他們在一起,你然後才真正了解一切法門,沒錯是平等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眾生的根性不平等,我們有機會、有這麼一個緣,這是過去生中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我們這一生能夠遇到,只要能完全相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依教修行,經上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無量壽經》經文並不長,如果你念得很熟,從頭到尾念一遍,不要一個小時,每天要讀誦,要依教奉行。
我跟同學們說過,你能夠把這個世間一切萬緣統統放下,能夠落實《無量壽經》的教誨,把《無量壽經》裡面講的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無量壽經》裡面的一些教訓都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你能夠百分之百的做到,我就保證你上上品往生。上上品不得了,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就是百分之百我做不到,打個九折,那九折就上中品往生,打八折那就是上下品往生;九品往生到最低的,最低你要做到兩成,兩成都做不到,往生沒有把握。這部經所講的最低限度你要做到兩成,認真努力去做。
一定要知道這個世間是夢幻泡影。《般若經》上講得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常常教人觀身,我這個觀身不是四念處,我這個觀身是教你提高警覺,觀身觀什麼?晚上睡覺,你看眼睛一閉不跟死人一樣嗎?有什麼差別?第二天又活過來了。每天晚上都要死一次,如果這一死了就不醒來,就完了,這是事實,這要提高高度的警覺。晚上躺在床上眼睛一閉,什麼是自己的?身體都不是的,睡熟了人家把身體抬走,你都不知道。我們常常作如是觀,你就開智慧,你對淨宗這個法門才死心塌地的去修學,不再有妄想,不再有雜念。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成就,這是對自己的要求,決定要成就。
所以祖師大德講得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定向涅盤」,這是如來究竟的果位。「定趣善行」,果然你有這個信願行,你具足這個信願行,你決定不會作惡。不但你的行為不會作惡,你的言語不會作惡,你起心動念沒有惡念。為什麼?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起心動念都是《無量壽經》,你不會有其他的念頭,你的言語一定跟經相應,你的行為也跟經相應,這就是你定趣善行,這就是定聚,正定聚!
「定行六度,定得解脫」。六度是菩薩住在這個世間生活行為的標準,這個標準意思很深。第一個布施,布施是放下,你真正能放得下,放下就是圓滿的布施波羅蜜。你真能持戒,持戒是沒有惡念。我們知道人的行為是受意念的支配,你心要不惡,你的言行怎麼會有過失?心地不善,這個言行才有過失,這一點同學們不可以不知道。如果我們還有惡言、還有惡行,你就知道你的心不善,你的心很惡,心惡不能生淨土。心淨則佛土淨,這是生淨土的真因。忍辱波羅蜜一定具足,為什麼你能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論是順境、是逆境,你接觸的時候起心動念了,你把這句經文念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馬上就平,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你就入正定聚。那個心要一動,一動不是邪定聚就是不定聚,就不定。所以古大德常常提醒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覺就是覺照,一種提起彌陀聖號,南無阿彌陀佛,把那個念頭打掉,快,念頭才起來這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把前面念頭打掉。另外一種就是觀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都能夠把你這外境的干擾馬上就打掉,所以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凡是過失,就是他這個惡念,他第二念還是惡念,念念相續,痲煩來了,這就造業。無論是善念、惡念都不讓它相續就好,這個念頭第一念起來,第二念就能夠把它止住,這叫真用功,這叫會用功。你看宗門祖師大德勘驗學人,常常問的「你會麼」,我們念佛也是這樣的,你會麼?「會」就是第一念念頭起來,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你會麼?你要不會,第二念還是第一念的相續,這就痲煩,這必定就造業。所以住正定聚的人六度一定圓滿具足,不但六度具足,十大願王也具足。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那個對象是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普賢菩薩是度他們的,不是度我們的。所以十大願王是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說這多麼殊勝。這就說明念佛人都是住在正定聚里,但是你要曉得這是真念佛人不是假念佛人。
現在真念佛人不多!我自己是不是真念佛人?要常常迴光返照,細心觀察自己是不是真正念佛人。如果我們心裡還有雜念,還有是非人我,還有名聞利養,還有利害得失,這個東西還沒有放下,不是真正念佛人,這樣成就不可靠,靠不住!真正念佛人,你要曉得中國的文字,這是不能改的。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你看看那個「念」字是什麼意思?上面是「今」,今就是現在,下面是個「心」,現在這個心,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叫真正念佛人。所以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住正定聚,淨念相繼,這個淨就是不懷疑、不夾雜。我們懷疑,心不清淨了,夾雜,念不清淨了,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別的東西,這叫淨念;相繼是不中斷,不斷,功夫真正好的,晝夜都不斷,他睡覺夢裡頭他也念佛,起心動念他跟經、跟佛號統統相應,到夢中能有這個境界,那就恭喜你,你往生已經肯定,決定沒有問題,希望能保持。
這個保持是決定不會被外面境界誘惑,你才能保得住。保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最重要的你能保持,保持才能達到究竟圓滿的效果。這不但是在佛法上,在世法都不例外,世法裡頭最明顯的是歷代的帝王,都想帝王傳到子孫萬代,所以他很認真的教他的後人。後人都能夠明理,都能夠遵守前人所制定的成法,他就能夠代代相傳。如果後代人迷了,迷於五欲六塵,違背祖宗的教訓,他的王朝肯定是被別人取而代之,他就國破家亡了。所以那些帝王教後代,我們佛門講六和,他教三和,三和能做到,他的王位世世代代都不會衰。
三和,就是你們到北京故宮去看那三個大殿的名字:太和、中和、保和。太和是道,中和是德,保和就是你要把道德永遠保持住。孔夫子講「和為貴」,人與人之間要和,人與天地萬物要和,人與一切眾生要和。不和,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就是不和!社會動亂,眾生,不但是人連畜生包括植物,都生活得非常辛苦。所以我常常勸導從事於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平的人,我教他們觀身,從觀身裡面啟發智慧。首先我們一定要肯定宇宙是多元的,世界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是多元的,多元就要和,一元就不必和,那談不上和,多元一定要和,不能夠歧視別人。
我教他觀身,你自己仔細去觀察嬰兒出生,你去看那個小小的身體,他外面五官具足,眼耳鼻舌,眼不是耳,耳不是鼻,每個器官就是一個族群、就是一個文化、就是一個宗教;許許多多合起來,合成你這個身,裡面五臟六腑。你看看這麼多器官,這不同的器官它們都能和睦相處,這是生下來就是這樣子,這叫太和。太和不是人造的,是自自然然的,自自然然這叫道。我們隨順它,那叫德,隨順就是中和。所以要用中,中就是不偏不斜,不偏不斜這就是中,你要隨順。你不能改變它,你要是改變它、破壞它,那就錯了,必定就有災難。人有兩個眼睛,你說兩個眼睛太少,我再去裝一個眼睛,你搞三個眼睛,你的災難就來。為什麼?破壞大自然,破壞自然的法則。自然的法則是太和,隨順自然法則就是中和,最後最重要的你要能保住,保和。世世代代能夠保住,這個王朝永遠不會衰替,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古時候家庭裡面長輩教晚輩教這個道理,他家不衰,世世代代家裡頭都能出賢人,家不衰!現在這個社會走向工商社會,你們的公司行號要懂得太和、中和、保和,那你的事業興旺,也是永遠不會衰。你要不懂這個道理,也許公司不到你年老的時候就倒閉,這我們看到很多現象,你研究研究什麼原因?破壞了自然法則。所以我們從這裡,從觀察身體,這就是能開智慧。但是現在破壞身體自然生態的很多,破壞很多,最明顯的美容院,那就是破壞自然生態的一個場所。你到那裡美容要改變,這就破壞自然生態。第二個醫院外科手術,這太可怕,決定不能去。我們在北京認識幾個很有名的中醫,中醫確實有很高明的理論,遇到癌症的人,他們告訴我,如果沒有經過外科的手術,大概都可以救,都能治好。如果動過外科手術,中醫說最大的幫助,用中藥能夠維持你三個月,沒救!這是他們這些中醫大夫救過不少人,西醫放棄,堅持不接受手術,西醫放棄了,找他們,他們用中藥來救他們,救了不少人。
我們要相信我們自己祖宗五千多年的文化,西醫也不過是兩百多年不到三百年。西醫就是跟現在科學技術一樣,破壞地球生態平衡,我們這個身體就像一個地球一樣,他們用的方法破壞平衡,這一破壞平衡,後遺症太多,災難太多。要懂得太和、懂得中和、懂得保和。所以我上次從印尼回去之後,真是受的風寒,病得是不輕,我不看醫生,我也不吃藥,我好好的休養,讓它慢慢的恢復,恢復雖然慢,但是是健康的,這一定要懂得。為什麼?一找醫生一吃藥,破壞了我這個生態平衡,那後遺症可痲煩大。所以我懂得這個道理,決定不幹這個事情。所以這也是提供同學們做參考。
這都是與此地講的正定聚有關係,你心要清淨,心要有自信心,尤其是佛告訴我們這最高的指導原則「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清淨、心健康,這生理調適很容易。為什麼?它隨心轉。不可以有懷疑:我這樣子,我這能轉得過來嗎?就沒有效果,你懷疑就沒有效。所以決定不可以懷疑,自己要有堅定信心。這佛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用我們自己的意念、用自己的精神,把我們受了傷的那些細胞統統恢復正常,這是肯定做得到的。
尤其是我們現在看到日本江本勝博士對這水的實驗,證明水懂得人的意思,我們以善意對待它,它的結晶非常之美。所以他說得很好,他說信仰宗教的人在吃飯、吃東西之前做禱告,他說好!這一禱告,那個東西的品質變得非常好,比那個沒有做禱告的不一樣,這就是意念。所以世界災難能不能化除?能化除。只要眾生我們大家都有個善念來祈禱和平,這個災難就化解。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每個人都想災難,不得了,這災難是非常嚴重,馬上就來。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了,尤其現在經過科學的證明,一點都沒錯。
最近,這是今年剛剛出來他的報告,第三冊。他一出來之後就寄了一百本給我,這江本博士。這裡面有對宗教的實驗,做了實驗。實驗的時候,他就是用玻璃瓶裝的水,把每個宗教名字寫的貼在玻璃瓶上,貼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他把它貼上這個標籤,隔了幾個小時之後,把這個水拿去在顯微鏡下去觀察,那個結晶非常之美。我這些年來都在搞宗教大團結,他就做個實驗,把這幾個教統統放在一起做了一個實驗,那個圖案也很美,就說明宗教是可以團結的,是應該團結的。他那個圖案上很不可思議,還有個人頭,現了有一個人的頭像,這大概你們能夠看到,江本博士他說這個人就是法師。他是用幻燈片放出來給我們看,看得很清楚,有一個人像在裡面。
所以我們的心要定,「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是世尊在《金剛經》上跟我們說的。所以我們的信心是我們決定能成佛,這一生決定可以成佛,決定可以往生,決定信仰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信仰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正定聚。功夫好的人,功夫好就是信心清淨,決定沒有懷疑。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跟我們講信,他講六個字,第一個信自己。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宇宙、法界、剎土、眾生從哪裡來?現在科學、哲學都在探討這個問題,都沒有達到結論,說法很多,都不足以服人。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是我們自己心變現出來。就像作夢一樣,夢裡面的境界從哪裡來?不是你自己意識心變出來的嗎?夢裡有虛空,夢裡頭有法界,夢裡面有剎土、有眾生。所以現在科學裡面說這是我們的意識心,下意識變現的夢境。
佛告訴我們這個世間如夢如幻,一點都不假,這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我們自己真心變現出來的。現的這個境界相千變萬化,它為什麼會有變化?識變的。什麼叫識?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才變現出十法界,才變現出無量法界,是這麼來的。所以真心能現,妄心能變,真心、妄心都是自己的心,蕅益大師教我們信自己,就是信這個。極樂世界是我心現的、識變的,阿彌陀佛,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阿彌陀佛不是外人,是我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淨土也是我自己心變現的,自己心裡變現的,我自己要去,哪有去不成的道理?那你還會有什麼障礙?所以頭一個要信這一條。
第二信他,他是什麼?他就是釋迦世尊跟阿彌陀佛,因為這個法門釋迦世尊介紹給我們的,這個介紹人我們相信他,他決定沒有妄語,他決定沒有欺騙我們。其次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信他。第三個是信事,確實有這個事情。第四個信理,事有道理,理明白之後,事就不會懷疑。最後「信因、信果」,這地方講的是真因,正定聚是因,往生不退成佛是果。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都叫做正定聚。所以往生之人,不論凡聖,不論往生在哪個土、哪個品位,都可以說已經入正定聚,都可以說他一生當中決定成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人都是無量壽,阿彌陀佛無量壽,往生的人也是無量壽,就是下下品往生,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
我們在前面念過境平等,境包括我們的身體,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下下品往生,你的相貌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身體也一樣,絕對不會變成兩樣。我們現在畫畫,畫的西方極樂世界圖,阿彌陀佛畫得那麼大坐在當中,觀音勢至比較小一點,往生的人一個個都畫得那麼小,錯誤!那是凡夫心畫的,那不是真正的,真正完全一樣,決定你分不出來。我們凡夫看到完全一樣,分不出來,但是那邊的人都有神通,都知道,絕對不會認錯人,妙不可言。所以極樂世界是真正平等的世界。
就是諸佛剎土,諸佛剎土並不平等,為什麼?它因不平等,每個人修行功夫不一樣。就是華藏世界,華藏世界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四十一個階級不平等。為什麼?斷無明不一樣。初住才斷一品,二住斷兩品,初行位的菩薩斷十一品,等覺菩薩斷四十品,還有一品沒斷,他不一樣。就好像我們在學校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他程度不相同。可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平等的,他都一樣,實際上裡面他程度不一樣,但是在外面、外表完全相同,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就是彌陀四十八願威神的加持,我們不能不知道,一定要搞得很清楚。
彌陀大願深廣無盡,不但是已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住正定聚,決定一生證得無上菩提;乃至於十方世界裡面的眾生,現在在修淨土的,真正發心,放下萬緣希求往生的也是正定聚,這個話說得也很有道理。乃至於邪定聚跟不定聚的人,現在不相信,現在聽到這個法門搖頭。我們曉得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不相信,但是我們今天在這邊塑的佛像他看到了,看到之後,我們一般人講印象就落在他意識裡頭,這個印象拿不掉的,這就是他將來念佛往生的種子,金剛種子永遠不壞,現在不相信,我們知道或是來生後世他相信,或者是無量劫之後,因緣成熟了,他還是相信。
由此可知,所謂不定聚、邪定聚是暫時的,正定聚是永恆的。正因為這樣一個道理,這個事理因果我們通達明了,所以我們有義務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我不說有緣眾生,有緣無緣統統介紹,怎麼介紹?讓他看到佛像,讓他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給他種善根,我們就是接引他往生淨土。這個接引不一定是這一生成熟,這一生不見得,來生後世,無量劫後,準能成就。
尤其是早年我在學經教的時候,我的老師常常提醒我們要跟一切眾生結法緣,你要不結法緣,你雖然講得很好,沒人聽,所以要廣結法緣。這句話我們把它延伸,我們今天跟一切眾生結法緣,將來成佛的時候就廣度眾生,佛不度無緣之人。我將來成佛之後,我那個法緣也希望能跟阿彌陀佛一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要是論法緣都比不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緣結得太廣太廣。十方一切諸佛都幫阿彌陀佛跟眾生結法緣,為什麼?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一切眾生就是結法緣。所以我們現在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當然新加坡這是大都市比較痲煩,如果你家裡面放佛號,恐怕隔壁鄰居會找警察來干涉你。住在澳洲就沒有這個忌諱,每個人家院子都很大,院子都有樹木、都有鳥獸,野生的動物很多,我們都放佛號供養他們,日夜不間斷,我們也播放講經的錄相帶給他們聽,跟一切眾生統統都結法緣,連蚊蟲螞蟻都結法緣,處得好!
我有一天早晨起來洗臉,大概是頭一天有人替我清潔洗手間,可能是地下掉了什麼東西,引來很多很多螞蟻,我一看這不得了,總是有幾千隻螞蟻在洗手間裡頭,我那洗手間就不能用了,我趕快離開,合掌說:螞蟻菩薩,你們從哪裡來,還從哪裡去,我們彼此不能夠互相干擾。大概兩個小時之後,全部沒有了,很聽話,我們關係搞得很好。所以決定不能動它,不能夠清除它,你還要把它請出去,你一個、兩個可以,那一大群不可以,只有好好的跟它溝通,請它離開,這兩個小時之後我要使用這個地方,它真的它很聽話、很乖,它就搬走了。
所以一切小動物決定不可以有殺害的心,決定不能有輕慢的心,我們對待佛菩薩怎樣恭敬,對待這些小動物也同樣恭敬。中國古人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是真誠的心跟它就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所以家裡面什麼蟑螂、螞蟻這些東西,不要害怕,連蚊蟲蒼蠅都不要害怕,你好好的溝通,它自己會出去,門窗打開,它自己出去了。要是晚上的話,有亮光它就來,外面院子裡頭用燈照明,房間裡面的燈熄掉,門窗打開,它自然出去了。一定要溝通,決定不可以傷害;傷害的時候,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痲煩可大。
這些東西從什麼地方看?現在一些農作物,你看農作物,他們都要用農藥來殺蟲,愈殺愈多,殺不盡!而且這個農藥,我聽他們種植這些人說,農藥有效期間只有六個月,為什麼?六個月之後,他說那些小蟲它有抵抗力,這個農藥對它就沒有效,必須又要發明新的農藥,那個分量要加重,到最後都是人受害,人吃了這東西都受害。所以現在東西不能吃,很可怕!我們在澳洲這個地方算是不錯,我們自己種,自己種自己吃,我們沒有用化肥、沒有用農藥,完全是讓它自然生長的。我們使用的肥料都是樹落下來的樹葉,樹葉我們把它埋在地上,讓它慢慢的腐爛,它就變成肥料。地上挖一個坑,收集這些東西,大概一兩個月之後就變成堆肥,這是非常好的東西。
我們一定要用真誠的心、清淨的心、平等的心跟整個宇宙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以往沒有學佛,不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也害了不少眾生,所以菩提道上的路難走,為什麼?冤家債主太多。過去我害他,現在他要害我、要報復。所以遇到這種情形,歡歡喜喜忍受,知道討債的來了、要帳的來了,趕緊還給他,歡歡喜喜,不要有絲毫計較。特別是毀謗的、侮辱的、陷害的,不論是有意無意,我們知道都是過去生中,或者是這一生沒有學佛之前,跟眾生結的冤業。遇到之後,雖然我們每天誦經念佛拜佛都回向給冤親債主,他接受了,這個怨就化解了;還有怨恨很深,他還不服氣、還不接受,偶爾也會碰到,碰到了我們歡歡喜喜接受,帳就了了、就結了。下一次再遇到就是好朋友,就是同參道友。
所以佛門裡面、道場裡面,為什麼大家相處不能夠和睦,都是勾心鬥角,你要曉得都有原因的,都不是簡單的,過去生中都有冤業,現在遇到,所謂是「不是冤家不聚頭」,道場也不例外,道場也是冤家來聚頭。所以明了之後就好處了,不明了很難處,每個人心裡不服,心不平;明白之後心就平,心平氣就和,就能跟這些人和睦相處,不管他用什麼態度對我,我對他都誠心誠意,他板著面孔對我,我笑臉相迎,慢慢的就化解。這都是在大乘教裡面學到的,懂得理事因果。所以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解怨恨,要化解無量劫以來跟一切眾生這些怨懟,要懂得化解。老子所說的「和大怨」,他後頭有一句「必有餘怨」,這是寫現實的環境,必有餘怨,余怨怎樣化解這是大學問,正定聚能化余怨。
末後一句,『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這是說什麼?說邪定的人,心情不定的人,這兩種在我們修學同學當中占大多數,邪定跟不定。什麼是邪定?邪定之人他把這身看得很重,嚴重的執著,執著這個身是我,要為自己這個臭皮囊服務,要為它造業。你看飲食,為飲食造多少罪業,飲食是為誰?為舌頭,舌頭下面就不知道味道了。所以三寸不爛之舌,你這一生當中為它造多少罪業?這是舉的一個例來說,不值得。這都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為這個身造名聞利養的業、造是非人我的業、造貪瞋痴慢的業,這一生當中算都算不清,這還得了?所以不能不覺悟,不能不回頭,回頭是岸。真正覺悟,不再為這個身造業,那你就是入正定聚。你還放不下,還為這個身造業,不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還有自己喜歡的、討厭的,這就很痲煩。
所以飲食一道,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他老人家早年的僧團托缽,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托缽又不是托一家,規定是托七家,如果這一家他供養的飯很多,你夠吃了,就不到第二家去;看看不夠,再到第二家、第三家;托七家還不夠吃,不可以到第八家。教你什麼?知足常樂。把妄想分別執著的念頭打掉。這一缽飯,平等餐,平等是最殊勝的、是最圓滿的。不管什麼境界,到修道人面前統統平等,善的不生貪愛,惡的、不善的不生瞋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飲食起居裡面去修什麼?把貪瞋痴慢修掉。你不在這個境界裡面,你怎麼能除得掉!一定要在境界裡面把貪瞋痴慢磨掉、磨平,最後歸到平等,你的心才真正平等。
心平等,境界就平等,境隨心轉。在天堂裡面跟地獄裡面的感受完全平等,天堂不貪戀那個快樂,地獄不討厭那個苦難。菩薩在六道裡頭教化眾生,他住的是平等境界。平等叫一真法界,不平等是十法界,六道、十法界不平等。所以法身菩薩住的一真法界是平等法界。平等一定要到證法身,平等的境界才能現前,可是現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品煩惱沒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入了平等法界,這是我們要知道的。你要不修這個法門,修其他的法門,真的要無量劫的時間,你才能證得一真法界。這個法門實在講是節省了太多太多的時間,這一生當中就能成就。
所以凡是不能真正為了生死、真正發菩提心、真正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都叫不定,這可以說不定。邪定是西方極樂世界雖然很好,這個地方也不錯,不想去,那叫邪定,包括生天,生天跟極樂世界比,那還是算邪定不能算正定。說到利益,唐朝善導大師說得好,他老人家講:阿彌陀佛入正定聚的大願,利益無量無邊。我們這個世間的利益是密益,密是深密,佛門裡頭沒有秘密,太深了,我們很不容易理解,深密。在西方極樂世界是顯益,這個利益是明顯的,所以差別在這個地方。
這末後一句說的意思說得很深,凡是不是真正為了生死、真正為這一生成就,原因就是不能了知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幫助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快速穩當成就佛果的這個因,他不知道。這個因講起來就很長,我們從前面念到此地,這是第二十二品,這二十二品都是講的彌陀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的因緣,你認識的清楚,你才歡喜接受。所以這裡面雖然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歷史在前面介紹過,你對它不認識,你那個歡喜心生不起來。同樣一個道理,我們在這個世間,如果對於我們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淵源文化認識不清楚,這個愛國愛民族的心就很淡薄。甚至於一個家庭,你對你家庭、你的祖宗多少代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會很愛這個家。如果對你父母一生的事跡都不曉得,那個愛心怎麼會生得起來?就這一點來看,中國人在我們現在這一代淡薄了,雖然淡薄,要跟外國人比,中國人還有根。
