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春節講座以後,就有一些同學來跟我商量,希望將《百法明門論》概略的講一遍,便利於初學的同學。這個構想是很好,也是必要的;但是佛法唯識這一門,確實是相當繁瑣的。這一門學問,在我們中國之所以不能夠發揚光大,實在也有它的原因,這一次我們印的經本,沒有拿到的向我這邊拿,這個本子可以贈送諸位。
唐大圓居士在第一篇裡面就已經說明了,《唯識易簡》內有二樣東西,前面是三十頌,三十頌的白話批註,後面是百法明門的簡義,一共是二篇東西。這一次印的,跟上一次的本子不一樣,上一次的本子後半部是八識規矩頌,若大家有以前的本子,再拿這個本子比較,這個本子我們是用原本影印的,所以字很清楚,我們看起來也非常的舒服。正如同唐大圓居士所說的,唯識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太契機,因為中國人的習性,都喜歡簡單明了。同樣是佛法,達摩祖師傳來的禪,真是再簡單明了不過了,所以在中國能夠發揚光大,影響了一千多年。唯識傳來的時候,雖然在當時研究的風氣很盛,換句話說,在玄奘大師傳回來這個時候,一般人的根性都很利,智慧型很高,所以能夠接受。可是晚唐以後,唯識宗就漸漸沒落了,到明末的時候,雖然有四大師的提倡,可是畢竟不能夠振興,這個確實有它的原因。但是唯識的教義,諸位要曉得,是通一切經,如果不懂唯識,佛法甚深義理就沒有方法去體會,所以這一門東西,也非常的重要。雖然在中國,性宗的東西,是被大大的發揚光大,但是性宗這些大知識們,都通達唯識,不是說他們也疏忽了,不是的!他們都通達,而很少講這些東西,就是我們中國一般人不喜歡這樣的繁瑣;唐大圓居士也是為契合於中國人的根性,所以把這一門繁瑣的學問給簡化了。我們看到他這個書的標題叫「易簡」:很容易、很簡單。作為我們修學入門的第一堂課,這對於我們初學來說,確確實實是很理想,非常之難得。
我們今天這個課程,就依據這個課本來跟諸位講解。當然在講解的時候,特別是心法,就是八識,因為唯識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八識。講八識的時候會給大家提出一點參考,有一些參考資料貢獻給諸位,更希望同學能夠認真的、好好的來研習,因為這是學佛的第一門課程,就是入佛的第一堂課,希望大家認真,是將來能夠在你們學社裡頭為同學們講解,這是我們今天上這一堂課殷切的期望。
在沒有講到正文以前,先要給諸位談談佛法,我們學佛,什麼叫做佛?什麼叫做法?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第一點我們要辨別的,佛教與世俗宗教究竟是一還是二?特別是在你們年輕的大專同學們,這樣才不致於流入迷信,這個問題,在過去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辨別得很清楚;再有歐陽竟無大師,他有二篇講演,特別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我是一再提倡研讀,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佛法。所謂宗教至少它有三個特質:
第一個,它奉有一個無上權威的神,這是宗教的特色。
第二就是我們講人,生死榮辱,富貴窮通,好象都是這個神在作主宰,一切都是被這個神之所支配,這樣大家才要崇拜祂,可見得這個崇拜不是甘心情願的,而是被祂控制著,沒有辦法,不得不巴結,所以這是第二個特質。
第三濃厚的迷信色彩,依賴的意味。
這是宗教的三大特色。那麼我們看看佛法是不是呢?佛法這三種完全都沒有。佛裡面講「生佛平等」,你們想想看這句話的味道,眾生與佛平等,還要把眾生提在前面,提到佛的上面,不說佛生平等,說生佛平等,所以在佛法裡頭,沒有一個崇高無上的神,沒有!這個東西不存在。我們對於佛菩薩的尊敬,是對尊師重道,是這個意思,不是被祂所主宰,不得下去巴結祂,不是的!我們是尊師重道的敬。
第二,佛法是自主的,是自立的;所謂是自作自受,不怨天、不尤人,這個命運是自己創造的,命運自己還可以改造。已經造了的,造了覺得不如意,還可以修正,還可以改造,這個權是在自己手上,不在任何人的手上,那些諸佛菩薩也無權來決定我們的命運,我們的命運是操之在自己,不是操之在祂,所以這個與世間宗教也不相同。
那麼佛教裡面講是智,講理智,絕不講迷信,你佛法的宗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苦從那裡來的?苦從迷來的,樂從那裡得來的?樂是從覺悟才得來的,所以佛法教學的宗旨,是破迷開悟。那麼從這裡看,佛教那裡是宗教呢?所以諸位學佛的同學,你們是在家,如果把佛教看成了宗教,是迷惑顛倒,對於佛法真是一無所知!出家人再要把佛法看成宗教,那他應該要下十八層地獄,自己連自己都不認識,都忘記了,這成什麼話呢?這是我們要明白的。
今天世俗把佛教看成宗教,那麼世俗學佛的人,他是不是宗教?他是宗教,他那個宗教,簡直叫莫明其妙的宗教。你說耶蘇,拜上帝吧,他上帝還有神呢,有權威。他把釋迦牟尼佛也當作神看待,這不是叫莫明其妙嗎?因為別人他那個宗教是真的!你把佛教看作宗教,是假的!你拜耶蘇、拜上帝,上帝到時候祂還能夠救你;你拜佛,佛不能救你,結果落得一場空,實在是冤枉,所以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們要搞清楚。
「佛教」這兩個字,它的含義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佛」這個字的意思,在以往講《佛學概要》的時候,《佛學概要》裡頭第一章就講得很清楚,在此地我們簡單的說。「佛」這個字是外來語,是印度話的音譯,它的意思是智慧型、覺悟:智則不愚,覺則不迷。與宗教完全相反,它是以智慧型為體,以覺悟為用,是大智大覺,這是「佛」的意思。教是教學,或者我們把它說成教育,也可以。
佛教的內容,簡單的來分,可以用三點就全部都包括了,
第一個是無量的智慧型。所以佛說法是以般若為主,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經就占了二十二年,幾乎是占一半的時間,它是以智慧型為主。
第二點是無量的慈悲。如果沒有慈悲,雖然它有無量智慧型,它也不會幫助別人,所以有無量的慈悲,慈悲是教化眾生的原動力,在那裡推動。諸佛菩薩不疲不厭在教化眾生,你問祂為什麼呢?祂既不為名,又不為利,祂什麼都不圖,實在是大悲大悲。
第三點就是有教化的方法。我們今天講教學法,在佛法裡面講就是神通,所以諸位一聽神通,你就想到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那叫神通,那錯了!神通是什麼呢?是講能力,是講方法。所謂「神」就是它的方法太高妙,我們普通人想像不到,他都能想像到,神奇莫測。「通」是通達而沒有障礙,是這個意思。那麼在佛法裡面也叫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神通。所以用這三點,把「佛教」全部都包括了。而教學的宗旨,剛才說過,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八個字就是佛法教學的宗旨。在佛法教學當中,又分為二大系,就是中國所謂是宗門教下,這個是二大系,雖然在中國有十大宗,大小乘十大宗,二大系全都包括了,宗門呢?當然是以禪宗為代表,它的宗旨是以明心見性,就是修學成就了,達到明心見性了,我們一般叫它「宗通」。那麼教呢,就是講一切經論,依照著經典的理論與方法來修學,目的是大開圓解,達到大開圓解,這個時候我們叫「教通」。所以諸位將來在註疏或者是語錄裡面看到「宗通、教通」,就是指這個意思。這是我們先要辨別佛教與世俗的宗教,絕對不相同。
佛教是教我們學佛,教我們作佛,宗教那是為神的奴隸,你也不能夠作神,你說你學基督教,我的目的將來要作上帝,那不就造反了,那還得了,那它是在所不容的。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佛稀有就是佛法稀有,遇到了實實在在不容易,你不要看今天佛法在台灣,好象到處都盛行,不是那麼一回事情,它盛行的到底是正法?還是邪法?是真法還是假的法?這個我們都要搞清楚,所以諸位真正有慧眼,你仔細一觀察,真正的佛法不多,假的佛法太多太多了,所以開經偈裡面講:「百千萬劫難遭遇」,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是說明了佛法之稀有。
其次要告訴諸位的,從佛法教學目的上來說,所謂破迷啟悟,迷的是什麼呢?所迷的說不盡,如果是從枝枝葉葉上來解釋來說明,那實在是太繁瑣了,而唯識學呢?就是從枝枝葉葉上來給我們說明,所以是相當繁瑣的一門學問,宗門的東西,它是從根本上來給我們解決,根本上解決就是情執,唯識是從枝葉到根本,所以古人說這一門學問,好比是入海算沙:你到大海里數沙子。這是形容它的難處,它的繁瑣。那麼就以百法明門來說,這「百法」是將宇宙一切法,歸納為一百類,稱之為百法。百法的目的是破迷。迷是什麼呢?人我執、法我執,這個是根本迷。我們也可以說「破迷」就是破這兩種迷執。因為你迷,才有執著;你要是悟了,就不會有執著了。所以我們如果省察省察我們自己,有沒有迷,有沒有開悟,你就看自己有沒有執著。如果有執著,自己絕對是在迷;沒有執著了,沒有執著就是悟。悟的是什麼呢?宇宙人生的真實相。所謂是真相大白,在佛法的術語也叫做實相,迷破了,你就不再為情執所系縛了,所以你才能夠離苦。
由此可知,苦從哪裡來的?苦是從執著生的。樂是從那裡來的?樂是從智慧型裡面生的。對於一切萬法都了解,不再執著了,這時候身心得大自在。所以說迷而不悟的時候,我們為情、為物所轉;換句話說,情與物它占了主動,我們自己變成了被動,必須要隨它所轉,這是苦。覺而不迷,這時候就能轉物,自己主動,物情是被動,這時就得大自在,所以佛教唯一的目的,就是徹底解決人生的苦痛。
但是人是宇宙的部分,所以我們要想解苦,必先明了宇宙之所以成立,怎麼來的?人生之所以存在,先要曉得這個大題。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恆古以來,這些宗教家、科學家、哲學家,都在希求解決的大問題。可是一直到今天,有沒有個結論呢?沒有!各說各話,都不能叫人心悅誠服,這是目前這個現象。宗教不能服人,科學、哲學也不能使人信服,佛法雖然把這個道理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佛法在今天不能宏揚光大,反而被大家束諸高閣,擺在那裡供養,對於佛法是一無所知,你看看這可憐不可憐?解決這個問題,唯獨佛法,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可是今天有人知道佛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實在不多,雖然他口裡講著佛法怎麼好,怎麼好,究竟好在哪裡?他不曉得,他自己依舊是迷惑顛倒;對於教理不明白,不能夠依教奉行,不能離苦得樂,這就是古人所謂的說食數寶,盲修瞎練之徒。那有什麼用處呢?不但不能興教,反而將佛法敗壞了,這是我們今天學佛普遍的惡現象。
佛法不但要了解宇宙人生之所以成立與存在,更進一步的要曉得其中的關係,宇宙與人生的關係,我們自己與人的關係,自己與宇宙的關係,這樣才能夠徹底解決,所以曉得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情,這是大智、大聖、大仁、大勇。如其不然,那是作不到的,世間哲學家只有推論,沒有定論;佛法所說的理與事,都是佛菩薩親證的境界,換一句話說,它有結論,學佛的人依照這些理論,參考這些方法,無非是求證這個境界而已。
說到修證,在基本上來說,首先要建立堅固的信心,要修廣大的願行,大經大論裡面所說的:「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第一。信什麼呢?第一個就是要信自己,如果一個人對自失去了信心,那什麼都不能成就,要信自己能證,能成佛,能夠證得無上的智慧型,要有這個信心。
第二個要信老師。老師是佛,今天這些理論與方法,都是釋迦牟尼佛流傳給我們的,我們對他要相信,老師決定不欺騙我們,我們對他要能夠生決定的信心,毫無懷疑。
第三要信法。就是老師所講的這些理論與方法,換一句話說就是經典,我們要相信,所以說能夠信自己,自己是能證,老師是我們的增上緣,法是我們所證,我們要具足信心,要像佛一樣的大願,我們將佛菩薩的大願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弘誓願,可以說把一切諸佛菩薩從因地到果地的大願,通通都包括在其中。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有沒有這個悲願呢?一切眾生都在受苦受難,我們要發這個願,不但是要度自己,也要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就是度自己,因為自他不二,起信論裡面會討論到這個大問題,在四弘誓願裡面這個是第一條,其次才是斷煩惱,斷煩惱是成就自己,是使自己證得大涅盤之因,第三個是修學無量的法門,是成就自己大菩提之因,就是大德大悟,不學法門不能夠大徹大悟,證得了菩提涅盤這就是成佛,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煩惱斷盡,法門圓滿,我們修學法門圓滿,煩惱斷盡,這就成佛了,成佛為了什麼呢?為了度一切眾生,可見得修學大乘的人,從因至果,無不是以度一切眾生為第一個目標,所以這個願要是沒有,與大乘法就不相應,大乘義就是佛來給你講解,你也不會懂的,為什麼呢?因為你本身有障礙,那麼什麼是大乘心呢?起信論裡面說得很清楚,大乘心就是一心,也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在起信論裡面講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是至誠心、深心、發願回向心,在這個儒家所講的,智仁勇三達德,與我們菩提心實在是同樣的意思,真心、至誠心這是大智慧型,大智;深心是大勇;大悲心、發願回向心是大仁;佛勸我們三心圓發。所以修道、讀書目的都是在變化氣質,修道志在超凡入聖,成一切智,我們俗話講成佛作祖,讀書志在聖賢,所以世出世間的教學,都是以慈悲濟世為終極的目標,儒家救人是一世,佛法救人是三世,所以最極圓滿究竟,無過於佛法,這是我應當要認識的。
在以往,台中李老師舉辦大專佛學講座的時候,給同學們提出學佛的四個目標,告誡年輕人,第一個,我們是為求學問,第二是為求解脫,第三是為轉移風俗,轉移不良的風俗,第四個是為弘護正法,他給我們提出這四個目標。換句話說,求學問是為的看破,看得破是真正的學問,為求解脫是放得下,放下是真正的解脫。轉移風俗、弘護正法這是提得起,所以看破是體,而放下是自受用,提起是以受用。這一個方向,如果我們要是不清楚,不明了,菩提道就無從下手,這是我們學佛首先要明了的,我們是在真學還是在假學?諸位了解這個道理了,你也就能夠覺悟到,佛法與我們固有文化,是一不是二。我們今天講復興中華文化,復興大乘佛學,就是指的這樁事情,世間稱這些修學成就的人,謂之聖賢,在佛法裡面稱之為佛菩薩,只是稱謂上不同,他們所達到的境界,實在是沒有什麼不相同的。為什麼呢?都必須於人生、宇宙,拿佛法的術語來說,就是有情世間與器世間,具足真實徹底的體認;而後心發無盡的悲願,以清淨三業:身語意三業之清淨。那麼怎麼樣才叫清淨呢?簡單的說,絕不為世間名聞利養恭敬,絕不為這個,這個三業就清淨。以清淨三業作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導師,作一切眾生的善友,平等周遍,不疲不厭普度眾生,這個是真知實學的無邊大用,諸佛菩薩古聖前賢,所垂範所留下的樣子,就是這個樣子,我們今天要學習,就要以這個典型,以這個榜樣,作為我們修學的準則,這個是我們今天講唯識易簡,還沒有講到正文,前面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的認識,也是基本的修學態度,下一次我們就可以入文了。
第二卷
我們從題目念起:『百法明門論簡義』。
這個題目是唐大圓居士訂的,在大藏經裡面,原本的題目是「大乘百法明門論」,原本題目是這樣的,底下的人題是『天親菩薩造』,本論是天親菩薩造的,解釋是唐大圓居士,大圓居士述。
『題言百法明門者,謂通此百法,乃能入唯識之門也。天親菩薩造論簡要,古今解者雖多,或過深過繁,未能引起讀著興趣,今復作簡義以引之。』
這一段也可以說,唐大圓居士自己敘說他造這個簡義的因緣,這個格局我們在經論註疏裡面常常看到,總是第一段講這個教起因緣。
那麼他要作批註,為什麼要作批註呢?總得有個理由,這裡就說明了。在上一次也曾經給諸位,略略的介紹過,學佛的目的以及「唯識」二個字的定義,前面給諸位講過,這一門學問能夠在大乘佛法成一個宗派,可見得它是有它的獨特性,在大乘佛法裡面,我們通常稱之為唯識宗或者稱它做法相宗,這二種名稱是最普遍的,除這二種之外,還有三種名稱是不太流行的,那就是講的中道宗,普為一切乘教宗,應理圓實宗,都是說的這一宗,凡是一個名稱,與它的內涵,一定是相應,我們稱它做法相宗,是就這一宗它的特色是辨析法相,這一宗主要的經論所謂是六經十一論,法相是依解深密經法相品所建立的,法相宗這個名稱從那裡來的?是從解深密經法相品,解深密經在六經裡面,是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可以說是唯識宗的根本經典,六經裡面的根本經典,這十一論呢!瑜伽師地論是它的根本論,法相品裡面它是以抉擇,判斷一切法的體性相狀。法是指的萬法,所謂是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成為百法,所以諸位要記住,百法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把它歸納起來,歸納為一百個項,每一個項目展開都是無量無邊,絕不是一個很單純的,這個是我們學唯識,學百法首先要了解的。
「相」是講的性相,所謂具有無量無邊的性相,在唯識裡面把它歸納為三性,所謂「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這個都是用歸納的方法來說,百法,每一法都具有三性,這個諸位要曉得,不能說某一法它是依他起的,依他起它就沒圓成實?它就沒遍計執?諸位曉得百法裡面每一法具足三性,百法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歸納,換一句話說,世出世間一切法,無論那一法都具有三性,這個是我們一聽一看就要覺悟,悟入這個道理了,你明了佛法的真實義,才能夠見到宇宙人生的實相,諸法實相才能夠見到。
佛法講到高水平的,給你說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怎麼一得起來呢?怎麼個不二呢?你了解一一法具足三性就不二,我們今天在一切法圓融不過來,就是不曉得一一法都具足了三性,我們初學的人往往把三性分開,圓成實不是依他起,依他起不是遍計執,把它分成三個獨立的,不知道每一個法裡頭,一而三,三而一,從圓成實上來說,萬法一如,自他不二,那一法不是圓成實呢?在性宗的經論裡面講,我們見性見的是色性,這個就是屬於圓成實的意思;我們用眼識見的是色塵,這個就是依他起的意思;如果生第六意識在一切色法裡面,起貪瞋痴慢,這就是遍計執的意思。你把這些道理想通了,然後讀一切經論你就發現這裡面句句都沒有矛盾的,他說空也好,說有也好,原來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橫說豎說都是正確的。如果要是不了解這個意思,我們乍聽之下,免不了要生許許多多的懷疑,如果我們用現代的名詞來說,稱法相宗可以說就現象論上來建立的名稱,要是稱唯識宗呢?在本經裡面講,它是就觀行上建立的,來源還是依解深密經,解深密經裡面分別瑜伽品所講,「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是根據這個意思來建立的,稱作唯識宗,由此可知,它之所以稱為唯識宗呢?是就本體上建立的名稱,那麼它一共有五個名稱,我們只介紹二個,諸位如果要細細去研究,可以參考近代一些學者,像唐大圓居士、梅光羲的相宗綱要都說得很清楚,這個宗的意思我們了解了。
唯識的承傳多少也要知道一點,唯識承傳在印度可以說最初的祖師,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出現在印度的時候,我們要是以公元來算,是公元二百七十年到三百五十年,彌勒菩薩出現在印度最初講瑜伽師地論,彌勒傳給無著;無著出現在印度,是在公元三百年到三百八十年之門,我們有這個記載,就可以知道無著菩薩住世八十歲,他傳給他的弟弟天親菩薩,他在世的時候是公元三百二十年到四百年間,世親傳給陳那,陳那是四百年到四百八十之間,再傳給護法,這護法在唯識宗裡面是非常著名的一位大師,因為玄奘大師譯成唯識論,就是以護法的批註為主,他認為護法才是唯識宗的主流,護法出現在公元五百十年到五百六十一年,他傳給戒賢,戒賢就是玄奘大師的老師,他出現在公元五百二十年,到六百四十五年,這是在印度的承傳。戒賢以後可以說唯識就到中國來,他的傳人就是玄奘大師,玄奘大師是公元六百年到六百六十四年,他住世壽命不算太長,玄奘大師是六十四歲過世的。玄奘大師的傳人主要是窺基大師,唯識在中國建立為一個大宗,是在窺基大師的手上,通常我們稱他做慈恩大師,因為他一生幾乎大多數的時間,都住在慈恩寺,我們為了尊稱他,不稱他的名號,稱他居住的寺院,稱為慈恩大師,所以唯識宗也稱為慈恩宗,慈恩宗的來源是那個寺院的名稱,就是慈恩寺的這個宗,這是它的來源,我們都要曉得。窺基傳給慧昭,慧昭傳給智周,這是在中國的承傳。可是這一宗到了唐朝中葉以後就衰了,一直到明朝末年,明末四大師再來提倡,雖然提倡還是沒有辦法把這一宗的教義給振興起來。
在歷史上我們曉得,隋唐的時候,日本的學者到中國留學的人很多,可以說日本派了大量的留學生到中國來求學,而多數的都是來學佛的,日本人確實有他的長處,當然他的缺點也不少,他的優點實在是值得我們學習,他把中國的東西學去之後,一直到今天,還能夠原原本本的保持住,這個精神是可嘉的,不但是把中國佛法傳到日本,他都能夠完完整整的保存下來,連生活方式都還保持在今天,日本穿的衣服叫和服,也叫吳服,那是中國的衣服,日本人原來不會作衣服,日本人住的房子,那是唐朝以前的樣子,宮殿建築這些型式,你到日本去看,就看到我們古老的中國,這些生活方式統統都保存到今天。而我們呢?古時候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了,連痕跡都找不到。我們今天讀《禮記》,有許許多多地方我們簡直莫明其妙。比如說我們今天宴客,入席,大家是圓桌方凳子,坐在那裡,那叫入席。席在那裡呢?席明明是鋪在地上的嘛!你到日本去,日本人宴客那就是入席了。地下鋪的榻榻米,榻榻米坐墊上那席小桌子,那就是入席。對於客人尊重的,叫重席,就是二層墊子,這是恭敬的,所以到日本那裡一看,你拿中國禮記去念就是那個樣子,在我們這裡是看不到。如果再看看月令,那生活方式,到日本還能看到,飲食起居他統統學我們中國人的,而他能夠保存到今天,日本人可是有心人。
唯識是在那個時候是剛剛傳到中國來,他們一些學者對這個大概也很欣賞,於是乎把這個經卷總是偷偷摸摸的都給運回日本去了,特別是窺基大師的著作,他們偷走了,偷走之後,在中國就失傳了,諸位曉得,在唐朝那個時候,還沒有印刷,連本刻的版本都沒有,木刻版本到宋朝時候才有,唐朝那個時候都是寫的,抄的手卷,諸位想想成唯識論,那麼大的一部書,那個東西要抄一遍要多少時間,他一偷走,中國就失傳了。所以中國至唐朝末葉以後,研究唯識的人看不到窺基大師的著作,主要的著作都被日本人偷去了,所以在中國就失傳了。明末四大師,你們看看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是很不起的人,他有一部成唯識論的批註,叫唯識心要,那個裡面因為蕅益大師沒有看到窺基大師的著作,所以憑他自己的想像來解釋唯識論,裡面有許許多多地方解錯了,這個是在所不免的,就是祖師第一手的資料,沒有看到過。
這個事情到清朝末年光緒年間的時候,楊仁山居士,那個時候,他被滿清政府派到日本,在大使館裡當參事,他是個學佛的,於是在日本交結了許多佛教的朋友,在日本經典裡面發現到我們中國所遺失的經典,全部都在日本,於是再從日本把它帶回來,自己辦了一個金陵刻經處,把這些遺失的典籍重新刻版印刷流通。所以民國初年那些學者,就比從前的人要幸運得多了,他們直接可以讀到唐人的註疏,就是讀到唯識第一手的資料。可是困難的問題來了,唐人的文字深,不像其它的經論,每一代都有註疏的人,比如說像《金剛經》、法華經有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代代都有人批註,對於我們初學的人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如果要沒有代代承傳,假如說我們今天要來學《法華經》,直接讀智者大師的註疏,那就困難得很,智者大師藏經裡頭有,不容易理解,文字太深了。我們今天學《法華經》讀清朝人的註疏,就容易得多,它距離比我們近,《唯識》我們想讀近代人的東西,沒有了,只有直接去讀唐疏,所以在佛學、在國學沒有相當的修養,唐疏很難接受。
