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新白話版34


時間:2019/12/2 作者:常念彌陀

所謂知見不普,《華嚴論》說:「一乘大道,不是樂生淨土的菩薩境界。因為情識存有淨穢,知見不普。」現今認為這個說法是指僅得事一心的,如果得到理一心,那麼妙悟一心,有什麼淨穢?但雖然知道平等法界,沒有眾生可度,而常修淨土,教化眾生,正是所謂的一乘大道啊。知見的普,誰能超過這個?又普賢菩薩是華嚴長子,不是一乘境界嗎?而要面見彌陀,往生安樂,認為他情識存有淨穢可以嗎?所謂定心專心,永明大師認為九品上下,不超出二心。一是定心,如修定習觀的,上品上生。二是專心,如但念佛名號,成為末品。現今認為既然說但念,但這一字,正好只是得事一心,沒有得理一心。

所以知道古人說愚人求淨業,不但不指理一心,也不指事一心。

古德認為有參禪不靈,就改變前因,早晚掐佛珠,求淨業。又說念幾聲佛,想免除閻王老子手中的鐵棒,這是愚人的作為。執著這種話,就產生疑謗。不知道這是參禪志不歸一,就自己改變路途的說法,不是呵責淨業,只說愚人早晚掐佛珠求淨業,不說愚人早晚一心不亂求淨業啊。《觀經》說:「只要聽到佛以及二菩薩名,就能滅無量生死的罪。」何況憶念?所謂憶念,就是指事一心啊。可知事一心,已不是愚人,何況理一心?

所以知道修淨業的人,又修別的,不但不知理一心,還不能持事一心。

每一念都念佛,更沒有雜念,這是一心。一心念佛,又一心修其餘種種法門,這是二心啊。沒有雜念,只得事一心,現今尚且不能,何況理一心?所以念佛的人,守志不二,不要因為三昧難成,就改修別的。先儒說過:「不可以因為實行仁難成,就甘願去乾別的事。」就是這個意思啊。

又阿彌陀佛這四字,如果從離合解釋,那麼相即,所以名叫一心。相非,所以名叫不亂。

所謂相即,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就如前面說明的。這個能念所念,即有而無,即無而有,二邊不可得,中也不存在,三德(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渾然一體,不可分別,這是一心。所謂相非,就是假不是空,空不是假,中不是假空。那麼能念所念雙亡,成就般若德。能念所念雙立,成就解脫德。都存都滅,顯示中道,成就法身德。三德分明,不可混雜,這是不亂。

又這一心不亂,也分五教。這裡不敘述了,因為正指頓教圓教。

所謂也分五教,就是因為蓮分九品,那麼小大淺深,自有差別。如小教認為由心造業而感前境是一心。始教認為阿賴耶識所變是一心。終教認為識境如夢,只有如來藏是一心。頓教認為染淨都泯滅是一心。圓教信為總括萬有就是一心。而佛說這部《阿彌陀經》,本來是為了下凡眾生,只要念佛名,就直接達到不退,直到成佛,正好屬於頓圓。又二乘種不生淨土,所以略去前三教,不再分五教。天台四教也是這樣。

又這事理二持,《大乘起信論》中具有這個意思。

《往生論》說專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這是雙含事理而說的啊。其次說如果念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又說雖在念也沒有能念可念的佛,都是指理一心啊。

又這事理二持,就是顯密二意。

阿彌陀佛四字名號,全都是梵語,只要念不忘,與持咒相同,這就叫密。又念又參,觀心究理,這就是顯。作為法門有少許差異,但歸元相同,顯密圓通,事理無礙。

又這事理二持,雖然前面詳細分析勝劣,有專注事的,有專注理的,根機也是互通,不必懷疑。

這是恐怕僅能事念的,自己懷疑理性不明,沒有利益。所以說事持能通理持,解決他的懷疑。《大勢至圓通章》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空谷說「不參念佛是誰,直接純一念下去,也有悟的一天」就是啊。又恐怕只是勤奮理念的,自己懷疑念佛念得少,或者會落空。所以說理持能通事持,解決他的懷疑。念念理一心,就是念念彌陀啊。稱名念佛,不也是很了不起嗎?所以攝心體心,兩種念佛,事理互通,本來不是二個。

又這事理二持,或漸進,或頓入,也是隨機不同而不一定。

所謂漸進,就是根機稍微鈍人,先勤修事持,然後漸漸研究理。如果根性很銳利,直接就理持,所以名叫頓入。作用小有不同,至於成功,是一樣啊。

又一心不亂的後面,有的版本加有「專持名號」二十一個字,這裡不用,因為文義不順,仍然依古本不加。而「即是多善福」的意思,講解時補入,這樣比較允當。

所謂文義不順,就是上文已經有「執持名號」四字,不可再有「專持名號」一句,上下重複,不成文義。舊傳這二十一字,是襄陽石刻本,可知這是前人解釋經文的話,襄本錯加入正文,混亂不分別罷了。善於領會文義的,自然明白。