中國人疏忽對於自己家庭歷史的重視,脫了軌,大概也不超過一百年。像我這樣年齡的都受過這個教育,對我們家裡世世代代都很清楚,可能五十歲這個年齡就差一些,年齡愈小的是愈糟糕。現在沒人教!從前家裡有祠堂,每一年春秋祭祀、祭祖的時候我們都要參加。每一家都有家譜,我們這個姓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居住在這個地方是什麼時候搬過來的,多少代過來的,都很清楚。所以愛家、愛鄉、愛國,那個根從這裡紮下去的。
我們一般人對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愛心生不起來,愛心生不起來願就很難講,所以他不能往生。因此這個經是要介紹、要細說,細說一遍的確很不容易。我們這個經過去曾經講過十遍,但是沒有說得這麼詳細,沒有講得這麼透徹。這一次是第十一遍,我們採取細講,跟《華嚴經》的講法一樣,要向裡面深入,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得到受用。正如善導大師所說的,我們如果對這個經有相當深入的理解,我們對於極樂世界信願能生得起來,這個生起來就是正定聚,利益無量無邊。小本《彌陀經》上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密益,等於說住定,你決定能成無上佛果。雖然現在還沒有得到,你將來肯定會得到。這個經專說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經文,到這個地方這是一個段落。
下面「十方佛贊」、「三輩往生」是非常重要的經文,我們現在知道這個好處,怎麼去?這下面要告訴我們怎樣去的方法。現在我們講移民,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移民,這個地球現在出了痲煩,痲煩就是我常講的地球生態平衡被破壞,所以我們必須要換個環境。換環境,想想天上也不怎麼安全,雖然壽命長一點,那不是究竟的辦法。真正究竟那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好,尤其十方諸佛勸導我們,真的能去得了,不是去不了,不是假的,真可以去,我們一定在這一生當中把這個機緣掌握住。
世間無論什麼事情,小事,沒有大事,真正大事是要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是真正大事。對於這部經就非常重要,我在講這部經之前,特別告訴大家,這部經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保證書。你拿到這部經典,你手上就有保證書,但是你得依教奉行才行。手上拿了這一本,心想的跟經上所講的不一樣,你還是去不成。所以一定要把裡面的道理、方法、境界統統搞清楚搞明白,那我們就能夠決定往生。
這一段黃念祖老居士引用《往生論》裡面一段話,給我們做一個總結,這是總結介紹西方世界依正莊嚴。《論》裡頭說「如上種種莊嚴,種種佛事」,莊嚴是說的美好,佛事,經上這句話我們要特別留意,為什麼?現在很多超度叫佛事,經上講的佛事不是指這個。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應化是度人的,不是度鬼神的;度鬼神他到那一道去,他要不到鬼道,他就度不了鬼;他要不到地獄道,他就度不了地獄;他要不到畜生道,他就度不了畜生。所以不僅僅是觀世音菩薩隨類化身,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統統都是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該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佛菩薩沒有一定的身相,也沒有定法可說,這大乘經上都講得很多,我們要理解。既然示現在人間,那就是教人的,他不是教鬼的。
佛門搞的這些佛事,超度鬼神,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年輕的時候跟道安法師,道安法師在台灣辦大專佛學講座,請我去做總主講,我那時候還很年輕,我就把這個問題向他老人家請教,我說:我不懂,老和尚,怎麼回事情?他跟我說的,想想也有道理,他說中國這個超度佛事應該起源在唐明皇。唐明皇這是與楊貴妃扯上關係,在這安祿山「安史之亂」,幾乎亡國,在當時得到郭子儀(這是一員大將)把這個動亂平定。平定之後,明皇就在每個戰場,每個大戰場建一個寺廟,超度死難的軍民,這個寺廟都叫開元寺。所以中國諸位看到開元寺很多,開元年間建的,這個寺廟主要用意就是超度陣亡將士、死難的人民,是為這個。他說可能是因為國家提倡追悼,正是追悼的意思,所以民間也就仿效,民間有老人過世,也請出家人來做這個追悼紀念,大概是這麼個起源。所以那個時候是附帶的,一年偶爾有這麼一次、兩次,不像現在天天干。
從前寺院庵堂每天做的是什麼?講經。你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每天八個小時講經,他是上課。所以我們用今天這個社會的標準來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他的身分應該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他一生的工作是多元文化社會的工作者,而且他做義工,他不收費的,所以非常非常難得,值得我們尊敬。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佛教的本質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如何能把它再回歸到多元文化教育,這是我們的責任。所以他天天教學,他對社會產生很大的效果。如果我們現在所有寺院庵堂都能夠每天有法師講經,這經典很多,喜歡聽什麼經就到哪個講堂,它不衝突,這樣子這個社會風氣很短的時間就會有很大的改善。所謂是「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個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這次在香港鳳凰電視台他們有一個節目,我不看電視我不知道,節目我也不曉得,也許你們有同學看到過。鳳凰電視有一個叫做世紀大講堂,他說每個星期播一次,那邊來找我,要我去給他做一次講演。我這次去講演的題目就是「雍正皇帝與多元文化」,我用這個題目。雍正皇帝提倡三教合一,因為那個時候在中國只有儒釋道這三教,三教合一,三教是一家,他提出來的。所以今天我們提出所有宗教團結都是一家人,應當我們要推崇雍正皇帝是創辦人,是最早提出來的,這個功勞不可以沒,所以我要講這一篇《上諭》,他的這篇《上諭》,他提倡宗教團結,宗教合作,共同來創造安定和平,給一切眾生帶來幸福美滿。這個意思很好。
《上諭》裡面講到宋文帝,講到何尚之,他們有一段對話。宋文帝是南北朝時候的人,距離我們現在大概一千七百年的樣子,劉裕的第三個兒子。何尚之,我今天去查資料,他跟我還是同鄉,安徽廬江人,很難得,我們這個鄉里還出了這麼個好人,這個人真的是難得。所以順便把他們介紹一下。文帝是個讀書人,讀書明理,很可惜他處在那個時代是亂世,跟我們這一樣是個亂世,所以皇帝做得很辛苦。但是他的治理,他是真的是提倡教育,所以在那個時候還有一段時期的社會安定,歷史上稱為「元嘉之治」。他做三十年皇帝,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是很太平的,完全靠的教育。他分作四個科目,立四個學校,一個是儒學,一個是玄學,一個是文學、史學,請四位專家來主持,就是公開的講學,聽眾非常之多,對於社會風氣改變的效果非常殊勝。這很值得一提,也值得我們現在人做參考。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六二集)2004/4/23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檔名:02-034-0162
諸位同學,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四十八頁經文第一行看起,「十方佛贊第二十三」。
昨天因為時間的關係,黃念祖老居士在「決證極果」這一品經後面有一個總結,我們只講了一句。這個總結很重要,還是要把它補出來。他舉的是《往生論》,《論》講「如上種種莊嚴」。這是上面很長這一大段經文,世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換句話說,為我們介紹西方世界學習的環境、生活的環境、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方方面面都講到,我們聽了之後必定生起仰慕之心,很希望自己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論》講「種種莊嚴,種種佛事」。昨天我們只是把「佛事」做了個簡單介紹,區別跟我們現在佛門裡面超度的佛事完全不一樣。經典裡面所講的佛事,是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他們所做的工作,這叫佛事。這個工作何以叫佛事?他們所做的工作只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眾生覺悟的事情叫做佛事。
佛,這個名詞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思就是覺。覺之體是智慧,沒有智慧你就不會有覺悟,所以智是體,覺是用,有體有用。釋迦牟尼佛確實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為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後人,這是他的學生們把老師的教誨記錄下來,這成為經典。現在我們看到的《大藏經》,都是世尊在世為一切大眾所說的,內容無比的豐富。無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字字句句都充滿了圓滿的智慧。我們要想學智慧、要想開智慧,到哪裡去學?應當到佛經裡面去學習,佛經里有真智慧。但是非常可惜,現在這高等教育把佛法排斥在一邊,認為這是宗教,宗教都是迷信的。他也不去研究,就「迷信」這兩個字就把諸佛如來真實智慧抹殺了,太可惜了。
前年,我離開新加坡移民到澳洲去,佛菩薩安排的。這不是哪個人意思,也不是我的意思,我也從來沒有想到會到澳洲去,佛菩薩安排的。到澳洲,就遇到這樣的環境,九一一事件發生,昆士蘭大學的校長派了兩個教授到圖文巴我們淨宗學院來看我,這個學校是在這一年之前,我曾經向學校送了一套《大藏經》,跟他們結了這個緣,但是校長沒見面,是學校圖書館館長他來接受的,跟學校結了這個緣。大概學校裡面聽說我早年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他們可能是聽到這些,我們在搞宗教團結、搞種族和睦。
這個九一一震動了整個世界,學校要找我去討論這個問題,參加他們學校教授團特別舉行一個座談會,有十幾位教授。我去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學校裡面有這麼一個機構,就是消弭衝突促進和平中心,有這麼一個中心,而且這箇中心成立八年了,研究怎樣化解社會衝突,這是個好事情。我聽他們的報告,才曉得全世界有八個大學成立這麼一個機構,專門研究如何消除衝突、化解糾紛,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做了這麼多年,衝突一年比一年多,災害一年比一年嚴重。到九一一之後,這箇中心裏面十幾位教授認真反省,認為過去他們研究的什麼熱戰、冷戰都不能解決問題,要真正走和平的路子,所以把我找去,聽聽我的意見。我先聽他們的報告,他們報告完了之後,提出問題,我跟他們解答。
我聽了報告之後,我跟他們說,我對於這箇中心非常讚嘆。這十幾位教授,中國人講的志士仁人,都有慈悲心。可是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學校、有這麼多的好人都在那裡研究,為什麼不能解決問題?我說問題是沒有找到衝突的根本,所以你不能解決問題。像一棵大樹一樣,你只看到枝枝葉葉,你沒找到根。我這樣一說,這些教授們眼睛都睜得很大看著我,根在哪裡?這個根是本性跟習性的衝突,這才是根。但是這個話他們聽不懂,講起來很痲煩,費事,這是佛學名詞,他們從來沒接觸過。所以我就轉換個方法來說,我說自利跟利他的衝突,這大家好懂。但是自利跟利他跟本性跟習性,那相去真是十萬八千里,但是這容易懂。我說我們起心動念,利害當前都會為自己想,都不會想到別人,第一個想於我有什麼好處。縱然會想到別人,自利擺在前面,利他還在第二、第三,這化解衝突就難。我這是先把大前題說出來。
然後我告訴他,我們要真正化解衝突,首先要從家庭做起,家庭是社會基礎的組織,我們中國古人重視,家和萬事興。所以我也跟他們大家說,我說:我這麼多年來在世界各國旅遊,我也想選擇地方能住下來。可是我選擇我一定看兩樁事:第一樁事,這個地區、這個城市離婚率很低,如果說是離婚率沒有的話,一個城市都找不到,那你就沒地方住,所以是比較離婚率低。第二個我要觀察的是青少年犯罪率低,這就是我選擇的條件。為什麼?如果說離婚率很高,青少年犯罪率很高的話,就說明這個地方社會有問題。縱然眼前沒有問題,它往後十年、二十年肯定出問題,這個地方不適於居住。這你要問為什麼?孔老夫子說過「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地方很危險!雖然眼前沒有危險,它那危險的動機已經存在。所以中國古聖先賢教我們,我們要選擇地方居家立業或者是建道場,你不能不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家庭比什麼都重要。你看現在家庭,這個社會上普遍的現象,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這從根上就是這樣,你怎麼能搞和平!這和平沒指望了,根在這個地方。然後我跟他們說,我說這還不是根,真正根在哪裡?根在自身,就是我先說的,我們自己內心的矛盾,自利與利他衝突。我們自己內心衝突,裡面已經衝突,還能解決外面衝突嗎?難了!再往深處講,他就不懂了,不要看到那些教授是名教授。我跟他們這樣就結了緣,他們聽聽我的,我有我一套解決的方法,我們這套解決的方法是佛菩薩教的、是古聖先賢教的,聖賢的教誨。憑著這個,我能解答你們所提出的疑難雜症。這是個機緣,讓大家雖然沒有接觸過佛教,沒有接觸過佛經,跟我對談,提出問題,我跟你解答,我就代表佛門裡的智慧,代表經典裡面的學術,這麼樣提高了。
格里菲斯大學校長邀請我到他辦公廳裡面見面,他茶點招待我,我們談了很多,最後他有個問題問我,他說:法師,你講經教學四十三年(那時候四十三年),你有沒有遇到過你不能答覆的問題?他問我這麼一個問題。我想了一想,我說:好像沒有。他說:你是個真正的大學校長。所以沒多久,他們學校榮譽博士學位就送給我,而且聘請我做他們學校的教授。這就是肯定佛法、肯定經典。這不是我個人的事情,肯定佛法是高等教育,佛經可以在高等學校裡頭開課。所以這是佛菩薩安排的,不到澳洲,碰不到九一一都沒有這個事情,這是九一一打出來的。
肯定佛事是智慧的事情,開發我們一切眾生的智慧,智慧現前才能解決問題,沒有智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所以我常常提起湯恩比博士,這是英國的歷史哲學家,世界上有名的。他在戰後在日本,跟日本的池田大作,這也是一個有名的學者,他們的對話有記錄,台灣翻成中文,我讀過,他裡面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重要,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這他肯定的,這句話說得好。今天這個社會問題,除了大乘佛法、真的儒家學說之外,誰都想不出方法把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擺平。說得沒錯,你要真懂,你要真會用,你才能得受用。如果你不懂,你不能認真去學,不能把這一些智慧學術落實到自己日常生活當中,你得不到受用。
我一生感激老師,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他怎麼說?他說佛法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學。我那個時候是跟他老人家學哲學,他告訴我:佛法佛經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兩句話很中聽,我就是被他這兩句話引到佛門來的。所以我不是搞迷信。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他是世界上知名的哲學家,他晚年全講佛經,在台灣大學講隋唐佛學、魏晉佛學、大乘佛學,他開這個課程。台大退休之後,他到輔仁大學博士班開課,開華嚴哲學。他所講的,他沒有講稿,他也不要書,隨口拈來,但是同學們那個時候給他錄音,從錄音帶寫成書,《方東美先生全集》大概有十幾冊,現在我們都可以能夠看到,這真正一生做學問的人。
我聽了他的話,依教奉行,這麼多年來他這兩句話兌現了,確實是高等的哲學。在世界上哲學界來講高等哲學,認識的人不多。學佛確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看到許許多多同修,甚至於出家人,還有煩惱,有煩惱就活得很苦。學佛的人沒有煩惱,學佛的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學佛的人自在隨緣,什麼都好!學佛的人處處退讓,愈退路子愈寬,退到後面,金色光明的大道,成佛之道。永遠不跟人爭,永遠不多事,確確實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心都在經教上,每天跟佛菩薩在一起,你說這個日子過得多圓滿、多舒服,世間這些事情不知道。
我有幾十年沒有看過報紙,這很多同學曉得,沒有聽過什麼廣播、電視,統統沒有。這外面社會怎麼搞我都不知道,你一說我就懂,你不說我全不知道;你說了之後,我懂,但是我不會放在心上,我心裡還是天下太平,還是極樂世界。所以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把世間這些是是非非拉拉雜雜放在心上,你不就苦死?自找苦吃。你看報紙自找苦吃,看電視都自找苦吃。我們把這個東西統統離開,我不接近這些東西。所以古大德常講「自求多福」。你自己要會求,你要能夠把握這個方式,天天讀經,讀經是比什麼都快樂。如果有能力的人,年歲還輕,有這個能力、有條件,最好是讀《大藏經》,那真是快樂無比,確確實實能幫助你開智慧。那個《大藏經》,你一生念不完。可是這只能得一些樂趣,真有趣味。
可是這一生要想真正成就,絕對不要再搞六道輪迴,走這一條路子還不保險。所以你們要問我,我讀不讀《大藏經》?我這個《大藏經》是在沒有出家之前,偶爾去翻了一遍,走馬看花翻了一遍,知道這裡頭大致上的內容。學佛之後,那個時候李老師的限制,李老師是不準,他是用古人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方法能幫助我們成就戒定慧三學,在佛法修持上根就扎穩了。諸位曉得我跟他十年,十年接受他的教誨。所以我也曾經跟同學們說「廣學多聞」是不能少的。廣學多聞在我們現在這個世間很困難,我們壽命短,生活條件環境不好,所以廣學多聞放在極樂世界。我現在頭一步就是求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之後,我再廣學多聞。為什麼?壽命長,無量壽!有的是時間。這要知道選擇,這都是智慧,都是屬於佛事。
我在這個世間,我只一門深入,求生淨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老師好,十方諸佛如來是老師;同學好,等覺菩薩、地上菩薩是同學,同參道友;壽命長遠,智慧也開了,你學了統統都能記住,現在學了記不住,所以要有智慧的選擇。智慧的選擇,我們今天就是一部《無量壽經》,而且我選的本子就是選擇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雖然這麼多年來,很多人提出反對,他反對他的,我學我的,反對的人未必能到極樂世界,我是肯定到極樂世界。這一定要清楚、要明了,我們信心堅定,決定不會動搖。我的老師,我相信老師,老師不會害我,老師愛護學生,老師把這個本子傳給我,還會有錯嗎?所以這是求學一定要具足基本的條件,對法不能懷疑,對老師不能懷疑,對自己的學習不能懷疑,你才會有成功。
《論》裡面講的境界很高,他講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種種佛事,這種種佛事都是講依正莊嚴的。我們知道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以六塵作佛事,圓滿到極處。也就是說,你睜開眼睛你見一切色會開悟,耳朵聽一切聲音也會開悟,鼻嗅香也會開悟,舌嘗味也會開悟,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統統都幫助你破迷開悟,你說這多殊勝,六塵作佛事。不像我們這個世間,我們這個世間能夠幫助我們覺悟,眼見耳聽,其他的根都很鈍。六根裡面,特別是耳根最利,《楞嚴經》上是文殊菩薩為我們選擇根性,他老人家說得好「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知道這個世界眾生耳根最利,所以口說,沒有文字。幾乎同一個時代,這是世尊比孔子大概早個四、五十年,孔老夫子教學也沒有文字,也是口說。確確實實如文殊菩薩所說,我們這個地方眾生耳根最利,看不清楚,他聽容易覺悟,容易明了。所以總是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殊勝。
如果向上一著,把這個境界往上再提升,下面這幾句我們把它念一念:「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水中月,如畫所現像,如幻所化人,皆以佛神力故,隨眾生心而出現故」。這幾句話完全是諸法實相,是真實話。西方極樂世界種種佛事,「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這是怎麼回事情?阿彌陀佛本願威神之力,隨眾生心自自然然出現,這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唯識所變的是十法界,在西方極樂世界這依正莊嚴是唯心所現,現的也不一樣!那是什麼?眾生的心不一樣,佛的心是一樣的。所以眾生有感,佛就有應,自自然然的感應。這些事理因果,我們在華嚴會上有過多次詳細的討論,你了解得愈清楚,你的信心才清淨,就像《金剛經》上所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則生實相就是我們一般講開智慧,信心清淨你就生智慧。
我們現在一般人學佛,他不生智慧,他生煩惱。為什麼會生煩惱?你的信心不清淨。你雖然是念佛求生淨土,你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知道的不透徹,半信半疑,又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又捨不得放棄這個地方,這怎麼行?所以必須要把這個地方捨得乾乾淨淨。譬如我們今天講移民,我們要移民到澳洲去,那你要把新加坡放得乾乾淨淨,你才能去得了。你在這地方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你去不成。移民這樁事情大家很容易懂,很容易體會到。我們今天到極樂世界去,你要把娑婆世界舍乾淨,不但是人世間要捨得乾淨,毫無留戀,天上也要舍掉。天上請你去做天王,你動不動念頭?動念頭就去不了。大梵天王讓位給你,不乾,你才能去得了;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福報最大的人。統統能舍,毫不動心,我們往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障礙。所以障礙是自己造成的,決不是外面能障得了你,統統是自己障礙。
所以極樂世界既然是諸佛如來神力變現的,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又何嘗不是?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人,至少他把他的煩惱習氣伏住,帶業往生帶的是宿業,不帶現行;換句話說,他煩惱習氣在極樂世界決定不會起現行,就是它不起作用。他所現行的都是清淨心,都是清淨業,像《往生論》裡面講的「清淨聚」,我們要懂這個道理。六道裡面、十法界裡面,這裡面的居民,這一切眾生,佛力也加持,佛力不加持的話,那不得了,這個世界還像樣嗎?佛力雖然加持,但是眾生罪業很重,所以變出這個境界,這個事相就是十法界、六道三途。
西方極樂世界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我們這個世界也是如此。世尊在《金剛經》上跟我們說出來,那是說我們現實這個環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跟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經》,很多人早晚課都念,一開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我們是天天念,念完了就忘掉,一點都不起作用。如果你念了之後,你常常記在心裡,常常用這個來觀看這個世間,你就開智慧,你就不會被這個幻化的現象欺騙,你才能真正放得下。
放下就是我不再執著,我不再分別,真正能看破,看破是我真的明了。這些世間法,它的理事、性相、因果你統統都明白,然後再看看經典裡面所說的,你會很歡喜,我看到的跟經上講的一樣。這個時候經典的作用是給我們作證明的,證明我所想的、我所看的、我所說的、我所做的沒錯,佛也是這樣。這樣一來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才能享受得到。所以「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句話重要,《金剛經》只有五千多字,這句話說了十幾遍,說這麼多遍,當然就很重要,不是重要佛不會重複說十幾遍。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是表演,做給人看。決定要與現前眾生有利益的。
我解釋佛陀的四依法,「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是了義?對自己來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了義,這是最重要的,我自己一定求生淨土。對現前大眾來講,那什麼是最了義?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是現前這個地球上的了義。如果衝突不能化解,社會不能安定,世界不能和平,什麼都談不上。一切法都要建立在安定和平的基礎上,所以這是了義。
最近也就是這兩三個星期,在澳洲布里斯本有個大學的分校來找我,希望我幫助他把這個學校繼續辦下去,他現在財務上有一點問題。我去看過兩次,我也非常歡喜,這個學校是國家承認的。但是我是希望學校能夠同意,這不是學校的事情,澳洲聯邦政府教育部,這歸它管的,準許我們在這個學校裡面設一個佛學系,那我就全力支持它,我一定把這個學校搞好。因為什麼?大學裡面的佛學系,將來我們在那裡面可以開兩門課程,一門課程是弘法,一門課程是護法。弘法就培養講經弘法的人才,護法就是管理人才,道場管理人才。這些人才都能夠拿到正式的學位,大學拿學士學位,研究生拿碩士學位、拿博士學位,這個學位是國家承認的,是全世界承認的。我們正式這佛學院也要這樣辦法,先辦佛學系,然後再辦研究所。將來這能夠教的人多了,現在不能辦佛學院,找不到老師,沒人教,苦在這個地方。
如果我們專門學習佛法的這些同學們,你們能夠研究一部經、一部論,將來能夠拿到博士學位,你就可以取得大學教授的資格;你拿到碩士學位,你可以在大學做講師。我們就能夠把這個佛學系擴展為佛學院,這個佛學院是大學裡面的一個院系。這樁事情我是想了很多年,沒有緣,緣不成熟。現在看看有這麼一點眉目了。所以學校聽到我這麼說,他們就向教育部申請,教育部申請,第一個就是你佛學系你上些什麼課程?這他要審察的。所以校方來問我,我說佛學系裡面,這是大學,大學這四年本科我們學什麼東西?我們就把這個宗旨定下來,我們這四年學習的就是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促進世界和平,我說就以這個為目標,我教學的內容就以這個,這首先的,弘法將來也要弘揚這些。與這個不相干的我們把它放在一邊,另當別論,這要做我們正科選擇的學科。這四年畢業之後,我們再辦研究所,再向上提升。