諸位可以看看,就是《百法明門》的批註,你初學的人去讀,簡直跟讀天書一樣,看不懂,不知所云,會有這個感覺。正因為如此,唐大圓居士在地申明了,說古今的批註雖多,確實有些注得太深,有一些注得太繁瑣了。太深太繁,對於初學的人都是障礙,提不起修學的興趣,大圓居士真是大慈大悲,給我們初學的人,作了方便門,以深入淺出,來幫助我們入唯識之門,這確實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唯識研究,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唯識」這兩個字,唯識這個學說與唯心、唯物以及其它的一切哲學是不相同的,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這個也就是佛法與世間法它不一樣的地方。歐陽竟無大師他說「佛教非宗教非哲學」,你要了解唯識兩個字的意思,你就曉得,佛法確確實實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為什麼呢?因為世間法,就是以一切哲學、宗教來說它是相對的,有能有所,佛法不是相對,它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它是離開相對,但是諸位要曉得離開了相對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才真正的離開相對,禪宗裡面就直截了當運用這個方法,所以說「他心印心,不立文字」,它是直截了當,可是在教下要運用相對的方法,不用相對的方法,不能言說,可是它裡面所說的內容,絕不是相對的。
譬如佛法裡面講能所,它這個能所是一不是二。它不是對立的,能是所之能,所是能之所,能所是一它不是二,我們要體會這一層的深義,所以唯識,唯是唯獨,識是叫有識,識是能變,萬法是所變,縱然我們講到所變的萬法,依舊是能變的那個識,所以才經你講一切萬法,一一法都具足三性,道理就在正地,所以我們要曉得這一門學問是超越相對。換句話說,它分別,是自己分別自己,不是自己分別人,分別別人也是分別自己,為什麼呢?自他不二,宇宙萬有就是自己的心理現象,自己的心理現象展開來,就是宇宙萬有,宇宙萬有與自己心理現象是一樁事情,是一不是二,這個是唯識的深義,很難體會的,如果宇宙萬有跟自己是兩回事情,是對立的,這是世間的學說,所以世間哲學與宗教,永遠沒有辦法跟佛法比,這個基本的概念它不相同,不一樣。在佛法裡面看,整個宇宙人生是一個,是一體,在宗教與學說裡面,都把它分類,它不認為是一體的,這個是不一樣的地方,所以此地「唯」是唯獨,換句話說,全是識,識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能力,由於識的功能、分別的幻象,不是它的本來面目,這是講我們整個宇宙人生,是識的分別現象,不是本來面目,如果我們對於識分別變現這些幻象徹底明了了,這個問題就沒有了,為什麼呢?妄不礙真,真也不礙妄,換句話說你要曉得它,你不曉得就要受它的害,你曉得,沒事情、不礙事,在一切法裡面還是得大自在,所以佛法所重視的,是重視在覺悟、開悟,悟就是對於一切事理的真實相,都能夠徹底的明了而不迷惑。不但學唯識我們要注意到這一層,就是研究一切經典,我們也要能夠掌握到這個綱領。
通常一般習慣用的方法,學佛諸位要曉得,佛是覺,學佛就是覺悟,佛這一個字,我想你們同學們大多數都理解,這是外來語,它的含義是智慧型與覺悟,究竟圓滿的智慧型、徹底的覺悟,這叫佛。學佛的目的就是在此地,所以學佛不是迷信,那麼學佛第一個要求的,就是根本智,自古以來學佛,無論是那一宗那一派,那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目的是一個,就是求根本智,為什麼呢?沒有根本智,諸位想想,那有後得智?像一棵樹一樣,它沒有根沒有本,怎麼會長出枝葉花果呢?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捨棄了根本智,疏忽了根本智,那就不叫學佛的。根本智的修學最普通的方法,讀誦經文,還要曉得善巧觀照,單單熟讀經文,可以得定。我們講戒定慧,只是一味的熟讀經文,可以成就戒定,如果能夠在熟讀裡面,又能夠提得起觀照的功夫,那就開智慧型了,這個智慧型不是思惟分別,不是的,不須要思惟分別,一切都明了,恍然大悟,這是根本智的現前,心經裡面所講的「照見」,那個照見是根本智起作用,我們今天對一切事情要想一想才懂得,去思惟去分別,這個不是智慧型。為什麼呢?因為你這個智慧型是從意識裡面生的,這個不是智慧型,所以「般若」之所以不翻成智慧型兩個字,是怕我們發生誤會,般若是什麼?般苦是根木智,六度裡面的般若波羅密是根本智,再開出來,為方便波羅密、願波羅密、力波羅密、智波羅密,那是後得智,我們把六度展開為十度、十波羅密,十波羅密後面那四種是後得智,般若波羅密是根本智,也就是戒定慧的那個慧,而菩薩的三慧:聞慧、思慧、修慧,那是後得智的慧,沒有根本那有後得呢?那根本智從那裡生呢?給諸位說,從清淨心裏面生出來的。所以說因定開慧,心不清淨根本智就不能現前。
我們再講唯識,彌勒、天親給我們分別一切萬法的現象,其目的何在?目的是叫我們心清淨。因為我們對於一切萬法的性相不明了,在這裡面胡思亂想,心定不下來,一切萬象你都統統明白了,你的心定下來了,所以天親菩薩造的百法論,是根據佛的經文,佛經裡頭只有一句:「一切法無我」。什麼叫一切法呢?這就說了百法,什麼叫無我呢?後面講人無我、法無我,換句話說,這一部百法論,就是解釋這一句:「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我」是佛說的,菩薩就是解釋這一句話造這一部論,而這一部論又有許多批註,再來批註它,我們千萬不要給弄胡塗了,要曉得它這個論的宗旨所在,它是教我們明白一切法,而成就無我,達到這個目的,絕對不是像世間學術,教你這樣也曉得,那樣也曉得,結果一樣也不曉得,實在說,這一部百法論歸根結底,也就是我們要拿《金剛經》四句偈作它的總結,那是妙極了,《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都百法呢?前面九十四法是有為法,後面六種無為法,你要是曉得前面九十四種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你的心怎麼不定呢?不會再在一切法里攀緣了,你的心就定了,定了,智慧型就用了、就現前了,可見得唯識的教學,跟一般宗教、哲學、學術的教學,確確實實不一樣,它的目的是教你達到人無我、法無我,教學的目標是在這個,宗旨是教你開悟,教你覺悟,悟的什麼?就是悟的一切有為法是依它起性,一切有為法的體性是圓成實性,現象與作用是依它起性,我們只要在一切法裡頭不起遍計執,功德就圓滿。
在教學的方法上來講,佛法在整個教學,可以說不外乎歸納與演繹二種方法,歸納,這是講一部經的綱要之研究,便於受持。譬如說像百法就是歸納法,百法是依據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六百六十法歸納成百法,瑜伽師地論裡面講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認為六百六十法對初學的人來講也是太繁了,所以把它歸納為百法,不但便於學,實在講便於修持,古今這一些大德註疏一講解,這是用演繹的方法,這是一部經註疏的研究,所以我們研究經的時候,有綱領的研究,有註疏的研究,註疏的研究,幫助我們大開圓解,幫助我們理解,可是我們要得受用呢?那是要抓到綱領,這是一切經論在研究的方法上,我們要曉得我們主要的目的,是要求根本智,在方法上第一個抓綱領,第二個是研究註疏,至於剛才給諸位所講的六經十一論,在經典方面,這六經我們中文本翻譯的只有四部,有二部沒有翻譯過來,第一部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是屬於唯識的根本經典。第二部是剛才跟大家講的解深密經。解深密經有四種譯本,《華嚴經》有三種譯本。第三種就是《楞伽經》,《楞伽經》也是唯識重要的經典,它也有三種譯本。還有一種叫厚嚴經,有人說就是大乘密嚴經,至於《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及阿毗達摩經》,這二部經沒有譯到中國來,可能在今天失傳了,梵文本大概也找不到了,現在梵文本留傳到今天的,沒有我們中文譯本多,大部份都失掉了。
這十一論裡面以《瑜伽師地論》為根本論,所以叫一本十支,一個根本論,其餘十個是它的支流。在支流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成唯識論》。《百法論》可以說是唯識論裡面入門的一部書,就是初學入門的一部書,正是大圓居士在此地說的:「謂通此百法,乃能入唯識之門也。」可見得這百法要認真的研究。我們在此地給同學們講的本子,這是概略的介紹,提起研究的興趣,我們目的在此地,認真的研究呢?還要研究古人的註疏,唐大圓這個批註不夠的,為什麼呢?太淺了,深度上不夠的,這個是我們要明了,但是唐大圓居士批註裡面,著重在表解上,這裡面每一法都列有表解,表解裡面所注的文字,十之七八都是窺基大師的,這個就是以前這些人,他們作學問、說話部負責任,都有依據的,絕不是自己以自己的見解來註疏,他不會這麼作的,所注的東西統統是用古人的文字,古人的文字深,頂多他把它變淺一點;繁,他把它簡化一點,儘可能的去用原文。原文實在太深了,那就想辦法變通一點;還能夠看得懂的,都用原文,特別是把它畫成表解,使我們看起來更為醒目,這是一種方法。這個題目也要給諸位作一個介紹,原本的題目,上面有大乘二個字。大是簡別它不是小乘,這一部書是大乘入門,正如同起信論一樣,《大乘起信論》它不是小乘,《大乘起信論》也是大乘入門。百法也是大乘入門,所以都是大乘入門的教科書,而且是入門重要的教科書。
「百」是數字,是把一切法歸納為一百條,這個是數字。
「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所以一切的理論,程式、體性、現象都叫法,用這一個字作為總代名詞。
「明」是光明,指的就是智慧型,這個智慧型不是我們世間的聰明智慧型,咱們世間的聰明智慧型,在佛裡面叫有漏的智慧型,什麼叫有漏呢?漏是煩惱的代名詞,譬如說我們這個茶碗,如果它這裡頭破了,我們裝了水就漏掉,所以佛法用這個字作代名詞用,凡是你的智慧型從心意識裡面生的,都叫有漏的,為什麼呢?不能斷煩惱,你有再大的聰明智慧型,你不能斷煩惱。像今天的科學家頭腦很聰明,能夠發明精密的機械,可以能夠旅行太空,他不能斷煩惱,不能斷貪瞋痴慢,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他心不能平靜,「明」是講無漏的智慧型,無漏的智慧型,就是剛才講的根本智,是清淨心裏面生的智慧型,這個叫明。
「門」是門徑,這個在此地是比喻,是門徑,換句話說,大乘法裡面,這個一百法可以教你得無漏的智慧型,入大乘之門,我們學這部論,果然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這個論學的就有成就了,如果這個論學了之後,智慧型不開,還是迷惑顛倒,甚至於又增加了這一百個法的分別執著,那就糟糕了,那不叫明門叫黑門了,那不叫百法明門論,應該改做百法黑門論,所以這個我們要曉得的,一定要開智慧型。
「論」就是教科書,就是簡擇性相,教誡學生,是這個意思,拿今天來講就是教科書。
剛才講的釋經論,在大論裡面,譬如《大智度論》就是屬於釋經論。它是摩訶般若波羅密經的註解,是按照經文,一句一句,一個段落一個段落來註解。第二類就是像本論這種性質,叫宗經論。它是宗一切經義而造的論,簡別不是解釋某一部經,不是按照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來解釋,它是完全把經文擺脫掉了,來討論經裡面的意趣,這一類的論,我們就叫它叫宗經論。《瑜伽師地論》是宗經論,本論是宗經論,我們研究的《大乘起信論》也是宗經論。宗就是宗依,就是要有依靠,它依靠什麼呢?一定是依靠佛的經典來造的,不是憑空而說的。所以這個地方講,「依聖言量而造論」,聖是指的佛,依據佛所說的話,佛所說的話怕我們後學的人不懂,再加以詳細的給我們解釋。
底下括弧的原文,這就是百法論裡面的原文。「論曰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那麼諸位在此地特別要注意到的,就是論文裡面所講的這一句話「一切法無我」,整個的百法論,就是解釋這一句。所以下面這先說這是叫征釋,假設的這個問答。「何等一切法」你說的一切法,是指的什麼?指的那些呢?無我又是什麼意思呢?那麼下面百法就是解釋一切法無我,所以本論前面講百法,就是解釋一切法。後面講無我,本論末後解釋人無我與法無我,說明了一切法無我。由此可知,百法論就是世尊這個一句話五個字的註解。世尊說法簡單明了,諸佛要把這一句話給我們說清楚,你看看費這麼多事情,要把這個事情給你說清楚。
諸位想一想,上根利智的人,一聽佛說一切法無我,他就覺悟,真是大開圓解,悟入這個境界。我們俗話說「看破放下」,一聽他就明白,就能夠看到諸法實相。那麼我們聽了這一句,似懂非懂。聽了好象懂,一切法無我,其實不懂。你問什麼叫一切法?我們也說不出來。什麼叫無我?也說不出來。所以中下根性的人,聽了似懂非懂。似懂非懂,問題就相當的複雜。換一句話說,我們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在前面給諸位說過,本論的宗旨,是說明萬法為識。如果你要不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辦法入大乘之門,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如果我們今天從哲學的角度上來看,百法可以說是唯識哲學的提綱。第三、百法論如果說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它是心理學的簡要說明。本論的方便,這一點很重要,是在於一切法無我,說明一切唯識的道理。他的大主意,是在破我執,破法執,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不明了它的旨趣,要是再從百法裡面執著,這一百條的法相,那就錯了。它是破執著的,而不是叫我們增長執著。那麼也許諸位要問了,既然是破執著,我們何必又要把這些法相名詞記清楚呢?剛才我跟大家講過,法相名詞記清楚,便利在生活當中提起觀照的功夫。沒有觀照,怎麼能破執著呢?佛法裡面常說,以文字般若,這個經論是文字般若,依這個起觀照般若。可見得我們是用這個來起觀照般若波羅蜜,而不是執著它,不是死記它。換一句話說,我們要活用它。活用,記不住,那你就不能活用。而唯識修觀的方法,唐大圓居士說得很明白。他有一部書,在我們台灣流通的很廣「唯識心□□□□」,你們去看看,他所提出來的,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修習唯識的方法,是可取的。經論裡面所說的,未免太深了,我們不曉得如何下手,看看唐大圓居士所說的那就很容易去做。
上一次我們將這一段表解,給諸位介紹過。將這個有為、有為法這個部分。是不是已經講到這個心不相應行法?那麼今天接著我們看無為法。那麼「問」在佛經裡面講有五種,第一種「不解」。譬如說佛說的這一句話的意思,我們不能夠理解,這是應當要問的。什麼叫一切法?什麼叫無我?這個要問。第二種是愚痴。佛雖然講得很清楚,我們沒聽清楚。或者是我們聽了,還聽不懂,那麼這個也要問。這兩種問都是本份上的問,在教學場合當中,學生應當發問。所以學問、學問,就是要學著發問。不問,怎麼能夠成就你的學業呢?你看看孔老夫子教學,學生跟夫子這一問一答。夫子給我們講解,宇宙人生的道理,學生當中聽不懂的,他就發問。這有問有答,這是教學。
佛門裡面,你們諸位去看一切經典,豈不都是一問一答嗎?《楞嚴經》從頭至尾就是問答,反覆的辯論。一切諸論,那更不必說了,菩薩與菩薩之間的反覆辯論。所以這個問不容易,凡夫他之所以不問,不問就是兩種人,一種是什麼呢?明了了,他不問。像孔老夫子讚嘆顏回,顏回聽師父講東西,很少提出問題出來,所以表面上看到他很愚痴,可是背後師父聽聽他的言論,回也□□,他真聽懂了。一聽就懂了,他問什麼?還有這根本就不懂,馬馬虎虎、糊裡糊塗的過去了。他不懂,這就是屬於愚人。所以一個是上等智慧,他不問。一個是下愚,他不問。中等程度以上的,必定是意見多多。那麼這樣才有進步,所以我們今年暑假,我們辦一個大專講座,我們就採取這麼方式。不像以往我們這個經論,都提出來講演,一句一句給大家講,大家聽,聽也沒有問題。你問這句懂不懂?今年暑假的講座,我們講堂專門討論,你們要沒有問題,就下課了,沒問題就下課,有問題就提出來辯論。大概我們範圍是兩部經,一部是這個,都是講過了,一部是《圓覺經》,另外一部是《普賢行願品》。那麼這個兩部都講過了,希望大家把這個兩部經仔細去研究,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我們這個課堂就很熱鬧。你們同學與同學之間辯論,所以這個講座與以往的講座,是不相同的,不一樣。對於這個同學們的學習、心得,一定有增長,一定有所增長。那麼這兩種問,是一定要解答,這是本份問,是應當要解答。
還有兩種問,可以不必答。一種就是試驗,就是考老師的,挑毛病的,找痲煩的,沒有誠意。所以這試驗試驗,看你懂不懂。這不是尊師重道,這輕慢師長,可以不答。可答,可不答。還有一種,這隨隨便便問的,很輕率的問,沒有恭敬心,沒有誠意,隨便問的,這個也可以不答。第五一種那就是經典裡面常常講的,利樂有情問,不是他不懂,他完全都懂得了,看看什麼?看看在座的人,這麼重要的問題沒有人提出來。這是大家疏忽不曉得這個問題的重要,於是這些菩薩們代替這些眾生出來發問,向佛請教,表現的至誠恭敬,做一個學問的榜樣給我們看。我們在一切經裡面,看到這個諸佛菩薩弟子們向佛請教問題,那都是做出榜樣給我們看的,教給我們如何做學問。所以問,有這個五種。那麼在經論裡面,我們所看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屬於利樂有情問。
那麼此地「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這就提出了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都是依據佛所說的這一句話,「一切法無我」。那麼這一句話,佛在經典裡面講得很多,這一切大小乘經典,我們幾乎都能看得到。那麼在這一句裡面所包含的意思,此地大圓居士有一行簡單的解釋,我們先把它念一遍。「因世人皆執一切法有我。故不信唯識所變。今欲說明一切法皆唯識所變。故先引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以證之。」這就是本論的依據。那麼這一條說明天親菩薩造論,依據的本源,他是有根據而造論的,不是他隨便說出來的。世間人確確實實是這樣的,這個執著就是大病。
那麼先說什麼叫做「我」呢?我、就是主宰的意思,就是有一個主體。我還有一個意思,他有一個自在的意思。我們世間人誤會一切法有個主體,好象自己能夠支配自己,自己能夠支配環境。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可以說那是妄想,是執著。假如我們真正自己能做得了主的話,我想諸位一定不希望衰老,自己要能做主,我們十七、八歲很好,我們永遠停在十七、八歲。可不可以呢?你要說能自己做得了主宰,那是應當可以的。做不了主,還是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衰老下去。可見得自己何嘗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呢?在我們這個身心裏面,找不到主宰,更沒有自在。所以執著一切法有我,這是很大的誤會。
那麼一切法,從那裡來的呢?唯識所變。世間人不相信唯識所變,就是因為有執著。信唯識所變,這才能入大乘之門。那麼換句話說,不信唯識所變,就不能入門。而為什麼不信呢?因為有執著。那麼由此可知,這個關鍵是在執著。破了執著,你就相信,信就入門。那麼這是本論教學的目的,就在此地。其次,世尊是說法之主,一切法是世尊所說之法,而說無我,這個裡頭意思很深,就是說明了,說而無說。如果一切法真有我,那世尊有所說,一切法無我,說即無說。所以佛在經論裡頭常講,「佛本無法可說。亦無實法予人。」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必須要明白的,佛沒有法給我們,佛也沒法可說。那佛所說、所教的是什麼呢?但破眾生情執而已。這一種教學,與世間教學不相同。歐陽大師說佛教非宗教、非哲學,也是這個意思。因為宗教沒有破情執,只有增長情執,沒破。哲學也是增長情執,沒有破情執。而佛法叫你破執著,換句話說,哲學與宗教都是增長人我執、法我執,都是增長我執。而佛法是反其道,破我執,破法執。因此他有根本上不相同的地方,如果我們對於這個根本不相同的地方,要是一無所知,那我們這個學佛,就不能達到佛法預期的效果。
那麼第三、凡夫執著的是那些呢?凡夫虛妄執著五蘊的身心,這個東西是假的、假相,他認為是我。你們諸位仔細想想,那一個人不是執著,這個假相是我呢?就是我們自己也不例行,我們也執著這個假相是我,不曉得這個假相,之所以然,不明了假相的究竟,堅固的執著。這是一切障礙的根本,煩惱障、所知障都從這個地方起。這個外道有些很聰明,我們講宗教,比我們一般凡夫高明一些,有一些高級的宗教,他不執著這個身心是我,他曉得這個臭皮囊,不是自己。什麼是自己呢?俗話說靈魂是自己,知道這個身,是假的。到六道裡面去投胎,捨身受生,有一個靈魂,那個東西是真的,他認為那是真的。在六道裡頭,那一道去投胎捨身受生,這是真的。身不是自己,這個身好象衣服一樣。我們人好象靈魂一樣,今天穿這一件衣服,明天穿那一件衣服。六道的身體,就像衣服一樣,可以常常在那裡換。但是不換的,是這個神識不換。他們覺悟到這一點,比我們凡夫就高明。於是乎他執著那個神識,當作我。佛法裡面講神識,印度外道叫□□,我們中國人叫它做靈魂。孔夫子□□大傳裡面,遊魂,孔老夫子沒有叫靈魂,叫遊魂。就是印度那些外道所講的神識。執著這個是我,外道的錯誤。
小乘人比外道又聰明一些,又高明一些,他曉得他也不執著神□是我,可是小乘還是有執著,他所執著的就是所證的偏真涅盤,認為那個是我。顧然佛在經裡面說,涅盤境界裡面有常樂我淨,雖有常樂我淨,決定沒有執著。他有執著,就錯了。但是小乘人有執著,那麼菩薩有沒有呢?菩薩要見了性的菩薩,就是人我執破了的大乘菩薩,這才□□。權教菩薩還是有執著,他執著的有眾生可度,有佛道可成,□□□□有修有證有得,那麼菩薩有沒有忘我呢?沒有忘我,菩薩還是有我執,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權教菩薩。
由此可知,這個我執是遍九法界,這是我們的根本大病。幾時我們才能夠覺悟,我是假的,我是不可得的。所以天親、彌勒給我們說明了心法有許許多多種,色法也有許多種。我們眼前身心世界的幻相,是這一些眾多的色心諸法緣聚而有,緣散而滅。這裡面求其主宰,了不可得,這就是教我們破我執。所以本論的旨趣,就是為了破除我們無始以來堅固的我執,人我執與法我執,這是這一部論的教學宗旨,也是本論的綱領。那麼第四、一切法本來空,我們在了義大乘經典裡面都聽到,佛這樣的教誡我們。可是眾生不知道一切法本來空,妄執以為是有。佛但說無,這個無,是破有的工具,有要破了,無也沒有了。所以我們真正通達了無我的實義,與大乘法門,可以說□□□□,這才能入得了大乘的法門。
那麼再看底下原文,這個解釋了,前面提的問題,什麼叫一切法?此地給我們解答,「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五大類。「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這是五類,一切法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五大類。下面說「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那麼這是百法論的原文,意思我們在底下這個表裡面,跟諸位細說,我們再把底下這個兩行念下去,這是解釋。「雖聞佛言一切法無我。尚未能明其何謂一切法。如何謂無我。今造此論。即說明其所以然。先說一切法。」一切法可以分為有為、無為兩大類。「次就有為法」裡面,「分為四位。」就是四類,一共有九十四種。無為裡頭,有一位、一類,分為六種,合起來是百法。那麼底下這個表,使我們一目了然。那麼一切法,就是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展開來說一切法,歸納起來□□。
