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L2.利益觀(分二)
M1.願成功德莊嚴M2.願成智慧莊嚴
今M1
「願共一切眾生,修行如是供養已,漸得成就六波羅蜜、四無量心。」
這是前邊的第二科,利益。這個利益,包括前邊那個「總」和這個「別」兩種供養。現在講有什麼利益,也就是有什麼好處。在這裡邊又分出二科:第一,功德莊嚴;願所有的一切功德,來莊嚴供養十方常住三寶。第二,智慧莊嚴。現在是第一,功德莊嚴。
「願共一切眾生,修行如是供養已」:我供養三寶,又要發願,發願同這一切的眾生,天天就以供佛來做為修行,修供養。在密宗裡頭最重的、最要緊的,也就是這供養;他們用金、銀、珠寶,什麼東西都來供養三寶。修這供養完了之後,「漸得成就六波羅蜜、四無量心」:漸得,就是一點一點地、慢慢地就得到了。漸漸地就得到成就六種波羅蜜和四種無量心。
這六波羅蜜,第一,就是布施波羅蜜。你要是有錢的人,應該做布施;那麼沒有錢的人,就不能做布施了嗎?也一樣做布施。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什麼叫財施呢?就是你所有有價值的物質、很值錢的東西,來把它布施出來;這也是現出你一種真心為佛教,所以你能捨得。法施,就是講經說法;你能講經說法,這也是一種布施。無畏施,這個人正當在恐懼的時候,你能幫助他不恐懼了,這叫無畏施。這布施有三種。
第二,是持戒。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持戒,就是守護這個戒。你受戒,就要守戒;你能守住戒,這也是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彼岸。梵語是波羅蜜,此曰「到彼岸」;又叫「彼岸到」,就是從這岸到那岸去──從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中流,而達到那個不生不死的涅槃彼岸。
第三,是忍辱。忍辱說起來是容易,但是行上是很不容易的;你忍一次可以,忍兩次也可以,到三次就忍不住了;忍不住,就發起火來了,就不能忍了。忍也有三種: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生忍,對一切眾生應該修忍。法忍,你學一切佛法也應該有忍耐;你若沒有忍耐:「這佛法這麼多,我學也學不完啊!」這就有望洋之嘆。就好像望著那個大海:「這大海這麼大,這怎麼辦呢?」看著佛法這多:「啊!我什麼時候能學完呢?」這就不能忍了。你要一點一點地慢慢學,不要怕困苦、不要怕艱難,終究有一天就會成功的。無生法忍,這得到證果,才能自己得到無生法忍。
第四,就是精進。這個精進,也是很不容易修的;若是會修行的,也很容易的。怎麼樣呢?你不懶惰,就是精進了。無論你做什麼都不懶惰,不怕苦、不怕難,向前去勇猛精進。精進有身精進、有心精進。身精進,是勤修戒、定、慧;心精進,是息滅貪、瞋、痴。所以晝夜六時常常精進,你能精進,這也可到彼岸。
第五,就是禪定。這一部經上幫助人修禪定,是很合道理的。說:你這個人要先占察自已的善惡,你要是惡業太重,就不能修禪定,你就要先懺悔。在佛前拜佛,或者拜七天、或者拜十四天、或者拜三七二十一天、或者拜四七二十八天、或者拜五七三十五天、或者拜六七四十二天、或者拜七七四十九天,或者拜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那麼樣拜佛、這樣子懺悔,業障消除,然後這禪定的功夫也就成就了。
「喔!那拜一萬年,我的壽命沒有那麼長!」你可以發願生生世世都拜,拜多了,什麼時候這個業障就消沒有了,那個時候就得到清淨了。「這法師講經,盡開玩笑!」你若聽得是玩笑,就是玩笑;你若聽這是真法,就是真法。這一切唯心造,你若想它是真的,就是真的;你想它是假的,那又有什麼是真的?所以,你要是相信、有信心,我講沒有道理,你也聽出一個道理;你若沒有信心,我就講得很有道理,你也聽得沒有意思,乾燥無味的。所以這個有意思、沒有意思,是在你那兒,不是在我這兒。我講得再好,你沒有信心,就覺得不好;我講得很普通的,你那地方開了悟了:「喔!是這麼回事!這個道理講得真是對的!」你能這樣領會,那就是得到法了;你得到法,就開智慧了。
所以第六度,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智慧。般若又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是文學之類的;好像經典,這叫文字般若。由你看這個文字,然後就起了觀照的力量,這是觀照般若;由觀照又達到實相,這是實相般若。這是六度六波羅蜜。
什麼叫四無量心?快去查查佛學字典!這個四無量心,大約不要去查佛學辭典,也有人記得的。不過今天我不問了,你記得也白記得了,也沒有用的。是什麼呢?是慈、悲、喜、舍。
慈無量心:慈悲無量無量的。你不要把這個慈悲做得很小的,要大慈大悲。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這都要無量無邊的。你不要想一想:我對這一個人這麼多慈悲了,這個人還是一樣也不改過。這就不是無量,是有量。你要說:他現在不改過,將來一定會改過的;我等一等,無論如何我要想法子,把這個人救出來他。
悲無量:喔!這個人太苦了。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慈悲就給這個人快樂,悲就能拔除人的痛苦。
喜無量,歡喜舍布施。歡喜也不要有量,布施也不要有量,不要:「我已經布施很多了,我不能再布施;再布施,我自己都沒有了嘛!」把自己一搬出來,那什麼無量就變成有量了。你要是不為自己,而為這個法界眾生來做著想,那麼這就是無量心了。