所以在哪一個階段,佛法講契機,契機裡面有時節因緣,現在是什麼時代,這個時代需要什麼;這是什麼個地區,這地區需要什麼,這個地方現在的居民他需要什麼。所以說有人之機、有時之機、有處所之機,現在迫切需要的是安定和平,所以我們要上這個課。這個課,這樣的宗旨課程學校歡喜,為什麼?哪個大學都還沒有培養這種人才,我們現在搞這個人才。這個科系開出來之後,在我相信學生會很多,甚至於讀其他學科的人都會到我們這個學系來修學分,為什麼?因為他在那裡學和平,他學的懂得人跟人怎麼相處,怎麼樣辦事,他懂得這些道理。你要是工商界的老闆,你今天要雇員工,如果聽說員工學這個科目,我相信你一定優先錄取他,他就占這個便宜,其他的學科是他自己專業專長,這是做人的專長、處世的專長,我們從這裡下手。
雖然是佛學系,我們內容,宗旨確定之後,我們選擇教材是全世界所有宗教典籍裡頭,我統統都選作教材,我不一定全是在佛經裡頭,這才符合現在多元文化,才真正能化解衝突,面面俱到。所以都是緣分,沒有緣分,不去想它,想它是打妄想。機會來了,他來找我們了,我們想想可以做,大家談得很投緣,志同道合,這個事情就可以做。我們中國有不少佛學院,台灣也有不少佛學院,包括日本,但是國家教育部不承認你,在國際上沒有人承認,所以這我們虧吃得很大。你念一般的大學,你拿到博士學位,你學的是某一種專長,你在佛法上用不上。你學工商管理,你在大學工商管理科系可以擔任講師、教授,你在佛學裡頭不行,他一審察你沒有資格,這是現實的社會,我們不能不知道。佛法「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要隨順,不能破壞,所以一定要從正當的途徑來發展。正當途徑,我們只有求三寶加持,諸佛護念,使這個時節因緣有可能。當然歸根結柢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認真修行,你自己不認真修行,你就不能成就。所以自利而後能利他,成就自己,我們才能夠幫助別人,才能夠真正幫助正法久住,能夠在這個世間發揚光大。
這後面一段話說得很好,「當知一切眾生所有神力」,這我們每個人都有。「本與如來無二無別」,我們的智慧神通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現在跟諸佛如來為什麼這麼大的差別?「特無大願大行,發起勝因。不覺不知,沉淪永劫」。這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我們的智慧德能跟佛一樣,《華嚴經》上說得很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就是能力,相是相好,就是福報。我們的智慧、能力、福報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為什麼今天落得這個樣子?《華嚴經》上「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個地方說得好,你沒有大願,你沒有大行,所以殊勝的因是有,但是殊勝的因發不出來,比《華嚴經》上講得詳細,所以變成不覺不知。本來是大覺大知,現在變成不覺不知,墮落在六道裡頭,長劫輪迴,你說多可憐!這句句都是實話。
所以我們要認真努力、要真乾,你一生走一條路肯定能走得出來,又何況這是正道,正道一定是諸佛護持,諸佛護念,龍天護法擁護你,不要操心。我這一生得力於章嘉大師教誨,章嘉大師真的給了我一個定心丸。我這一生一絲毫憂慮沒有,這章嘉大師給我的,真正發心為佛法、為眾生,你的一生佛菩薩照顧你,什麼都不要操心。我是真信他的、真聽他的,順境是佛菩薩安排的,逆境也是佛菩薩安排的,逆來順受,這一受,後面果然果報不錯,很殊勝,意想不到。全是佛菩薩安排,自己不要操心,自己操心就痲煩了。自己操心,佛菩薩不會照顧你,為什麼?你自己會照顧自己,佛菩薩何必操這個心,護法神也不操這個心。我自己全部都交給佛菩薩,那你不照顧我,我就沒法子,全靠你,就是靠定了、靠住了,這才能得自在,你自己才能專心,心無二用,那一條路就走通。
我在初出家的時候,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出來講經,大概講了十幾年,我們一些同時出家的這些同參道友們,都很熟,同時受戒的戒兄弟們,看到我的時候都說:沒想到,他講經他也能講通。這個通是什麼意思?他還能活得下來。在那個時候大家顧慮的,這也是事實造成的,決定不能怪人,寺廟沒有恆產,不像從前。古時候這寺廟它有田地、有山,居士們供養,他不供養錢財,他供養地給你、供養山給你,這些可以租給農民去耕種,收租,所以寺院道場經濟有固定的收入,他不求人!他生活經濟有保障,不要靠信徒。但是今天的寺院叢林都沒有財產,沒有財產要靠法會、要靠經懺,要靠這個來收入,這很苦,要看信徒臉色,你得罪他,他下次不來了。所以這個日子不好過。這是社會造成的現象。
可是另外一半,我們學佛的出家的同學們對佛菩薩沒信心,不敢相信佛菩薩。相信佛菩薩,我不做經懺、不做佛事,我天天在家裡念佛,研究經,明天沒飯吃怎麼辦?所以對佛菩薩的教誨打很多問號,真的是半信半疑。你們的信心不如我,我沒飯吃,沒有衣服穿,沒有地方住,我決定不退心,我還是相信佛菩薩,為什麼?我還沒死,也許佛菩薩考驗考驗的,看看你能不能忍受得了,決定不會有三心二意。所以一生真的佛菩薩照顧,天無絕人之路,這個路走通了,走得是愈走愈殊勝。
以前,不說多了,十年、二十年之前,我們認識跟我這個年齡差不多的法師,福報殊勝,我那個時候都是到處流浪。我自己有一個道場,還是到澳洲才建這麼一個道場,在這之前都是流浪,寄人籬下,也要看人臉色,人家不高興的時候我們就曉得不對了,要走路了。所以到現在這才建立一個道場。可是現在看看我們那一批老朋友,我比他們有福報,他們都不如我。頭一個福報是什麼?健康。他們身體跟我比就差遠了,我再過兩年就八十歲了,他們看到我很羨慕。第二個就是財富,他們現在感覺得廟大了,事業大了,這個財運轉很困難,沒有錢。由於災難多,信徒供養愈來愈少,所以要做什麼事情,叫他拿個幾百萬就非常困難,不要說多,一兩百萬都拿不出來。這一點他不如我,我一分錢沒有,我在這裡講幾句話,錢就好多來了。確實心想事成,有求必應。所以到晚年的時候才看到,統統現成,沒有一樣不是佛菩薩安排的。
我們沒有正當的用途,我一分錢也不要,決定是正當的,是為佛法,是為眾生。不是為佛法、為眾生,為自己的,我一分錢都不會花。我自己生活非常簡單。從印尼這次回來之後,我更謹慎了,以前人家請我吃飯我都去,現在我不敢去了。什麼原因?在印尼這一個多星期,時間也不太長,住的是最高級的酒店,印尼愈高級的那裡頭就愈冷,我是受了寒。在於飲食,飲食里都有味素,這個味素我們平常都不吃,這幾十年都沒有吃過這個東西。這東西很傷身體,味道是很鮮,但是對身體的傷害很嚴重。
我早年在台中,李老師就警告我好幾次,告訴我決定不要到館子吃東西。我們有一個同學,游俊傑居士,年歲比我輕,就是喜歡吃味素,每餐飯他是都不能少的,他大概好像是不到四十歲就過世,很早就走了。那個時候李老師講,你看這是一個例子,我們才曉得這個嚴重,這個東西長時間吃,中毒!傷害肝腎。所以「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古人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所以現在就是外面吃東西,總是有味素,這是很痲煩的一樁事情。所以旅行還要自己帶小鍋才行,不吃他們的東西,這才能夠真正安全。好在我們出家修行人、念佛人生活都很簡單,飲食是很容易做到的,這叫小心謹慎。
我們知道自己性德、德能既然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所以只要自己肯回頭,迴光返照,把自己以往的習氣,妄想習氣統統都能改正過來。改正要知道從哪裡改起,這很重要,那個根就在自私自利,必須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改過來,起心動念為正法久住、為一切苦難眾生服務就對,真正能做到捨己為人。捨己為人從什麼地方著手?就是世尊教導我們的,為人演說,這就是捨己為人。所以學院,這澳洲淨宗學院今年一月正式上課了,也花了兩年時間籌備。上課我要求前面兩年,今年跟明年這兩年學什麼?學《弟子規》。《弟子規》是教兒童的,我們現在出家人都四十歲以上了,學這個。學這個什麼意思?為人表演,這就是捨己為人。我今天講,講,人家不相信,我自己做,我做給你看。這是以身教做出樣子來給人看,人家才會相信。
所以我這兩年開的課程不多,《弟子規》、《十善業道經》;印光大師教導我們的是《感應篇》、《安士全書》。《安士全書》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前面的《文昌帝君陰騭文》,再有一篇就是《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我是要求大家要念三百遍,你自己找時間念三百遍,這一門功課教什麼?深信因果。你真的念通了才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絕對不會有非分之想。命里註定的,你想,想會落空,你想不到的。所以只有修德,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能改造你的命運。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要真正做到,這東西不是講的,不是說的。所以這兩年是基礎教育,基礎完全著重在行,不注重在說。
兩年之後,我們再學本科,我們淨宗本科就是「五經一論」,學習五經一論期限三年,加上這前面兩年,五年。最後四年專攻一門,那是我們的研究班,專攻一部經,四年的時間學用。所以我們的教學期限是九年。九年前面兩年是紮根,這兩年如果像《弟子規》、《十善業道》你做不到,你就被淘汰掉,就不會讓你去念本科。本科三年,到時候也要考核,不及格也淘汰。所以九年當中有兩次淘汰,不嚴格、不真乾出不了人才。我們這種教學都是遵守佛菩薩、祖師大德教誨。孔老夫子教學也是第一個是德行,我們把德行放在第一,只有在這上真正用功夫,真正去做,我們才會真的得受用。在這個地方紮根,那麼你所學的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實學,真實的學問,你能夠自度,你也能夠度人。你自己做不到,你所講的別人不相信,別人不能接受;一定自己做到,你才能夠感動別人。
所以他後面總結,「若能一念回光,方知家業具在。如入寶山,取之無盡。如游香國,觸處蒙薰。要須親到方休,慎勿半途而廢」。這就是你要有毅力、有恆心,決定不退轉,無論遭遇什麼樣的艱難困苦,還是勇猛精進。遇到不能抗拒的,忍讓,我們要學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你看那個水,這個地方擋住,它從這兒流過去,所以我們要懂得善巧方便,無爭,這裡有障礙,往別的地方沒障礙。所謂是天無絕人之路,我們要相信諸佛菩薩在護念,龍天善神在照顧,我們有這個信心。底下這一品就是「十方佛贊」,這一品非常重要。你看看說完了、介紹完了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我們很歡喜了,但是沒有堅定的信心,你就不能往生,想去也去不成。信心從哪裡生?十方佛贊,這段文很重要,我們把經文念一段:
【複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
這段講到『說誠實言』、『廣長舌相』。「廣長舌」是三十二相之一,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菩薩示現成佛之前先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相好是福報。一百劫的時間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個相好都是果報,果必有因,他去修因。廣長舌相,生生世世不妄語,佛說:一個人三世不打妄語,你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鼻子。釋迦牟尼佛跟大家表演,他老人家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起來,這大家對他沒有法子,他說誠實言,生生世世不妄語,沒有兩舌、沒有綺語、沒有惡口,得這樣一個好相。
再說,我們不要說諸佛如來,我們講法身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說這個時候具不具足如來智慧德相?我們就研究這個問題,具足!既然具足為什麼還要去修一百劫?還去搞這個樣子?這教化眾生。他已經得到,這就是捨己為人。他可以不必這樣做法,他的神通示現就出來,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勸告這些六道眾生,勸告十法界的眾生,不但六道沒福,十法界都沒有。這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代眾生苦,要做出這個樣子。我們常講捨己為人,我做這樣是捨己為人,是唱戲、是表演、是裝模作樣,實際上統統都得到,只要見性都得到。
但是見性不是個容易事情,見性是超越十法界。佛教傳到中國來,歷代祖師大德當中,真正明心見性的你去統計一下,人數不多!兩千年,這麼大的地區,這麼多的人,每個朝代明心見性的,就是唐朝最盛的時候,隋唐三百年之間沒有超過兩百人。往後是一代不如一代,到我們現在這一代,這幾乎一個世紀,就是一百年當中一個都沒有。這話不是我說的,倓虛老法師說的,一個明心見性的都沒有。他說不但他沒有見過,聽都沒聽說過,這我們不能不知道。既然沒有辦法明心見性,在教下不能大開圓解,在念佛不能得理一心不亂,那這個相好只有修了,性德顯不出來,要靠修德。
世間一切眾生的福報都是修德,那你要想福報就好好修。現在人貪財,都想發財,為了發財都著迷,能不能發財?你命里沒有的時候,怎麼修,用什麼樣的手段你也發不了財,命裡頭沒有。佛教給我們有發財的方法,財布施。我今天財用一點都不缺乏,什麼原因?從學佛那天起,章嘉大師教我布施,真的頭一天,頭一天跟出家人見面,向他請教,他就教我布施。我很聽話,我也不知道布施有什麼好處,反正老師教,教了就乾。所以我今天這個財用不缺乏,就是學佛之後這五十三年天天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這三種果報都得到了。這三種果報,說實在話,命裡頭沒有。
我接觸佛法,那時候還沒有見過出家人,見出家人是章嘉大師第一個。因為我接受佛法是方東美教授教給我的,他說這個東西好。可是在那個時候我就認識一位老先生,朱鏡宙居士,他那個時候將近七十歲,我二十六歲,他把我看小朋友看待,非常慈悲很愛護我,送我一本《了凡四訓》。我跟同學們常常說,我拿到這個書之後,我看了三十遍,大概兩個多月看三十遍,愈看愈歡喜,愈看愈感動。想想自己,了凡先生所有的毛病我統統具足,只有超過沒有減少的。他老人家還有一點福報,我一點都沒有,所以看到真是悲哀,也不曉得自己怎麼辦。他命不長,五十三歲,很多人給我算命看相,我只有四十五歲,比他命還短,福報是一點都沒有,生活是艱難困苦。
年輕的時候,我一個人離開大陸,在大陸活不下去了,到台灣,勉勉強強這一個人照顧自己,家裡面就不敢想像了。我家裡頭父親是個公務員,靠薪水過日子,他走了之後,經濟來源就斷絕了,我也不知道他們怎麼能活得下去。我們中斷聯絡三十六年,三十六年見面,這我才曉得,幸虧共產黨來了,為什麼?我們家是無產階級,一無所有,無產階級在共產黨里最吃香。所以我弟弟,共產黨把他培養大學畢業,上海復旦大學畢業,畢業之後在復旦大學教書,一生從事於教育工作,想像不到!我那時候想要在國民黨時候他餓死了,誰照顧你?所以那個制度不一樣,怎麼想也想不到,因禍得福。所以一切懂得這業因果報之後,不怨天不尤人,過去生中沒修。大概隔的時間也只有兩三個月我就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就教我一些方法,教我看破、放下、布施,都是他老人家教的,我就認真學。學了大概是二十年才有效果,有一點福報現前,在台北我們自己有個小道場,就是華藏圖書館,講經從來沒有停過。
修布施,我是學印光法師,我的一生當中最敬仰、最崇拜的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接受弟子們的供養,四眾同修的供養,他全部都印經。他在蘇州辦了一個弘化社,他不做別的事情,就做這一樁事情,印經,法布施。那個經書要用錢去印,所以那就有財布施,這個高明。這一做是財法統統都具足,我就學會了,所以我就學會有錢就印經。最初自己沒有力量,有幾塊錢隨喜別人,別人印經的時候我就附印;到以後慢慢有一點福報,自己可以獨自來印,來提倡印經,確實財用慢慢就不缺乏,智慧也好像年年有增長。那另外一樁就是我修的無畏布施,無畏布施頭一個就是素食,不吃眾生肉,這屬於無畏布施。以後我布施醫藥,自己怎麼樣省也省一點錢,送到醫院去布施貧窮人的醫藥費。所以我做的事情就這麼一樁事情,印經、放生、布施醫藥,我就做這三樁,其他的都不做。布施醫藥是懺悔,我年輕的時候喜歡打獵,殺生,殺生是短命報,造的罪業太重,所以我就放生,布施醫藥。所以我在講經時候也跟同學們說,我說我不會生病,什麼原因?生病我沒有醫藥費,我的醫藥費都布施掉了,所以不可以生病,沒有錢買藥。這些在佛法裡面都是有理論講得通的。
全心全力照顧老人、照顧病人。我照顧老人,我老的時候有人照顧我,你要是嫌棄老人,將來你老的時候,人家嫌棄你,因緣果報是這樣的。沒有人照顧你,那時你就可憐,你後悔莫及了。所以一定要想到自己很快就老。老了怎麼辦?當然最好的是你有一個健康身體不需要人照顧,這表示你很健康。所以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九十五歲都不要人照顧,這說明什麼?說明他身體行,最後兩年才接受學生照顧他,給他服務。生活非常簡單,老師一天吃一餐,省事!養成習慣,健康長壽。這些我們都應當要學習。我在台中十年,不僅僅是學教,學他老人家的德行,學他老人家生活方式,一絲毫都不浪費,處處能夠體恤別人。
只要把自己障礙除掉,性德的障礙。性德障礙,《華嚴經》上所講的妄想分別執著。能把執著除掉,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執著的念頭都沒有,你就超越六道輪迴,念佛往生,跟諸位說是生方便有餘土不是凡聖同居土;執著沒有斷,生凡聖同居土。這個事情最好在我們這一生當中完成,利益無量無邊。要知道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比諸佛剎土要快,快速得太多,快得太多。你看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生到實報莊嚴土只要十二劫。但是你要在這個世間所謂加功用行,你能把執著舍掉,佛在經上講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佛說的絕對不是假話。怎麼個修法?真的斷掉了。如果不斷,我們在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要升級升到方便有餘土,那十二劫總得有個三、四劫的時間,那我在此地幾年就成功,就超過西方世界好幾個劫,這個帳要會算,咬緊牙根也要把它放下。順境決定沒有貪痴,逆境決定沒有瞋恚,我們在這個世間如果你真正通達教理,我們的心裡是一絲毫不懷疑,我們取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是辦得到的。
實報莊嚴土不但一切不執著,分別心都沒有,不執著超越六道,不分別超越十法界,從這兩方面下手。這種修行方法跟法相宗所講的理論完全相應,法相宗「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他轉的方法,六七因地轉,五八是果上轉。從五八你沒有辦法下手,你從六七,第七識就是執著,末那執著,第六識是分別,我們能夠把一切分別執著放下,豈不就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所以七識不轉,清淨平等覺,平等你得不到的。怎麼個轉法?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你的心就清淨。
但是辦事、對人還是要分別、還是要執著,你要不分別、不執著,人家說你也就不是人了,你是白痴!那個時候怎麼樣分別執著?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隨順眾生的執著而執著,是什麼?是演戲,心裡頭確實沒有,表面上還是有,表面上跟大家和光同塵,沒有兩樣,骨子裡頭完全不一樣。你的分別執著是真的,你真有心,我的分別執著是假的,唱戲,表演給你看的,外面有,裡面沒有,這就超越!這就是「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我們才能跟大眾相處,才能幫助一切眾生契入佛法,接引大眾,你得有這些善巧方便才行。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學佛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學了這麼多年,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裡總要知道。你把這個原因找到,把這個原因消除,你這菩薩道上就一帆風順。
經不可不讀,讀這一部經就好了,天天要讀,不但要讀,要讀註解,不讀註解你不懂。你聽我講經,聽我講經是我把這個經介紹給你,但是我還是勸你要讀註解。因為註解,黃念祖居士實在是非常了不起,引經據典,你讀他這個註解,你就等於把這個大乘經論讀了一兩百部。你不要去讀別的,你讀他註解,他統統都引在裡頭,你就讀了一兩百部經論,好處在這個地方。我們在這邊講,實在講也參考他的,但是不能把他註解統統都拿出來講,統統拿出來講,那不曉得講到哪一年才能圓滿。他所引用的這些經論,真的都非常精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一品經「十方佛贊」,十方佛贊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本願第十七願,第十七願「諸佛讚嘆願」。願文是「我作佛時」,這個我是阿彌陀佛自稱。「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十方佛贊這一願的落實,兌現了。阿彌陀佛為什麼要有這一願?這一願很重要。他有這麼大的願,幫助一切眾生快速成佛,如果沒有人替他宣傳,沒有人知道,他老人家的心愿不能圓滿,所以一定要別人替他宣傳。哪些人?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都替他宣傳,這了不起!所以世尊在這個經上讚嘆彌陀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在講的時候,多次跟諸位同學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佛教大學,阿彌陀佛創辦的,辦這個大學當然要有學生,學生從哪裡來?十方一切諸佛介紹、保送到這學校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到極樂世界。
1977年,我在香港講經,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就有人問我:法師,你為什麼不念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淨土近,阿彌陀佛淨土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那麼遠,你怎麼是捨近求遠?說得滿有道理。我說:我聽釋迦牟尼佛的話。他以為我們念阿彌陀佛,不念釋迦牟尼佛,對本師大不敬,自己老師不念,念別人。我說不是這樣的,我說:釋迦牟尼佛教我念阿彌陀佛,我念阿彌陀佛正是聽釋迦牟尼佛教誨,這才是尊敬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我念阿彌陀佛,我不念阿彌陀佛,天天念南無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會生氣,不聽教誨,不聽話。所以我想想還是聽釋迦牟尼佛教誨,他教我念阿彌陀佛,我就念阿彌陀佛,他教我求生極樂世界,我就求生極樂世界。這就對了,這就沒錯誤。所以外面的話說,你聽聽好像有道理,似是而非,才沒有道理。你要不小心,你就會上當,你就會把這個路走錯,走到岔路上去,那我們的虧就吃大了。
像這個會集本,前兩年反對的聲音很多很大,聽說現在沒有人反對。在那個時候許多人罵我,還有在報紙上、雜誌上寫了文章,叫著我的名字罵。我當時說了,全世界的人都罵我、都批評我,我還是念這部經,我還是講這部經、學這部經,絕不改變。什麼原因?老師傳給我的,你不是我的老師,你也不認識我的老師。老師傳給我的,我如果要是聽你的話,把這個改變,後頭一個罪名來的時候,我就不得了了。什麼罪名?淨空法師背師叛道,這就不得了,這我是真的受了大害了。今天你們全世界毀謗,我尊師重道,我別的沒有,我這個總有。我尊師重道,老師傳給我的,我絕對不改變。所以見色聞聲要有智慧,不可以盲從,不可以隨便聽,要多想想,他是不是真的有道理?你想通了,你就發現他這個話裡頭有問題,做法有問題,我們要堅定信心,不為所動,這才有成果,這才有成就。
所以愈是大的成就,魔障愈多。諸位要記住中國人講的諺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出世間法沒有例外,不是從艱苦當中成就的,都不算是真正成就,要禁得起考驗、禁得起折磨,相信十方佛都讚嘆,那還有什麼話說?我們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不僅是世尊,十方一切諸佛都讚嘆,我們在小本《彌陀經》上就講得很清楚,小本經是鳩摩羅什大師譯的,六方佛贊,他的譯經是省略了,把四維省略,玄奘大師的譯本十方。所以兩個對照起來看你就了解了,小本《彌陀經》上也是十方佛贊。現在時間到,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六三集)2004/4/24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檔名:02-034-0163
諸位同學,請看《科會》第四十八面經文第一行開始:
【複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一段是講「諸佛稱讚」。東方說得詳細一些,其他九方就說得簡略。我們先看這段經文。黃念老的註解上說「首標東方,順世俗故」。世間法講到方向,一定都是講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所以佛為我們講經說法也是順世間法。一切諸佛、法身菩薩示現在世間,怎樣教化眾生?他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依二諦而說法,這就是根據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世間法,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要隨順。這裡首先說東方,他不說西方,這就是隨順世間。第二個原則就是依真諦而說法,真諦那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大乘教里常講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真相就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明了的。所以佛是依這兩個原則來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這兩個原則常常是互動,互相配合,什麼時候該用俗諦,佛就用俗諦,該用真諦就用真諦。大概對於初學,俗諦多、真諦少;對於法身菩薩們來講,那就真諦多、俗諦少。換句話說,還是要看聽眾的程度,不適合大眾程度,那就不契機。我們這部經裡面,大概真諦、俗諦是一半一半。