什麼叫有為呢?有為是有造作,有生滅的,就叫做有為。無為是非造作,不生滅的,就叫做無為,這個是可以分為這個兩大類。有為法裡面,有四種。心法一共有八種,心所有法它有五十一種,色法有十一種,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合起來一共是九十四種,都叫做有為法。這九十四法,是有生滅的,有造作的。下面我念一念有兩個錯字,大家改一改,意思我們要到下一堂才能夠講。「一切最勝」這是說的心法,「與此相應」這心所法,「二所現影」這是顯示。這個文裡面,照文改過來就行了。前面就是九十六面倒數第二行,你看不是有二所現影,三位差別,四所顯示。他這個地方印錯了,是現影,二所現影。現是出現的現,就是現在的現;影就是電影的影,大家把它改動,這兩個字改過來。那麼無為法四所顯示,這個顯示它是對的。這個意思,我們留到下一節,再給諸位細說。
四十七面百法在此地,可以算是正式的開端。表裡面所列的,看起來是很簡單。實際上這就是百法的總綱,前面跟諸位說過,百法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歸納。所以說百法就是講的一切法,一切法如果我們不能夠正確徹底的明了通達,那會對我們造成許許多多的障礙。在出世法來講,它障礙了我們正見正解正行。在世間法來說,它障礙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善業,使我們失去了人天的果報。因此這個一切法就是本身以及我們生活的環境,這個環境是說整個的宇宙,也就是人生宇宙我們所必須要明了。表裡面先給我們分成兩大類,就是一個是有為,一個是無為。有為裡面又分為四大類,心法有八類,心所有法有五十一類,色法有十一類,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類。無為法裡面,有六類。底下這個長行有一行,解釋「一切有為造作生滅無常之法。名有為法。其不生滅無造作之法。名無為法。」這是很簡單的來說明什麼叫有為法?什麼叫無為法?可見得有為與無為,那是相對建立的。
先說有為法,我們先把這個名詞定義,給諸位介紹出來。然後再說明它這個次序,為什麼是這樣排列的?這個表的下面「一切最勝」、「與此相應」、「二所現影」,這個地方上一次請大家改過來,這是現影,而不是顯示,這個要把它改過來。「三位差別」、「四所顯示」那麼這個就是它排列順序的理由,我們也要把它分別清楚。第一個我們說心,心法在唯識裡面,它有六個意思。第一個集起叫做心,集就是集合的集,集合的集;起、是現起。集是什麼呢?就是集種子,集種子。起、就是種子起現行。這些話,都是唯識的專門術語。如果拿我們現在的術語來說,種子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印象,所謂的印象。這個集,它就有收藏的意思。譬如說我們昨天做的事情,如果這個印象要沒有一個地方收藏,那麼它一定消失,我們怎麼想,也不會想起來,它有一個收藏的所在。但是這個種子的印象,它沒有形相,雖沒有形相,它不會消失。有印象深的,我們在童年時候的事情,還是記得很清楚,印象深刻的,那就是種子有力,有這個力量,不會消失。
有人常常說,我們這個作夢,會作成奇奇怪怪的,從來也沒有想到過事情,會作這奇奇怪怪的夢。夢中有獨頭意識起現行,如果你沒有印象,你這個夢中境界,不會現行。夢中往往關於前世的印象,多生多劫前的印象。所以我們自己不曉得,不曉得。因為什麼?前生的事情,你也不會去想它,所以在平常不會起現行,在夢中時候,不知不覺的時候,因緣觸發的時候,它起現行。所以一定有個收藏的地方,這個地方。那麼這個在唯識裡面,就是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藏識,藏就是收藏的意思,就好象是個倉庫一樣。它能夠收藏種子,同時這個種子遇到緣了,它又會重現,重現就是起現行。譬如說我們過去曾經見過面,見過面的時候,這個印象就落在藏識裡面去了,倉庫裡頭。今天我們又見了面,又見了面會認識,為什麼會認識呢?因為藏識裡頭有印象,一見面,藏識裡面那個印象,一對照,不錯,你是某人,我們曾經在什麼時候見過的,它會排對。這個速度比這個電子還來的快,我們這裡講電腦,電腦怎麼樣靈巧,沒有我們這個頭腦靈巧。這個天然的電腦,比人造的高明的太多,高明的太多。所以心有這個意思。但是我們從具體上來講,雖然八個識,都能有集起的意思。可是在阿賴耶識集起特別的偏重,就是這一種功能特別的殊勝。其餘七個識,要比起阿賴耶識,在這一方面講,那真是望塵莫及。那這第一個意思,我們叫做心法。
第二個意思聚集,聚是集聚。那麼這個也是心法,換句話說,收集、攢集、聚集,它有這個意思。當然八個識也都有這個意思,可是從這一個意思來說,偏重在前七識,就是末那、意識以及前五識,它都有這個作用。這個就是講我們唯識裡面講遍行,它有一種功能,熏集一切法成了種子。拿我們今天來講,它就是能收集印象。眼見色,耳聞聲,六根在境界上一接觸,它就把他收集起來了。收集起來好象是個轉運站,眼根各收集各的,這個□□□,各人收集各人的。你譬如眼,那就是了別,它把這個印象送進去,這個印象送進去,它裡頭並沒有分別。可是第六意識,它把這個印象分別,分別有善惡好醜。那麼它也把這個概念、這個印象,又送進去。第七識執著,第七識產生了我愛我見,產生了這些。所謂是取捨得失,都是第六意識力量很強。所以說是前七轉識,把這些印象收集起來,送到倉庫,就收藏了,送到阿賴耶識。所以從這一方面講,前七轉識有這種功能。
第三個意思「緣慮」,緣是攀緣,慮是思慮,這也是心的作用。在這方面講,現代的心理學偏重在這一條的說法。它能夠思惟,能夠想像,能夠判斷,能夠推理,我們把這個認為是心。但是這個心的時候,有這個功能,實際上心的功用很大,並不只這一種功能。第四個意思,也叫做識,識就是認識。識的意思,是從了別來說的,就是能夠辨別,能夠明了。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你樣樣都能夠明了,樣樣都能夠識別,這是心的作用。所以它有這個意思。這個意思,也是八個識都有。雖然八個識都有,偏重在第六意識,也就是說分別功能最大的、最廣泛的是第六意識。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裡面給我們說的非常的明了。第五個意思,也叫做意。意的定義是怎麼說呢?意是講不間斷。所以說意思,意思是不間斷。不間斷的思,就叫意識。間斷的這個思,通常叫想,叫想。因為什麼呢?它間斷,這個印象就會比較薄一點。如果不間斷的去想,這個印象就深了,這個印象就深了,就會產生很大的力量。所以有很短、等無間的意思。等是平等,就是他想一樁事情,他不會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那間斷。專門想一樁事情不間斷,這個就是意。那麼八個識,也都有這個意思。可是第六識特別偏重,第六識恆審思量,他特別偏重。
那麼第六識很單純,它想的是什麼呢?它想的就是我。所以一切眾生這個私心很重,那是有道理的。就是第六意識,念念不忘我。無論在什麼時候,他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想東西他會間斷,我他不會間斷。所以說人我執、法我執,那麼都是第七識造成的。那麼第六個意思,也叫做心。八個都叫做心,這個第六點可以把它分開來說。八個都可以稱作心,所以我們常講八心王。但是如果就前面所講的這些定義,個個殊勝方面來說,我們可以說第八識心的意識,比較上多一點。所以我們也把第八叫做心,把第七叫做意,第七叫做意,將第六叫做識。所以我們對於前面六種,前六識,末那我們叫做意,阿賴耶叫做心。所以合起來講,都講得通,八個都可以叫心,都可以叫意,都可以叫識。分開來的意思,那更明顯了。心法概略的就說到此地。那麼心法八種,我們必須要曉得它,它的性質,一切眾生造惡造善,五趣輪迴,乃至於成佛作祖,都是這個心,都是這個心。所以在一切有為法裡面,它的作用最大,最為殊勝。那麼其次再講,這是心法一共有八個,到底下的時候,是一段一段的來給諸位詳細的講解。
第二是「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種。什麼叫心所有?那麼這個心,就是指前面的心法,八個心王。說它做心所有,就是說這一類的法,它是前面八個心法所有的。唯識裡面講,它有三個定義。第一個它必定要依心王,才能夠起來。前面八個我們稱它作心王,它是附屬於它的。沒有心王,就不會有心所,所以它是附屬於心王。它要起作用,一定要跟著心王,它才能夠起得了作用。如果不跟著心王,它不能夠獨立的起作用,所以它是心王附帶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說,這五十一類法,就是心法的作用。前面八種是講心法的體,此地五十一種就是心法的作用,我們可以這樣的看法。那麼這樣的比較更容易明了了,它是心的作用。
第二個意思,它起作用,一定是與心相應的。那麼什麼叫做相應?相應這個名詞,在佛法里用的太廣泛,諸位將來是一掀開經論,往往你都能看得到這兩個字,所以對於這兩個字的定義,我們要把它搞清楚。相應裡面含著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是講的「時」,就是時間。它與心王一定同時,不能說是不同時,異時、那就不相應了,一定是同時的。那麼第二個一定是同緣一個境界,同緣一個境界。第三個一定是要依根,根是所謂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它一定依根。第四個講的是「事」,事是怎麼說呢?同一個自證分體份,所以簡單的講,就是識所緣的境界,所依止根,自證分的體事,這四個條件完全相同,這就叫做相應。四個條件裡頭,有一樣不同,就叫做不相應,就叫做不相應。那麼心的作用,有相應,有不相應的。相應的有五十一種,不相應的有二十四種。那麼到後來我們都可以談到。
第三個所有法的定義,就是這些法它是系屬於心。你說我們講到,譬如說講觸,五遍行裡頭,觸、作意、受、想、思。我們單單講觸、接觸,接觸那就是要看你跟那一個心王相應。這個觸就是屬於某一個心王的,而不是屬於另一個心王。我們說話,在此地講似乎說的很簡單,實際上這個事,是相當的複雜。雖然複雜,可是它條理清清楚楚,它一點都不混亂。譬如我們現在這個眼根,接觸這個境界,見這個色法。我們一接觸,你也看到我,我也看到你。這個觸,有阿賴耶的觸,有末那的觸,有第六意識的觸,有前五識的觸。幾乎同時在起作用,可是各系屬於個個心王,一點都不會錯。眼見,這是眼根之觸。這個第六、第七跟阿賴耶的觸,我們同時叫做無俱意識的觸,所謂是舉一個心所的例子,你就曉得,雖然同時起作用,它並不混亂。好象我們燈的光明一樣,我們講堂有十幾盞燈,開了之後,你看到光光互照,看到我們這都是明亮。但是這些光,各屬於個個燈的。你要不相信,你關一盞燈,這盞燈的光就沒有了。所以光與光好象是互相混雜分不開,實際上各是各的,清清楚楚,一點都不亂。那麼我們八個心王,五十一個心所起作用的時候,情形也是如此,各是各的作用。你說將來講到煩惱心所,亦復如是。前五識有前五識的煩惱心所,第六識是屬於第六識的,第七識是屬於第七識的。你譬如我們講一個貪,各是屬於各的,這個跟心法,這才是大分,歸納起來的分。細分,非常非常的繁瑣。但是清清楚楚,有條不紊。
這就是叫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了解之後,這就叫覺悟。再不迷在這一些形相裡面,從此以後做一個明白人,而不做一個糊塗人。無論在什麼境界裡,起心動念,自己心裡頭明了,佛法裡面常講,「願得智慧真明了」。懂得通達,智慧現前,一切法中真正明了。明了、這樣的人,我們叫他做佛菩薩。一切法不明了的人,我們叫他做凡夫。可見得這個凡夫與菩薩的差別,就是一個對一切法真明了了人,一個對一切法不明了的人,就是這麼兩個差別的名號。那麼由此可知,我們學佛就是要做一個對於一切法真正明了通達之人,這是學佛的目標,學佛的宗旨。第三、是講色法,色法把它歸納起來,有十一類,有十一種。十一種|五根、六塵。五根是色法,六塵是色法,五根加六塵有十一類。
色法、是識所依,也是所緣,五根是所依,是識之所依。如果識要不依五根,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你譬如說我們以這個電來作比喻來說,電器如果要不依這一些電器,它就不起作用。電燈是電器,這個電流依它就放光,以這個錄音機,也是是個電器,依它就能夠把聲音記錄下來。所以它不能夠離開這個電器,離開電器它不起作用。它雖然是存在,但是它不起作用。正如同我們這個心心所,它存在。如果要是沒有根,它就不起作用。所以人死了,神識離開了五根,它不起作用,眼不能見了,耳也不能聽。離去了,就不能起作用,必定要依根才起作用。這是講所依的,但是一有所依之根,如果沒有所緣的境,它也不起作用。所以它起作用,一起一定是三個,就是根塵識。前面講八識,五十一心所就包括在八識裡頭,因為是八識附帶的,剛才講一個是體,一個是用。那這不必再多說了。一定是根塵識,同時它才會起作用。所以六塵是它所緣的,識之所緣,六根則識之所依。
這樣有能有所,那在佛法里把它歸納,一共有八法所成。所以這個色法,從那裡來的?色法是心心所法變現出來的。那麼它能造的,諸位要曉得能變是心心所,這個色法是什麼東西呢?將來以後會給大家討論到,就是講這個心心所的四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相分就是色法,相分就是色法。由此可知,色法也不簡單。心王八個由八心王各自相分,五十一心所也有五十一心所各自的相分。由於就像剛才比喻的光光互照,但是分得清清楚楚,絕不會攪混在一起。前面跟大家講過,百法是一切法的歸納,展開來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之法,各各不相□,各有各的自分,現在的話是各有各的岡位,這是事實真相。佛在大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隨心應量。」我們不了解事實的真相,在一切法裡頭,虛妄分別,這是過失。那麼所造的相分,我們從綱領上講,從原則上說,經裡面講的四大。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也是四大,四大是基本的物質。我們如果就是講色法這一個範圍裡面的能造與所造,就是色之體,是能造,它是四大,就是基本的物質。我們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這原子、電子、基本粒子。佛法裡頭這個名詞叫地水火風,這就是說明基本物質,它一定具備這四個條件,這四種特性。
地是什麼?它是物質,它是一個有體積的。地是代表固體,就是代表體積。水是代表濕度,這個東西再小,它含的有濕度,我們現在講帶陰電,帶陽電。火是講它溫度,它有濕度,它有溫度。風是講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諸位想想,動才有叫風,不動就不叫風,風是代表動的,它有速度,它是有一個流動。那麼我們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這是基本物質,確確實實它是有這四個現象,有這四種特性。那麼這是能造。所造的呢?就是一切物質的世界。這個物質世界裡頭,森羅萬象。但是所造的,所用造作這個材料是相同的,完全一樣。那麼今天科學家承認,我們人體是這些基本粒子物質造成的。這個講台、這個講堂,沒有一法不是相同的基本物質造成的,相同的,沒有差別。我們這一把扇子,你看它不值錢,如果這麼一大塊金鋼鑽,你認為這個不得了。金鋼鑽的、造金鋼鑽的那個基本的物質,跟這個扇子一樣,無二無別。這現在人講,你們一聽懂啊。為什麼呢?不過就是這些原子電子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排列的方法不一樣,組合的方法不一樣。拆穿了,是一樣的事情,有什麼差別呢?為什麼要貴彼賤此呢?這就是虛妄分別。
所以你真正通達了,一切萬法是法法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心就平等了,在一切法裡頭,不會執著這個貴,不會執著那個賤。得平等心,真正可貴。平等心現前,給諸位說,生死沒有了,煩惱沒有了。佛法裡面講斷煩惱,證菩提,了生死,入涅盤,你才能真正找到。我們之所以在一切境界裡頭,分好分醜,分善分惡,這個心不平等,就是對於事實真相沒有看得清楚。完全錯誤了,完全錯解了,才會產生這個現象。但是這個色法裡面,識所依的五根,我們很容易了解,眼耳鼻舌身,這都在我們身體上,很容易覺察到。五根所緣的境界,眼見色,耳聞聲,五根所接觸的境界,也很容易明了。為什麼呢?都在眼前。可是這個法裡頭,有一半容易明了,有一半不容易明了。法是什麼呢?法是心所緣的,意所執的。這裡講法處色,三□色是什麼?沒有形相。不像五根所緣,五塵境界,它有形相。有形相,我們叫它做色法。這個沒有形相,它也是色法,將來講色法的定義,到後面再給諸位來細說。
那麼這個就是有對色的,無對色。有對是什麼?是這個對待建立的。無對色是什麼?它是影像,它沒有物質,它不是物質。你譬如說我們要說台北火車站,你們都去過火車站,我一說台北火車站,你腦子裡頭,馬上就想到台北火車站的樣子。你這一想,想就有相。這個相是確實是有,你自己很清楚,別人看不見。別人看不見,就叫無對色。可是你自己真有這個色相,不是沒有,清清楚楚,也現在你現前。所以我們一想,想就有相,心裡頭就有相。我們中國人造字,是很有學問的。「想」這個字,心裏面的相。那麼在唯識裡面講,這是法處所攝的色法。法塵裡面,法塵是一半是心法,一半是色法。這個是法處所攝色,它是無影有相,它沒有質,它是屬於無對色。那麼這是意識所緣的,意識所緣的法塵。這也在此地介紹到此地。
那麼底下講心不相應行法,行就是行為,就是造作、行為。行為就是心法的造作,所以前面講心所有法,就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就是心理的行為,我們今天講心理行為。但是前面五十一種,是與心相應的行為。那麼這裡還有與心不相應的,但是也是心的造作。雖然是心的造作,但是它與心不相應。怎麼不相應呢?就是前面所說的,識所緣,依根四。這個四種裡面,一定會有一兩種相同,也有一兩種不同,所以它也不相應。與四個相同才相應,當中有一個不同,就叫不相應。那麼這四個條件,它實在是離不了,但是它不具足,它不是四條不具足,而或缺一條,或缺兩條。這個情形之下,我們叫它做不相應行法。
我們在五蘊裡面,這個五蘊是最簡單的歸納,佛法把一切萬法歸納起來講可以說第一簡單的歸納二種,即心法、色法,只二種就統統歸納了,如果再說得稍為詳細一點,就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如果從五蘊上來講,心相應的行法跟不相應的行法,統統都在五蘊裡頭。
第三卷
經文第三行開始,四十四面。
『唯識之學,在說明山河大地等一切法,皆是假有,唯識之所變現。』
這一行是說唯識的宗旨,這是如來親證的現量境界,我們初聽這幾句話,好象不太容易接受,為什麼呢?那就是我們從小以來所學的,可以說完全沒有這個經驗,所以乍聽起來,免不了有疑難之處,可是佛給我們講的話,決定是真實的,這一點我們學佛首先要能夠完全肯定的相信聖言量,換一句話說,我們首先要肯定佛不會欺騙我們,佛所說的話,句句都是真實的,同時我們相信佛所說的,並不是一種學理、並不是一種學街,所以佛在《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佛的言語是真語者,真者不妄,是實語者,實就是不假,如語者,如語就是事實怎麼樣的就怎麼說法,一絲毫不過份,就是語要如其事,能夠作到不增不減,這叫如語,不誑語者入不妄語者,這是我們要相信的,如果我們能夠相信佛語真實,那麼佛在此地把這個他所見到的境界告訴我們,也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無非就是說明這一樁事情而已,也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麼呢?是唯識所變,前面已經跟諸位說明什麼叫做識,再接著看下面:
『世人皆執山河大地等一切法是實有,名之曰我,既有實我,則不信一切唯識所變。』
這就是說我們世間人的錯覺,也就是病根的所在,這個地方所說的世人,包括了色界、無色界天人在內,我們凡夫執著,天人也執著,他也是這麼一個看法,這麼一個想法。由此可知,這個錯誤的觀念,實在是相當不容易打破,生到天上了,天上也不能破這個執著,也是這種情況,執就是識。誰執呢?識在那裡執著,它執著的就是我們這個身體,甚至於我們的思想,我們生活的環境:宇宙太空,認為這個是真的,是實在的,這個意思叫做我,所以在此地,「我」的定義也就附帶的說出來了,對於我們我們這個身執著是實在的,就是身心執著這是實在的,這叫人我,對於我們的環境,宇宙執著是實在的,這叫法我執,所以說無量無邊的執著,歸納起來就是這兩大類:人我執、法我執,底下表裡頭就很清楚的跟我們列出來,你有這兩種執著,你就不會相信佛講一切法唯識所變。
好了,我們現在大家都是虔誠的佛弟子,甚至於有不少受過三皈五戒的,乃至於菩薩戒的,你信不信呢?你說:「我信。」那個信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不是真的?因為你的「我執」沒有去掉,你這種是勉強的信,佛是這麼講的,我相信,不是你自己親證的境界,你自己沒見到這個境界。你自己為什麼見不到呢?就是因為你的執著沒有打破,所以你是世人,這個世人就是凡夫,就是指我們講的六道凡夫。換句話說,我們還是六道凡夫,哪裡見到這個事實的真相?由此可知,學佛最要緊的就是破執著。好,我真正學佛,我不執著了。你說的不執著,心裡想的不執著,還是執著,為什麼呢?你執著個「不執著」,不執著也是一法,也是法我,所以這個事情,要細心的體會,這個道理留在底下一課,《大乘起信論》裡面給諸位討論。
要真正作到不執著,執著與不執著都離開,這才是真正不執著,心裡有個不執著,這不行,那還是執著,還是凡夫,還見不到事實真相,不知道這個境界是唯識所變的,下面講的是唯識學的根源,因為這個緣故,這也說明說唯識的理由,緣由。
『是故欲闡發唯識之學,當破我執。』
但是諸位要知道,在經題裡面給大家講過,這是大乘佛法入門的教科書,所以闡發唯識之學,當破我執,換句話說,你要想入大乘之門,不破我執那怎麼進得去呢?說實在的,破了我執,這個地方的「我」,是廣義的,因為人我、法我都用這一個我包括了,我們要細說的時候,人我、法我都要破,才能夠入大乘之門,破人我而不破法我,是小乘人,可以入小乘聲聞、緣覺之門,不能入大乘菩薩之門,所以這一點,諸位特別要著眼的,百法明門論它的宗旨就是破執著,絕不是叫你去死記這一百個法相名詞,你要是死記這一百個法相名詞,又起了執著,那又多一百個法執了。目的是叫你破執著的,結果變成增長你的執著,這就顛倒了,破執著叫學佛,佛者覺也,你覺悟,執著是迷惑,所以我們在此地是學覺的,而不是學迷的,你要是死在法相名詞之中,那你就是迷了,你在此地不是學覺是學迷,怕你迷的不夠,還再加深一點,那有這個道理呢?所以這個意思我們要去體會,不能夠執著,可是執著畢竟不是那麼容易就打破的,所以世尊住世八十年,講經三百餘會,要把這個事實的真相,說清楚、說明白,你才肯放下,放下什麼呢?放下執著而已,放下就見到事實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見到了,見到的相是什麼呢?正是佛在經裡面所講的一樣,所以到那個時候,經典就可以給我們作印證。
『又當知我是假,識是真。』
它這個簡義,實在講確實是編得很好,把這一門學問,深入淺出的告訴我們,「我是假」,這個「我」在此地,就是萬法的代名詞,為什麼呢?有人我、有法我,換句話說,身心世界都是假的,在從前講假,確實,要有相當的智慧型去領悟,因為很不容易看出,它這個假相。現在科學發達了,對於這一層,可以說給我們幫助的地方,確實是不少,比如現在在物理學裡面、化學裡面,所分析的,把一切物質分析到原子、電子、基本粒子,曉得一切萬法無非是這些東西組合的,只是方程式不同而已,在根本上都是一樣,這個看法真正是把宇宙人生看穿了,曉得這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但是它有一個毛病,病在那裡呢?把人生的價值否定掉了,人生的意義也沒有了。現在在發明機器人,將那個機器人跟真的人一樣,所以人造人,他將人生價值與意義否定了,這一否定,那麼人就跟物一樣,所以真正變成唯物論,到那個時候,必然有更大的災難,有更大的禍害,這是不是事實真相呢?不是的,這只是看到宇宙事實的片面,沒有看到它的真相,還是在兩種執著簡圍之內,並沒有打破執著。
佛法的長處,它是把事實的真相給我們說明,以種種分析來說明一切物理、一切心理、一切的生理,給我們說破,我們要是如果真正得到真相,並不是聽聽就算了;聽聽,這是所謂記問之學,得不到受用的,不能了解其真相。譬如說有一個從國外來的,來給你介紹外國種種的風光,你只是聽說而已,他說得再詳細,你記得再詳細,你記得再清楚,那個地方畢竟你沒去過,畢竟不是你親身體驗的境界,由此可知,佛法是要重實驗的,也就是說明它重視實證,要你親自把這個事情證實,絕不可以道聽途說,聽人家說的靠不住,一定要自己看見,證實「我」是假的。