M2.願成智慧莊嚴
「深知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一味平等;離念清淨,畢竟圓滿。」
「深知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一味平等」:深知,就不是普通的知道。深知「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寂滅,也就是寂靜。深知一切法本來是不動的,也就是無生無滅的;它是一味平等的,沒有分別。這是所說的空、假、中的「中」;中道離體,中道沒有任何體相的。三智,是一切智、一切種智、道種智;這箇中,就合乎一切種智。「離念清淨」:把這個念沒有了,就得到清淨。這就是空、假、中的「空」;空就屬於一切智。「畢竟圓滿」:究竟圓滿。這是這一切法的假觀,成就道種智。
這空、假、中,屬於三觀:觀空、觀假、觀中。這空觀就是一切的智,假觀就是道種智,中觀就是一切種智。這個「一心三觀」,成就三種的智慧。這就是要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有這三種的智慧了;佛有三種智慧,所以教化一切眾生,從空出假,從假流入中道,所以說究竟圓滿。
J3.別供稱名
「又應別復繫心,供養我地藏菩薩摩訶薩;以當稱名,若默誦念,一心告言: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如是稱名,滿足至千。」
這是第三科,別供稱名,特別地供養來稱名號。稱誰的名號?稱地藏王菩薩的名號。
「又應別復繫心,供養我地藏菩薩摩訶薩」:這供養十方三寶,知道一切法不出空、假、中這三種的觀法;雖然是這樣子修,還不可以。你又應該特別地把你心,就好像用繩子栓上似的,栓到地藏菩薩摩訶薩這兒,來供養我地藏菩薩摩訶薩。
「以當稱名,若默誦念,一心告言: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默誦念,就是在心裡頭念。供養地藏菩薩,又應當稱念地藏菩薩的名字,或者不出聲、默默地在心裡頭念,就至誠一心地告訴我說:「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念這個地藏菩薩摩訶薩。
「如是稱名,滿足至千」:像這樣子念地藏菩薩摩訶薩名字,要念一千遍。為什麼供養三寶,又要念地藏菩薩的名號呢?因為地藏菩薩他的願力大;你一稱他的名字,就可以消除一切的業障,增長一切的智慧,所以應該念地藏菩薩摩訶薩。
J4.至誠啟白
經千念已,而作是言:「地藏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惟願護念我及一切眾生,速除諸障,增長淨信,令今所觀,稱實相應。」
本來你就不供養十方三寶,單單供養地藏菩薩,稱地藏菩薩的名,也就可以能得到感應道交這種的力量,有這種的成就了。為什麼地藏菩薩他不先叫人供養他自己、念他自己的名,他要叫修這種法的人,先供養十方三寶、稱念十方三寶的名號,然後才供養他自己、稱他自己的名滿千遍?
地藏王菩薩因為尊重十方常住的三寶,所以他叫修這種法的人,先來供養十方三寶,不是就顧他自己,說:「你看我,我地藏王菩薩最第一了,你先要供養我、先要念我!」不是像我們人,自己不是第一,還要搶著來第一、爭著來第一,甚至於生一種貪心、瞋心、痴心,要來爭第一。你說這和地藏王菩薩的思想是一樣、不是一樣?所以這一點,我們聽經,不要盡聽怎麼樣講,要聽這個意思。這菩薩的行為,不是盡專為自己的;本來這個法的法主就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不須要叫人再供養十方三寶,可是他這樣做。
「經千念已」:經,是經過。經過稱念地藏王菩薩的名號一千遍之後。「而作是言」:然後才向地藏王菩薩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地藏菩薩,你這個大菩薩,你大慈大悲;你的慈悲是廣大的,你的願力也是廣大的。「惟願護念我及一切眾生」:我現在唯獨地就願意你護念我、保護我。
這個地方就和地藏王菩薩不同了。本來這地藏王菩薩,應該叫人說是你先護念一切眾生,然後再及到我;他知道人都是自私的,一定要先有個我,所以他也就隨順眾生這個意思。如果他說你先為眾生來求,這個人說:「我管他去呢!我自己都沒有得到好處,我怎麼能管他呢?」地藏王菩薩知道眾生的心是自私,所以他就說「唯願護念我」,先說我自己,然後再「及一切眾生」。幹什麼呢?
「速除諸障,增長淨信」:很快很快地把這一切障道的因緣就都除掉了、消滅了,增長我自己和一切眾生的淨信。淨,就是清淨;淨信,是清淨的信心。
「令今所觀,稱實相應」:令我現在所觀想的事情,就是我所願意得到的,我求什麼,就得到什麼。得到感應了,這叫稱實相應;就是我求十分就得到十分,我求一百分就得一百分的感應。
J5.正擲輪相
「作此語已,然後手執木輪,於淨物上而傍擲之。」
前面所講,是是第四科,至誠啟白。現在這是第五科,正擲輪相。現在把應該做的事都做完了,現在就占察了;占察,就要擲這個輪相。
「作此語已,手執木輪」:說這個話之後,然後手拿著這個木輪。執,就執持。
「於淨物上而傍擲之」:淨物:或者一個乾淨的布,或者一個乾淨的紙,或者乾淨的木頭,都可以的。就往這旁邊一擲,然後占驗自己的善惡。
今天我看有很多人都要睡覺了,大約做工做得太多了,很辛苦的,所以少講一刻鐘。
恭錄自《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