先指出東方,實際上這個方位不是真的;要是講真話,沒有方位。現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圓的,我們向東方走,走到最後又回來了,到底哪個是東?哪個是西?往東方走,最後從西方回來,所以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沒有一定。這樁事情現代人應該比古時候的人更容易了解事實真相,方位是假設的。我們新加坡這個地方,對香港來講我們是在南方,香港在我們的北方;如果我們住在香港,新加坡在南方。由此可知,方位隨時都在變換,哪有一定?沒有一定的方所。所以方所是假設的,我們懂得事實真相,你就不會再去執著。為了指示處所方便起見,假設的方位。現在飛機飛行、輪船航行一定要依經度跟緯度,經度、緯度在哪裡?也是人假設的。因為經緯度就產生座標,我們就曉得現在這飛機是飛在什麼地方,很明確的把它現在的位置指示出來。輪船在海上,它現在走在哪個地方,這要靠經緯度才能把它正確的目標計算出來。所以假設,在現前這個區域之內它很有作用,離開這個區域之後,它就不起作用,它就沒有了。
佛在這個地方跟我們說有方位,但是世界太大,這不是一個小的世界,『恆河沙數世界』。印度有一條大河,像我們中國長江、黃河一樣,幾千里長。這條大河的沙很細,我想我們這裡在座的同學應當有一些人到印度去朝聖,到印度朝聖一定會到恆河,有很多人把恆河沙帶回來,裝在小瓶子裡面,裝在小紙袋帶回來。我沒去過,但是他拿來給我看過,確實很細,像麵粉一樣。佛講數量多,常常用恆河沙做比喻,那是世尊當年講經說法大部分的時間在恆河流域,所以舉恆河沙一般人都很熟悉、都知道,這個沙太多算不盡,形容世界之多。而實際上我們知道恆河沙還是有數量的,只是沒人去算,還是有數量。而世界的數量跟諸位說是沒有數量的,恆河沙不能夠跟它相比,世界真的是沒有邊際。
佛說這個世界,不是一個地球,不是一個太陽系,乃至於我們可以說不是這個銀河系。我們今天講天象,天上的現象,科學家總是以銀河係為一個單位,這是現代觀察最大的星系。我們在過去,學佛的同學們總是以為經典上講的佛世界,一尊佛他教化眾生的區域,經上講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說這個世界的組成,它有小千、中千、大千,有這三個千組成一個世界,這是一尊佛的教區,其實是一個大千世界。可是有很多粗心大意的人他就產生誤會,三千個大千世界,這就搞錯了。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它的算法,這個算法也不是呆板的,大概的、概略的是這樣算法,實在這裡面有增有減。
經上講以一個單位世界做中心,一個單位世界,佛說當中是一個須彌山,日月星辰都圍繞著這個須彌山來轉,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星系。我們的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太陽圍繞銀河轉。所以早時候我們都以為銀河系可能就是佛經上講的大千世界。我們的太陽系是不是一個單位世界?想想跟佛經上比照比照,有問題,講不通,因為佛經上講的是太陽、月亮都是繞須彌山半腰旋轉。黃念祖老居士他是學科學的,跟我談這個問題,他說經上講的「單位世界」應該是銀河系,因為日月星辰繞著銀河系轉,這個講法也很有道理。他說須彌山是個形容詞,並不是一個大山,那是銀河系的中心,在中國天文名詞裡面叫黃極,黃色的黃,黃極,黃道吉日,黃極。我們地球有南極、有北極,銀河的中心是黃極,他說這就是經上所講的須彌山。現在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銀河系的中心是黑洞,也許佛以這個來比喻作須彌山。
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這個世界就太大太大,一千個銀河系組成這大星系,這是小千世界;然後再由小千世界作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合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這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我們今天科學家沒有法子,最先進的無線電望遠鏡也看不到這麼多星系。今天科學要跟佛經上講的,那實在就太渺小!這是一個世界,才一個世界,那往東方去多少?無量無邊無數的世界,像這樣的大千世界太多太多。
每一個世界裡面,有『恆沙佛』。像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講在這個階段,這個階段叫賢劫,就是說這一個大劫,這個「劫」是佛陀為我們計算時間的單位。我們今天講的時間都是講年、月、日,天文學家裡面計算距離講光年,光的速度一年走多遠,這個光年天文學家叫量天尺,量天的距離用這個來計算。銀河系,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這銀河系,銀河系的直徑,從這一邊到那一邊的距離多大?天文學家告訴我們,用光年來量是二十個光年,那個數字沒法子計算,光是一秒鐘三十萬公里,所以這宇宙是太大太大了。這一個階段是賢劫,賢劫裡面有一千尊佛出世,我們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下面第五尊是彌勒佛,彌勒菩薩將來到這個世間來示現作佛,他是第五尊佛。我們一定要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不是真的死了?沒有。你想想看,他的教化區這麼大,三千大千世界,他在我們這裡出現,走了,那個世界他又去了。就正如我們把這個大世界比作一個地球,把我們這些城市比作一個小世界,世尊教區,今天在這個都市,明天在那個都市,沒有離開地球。他哪個星系都去,不過現在是不在我們這個地球上,不在我們太陽系,別的太陽系裡面去了。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懂。
佛告訴我們,佛菩薩不生不滅,我們每個人有沒有生滅?沒有。譬如老了、死了,你在這個地球上死了,到那個地球上又出生,生滅只是身、肉體,靈性不生不滅,這個一定要知道。一切眾生這生滅的現象,只是去換個身體而已,正如同我們穿的衣服,衣服穿舊、穿破了,不要了,換件新的。所以身不是我,這一定要懂得,身不是我,靈性是我,我不生不滅。如果身體是我,好,身死了,我不就沒有了?哪有這種道理。身有生死,靈性沒有生死,不會隨著你身體的生滅,靈性永遠是不生不滅。《中觀論》上形容得好,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垢不淨,這是靈性,靈性什麼都加不上。不過靈性迷了,迷了的時候變的這個現象就是六道;他覺悟了,覺悟了就是一真法界。所以這個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隨著我們念頭在變化。我們一念覺,這個世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極樂世界;我們一念迷,那就是十法界,就是三途,就是六道。所以它不是真的,這是佛在經上常講,但是我們也常常聽得耳熟,可是它不起作用,我們不得受用,錯就錯在這裡。
佛跟我們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從大的方面來講就是宇宙,十方恆河沙數世界,大的是從這上講;小的,小的從微塵。這就把宇宙之間所有一切萬事萬物統統包含在其中,一個都不漏,它怎麼來的?心想生的。你心裏面想善,它就變善的境界,你心裡想惡它就變惡境界。心裡頭想善想惡,這個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沒有念頭。大乘教裡頭佛常講「真心離念」,永遠不起念頭,那是真心。所以凡跟聖的差別,一句話就可以講得很清楚、很明白,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諸佛如來。六道裡面眾生,不但是六道,包括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這些若凡若聖,說聖就是四聖法界,凡是六道凡夫,他是什麼現象?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就叫凡,差別就在此地。如果我們六道裡面凡夫,果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就成佛了,一句話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佛分成三個階段來講,先教你不執著,於一切法都不要執著。
今天下午澳洲有個同學打電話告訴我,說是有人造謠生事在毀謗他,說他的壞話,他心裡很生氣。我就跟他講,我說:你是三途六道的凡夫。他聽了:這怎麼了?我說:你還生氣。他說:怎麼不生氣?我說:人家他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別人不是我自己。這身體不是自己,隨他罵,與我靈性不相干,我靈性裡頭一念不生。這是為什麼?因為你執著這個身是自己,你執著你那個名是自己,人家指著你名字罵你,他叫著別人名字你就不執著。可見得,這個東西你是執著不執著?只要不執著,什麼問題都沒有,你一執著就痲煩。
執著的人不能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執著變現的。我都不執著了,你指著我的名字罵,同名同姓的人太多,我曉得你罵誰?何必自己去承認?人這麼傻。沒事,什麼事都沒有。縱然拿著鞭子來打你,身不是我,你果然身不是我,打了也不痛。打了為什麼會痛?身是我,這個痲煩大。你不相信,你看看這《金剛經》大家念得很熟,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在一般人說是痛苦不堪,忍辱仙人被歌利王用刀一片一片割,他沒有痛苦。他為什麼沒有痛苦?身不是我,你隨便割。離執著就自在,離執著就脫離輪迴,何必要執著?
我這次在澳洲生病,我也做了一個試驗,做個什麼試驗?不執著。因為你生病的時候,有人執著得趕緊找醫生,得要吃藥。你要不找醫生、不吃藥,這病不會好。我不找醫生,不吃藥,多休息幾天,它自己也好了。可是你要是執著,「這生病了,不進醫院不行,不找醫生不行」,那你就非得去找,你要不去找的話,你的病會嚴重,你不會好。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去試驗一切法從心想生,我不想病,我們想早一天恢復健康,境隨心轉。我們把這個念頭轉成一個健康的念頭,不要常常想著我生病了,沒病也病來了,為什麼?你想病。一切法從心想生,想病,病就來了,想老就老了,想死就非死不可。所以心理要健康,心理健康,你生理一定健康,生理是附屬的,心理的附屬,它是隨心所轉的,我們不能不明了這個大道理。
大世界跟小世界是平等的。小世界是什麼?我們身體是小世界,宇宙是大世界。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大世界不大,小世界不小,平等的,無二無別,懂得小世界就了解大世界,知道大世界你也就明了小世界,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在心性裡面沒有大小、沒有凡聖。凡聖實在講就是一念迷悟,悟了則是聖,迷了就是凡。所以知道世界這麼多,一個世界裡頭無量無邊的佛,你看我們這一劫就有千佛,但是每一劫示現成佛的數目並不一樣,有的一劫裡面一尊佛都沒有,有的一劫裡頭有幾萬尊佛。這些都是緣不同,要懂得這個道理。
菩薩來不來示現成佛,得要看這個地方眾生的緣有沒有熟?緣要熟了,真正修行的人很多,佛菩薩來幫助他、來教導他,修行證果的人很多,他就來了;緣沒有,佛菩薩就隱沒,他就不來示現,這就是無緣。無緣,這些人不聽教誨,你跟他講,他聽不懂,聽懂了他也做不到,這就是佛菩薩跟他沒有緣。沒有緣,佛菩薩就離開、就走了,不出現了。所以,是不是應現在這個世間,不是佛菩薩那邊的事情,是我們肯不肯學,統統在自己,這個權不在別人,我們要知道,要勉勵自己,要認真努力。
我們才起心動念,這叫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我們的念頭多,從早到晚不知道起多少念頭,每個念頭都有感應,不是跟佛菩薩感應就是跟妖魔鬼怪感應。所以心要清淨,心要正。佛法教導我們,三皈依這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我們走覺正淨的路子,就跟佛菩薩感應;如果走迷邪染的道路,那就跟妖魔鬼怪,跟他們感應。總得知道妖魔鬼怪也是未來佛,也不能夠輕慢,也不能小看他,也要把他當作佛菩薩一樣恭敬,禮敬諸佛,這未來佛,那就對了。這個樣子,縱然跟妖魔鬼怪有一些怨恨,無始劫以來結的,慢慢能化解。
總的一句話「冤家宜解不宜結」。人生在這個世間,最值得、最有意義、最有價值一樁事情是什麼?把怨結化解,這才叫真正有意義。這跟世間人講的不一樣,世間人講人生有意義是「立功,立德,立言」,立功立德立言,你無始劫來冤親債主沒有化解,那個事情還是痲煩。所以你才曉得佛法里真的是教導我們徹底究竟圓滿,這是大學問當中的大學問。遇到了,這是無比的幸運,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我們遇到了,真的不容易,要珍惜。世出世間任何一法不能跟這個相比,你要珍惜這個機緣,把握住這個機緣,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
這說明佛之多,一個世界有這麼多佛,那麼無量無邊世界那個佛是沒法子計算的,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數諸佛如來。『各』,每一尊佛都『出廣長舌相』。廣長舌相昨天跟諸位報告過,這是福相,福一定有因,這個因就是生生世世不妄語。『說誠實言』、『放無量光』,這些句子,字字句句義理深廣無際。古大德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幽溪大師講,出廣長舌給我們證明佛說法真實,決定沒有虛妄,這個廣長舌相是無量劫來永離口業四種過失。無量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才有這樣的舌相。這個舌相不是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表演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面孔蓋住,你看看大乘經上佛說的,佛廣長舌相能夠「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明無量劫來都沒有妄語。我們聽了這些話,要學。
無論是有心或者是無意,造作妄語的罪決定障礙這一生開悟往生。我們這一生所希求的兩個願望,希望自己能開悟,希望自己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清淨身語意業,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在這部經正宗分裡頭,傳給我們修行的綱領「善護三業」,你看看他把口業擺在第一,這都是有講究的。身語意業是我們常常在大小乘經教裡面看到的,排列的順序,身、語、意。可是在這經上世尊跟我們介紹,他不是這個排列,他先說口,身,意。這樣的說法顯示出世尊徹底的悲心,為什麼?他知道我們這個世間眾生,最容易造的業是口業,所以把口業擺在第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今天講為佛弟子,受了三皈五戒,甚至於出家了,你說不說別人過失?如果你還要說別人過失,頭一條就沒做到。第一條沒有做到,後面全都沒有了。善護三業這個經文在第八品「積功累德」,在第八品裡頭講的。這做不到,這部經以後都沒分,你怎麼能往生?一面念佛一面常常還批評人,還說人的不是,你說你糟不糟糕?
心是妄心,心是亂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心不真不誠;言語都是妄語、兩舌、綺語、惡口,你想想看這四種口過你是不是天天都在造?你還不知道改過,還不知道回頭,還自以為是,起心動念別人錯了,我沒有錯。我沒有錯,將來別人往生極樂世界,我往生阿鼻地獄,到底是誰錯、誰沒錯?不要問別人,自己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好好想一想就明白。惡業要不斷,不得了!所以,最容易犯的是口業,其次再講身業:不殺、不盜、不淫,最後講到意業:不貪、不瞋、不痴。所以,十惡業反過來就是十善業。諸佛菩薩念念與十善相應,這是學佛首先要我們學習的。
學佛從哪裡學起?我們講得很多。《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你看看世尊是怎樣教導韋提希夫人,她發心學佛。教韋提希,韋提希是我們的代表,就是教我們,從哪裡學起?從淨業三福學起。淨業三福頭一條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四句十六個字,從這個地方入門。而這十六個字,跟諸位說,落實在十善業。你怎樣孝順父母?你怎樣奉事師長?你怎麼樣學諸佛菩薩大慈大悲?都在十善業。你能夠修十善業,你就是孝養父母,你就是奉事師長,你就是修慈悲心;你沒有十善業,前面那三句是空話,落實在十善業。所以我講淨業三福,淨業三福頭一條就是《十善業道經》。第二條它範圍很大,我們初學講得太高了沒用處,學了做不到。所以我這第二條落實在《沙彌律儀》,「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落實在《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沙彌律儀》在家出家都可以學。第三條那是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把它落實在《無量壽經》。
所以諸位專修淨業,專修淨業的人,你就曉得三部經,《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無量壽經》。完全是依照淨業三福的指導來修學。《十善業道經》是幫助我們取得「善男子,善女人」的條件,經上一打開都是善男子、善女人,我們如果不能具足十善業,經上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沒有我的份,佛沒叫我。如果十善業道你能做到,經上叫的時候你可以答應,在叫你,你有份。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再加上《無量壽經》,豈不就是祖師大德,連佛都是這樣教導我們,持戒念佛,這就能成功。佛法浩如煙海,這裡頭有精簡,精簡到真正是佛法的精髓,就這三樣東西,決定不能夠疏忽。你有這三部經你就決定往生,一絲毫疑惑都沒有,這一生沒有白來。這一生生活得非常充實,有意義、有價值,永脫輪迴;下一次再來,那是佛菩薩的身分乘願再來,是來度化眾生的,那就不一樣。
我們今天在此地看到這麼多的佛,幾乎可以說一尊佛都不漏,你說這是什麼法門?沒有一尊佛不讚嘆,『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那不可思議功德是什麼?太多太多了。這部經典裡面介紹得很詳細,它的核心就是四十八願,大願大行,普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圓成佛道,這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度化眾生,實在講這個工作做得很苦、很辛苦。眾生無量劫來業障習氣太深太重。所以我讀《老子》,「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我對這幾句話感觸非常非常的深刻。必有餘怨,我們自己阿賴耶識裡頭煩惱習氣種子,就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的余怨。佛在經上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在六道裡面,你這一生當中的際遇,你所遇到的,你所受到的,統統是余怨,你不能怪人;你要怪人,你這個怨愈結愈深。但是世間人哪個人不怪人?總是覺得別人對不起我,由此可知,這個怨愈結愈深,沒法子化解。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真的教得很苦。能接受的人,所以佛法是師道,師道裡面最重要的是尊師,尊師重道。尊師不是說對老師那個恭敬,那恭敬是自然的,你對老師尊重,哪有不恭敬的道理,那是自自然然的。這個尊重、尊師,老師教誨統統能落實,這叫尊師。老師教的東西,你沒有去做,這就不是尊師。
我們今天要想想,老師教導我們的東西,我們做了幾成?一成都沒有做到。《無量壽經》,現在我們曉得,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教導我們,也不是阿彌陀佛一個人教導我們;我們讀到這一章,你要曉得這部經是十方一切諸佛在教我們,一尊佛都不漏。我們不能接受,換句話說,我們對任何一尊佛都沒尊重,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意思?我們今天要是尊師重道,從哪裡做起?善護口業,你從這裡下手。從今而後,我們說話還是不誠實,有意無意還是欺騙人,還是造謠生事、挑撥是非,張家長李家短,這是對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包括彌陀、包括世尊,都沒有放在眼裡。這怎麼會成就?你怎麼能往生?輕慢世尊,你能去得了極樂世界嗎?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歡迎你去,但是那個地方的人不答應,極樂世界人多,個個人對於十方一切諸佛都是恭敬心,你沒有恭敬心,人家排斥你,你進不去,佛再慈悲也沒有辦法。這個道理顯而易懂,不能不知道。
所以古大德教導我們,什麼人能往生?心如佛心,願如佛願,言如佛言,行如佛行。我們學佛,佛在哪裡?佛就在這部經上。我們好好讀,好好研究,好好在一起研究討論怎樣把它落實,經文字字句句我要把它做到。我也常說,做到兩成你就有把握往生,兩成做不到不能往生。最重要的是口業,口業還不能夠改過來,我在此地斷言,你這一生不能往生,我的話說得很肯定。念佛就是幫助我們斷十惡業的,因為無量劫來這惡業的習氣它常常會起現行,如果惡習氣不起現行,那你是再來人,你不是凡夫。你是凡夫,哪有不造業的道理。《地藏經》上講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實話,肯定是這樣的。用什麼方法來對治?佛號,念頭才起,「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這個方法妙極了!八萬四千法門裡頭,這個方法最容易、最穩當、最可靠也最快速,這叫做念佛,這叫做會念佛。
聲聲佛號把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妄想雜念壓住,使我們的心恢復到清淨。首先恢復到阿彌陀佛,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這個人決定往生。所以希望我們的同學,從今而後再不說人家張家長李家短,再不搞這個了。有人跟我們說呢?阿彌陀佛!他要來說人家怎麼不對,我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我不聽他的,我就阿彌陀佛,也勸他趕緊念阿彌陀佛,不要再造業。自己要做一個好樣子,做個好榜樣,這叫念佛人,這叫會念佛,這個樣子才真正是十方諸佛如來的弟子。
我們不辜負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自自然然感應到十方一切諸佛護念。特別在這個世界,諸佛看到有這麼一個人,寶貝!為什麼?別人都做不到,他能做到,肯定是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快速成就。我們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絕不失時,我們做佛的弟子要這樣學習,真正佛弟子。別人學不學與我不相干,不要去看別人,更不可以去批評人;批評人,我們自己造的業重,妨礙自己清淨心。因為你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對自己是產生嚴重障礙。你要想度他,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之後再來度他,現在暫時把他放在一邊,免得度他沒度得了,連自己也去不成,這個虧就吃大了。自己必須有把握,我們才可以分一點時間幫助別人。自己還沒有把握,不能幫助別人,幫助別人那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是不幫助,不是不慈悲,我自己現在沒有能力,先成就自己。好像看到別人掉水裡快淹死,我自己不會游泳,發個慈悲心也下去,白白賠一條命。在這種情形下,趕快去學游泳,我游一手好身手的時候,我才能夠下水去救人,這才叫真正慈悲。
所以口業不能再造,我們看到、聽到別人造口業,生憐憫心,他不知道,他還愚痴。我們回報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你千萬不要批評:你錯了,你又造口業了。我說這個話,我又造口業了。你們想一想這道理,要想通,那我怎麼樣不造口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造口業。讓他多聽阿彌陀佛,他慢慢就會覺悟,一次、兩次短時間聽不懂,時間長了,他就明白了。他才曉得你真正是好意幫助他、提醒他,決定不說他的過失,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對待他,這就行。又何況阿彌陀佛還加持他。
《圓中鈔》裡面說,唯有世尊多生多劫誠實語,所以感得舌相廣長,跟平常人不一樣。但是廣長舌相有常相、有現相,「常相」,平常的相這個舌頭是在口裡面;「現相」,他是把舌頭吐出來能蓋著面,這個舌頭很薄,整個面孔能蓋住,頂上能碰到頭髮。這個相它的作用就是給大家作證明,我說的話是實話,大家看到這個相,對於佛的誠實語不懷疑。佛這種示現,當年在世許許多多外道看到這個相都服了,都皈依佛陀,都跟佛陀學習。這一點我們要知道,雖然做佛陀的學生,佛陀沒有叫他改變宗教。你在經上看到的,你們常讀《地藏經》,《地藏經》上有婆羅門女,她是皈依佛教,接受佛的教導,她依舊是婆羅門,婆羅門是個宗教,這就是我們今天講多元文化。
所以佛是教學,不管信仰什麼宗教,你都可以來學,並不要你改變宗教,你只要來學就好。學什麼?學智慧,學斷煩惱,破二障,開智慧,成佛道。成佛道就是證究竟圓滿的覺悟,這叫成佛道。所以佛教現在變成宗教,在當時不是宗教,當時釋迦牟尼佛四面八方教學,他並不反對宗教,並不排斥宗教,也並不勉強叫你一定要放棄那個宗教到我這裡來學,沒這個道理。我們今天歧視別人宗教,錯誤。現在我們明白了,所有宗教他們所崇奉的神明,所有宗教創教的大德、始祖,從哪來的?你們曉不曉得?還不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明白這個道理,平等的!不是別人;用佛法名詞來講,法性,法性是相同的,一個法性,一個性識。
日本中村康隆法師,三年前我第一次跟他見面,他九十七歲,今年九十九歲。他告訴我,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個話說得有道理。你看《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現基督耶穌身;應以阿訇身得度,他就現阿訇身,伊斯蘭教傳教師是阿訇。你喜歡什麼教,喜歡跟哪個人學,他就現那個相給你看,一個人!中村老和尚說的話非常有道理。我去訪問他,他很喜歡,我們能談得來。他旁邊那些弟子也有年齡跟我差不多的,下來之後告訴我,他說老和尚一生都沒有說過這個話。這是我們不能輕視日本佛教,不能說日本佛教裡頭沒有人,真有人,臥虎藏龍,一般人不認識。他平常不講,講了沒人懂,講了恐怕還引起人反對,不能接受。我去的時候,他跟我講我能接受,我聽了非常歡喜,確確實實是這個樣子。
你從華嚴境界裡面說,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同一個法性、同一個法身。大乘經教裡面,諸位同學都知道,佛說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說三世佛,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每個人都在內,未來佛。你肯定會成佛的,時間長短各人不一定。你只要到這個地方來,你就肯定成佛,為什麼?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聽了這個經,聽一分鐘、聽兩分鐘,聽一句、兩句,阿賴耶識里金剛種子種下去了。這個人我們能輕視嗎?不能輕視。你能得罪嗎?你要得罪,得罪佛了,你要是輕視,輕視佛了,不可以。一定要懂得尊重,要歡喜讚嘆。