底下這一句就說得更好了,假,沒有病,你知道這個萬法是假的,假的沒有毛病,病在那裡呢?病在迷,迷我是病,你要是曉得,這個是假的,假不礙真,真也不礙假,苦樂之受,不是從真假來的,真假裡面給諸位說,沒有苦、樂、憂、喜、舍,這個五種受,沒有!受從那裡來呢?受從迷來的,受從執著來的,你這一執著一迷,這裡頭就有苦樂的感受,但是諸位要曉得,苦樂感受也不是真的,雖不是真的,好象作夢一樣,夢是假的,夢裡要是有個老虎來吃你,你一樣嚇得一身冷汗,那是假的,你怕什麼,就是因為你迷,不曉得那是假的,你把假的當作真的,所以你才有恐懼,你才有苦難。如果你看破了,喔!我是作夢,看破了,知道那是假的,遠離顛倒夢想,一切苦厄都沒有了,這個時候叫真正得自在,真正的得樂,由此可知,我們佛法裡面常講,佛法的宗旨,在破迷啟悟,離苦得樂,而不是說破假認真,離苦得樂,不這樣說法,因為真假裡頭沒有苦樂,苦樂是迷悟。
『破我是樂,是佛菩薩。』
學佛的大主意就是破我執。說到這個破,諸位要曉得,如果我們要是認為真正有個執著,真正有個破,那又錯了,執著確實是有,你再一追究,追究又找不到了,一追究就找不到,可見得這個迷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執著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什麼叫破呢?悟就破了,一悟就破了,所以大乘佛法自始至終就是叫你悟!迷的時候好象有,悟的時候沒有,求於迷執都了不可得。這個時候我們叫他做佛,叫他做菩薩。究竟悟了就叫做佛;雖悟還沒有究竟,還沒有徹底,我們叫他做菩薩。雖然說佛、說菩薩,也是有名無實,你要再執著一定有個佛、有個菩薩那就壞了,你又迷了,這就是眾生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像《楞嚴》裡面所講的:「聚緣內搖」;《圓覺經》裡面講的「集聚緣氣」,緣是攀緣,氣是氣氛、習氣,什麼習氣就是遍計所執的習氣,總要執一邊,他就不能不執著,總是要執,這就是我們這個病根不能斷除的原因。
諸位要學佛,修學佛法,你要認真的學,如法的學。所謂如法,佛在一切經裡面,給我們提了三個綱領,這三個綱領,第一個講「離言說」,第二個「離名字」,第三個是「離心緣」,心的攀緣。換句話說,這三個東西有沒有?有。你看我們現在有言說、有名字,我們給你講佛、菩薩、我,都不是名字嗎?有。亦有心緣,我們的心在這裡攀緣,都有。
凡夫把言說、名字、心緣都當作真實的,這就是迷,這就是執著,佛菩薩雖然用言說、用名相、用心經,但是他曉得這統統都是假的,他一樣都不執著。一天到晚用它,而不執著,這就不迷了,這是覺而不迷,這樣學佛叫善學。會學的,很容易開悟,如果你認為言說、名詞、心裡的種種攀緣,認為是真的,這就不容易開悟,你學上三百年你也開悟不了,這個所謂死在言下,這樣念書叫念死書,這個學佛學死佛,死在佛法裡頭,也就是清涼大師常說的增長無明、增長邪見。前面說的這一番話,大圓居士在此地列了一個表,就是這表裡頭的意思。列表,表清楚,容易記,一看就開悟。
唯識,唯識講的是什麼東西呢?唯識所講的就是這個。迷我是凡夫,破我是佛菩薩,你看這都是假的,迷、破都是假的,什麼是真的呢?識是真的,但是諸位要曉得,識也是不得已而建立的,所謂是言辭之極,話說到極處了,不能再說了,識是真的,悟了識是真的,你這個「識」也不能執著,如果你執著,一切都是假的,識是真的,你還是迷,你還是執著,識是法相,你還是法我執,你的執著沒破,換句話說你這個言說、名相、心緣沒離,前面那個你離了,後頭沒離,離了,你的心是清淨的,那真是一聞千悟,我們今天做不到,不能開悟,就是迷執太重,把我們的悟性,重重的遮蓋,悟性透不出來,下面再解釋,這個表很簡單,可以說把唯識的宗旨,全部都說明了,再給我們說明這個「我」,有二種。
『又實我之執,可分為二,一曰人我,二曰法我,執眾生之色身為實有者,名人我,執著山河大地等為實有者,名法我。簡言之,所云我者,即是執一切法為實有是也。』
「又實我之執」,這個「實」也不是真實的,假實,就是一切眾生都誤以為是真實,那麼這種執著,「可分為二」,分為兩大類,「一曰人我,二曰法我」,就是這個執著可以分為兩大類。
「執眾生之色身為實有者,名人我」,這個眾生給諸位說不是說一切大眾,這個眾生是自己,自己這個身,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此地這個眾生是單指自己一個人來講的,譬如說我們佛法裡面常講,我們這個身心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現的這個身相,所以這個眾生千萬不要誤會了,一看,「喔!好多好多眾生。」那錯了。單指自己,就是自己這個身相、色身。佛法為什麼講眾生而不說自己?這些名相都是叫你開悟,因為我執已經太深了,再說個自己,這執著更重;給你說個眾生,就可以能夠破我執:原來我這個身體眾緣和合而現的假相,這裡頭沒有我,找不到我。
我們講四大五蘊是歸納法,四大,一般人是講得很粗,在這個身相裡面講得很粗,實際上細說,也是真說,四大講的什麼東西呢?也就是我們現在科學家裡面所講的原子、電子、基本粒子,四大是講的這個東西。因為最小最小的基本物質它具有四個條件,這就是四大。地大:它有個東西,在高倍顯微鏡底下看,它有個形狀,就是它有個體積,這就是地大。它必定帶有溫度,溫度就是火大。它帶著有濕性,我們今天講的陰電、陽電、電子,濕性就叫水大。它必定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一定是動的,動就做風大;風是動的,不動就不叫風了。所以我們講地水火風這個四大,實際上就是講原子、電子、基本粒子它的四種特性。
你要說這是我,那好了,我們這一個身體裡頭有無數的原子,那一個原子是我呢?如果個個都是,那我太多了,不可思議。何況我們曉得,這些原子、電子它常常在那裡活動,有的時候離開我們的身體,別的又進入我們的身體,到底哪裡有我呢?我們就色身上找不到我,沒有我,心裡上更是虛妄,受想行識更虛妄,在百法裡面給我分析的,這個心理狀況分析的,已經算不少了,心法裡面八個,與心相應的心所,就是心的作用法五十一個,不相應的心所還有二十四個,這全部都叫做心法,哪一個心是我呢?如果說這些心都是我,好了,那你的心太多了,我只能有一個,哪有那麼多呢?所以諸位要明白,在身心裏面都沒有我,所以你一悟到這個道理了,覓我了不可得,這個我才真正破掉了,沒有我了,你們諸位想一想,有誰受生死呢?生死就沒有了,沒有我了,誰去輪迴呢?輪迴也破了。生死輪迴統統沒有了,有「我」你才有煩惱,沒有「我」誰生煩惱?你們想想哪個生煩惱?如果煩惱來了,你們仔細去找,在身體裡每一個細胞裡頭你去找,哪一個細胞裡頭有煩惱?你去找去,沒有,那心裏面你去找。心法、心所法裡面你去找去,也沒有煩惱。那你說心所法裡頭有二十六個煩惱,你有執著才有,沒有執著就沒有。
再給諸位說,你有執著才有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如果你沒有執著,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統統都沒有,不但這個都沒有,色法也沒有,色法也是執著變現的,所以說唯識所變,能變的就是一個識!所變的就是心、心所、心法、色法這些,這個是說明了什麼是人我執,這個意思一定要清楚。
在佛法裡面,自己本身之外都是環境,別人與我是人事的環境。我們講物質的環境、人事的環境,全是環境的,拿我們現在的哲學名詞來說,是講人生觀、宇宙觀,講人生只有個人,不會牽涉到第二個人,為什麼呢?第二個人在我們宇宙觀裡面的,不包括在人生觀里,在佛法裡面,人生觀就是講的正報,我們自己這個報身,他人是宇宙觀,是器世間,我們也叫做有情世間,所以說情器世間,那是宇宙觀裡面的部份。
下面再說,如果是「執著山河大地等為實有能,名法我。」山河大地也是眾生,眾生的意思是眾緣和合而現起的說,就叫做眾生,這是講自己身心之外,一切所有,你要是執著它是真實的話,這種執著叫法我執。
「簡言之,所云我者,即是執一切法為法為實有是也。」簡單一句話說明,「我」的定義,我就是這個意思,執著一切法實有,這就叫做「我」,到這個地方可以說把這個意思已經說完了,下面必須要解釋的,就是佛在一切經論裡頭有許多種說法,意思是相同的,我們要了解,不要把它誤會。
『又他書或說人我名我,法我名法,如唯識三十頌首言由假說我法等,彼我即人我,法即法我是也。』
這是把唯識三十頌的名詞與百法論作一個比較,意思是一樣的,三十頌裡面講「我」,就是百法論裡頭講的人我,三十頌裡面講的法,就是此地講的法我,三十頌里講的更簡單,那麼從底下這個表,你就能看得很清楚。第二個表就是說明剛才所講的意思,我,或者是人我:人身之實有,這是我執。法或者是法我:萬事之實有,總而言之,病都在以為那是真實的,以為是真有,這個就是迷執,這就叫我,大乘佛法在破我為入門,我執不破就沒法子入門。下面說:
『唯識之宗旨。』
前面跟諸位講的六經十一論,是專談唯識的,或者是多談唯識的;如果要廣說,佛所說的一切經論,都離不開唯識。而唯識的宗旨,在說明一切法唯識,唯是唯獨,一切法唯有識,除了識之外,沒有一切法,識是什麼呢?識是分別,由此可知,一切法是分別所現的假象,並沒有實體,再給諸位說,也沒有實事,初學的人你說沒有實體,這個我懂,你說沒有實事,這個就難懂了,我們好象看到確實有這些事情存在,這個事情叫幻有,不是實有,諸位去念念四十華嚴,你看看諸佛菩薩所說的,他所修證的,都是如幻法門,你們在那一個佛菩薩裡頭,看到有一個真實的法門,沒有!都是如幻的,與《《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如夢幻泡影」完全相同;《《金剛經》》後頭的這個四句偈,實際上就是兩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去看看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說的這兩句,可以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這兩句話的批註,就是這兩句話的說明。所以《《金剛經》》不容易,言簡而義賅,《華嚴》裡面說的就是我們整個人生一切的生活行為活動,如夢幻泡影,那有實事呢?所以你不執著就得大自在,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要一執著,一切障難都來了,那就所謂起惑、造業、受報,輪迴就出現,那裡曉得輪迴是假的,輪迴不是真的。
『而本論之方便,在以一切法無我,說明一切法唯識之義。』
這個義就是義理,這是百法論的宗旨。如果我們從這個論,果然得到了,徹底覺悟了,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唯識,那我們這一門東西沒有白學了,我們才真正是有成績,這個成績是什麼呢?智慧型開了,破迷開悟,入大乘之門了,決定不是說,我這一百個名相,從頭到尾,我都會了,考試的時候,一個字都不錯,那有什麼用處?還是迷惑顛倒,那個沒有用處的,這就是佛法的教學與世間法的教學,不相同的所在,由此可知,世間的教學,是增長我見、我執,是在增長,你學會了這一百個法相名詞,不是增長一百個我執嗎?佛法是叫我們去我執的,那麼這一百個法相名詞,你要不要知道呢?要知道,要知道又不能執著,所謂是「離即同時」,離相與即相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次第,這個叫真正離相。
『俗人迷識為假,迷我為實,佛悟我為假,悟識為實,故唯識之學,是以悟破迷。』
「俗人迷識為假」,世俗人他的病,不相這個識,認為識是虛假的。「迷我為實」,以為我是真實的,這都是迷。佛怎麼樣呢?「佛悟我為假,悟識為真。」跟我們世人恰恰相反,這觀念恰恰相反,知道我是假的,識是實的。「故唯識之學,是以悟破迷」,這個不但是百法的宗旨,整個唯識論的宗旨就是破迷開悟,果然我們迷破了、悟開了,我們這個東西才真正有心得。
『經言萬法,即總括一切法,然彌勒菩薩恐世人難學,造瑜伽師地論,約為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猶恐眾生慧淺難入,更約為百法而造此論。故此論雖僅談百法,而實包談一切也。本論開端,先引佛言,是名依聖言量而造論。』
這幾句話是將這一部論的來源,給我們說清楚,佛在經典裡面常常說萬法,說萬法這個「萬」,不是一個數目字,絕不是說一切法只有一萬種,實際上是無量無邊,所以這個萬是多的意思,也是總的意思,此地給我們講就是總括一切法,世間法、出世間法全都包括在裡面,佛法所覺悟的對象,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都要覺而不迷,一切法實際上是太多太多了,也太繁太雜了,古人讀書所謂是一部二十四史都不曉得從何下手,二十四史我們曉得還是有限,不算太多,那萬法從哪裡下手呢?這是在教學方面不得不用方便,所以佛法就將一切萬法歸納,愈歸納愈精簡,這是便利初學。所以彌勒菩薩恐怕世間人,要是講一切法,確實難學,就是無從下手,他造《瑜伽師地論》,我們曉得《瑜伽師地論》是唯識宗的根本論典,就是根本大論,學唯識不能夠離開這一部大論,換句話,這是必修的一門課程。
可是《瑜伽師地論》份量也相當可觀,它有一百卷,在這一部大論裡面,彌勒菩薩將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條,就是綱領了;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法,這個可以說是已經做到了相當的方便,有門徑可尋了,但是對於初學的人來說,這六百六十法還是不容易,因為法相之學,與法性確確實實不相同,法性是完全叫你悟的,所以說離文字、言說、心緣,是叫你悟入的,言下大悟。法相呢?免不了要你把這些名相都要記住,名相如果記不住,你就沒有辦法修唯識觀,也就是說我們日常生活,二六時中,提不起觀照的功夫,所以這個名相一定要記熟,那麼諸位想一想,六百六十法統統把它要記得清清楚楚,都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很不容易。於是天親菩薩就發了大心,特別為初學的人,將《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這個六百六十法他老人家把它歸納為百法。諸位要曉得,百法與六百六十法只有條文有多少不同,就是有多寡不同,它的內容完全一樣,真是不增不減,他是把它歸納來說。換句話說,百法要一展開,就是六百六十法,六百六十法再要一展開,那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由此可知,這個百法就是一切法;這是一切法歸納為一百條,便於初學而造這部論。所以這部論雖然只說百法,而實際上包括了一切法。這是把造論原由,造論的意趣都交代清楚了。
而這一部論是屬於宗經論,佛法裡面,論藏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叫做釋經論,釋就是解釋,也就是經的批註,實際上論就是批註,可是後來的這些大德,為經典作批註,不稱「論」而稱為「注」,稱為「疏」甚至於現在稱為「講義」,不用「論」這個字,這個是造論的人謙虛。如果批註用「論」這個字,就是說明它這個批註,決定沒有錯誤,就是佛來講解也不過如此,有這樣的自信心,正如我們世間的批註稱之為傳一樣,左丘明批註孔夫子的春秋,稱之為左傳,傳就是批註。「傳」,這個字的份量,跟我們佛法這個「論」是一樣的,換句話說,這個批註決定不錯的,流傳到後世,後世人只能夠信受,裡面決定沒有錯誤,換一句話說,他是很不容氣,不必要人來給他指正,他就有這樣的自信心。所以後來人,當然在學力,以及修行的功夫上,比不上這些大菩薩們。
那我們想想,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天親菩薩是地上菩薩,他們作的批註,實實在在是稱得上論,決定沒有錯誤,與佛所講的一樣,後世當然也有古佛、菩薩再來的,眾生的根性也不如從前的人了,所以菩薩在教學方便法裡面,就教我們謙敬:謙虛恭敬。所以後來的批註不用論,用注、用疏、用講義。用這些字,就是說:我這個批註未必是正確的,遇有高明的人,請他來給我指正。有這個意思在。用論,那就不必客氣了,我這個注的絕沒有錯誤,用不著你來多事了,就有這個味道在,所以論就是批註。
剛才講的釋經論,在大論裡面,譬如《大智度論》就是屬於釋經論。它是摩訶般若波羅密經的批註,是按照經文,一句一句,一個段落一個段落來批註。第二類就是像本論這種性質,叫宗經論。它是宗一切經義而造的論,簡別不是解釋某一部經,不是按照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來解釋,它是完全把經文擺脫掉了,來討論經裡面的意趣,這一類的論,我們就叫它叫宗經論。《瑜伽師地論》是宗經論,本論是宗經論,我們研究的《大乘起信論》也是宗經論。宗就是宗依,就是要有依靠,它依靠什麼呢?一定是依靠佛的經典來造的,不是憑空而說的。所以這個地方講,「依聖言量而造論」,聖是指的佛,依據佛所說的話,佛所說的話怕我們後學的人不懂,再加以詳細的給我們解釋。
我們在五蘊裡面,這個五蘊是最簡單的歸納,佛法把一切萬法歸納起來講可以說第一簡單的歸納二種,即心法、色法,只二種就統統歸納了,如果再說得稍為詳細一點,就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如果從五蘊上來講,心相應的行法跟不相應的行法,統統都在五蘊裡頭,行蘊所包括的,所以五蘊的行蘊包括的範圍最大了,相應跟不相應統統都包括在其中,這個一共有二十四種,在五蘊裡面講,行蘊它是在相應心所五十一種當中,要除掉兩種,就是受、想這兩種。受想是五★行裡面:觸、作意、受、想、思。把受、想這兩種提出來,單獨建立了一蘊,五蘊裡頭色、受、想、行、識,那個識就是八識。由此可知,五蘊就是百法;色法裡面就是百法裡頭十一種,受、想是心所有法裡面的兩種。行,除了受想之外,四十九種再加上不相應的二十四種都在行蘊裡頭,識就是八識,可見得講五蘊就是把九十四種有為法全都包括在其中,一條也不漏。無為法雖然沒有包括在其中,但是講了有為,有為的反面就是無為,所以無為法雖然文字裡頭沒有,意思裡頭已經含了,反面就是無為,因此五蘊就是百法,百法就是五蘊,百法既是一切法的歸納,五蘊當然也不例外。
說到不相應,因為這個二十四種,它沒有能緣的意思,非能緣,所以它與心法不相應,它不是物質,因此它也無礙,無質無礙,所以它又不與色法相應,它不屬於色法,同時這些法它是有生滅的,所以它又不與無為法相應,無為法它是不生不滅的,心與心所它有能緣,它有能緣這個功能,色法呢?它有質有礙,所以這二十四種,與它們都不相干,但是是從前面三種變現出來的,所以講三位差別,三位是指前面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從這個三位差別裡面變現出來的,變現出來這些不相應的心法,譬如我們講「得」,得是什麼呢?得是得失,我們講得到錢了,我們心裡有得的念,這是心,心有求,我們心想求錢財,能求的這個心是心法,是心所法,所求的錢財是色法,現在你得到了。那麼單單講這個「得」,它算什麼法呢?它也不是心法,它也不是色法,它也不是心所法,可是與心、心所、色法脫離不了關係,但是單單講這個得與這三法不相干,所以單獨給它建立一門,叫心不相應行法,但是我再告訴諸位,心法、心所法、色法是依他起性,這個二十四不相應是遍計所執性,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它是完全抽象的,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已,它沒有事實,離開了心法,離開了色法,「得」決定不存在,沒有這個東西存在。
無為與有為是相對建立的,因為有有為法,所以才說一個無為法,有為是有生滅、有作為。那麼無為法呢?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非彼非此,這是與有為完全不相同的;它沒有造作,也沒有得失,所以叫做無為法,為了使我們對這個定義有一個明確的區分,唯識裡面給我們說明了,有為法它一定有三種現象,一種就是現所知法,現是現前,譬如色法、心法各別的顯現,它這個顯現我們都能夠覺知,這是有為。第二就是它有受用,也是現前的受用,譬如今天停電了,我們就得不到照明的受用了,電燈,種種這些器皿都是我們所受用的,無論是我們身體的享受,或者是精神生活的享受,這就叫做現前有受用的法,這是屬於有為,就是它有受用的。第三個意思呢,它有作用,體是造作,譬如說眼能見,耳能聽,各有發識的作用,有眼根發的是眼識,耳根呢?發的是耳識,所以它有發識的作用,實際上這三個意思,就是將色法、心法、心所法統統包括在裡面了,心所法裡面有相應的心所法,有不相應的心所法,前面跟諸位講,像得失,這個得就是二十四個不相應裡面的第一個,這就是說明了百法前面九十四法,都是屬於有為的,那麼無為法呢?它只建立就是與前面三個條件都不相符,它不是現所知法,也不是現受用法,亦不是作用法,這個與有為完全不相同,所以我們稱它叫無為,無為裡面有六種,也許諸位要問了,無為應當一種才對,為什麼有六種呢?後面會說到這六法與前面三個條件都不相合,所以只能夠把它列入到無為,真正的無為法當然只有一個,就是百法最後的「真如無為」,這是把表上這些法相名詞給諸位介紹出來,下面我們還得要詳細的說明它的排列順宋,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排列順序就在下面。
『一切最勝,與此相應,二所現影,三位差別,四所顯示。』
這也是說明百法生起的程式,它怎麼生起來的?為什麼心法要排在第一,無為排在最後?這個裡頭是不能夠顛倒錯亂的,心法排在第一,是一切最勝,一切是講一切法,一切法裡面它的功能最為殊勝,換一句話說一切法都是從它這個地方變現出來的,就眾生份上來說,你造作善業、惡業、六道輪迴,甚至於成佛作祖,都是它在那起作用,因此在一切法裡面來說呢?這個作用是最為殊勝,最殊勝的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與此相應,此就是心法,與此相應就是與心法相應,這個意思是說心所與心是常常相應的,就心法上來說它好比是個主人,是一個長官,心所就像它的幹部、它的部屬一樣,所以在排列上先排列勝,再排列劣,這是把它排在第二。但是我們必須要曉得一個事實,心王實在講,它是不造業的,而造業都是心所,心所雖然造業如果沒有心王,心所就不能起現行,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心王,我們這是講的妄心,不是講真心,就是妄心之體,這心所就是妄心的作用,而心理的作用實實在在講是廣大無邊哪!佛菩薩為了給我們講解方便起見,將它歸納為五十一種,五十一種與八心王相應的,各個心王相應的心所也有多少不一樣,並不是完全相等的。
第三色法:二所現影,這個二就是指前面的心法、心所法,色就是色相,我們講到心、心所四分,就詳細的說明了八心王與五十一心所各有四分,這個四分就是見分、相分一自證分,證自證分,就是有這個四分,這四分裡面,相分就是色法,見分就是心所法,自證分與證自證分是心法。由此可知,色法從那裡來的呢?是心、心所變現出來的,特別是見、相同源,見分與相分同一個自證分,同自證分,它不是兩樁事情,它是一樁事情,今天我們科學家也發現到這個奧秘,那就是質與能是可以互相轉變的,發現到這個奧秘,可是佛法裡面所講的比這個還要深一層,佛法所說的精神與物質同源,換句話說,精神可以化為物質,物質可以轉變為精神,這是我們今天科學家在理論上還沒有發現的,佛法了解這個事實的真相,所以才告訴我們境隨心轉,境界是隨心而轉的。如果諸位真正明白唯識的道理了,你就相信,你信了以後,你自己就會轉;不信呢?那你就被物所轉,被物所轉這個很苦,這就是六道凡夫,權教、二乘都是為物所轉,大乘菩薩則不然,它通達這個道理,了解這事實真相,所以它是轉境界而不為境界所轉,因此它在境界裡面得的是大自在。
我們學佛,實在講終極的目標就是希望離苦得樂,希望境界能夠隨心所欲,那我們所追求的幸福、美滿、快樂的人生,那不就在現前了嗎?這種理想,這種願望是不是確實能夠達到的呢?給諸位說是確實的,這是肯定的,確實可以達到。既然確實可以達到,為什麼我們的修學達不到我們的理想呢?諸位要了解一個事實的真相,那就是你對於一切事理認錯了,你把虛妄當作真實,真實的你一無所知,你所求的那個幸福,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因此虛妄的福報,不是一個人能夠追求得到的。
譬如講我們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這些東西真如本性裡面本來沒有,這些東西是有為法,真如本性裡面所有的是無為法:真如無為,可見得它沒有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是有為,有造作、有生滅的。那麼這些法它是有因果的,所以佛門裡面也常說「一飲一酌莫非前定」,這個是求不到的。如果你要想追求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那你要修因,因為這些法它是生滅法、造作法、是有受用法,果報如是,那修因也要如是。這就是佛教給我們初學的人要福慧雙修,慧與無為法相應,福與有為法相應。你不種因,就想得到果報,沒有這個道理的,正所謂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個時辰在佛法裡面講就是因緣,因緣不具足,因緣要是具足,一定有這個報;因緣沒有具足之前,這個業因不會消失。阿賴耶識是一個最安全、最堅固的保險倉庫,種子放在那個地方,絕不會遺失,也不會壞掉,就在那裡等待機緣,緣一成熟了,它就起現行,事實的真相是如此。