按理說,那麼自性非憶非忘,是執持的意義。非今非昨,是七日的意義。非一非多,是一心的意義。非定非亂,是不亂的意義。

本來沒有生滅,哪裡有憶念忘記?本體沒有過去未來,誰成今日昨日?一也不是一,多哪裡存在?定尚且沒有定形,亂又寄托在哪裡?這樣領會,整天念佛,整天念心。整天念心,整天無念。即心即佛,非佛非心。這才是真念佛的。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四

(33)感果

有二部分,111佛現我前,222我往佛處

111佛現我前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所謂其人,是指持名念佛的人。承接前面只要能一心不亂,命終的時候,佛必現前啊。因為自力佛力,感應道交。如《阿彌陀經》《觀經》二部經,以及其它經中說的。

所謂自力,就是凡是人命終時,前有要捨去的,後有未生的,平生善惡,自然現前。如十惡五逆,地獄現前,慳貪嫉妒,餓鬼現前,以及五戒十善,人天現前。現今專念佛的,一心不亂,那麼淨念成就,清淨心中,佛能不現前嗎?《楞嚴經》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就是啊。所謂佛力,大本《無量壽經》的法藏願說:「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各天人民,有發菩提心,修種種功德,願生我剎土的,臨壽終時,我與大眾出現在那人面前。」三輩往生中又說:「那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都來迎接。」《觀經》的九品,或說阿彌陀佛到修行人面前,或說到那人住處。都是現前的意思啊。說其它經,《稱揚諸佛功德經》說:「如果有人聽到無量壽如來名的,一心信樂,那人命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們,停住在那人面前,魔不能破壞他的正覺心。」又《鼓音王經》說:「如果有四眾,能正受持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與大眾,停住在那人面前,讓他見到。」又《華嚴四十六經》說「如來有十種佛事,一是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就出現在他面前等。所謂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就是啊。如果依照般若,那麼自力又有二點。一是念力,二是本有佛性力,兼有佛的攝取力,就成了三力。本有如舟船是,念佛如帆漿,佛攝取如順風。三事周全,必定登上彼岸了。

所謂佛及聖眾,就是佛兼有報身化身,聖眾兼有菩薩聲聞等。

所謂兼有報身化身,就是《觀經》說明佛,先說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報身,後說丈六金身。其次說下品化佛來迎,可知九品見到的不同。《攝論》也說登地才能見到報身,展轉細妙。這裡只說佛,不分報化,因為一包括了多。所謂兼有菩薩聲聞,如《觀經》上品上生說:「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出現在那人面前。」但也有佛不來迎接,是菩薩來的,這裡隨大部分說。

問:臨終佛現前,也有魔嗎?答:古人認為沒有魔,如果有的話,貴在辨識。

所謂沒有魔,就是單修禪定,或者會起陰魔,如《楞嚴經》《摩訶止觀》等經論中辨析的很詳細。這裡說的念佛人,佛的威神力,佛的本願力,大光明中,必定沒有魔事。但也有過去的業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可能有魔起,也不一定,須要辨識。如經論說的,修行人見佛,辨識有二種。一是不與修多羅(佛經佛法)相符合,這是魔事。二是不與本來修的因相符合,這是魔事。之所以如此,因為單修禪的人,本來修的因,是唯心無境。外有佛出現,都置之不理,因為果不對因。如今念佛人,一生憶佛念佛,臨終見佛,因果相符,怎麼能一概認為是魔事。如果不能了決,就如前面的辨別察識而已。問:「既然說不是魔,應當是真佛。而古人說佛沒有去來,怎麼會有佛出現在面前?」答:「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所以永明大師說『如幻非實,那麼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那麼不壞心佛』,又說:『法身真佛,本來沒有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惑眾生,這是如來的本願功德。使那有緣的眾生,專心想念,能在自心見佛來迎,不是佛真的派化身來迎接。』那麼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到有去有來,如鏡中的影子,不是內不是外,如夢中的事,不是有不是無。」又經上說:「應當用佛身得度的,就現佛身而為說法。」也是這個意思啊。所以水清月自然來,心淨佛自然出現,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啊。

所以知道臨終設阿彌陀佛像助念,佛經有記載,是西域傳來的法,不應當懷疑阻礙。

《華嚴經》十五頌說:「見有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於佛所深歸仰,是故得成此光明。」《觀經疏》說:「西域的法,有要臨終的捨命的,讓他面向西方。在他面前安放一站立佛像,像也面向西方。用幡頂掛到像的手指上,讓病人的手抓住幡腳,作隨佛往生淨土的念想,並且燒香敲磬,助念佛號。不但亡者能生到佛前,也能見到佛光啊。如果神遊各方,來去無礙的,就不用說了。不然的話,開示勉勵他的往生。」如上說的,就是特意設佛像,助念往生,何況一心不亂?感應佛現前,卻擔心是魔,是自生懷疑阻礙。

按理說,那麼自性妄去顯真,是臨終佛出現面前的意義。

妄心未除盡,幽幽綿綿,這是命根沒有斷。煩惑斷空,情見消滅,人亡家破,飛灰煙滅,這是命終的意思啊。所有的妄盡除,不是真性是什麼?求佛不現前,不可能啊。然而佛的慈悲是無限的,哪裡必定是在臨終?所以時時示現給人們,人們自己不認識。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