我們在經典上看到有例子,有一個人遇到釋迦牟尼佛,求佛給他剃度,他願意出家。世尊一看就叫旁邊這些大弟子,都是大阿羅漢:你們大家來看看,這個人可不可以出家?阿羅漢的神通能觀察五百世,大家一看,五百世當中都沒有一點點善根,他怎麼能出家?就是與佛無緣。出家要跟佛有緣,與佛沒有緣不能出家。佛就跟大家說:行,他有善根,你們看不到。無量劫前他是個樵夫,砍柴的,在山上砍柴遇到一隻老虎,老虎要吃他,他爬到樹頂上去,叫了一聲「南無佛」,就這個因緣,這一生遇到我的時候,他要在我這兒出家。無量劫前阿羅漢看不出來,這說明佛法種子金剛不壞。無量劫這當中都沒有跟佛結過緣,就是這麼一個種子,遇到釋迦牟尼佛還是一樣成就,在佛會下證阿羅漢果。
我們相信佛的話不是妄語,決定是真實的。所以我們相信佛示現的神通,「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彌陀經》上講的,那就不是廣長舌蓋覆面孔,三千大千世界不是局部,遍覆!是把三千大千世界統統蓋覆住。《彌陀經》裡面比這個地方說得詳細,這個地方只說「各出廣長舌相」,《彌陀經》上講的是「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你要曉得這是大本《阿彌陀經》,這個經是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的,你就曉得這部經的重要。
所以諸位要是遭魔難,我遇到很多,魔難都有因緣,都是宿世今生的冤親債主找到身上來。他來找你、來折磨你都有目的的,知道你學佛,你學佛你可以幫助他,你可以救他。你沒有能力救他的時候,他暫時還不理會你,為什麼?幫不上忙,害他沒用處;害他的時候,他會想辦法來救我,他就來了。解決這些魔障的方法,念佛是最殊勝的方式,你跟冤親債主講,勸他念佛:跟我一起念佛,跟我一起拜佛,跟我一起念經,我們將來同生極樂國,不要害怕。你家裡面供阿彌陀佛的像,供養《無量壽經》,或者是《佛說阿彌陀經》,你要知道這部經典是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讀這部經的人。黃念祖老居士在這個本子,我們在前面讀過講過。黃老也是密宗的金剛上師,密宗裡面灌頂,很多人都希望上師給他灌頂,上師灌頂到底靈不靈?很難說。實際上連「灌頂」這兩個字怎麼講法都不懂,都誤會了,以為灑一點水,這灌一下就灌頂了,你的罪就消了,福就得到了。那你們每天晚上洗澡的時候,沖那個是大灌頂。黃老跟我們解釋,「頂」是至高無上的大法,頂是這個意思。至高無上的大法是什麼?是《無量壽經》、是《阿彌陀經》、是一句六字洪名,至高無上的大法。「灌」是什麼?傳授給你。把這個大法傳授給你,叫做灌頂。
所以黃老講得很好,《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一遍,誠心誠意去念,念的時候不要有妄想,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恭恭敬敬念一遍,十方一切諸佛給你做了一次灌頂,你說這個多殊勝。你每天念兩遍就兩次灌頂,念三遍就三次灌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不必去找個上師給你頭上滴幾滴水,那個沒有效果。這摸摸頭,有人找我,我就告訴他,每個人頭上都很骯髒,摸了之後傳染病都傳染過去了,這個道理要想通。所以真的要明理,如理如法的修行,我們才能得到真實利益。所以,不要被形式欺騙。
形式在什麼時候舉行?在舞台表演的時候,唱戲的時候,表演給不懂佛法、初次到這邊來的,給他看的,那是有必要的,接引眾生。所以佛教有很多儀規、儀式,那就跟舞台表演一樣,接引大眾的,不是給真正修行人;真正修行人重實質不重儀式,這要懂得。所以儀式不能夠廢棄,它是接引眾生的一種手段,這我們一定要曉得。連我們新加坡納丹總統都知道。有一次我們在一起吃飯,我們坐在一起,那時候他還沒有做總統。他告訴我,他說佛教他最尊敬的,所有宗教裡頭他最尊敬佛教,他是印度教徒,他說: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這話是內行人說的,外行人不懂。
我第一次聽這個話,「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是章嘉大師講的,以後再沒有聽到人有這個說法,沒想到碰到納丹總統他說這句話。所以形式,像做法會這種形式都是接引初機的,初機人喜歡熱鬧,到這兒來看看,看看給他種善根,是這麼個意思。實質上的利益不是在這些形式上修,內心,心地法門。所以佛法講內學,是在內心上做一個轉變,用現在的話說,是在思想見解上下功夫,把這些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糾正過來,叫內學。
經文裡面講「放無量光」,光是什麼?光就是廣長舌相。因為說法,舌是最重要的一個工具,你沒有舌就不能說話。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三百餘會四十九年,這舌相放光,這就是放無量光。也許有人說,世尊說法也不過是四十九年,那還是有量不能說無量?那就是你只看到形式上的說法,這是有量的;如果你要看到實質上的說法,你就知道那是無量的。實質上是六塵都說法。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啟示我們,如果我們要是會了,真正會了,你就入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在哪裡?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無一不是。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界跟西方世界沒有兩樣,也是六塵說法。根塵都放光,根是我們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哪一樣不放光!非常可惜的是放光你不認識,如果你要是認識,那你就是法身菩薩,你真的覺悟了。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接受這個薰陶,一剎那都不間斷,這才真正知道「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
黃念祖老居士在註解裡頭,引用《圓中鈔》的文字很多,《圓中鈔》是幽溪大師注的,這裡面也有一句話:《法華經》說高而不說廣,所以講「上至梵世」,就是大梵天王,這講高;這部經,是講小本《彌陀經》,小本《彌陀經》沒有說高它說廣,所以說「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我們把這個經合起來看,你才能懂得這個意思,才能看得圓滿,看到全面。表法無非都是表示真實不妄,這是我們一定要相信。它的作用就是讓我們建立清淨信心、堅固信心,永遠對這個法門、對這個經教不懷疑,那你善根就具足了。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念佛的最高指導原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佛門裡面供養佛像也都是表法的,我們學佛的人對佛像是要兩種心態來看待,第一種就像敬祖先一樣,慎終追遠。佛是我們的老師,菩薩是佛的大弟子,協助佛教導我們,對我們有恩德,我們常常紀念他,供奉是紀念他這個意思,不是把他當神明看待。第二個意思就更重要,表法的意思,佛表法身、表法性、表空義。法性不可得,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它能現一切法,一切法是它所現的,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法身就是法性,法性就是法身,這一定要懂得。
性相是一不是二,理事是一不是二,因果是一不是二,佛法裡頭說的。哲學裡面講法,它是二分,都把它分成兩個,性不是相,相不是性;能不是所,所不是能,把它分開了。佛法裡面講性相、講事理、講因果,但是它是一元的,它不是對立的。佛法裡頭永遠沒有對立的,你要從這個地方真正體會到。佛法是講宇宙的實相,經上常講「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真相裡面沒有對立的。所以宇宙沒有對立,我們人身沒有對立,人身你自己好好想想,你眼睛跟耳朵對立沒有?互助合作,它不對立,對立就打架,再也不合作了。裡面心肝脾肺它是合作的,它不對立,和諧的,真正是平等和諧,統統都第一,沒有第二。我們從這裡觀察,你就能體會宇宙也是如此。
我們自己要跟別人有意見、鬧意見,要對立,對自己來講,破壞你身心的和諧;對外面,破壞宇宙的和諧。你這個罪就很重,對你的身非常不利。你為什麼沒有一個健康身體?原因在哪裡?處處跟人對立,自己把自己的健康破壞了。人人都有清淨法身,人人都有一個金剛不壞身,很可惜你自己不知道,天天在糟蹋自己、在破壞自己,這有什麼法子!所以你跟別人對立就是破壞你自己,這是真正的愚痴、無知!佛在經典上常講「可憐憫者」,這句話裡頭的意思很深很長,我們真是體會不盡!
總得要覺悟,真學佛就是真覺悟,果真明白了,我從今而後不再糟蹋自己。不再糟蹋自己,我就不能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對立,我們一定要互相尊重,要和睦相處,要平等對待,這樣子慢慢自然就能恢復自己的健康,恢復自己金剛不壞身。外面沒有人能破壞,自己破壞自己;你說外面人,他來毀謗我們,來侮辱我們,來陷害我們,只要我們不接受,什麼事都沒有。你要接受,那就不能怪他,所以他沒有過失。你要說他不對,錯了,他沒錯;我們接受過來,錯了。他罵我,罵我我怎麼接受過來?我就很生氣,我聽了很生氣,我就接受了。我要不接受,他罵我,罵淨空,「那個人也叫淨空,他在罵他,不是罵我」,我不接受,我就沒事。叫淨空的人很多,古人都有,好多!你看佛學辭典裡頭,查好多個淨空,曉得他說的是哪一個?我為什麼要接受他?所以我說他沒有錯,我接受是我錯了。
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別人永遠沒有錯,錯都在自己。自己覺悟就不會錯,自己有覺正淨,永遠不會犯錯。自己有迷邪染,那你天天犯錯,什麼你都接受,你的心就像垃圾桶一樣,到處撿垃圾,不管是好是壞統統都裝在自己垃圾桶里,你這怎麼得了!覺悟的人是好的、壞的都不放在裡頭,永遠保持清淨,那就對了。所以經典裡面我們多看就明白,有的時候佛從縱的方面去講,有的從橫的方面去講,而且大乘佛法與近代科學裡面所發現的不謀而合。這些對我們初學人來講增長了信心。科學家很遺憾的他們沒有接觸到佛法,如果他接觸到佛法,我相信科學更會突飛猛進。確確實實大乘經教能夠啟發人無盡的智慧。下面這一段我們把它念念,第二段:
【南西北方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
這是一段,這一段講四方。再看:
【四維上下。】
『四維』是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這就十方了。
【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
這是把十方一切諸佛統統都說到了,一尊佛都不漏。這裡頭有密義,也能夠看出諸佛都知道宇宙的真相,真相是一體,一體才沒有對立。我們為什麼會跟一切人事物對立?不知道宇宙是一體,所以才產生這個錯誤觀念。如果知道宇宙是一體,這就是法身菩薩。我們在講席裡面雖然也常常提到,但是怎麼講,沒有契入境界就很難。要契入境界,一定要依教修行,就是你自己要把障礙除掉,你才能入得了境界。不能夠學了就照做,而且做得很徹底,佛法真實的利益很難得到。
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我們常講虛空法界是自己的心相,自心相,心是什麼?心是虛空法界。身是什麼?身是剎土眾生。無量無邊的世界,恆河沙數世界,這世界裡面所有一切眾生跟我同一體,我們現在一般人講一個生命共同體。你說多親切,你怎麼能分?像我們這個身體,觀察身體真的能開智慧,身體裡面每根汗毛、每個細胞跟全身是一體,很像大宇宙。我們知道細胞壽命不長,人身體這個細胞壽命不長,科學家告訴我們每七年是一個周期,我們身上的細胞統統都換成新的,新陳代謝。這個道理現在同學們都知道,都有這個常識,新陳代謝,舊的淘汰掉,新的又生起來。
這裡頭有個問題,既然每七年換一次,一個舊的都沒有了,換成新的,人為什麼會老?應該是一次換的都是新的,不能夠老。一點都沒錯,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確實不老。它為什麼換的時候都換成舊的東西,它不換新的,全換成舊的,而且還換壞的,這不糟糕了嗎?像我們買一部車一樣,我們這個零件,到一個時期要換零件的時候,一定換新的,結果怎麼樣?換舊的,而且還換壞的,這糟糕了,這是愚痴到極處。你之所以會換舊的、會換壞的,就是你的念頭錯了。如果你要是覺正淨,你所換的決定是新的不會換舊的,那你就長生不老,不是沒有道理,這是事實真相。你有煩惱,你有憂慮,你有牽掛,你有得失,你就換不到新的,你去換人家都給舊的給你,所以你很容易老化。你能夠把是非人我、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一切得失利害、憂慮牽掛統統放下,那你這細胞新陳代謝都是新的、都是最健康的;即使外面有什麼傳染病感染,都染不到你。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你有免疫能力,你是新細胞,你不會受感染。
佛法裡頭好多道理,都要在我們自己好好去學習,好好去發掘。諸佛所說確實是真實言,真實到極處,純是真實,無有虛妄。所以有福的人聽了之後,直下承當,完全接受,一絲毫疑惑都沒有。我們認真努力依教奉行,得的利益是自己的,無比殊勝的利益,我們為什麼不乾?所以經典稱為寶。世間一切珍寶、七寶,那都是假的。唯有經典是真正之寶,它不但能幫助我們現實環境,改善我們的現實環境,能幫助我們提升靈性,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這個寶你到哪裡去找?你要是不學,真可惜了。
所以我們看到,佛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你看居士林外面馬路上走來走去的人,他都不曉得到這兒來聽經,為什麼?無緣,這樣殊勝的利益他聽不到。所以我們得人身遇佛法,能聞到無上甚深之法,很不容易!一定要珍惜,多讀多聽。前面沒有聽到的,我們每次在這邊講都留著有光碟,遠道從中國來的,可以把這光碟帶回去重複的聽。這部經大概講了一半,我也不曉得講了多少時間,反正慢慢講,我們現在沒有時間限制,講得詳細,我們理解得更深,得的利益更殊勝。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六四集)2004/4/2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檔名:02-034-0164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四十八面「十方佛贊第二十三」,這品經文不長,但是它也分兩段,第一段是「諸佛稱讚」,第二段是「徵釋贊意」。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後面這一段把一切諸佛稱讚的意思說出來了,這是為什麼需要十方一切諸佛來讚嘆。這是本師彌陀的根本大願,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就是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七願。佛佛道同,所證的跟所得到的無不平等,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相好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福報,無一不平等。為什麼阿彌陀佛這樣特殊,被一切諸佛來稱讚?好像彌陀比一切諸佛要高一層的樣子,實際上真的是平等。為什麼諸佛讚嘆?
古德告訴我們,在無量法門裡面,通常佛家常講八萬四千法門,實際上是無量法門。無量法門當中,念佛往生這一門確確實實是十方一切諸佛所沒有的,不是他不能,是他沒發這個願;智慧神通道力統統都平等,諸佛沒發這個願,阿彌陀佛非常難得發了這麼一個大願。這個願一發之後,十方諸佛沒有一個不歡喜。這也就好像是我們沒想到,他想到了。一切諸佛都知道我們是同一個生命共同體,所以決定沒有嫉妒,決定沒有障礙。彌陀既然發了這個大願,一切諸佛都歡喜,這樁事情就委託阿彌陀佛去辦去。就像辦學校,他去辦一個大學,十方諸佛到各個地方替他招生。怎麼個招生法?讚嘆就是招生。對他這麼讚嘆,眾生聽到歡喜,都希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就是見一切諸佛,阿彌陀佛是個代表。這是一點都不假。
你見到某一尊佛,你不見得能夠見到一切諸佛,但是見到阿彌陀佛,肯定立刻就見一切諸佛。這是經上都跟我們說得很清楚、很明白的。這是彌陀本願威神之力,這他老人家給我們的加持。所以這個利益在十方諸佛剎土裡面沒有,沒有這麼大,沒有這麼圓滿;就是往生到華藏世界,這《華嚴經》上華藏世界,這就很不容易了。在我們這個世間,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你將來證果成佛都是在華藏世界。這個成佛並不是究竟的佛果,成佛是成分證佛果。禪宗講得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天台大師稱為分證佛,確確實實明心見性了。但是我們知道,初見性的人(這是圓教初住菩薩)到證得究竟圓滿是如來果位,這個位次總共有四十二個位次,所證的淺深高下確確實實有差別,但是都稱為諸佛如來,都是諸佛如來,都不是假的。
所以從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證一分真性,要證到究竟圓滿,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要多長的時間?三個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就像念書一樣,你才能把你所有課程學完,要這麼長的時間。可是如果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時間就大幅度的縮短,這就是彌陀淨土跟其他諸佛剎土不一樣的地方;你在別的佛土成佛時間長,你在西方淨土時間短。正因為這個道理,所以華藏世界這兩大菩薩,文殊、普賢;華藏世界導師是毗盧遮那佛,文殊、普賢是他兩位助手,要是以我們學校的比喻來說,毗盧遮那就好比是校長,文殊菩薩好比是教務主任,普賢菩薩訓導長,一個是教務長,一個訓導長;這兩個人天天在勸導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從初住到等覺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發心求生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天天都在勸。
我們知道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誰難信?華藏世界三賢位的菩薩很多不相信。三賢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十個位次,他們還是有執著,不相信、不接受文殊普賢的勸導,還在華藏世界修。但是登了地都接受,你看看這個法門多麼殊勝。在華藏世界裡面你證得初地,地上菩薩,這是《華嚴經》上說的「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這句經文很重要!始是初地,終是等覺,等覺也叫十一地。從初地到等覺,他們修什麼法門?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也就是說,到這種程度對於文殊普賢的教導沒有懷疑了,完全能夠接受,依教奉行。《華嚴經》以這種方式顯示出彌陀淨土無比的殊勝不可思議。
所以諸佛讚嘆,就像世尊在本經讚嘆一樣的,一個說法,讚嘆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釋迦牟尼佛讚嘆代表一切諸佛的讚嘆,一切諸佛就是我們前面念過的十方恆河沙數的世界,每個世界恆河沙數諸佛,沒有一個不讚嘆!顯示出一切諸佛無量無邊的功德,最後統統都歸阿彌陀佛。用意在哪裡?今天我們要談這段經文,要來說明用意。用意就是叫一切眾生聽到、看到,發心念佛求生淨土,共入彌陀願海,往生極樂世界,在一生當中成就無上菩提。如果不是十方佛這樣讚嘆,怎麼能夠讓這些業障深重的眾生生起信心?這就是諸佛讚嘆真正的意思。因為一切諸佛都是希望眾生早一天成佛,要想達到這個願望,勸導大家往生淨土這個願望就達到、就圓滿。
生淨土就決定成佛,最長的時間也不過是十二劫而已。如果我們在這個世間肯努力、肯認真,真的乾,下面一品就要講到,下面一品我們今天講不到,下一次來的時候我們就講到「三輩往生」。三輩往生裡頭最重要的義趣,就是我們可以取上上品往生,問題就是你懂不懂,你會不會,你肯不肯乾。上輩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那不是普通菩薩,一生當中你確確實實證得七地、八地,證到這樣的果位。一般人不相信,我們念佛求往生的人也不敢承當:我只要下下品往生就可以了,上品上生我怎麼敢期望?那你就不能上品往生。你自己要有信心。我們中國古大德常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我們目標定在上品上生,上品上生上不了的時候,還有個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如果你把目標定在下下品往生,那再一下就沒有了,你去不了,這個道理要懂。我們要把自己的標準定得高,高的取不到,不得已還求其次,次的是中輩。這到底下一品經我們要細說,因為這是講到往生的理論跟方法。黃念祖老居士註解的分量也特別多,注得很詳細。
經文一開端提出個問號,『何以故』。何以故是問號「為什麼」,就是說:為什麼這十方一切諸佛都讚嘆阿彌陀佛無量功德?下面這是世尊為我們解釋,『欲令他方所有眾生』。這個「他方」是指極樂世界以外的都叫他方,以極樂世界為中心,極樂世界的四面八方上下,叫十方,十方諸佛世界像前面所說的無量無邊。諸佛無量無邊,眾生那更不必說了,眾生是無量無邊。『所有眾生聞彼佛名』。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諸位要曉得是遍法界虛空界,其他佛的名號不能跟他相比,那就是沒有人給他宣傳。他的名號是十方一切諸佛都給他宣傳,這個世界的狀況十方一切諸佛都為眾生介紹。就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無量壽經》、講《觀無量壽佛經》、講《阿彌陀經》,這三經是專門介紹彌陀淨土的。講一切經論裡面附帶介紹淨土的,大概將近有兩百種經論,附帶講到的。
所以古大德常說,世尊一生講經說法教化眾生,時時刻刻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由此可知,淨土法門真的殊勝。在一切法門裡頭,雖然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理上講,事上不平等。不平等不是法門不平等,是一切眾生根性不平等,一切眾生的業力不平等,對於一切法門修學就有難有易。我們難易當中取什麼法門?當然取容易的。容易的你好學,你容易成就,難的你很不容易成就。說到一切法門難與易,古大德也有個比較。大乘跟小乘,大乘容易,小乘難。我們淨宗祖師有一個小冊子勸我們念佛往生的,這個小冊子的名字叫《徑中徑又徑》,這個「徑」就是近路,很容易走的路。大乘跟小乘兩個比,大乘是近路,怎麼說?小乘很不容易修成,修成功之後才只是阿羅漢,只脫離六道沒有出十法界。但是大乘成功之後,他就超越,超越十法界。所以大乘跟小乘比,大乘是近路。
大乘裡面法門很多,我們現在講的大乘有八個宗派,這八個宗派裡面有容易修的,有難修的。所以大乘是近路,近路裡頭還有近路,這個近路就是禪。大乘八個宗派,禪是近路。所以中國的禪風非常興旺,也確確實實從佛法傳到中國來修禪開悟的人代代都有,真的是近路,他超越十法界,比阿羅漢高得太多。可是禪雖然是個近路,還有比禪更近的近路,那就是念佛。禪需要上上根性的,你看六祖所接引的對象是上上根人,上根人都不行;上根人參禪都不能開悟,開悟要上上根人,我們現在講天才,他不是凡人。禪是一步登天,你得有這個本事能上得去,一步就上去了。上不去呢?這從前老師就告訴我,掉下來粉身碎骨!你得有這個本事。所以老師勸我:不能學禪,你決定上不去。
可是比禪更殊勝的是淨,淨是帶業往生,下下根人一生都能成就。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確實看到很多例子。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在中國、外國,看到很多念佛人往生,走的時候瑞相希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我們居士林的老林長陳光別老居士往生,這裡很多同學都看到的,他是真的去,不是假的。他預知時至,三個月之前就知道他哪一天往生,說得一點沒錯,這都是為我們現身說法。
老居士之所以往生,雖然一生學佛,學佛並不得力,而是晚年生病了,把工作放下,躺在床上養病。養病期間,我在居士林講經都錄的有錄相帶,他把《無量壽經》錄相帶拿回家去,一天看八個小時,聽經!每天聽八個小時,除了聽經他就念阿彌陀佛,他萬緣放下了。一遍聽完從頭再聽,我也不知道他聽了多少遍,兩年,他功夫成就了,跟李木源居士說他要往生了。李木源居士要求,不行,那個時候他是這個地方的林長,居士林人事不穩定,你要走了之後,恐怕居士林會失控,所以要求他不能往生,要多住幾年。最後他想想,他說:好,我就再住兩年。沒錯,兩年,到了兩年之後他說他要走了。這一邊大致也都安定了,董事重新選舉,選李木源居士做林長,他就走了。就是說他聽經聽了四年,除了聽經就念佛,萬緣放下,心淨則佛土淨,這是我們看到的。
你要不放下,你走不了,一定要放下,不能有絲毫牽掛憂慮。憂慮使你懷疑,你對於淨宗的性相理事因果,你沒有透徹了解,你疑惑。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所以他沒有疑惑,天天聽經,他沒有疑惑。自己年歲大了,家庭事業都交給兒女,不聞不問,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他淨業成功了。這些都是為我們現身說法的。我們讀經,在經上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又有這麼多人依教奉行,做出來給我們看。陳光別老林長是生病,床上躺了四年,頭腦清楚,一點都不迷惑,走的時候清清楚楚。走之前兩天找我去給他皈依,我跟他見最後一面,囑咐他一心求生淨土。還有不生病的,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我在過去幾十年當中看到好幾個。別的事情可以騙人,這個事情不能騙人,站著往生的。
還有在美國華府周廣大先生,我們不稱他居士,為什麼?他一生沒學過佛,臨終的時候聽到阿彌陀佛,臨終前三天才皈依,才念佛,他也真的往生。這就是彌陀十八願,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也給我們作了證明。周先生是中國人,移民在美國開麵包店,這個人非常忠厚,有慈悲心,常常救濟這些窮苦的人,麵包賣不掉的剩下來的,他都去布施。臨終也是得的癌症,很痛苦。那個時候華府有個佛教會,我曾經一度在那個佛教會擔任會長,我們有一個同學念佛念得很好。因為人病到那個時候醫院醫生已經放棄醫療,把人從醫院抬回家,沒有法子了,這才到處求神問卜,這我們中國人習慣。就找到這佛教會,問問佛教會有沒有辦法救他。我們這邊就去了幾個人,看他那個樣子沒有辦法再好了,就勸他放下,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再想住人間了。他聽了之後覺得有道理,就接受了,就告訴他家裡人不要去找什麼藥,求什麼醫生希望他的病好,全家都跟我念佛,我們求往生。這很難得,真不容易!一說他就相信,他就接受。全家人都幫他念佛,佛教會也有同修們輪流去助念,三天,三他就往生,佛來接引他。這就是緣非常希有,你要遇不到這個緣,可惜了。他自己的福報、善根深厚,臨終的時候聽勸,你勸導他馬上就接受,立刻就依教奉行,頭腦清楚,一點不迷惑。這是他善根福德現前,遇到佛緣,他真的能走!