但是諸位要曉得另外一個真正的事實,這是講妄的事實,真的事實是什麼?我們真如本性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德能,有無盡的福德,那個怎麼樣呢?是無為的。我舉個例子給諸位說說,這是很難相信的,你們念過淨土的經論,像西方極樂世界,你讀《華嚴經》看華藏世界,那個福報多大,西方極樂世界那個環境,物質上的享受,七寶宮殿,我們人間的七寶:金、銀、琉璃、瑪瑙....,我們都把它看做非常珍貴,為什麼呢?在我們這個世界太少了,物以稀為貴,太少了,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東西太多太多了,於是乎西方極樂世界拿這些東西做什麼呢?建築材料,我們此地鋪這個路面,柏油馬路,高級的路面了,西方極樂世界鋪這個路面不是用柏油,是用黃金,可見得人家黃金太多了,黃金為地,那是鋪這個路面。那麼極樂世界這些宮殿,這些道路是不是有工程師,有工人在那裡造呢?給諸位說沒有,自然的。所以它那個果報是無為的果報,這種福報叫真正的福報,不是修來的,所以這個地方有很大的區別;有為的福報,要修,無為的福報不要修。
我們看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例子,華藏世界那更是一個顯明的例子。經上說明,我們如果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帶著有娑婆世界的習氣,什麼習氣呢?就是我們的生活習慣,我們一天到時候要吃飯,實際上在那個境界不須要,可是你有這個習氣,有這個習氣怎麼樣呢?你一想要吃飯,菜飯就來了,就現前了,你也不要去買來,也不要去燒飯,飯就現在你面前,你想要什麼餐具,餐具也現前,不必造作,吃完了不須要了,就沒有了,也不要去洗碗、洗碟子,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境界,真不可思議,不敢相信,其實絕對是事實,那是叫稱性的福報。
所以你要問學佛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利益?好處有多大?你把這些經論要是讀一讀之後,你才能夠明了,如果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依正莊嚴的享受,還是造作的,頂多是他們那邊物質比我們這邊豐而已,到那裡要工作,哪裡曉得到那個地方不要工作。你要問為什麼呢?剛才說過,境隨心轉,它到了這個地步,一切的相分可以隨心、心所來轉變,真正是達到了隨心所欲,所以這個法在佛法裡面說叫難信之法,實在是超越了我們的常識,不是我們想像得到的。這個也是真的,我們這個想像的能力,雖然很廣大,可以想過去世,可以想未來世,想像是什麼呢?想像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向外攀緣,能夠攀緣五根六塵,向內攀緣呢?能夠攀緣到阿賴耶識,可是諸位曉得,第六意識的功能也到此為止,真如本性裡面的境界,第六意識緣不到,這就是我們所以不相信,我們能信的是憑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能緣得到的,我們相信;第六意識緣不到的,我們不相信,這是凡夫知見,我們不曉得第六意識緣不到真正的境界,最殊勝的境界,不是第六意識能夠緣到的。
在此地佛就教給我們要相信聖言量,首先要相信佛不欺騙我們,佛所說的話句句真實,一切的現象,就是今天我們講的一切物質是心、心所的相分,我們一般講,這相分是從見分變現出來的,見分是從自證分變出來的,所以自證分是體,見分今天來講是精神的作用,精神與物質是同一個根源,既然同一個根準,當然可以互相轉變,那麼它這個順序呢?列在第三,因為它是心、心所所現的影相,注意在這個影相,可見得它不是真的,佛在《金剛經》裡面給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它是影相,不是實在的,當體即空,雖然當體即空,它有這個幻相在,不是沒有相,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色就是色相,就是講的相分。
再底下一位叫三位差別,這是說明不相應行法,三位就是指前面的三法,心法、心所注、色法,是從這個三位差別當中,出現了這些東西,唯識裡面告訴我們,雖然這些法,也是屬於心法所有的,但是它與心不相應,不相應從那裡來的呢?它是由前面三法虛妄分別計度當中,分位差別而建立的。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這是唯識論上常常用這個例子來講,這個例子好懂,譬如我們人得到錢了,錢財在從前叫金銀,那麼在現在呢?叫鈔票,金銀也好、鈔票也好,這是屬於物質:色法,前面一類歸到色法裡,那麼我得到了,我呢?這是心法,如果我這個錢看得很重的話,這裡頭有貪心所,貪心所是心所法,是心心所法,我們想什麼方法來把這個錢貪得,所以它與心法、心所法、色法統統都有關係,可是「得」這個概念,它是屬於那一法呢?心法裡面沒有得,心所法裡頭也沒有得,色法裡頭又沒有得,可見得這個得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沒有事實,我們要大大的覺悟,你說你真的得到了,假如說這個錢財一變,變到你的心裏面去了,跟你的心結合成一個了,那算是你得到了,並沒有跟你的心結合成一個,真正是各個不相應。沒有得,你自己以為有個得,得了之後你生歡喜;失掉之後,你懊惱,其實沒有得失。諸位要能把這一關突破了,這就叫看破了,看破之後,你才能夠放得下,放下什麼呢?放下二十四類的不相應。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二十四類統統是遍計所執性,徹底是虛妄,根本沒有這個東西,這一關要是不突破,給諸位說,禍患無窮。
第三次核子戰爭之爆發,什麼原因呢?就是這個虛妄的得失,這幾天福克蘭島的事件,很可能爆發為三次大戰,爭的什麼呢?得失的面子,為了得失的面子,會引發起大戰,這個是英國人愚蠢到極點了,作了一樁大錯特錯的事情!縱然將來是和平解決,對於西方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你們看看報紙上所報導的,美國人袒護英國人,造成美洲的分裂,美洲國家組織,對於美國起反感,阿根廷人更是敵視、仇視,這一來好了,蘇聯的機會,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個古巴已經叫美國傷透了腦筋,這阿根廷再倒向蘇聯的時候,西方人就沒戲唱了,和平解決也完了。所以這個英國柴契爾愚蠢到了再不能愚蠢的程度,造這麼大的錯失,給整個人類帶來的災害。所以我常常也跟諸位講,領袖不好當,一個念頭錯了,造成大的罪業,他將來落在地獄永劫不能翻身。所以一個領導人不好作,成功他有大福報,他能夠為一切人造福;一個決策錯誤的時候,給眾生帶來的禍患,那他這個果報也就夠他受了。那麼這是什麼呢?得失,遍計所執。美國人處理這個事情,宣布全力來協助英國,這個是愚痴,感情用事,沒有顧到整個的大局,所以這個遍計所執禍患無窮。
佛法裡面教我們斷煩惱,斷的什麼呢?就是斷的遍計所執,如果遍計所執斷了,再給諸位說,依他起就是圓成實。像我們在《起信論》裡面舉的例子,水就是波,波就是水,水比做圓成實,波比做依他起。古德也比做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金比喻作圓成實,把這個器比作依他起,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所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一切得失的念頭沒有了,人就得自在了,佛法裡面講證得解脫了,沒有得失了。
學佛的人,第一關要突破這一層,二十四個不相應,「得」是擺在第一個,你要把它能夠看破,要把它放下。也許說那我統統放下,我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你「得」放了,你把那個失又提起來了,失還是得,得的反面。換句話說,你並沒有放下,你真正放下,怎麼樣呢?無得無失,你有得,反面才有失;你沒有得,反面那來的失呢?一般凡夫畢竟是被蒙在鼓裡頭,這鼓就是無明、煩惱,蒙在這裡面。惟恐我一切都沒有,那我明天生活怎麼辦?這就是不要說佛法他不相信,因果報應他也不相信,學佛學了一輩子白學了。就以因果來說,佛法給我們講你把財舍掉了,你的財用不缺乏,為什麼呢?舍是因,布施是因,你得的是果報。法布施,你的聰明智慧型增長,無畏布施你得健康長壽,這都是給我們講的有為法,幾個人相信呢?斤斤在計較,所以你貧窮,你這個命裡頭,只有這麼一點福報,你要把這個福報丟掉了,你就沒有了,其實你的福報,丟得掉丟不掉?丟不掉的,如果福報真丟得掉的話,因果律推翻了,這個時候才可以說我不相信佛法,佛法講的不可靠,你根本就沒有學,沒有解,沒有去實驗,這不能算修學。我們可以作試驗,我把一切統統都捨得乾乾淨淨的,看看我的生活怎麼樣,得更大自在。
你們不敢輕易的嘗試,我相信,為什麼呢?我做到了。我出家的時候,把什麼都舍掉,身上一文沒有,只有兩套換洗衣服,一床棉被,我到臨濟寺出家,有一個居士替我買了一張火車票從台中到圓山車站,舍盡了,為什麼呢?我相信《了凡四訓》,一飲一酌莫非前定,如果我命裡頭該餓死的,像鄧沖一樣,縱然有了金山還是餓死,這命裡頭不該餓死的,身上一分錢也不要帶,走到那裡有吃有喝,自在得不得了,我統統舍盡了,反而得自在,證實了經典裡面所講的話,一點都不錯,所以十方大眾供養我的,我立刻轉手,就把它布施掉,我決不存。這樣一來,這個福報一天比一天增長,生活一天比一天自在,沒有得失。譬如貨幣貶值,什麼黃金、美鈔漲價,我頭腦裡面統統都沒有,為什麼呢?我統統都沒有,你漲也好,落也好,與我統統不相關,我心清淨。我每一天所日用的沒有一天缺乏,這個多自在。如果你要存了一點錢,放在那個地方,幣值貶值,你這個得失的心就牽掛在那裡,煩惱就來。我積了一點錢,想想哪一部經書很好,可以能夠給大家帶來利益,馬上就拿去印了,印完就分送給大家,大家享福,我在這裡種因,因種的多,那我收穫就多;我天天在種,所以我這個福報、收穫沒有窮盡的,天天種,天天播種,天天有收穫,這多自在!真正相信的人才肯做,不相信的人他不肯做,所以這二十四個不相應,得失是第一關。
其次是什麼?其次給諸位說是命根。你如果把這一關再看破了,生死自在了,原來命、生死是假的不是真的,生老病死是虛妄的,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情,我們把生老病死也舍掉了,那就沒有生老病死了。你天天有個生老病死,你當然要受生老病死,我在講席裡面講經也跟大家說過,人為什麼會老呢?老是不相應行法裡面的,因為你腦子裡頭:「唉呀,又過了一年,我又老了。」當然就老了,你把這個妄念舍掉,你就不老了,沒有老了,長生不老。我二十六歲,沒老!可見得這個遍計所執,害死了人,再給諸位說,空間與時間,時分方分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時間跟空間,也是你相應行法,你能夠舍掉了,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也沒有十方,十方三世是一,這樣你才能夠證得一真法界,佛法的功德利益說不盡;只怕你不肯學,你要能真正相信,真正肯學,無量無盡的福德,全都現前,何必斤斤計較這個世間名聞利養,計較這個得失,真可憐!愚痴!可憐!
無為法呢?四所顯示,這個四就是前面四種有為法,因為前面四種是有為法,與有為法對立的,顯示出有一個無為法,所以它這個排列的次序不能顛倒,從排列的次序,你也曉得一一切法怎麼生起的。
第四卷
我們雖然把百法次第給諸位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然後我們曉得從次第當中也就說明了諸法的生起,它的因緣、程式,就在次第裡面,可以能夠看得出來。今天接著往下面講,我現在再用最簡單的方法,把它歸納一下如是次第:
第一個心法與心所法。它兩個是勝劣一對,因為可以說它都是屬於心法,心法是心所法之體,心所是心法之用,所以它裡面有心法殊勝,心法勝,心所法劣,這兩個是一對;如果將這一對與色法來看,心法、心所法是能生色法,是能,色法是心心所所生之法,這就變成能所一對,心王跟心所是勝劣一對,這個是屬於能所一對。這個三法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我們說它做實有,真有,這個實有只是我們凡夫感官裡面的實有,這也是不得已而說的,為什麼呢?這是個比較說法,因為比起這個心不相應行法,那就是假有,所以前面這一個三法,對不相應行法來說呢?它也是一對,前面是實有,後面這個是假有,那麼這個叫假實一對,這個四法合起來那就是上面所說的,這是屬於有為,有為與無為兩個又是一對,前面四類是有為法,後面一類是無為法,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能看出一共有四對,次第排列得非常清楚。
今天我們繼續要研究的是心法,這個裡面有個括弧,括弧裡頭有個一,「心法八者,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種識。亦名心王,能造萬法,如國王統治百姓,威力自在,故論說為一切法中之最勝者也。」
下面這個表,就是簡單介紹這個八種心法,心法的定義,前面已經跟諸位介紹過了,這個表裡頭列的很簡單。眼識是「依眾根了初色塵之作用」,前面五根,這個相很明顯,了別外境五塵的作用,第六意識是依意根了別法塵之作用,第七末那,此譯名意,譯是翻譯,末那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意,也叫作意根,因為第六意識是依它而起的,第八阿賴耶,此譯名藏,能藏一切種子,亦名本識,下面括弧是「一切最勝」,這八識是唯識裡頭,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部份,也是唯識學裡頭精華的一部份,換一句話說也是最難懂的一部份,如果這個地方搞清楚了,可以說心所法以下的都很容易,都不難懂,只要把它的作用,把它的境界搞清楚了,就行了,這個八識講解,既然是難,一切經論裡頭無非都是以很大的篇幅,來討論這個問題,在過去大專佛學講座,編的唯識簡介,也就是專門來討論這個問題,這個慈光講座一共有四張表,表都很簡單,我將這個表呢?就在表裡面,詳細的給它批註了,注了之後,這個表有一份在櫃檯這邊,同學們如果要,在這邊登記,這個我們在外面印是一塊錢一張,一共是六張,影印了之後,發給同學,你們一面聽,我這個筆記寫得很詳細,你仔細去看,能夠了解到一個大概,這個表專門講的是八識,我們今天講到八識,當然還要依這個表來講,八識裡面阿賴耶是個根本,所以它叫本識,前面七識,都是阿賴耶轉變的。那麼阿賴耶從那裡來的?這是個大問題,阿賴耶就是真如本性不覺的狀態,我們叫它做阿賴耶,也就是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不覺,《大乘起信論》講的本覺就是真如本性,依本覺而有不覺,這個不覺就是阿賴耶。諸位要記住,不覺就是無明,覺就是明,你看《楞嚴》裡面常常把「覺明」兩個字合起來講,覺就明,不覺就是無明,無明就叫做阿賴耶,換句話說,這個覺心是不動的,真如本性是不動的,動就是迷,就是不覺,如果我們真正體會到這一個道理,我們在二六時中,用功夫就有了門道了,有門徑有道路,不但唯識修觀,你把握到要領了,禪宗的觀心,你也曉得門道了,運用在念佛上,你也曉得這句佛號,應當怎麼念法,這才叫真正的修行人。
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心裏面才起一念,就是阿賴耶,就是無明,如何能夠保持著一切明了,是不起無明,這就是佛與大菩薩;佛菩薩與我們沒有二樣,就是它能夠不起無明,他六根在六塵境界裡他不動,怎麼樣才能不動呢?因為他對於事實的真相,他了解得很透徹,他不像我們不知道,不曉得一切法是什麼回事情,你看看前面綱領上,給諸位介紹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為法雖然是真實的,無為法沒有名字,言說、名字、心緣統統都沒有,無為這個名相,這是依他起的假名,也不可以執著,所以心在境界是清淨的,清淨心在境界上用事,給諸位說是四智,不是八識,轉八識成四智。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它怎麼會一樣呢?那麼我們要問,我們怎麼樣才能作到呢?實在說,《《金剛經》》說的最簡單,最扼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八個字,取相是造業,動呢?是起惑,我們講惑、業、苦三障,它在境界裡頭心動了,這就迷惑,取著就造業,後來當來有果報,這是一定的,起惑、造業、受報,你不動那你就不迷,你的真如果性不會變成阿賴耶識,它不變;沒有取著,他不造業,他那裡有果報呢?就沒有果報了。所以這都是講的最高的原理、原則。
現在我們不談這些,我們來研究唯識。我們既然曉得這個識是發源於真如本性,然後有八識變現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我們整個人生宇宙都是從八識變現出來的,在佛法裡面講,萬法唯識,華嚴裡面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心也是講的阿賴耶識。何以曉得《華嚴》裡面講的這個心是阿賴耶識呢?因為華嚴是唯識六經十一論之一,它是屬於唯識的,所以華嚴是屬於有宗,天台是屬於空宗,法華是屬於空宗,華嚴屬於有宗,換句話說,宇宙人生都是從這個變現的。這些外教、宗教他們不了解,宇宙人生是上帝造的,所以再問,誰造上帝的呢?這答不出來了。認為上帝是造物主,這是迷信,不了解事實真相,真正的造物主就是阿賴耶,而阿賴耶就是自己的本人,禪宗裡面所參的所謂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阿賴耶,實際上阿賴耶是迷了的本人,真正不迷的本人就是真如本性,既然曉得自己與一切萬物都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那麼一切萬物跟自己的關係就明白了,這個關係是一體,非常之密切。
但是我們現在迷了,不曉得是一體,這個事情痲煩,這就苦了,知道是一體,就好象我們身體一樣,各部門器官的功能,它互相配合起來,運用得很恰當,這個人身體健康長壽。如果各部門器官都獨立了,互相不合作了,你們想想這個生命大概很快就結束了,我們今天所遭的這個難,所遭的這個果報,就是不曉得宇宙人生是一體,人與人之間才有鬥爭,才有殘殺,不曉得是一體,諸佛菩薩知道是一體,所以他的心是平靜的,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心都是平靜的,為什麼平靜呢?因為是空寂的,心裡頭有東西,決定不會平靜,心裡什麼都沒有,我們其實說個平靜,都是多餘的,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說平靜都是多餘的,才真正能作得到。本來無一物就回到法性,就回到了真心理體,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東西一迷就全迷了,不會說是局部的,我對這部份不迷,對那一部份迷,沒有這個道理。一迷絕對全迷,但是在迷裡面有厚薄不一樣,總歸是迷就是了。譬如說貪財的人,他對錢財迷得特別重,對於其它的比較輕,但是不管他是重是輕,總而言之,都是迷,全迷;一悟也是全悟,不會說是局部悟了的,沒有這個道理。這些佛在《圓覺經》裡面講得很透徹,所謂是無有次第,亦無方便,這是講的頓悟、頓超。這一點我們要曉得。
這心意識三者是在內,在內比較不容易覺察得到,前五識表現在外的,容易覺察得到,心意識雖然在內,第六意識,比較上淺一點,我們也容易覺察得到,所以一般人認為我們能夠思惟、能夠想像、能夠推理的這個,認為是心,我們中國人講這個是心,這是第六意識。至於末那心與阿賴耶心就不曉得了,所以凡人能夠知道的心,就是這個心,現在人不叫心,叫腦,認為能夠分別、記憶、思惟的是腦的作用,智慧型愈高的人,腦愈發達,其實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不是在腦裡面呢?你們諸位想想在不在腦裡頭?如果要在腦裡面,阿難尊者要去找心應該能找得到。真的是腦裡面所想,這個問題很大,那腦是自己可以發識,如果自己可以發識,這就是真的了,這就不是妄的了,那就決定真實的了,我們舉個比喻來說,我們把這個腦的作用,譬如說現在用的計算機,它也能記憶,它也有我們腦同樣功能,作成機器人了,但是它的那些程式,是我們人把它輸入進去,它才起得了作用,如果沒有輪入這些程式它就不起作用,這是我們曉得的。
那麼輸入程式的又是誰呢?機器人是我們人在它背後操縱它的,我們這個腦,誰在操縱我們呢?沒有人給我們輸入的時候,不起作用,諸位從這個比喻裡頭去推想,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個機器,第六意識在那裡呢?就像無線電波一樣,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如果沒有本性了,前面我們剛剛讀過,從心法到不相應行法,那是有為法,有為法是依他起性,沒有真如本性;這些有為法依誰而起呢?這個理有相當的深度,我們今天所見的依正莊嚴的色相,是心、心所的相分,我們有許多抽象的概念,是不相應行法的相分,為什麼?因為它太虛妄,徹底虛妄了,我們講四分只講心、心所,這抽象的概念,若有若無,譬你像「得」,你今天得到錢,發了財了,你好歡喜,「得」是什麼呢?好象又有我得到,你再一追求,得到相又了不可得,沒有!三像「心」、「心所」真的有相,那麼我們現在所能接觸到外境的色相,包括自己的根身,根身器界在唯識里叫本質相分,本質相是阿賴耶的相分,所以阿賴耶的相分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物質世界,阿賴耶的見分,就是我們所謂的精神世界,阿賴耶多大呢?盡虛空遍法界,迷了叫阿賴耶,悟了叫真如本性,所以真如本性跟阿賴耶是一不是二。
世間人所能體會的,乃至於小乘人它所能夠體會得到的,都是第六意識,所以佛在小乘經裡面很少講末那、阿賴耶,為什麼呢?程度不夠。末那的特性是染污,它相續相的功能特別的強,我們所謂是固執,它執著什麼呢?執著著一個我,這個「我」的範圍很大,不單單講人我,執著我們能夠思惟,想像的心是我的心,執著這個肉身是我身,這個是我執的根本;執著一切境界是實有,實有是有的,這叫法執,不知道凡所相皆是虛妄,不曉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有這兩種堅固的我執,而在大乘佛法的修學,一開始,就要把這兩種執著打破,要把它除掉,這才能入大乘之門。