這些例子讓我們親眼看見,親耳所聞,決定不是假的。所以我們要想求往生,我是常常勉勵同學,在生前第一樁大事情要消業障、要化解怨懟,冤家對頭要化解。你要不化解,到臨命終時業障現前,那就去不了。你看多少人念佛念了一輩子,臨命終時業障現前,最常見的迷惑顛倒、不省人事,這就痲煩。人在這種狀況之下,肯定是隨著業力轉,繼續去搞輪迴。所以往生最重要的第一個條件,臨終走的時候清清楚楚,神智清楚一點不迷惑,自己才能做得了主。六道裡面去投胎,哪一個頭腦清醒會到餓鬼道、會到地獄道去,會到畜生道去?肯定他不會去。他為什麼會去?糊裡糊塗去了,這一迷惑就去了。所以說清醒絕對不墮三惡道。你們要注意到的是,看到人家送終,他臨走的時候雖然不懂佛法,不知道念佛,但是他走得很清楚、很明白,一點都不顛倒,他來生肯定是人天道,他絕對不會墮三惡道。凡是墮三惡道的人都是業障現前,迷惑顛倒,自己做不了主,糊裡糊塗就去了,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
所以彌陀名號,一定要一切諸佛來給他宣傳、來給他介紹。十方世界的眾生,業障深重眾生看到一切諸佛都在讚嘆、都在介紹,當然就相信了。我對於淨宗法門的相信也是看到這些情形,原先我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只是說哲學,我跟老師學哲學,他跟我說:佛經哲學是世界上所有哲學最高的一門學問。我從這個地方進門的,佛經哲學,把佛經當哲學來研究的。那個時候老師告訴我,佛經裡面講到最高的哲學只有十分之二,另外十分之八是迷信。這對我產生很大的影響,至少影響我三年。頭三年時我只接受佛法裡面的性相兩宗。他講佛法十分之二就是性宗跟相宗,其他八個宗那十分之八,他說那是迷信。所以我們只留意這兩宗的東西。
可是我一接觸佛法就遇到一個好老師,這個老師是專門學佛的,不是學哲學的。學哲學的他是兼修,我現在找一個專修的,章嘉大師。跟章嘉大師學了三年之後,才發現方老師說的有問題,我真的發現,方老師看到的佛學只是在門外看到的,看到這個大門非常莊嚴,裡面沒有看到,認為裡面是迷信,他只看到外頭園牆之美。入到裡面之後,才知道方老師所說的那個迷信,那真不迷信,那個比他所講的還要高一層。你不深入不行,不契入,你看不到東西,所謂是登堂入室。不過方老師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真正做學問的人,他晚年登堂入室了。因為他教我那個時候他才四十幾歲,那個時候對於佛法還是不夠深入。可是他到六十幾歲之後,境界完全不相同,這是個真正讀書人,真正用功的人。所以他非常非常可惜七十九歲就走了,他要能多活十年,對於台灣的佛教會產生很大的作用。也就是剛剛契入境界他就走了,這是很值得我們感嘆的、遺憾的一樁事情。
這是說到影響,一切諸佛來作彌陀的影響眾,讓我們從這些莊嚴的場面真正生起清淨心,對這個法門決定不再懷疑。所以黃老居士在這個註解裡面說,這一段經文是說明諸佛讚嘆的本因,「蓋欲眾生聞名生信,發願求生,悉證無上菩提」,目的在此地。古大德說得好,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是第十八願的圓滿成就。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又必須要知道,近年來日本有一個支派叫本願念佛,他們疏忽了大經,只相信這一願,四十八願他只要第十八願,其他都不要。這樣念佛能不能往生?決定不能往生。這叫什麼?斷章取義。這是我們不但是學佛,連做世間學問的人都應當忌諱,不可以斷章取義。為什麼?很容易產生誤會。
我們在前面第六品裡面說得很詳細,四十八願,願願都互攝,也就是說每一願都包含其他的四十七願,少一願,你這一願就不圓滿。你單單要十八願,其他都不要了,這一願也沒有了,這個要知道。又何況三輩往生、往生正因之後,就是跟我們講發菩提心,第十九願就是發菩提心。你看看三輩往生最重要的一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第十八願是一向專念,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經上明明這一句話,這是前面兩願,你只有一願,沒有發菩提心去不了!你怎麼樣念也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你沒有發菩提心。
在「三輩往生」裡面,上輩、中輩、下輩,最後一段一心三輩,都是同樣這一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什麼是菩提心?我們最近這十幾年來為了大家容易明了起見,我們就不再講「直心,深心,大悲心」,或者是《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我們不講這些名詞,這些名詞需要解釋,一般人聽不懂。我把它換一句話來說,諸位好懂。我把這個三心變成了五心,大家好懂。第一個是真誠心,真誠心是菩提心之體,發真誠心,一切時一切處,處事待人接物都要用真誠心。我們今天用的是什麼心?虛妄心,都不知道用真誠心。用真誠心的人他就發菩提心,真則不妄,誠則不虛。
六道凡夫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世尊在經論裡頭常常講,我們把它總結一句話來說,就是你錯用了心,你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什麼?三心二意。真心跟妄心,我們以佛法的標準來說,妄心是會變的,就是假的,真心是永恆不變。永遠不變的,那叫真心。那你就想想,我們這個心是真的、是假的?不要說對別人是假的,對自己都是假的,對自己的心早晚都不一樣,都變了,今天跟明天不知道變成什麼樣子,都不可靠。對自己都是個假的,妄心,何況對別人。
所以我常常勸同學們,因為同學們在生活當中生煩惱,這個人對我好,那個人對我變心,不好。我就常常說:你不要執著,全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所以不要被人欺騙,哪有真心?你找誠心誠意的人只有找佛菩薩,除佛菩薩之外,天上神仙都是假情假意,都不是真的。他要用真心,他就不是天人,他成佛了。這個東西你不能不懂。人家對我好,你也不要太喜歡,為什麼?不是真心。人家對我不好,你也不要生煩惱,為什麼?假心不是真心,我們就心開意解了。為什麼?不要認真。認真那自己吃虧,這虧就吃大了。知道所有一切眾生包括自己,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全是虛情假意。我們現在學佛了,學佛要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虛情假意是去不了的,他那個地方個個都是用真心,你要不用真心,那你去不了。所以妄心念佛,一天就是念二十萬聲佛號,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心不真。心不真那個佛號不管用,也就是諸佛菩薩對你念這個佛號不承認,你是虛情假意的,你不是真心,這很重要很重要,所以真誠心就很要緊。
有些人說,現在這個世界是騙人的世界,各個人都虛情假意,我用真心,我不就吃虧上當?你又怕吃虧又怕上當,為了怕吃虧、怕上當,還是虛情假意跟人家應付,這好了,西方世界去不了,來生來世還是搞六道輪迴,這個虧吃大了。眼前吃一點虧、上一點當沒有關係,我活一百歲,頂多我吃一百年的虧、上一百年的當,這個上當完之後,我再也不上當,我到極樂世界去,我再不上當了。所以這個帳要會算,不怕吃虧,不怕上當。人家對我虛情假意,我對人真誠,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用真誠心,我也用真誠心。
真誠心起作用,真誠心對自己叫深心,深心不好懂,我說了三個: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這就是深心。所以對自己要清淨、要平等、要覺悟,不可以迷惑,對自己。如果你要是用虛情假意,你對自己決定是染污心,是不平的心,是迷惑顛倒的心,你的虧就吃大了。《無量壽經》上「清淨平等覺」是深心,你要能得清淨平等覺,你的生活多快樂,你多幸福,你多美滿,心裏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
我常常講,決定不跟一切人事物對立,沒有對立,沒有矛盾,這是真心。對待別人是一片慈悲,慈悲是真正的愛心,清淨的愛心,這是佛心,這是我們自己本來的心。我們本來就是這個心,現在是迷失了真心,迷了之後就變成妄心。現在在日常生活當中,妄心當家作主,真心不見了,真心是不顯,不是沒有,真心在,永遠沒有離開你。可是你從來不照顧它,從來也不問它,所以雖有,它不起作用,這樣就搞成六道輪迴。
所以學佛的大根大本,從前李老師常常跟我們講,學佛怎麼個學法?改心,換心。換心不是叫你到外面動手術去換心,不是這個意思,把妄心換成真心,把虛偽的心換成真誠的心就對了。只有一個真誠處事待人接物永恆不變,絕對不吃虧,絕對不會上當,一點都不要害怕。你們大家看我學佛五十多年,我也給你作證明,表面上看到是吃虧上當,後面大的福報來了。一次大的衝擊、困難,我們不放在心上,心裡頭若無其事,想辦法避開就是。可是避開之後,海闊天空!我常常講,走出去之後,金色光明,無比的殊勝。
所以一切障難,我們佛門講魔障,不是魔,是佛菩薩在那裡示現,也是佛菩薩來考試,考試通過了,馬上就升級。通不過呢?通不過就墮落,就往下墜落。時時刻刻有些障難,統統都是考試,天天在這裡小考、大考,我們天天都通過,天天都在往上升,這就自在!煩惱輕,智慧長,決定不生煩惱。對於找痲煩的人,不但沒有怨恨心還有感激,為什麼?他是來考我的。他來毀謗我,看我生不生氣,看我接不接受,來考我的。如果我不接受、不生氣,我就通過了;我要是接受過來,我很恨他、氣他,那我就墮落。你說他是佛還是魔?
如果他來毀謗我,我就生氣,我就恨他,他是魔,我就遇到魔了。他來毀謗我,我不生氣,我一點瞋恨心都沒有,我還感激他,他替我消業障,他是佛。中國古大德常講:無佛亦無魔。佛跟魔都是自己心變現的,你一念清淨平等覺,對方統統是佛,沒有魔;你一念迷邪染,十方一切諸佛來統統都是魔,沒有一尊是佛。所以告訴你,外面無佛亦無魔。佛從哪裡來?我們自己一念覺正淨變的統統是佛,迷邪染統統是魔。你要懂這個道理,這是真理。然後你就能夠體會到,這個世間人哪個人是善人、是惡人?你用善心對待他,沒有一個人不是善人,人人都是好人;你煩惱起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是惡人,沒有一個好人。這就是佛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你自己要會轉境界,你才會有快樂。所以快樂、煩惱都是你自己心裡變的,你怎麼能怪人?你能夠轉境界了,楞嚴會上講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你就跟佛菩薩差不多了。
佛菩薩的本事就是能轉境界,凡夫可憐就是被境界轉。被境界轉,你怎麼能出得了六道輪迴?你能轉境界,馬上就超越了。我們學佛,這一點本事沒有學到,叫白學了。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就在這一點。我們常常看到,也非常感嘆,兩個人本來很好,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微不足道)起了爭執,居然吵起來,變臉的時候兩個人不往來了。我就看到很多。我就想起來,老子講的「和大怨,必有餘怨」。因為我們知道它根在哪裡,眼前這些小事,這是緣。根是什麼?根是過去生中他有怨結,這個緣一碰到把過去世的怨結引發出來,才起衝突。如果要是過去生中阿賴耶識裡頭沒有這個怨結,再嚴重的也一笑了之,沒事,不會產生這麼樣大的衝突,不可能。
所以現在社會上這種事情很多,就說明眾生無始劫以來,阿賴耶裡面含藏著跟一切人事物的怨恨。這個習氣很深,不定在什麼時候碰到哪個人,小事情就爆發了,就引起來了,這很遺憾的事情。使我們想到,這個時候有,古時候沒有嗎?我們這個世界有,為什麼華藏世界沒有?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應該一有一切都有。我們會想到這些問題。華藏世界為什麼沒有?華藏世界,毗盧遮那如來、這些大菩薩天天在講經說法,人家覺悟了。雖有這些怨結,他伏住,他不容易發作,也就是大家想通了,都有能力轉境界,不被境界轉。極樂世界亦復如是,彌陀天天講經說法,在教學,從來沒中斷,諸大菩薩也是天天在作示範,所以那個世界的人他不迷。在我們這個世間,古時候講經說法的人多,這個社會裡面到處你能夠聽到、你能夠看到正法、倫理道德;你能看到,你能聽到。接受聖賢人的教誨,所以小的衝突起來的時候,他自己能夠伏住,不會產生重大衝突,教育!中國古聖先賢對於教學非常重視,「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主持教育的人,負責教化的人,無不是以身作則,接受教學的人,他服!他本身做到了。
最近,中國鳳凰電視台要找我去做一次講演,我的講題「雍正皇帝上諭」。好像我們這裡也印了不少,也已經印出來了,看看你們同學能不能拿到。清朝前三個皇帝,好皇帝!所以國家有一百多年承平盛世。這個盛世怎麼來的?教化來的。雍正做皇帝雖然只有十三年,影響很大,他確確實實是好皇帝,以身作則。我們今天講種族團結、宗教團結,這個宗教團結是雍正皇帝提出來的。那個時候是儒、釋、道三教,他說三教是一家,三教是一體,應該三教合一,不要彼此毀謗,這上諭裡頭講得很好。所以我是用他這材料來作講題,符合現代世界上提倡的多元文化。我們宗教要團結,族群要團結,我們中國最初講團結的是雍正皇帝,三百年前就講宗教要團結,宗教要和合。宗教都要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如果說是我們這一個宗教裡面有很多派別,這彼此派別互相不往來,那成什麼話?這就大錯特錯。
我在三年前到日本去訪問,日本淨土宗也有很多不同的派別,在歡迎會上我們統統都見面了,我去的時候都來歡迎。散會之後,就有日本的朋友告訴我,他說:他們這些宗派平常都不往來的,法師你今天來,他們能夠都來,這很難得,這是盛會。我才曉得彼此平常不往來。日本如是,我們台灣也不例外,很多寺廟裡面都不相往來,互相拉信徒,彼此自贊毀他,不相往來。所以我聽了之後,我也很難過。
我離開的時候有個歡送會,他們都來了,歡送會上我就說話,也勸他們大家不可以不往來。為什麼?佛教無論是哪個宗派,不要說是我們淨土宗,中國佛教有十個宗派,每個宗派依據的經典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如果我們彼此互相毀謗,這就是毀謗三寶。我淨土宗好,你禪宗不如我。禪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傳的?那你毀謗禪就是毀謗釋迦牟尼佛,你毀謗禪宗經典,你就謗法,歷代依照禪宗修學的人那是僧,你就是謗僧;謗佛、謗法、謗僧,你看看《戒經》裡面結罪,你將來果報在阿鼻地獄,錯了!
佛教導我們的是互相讚嘆,不可以互相毀謗,你看看《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修的法門不一樣,沒有看到有一個人說:我這個法門好,別人都不如我。一個也沒看到。你所看到的是每一個善知識都說:法門很多,我只懂得一個,你要參學,我不如他們。都是自己謙虛,讚嘆別人,不是自己誇張去毀謗別人,不是這個意思,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所以我說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我們是親兄弟,不同的宗派我們是親兄弟。我們自己要不往來,要互相毀謗,就像一個家庭,一個父母生了十幾個兒子,兒子彼此都互相敵視、互相不往來,你說那個父母心多難過。我說同樣道理,我們各個宗派不相往來,釋迦牟尼佛天天流眼淚。我們這後世的學生叫大不敬、大不孝,你學佛還想成就,哪有這種道理!你的成就都在阿鼻地獄。所以我勸他們,我們自己要團結,要常常往來,要常常走動,像一家人的樣子。
對於不同的宗教?不同宗教是我們的堂兄弟、表兄弟,還是一家人,不可以毀謗,我們這個社會才會和諧,世界才會太平。不可以敵視,敵視就有鬥爭,就有戰爭,就有痛苦。我們現在需要安定,需要和平,需要化解衝突,那就要肯定所有不同宗教是我們的堂兄弟、表兄弟,一家人!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我們今天要學佛,要學上帝。《聖經》裡面講「上帝愛世人」,這句話意思很廣!愛世人不一定是基督教徒,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你是人,上帝愛世人。
我在日本,基督教有個牧師,石井牧師,在日本很有名、很有地位。他來訪問我,在電視台,訪問在電視台播出。他提了很多問題,這個牧師非常開明,他是大學教授。他最後問我一個問題,他說:我們基督教就是心量太小,不能包容。他問我:法師,你看看這有什麼法子能解決?我就告訴他:解決這問題就在《聖經》上。他說:《聖經》,《聖經》哪個地方?我就跟他講:上帝愛世人。有、有!上帝愛世人,沒有說愛基督徒。所以我就跟他講:上帝愛我。我然後講:不愛你。他說:為什麼?我說:上帝愛世人,我也愛世人,所以上帝會愛我;你只愛上帝不愛世人,所以上帝不愛你。
上帝怎麼愛世人?上帝愛世人太抽象了,上帝怎麼愛世人?上帝一定需要他的信徒、他的神職人員,代表上帝去愛世人。我說這就對了。佛弟子代表佛菩薩把慈悲心給一切眾生,你們神職人員要代表上帝愛世人。他服了。解決問題都在你經典上,只要依教奉行,你才是真正神的兒女,眾神尊敬。你今天只知道尊敬神,不懂得神的意思,神愛世人,你們不愛世人,你們跟世人對立,神心裡多難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你一定要懂得、要明了。所以石井跟我也交上好朋友了,每次到日本去,我們都會見面。
這裡經上教導我們,我們是經十方一切諸佛來給我們作證明,給我們做影響眾,希望我們看到這個情形,聽到這樁事情,真正發起清淨心。清淨心決定沒有疑惑,有疑惑,心就不清淨,有夾雜,心就不清淨。不但不疑惑,不能夾雜,專修、專學、專弘,我們才能成就。所以首先要肯定我們自己是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上根,不但不是上上根,上根都談不上。我們在這一生短短几十年當中要想成就,只有一個方法,古德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所以我勸同學修淨土,修淨土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條就是《十善業道經》,第二條就是《沙彌律儀》,第三條就是《無量壽經》。這就曉得我們專修淨業的人,只要依這三部經就成功。你能夠把《十善業道經》做到,你就是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能夠把《沙彌律儀》做到,你就持戒了;《無量壽經》你也做到,這就是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個不能不知道。以《無量壽經》正修,《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助修,正助雙修。這三部經都不長,天天要讀,天天要學,要認真把它做到,我們這一生取西方淨土就決定有把握。
如果不用《沙彌律儀》,那你就遵守印光大師的教誨,用《太上感應篇》,用它來代替戒律。我們讀《太上感應篇》比學《沙彌律儀》還要容易,這是印光大師提倡的。他老人家一生極力提倡的有三本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你看在《文鈔》裡頭介紹這三種書,他講了幾十遍。讀《文鈔》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知道這三種書。依照這三種書修行決定往生,因為《安士全書》最後一篇「西歸直指」,就是勸你念佛求生淨土。
『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這個皈依不是形式,皈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們怎樣供養佛?佛又不在我們面前,我們拿什麼供養?我們只有用「依教修行供養」,這是諸佛如來最歡喜的,其他的供養佛都不要。香花供養,我們這邊再好的香、再美的花跟極樂世界不能比。我們這裡金銀七寶拿來供養,極樂世界人都不要!所以唯一的用真誠心、用菩提心供養,用依教奉行供養,這就對了。
今天也有些同學發心皈依,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皈是回頭,三皈不是說在形式上受了你就皈依了,靠不住。你要做到才算皈依,你做不到,皈依證拿在手上,沒效,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真正做到,那真是諸佛護念,龍天善神讚嘆。《戒經》裡面講的,真正是個皈依三寶的人,晝夜有三十六位護法神保護你,你決定遇不到妖魔鬼怪,決定不會著魔,你有護法神保護你,那是真皈依的。
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就是覺而不迷,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覺悟、依正覺,這叫皈依佛;從邪知邪見回過頭來依正知正見,叫皈依法,法者正也;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心,淨而不染,叫皈依僧。所以諸位一定要懂得,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依覺正淨,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覺是佛寶,正是法寶,清淨是僧寶。這個經上講的是平等,平等就是法寶,清淨是僧寶,覺是佛寶,經題上就具足了三寶。所以從經題你能看到這部經它的圓滿、它的殊勝。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學習的。常常能夠離開、遠離迷邪染,常常依覺正淨,這是真正皈依。
皈依決不是皈依某一個法師。要是皈依某一個法師,這個法師是我的師父,那個法師不是。你要存這種心,去幹這種事情,最後都皈依到阿鼻地獄去了。什麼罪?破和合僧,你破佛、破法、破僧,這個罪重,你有偏心。前面講所有出家人都是一家人,你在這裡搞分化,你在這裡搞分裂,這怎麼得了!這個道場是我師父的,那個道場不是的,你們不要到那邊去,到這兒來。這個痲煩大了,這是造阿鼻地獄罪業,這不可以的。
所以你真正皈依三寶之後,曉得平等法,無論他到哪個道場都好,都值得讚嘆,甚至於進其他宗教道場,我們都歡喜讚嘆。你能信神,神會保佑你,決不可以勸他:那個宗教是邪教。基督教不是邪教,伊斯蘭教不是邪教,全世界人承認它是正教,你怎麼可以說它是邪教?人家經典裡面講的都是正經話,都沒有勸人為非作歹。《古蘭經》裡面雖然講聖戰,你要懂得聖戰的意思,聖戰是保衛戰,不是侵略別人,是人家來侵略我們,我們可以抵抗。過去我們跟日本打了八年,中國是聖戰,我們是保衛戰,不是侵略別人,要明白這個意思。正神不會叫你侵略別人的。
所有的宗教徒,我們都尊敬他,我們也都是禮拜他,我進基督教堂,我會對耶穌、對十字架禮拜。人家看到都很奇怪,你為什麼拜他的?我說:你不知道,那是釋迦牟尼佛變化的,我認識,你不認識。我讀他們的經典,那是什麼?佛經,佛對他們說的,你看他怎麼說的。佛無有定法可說,對什麼人他有一種說法,我們多看看佛對其他不同族群的人、不同文化的人,看佛怎麼說法。多學,智慧就開了。佛能應付,我們也能應付。尤其是讀了《華嚴》之後,曉得遍法界虛空界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不但正教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連妖魔鬼怪也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妖魔鬼怪不過是一時迷邪染而已,迷邪染就變成妖魔鬼怪,他將來一定還會遇到佛菩薩,佛菩薩教導他,他一定會回過頭來也學覺正淨,他不會永遠迷失的。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你要懂這個道理。你心量就拓開,就沒有障礙,跟任何宗教、任何族群沒有對立,這個關係才能處得好,什麼疑難雜症統統都能化解,沒有不能化解的。
這個經上講的皈依,我們一定要懂得皈依的意義,千萬不可以錯會,皈依之後不要再增加造罪業。這個不知道意義的,就是皈依這個是我師父,那個不是我師父,這種念頭、行為就是破壞和合僧,就是在起分化作用,這個罪比什麼都重,不可以不知道,不能不講清楚。因為現在這種誤會的人很多,我們在授三皈依的時候一定要說明。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只能在此地跟諸位做個儀式。至於三皈的講解,這是比什麼都重要,我們有小冊子,有《三皈傳授》,好像還有三個光碟,過去特別詳細講解。在此地講過,好像在澳洲也講過,這邊都有光碟,回去要多聽,要把它聽清楚、聽明白,依照所講的去做,那真的回頭,真的皈依三寶,這真正是功德無比的殊勝。
皈依之後,這就勸你發心。『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願生淨土』。你看這裡有「一念淨信」,有善根,有心、向、願。我們的心要有個方向,要有一個目標,這一生當中我們一定依照這個方向目標去努力、去精進,這一生沒有空過。如果人一生沒有志願、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這一生空過了,這一生過得會很辛苦,到最後真的是一無所成。真正聞佛法之後,我們才找到真正正確的方向目標,那就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最容易的、最穩當的、最快速的、最直接的、最殊勝的,沒有能夠跟帶業往生相比,所以這個法門才被十方一切諸佛讚嘆。為什麼?人人能成就,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善導大師說過,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的。為什麼又說:淨宗修學,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萬修萬人去,何以一萬個人修,真正能往生的只有兩、三個,什麼原因?原因是他沒有修,他要修了,他就去了。他不肯依教奉行,這就沒有法子;真正依教修行,沒有一個不成就。依什麼教?依《無量壽經》就行。所以我說《無量壽經》是我們取西方淨土、往生極樂世界的保證書。你要得到保證,書上所講的你要履行,你要認真把它做到,你就得到保證。所以到下面我們還要詳細跟諸位介紹,我們要取的是實報莊嚴土,我們要取上上品往生,要有這個雄心,要有這個大願,不可以得少為足,一定要向最高峰去邁進。
一念淨信,這非常重要,這個淨信,什麼叫淨信?一念。那個一念太重要,從今天起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著保持一念。什麼一念?阿彌陀佛這一念。二六時中念念不捨,不要把這一念忘掉。這一念沒有了,你的妄念就起來,所以用一念把你所有一切妄念伏住,心裡頭有阿彌陀佛就不會有別的念頭。怎麼樣把妄念斷掉?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你看這個法門多殊勝、多簡單。我過去講《金剛經》,《金剛經》也講過好幾遍,講到經上講的「云何降伏其心,應云何住」,這很不容易講。講都不容易,你聽懂那當然就更難,這是《般若經》上說的。我說《般若經》上這些問題,要是拿到淨土宗來回答就太簡單,怎麼說?云何降伏其心,南無阿彌陀佛,心就降伏了,那個心就是妄心、妄念。云何降伏其心,就是怎麼樣把我的妄念能夠伏住,南無阿彌陀佛就伏住了。應云何住,我的心要住在哪裡,南無阿彌陀佛,住在阿彌陀佛就對了。所以《金剛經》那麼痲煩的時候,到淨土宗來就一句阿彌陀佛統統解決,你說這個法門多殊勝、多麼簡單、多麼穩當、多麼可靠。
宗門開悟真的不容易,淨宗開悟容易,只要你死心塌地抓住這一句阿彌陀佛,死都不放,你就等於開悟。開悟的人還比不上你。實在講,開悟人頂多不過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你比他高太多。他要到阿惟越致菩薩,還得修行兩個阿僧祇劫他才能修到,我們在這裡幾年功夫就成功,他怎麼能比得上?這個事跟理我們都要懂得。
但是業障這是很痲煩的事情,一定要消除。消業障是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情。業障消除,你只要把這句佛號牢牢記住,實在講要會用的話,就用這一句名號,什麼業障都化解了。譬如說,你遇到這些冤家對頭來罵你,來打你,來造你謠言,來破壞你,來侮辱你,你怎麼對付他?阿彌陀佛,解決了。一句阿彌陀佛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你的心永遠住在阿彌陀佛上,什麼都不要計較,為什麼?全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假的,你跟他計較幹什麼?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世出世間什麼問題,一句佛號統統解決了。你真的要會用,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我在這個世間是暫住的,時間不長,這個世間什麼樣的委屈我都願意受,都不計較,這個人哪有不往生的,無量劫來什麼樣的業障統統都消盡了。
所以這一句名號是消業障的不二法門。這個話不是我說的,慈雲灌頂大師講的。灌頂法師是乾隆時候的人,也是很了不起,他的著述很多,大多收在《卍續藏》裡頭,好像有二十多種,我也看過不少。他的《觀無量壽佛經疏》,疏就是註解,《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裡面講:世人嚴重的業障,所有的經論消不了,所有懺悔方法都消不了,最後還有一個方法能夠把你徹底消掉,這是什麼方法?南無阿彌陀佛。乾隆時間灌頂法師說的。我讀到這個《疏》之後,愈想愈有道理,真的是妙不可言。別人指著鼻子罵你,罵一個鐘點,你就合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一個鐘點。不要去理他,也不要去回答,也不要去跟他對罵,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看到最後什麼結果,都把他度了,他再也不會罵你。家庭不和,你就用這個方法,你家就和了;公司行號里同事不和,用這個方法,同事也和了。我們今天搞世界和平,我用這個方法,把世界和平也搞和了。一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
『至心回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你把這簡簡單單幾句經文裡面的大意、深義、密義,你真能夠體會到之後,你才真正懂得十方一切諸佛為什麼讚嘆,那個讚嘆的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令一切凡夫相信,令一切凡夫接受、皈依、發願、往生了,就是這一讚嘆就把眾生都得度了。功德的殊勝就在此地,而且是究竟得度,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證究竟佛果,而且速度非常快,不是長時間,短時間就能成就。黃老居士的註解,希望諸位自己去看,他注得非常之好,引經據典。我們現在時間有限,所以不能夠把他這個講義詳細跟諸位介紹。今天講經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六五集)2004/6/8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檔名:02-034-0165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四十八面第一行,十方佛贊第二十三。經文很好找,我們將經文念一段。
【複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我們這部經在這邊斷斷續續的續講,不能夠一氣呵成,離開的時間久了,上一次講到什麼地方我也忘掉了,我想大概可能這一段已經說過。雖說過,再重複一遍也不為過,因為我知道今天有許多新來的同學還沒有聽過,所以這是一品經的開端。在這品經裡面,這一品是一個大段,它裡面有三個小段,第一個小段是說明十方一切諸佛對阿彌陀佛的讚嘆,對西方淨土的讚嘆,足以啟發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嚮往的信心、願心;第二段說明諸佛讚嘆的甚深義趣;第三段(最後一段)說一念淨信,功德不可思議。
學佛,特別是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古大德都說是易行道。所謂易行道是比較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比較,這個法門是最容易修學的。可是我們也不能把它看得太容易,看太容易往往自己就誤事。怎樣才能夠往生?實在講一切眾生,我們通常講,包括九法界的一切眾生,在這一生當中最幸運的是遇到大乘佛法,遇到《無量壽經》這個念佛法門,無比的希有!為什麼?唯有這個法門能幫助我們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
真正要做到圓滿成就,那你對於淨宗的內涵不能不知道。這部經講得非常詳細,尤其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我讀了之後,深深體會他們師徒兩個人都不是凡人。黃念老的師父就是夏蓮居居士,夏老為我們會集這個經本;他的學生親自聽他老人家講過好幾遍,給這一部經做了一個註解,尤其是引經據典,內容非常豐富,實實在在講不亞於《大方廣佛華嚴經》,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實在是希有難逢。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有幸遇到了,在這一生當中要把這一樁事情,做為我們一生當中唯一的大事,決定要求生淨土,那我們無量劫來生死輪迴永遠擺脫,機會就在現前,一定要抓住。現在我們看經文。
『複次』,前面說得很多,另一個大段落的開始,經文上往往用複次來提醒我們。叫著『阿難』,阿難尊者是這個法會的當機眾,實在講他是我們的代表,叫著阿難,就是叫著我們自己的名字。凡是叫到名字,下面一定有很重要的開示,就是提醒我們。這一段是講「十方佛贊」。『東方恆河沙數』,首先說東方,因為我們世俗間一般講方位,總是講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所以隨順世俗用這樣的順序。東方世界有多少?無量無邊。恆河沙數是個比喻,一粒沙是一個世界,諸位想想,恆河沙有多少?佛在此地用這個來做比喻,而實際上比恆河沙不曉得要超過多少倍,真正講是無數無盡、無量無邊,這是講世界。所以這佛法裡面講的宇宙,真正說是不可思議,我們無法想像,也沒有辦法能說得出。佛為我們說出的都是有量的,所以我們要能夠從佛的言教,細心去體會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相。
『一一界中』,「界」是世界,這個世界就是講的大千世界,不是講我們這個地球,經上常講的三千大千世界,這是前面都跟諸位介紹過。「一一界中」,每個世界,每個三千大千世界也有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像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在現前這個階段,名稱叫娑婆世界。諸位要知道,這是現在這個階段,就好比我們的世間現在這個階段稱為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裡面有恆河沙數諸佛,過去有二十世紀、有十九世紀、有十八世紀,未來還有二十二世紀、二十三世紀,諸位要懂得這個。我們這個世界現在這個階段叫做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是這個階段裡面第四尊佛。佛跟我們說這個階段裡頭有一千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將來釋迦牟尼佛法運終了的時候,佛都有法運,下面一尊佛就是現在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將來再降生到這個世界示現成佛,這是娑婆世界賢劫裡面的第五尊佛。像這些,諸位從我這個比喻,時、處,你細心去體會。
這麼多諸佛如來,這不是一尊佛說的,一切諸佛異口同音,『各出廣長舌相』。廣長舌是諸佛如來為我們所示現的三十二相之一。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個人三世不妄語,如果我們過去生,再過去生,再過去生,三世都沒有一句妄語,你的舌跟別人就不一樣,你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鼻子,三世不妄語。釋迦牟尼佛的舌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佛這種表演,當年在世降伏很多外道。三十二相是果,每一個相好都有業因,「廣長舌相」是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是口業圓滿果報。證明佛說的話句句真實,沒有一句是假話,才能得這個相。那些六師外道跟釋迦牟尼佛在一起,佛說你們舌頭伸出來看看,能不能像我這樣把臉蓋住?大家沒有話說了。
所以我們從佛的相好,你就要知道相好是果。果是因修成的,果必有因。這樣的示現也是啟示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想自己的相好,尤其是現代這個社會,一般人哪一個不求自己相好?相好是屬於福報。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希望自己永遠不老,希望自己聰明智慧,希望自己有很大的財富,這些東西是我們希求的,能不能得到?跟諸位說,你有沒有聽說佛門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我可以跟大家作證明。我學佛五十三年,我講經講了四十六年,跟諸位現身作證,這句話是真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一席話,是我的老師章嘉大師教我的。我在年輕的時候命不好,非常困苦,而且人也很單薄,就是一般人講短命相,我相信。可是學佛之後,我沒求,我也沒有求富貴,也沒有求聰明智慧,也沒有求健康長壽,可是依照佛所教導我們,認真努力去修行,果報自自然然現前。
這就是老師教導我的,經典裡面所說的不是假話。我們應當要相信如理如法的去求,沒有一樣求不到。連壽命都能夠求,何況其他的最難的事情!可是更重要的,我們要在這一生當中求生淨土,這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有許許多多應驗,那麼我們對於求生淨土就充滿了信心。我在這部經上常常勸勉大家,這一次我們來學習這部經,在我來說,這是第十一遍了。過去我講過十遍,但是講得沒有這麼詳細,都受時間限制,這一次我們不受時間限制,慢慢講。
我曾經多次的告訴同學們,往生你要真正有把握,你必須把《無量壽經》認真努力的去讀誦、學習。學習就是把經典裡面的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經典裡面的教誨,變成我們生活行為。如果你能夠百分之百的做到,那這個經就是保證書,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上輩上生。底下這一章就要講到三輩九品。如果百分之百做不到,我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也不錯,百分之九十是上品中生;做到百分之八十,上品下生。這樣子的差距一直落下來,落到最低,下品下生,要做到兩成。兩成都做不到,往生就沒希望、沒把握,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經不可以不讀,不可以不依照經論教誨修行。
在小本《彌陀經》,諸位常常讀誦的,《彌陀經》上也是這麼說「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我們知道古大德跟我們說《彌陀經》是小本,《無量壽經》是大本,還有更大的本,那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前清乾隆時候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這話說得好!說得非常有道理。為什麼?《華嚴經》到末後真正圓滿成就,是要靠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才真正達到究竟圓滿。
所以古大德說:《華嚴》、《法華》是《無量壽經》的引導。如果我們把這經的三分來做比喻,《華嚴》、《法華》是序分,《無量壽經》是正宗分,《阿彌陀經》是流通分。你這樣看起來,這三經是一部經,說得最詳細的是《華嚴》。由此可知,《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綱要,就好像《大般若經》。我們六百卷《大般若經》,《大般若經》的綱要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綱要裡面的綱要,《般若心經》。所以《心經》展開就是《金剛經》,《金剛經》展開就是六百卷《大般若》,一而三,三而一。
我們淨土這三部經也不例外,《彌陀經》細說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細說就是《華嚴經》。所以學淨土的同學,如果你還有時間,那你不能不學《華嚴》,你學《華嚴》對淨土才認識透徹,才真正理解,你修學這個法門生歡喜心!大乘經教常講「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你才真正能夠得到。這在佛家稱為法味,世味沒有法味濃,你才真正體會到,才真正能契入,而得到無比殊勝的利益。如果實在沒有時間,那就好好的學《無量壽經》。到底下這兩品是非常非常重要,跟我們講「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兩品經文是教給我們怎麼去法。
前面一直是介紹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把那邊的環境跟我們說明。這一品經是勸我們要相信,十方諸佛讚嘆,統統都用最殊勝的舌相,「廣長舌相」。世尊教化眾生表現的是舌相只蓋到面孔,這個還得了,這個蓋三千大千世界!那也許我們要問:佛的廣長舌相蓋三千大千世界,怎麼我們沒看見?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為什麼看不見?因為他的舌相太薄了。你們能體會到嗎?太薄了,薄到我們無法想像,透明的,而且是沒有障礙的,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人看不到它,聽不到它,接觸不到它。到什麼時候你才能看見?如果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看見。為什麼?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你的眼跟佛的眼一樣,五眼圓明,你就看到了,決定不是假的。所以這個話不是假設,是真的。因為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諸佛如來的法身遍滿虛空法界,舌相當然遍滿虛空法界,只是我們無法接觸到,所以這是無比殊勝的現相。
這經接著後頭說,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古人說得好,舌相就是光明,光明就是舌相。放無量光。現在科學家知道,光不是一個單純的東西,也很複雜,波長不相同。我們的肉眼,實在講很可憐,在許許多多光波當中,我們只能看到這一個波段,比這個波段長的看不到,比這個波段短的也看不到。科學家雖然發明很多機械來幫助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像紫外線、X光,這些東西能夠看到幾種。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事實上、在理論上,比我們肉眼所見的波長的長波,或者是短波,都是沒有限量,都是無限量的。古德用這個來說明,好!無限量的光波就是佛的無量光,就是佛的廣長舌,這個解釋好。
確確實實『說誠實言』。這個誠實言不是講別的,是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這一句話是什麼?這一句話的內涵就是這部《無量壽經》,直接指的是這個。如果廣義,那就是世尊當年出世在我們這個世間,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都是無量光、都是誠實言。唯證方知,你要不契入,你要不能夠證實,你不會知道。佛為這個世界所說的,那就是針對這個世界上人的根性程度而言。釋迦牟尼佛示現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不是一個星球,三千大千世界!在從前我們總以為這三千大千世界,大概是像現在科學家講的銀河系。銀河系很大,這銀河系裡頭有多少億的星球,釋迦牟尼佛現在在哪個星球我們不知道。他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入般涅盤,那個地球上他又出現了,他有無量無邊的化身,這是我們能夠理解的。所以說沒有生死,只有隱現,什麼時候出現?有緣就出現,沒有緣就不見了,有緣他就來了,就這麼個道理。
佛如是,菩薩如是,我們每個人也如是。你怎麼到這個世界來出現?你不是神通,你不是道力,你是業力來的。你跟這個世界眾生有緣、有共業,這個時段你就出現了;如果緣盡了,共業沒有了,你也就沒有了。沒有了絕對不是死,佛家裡頭沒有生死,只有身的生滅,這個身滅了,那個身又生了。這我們學佛的同修都知道,六道輪迴,你出不了六道,痲煩在這個地方。你學了佛,你就有超越六道的機會。超越六道是大好事情,特別是從淨宗這個法門,古大德講「萬修萬人去」。這句話是善導大師說的,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善導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的話,那怎麼會有錯!
念佛不能往生,原因在哪裡?原因是自己不懂這個道理,就是不如理、不如法,盲修瞎煉,這樣子錯過了這一生,那就很可惜。所以我們遇到這部經,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太不容易,這個緣是無比的殊勝。如理如法,沒有一個不成就,沒有一個不得往生。往生是身有生滅,靈性沒有生滅。真正有智慧的人、聰明人,在這個世間,這個世間大乘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定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所以這些東西不能夠放在心上,要完全放下,著重在靈性的開發、靈性的提升,那你就對了,你這一生沒有白來。怎麼樣提升?這就要依靠經論的教誨,依照經論修正我們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錯誤的言行,我們要以佛陀為榜樣,以佛陀為標準,這就對了。修往生淨土的人,《無量壽經》就是我們唯一的依靠,依照這個經典來修學是決定不錯。所以無量光、誠實言,確確實實是一點都不錯的。
我們今天看到這個世間,社會動亂不安的現象,生活很痛苦!無論在物質、在精神上,非常痛苦,這是什麼原因?我想諸位同學大概有不少人都知道,禪宗六祖惠能有一個風動幡動的故事。印宗法師講《涅盤經》,下面有兩個人,坐在後面的兩個人就發生爭論,你看他不好好的聽經,他們兩個人在吵架。一個人看到外面那個幡,風吹著幡在動,一個人說幡動,那個說不是,是風動,這個說幡動,兩個人爭論不休這個幡在動亂。惠能大師看到這個現象,告訴他: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你們能不能聽懂我說這個話的意思?社會有沒有動亂?沒有,是你的心在動,所以社會才會動亂。你的心要不動,這個社會太平無事,沒事,誰說在動亂?一個道理。你能把這個故事參透,這個社會是安靜的。
所以諸佛如來應化在九法界,無論是逆境、順境,統統是寂滅相。什麼原因?他心不動。證明了佛在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話就得到證明。你心清淨,這個世界是清淨的,你心亂,這個世界是亂的;你心裏面充滿了虛幻,世界是虛幻的,如果你心裡充滿了真實,這個世界就叫一真法界。千變萬化從哪裡化的?是你自己念頭上起變化,與外面境界毫不相干。你能體會到這個意思嗎?所以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跟我們在一起,人家住淨土,人家住一真法界,我們住娑婆世界,住在這個動亂不安的時地之間,苦不堪言。
所以學佛沒有別的,至少你要學到能轉境界。《楞嚴經》上所講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轉物就是你能轉境界,無論是逆境順境、善緣惡緣,在你心目當中是平等的。你在這個境界裡頭絕對沒有分別,絕對沒有執著,這個境界就平了。如果你再能在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恭喜你,你已經入一真法界,你跟諸佛如來同一個境界了。功夫要從這個地方用。
所以我們今天,我是這兩年參加學校跟聯合國的這些和平活動,我就很感嘆,大家的念頭搞錯了,方向搞錯了。錯在哪裡?錯在我們有分別心,我們有執著心,只要有分別、有執著,這世界永遠不會有和平。為什麼?分別執著是製造對立、製造矛盾、製造誤會,那怎麼可能有太平日子?那怎麼辦?佛教導我們這個方法最好,我們把這個念頭轉過來,一切境界裡頭不分別、不執著,至少要做到這兩樣。不分別、不執著是在哪裡?是在四聖法界,超越六道了。四聖法界就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是這個境界,雖然達不到佛的境界,那已經比世間人、六道眾生高明太多!這是我們在大乘經教這麼多年的薰習,我們清楚。只要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執著,你就超越六道,不分別就超越十法界。
為什麼要起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所以過失不在外面,外面沒有過失,外面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統統沒有過失。正是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面所講的「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裡頭沒有好壞。為什麼沒有好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哪裡有好壞!好醜在哪裡?好醜是我們起心動念。我們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法界是一真;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法界就變成六道輪迴,就變成娑婆。
再說自性本來是不動的,我們的真心,我們的自性,從來沒有動過。這個動搖是什麼?動搖的是妄心。法相宗裡面跟我們講,動搖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個東西在動。這個東西真心本性裡頭本來沒有的,我們要明了,本來沒有,所以它不是真的,你不去理它,它就沒有了,你常常照顧它,它就很活躍,它就起作用。這個道理總要懂,總要把它參透,我們才真正的會覺悟到。然後你讀「放無量光,說誠實言」,你才真正懂得,否則這兩句話怎麼講都講不清楚!