所以百法論的宗旨,就是教我們破我、法二執,所以經裡面說一切法無我,用無我來破兩種堅固的我執,來破執著的。這個是煩惱、所知的病根,有我執起煩惱障,有法執起所知障,我們執著一切萬法真有這回事情,對一切萬法的真相不會明了的,迷了,見不到諸法實相,執著身心是我,就找不到自己了,把自己迷失掉了,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不曉得,迷了,所以破了我執,本來面目現前,真正找到我了,找到自己了,不是沒有我,你看在菩提涅盤裡面講三德秘藏,講常樂我淨,真有我,不是沒有我,可是你迷了,找不到我了,你把你現前能夠思惟的心,這個肉身當作我,就迷失了,你把世界這一切法都認為實在的,真有,你把環境所知也迷失了,於是乎對自己對環境境都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觀念,我們講人生觀、宇宙觀,你這個觀念是錯誤的,觀念錯誤了,你的想法怎麼會正?怎麼會接近真實呢?想法錯了,你的做法必定更錯了,你做錯了,再問一問,你怎麼能不受果報呢?所以這個苦報是免不了的,這個就是惑、業、苦,變出一個輪迴的相來了。輪迴從那裡來的呢?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佛菩薩造這個來懲罰惡人的,不是!佛菩薩才不管這些事,也不是閻羅王製造的,是自己製造的!起惑、造業、受報,自己作自己受,自作自受,就是這麼回事情。既然是你自作自受了,別人看穿了,佛菩薩把事情真相看穿了,他也沒法子救你,為什麼呢?你自己製造的,如果製造的這個是真有,真有這個事情,別人可以來幫你忙,可以來救你,可以來阻止你;這個事情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譬如說你要作一個惡事,我可以攔阻你,你要受苦了,我也可以幫你忙、來救你,這個事情好比作夢,你在那裡作大夢、作惡夢,我有什麼方法幫你忙呢?我沒有法子幫你忙。六道輪迴是惡夢,所以佛菩薩曉得這樁事情,沒有法子幫你忙,起惑、造業、受報,統統是你自己乾的,而且這個境界決定是虛妄的,猶如空花、猶如夢幻,你不能說沒有這個事,夢幻泡影有這個事,雖有這個事,不實在,不是真實的。我們現在迷了以後,在六道輪迴里就是夢幻泡影,幾個人真正覺悟了這個真相呢?悟了這真相,修行才能上軌道,所以說是如理如法來修學,如理如法的修學,進展是很快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我們這一生當中,確實可以按照自己的進度來完成,根性大利的人,勇猛精進,轉八識成四智,這個一生也能夠作得到,念佛說是取理一心不亂,不是作不到的,我念佛念個功夫成片帶業往生就好了,就可以了,帶業往生功夫成片,你也能作得到,沒有作不到的,真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作不到是你沒心,沒有什麼心呢?沒有自信心,所以你作不到,有心人呢?是有自信心,有自信心的人,他就作到,沒有自信心的人作不到,所以佛在大經上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入道的根源,是一切功德之母,母是能生之意,今天是母親節,你們要想孝順父母,第一個建立堅定的信心,信心裏面出生無量無邊的功德,成就自己,成就度化眾生的事業,這個才叫真正孝順父母。
所以大乘的入門,是破二執,你看百法一入門,就教我們體認一切法無我,整個的唯識,也就是說明一切法無我,百法可以說是整個唯識的提要,一入門先把這個大概的狀況作個簡介,你要說整個唯識的宗旨,就是一句話,就是五個字:一切法無我,這個表,等印好了之後,諸位拿到了,我再給諸位細講。為什麼呢?因為實實在在是非常重要的一樁大事情。此地先給諸位說明的,就是把八識先給諸位作簡單扼要的介紹,介紹這些名相的來由,前面六識: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識是依根建立的名稱,為什麼叫做眼識呢?依眼根建立的,為什麼叫耳識呢?依耳根建立的。在唯識裡面講,它具有五個意思,第一個,就是這六種識它是依根的識,第二個是根發之識,也就是根它發的作用,這個我們要舉個例子來說,譬如燈,燈好比是根,燈放光了,燈它有發光的作用。可是諸位要曉得,燈要是真能發光,把電源切斷它應當也發光,那才是燈;點上油燈,那裡頭沒有油我點也能發亮,那才真正叫根發之識。不是的,你看看還是識借著根發出來的,所以你說依根、依靠它起作用的,可以,你說依靠著這個根發生出來的作用,也可以,這個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第三個意思,屬根之識,它屬於這個根的,為什麼呢?因為它起的這個作用,脫離不了這個範圍,我們還拿電器來作比喻,我們以電比做阿賴耶識,這是本識,燈上它放光,它起的作用是放光,在擴音器它發的作用,它能夠把我們的聲音擴大,叫遠處都能夠聽的清楚,本識是一個,都是電,在每一種器具上,依不一樣的器具,它發生的作用不相同,那我們六根就是六種電器,電源是一個,是阿賴耶,是一個,所以在眼,它就起見色的作用,在耳它就起聞聲的作用,所以我們從作用上說,它僅限於這一個範圍,我們叫他屬根之識,眼識它一定是屬於眼的範圍,它不能夠超過眼的範圍,譬如我們講這個燈光,它的光明,它是屬於燈的範圍,它絕對不會是屬於擴音器的範圍,不會屬於錄音機的範圍,它各有各的範圍,這就是屬根的意思。
第四叫助根,幫助根起了作用,如果沒有識,雖有根不起作用,根要起作用,一定要得識的幫助,所以也可以叫它做助根之識,第五個意思,如根之識,如的意思說得更好了,如是什麼呢?如實在講,就是萬法歸一的意思,根與識不能分,根如其識,識如其根,眼識如眼根,所以五個意思裡頭,最後這個如根的意思最為殊勝,正像法嚴經裡面佛所講的,十如是,天台大師把這個十如是,用三種的讀法,在這裡面悟出了百界千如,百界千如是說明什麼一樁事情呢?說明一真法界,所以你在華嚴裡面看的一真法界,法華裡頭百界千如就是一真法界,一切皆如,那不就是一真法界了。唯識雖然給你分別法相,你看到最高的境界,也是入這個境界,不入這個境界不叫佛法;所以如根這個如字,我們要重視它。前五識以意為染淨依緣,前五識才能生,所以在這個圖裡面,畫得很清楚,實際上還應該有一條線,就更明顯了。為什麼呢?每一個識與阿賴耶都有關係,再加一條線,就更明顯了,意思就更清楚了。八個識每一個識都有密切的關係,是一體,所以諸位將來看這個圖,這前五識與第六意識有關係,與末那有關係,與末那為染淨依,與阿賴耶為根本依,所以再劃一條線,意思就更清楚了,更明顯了,不劃呢?你要是會看也能體會到這個意思,為什麼?因為末那與阿賴耶當中有一條線,它的關係是很密切的,所以唯識里講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你們仔細看這個緣,你能夠看得出來,那個緣有多少,多少都是在境界上,是在境上,外境上,裡面統統具足,這前五識必定與意識、末那、阿賴耶同時起作用,這個就是我們常講的五俱起意識,五俱起就是五種意識與前五識任何一識要起來的話,一定有這個五種意識跟它同時起來,少一個都不行,這個五俱起意識前面三個都是阿賴耶的三細相,就是業相、轉相、境界相,第四就是末那,第五就是意識,眼耳鼻舌身要是起作用,必定與這五個有關連,少一個也不會起作用。
第五卷
上一次給諸位介紹了前六識是依根立名的,建立這個名稱,具足五個意思就是依根、髮根、屬根、助根、如根,這一段跟諸位介紹過了,就是前六識它的來源,今天我們們接著再看第二末那識,末那是第七識,末那兩個字是梵語,翻成中國就叫作意,因為與第六意識名字相重複,所以要是把它翻出來,變成第六意識是意識,第七識也是意識,為了簡別,就是區分明白起見,所以第七識就用梵音,用末那,第七是意根,第六是意識。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法,第六識是第七識的作用,第六識稱為意識它是依根建立的,因為它的根叫作意,所以我們叫它作意識,譬如前面五識,依眼根建立的我們叫眼識,依耳根建立的叫耳識,它是依意根建立的所以叫意識,但是前面那個五識,它的根是屬於色法,它不是心法,末那它是屬於心法,它不是色法,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把搞清楚,此地有個簡單的批註,說意是業用,識是體,這是解釋意與識,前面這個意,就是第六意識,後面這個識就是末那識,所以末那識是第六意識的體,第六意識是末那識的用,末那識的業用,所依的根,我們叫它做意根,末那本身也是能依之識,所以合來起講,識就是意,所以末那它確確實實是意識,我們方便講呢,是意識之體,第六意識之用,雖然是體,它本身也有作用,第六意識是依它而起作用的,底下有個簡單的注,這個簡單注,我們在講第二表的時候,會給諸位說明白,心,我們常講的心是指第八,它有集起的意思,識是指前六,因為它了別的意思殊勝,七但名意,就是未那識,我們叫它做意識,有恆轉等無間義,就是它這一方面特別殊勝,這個意思我們也放在下面再說,它無集起了別故,這個無,不能說完全無,只是與第八、與前六識比較起來,它這個力量薄弱;你像了別,前六識了別的意思,很殊勝,集起呢,這個是第八最殊勝。
再看第三,說明阿賴耶,阿賴耶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藏識,這個藏是說的業用,藏就是像倉庫一樣,收藏東西,藏是藏的意思,識是體,在唯識裡面講,它有三個意思,就是能藏、所藏、執藏,有這三個意思,能藏呢?是諸法與識為緣,這個括弧裡頭,諸位要好好記住,這是唯識論裡面所說的,下面是我們的解釋,諸法與識為緣這是能藏的意思,識與諸法為緣這是所藏的意思,我們看底下的小注,第一個講能藏,指識體能藏諸種子,持稱義邊說,我們舉一個比例來說,阿賴耶好象是個倉庫,這個房子稱之為倉庫,一定它是收藏一些物品,我們才叫做倉庫;如果這個裡面沒有收藏東西,這個房子就不會叫做倉庫了,所以就它收藏物品來說,它叫做倉庫;這是指識體,它能含藏一切法的種子。
這一切法是指什麼呢?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所謂是身心宇宙、世出世間一切法,這個種子都是阿賴耶所藏的,都藏在這個裡面,阿賴耶廣大無邊,真是盡虛空遍法界就是阿賴耶的庫藏,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阿賴耶種子所現的相分,所以我們自己的根身,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六根所接觸外面這廣大的境界,無有窮盡的宇宙,全都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是我們自己本人,所以我們自己身體,以及整個的環境,不但包括六凡、四聖的法界也包括在其中,全是自己阿賴耶所變現之物,這個是世間人不相信的,前面講過了,不相信宇宙是唯識所變,不相信一切法是唯識所變,佛菩薩相信這一切法是阿賴耶所變,是唯識所變的,我們可以說佛菩薩與凡夫不相同的地方,就是這一個認識不一樣,這個認識在現代哲學裡面叫做人生觀、宇宙觀。換句話說,佛菩薩的人生觀、宇宙觀與我們凡夫決定不相同。
說到這個地方,為什麼說佛法不是宗教?這個意思諸位也一定明了了,為什麼說佛法也不是哲學,這個意思也顯示出來了,為什麼呢?哲學與宗教,都是有能有所,你看在這個意思裡頭已經沒有能所了,雖然講能所,可是能所都是自己,不是說自己之外,自己有能,自己之外有所,沒有這個概念,所以佛法裡面所研究的,是自己研究自己,所分別的是自己分別自己,因此分別即是無分別,研究也等於沒有研究,因為完全是在自體份上來說的,這個概念我們首先要建立,當然,說建立,說的很容易,事實上不簡單,為什麼不簡單呢?這裡面的道理,沒有透徹了解,沒有對它虔誠的肯定的,算是不容易,所以佛法講信,講到正信,就是虔誠肯定的去接受它、去理解它,這個就是所謂是解悟,從理解當中能夠覺悟宇宙人生的真實相,覺悟之後,要緊的就是怎麼樣去把它證悟,去證實,證實了,才是真正變成自己的,自己是入了這個境界,在佛法裡面所謂是修行證果,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正我們這個宇宙人生錯誤的觀念,這個是比什麼都要要的,因為觀念如果正確了,諸位要知道行為就正確了。
那麼行為正確,什麼標準的行為才是正確呢?跟諸位說到最高境界沒有標準,如果有標準的才算是正確,這個行為就不是正;你們想想看,訂個標準在那個地方,這個標準是正,那個極準它不正,你這個邪正還是對立,你心裡還有二法,二法就是迷,不是覺,這個意思很清楚,所以到了最高的境界,你看看《華嚴經》五十三參,一真法界這有沒有標準?已經沒有標準了,但是在這個以下,是有標準的,標準的建立是給那些沒悟的人,它須要標準,它要是沒有標準,天下就大亂了,已經悟了的人就不要標準了,為什麼呢?他入一真法界,入絕對的境界;沒悟的人他住在相對的境界裡,相對的境界就要有標準,沒有這個標準,就不能維持世間的秩序。
譬如說世間人講善法,大家心裡歡喜;講惡法,心裡生煩惱,那麼這個就要訂標準了,才能維繫一個正常的秩序。假如在善法裡頭不生歡喜心,惡法裡頭也不生煩惱,這善與惡就變成一,對於你是一個感受,沒有兩種感受,既然沒有兩種感受,那標準就不需要了,有了標準豈不是累贅,是不是痲煩?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法,但是到沒有標準,不須要標準這個境界是很高,你打開《華嚴經》看是圓教初住菩薩,圓教的初住,別教裡面講就是初地菩薩,在我們淨土法門裡面講,理一心不亂,《《金剛經》》裡面說的標準,是破了四相的菩薩,你看經上說的,「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破我相是破我執,眾生、壽者是法執,由此可知我法二執都破了證得理一心不亂,這個時候沒有標準了。這個時候的修行,佛經裡頭有一個術語叫無功用道,可見得沒有到這個標準,是有功用的在修行;到了這個標準之後,是無功用的修道,所謂是自然任運。這樣的修行,跟我們有為法裡頭的修行,大大的不相同。
也許諸位要問從圓初住到如來地還有四十二個位次,諸位要曉得,這四十二個位次,是佛的方便說,對我們沒悟的人說,已悟的人,沒有階級,要是果然從圓初住到如來地,還建立四十二個階級,諸位想想,那怎麼能叫一心呢?一心裡頭還分四十二等,這不算一心,所以要曉得這是權說不是實說,是對我們凡夫說,可是到了一心,一心程度的確有淺深不一樣,所以佛給我們說這個四十二個階級,也不算是假的,但是在他們心裡頭決定沒有這個念頭,譬如說初住菩薩遇到等覺菩薩,決定不會說,他的程度比我高,我還不如他,沒有這個念頭。為什麼呢?如果有我、有他,你看看那四相都具足了,有我相,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有了,沒有這個念頭。等覺菩薩看初住菩薩也沒有這個念頭,心決定是平等的,是清淨的,雖然是清淨,是平等,就是真正的那個平等,清淨還是有差別,雖有差別,絕不起一念,絕對不會像我們凡夫,這個是初住菩薩。那是二住菩薩,二住菩薩知道初住菩薩的境界,初住還不知道二位的境界,不會像我們這樣子,在那裡分別計較,所以這是入了狀況之後,我們才曉得這個道理。
這就是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種種種子,統統是阿賴耶所藏,對阿賴耶講,阿賴耶是能藏,持種這個意思這一邊來說它是能藏的意思,識與諸法為緣,是指所藏種子也。識就是倉庫,倉庫要對它所收藏的那些物品上說,這些物品就是它的所藏;它所藏的,這個是從度熏義邊說,這是與雜染互為緣。要曉得阿賴耶廣大無邊,無所不藏,它什麼都含藏,因此什麼都會變現,它既有種子,它就會變現,就會現行,所以諸位要是曉得這個道理了,你對於宇宙之間,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你也就能明了了。譬如說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龍,現在有人說龍未必是真的,我們學過唯識的人,對這個事情,見解就不一樣了,世間人有人懷疑有,有人認為可能沒有,是虛構的;在唯識學家講是有。為什麼呢?因為萬法唯心所造,你心裏面能想得出來,就會變現這個境界,境隨心轉,心是能變,相是所變。你心裡動了念頭,就有相,這個相就是阿賴耶的種子,一旦將來遇到緣,這個相就會起現行。雖然有這些森羅萬象,你要曉得,這些現象都是虛妄的,沒有真實可言,為什麼呢?因為能變的阿賴耶就不真,所變的相那裡是真實的?如果這個相要是真實的,諸位想一想這事事無礙就講不通了。
我們今天事與事真的有障礙,這個障礙從那裡來的呢?障礙是把妄相誤認為真實,所以才產生障礙,這個就叫迷、叫執著,是從這個地方產生的,如果我們的迷執要是打破了,就能夠證得事事無礙,雖然與雜染為緣,這個只是阿賴耶與雜染為緣,它與真如本性不相干,這一點要記清楚,我們在第一表裡頭就給諸位說過,識是從性變的,變出來的,同時我們在講席當中,這一份講義諸位拿去細細的看,如果有問題要提出來,提出來我們把它討論,因為我們講的時候,不必一項一項都那麼細細的來說。
第三個意思叫執藏,執就是執著、執持,執第二能變,這就是講的末那識,末那它是執著,遍計所執,執藏此識為我言,它執著什麼?執著阿賴耶是自己,如果執著阿賴耶的全體是自己,那就成佛了,那就沒事了,這就不算是毛病了。你看看阿賴耶的相分是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阿賴耶自體的相分,它不執著而執著這個相分裡頭,現在的身體,它就執著這一點點是我,這是錯誤了,如果它一旦覺悟了,整個宇宙這個相分是我,給諸位講,這就叫證得法身了,法是什麼?萬法,以萬法為身,這就叫法身。自己這個身體也是萬法之一,所以我們迷在那裡呢?就是在萬法當中,執著這一法是我,除我之外,那都是他,在這裡劃了一條界線,這叫迷,取阿賴耶相分的一分。
我再給諸位說,我說這個不生不滅的道理給諸位聽,是不是現前就是的?如果你要曉得一切萬法就是自己,你想想看有沒有生滅?沒有生滅。我這個身滅了,還有許多身還在,就好象我們今天這個身體的細胞新除代謝一樣,我們現在等於好象迷了,不知道這個身是自己,把裡頭一個細胞認為是自己;這個細胞要生了,不得了,要滅了,這死了,這不得了了,不知道整個身是自己,我們今天就忘掉了,不曉得整個宇宙是自己,你幾時要是證得整個宇宙是自己了,這叫證得法身,法身不生不滅,這個相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楞嚴裡面說得很清楚。這是真正解脫,沒有生死、沒有三界,也沒有輪迴,你是證得了清淨法身,我們今天把阿賴耶的見分裡面的一分,認為是自己的心,還誤會了這個心是在自己身體裡面,想不通,不但這個心,我們從五蘊上來說,受想行識就是百法裡面所講的,心法、心所法以及不相應行法,都包括在裡頭,我們的身是屬於色法,這些東西,這是阿賴耶的見分,見分也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這個身體是相分,相分也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意思,諸位要很細心的慢慢去體會。
我們今天說見分盡虛空遍法界,這個在佛法上稍為有基礎的,他能夠接受,我要說這個身體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你不太容易接受,為什麼不容易接受呢?因為你執著這個身體是真的,你不曉得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是事事無礙,確實事事無礙,你不能證得。諸位從家裡到此地來了,如果這個身體要是有礙的話,那你這個身體就像泥塑木雕的佛像,它永遠不會動;你從家裡到此地來的時候,這就是無礙。你來的時候,是不是我家裡的這個身體呢?給諸位說,不是的,你要以為你家裡那個身體,現在到此地來了,這個就是你的迷惑;實際上我們的身體,是剎那剎那在變遷。這個一下搞不清楚,我舉個比喻給諸位說,我們像看電影,電影裡螢幕上,你看那個人有動作、有說有笑,那麼他的一個動作,是不是同樣一個底片呢?不是的,他已經換了無數的底片,一張是一個樣子,所以給你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就是這個意思。從前講這兩句話,真要很聰明的人他才會覺悟,現在科學發達了,你一看到電影這個情形,你會覺悟,我們這個身相不是真的,阿賴耶的影相,是心心所變現出來的,二所現影故。諸位要記住這個變的速度太快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那麼我們這個變,他為什麼不變別的樣子呢?會變成好象原來的樣子一樣呢?諸位要曉得,這種變現呢?就是執著、執持,因為你有這個執著,所以它變的這個相,後面相跟前面相是一樣的,太相似了,這個就是一種執著的力量、執持,如果你要是不執著了,另外換一個心識了,相就會變,所以看相的人說,相隨心轉。你老是記著我叫淨空,好了,每一個相就是這個樣子,如果一旦變了,唉呀!我已經是成佛了,他就會變成佛相,我成菩薩了,他就會變成菩薩相,相確實會變的,剎那剎那之間不一樣,所以我跟大家講,人為什麼會老呢?因為你有個老的念頭,我一年一年衰老了,那當然老了,相愈變愈老了。那一個說我現在愈來愈年輕了,如果你有這個念頭,愈來愈年輕了,確實你這個相愈變愈年輕,所以相分恆隨見分轉,執著是見在執著,不是相在執著,那麼這個執著是阿賴耶執著阿賴耶。
末那識是個什麼東西呢?末那識是阿賴耶的見分,見分執著見分,見分執著相分,它又不是執著全體,就是這個見分,它執著阿賴耶廣大相分,這麼一點真認為這個是自己的身,身心都局限了,把自己本來面目喪失掉了,在這個裡頭搞生死輪迴,實在是很冤枉的事情,我覺得我跟諸位講這個問題,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諸位要是一下還體會不過來,不要緊,這個東西確實也不是一下就能夠會得過意思來的,可以慢慢的來,長時期的來,你要真正了解、發覺了,這真是宇宙之奧秘,今天科學家、哲學家、什麼宗教家都沒有發現,發現到這個奧秘,就叫佛菩薩,所以佛法廣大無邊,佛法裡頭沒有任何界限,你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這種奧秘,那你就叫外道;你真正明白了,這是明心見性,徹底見到了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自己本來面目。
所以這個毛病,實在講關鍵就在末那,末那就是阿賴耶裡頭的執藏,所以說此識為我,就是這個末那,又名我愛執藏,實在講這個執著,你要是找它那個根源,病就在貪愛,所以末那常說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四大煩惱裡面最重的,就是我愛,當然,如果我們講它的根本,我們講因緣,緣是隔一代的,因是最近一代的,譬如說我們與父母呢?這是因,我們與祖父母呢?這是緣,所以你看十二因緣,無明是緣,業是因,行是因,行就是行業,無明緣行,行緣識,所以無明是緣。緣什麼呢?第一個因:遠因;行業是第二個因:是最近的因。那麼末那,我見是遠因,我愛是近因;我見是惑,我愛是業,這個痲煩就大了。所以此地特別舉出我愛執藏,是識與諸法為緣,有情執為內我者,這是簡單給諸位介紹什麼叫做阿賴耶。
阿賴耶既然是藏識,當年翻譯的時候,為什麼不把它翻作藏識,還要保留阿賴耶的意思,就是因為藏識裡頭有三個意思,我們這一個藏裡頭,不能夠把三個意思表達出來,所以還是音譯過來,再加以解釋,它裡頭有三個意思,第三個意思就是末那怎麼來的,末那與阿賴耶的關係,是一體的,所以末那叫染淨依。我們再從《金剛經》裡面去看,《金剛經》裡面前半部是破我執,後半部是破法執,如果我們把我執、法執合起來看,前半部是破我法二執,後半部破我法二見,所以後半部的境界,比前半都要高,後半部的意思比前半部要深。你們讀《金剛經》,有的粗心大意,你不覺得,好象後半部跟前半部,好多地方都重複,實際上一點都不重複,你看前半部講菩薩是要斷我、人、眾生、壽者,斷的相,四相,後半部講的我、人、眾生、壽者是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看不是相,是見,這個就是後半部的功夫,比前半部要深得多。
第四這一行是說明研究唯識的目的,「了別真妄,不生不滅」,真,不生不滅,妄也不生不滅,你真正明白了,妄也不生不滅,因為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生本不生,滅也無滅。要不然無生法忍怎麼能證得呢?如來果地上清淨寂滅相,你如何證得呢?一切法本來不生,我們現在也不生,是你看走了眼,誤會了,沒有生滅,所以你才沒有苦惱,自己腦子裡頭鑽出來無量無邊的苦惱,實際上那有呢?沒有,根本就沒有,所以這個不生不滅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呢?研究唯識的目的是通達一切經的義理,一切經的義理,唯識是全都包括了,所以我們在佛門裡面講,這是共同科目,唯識是共同科目,唯識是理論上的共同科目,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是行持的共同科目,生活行為生活規範!淨土是共同科目,最後的歸宿,這三門是共同科目。換句話說必須要修,你要不修唯識,你研究一切經義都會有障礙,都會有解不通的地方,唯識如果懂得,一切經確實迎刃而解,這是先把八識給諸位作簡單的說明,然後我們再細看這八識的性質。
第六卷
諸位看唯識簡介,第二表。首先說明識是從性變出來的,所以這個性,我們底下講它有內有外。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內外是一不是二,這是我們學佛的比較困難的地方;就是我們無始劫以來,都有這個遍計所執,一說內外,馬上把它分了,內是內,外是外;內不是外,外不是內,這個就痲煩了,就沒法子入唯識之門,也沒法子入大乘之門。所以大乘佛法,無論講內外,講中邊統統都是一,都不是二。那麼這個內外下面就分了,心意識這個就是內,境就是外。識是從性變現出來的,說是內外還是一體,內就是講的見分,外就是講的相分,見相一個自證分,這個後頭會給諸位說明,底下有三段批註,它這個注一是在第一表裡頭,這個注就是注第一表所劃的圖,第一表裡面這個注一,法性如是,旁邊有個批註,這是當年李老師講的時候,可以說裡頭差不多有一半是李老師講的,我的舊筆記,另外一半是補充的,此是解釋性之來湩,是法性如是,但是雖是解釋性之來源,性沒有來源,怎麼能夠解釋呢?