『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不但是這部經,你會體會到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不但釋迦牟尼佛說的,我現在因為常常跟許多宗教往來,所以我要讀其他宗教經典,我讀了之後,發現每一個宗教都是「放無量光」,都是「說誠實言」,都是在讚嘆「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妙極了!我今天要來講《古蘭經》,跟講《華嚴經》沒有兩樣;我講基督教的《新舊約》,也跟《華嚴經》沒有兩樣,非常有味道。他看不懂,我看得懂,確確實實字字句句裡頭含無量義。所以我們的心態,這是個關鍵,學習的心態比什麼都重要。一切宗教裡頭的神聖都是毗盧遮那如來的化身,換句話說,就是毗盧遮那如來。釋迦牟尼佛是毗盧遮那的化身,阿彌陀佛也是毗盧遮那的化身,耶穌、摩西、穆罕默德,哪一個不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再跟諸位說一句真話,在座的你們諸位全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只是你自己完全不知道,跟你講你還不承認,真的,一點都不假。希望大家認真努力學習,慢慢的契入,契入之後,你就通達明了,這個意思非常非常的精深玄妙。
這裡面我們要學的,就是現前我們學了要怎樣用,怎樣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上。我們也來學廣長舌。這個廣長舌相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說的影響,我說出來的話,影響的面有多大,影響的時間有多長,你們想想這是不是廣長舌?一點都不錯。這是什麼?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佛有,我們也有。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只是我們是個迷惑顛倒的佛,我們是個糊塗佛,迷失了自性,所以做錯事。你如果是覺悟,你決定沒有妄語,決定沒有兩舌,決定沒有惡口、沒有綺語,覺悟的人決定沒有。迷了的人把性德喪失掉,對一切眾生說妄語、說假話;兩舌,挑撥是非,有意無意說人長短,批評別人;惡口,說話粗魯;綺語,花言巧語,總是做的損人利己。這是迷失自性。
迷失自性是佛經上講的「可憐憫者」,可憐憫者這句話在經上常常看到,是對迷失自性人說的。你如果是不迷,你的性德自然流露。性德,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是性德,自性本來有的,並沒有失掉,就好像人在清醒的時候他明白,喝醉酒他就胡說八道。我們這一批人就是喝醉酒的佛,醉佛、迷佛,跟諸佛如來真的沒有兩樣,現在就是你什麼時候清醒過來。清醒過來之後,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我們現在在迷、在夢中。夢,我們知道是虛妄的,所以夢中的境界你還會去想它嗎?你還會去分別執著嗎?不會了。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我們如果能夠真正知道六道是個夢,十法界是個夢,在六道十法界裡頭絕對不會把一樁事情放在心上,你的心才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清淨心才把這裡面一切狀況,所謂諸法實相看得透徹、看得明了。
所以我們要學習的,首先要懂得我們的言語,這是說一個口業它影響的面、影響時間。從這一句我們還要能體會到,語業如是,身業、意業亦復如是。意業是我們的起心動念,身業是我們的動作造作。口放光,身放不放光?意放不放光?統統放光,無量光!這些事情明了之後,我們的光明要善,純淨純善,這是我們最近這二、三年提出來的。十幾年前,我們提出修行的要領「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起心動念一定要跟這十個字相應,那我們意業的無量光、無量壽就跟諸佛如來相同;我們的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我們跟諸佛菩薩身業相同,口業相同。身語意三業相同,我們跟諸佛如來距離就愈來愈近,念佛往生哪有不生的道理?這往生就真有把握,你就充滿了信心,你一絲毫都不懷疑。
所以世緣,這個世間無論大事小事、善事惡事,一笑了之,絕不可以放在心上。自己永遠生活在真誠清淨的環境裡頭,純淨純善,你說你活得多麼自在、多麼快樂,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樣的人當然健康長壽,百病不生。我講經的時候講過很多次,人會生病,他有個病根,那根是什麼?根是貪瞋痴,佛經上講的,貪瞋痴叫三毒煩惱,病毒!你裡頭有這個病毒,外面才會常常有感染,你裡頭把這個病毒「貪瞋痴」拔掉,不生病了,人就不會生病。諸佛如來不生病,法身菩薩不生病,什麼原因?他沒有病毒,連根拔除了。他們應化到世間來,有的時候也生病給你看看,那叫示現、叫裝病,他不是真的生病。維摩居士生病了,大家去看病,用生病把大家召集起來,聽他講經說法,他不是真的生病。我們到今天把這個道理、這裡頭的奧秘搞清楚了。
我們在這經裡頭,誠實言重要。不但學佛,世間法裡面,在古時候讀孔子書的,這是講世間法,最重視誠信。在歷史上我們讀到司馬光,司馬光的成就,他自己說他一生沒有不可告人言。心地光明磊落,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不可以告人的。不可以告人的不是好事情,沒有不可以告人的事情,真誠無欺,他做到了。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修行從哪裡修起?從不妄語始,這是你真正做功夫。妄語罪很重,重在哪裡?不是欺騙別人,欺騙別人沒什麼大罪,欺騙自己。自欺欺人,自欺罪重!這對自己的傷害太大了。你說傷害什麼?覆蓋性德,覆蓋智慧,你不會開智慧,你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德相不會現前,這個東西把它蓋覆住了。
十惡五逆,把自性的相好光明、智慧德能統統障礙住了。跟諸位說,只是障礙,並沒有失掉,什麼時候你這個障礙去掉了,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它就現前。《華嚴經》上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世尊為我們說的。由此可知,我們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去掉,我們自性裡面的德能統統現前了,那是本有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說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就是迷惑,迷惑本來無。本來無,哪有斷不了的道理?只是習氣太深了,好像很不容易斷,但是一生肯定能斷得了。
佛在經上常講,凡夫修行成佛要經無量劫,經三大阿僧祇劫。這個話是方便說,是隨順眾生說。眾生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太難,所以這樣說法。如果你要是能真正下決心把煩惱習氣斷掉,一生成就!《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給我們示現的,一生成就;《法華經》上龍女給我們示現的,一生成就。那是什麼?真正下定決心克服自己煩惱習氣,從哪裡做起?從不妄語開始。你就學說誠實言,你就從這一句做起。果然這一句做到,就是語業清淨了。
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你就在這上做功夫,你就花個三年、五年,甚至於十年,都不算長。為什麼?這個功夫成功之後,身業、意業轉就很快。你在口業上花十年,你將來在身業、意業上,兩三年就成功,你就能契入境界。這個契入境界,一個最普通的現象,經你看得懂了,怎麼懂?字字句句無量義,長說短說,深說淺說,無不自在。這為什麼?是因為你煩惱去掉一部分,你的性德透出來一部分,就這麼個道理。這是真功夫!不是說在講台上講經,我要參考多少資料,我要寫多少講稿,那沒用,那死的,那個不會開智慧。智慧開了,不但是你這部經通,剛才我說了,古人講的「一經通,一切經通」。我再告訴你,這個一切經不只是佛經,所有宗教經典都通。不但所有宗教經典都通,世間所有一切學術你也通了,這真正不可思議。沒有別的,去煩惱而已,你說這樁事情多重要。確確實實就是從「說誠實言」開頭,從這個地方入門,所以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
十方諸佛這樣子教我們,我們應該在此地這樣的學習。我們以我們的真誠影響這個時代,那這個光就是橫的照,希望我們所修所作所為的能夠長時間的影響。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為大家講經說法,你看他在時間上,法運一萬二千年,就是他的影響。他的影響能夠達到一萬二千年,現在是三千年了,後面還有九千年。在空間來講,我們所知道的,我們這個凡夫所感覺的,影響到全世界,而實際呢?實際我們不知道,實際的在我們想至少他的影響力是達到整個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決不是一個銀河系,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銀河系在佛法裡面是一個單位世界,那就了不起!如果銀河系是個單位世界,我們知道一個大千世界,這是概數,不是詳細數,大概的,十億個銀河系。今天我們科學家還沒有法子突破,還沒有辦法突破十億銀河系以外的,沒有法子突破,這是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的。我以前以為單位世界是太陽系,三千大千世界應該是銀河系,他告訴我不對,這個說法錯誤。他說我們的日月,經上講得很清楚,日月是圍繞須彌山當中旋轉的。把這個銀河系中心,我們叫黃極,那個定作是個須彌山,這講法才合法。我們想想是很有道理。這範圍就擴大了,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十億個銀河系,他的影響至少是有這麼大。
又何況現代科學家的發現,這是最近兩三年發現時間跟空間不是真的。我聽到科學家的報告,在某一種條件之下,空間等於零,空間等於零就是沒有距離,距離沒有了;在某一種條件之下,時間等於零,時間等於零就是先後沒有了。這個說法跟佛在經上講的,特別是《華嚴經》講得很多。《華嚴經》上講「念劫圓融」。一念就是無量劫,無量劫就是一念,那就是沒有時間。阿彌陀佛淨土在哪裡?就在此地。你看看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裡面開示所說的,「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空間沒有了。這個話不是隨便說的,他怎麼知道的?我相信他已經契入了,我有理由相信他,他是禪宗的大德,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法師,但是他最後是念佛往生淨土。
在定中,所謂定中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時間空間都沒有了。由此可知,時間空間這個抽象概念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只要你還起心動念,它就有,就有時間、有空間這個現象。如果在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個現象就沒有了,所以法界叫一真;起心動念是無明。法身菩薩所證得的。
這是三個不同的境界、不同的現象。我們六道凡夫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具足,所以,生生世世你不能夠放下這個業因,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迴的果報。如果覺悟了,我於一切法不再執著了;還有分別,還有起心動念,沒有執著了,執著真的放下了,你在這個世間六道就沒有了。你剩下的境界,你還有四聖法界,就是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你在這裡面輪迴,還是搞輪迴。因為功夫有進退,進就作菩薩,退就變成阿羅漢,他有進退。什麼原因?那是你有起心動念、分別。如果分別沒有了,四聖法界就沒有了,你還有起心動念,這時候叫一真法界現前。起心動念是非常微細的煩惱,不嚴重,這個時候就稱你作法身菩薩,《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法界沒有了。所以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時間空間沒有了,所以叫一真法界。在那個裡面再去斷最後的無明,這個無明煩惱就是我們講的起心動念。所以在一真法界裡頭,修行就是修不起心、不動念,因為他的分別執著沒有了。這種道理我們要懂,那我們在現實生活裡面,怎麼修你就明白了。
無論是人、是事、是環境,一般人說你要禁得起考驗!順境不生歡喜心,決定沒有貪戀,逆境惡緣決定沒有瞋恚。要怎樣才能做得到?不分別、不執著就做到了,你要分別執著,你做不到。分別執著,你就有瞋恚,你就有貪戀,這裡頭就招來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事情就痲煩大了。這個事情好難!好像很不容易做到。是的,難在什麼地方?你不曉得事實真相。
事實真相是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才是事實真相。你把虛妄當作真實,虧就吃在這裡,迷就迷在這裡。你要是知道所有相都是虛妄,你還有什麼執著?你還有什麼分別?自然就沒有了。不知道事實真相,佛經上講的諸法實相,所以《金剛經》是應該要多讀讀,講得很清楚。經文並不長,五千字,讀一遍應該是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念完,裡頭有很多重要的修學要領。我們必須認知的,那就是宇宙之間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講的相。存在的時間,如露亦如電,這一句話我詳細說過,講這個存在的時間,我在《華嚴經》上用了七、八個小時就講這一句話,有沒有東西存在?沒有,真的證實沒有東西存在。
你了解事實真相,你自然放下,自自然然你不會分別、不會執著,這時候才得清涼自在。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生智慧不生煩惱,不生煩惱就不生七情五欲,不生貪瞋痴慢;生智慧不生煩惱,智慧就是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十善業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哪裡要學?不需要學。妄語兩舌本來沒有,本來沒有,現在沒有,永遠沒有,你看你多自在,你多快樂。經常騙人,自己良心不安,那就是痛苦,那就叫業障。何況還有報復,你怎麼樣欺騙人,人家怎麼欺騙你,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那真叫苦不堪言。所以這些地方我們要學,真搞清楚、搞明白,肯定我們的性德能夠恢復。下面一段是「余方同贊」,十方,東方說得多,其他的省略了,我們把文念一念:
【南西北方。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
這是說南方、西方、北方。
【四維上下。】
四維是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維,上方,下方,十方都說盡了。
【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
這個地方我們要留意,古德註解裡頭有說,諸佛所證得的是一真法界、平等法界。念佛往生的利益,因為十方諸佛剎土都有迷失自性的眾生;換句話說,幾乎都有十法界、都有六道。那麼有沒有沒有六道十法界的?有,少數,不是多數。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讀到,有純一清淨世界,我們這經上講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屬於純一清淨世界。極樂世界裡頭沒有十法界、沒有六道,這就是純一清淨世界。雖然說不多,這個不多是比較,比較說的,如果不是比較說的話,也不少!這個清淨世界也不少,裡面沒有迷惑的,統統都是覺悟的。
諸佛剎土既然有凡聖同居土,所以那個念佛往生的利益,「彌陀不共的妙法」。諸佛如來跟我們凡夫不一樣,我們凡夫總是不肯讓人,總要自己獨占。阿彌陀佛能夠建立極樂世界,其他的諸佛如來就沒有這個能力嗎?一切諸佛都有能力。那各人建一個極樂世界不是很好,何必要搞一個?這裡頭有很深很深教學的意思在裡頭。每一尊佛都建立一個極樂世界,給我們一個什麼印象?佛還不是有私心,你有我也有。我們這個世間人的毛病就是這樣,看到你有,我也想有,所以佛給我們這個示現,功德就大。阿彌陀佛建的,好!沒有覺悟的眾生統統送到阿彌陀佛那邊去,到那邊去開悟去。所以一切諸佛推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那裡辦一個大學,佛教大學,所有一切諸佛都為阿彌陀佛招生,來給他宣傳這個學校的好處,勸大家到這個學校里去讀書,親近阿彌陀佛。佛佛道同,一切諸佛跟阿彌陀佛同一個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要曉得;推崇阿彌陀佛就是推崇自己,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
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幾乎處處你都看到、都聽到衝突,衝突從哪裡來的?彼此不相讓。如果大家學諸佛一樣,都推崇阿彌陀佛,這世界就安定、就和平、就沒事了。就是不肯相讓!無論哪個人去辦都好,何必要去爭?用不著去爭。所以古大德講得好,「諸佛讓德,令歸一佛」。這裡頭的意思很深很深,統統都是在教誨我們彼此相讓,絕對沒有競爭。諸佛剎土裡頭,我們看不到有競爭這個現象,也沒有聽到競爭這個名詞,名詞尚且沒有,哪裡會有這事情!
古人說「佛佛道同」,智慧德相都是平等,究竟圓滿,無有高下。可是念佛法門,這是阿彌陀佛獨創的,所以他的利益跟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不相同,為什麼?一切諸佛教化眾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斷煩惱才能證菩提。譬如我們剛才講的,你要把對一切人事物的執著放下,你才能夠證得四聖法界,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這是十方一切諸佛教眾生,理上是如此。你要把對一切人事物分別心舍掉,你才能超越十法界,這就是一切諸佛通途法門裡面的原理原則,沒有一尊佛是違背這個原則的。
現在唯獨阿彌陀佛奇怪,他這個法門叫帶業往生。你的煩惱習氣不必斷,也就是說你的分別執著都可以不斷也能生淨土,這不得了!所以這是難信之法,十方世界沒有這個說法的。他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但是真正殊勝還不在此,真正殊勝是你沒有斷煩惱,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四土,煩惱沒有斷的人,到極樂世界生凡聖同居土;見思煩惱斷了,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執著斷了,我絲毫執著沒有了,你生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就是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是方便有餘土;如果連分別也沒有了,那你生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一真法界,那就是跟一切諸佛一樣的。
不一樣的就是前面兩個,它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就是我們講六道,它的四聖法界,跟其他一切諸佛不相同,這是西方淨土殊勝之處。人家要問我們,總得講得出來,它跟一切諸佛剎土不一樣在哪裡?不一樣在這裡,實報土一樣,常寂光土一樣,一點差別都沒有。無比殊勝的功德,就是它的四土是在一起的,當中沒有障礙,這了不起。你看我們六道,六道有障礙,我們人看不到鬼、看不到天,天人也看不到我們,這是有障礙;就好像我們有不同空間維次,維次不能突破。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它空間維次突破了,它沒有了,所以它四土在一起。譬如我們講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他們是一真法界的菩薩、是實報土的菩薩,凡聖同居土的人天天跟他見面,這很不可思議,這是十方世界裡頭沒有的,真的是聞所未聞。
最難得的是壽命長遠,這個壽命長遠是西方世界第一德。生到那個地方,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無量壽,這還得了!無量壽就給我們一個定心丸,學佛的時間、證果的時間再長,不要緊,我有的是壽命。不像在這個世間壽命很短促,你學,還沒有學成功,壽命到了。一投胎時再來,到人間來投胎,再繼續學,至少要耽誤二十年,你說這個事情痲煩大不大?在西方世界就沒有這種情形,所以他的進步很快。又何況老師好,老師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老師。老師是佛,等覺菩薩是同學,同學伴侶好!就是修學環境,那是沒有能夠相比的,十方世界找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這麼理想的修學環境,所以我們要成就,不到這裡你到哪裡去?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在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找不到。諸佛看到阿彌陀佛這麼一個做法,非常佩服,非常歡喜,你做了,我們就不必再做了,我們把所有的學生統統介紹給你。
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大?法界有多大,它就有多大。自性裡頭沒有大小,這個道理要懂。千萬不要以為那地方是個星球,恐怕無量無邊世界人移民到那邊,容納不下。就有人告訴我,他不想到極樂世界去,問他為什麼?人太擠,人口太密了。他說十方世界人都去,一定很擁擠,他不想去了。這是沒有念過《華嚴經》,念過《華嚴經》就曉得,報土有法性土,法相土跟法性土。法性土裡頭沒有大小,遍法界虛空界一個法性土。
《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微塵,微塵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我們今天科學裡面講微觀世界,量子力學,最微細的。佛說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多大?跟我們世界一樣大。世界沒有縮小,微塵沒有放大,微塵裡頭有世界。誰能夠進入?普賢菩薩。那裡面的世界,也有無量世界,也有無量諸佛,也有無量眾生。說不定我們這個道場都投影在裡頭,微觀世界裡面看到我們這個道場,看到我們的活動,這真的。微塵世界裡面還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頭還有世界,如是重重無盡。佛法裡面講的「其廣無邊,其深無底」。其深無底是講微觀世界、講重重無盡,這是性德,自性是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不可思議的境界。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但是他雖然發現很小的物質,最小的是從無中生有,現在講能量跟質量。物質從哪裡來的?是從能量變現出來的,同時它很快的又變成能量,剎那生滅。這是科學現在新的發現,確確實實是無中生有。這就是跟《心經》上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證實《般若經》上講的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那裡頭還有世界,他就沒有辦法知道,科學是永遠達不到那個境界。
所以阿彌陀佛是以性德,自性的智慧德能現出這個境界,這就所謂是四十八願度眾生。在這個經裡面特別為我們顯示,一切諸佛無量無邊功德,都在彌陀一尊佛裡面顯示出來。要記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一個法性,同一個名號,同一個智慧,力無畏亦然。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完全一樣,是一不是二。我們凡夫有分別執著,在那裡頭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都沒有了;我們思惟,那個境界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那個境界是真實的。
所以世尊為我們介紹,做這樣的一個說法,他的用意很深很深,深廣沒有邊際。我們要想知道如來真實義,確實不是一樁容易事情,古人講的「唯證方知」。這個境界本身就是不可思議,不可思,無法想像;不可議,無法說明,一定要契入,入到裡面你才恍然大悟,你才真的明白。所以他明顯的意思,無非是令十方一切眾生沒有能力自己斷煩惱的,可以選擇這個法門,求生極樂世界。這就真正是四十八願第十七願「諸佛讚嘆願」的真實義。
十方諸佛教化一切眾生,實實在在講,正如善導大師所說的「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句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一切諸佛示現在九法界,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你要講他真實目的何在?真實目的就是勸你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是怎樣體會得的?我跟諸位同學說,早年我學佛,聽到這個話有疑問,這個疑問後來在《華嚴經》上得到答案。《華嚴》,大家都曉得這大乘教裡頭經中之王,根本法輪,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好像一棵大樹一樣,一切經都是枝葉花果,《華嚴》是根本。《華嚴經》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才恍然大悟。華嚴代表八萬四千法門,華嚴代表無量法門,無量法門最後是歸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我才真正懂得善導大師這句話的意思,一點都不假。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給我們說這麼多法門?是因為人不相信,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你看看佛法裡頭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教化眾生永恆不變的原理原則,我們要學!方是方式、是方法,便是最適合的,最適合對每個人都不一樣,這個人喜歡吃甜的,你給他甜的最合適;那個人喜歡吃辣的,給他辣的最合適,飲食因地因人而異。這話說得好!就是方便,懂得那個便,你喜歡修什麼方法,他就教你什麼方法。但是無論你喜歡哪個方法、學什麼法門,世尊一定會把這個彌陀法門介紹給你,接受不接受那是你的事情,他一定介紹到。
這就是這部經世尊當年在世多次宣講的原因,不像其他的經他一生只講一次,從來沒有講第二遍,這一部經多次宣講。怎麼知道多次宣講?從現在留下來翻譯的本子內容不一樣,就曉得翻譯的人用的原本決定不是一個本子。一個本子翻得不同,大同小異,它的差別太大!最重要、最大的差別,最明顯的差別,這個願有四十八願,有三十六願,有二十四願,這個差別太大。翻譯,這麼大的事情翻錯,這不應該。所以有這三樣差別,古大德判斷世尊當年在世至少這個經講過三次,在不同的場合當中講過三次,所以傳到中國來的都是原本,翻譯的時候才有這種情形發生。多次宣講,太難得、太希有!這個本子在中國翻譯有十二種,七種失傳,失傳的本子如果我們見到,可能還有更多的不同。所以古德判斷三次以上,世尊重複講三次以上,這就是苦口婆心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不同嗜好的人,都給你介紹到。你要是能相信,肯依照這個修學,沒有一個不成就,真正是所謂萬修萬人去!
我們無量劫來的善根福德因緣,今天才能碰到,你要不是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擺在你面前遇不到。新加坡學佛的同修不少,你看到這個地方來聽經的有緣人有幾個?那些人是善根福德因緣不足!不是一樁容易事情。所以我們具足因緣要珍惜,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