所以下面說「世說解性」,世說就是世間人如此說,在佛法裡面講都是戲論,因為眾生有一個毛病,喜歡追根究竟,說阿賴耶識,識是從性變現的,性又從那來的呢?這個是喜歡追根究底,那麼世間說呢?這是以中國說法,舉出兩個,一個是列子,一個是易經裡面所講的,實際上易經只是講太極,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個邏輯跟我們佛法裡面講的是相通的,但是後來儒家把太極上又加個無極,實際上這個都是佛教的思想,宋儒都是學佛的,把佛教的理論,佛教的思想,附會在儒家的經裡面,易經是儒家學說的基礎,也就是學說的根本,可以說六經都是易經的腳註,易經裡面所講的,確確實實是說的宇宙的本體現象,拿我們今天來講就是體相用三大,就說這個問題。所以無極是宋儒推之上曰純善之性,曰無極,動呢?就叫做太極,這是宋儒說的,在以前沒有這個說法,講太極呢?自古以來就有這個說法,這是舉孔子為例。最初有這麼一樁事情,大學謂之明德,所以這個明明,諸位想一想,明德不明了,才要再恢復明,如果已經明了,上頭那個明就不必要了,所以明明德就是要修德,不要上面那個明字,單單講明德,那是性德,因為性德本有;就好象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本覺本有,當然可以修得,不覺本無,當然可以離開,如果不覺本有,本有就離不開了,就斷不掉了,因為它本無。諸位要是懂得這個道理,拿這個原則,你可以推想到六道輪迴本無,本無當然可以斷掉,煩惱本無,本無當然可以斷掉,不生不滅是本有,當然可以證德,我們才會相信,才會曉得這個事實真相。
這個注子諸位自己看看就可以明了了,我們研究,還是從第二表來說起,先看注三,第一個是說八識可以分為四個部份,前五識是一個部份,它有很多類似之處,所以前五識可以合起來成為一個部份,第六識是一部份,第七識是一部份,第八識是一部份,將來我們在讀唯識,如果講「八識四部」,它就是指的這些。其次說明名稱的異同,這八個識都可以叫做心,所以我們常常稱它做八心王,就是都可以稱之為心,也可以稱之為識,八個都叫識,這是它的名稱可以相同。如果要是分別開來稱,第入稱之為心,第七稱之為意,前六都叫做識,這是分別的稱它,於是在宗門教下常常說離心意識,那麼你就曉得離心意識是什麼意思,就是第八、第七、前六都不用,這就是離心意識,這離心意識,諸位特別要記住,是對自己來說的,離心意識就是不用心意識,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不用心意識,是對自己說的,如果對別人也不用心意識,那就錯誤了,對自己不用心意識,真性現前,也就是清淨心現前,可是對別人要用,就是要從自己清淨心裏面變起心意識為他受用,這個是佛菩薩,自受用裡面沒有心意識,他受用的要心意識,我們凡夫自受用的心意識,這個是苦不堪言,是自他俱用心意識,佛菩薩與我們不一樣的,是舍識用根,就是舍心意識用六根根性,所以他得大自在。
底下第三條說「名種之別」,別是講區別,八識或者我們講百法,就是五蘊,這個地方專門著重在八識上說的,八識就是五蘊,前五種就是受蘊,就是受,第六識就是想,第七識就是行,第八就是識,就是五蘊裡面講的受、想、行、識,如果要從百法裡面來講,那這個配法就不是這樣的了,百法裡面講這個受是五★行心所裡面的受心所,作意、觸、受、想、思,是這個受心所,單獨列的一蘊。想蘊呢?也是五★行裡面的想心所,就是五十一個相應的心所裡面有兩個心所獨立成為兩蘊,其餘的還有四十九個相應的心所,再加上二十四個不相應的心所,全部都是屬於行蘊,識蘊就是八識,前五識,第六、第七、第八,都包括在識裡頭,色就是色法十一個,五根六塵,這就把整個百法裡面,九十四種有為法統統包括盡了,五蘊就是百法,五蘊要是配八識來說,就是這個講法,這是單單配八識來說的。後面這一條,我們在這個地方簡單的說,因為底下還要來討論,就是八識的功用,前五是分別,這個分別,實際上是了別,分別就是了別,分就是分開來,譬如說眼識了別色塵,耳識了別聲塵,這個就是分開或者是分別了別,是這個意思,所以千萬不要看到分別,前五識有分別心,那就錯了。如果單單講眼識,眼識就是了別,因為它前面講了五識,五識各了別各的境界,又個不同,這個分是這個意思,就是它有五分,眼耳鼻舌身,它是分別,了別色聲香味觸,所以這個字要把它看清楚,它是分別了別,所以這個分別是了別的意思。
第六識叫恆易轉,換句話說,它是最不穩定。我們常常講主意不定,主意不定就一事無成,所以我期望同學們,如果你希望要有成就,就要拿定主意。古今中外那些成就的人,無論在哪一方面,他要是有成就的話,他的主意是堅定的,他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就是連打仗都是如此。美國人在韓戰、越戰就是主意不定,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比敵人要強大的多,可是結果打了敗仗,原因在哪裡?主意不定。所以他這些軍事裝備沒辦法保護自己,到最後還是吃了敗仗,所以主意一定要定。
第六意識極不穩定,所以叫心猿意馬,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如果我們再要不拿定主意,你的光陰就浪費了,現在覺悟決定不晚,所以要把主意拿定,拿定就是學一樣東西。我也是常常勸大家,在佛法裡頭要紮根,要有根底,沒有根底,很難,太難、太難了;好象要建大樓,你的樓愈高,你這個地基打得愈深、愈堅固,你才能夠建高樓,基礎不穩固,那怎麼行呢?那沒有辦法。奠定基礎是要從待人接物、背誦經典上,認真的著手。想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在目前生活環境裡面,要做相當程度的自我犧牲,就是要忍受苦難,要肯吃虧,要能夠放得下。為什麼呢?我們這個心定了,心清淨了,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了,道業才能夠生根,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名聞利養還能夠動搖我們的心志,諸位想一想,你這個道業的根就扎不下去,為什麼呢?心隨名利轉。這個事情是痲煩。
所以以往蓮池大師他一生之所以成就,他常常對人說,他是得力於遍融大師的教導。遍融大師教他什麼?遍融大師在當年是佛門的泰斗,是當世的高僧大德,他為了要到他那裡請教,去求法,三步一拜,到他的道場,你們想想看,這多麼虔誠,那個時候他年輕,二十幾歲出來參學的時候,到了道場之後,老和尚看到他來了,這麼虔誠,也集了大眾在講堂去接見他,拜進了之後,跪在地下求法,老和尚說:「你不要被名聞利養害了。」就給他說了這一句話,別人聽了之後都笑笑:「我們以為老和尚有寶貴的開示,這麼虔誠拜到這裡,原來是老生常談。」這話老和尚常常講,常常講怎麼樣?聽的人耳邊風,蓮池大師聽了很感動,所以他給別人講:「你們不可以這樣說。」他是真正體會到了,所有修行失敗的人,都是被名聞利養害了,他這一句話,他聽進去了,這個就是印祖所說的:「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這一句話他真正覺悟了,曉得這一句話是對症下藥,所以他一生遠離名聞利養,他道業基礎才能夠奠定。
名利人之所好,今日出家之人,也不能避免,不曉得這個對自己傷害之大,它將你整個道業、整個前途,統統給你摧毀了,有幾個人曉得這個東西利害,如果我們把名聞利養從心地裡面拔除,名聞利養跟我不相關,你的心自然清涼自在,清淨心才是法器,清淨心決定不受世間的干擾,什麼魔王外道對你不發生作用,這樣的人在這一生,道業必定有成就,所以蓮池大師的成就,他一生常常說,得利於遍融法師這一句話點醒了他,他能成為一代祖師,一句話點醒了,而遍融大師這一句話常常說,沒有幾個人在這一句話裡頭覺悟過來,都把它聽做老生常談,不以為意,所以在當時沒有第二個蓮池大師。
遍融大師對一切人並不保留,並不是說對蓮池大師特別好,不是的!他雖然十分恭敬,對待他跟對待別人一律平等,沒有偏差,為什麼蓮池大師得利益呢?他聽了這句話,他開悟了,他明白了;別人聽了不明白。為什麼不明白?他不知道名聞利養對修行人所造成的傷害,他體會不到。所以出家人,真正是個學道的人,出家、在家都一樣,你要想道業成就,首先要把我所有的統統把它斷掉,這個是我所有;那個是我所我,你的道業就不要想成就了,為什麼呢?有了個我所有,就是累贅,你的心就不能定,就是這第六意識恆易轉,你主意就不定,要把它捨棄掉,不要害怕,我捨棄掉了,那我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道業才能成,你什麼都有了,你道業就不能成就,什麼都沒有了,佛、菩薩、護法神護持你;你什麼都有了,護法神遠離你,為什麼呢?你自己有辦法,用不著他,他來了,你也不會恭敬他,用不著他,因為你自己樣樣都有了。什麼都沒有,護法神就要照顧你,這個是一定的道理。我們對於一個學道的人也是如此,他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我們要照顧他,他要有了,他比我還多,我照顧他作什麼呢?用不著照顧他。所以我們要把一切物舍盡。
我們建立這個圖書館,建立這個道場,這大樓一直到今天還沒有算完工,手續統統都完全了,我們組織一個財團法人,我絕不參加,財團法人別人去組織,你們去管理,道場呢?你們的,我一無所有,如果我要是在裡頭加個董事長,這個道場是我的,我也完蛋了,為什麼呢?我對這個要操心,這個道場,有,與我無關;無,與我也無關,我什麼都不操心。佛、菩薩護持,如果你要是有個心,那萬一被人侵占了,把我們趕走了怎麼辦呢?不要等他趕,他一不高興我就走了,我還要他趕?一個真正修道的人,佛、菩薩是處處地方都給你設了道場,多自在。所以我有這個圖書館,說老實話,這個圖書館的建立,我不自在,為什麼不自在呢?圖書館訂的這些課程,我天天在此地講,別的地方想請我去一下,我沒有時間,你看從前我沒有地方,哪個地方請我,我就到那個地方去,一年到頭雲遊四海,處處作客,處處觀光,多自在!現在我出去受限制,不自在,這是各有因緣,這個地方同修們有因緣,所以有這個道場的建立,這個道場不拒絕我在此地講經,所以這些大經大論,我們可以長時間來講解,來作研究討論,這是有這個道場的好處。從前我們各地方去講經,那都是看道場主人,他歡喜了,我們就講,他不歡喜了,我們就離開了。小部經決定沒問題,大部經很難講得圓滿。但是佛法之圓滿,絕不是一部經從頭到尾講完了叫圓滿,這是我們世間人眼光看的圓滿,佛法不如是。佛法是以開悟為圓滿,一部經從頭到尾講完了,你聽了也沒開悟,這不算圓滿。蓮池大師參訪遍融和尚只是一天,只是聽了幾句話,他開悟了,他真正覺悟到名聞利養的害處,他能在一生當中都不沾染名聞利養,這個是圓滿。六祖在忍和尚那個地方聽《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了,那是聽經圓滿,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法裡面講圓滿,是講你有悟處,並不是說一部經一定要從頭到尾講完,不一定。譬如佛講《華嚴經》七處九會,九次法會在七個處所,換了七個地方。所以我們要曉得圓滿這個意思是什麼。
那麼心不為世間這個環境所轉,如果被佛法轉了,那又是痲煩,凡夫的心被五欲六塵所轉,可憐!學佛的人,心如果被佛法所轉了,一樣的可憐!學不成,你這個道業不能成就,所以你要親近老師,你要有一個親教師,親教師就是和尚,這個在我們一般講就叫師承,你要有個老師,老師就是負責任指導你的,你要是真正跟這個老師學,你決定成就。老師教學他就是負這個責任,決定成就,成就之大小,那是在你自己的努力,但是可以說決定性的成就。如果你要是不接受老師的指導,沒有老師,沒有師承,這裡學一點,那個地方學一點,學成大雜燴,這是不會成就的,可以說是一無所成,充其量你那個成就叫世間成就,你在世間可以作個教授或者可以作個博士,在佛法里沒有成就,佛法裡面講的成就,最低級的是保住人身,我這一生得佛法的利益,來生不墮三惡道,這是最低的成就。我剛才經諸位講的,你要有一個親教師,有一個和尚,他給你決定性的成就,是最起碼你不墮三惡道,你來生的福報比這一生一定殊勝。你得人天福報,就是五乘佛法裡頭人天的成就,一定得到的。我們講六祖大師會下成就的四十三個人,是甲等的成就:明心見性,乙等、丙等的那太多太多了,真是無法計算的。你不聽老師的指導,那三途有份,那就是沒有成就了;你在世間無論你是怎麼樣輝煌的名聞利養,你來生墮三惡道,這個不算成就。
我們讀《安士高傳》,這大家都熟悉的,安士高那個同學,墮在惡道:畜生道,他是蛇身,他去作神,這個神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龍王,我們本身同胞講的媽祖,媽祖是屬於龍王,這個就是不算成就,沒有結果,那我們要研究,他為什麼沒有結果呢?他沒有離開名聞利養,雖然是明經好施,這在我們講很難得了,三藏教通達,講經頭頭是道,又喜歡布施,名聞利養他沒有斷盡,為什麼沒有斷盡呢?他在分衛的時候,分衛就是托缽,齋主供養的飯菜不太好的話,他心裡就不舒服:「我是一個修行人,我對眾生有這麼多的貢獻,怎麼這一缽飯還是這樣的?」心裡難過,這就是名聞利養沒有放下,心地不清淨,沒有開悟。諸位要曉得,我們今天得的享受,這個享受是業報:我今世的修行,來生的果報,我現前這個果報,是我過去的業報,怎麼可以說我現在的修行,殊勝功德,過去世的業報還現前,那是過去業報沒辦法,你功力不夠大,如果你這個功德果然殊勝的話,現世業報是可以轉的,不是不能轉的,可是轉怎麼樣呢?轉是一種殊勝的心才能轉;如果,唉呀!怎麼還是這樣?這就轉不了,這個念頭怎麼能轉業呢?轉業的念頭是再苦境界還是歡歡喜喜,這是個轉業的念,對於現在生活環境稍稍有一點不滿,有一點厭惡,這個念頭只有造業不能轉業。諸位要曉得清淨心轉業,染污心造業,所以第六、第七識它造業,它不能轉業。我跟大家講的,是處處為大家好,諸位要想成就,你要把我講的話牢牢記住。
你看看《了凡四訓》,了凡居士轉業了,了凡居士對於自己的生活有沒有抱怨?有沒有怨言?有沒有像安士高同學那種心情?你們要留意到這一點,我們讀古人的傳記,要體會到這個道理,作為我們自己修學的借鏡,他犯的什麼過失?這個過失遭遇什麼樣的後果?我們讀了以後,想一想我們有沒有這個過失?如果我們也有這個過失,將來遭遇同樣的後果。洞庭湖這個龍王,他很幸運,他的同學安士高得道了,所以到他要遭大難的時候,他就會救他一把。那麼我們也造了這個業,將來要受這個果報,看看我們附近的同學有沒有得道的呢?如果沒有得道的,我們將來遭難,誰來救我們呢?他是沾了安士高大師的光。可是安士高大師度他,為他修福,也只是把他脫離了惡道,把他送到忉利天去享天福,畢竟不能出三界,所以這個果報不是究竟的,究竟的果報,最低限度要帶業往生,帶業往生的清淨心,比袁了凡那還要殊勝得多。所以我們要不把世緣放下,這怎麼行呢?
在家的同修,我在此地要奉勸你們,你要覺悟,你今天的家業,你要冷靜的去想一想,是你自己的嗎?這個有所有權狀,那個也有所有權狀,一大堆,看到都是你自己的。我今天一個同學過去了,在開弔,我在這裡講經不能去,現在正在開弔,羅堅,這一死了,試問問這所有權狀,你都能帶去嗎?你一樣都帶不去。燒成骨灰了,那是你的?你不覺悟嗎?沒有一樣是你自己的!所以我們要覺悟。現前所有的,我常常給諸位說,我們有使用權,不要所有權。今天我們這個道場,我在這兒使用,我不要所有權,我這個用,用一天,這一天用得很自在,明天用不用?不知道,也許明天我死了,還用什麼呢?這就不要用。你這個是心開意解,得大自在,心裡頭一點牽掛都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清淨心是這樣得來的。今天用得很自在,如果想到我明天還要用,你的心就不自在了;你要想這是我所有的,你更不相在了;你說為兒孫,給諸位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真正為兒孫是怎麼為法?為他培福,這個是真正聰明人為兒孫。
前天有個同修來給我講,他弟兄兩個,他的弟弟很聰明,但是不喜歡念書,很會花錢,他來跟我研究,家裡的人對他都很頭痛。那麼他是個學佛的,佛法裡面講得很清楚,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另外是報恩、報怨的。他說不像是報怨的,因為對他家裡的人都很好,很像討債的。我說既然是討債的,那你就要還債,痛痛快快的還,他要錢的時候,隨他花,還了了,債就完了;可是作父母的人,如果有智慧型,還債當中為他修福。他說那這個怎麼還法呢?我就把我印的《大乘起信論》送他三本,我說這個就是方法,我印這個書,我是每年過生日為母親回向,印一部書,這一千本書,三萬五千塊錢,你為你弟弟跟父母講,譬如這部書,三萬五千塊錢,用他的名字,贈送給十方,這三萬五千塊就還他了,還他又給他培福了,他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這是方法。更殊勝的功德利益呢?譬如說我們寒暑假辦大專講座,你出功德,我們辦一次講座大概是十萬塊錢,你拿十萬塊錢,用他作功德主,這十萬塊還他,辦這十天的講座,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這已經還他十萬了,這個還法,他既不拿去吃喝嫖賭去造罪業,還了他錢的時候,已經替他培福,這個還債法,將來這個人他心意會轉,會變成社會上一個好人,會變成國家有用的人才,這是有智慧型的人,還債的還法。否則的話,他這個錢還是拿去吃喝嫖賭,拿去糟蹋,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你看他一年要花多少錢,他們家有錢,是個大財主,你把這些錢拿去替他作功德。
那麼我舉例子,各大專院校,過去《大藏經》剛剛出來的時,那時候預約價錢很便宜,七千多塊一部,我買了十幾部,贈送給各學校的圖書館,像這種事情,都是還債,都可以還債,你們家裡有的是錢,用這種方式來還債,如果你真正覺悟,你這個弟弟能救回來,將來跟你的一家人相親相愛,給他培福,所以為兒女培福,應當要在這些地方作,要曉得這個是真正功德利益,特別是在佛門,正法,你要知道正法,在佛門裡面修福,這個福報無量無邊,這樣父母一轉變,變為他的大恩德主了,他自己不會做,你替他修福,替他培福。這是世間人他不懂,我給諸位說,我今天得自在,我的自在從那裡得到呢?你們大家都看到的,我是十方供養一點一滴統統都布施出去,如果說我還有「我有」、「我所有」,那就壞了,我要是積有就不自在了,你目前有再大的財富,你都不自在。佛光山的星雲法師,萬佛寺的聖印法師見到我的時候,唉呀!還是你自在。我當然自在,他為什麼不自在呢?一天到晚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為什麼?他所有的太多了,有的愈多,操心愈多,愈不自在,你要想自在,統統放下,什麼都沒有就自在了。這個理,你們聽了也認為不錯,也點頭,你就是放不下,換一句話說你還是不自在,統統舍盡了,你所得到的是一切圓圓滿滿的;你不肯舍,你所得到的就是那一點點,有限的一點點,而且還得不到,還會失舍,隨時會失掉,所以第六識、第上識它的功用,你要搞清楚,你喜用它,修行證果,成佛作祖是它,你不會用它,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教你墮三塗、受輪迴也是它,所謂是罪魁功首,造罪業它第一、一等,你要說修功德,它也是一等,這個就是指的第六意識,所以先要它穩定、專一就會成功,可是你自己一定要去找,它為什麼不專一,要找這個原因,找到之後,把它消除,心自然就清淨,就專一了。
第七是「恆思量」,旁邊注的「有定所」,它與第六意識不一樣,第六意識是無有定所,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第七識有定所,定在那裡呢?我執,雖有定所,不好、迷惑,所有煩惱的根源都從它生的,有了我了,當然就想我所有,如果你要是真破了,我都沒有了,那來的我所有呢?到後面我們再細討論。
第八「含藏異熟」,我這個地方注的,含是包含,藏是收藏,異熟,就是因緣果時,它是會變的,變異成熟,怎麼個變異成熟法,下面再講。諸位再看注二,注二給我們解釋八識的性質,首先說「不動唯性」,第一表裡頭用圓圈作個符號,作個代表,真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心是不動的,不動的真性裡面具足無量的智慧型、無量的德能,佛與大菩薩就是住在不動這個本性,譬如經里常講,八地菩薩證得了不動地,換句話說八地菩薩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這個就是不動地,所以八地以上的菩薩,與如來的果位上實在沒有什麼兩樣,他所用的心,就是大圓鏡智,心要是動了,有一念妄動,這就變成識了,前面第一表裡面我們說過,它一動就變成識了,這個識我們叫它做阿賴耶識。
「集起唯心」,這是說明阿賴耶識,集是集種,集合種子,無量無邊的種子,統統收集在阿賴耶,阿賴耶像個大倉庫一樣,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種子統統都在阿賴耶識裡頭,這是集的意思;起就是起現行,起作用,這個唯心,這個心就是第八識,第八名心,諸位要曉得,集起兩個意思是同時的,譬如我們講現起,眼前的一切現象,這就是阿賴耶的起現行,這個現行是剎那剎那現起,所以這個現行它不是真的,經裡面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你就想想它這個現行是生滅的,生滅的現行是前後不相道的,個個是獨立的,就好象我們看電影那個底片一樣,張張是獨立的,但是它的速度太快了,我們眼睛看花了,十法界依正莊嚴現行的狀況就是這個樣子,一面起現行,一面這個種子落在阿賴耶里去,所以阿賴耶現行與種子好象在那裡循環,永遠在循環,循環在這個上面了,就是現行;下面了就是種子,不斷的種子起現行,現行變種子,這個就是阿賴耶的相。那阿賴耶多大呢?廣大無邊,一迷了真如本性,整個本性變成了阿賴耶;如果你一覺悟了,整個阿賴耶就是真如本性。這一段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在誰識里可以算是根本法,我們要是不把它搞清楚,以後對於唯識就會發生很多的障礙。
我們看注四這一段,在這一段裡面,先說五俱起識,這個就是明了意識,五俱起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與前五識同時俱起的,另外一個說法就是此地所列的三項,這三項裡面,分別是第六識,是與第六俱起,就是分別識,染淨是與第七俱起的,是末那識,意裡頭有染淨,根本依就是八識,八識裡面它有業相、轉相、境界相,它裡頭包括三個,加上前面兩個,一共是五種,無論哪一個識起作用,必定有這五種,所以叫它做五俱起識。
旁邊有個小批註釋根本依。根本就是種子,我們今天所謂的印象、習氣,譬如說我們見色、聞聲,心裏面落了印象,這個印象在唯識裡面就叫做種子,種子今人稱之為印象,種子的力量有強弱不同,有的力量很強,有的力量徇薄弱,這個意思我們也容易懂,好比印象有深有淺,如果特別氅意這個印象就會很深,如果沒有注意,這個印象力量就顯得很淺,力量強的先受報,力量弱的後受報,將來果報有先後的不相同,這個是我們要注意到的。
五俱起識底下有個三,這個三是批註,「前五了別外境,」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前五識是了別外面的境界,「五識分了五境」,這個五識就是前五識,眼識它只了別色塵,耳識只了別聞塵,各有各的對象,彼此不會混雜,可是第六識就不一樣,第六是總了五境,它有這個能力,就是五塵境界落謝影子,它都能夠緣得到,因此它的功能也特別大,這是簡單的給諸位說明什麼叫五俱起識,這個都是唯識裡面很重要的法相名詞,我們要記住,將來在唯識經論裡頭常常會看到。第二講獨頭意識,獨頭就是指第六識,意有主宰的意思,這個後面有兩條注子,第一個注子是後頭所列的第二,這是講它恆易轉。小註裡頭第二是說性界,受恆易轉,也就是前面講的第六識恆易轉,曾經簡略的給諸位介紹過,即主意不定,主意不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不但是學佛,世間事情你要是拿不定主意,朝三暮四,無論是大事小事都不會有成就,哪些不定呢?你看這個地方舉出了三類:
第一個是講性,性有善、有惡、有無記,不穩定,譬如說我們對人,一會兒一個念頭,想想這個人不錯,對他很好,是善心所;一會兒想想他有很多毛病,這叫噁心所。所以它的念頭常常在轉,因為念頭常常在轉,所以才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香,如果這個念頭不轉了,那好的永遠是好,惡的永遠是惡。就是因為這個念頭轉得很快,甚至於自己都控制不了,這個講善惡之性。三性不穩定。
第二個講界,這個界特別是講果報,我們在六道輪迴不穩定,這個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總是在這裡頭輪迴,而且我給諸位說,色界、無色界去的機會比較少,欲界裡面的機會最多,所以總是超越不了欲界,這三界裡面是欲界最苦,為什麼脫離不了呢?就是五欲你斷不掉,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佛給我們講這叫地獄五條根,這五樁事情斷不了,欲界就不能夠超出,我們講念佛求生淨土,這五樁事情要是不能夠擺脫,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成,為什麼呢?就好象繩索一樣,它把你牽在這個地方,像我們坐船,船的纜繩一樣,它有五條纜繩,有一條牽住你,你這個船就不能開動,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的,如果不斷五欲六塵,三界就出不去,這個是變化很大,生生世世都在這裡轉變,捨身受身極不穩定,果報不穩定,前面一條是造因不穩定,就是造業不穩定,恆易轉,第二條是果報不穩定,也恆易轉,第三條是享受不穩定,享受是苦樂憂喜舍,我們想想人生在世,苦多樂少,這個可以說是剎那剎那都在那裡變化,這個是極不穩定。
那麼獨頭意識,注意看下面,它的功用第一個是動身業,意好象總司令一樣,它是發號司令在那裡指揮,我們身體一切的動作,都是它在那裡支配,第二個是發語,一切的言語,也是意在操縱的,它在那兒作主,譬如我們說一句話,要問你這句話什麼意思,意在那兒作主的,那獨頭意識它本身的活動就是意業,動身業就是身業:身的造作,發語業是言語的造作,由此可知,身語意三業的造作,是以意為主。那麼我們可以說意清淨了,身語都清淨;意是染污的,縱然身之禮拜、語之贊佛,都不清淨。譬如說我們心裡頭巴結佛,求佛保佑我升官發財,我對他禮敬、對他稱讚,這個禮敬,稱讚都不清淨,為什麼呢?你有企圖,如果佛不保佑你升官發財,那麼你對他就不禮敬,也沒有稱讚,所以諸位要曉得,意業不淨禮敬、稱讚都是不清淨的,假如意業是清淨的,打人、罵人都是清淨的。曾經有同學來問我,《四十華嚴》裡面甘露火王這是什麼意思?我說你作錯了事情,父母責備你的時候,那個時候的父母就是甘露火王,為什麼呢?父母打你、罵你,是為了你好,為了愛護你,所以是清淨的,不是染污的;別人作錯了事情,你看他打不打他?罵不罵他?他才不理他,佛陀教誡他的學生,有的時候也有罵,有責備的時候,那是清淨的,所以說意業清淨了,身語都清淨,意業不清淨的時候,身語都不清淨,最重要的就是意業,既然三業有造作了,有造作必定有果報,決定不會說造作之後沒有果報,給諸位說沒有這個事情。所以經論裡頭常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果報來的時候,眾生害怕了,他在造作的時候,他不害怕,他忘掉了;果報現前的時候,他害怕了,這個時候害怕有沒有用處?一點用都沒有,菩薩對於這個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果報來了他不怕,縱然墮地獄,他也不怕,為什麼呢?知道這個是自作自受,那有什麼法子?所以他能夠逆來順受,這是菩薩。他明白人,菩薩是怕造因,菩薩怕造業,他知道造業要受果報的。
那麼我再告訴諸位,小乘人害怕的是怕身語業,所以小乘戒戒在那裡呢?身口七支,這個是小乘戒,大乘戒怎麼樣呢?大乘戒不禁身言,大乘戒戒在意地,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難。譬如講殺生,小乘戒一定要把有情的生命殺死了,這才犯戒,起心動念不犯乘,那個人我恨他,我想殺他,但是我沒有殺他,這個不犯戒,所以小乘戒跟世間法律是差不多的,你心裡起念頭,確實沒有這個行為,不構成法律的刑責。可是大乘戒裡面就不行,大乘戒里起心動念就犯戒了,這個是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大乘戒是戒在意業,不戒身語,因為意業清淨,身語自然清淨,所以身語就不必戒了,小乘戒在事,身語是事,不戒在心,大乘是論心不論事,這個是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所以小乘戒多,好持,容易作得到,大乘菩薩戒雖然不多,不容易作到,因為它是在起心動念之處。在中國無論是出家在家,是大小乘戒同時修學的,這個跟從前印度以及現在的南洋小乘國家的佛教不一樣。譬如泰國,他們只有小乘戒沒有菩薩戒,在中國受戒的時候,譬如說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這個是小乘戒,菩薩是大乘戒,在家同修受戒的時候,你受三皈五戒,是小乘戒,你受菩薩戒是大乘戒,所以大小乘戒並行,這種修行方法確實是很殊勝的。
底下是講果報,果報你看「引滿二業」,引業是講的正報,滿業是講的依報,這就是依正兩種果報。所以看旁邊小注第四,實際上底下這個表,我已經列出來了,引業指五趣總報,滿業指五趣身別報,諸位看錶解,這個表解彎過來,你看這一邊,引為總報業,指第八識,我們以人道來講,我們到人道來投胎,這是前世,我們這個業力可以說相當的複雜,五戒的業力很強,先得果報,我們到人道來投胎,得到這個人身,這是總報,這是引報,引業,就是在六道輪迴裡面,牽引我們到那一道去投胎,這叫做引業,這個就是第六識,我們一般講神識去投胎。
底下講異熟身酬引業,異熟身是相續相,這裡面牽涉到有很深的道理,這個異熟等我們講到阿賴耶識的時候,再給諸位說明,滿業是別報業之前六識所得的體,譬如說我們到人道來投胎,大家在前世都作有五戒之業因,都得到人身,可是雖得到人身,我們面貌不相同,這就是滿業,就是別報,我們身體健康狀況不相同,我們壽命長短不相同,這些跟我們身體正報不一樣,這是屬於滿業,都得到人身這是引業,所以給諸位說,引業是無記性的,可以說是平等的,都得一個人身,在滿業上講不平等了,滿業牽涉到過去善惡的業報,所以這個果報是相當複雜。再有我們生活的環境不相同,就是貧富貴賤不一樣,這個是依報的環境不相同。所以前六識,異熟身它這個是間斷的,前面八識是相續的,酬滿業就是苦樂憂喜舍,每一個人感受不一樣,這個是講果報,三業造作一定感受六道輪迴的果報。六道輪迴從那裡來的?是自己製造的,苦樂種種的受,從那裡來的,也是自己製造的,我們看別人享樂,不要去嫉妒,嫉妒造業;不要去障礙,障礙造的業更重,為什麼呢?各人各人的果報,如果我們再造業,那我們來生得到的是更不如意,比這一生還要差。如果你要覺悟了,從此之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我們今生種種不如意,到來生會得大自在,為什麼呢?今生修的善業多惡業少,來生必定是得自在。
第二講「諸識獨最」,這個旁邊我批註的是造業,第六意識在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裡面,講到造業它是第一,這個業裡面有善業有惡業有淨業,它都是第一,造善業它是第一,造惡業它也是第一,我們學佛修淨業它也是第一,譬如說我們念佛人目標是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諸位要知道,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都是第六意識心,都是意識心,當然我們的目標不僅如此,總想能證得理一心不亂,但是諸位要曉得理一心不亂是以事一心不亂為基礎,再往上提升的,由此可知,在修行的最初這個階段,我們用的確實是第六意識心,雖然我們今天常常強調舍識用根,可是畢竟我們還是舍不了,舍不了呢?你還是用的第六意識心,到第六意識心用到清淨無染,自然就轉成智慧型了,就是舍識用根,所以這個裡頭它有過程,它有程式的,不能夠躐等的,到達轉識成智了,世出世間一切真相,統統都明了了,正如唯識所說,後面一條說「輪迴不停」。輪迴就是第六意識的力量在推動的,換句話說輪迴就是它製造的,如果不是它,哪裡會有輪迴呢?沒有輪迴這個相。法界緣起這個相,有;輪迴的相沒有。法界緣起的這個相,給諸位說是實相,所以你要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過來的時候,你看到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什麼境界呢?是一真法界。你見到法界緣起,從法界緣起裡面看,法界是平等一相,清淨寂滅相,在一般的講法,八地菩薩才親證到,八地菩薩證得。如果把尺度放寬一點,我們也可以說圓教初住以上就已經入了這個境界,但是入的粗、淺,位次越往上,這個境界越細、越清楚,這都是一真法界。
在淨土裡面說,實報土與常寂光淨土,這個裡頭不但沒有輪迴,而且也沒有十法界,緣起有沒有?有緣起,那麼我們也許最關心一件事情,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沒有力量能證得呢?我相信每一個同修都關心這個問題,我可以告訴諸位,能不能證得,不要問別人,問你自己,換句話說,你自己肯不肯去求證,如果你自己肯,像經論裡面說的,直下承當,你確實在一生當中,可以證得,為什麼呢?因為用功這個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別人不能代替你,你要肯乾,那你當然可以證得,一生決定可以成佛,我們再講一切經裡頭,有兩部經叫根本法輪,一部是《華嚴》,一部是《法華》,佛在這兩部經裡面,都擺出樣子給我們看,《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一生成佛,沒等第二生。《法華經》裡面龍女八歲成佛,這都是講一生。因此可知,這個一生是可以辦得到。
可是我在講席裡頭跟諸位講,我們要具足三個條件,這三個要是不具足,那麼就沒有指望了,三個要具足呢?這一生一定成就,這三個條件經上講: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要具足這三個條件,我在講席當中又補充了三條,實際上這三條善根福德因緣都有了,我怕諸位因為常常念經,善根福德因緣有口無心念過去了,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我提醒諸位什麼呢?第一個就是要通達理論,第二要曉得方法,第三要明了境界,這三樁事情都是善根福德所包含的,理論通達了沒有懷疑,方法明了了,你可以修行,你自己有了辦法,境界知道了,你的信心增長,決定不會退轉,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我自己到那個階級,自己知道,前面情況怎麼樣我曉得,後面的情況是怎麼樣我也曉得,我現在自己在那個地方,我也知道,信心充足,法喜充滿。前面什麼不知道,裡頭什麼也不曉得,迷在裡頭,這個修行很苦,換句話說,好象自己走路一樣,走在大路當中,不曉得自己在那裡,這是很苦惱的事情,所以境界要曉得。
那麼理論、方法、境界我們可不可以都搞清楚呢?可以,這個大家放心,佛法講的,你要是具足有這個因緣的話,確實可以,所以佛法是自古以來,都有師承的,就是當我們自己沒有搞清楚的時候,這些條件不具足的時候,我們要依靠老師,要依靠一個善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統統搞清楚了就可以離開老師,為什麼呢?你可以獨立了,可以不必再依靠老師。拿《華嚴經》作比喻,在沒有搞清楚之前,善財童子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你看《華嚴經》這一段經文講的本末二會,文殊菩薩是本會,在四十華嚴裡面三卷經,頭三卷這是本會,就是善財還沒有具足這個條件,那他要跟老師,他要依靠老師,文殊菩薩就是它的老師,這個我們講師承,他這些條件統統都具足了,不必再依靠老師了,這就出去參學:五十三參,那是自修、自悟、自證,不必再依靠老師。由此可知,開頭,依靠老師非常重要,必須在老師會下成就這些條件,才可以獨立。
那麼究竟要跟老師跟多久呢?這每個人不一定,我們看看中國這些古大德,有些人很短,有些人期限很長,所以跟老師的時間是不一定,而是以具足這些條件為圓滿,你跟老師一天,一天當中你都具足了,那你就畢業了,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具足,那麼就十年畢業、二十畢業、三十年畢業,一生當中條件都不具足,一生都不能離開老師,這是古大德他們垂範的典型,這是我們的好榜樣,那麼親近老師這裡頭確確實實也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緣,這個我們淺而言之,所謂善根,就是你能夠聽得懂,這是善根,你能夠明辨邪正是非,這是你的善根,你有這個能力,你對於老師能夠尊重,在學習期間當中,你有恆心,你有耐心,這是你的福德,為什麼呢?我不成就,我不離開老師一步,這是福報、福德,因緣是老師、同學、道場我們今天講一切設備,同參道友,這是因緣,這些統統具足,不太容易,那也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並不是很簡單的,你要是統統具足了,可以說成功就在望,指日可待。
獨頭意識後頭還有一個批註,就是這一張的最後,講獨頭意識,這裡頭又分三種,我們都要搞清楚,第一種叫定中意識,這是與定相應的,譬如修四禪八定,這是世間禪定,修九次第定這是阿羅漢所得到的禪定,以念佛法門來說,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由此可知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都是定中意識,這一種統統是講修行人,也就是講修行人之所用心,這個用心算是得法,即用第六意識心用得很如法。
下面兩種就是一般凡夫,獨散意識,就是我們現前,獨是簡別他不是五俱,它獨自起來的,這裡頭沒有其它的跟它一起,散是散亂,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散亂心,意志不能集中、精神不能集中,所以一般人頭腦糊里胡塗的,糊里胡塗的這個就是獨散意識,如果是五俱起意識,頭腦有條理、很清楚,獨散意識這個人就是糊里胡塗、迷惑顛倒,就是這樣的情形,這種情形也是我們常常能看見的,還有一種是夢中意識,你為什麼會夢?作夢也是獨頭意識在起作用,所以夢裡頭你的神志決定沒有清醒的時候那麼清楚,原因在那個地方呢?因為清醒的時候是五俱起意識,所以頭腦特別清楚,作夢的時候,它不是五俱起,它是獨頭意識,所以夢之境界就不太清楚。
這底下註明的:『此即獨散意識,因其形相內略異於五識,故別立此★』,這個就是夢中的獨散的意識,統統都是屬於獨頭意識起的作用。下面批註為什麼叫它獨頭?「以皆不與五識俱起,」定中、獨散,夢中它都不與前五識同時起作用,「雖已得自在者」,這個已得自在者就是定中意識,像阿羅漢,像我們得一心不亂的,這是已經得自在了,可是定中意識是得於五識俱起,就是得自在的人它可以,夢中的境界還是跟我們醒的時候,一樣的清楚,那只有在定中才行,才可以做得到,普通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此地單講:「然今且取未得自在者言,」專門講凡夫,得到定的人,已經得自在的人,它雖然是與前五識起作用,但是那個前五它不是與根塵起作用,單單是五識起作用,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我們凡夫起作用是根塵識統統起作用,所以與定中意識起作用不相同。再看底下一條,第三段是末那。
末那恆思,怎麼叫恆呢?因為它恆思量,底下有二條二個注,「染有我,淨無我」,為什麼呢?末那是染淨依,這個講的是第七識,什麼叫染有我呢?這個就是見惑,所謂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末那就染了,四大煩惱裡面第一個就是我見,這是相當痲煩的,我們一般講的我執,所以它是屬於見惑,這個是相對的,因為有我,就有人,就有眾生,就有壽者,從相對裡頭建立的,凡是相對的,就是染污意,底下舉了例子,身我、法我、無我,我就是執著,執著這個染污意,這個染污意是什麼呢?它的體性我們要搞清楚,就是阿賴耶識裡面見分的一分,阿賴耶的見分廣大無邊,我們在廣大無邊的見分裡面,執著一分,好象整個大海是阿賴耶的見分,只執著大海裡頭起一個水泡泡,把那個水泡泡執著認為是我,這叫我執,水泡泡有沒有呢?實際上沒有,你們看水泡泡從這個地方飄到那裡去了嗎?你們仔細去觀察,這個道理明白了,我們今天根身,執著這一分精神,我們的精神就是阿賴耶的見分,那麼這個見分在那裡呢?這個事實真相必須搞清楚,我再舉一個例子,你們去想去,好象今天我們手上拿了一個無線電收音機,我們撥了中廣的頻道,在聽音樂,我們把音樂、音聲就比就阿賴耶的見分,這個收音機就比作我們的身體,你想想這個音聲是在他的身體裡面嗎?我們一面走著一面聽著,我們移動一步,這個地方的位置與這裡改變了,你收音機在此地,電流在這個地方,收音機搬到這邊來,是不是這個電流跑到這兒來了?不是的。這個電流還是在這裡好好不動,我們不明的白這個真相,以為就在這個裡頭,走到那裡它跟到那裡,那有這個道理?這是絕大的誤會,我們的身體就好象收音機一樣,而我們阿賴耶的見分,就像電流一樣,充遍了整個虛空,無論我們身體移到那個地方,都當處相應的,不是前面跟著來的,楞嚴裡面給我們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幾個人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這種執著叫虛妄的執著,這一執著就變成染污了。
這個地方有個批註,第一條:有我六識為善,乃成有漏,第七識有這個執著,前六識無論作什麼善事,統統叫有漏善法,有漏善法諸位要記住,三界裡面有善報,它有果報。世間人認為果報好,貪圖果報,學佛的人曉得果報不好,不但那惡的果報不好,善的果報也不好,最好沒有果報,所以說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是真好。底下說明「我」有三類,一種是身我,我是身見,把這個身執著是我,二是法我,法我是執著有,一切萬法都把它當做實在的,這是法我,第三是無我,無我是執著空,我沒有了,實際上執著空,不是真正的無我,真正的無我在後面:淨無我,這是無漏的,這個地方無我是指什麼呢?譬如講無想天,四空天裡面的無我,都是屬於染有我,它是不是真的無我呢?它還是有我,它執著一個無我,它還有個無我,有個無我,當然還是有我,有有我跟有無我是一樣的意思,所以它沒有真正作到無我,真正作到無我,這才是無漏,真正無我是轉識成智以後,這才能作到真正的無我,表裡面給我們列的,染這就是有我,淨這是無我,所以在此地要著眼的就是染與淨,如果是染淨相對,那個淨還是不淨,還是屬於染,必須要超越染淨,才叫做淨,所以無我也是如此,無我與有我相對的這個無我,還是有我,所以底下注的有身我、法我、無我,這個無我就是有無相對的,超越相對的才是真正的無成,所以下面染有我裡面的無我,與淨無我的無我,這是我們比較容易看得出來的,但是染淨兩字,不太容易看出來,如果我們把染淨看做相對的染淨,那就錯了,這一樁事情,我們留在起信論裡頭再詳細的研究,如何才能達到真正的清淨,也就超越染淨之淨。
染有我旁邊的小注是見惑,相對的,講到見惑這就是屬於見思煩惱了,我們通常說之為見解上的錯誤,底下的小注,第一:末那執著有我,前六識雖然為善,善全是有漏的,因為它有我執,我執還很不容易破除,但是不破我執就沒有辦法出離三界,三界之內是有漏的,與有漏法相應,由此可知如果要想超越三界,必須破我執,我與我所這個觀念要斷盡,這才有能力超越三界。染有我裡面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叫身我,身就是生身,執著我們現前的身心認為是我,這可以說是三界之內的凡夫,普遍的執著,縱然到無色界天了,無色界天在凡夫位裡面,六道裡頭它算是最高了,比我們下兩界的人,那要聰明得多,他不執著色身是我,可是它執著神識是我,所以他還是有我執,只是我執的對象不一樣就是了。因此非想非非想天人,他還是逃不出三界,在這一點諸位要記住。欲界天人就有神通了,五通具足,能夠自在的變化,在我們凡夫看起來,那真是羨慕之極,諸位要曉得那依然是凡夫!我們對於這個境界決定不可以迷戀,迷戀那就上他的當了,《楞嚴》後頭有辨魔,《起信論》也有一段很長的文字未辨別。第二是法我,諸位一看就曉得,這個法我就是法執,身我是人我執,法我是法我執,無我就是空執,執著空、著空的,這統統都是屬於有執著,這三種執著,通常凡夫有前面兩種執著,就是我法二執,無想天與四空天它是執著空,換句話說都沒有破執著,破了執著這就叫無漏了。你看小乘聖者,我們講阿羅漢,阿羅漢斷見思煩惱,破人我執,這就算是淨無漏了,所以到阿羅漢才是真正的無我,不過雖然講無我,它的程度還很淺,他只是無生我,法我它還有,在圓教來說,要到初住位的菩薩,這個時候已經破一分法執,證一分法身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我們,真正學佛的人一定要向這個方向去努力,就是遠離我法二執,要向這個方向去邁進,才能夠得到殊勝的成就,下面再給諸位介紹阿賴耶識。
阿賴耶也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在古時候翻作「無沒」,意思就是說它永遠存在,它不會失去的,翻這個意思也是很對的,玄奘大師把它翻作藏識,這是新譯,藏裡面就含著能藏、所藏、執藏。批註五:「藏為能、所、執三也。」所藏就是萬法的種子,我們今天稱為印象或者是習氣,就是持的這些,第二個意思就是異熟,異是講變異,熟是說成熟,這裡頭有三種,第一個是時,時是講因果不同時,從因到果不是一時的,譬如一個植物像種瓜,瓜子是因,把瓜子種下去,總要三、四個月才成熟結瓜,所以從因到果不同時,先因後果,因果不同時,縱然講蓮花,佛法常以蓮花表法,蓮花很特別,就是它因果同時的,有花的時候,蓮蓬裡頭就有蓮子,可是諸位想想,還是不同時,為什麼?雖然有花蓮蓬裡頭有蓮子,那蓮子沒有長成,沒有熟,所以蓮子從開始長,到它長成熟的時候,還是不同時,不過這個蓮花是比較特別一點,就是因為我們看到它有花,蓮蓬里就看到它有蓮子,這是佛法常用蓮花表法,表因果不二這個意思。
阿賴耶裡面確確實實無論是心法,或者是色法,為什麼說解脫之道在此呢?就是它有這三個特性,於是我們求解脫的人就有了理論上的依據,有理論的依據,當然就是善巧的方法,此地這也許是省略,從因到果當中一定要有緣,如果沒有緣,雖有因也不能結果,所以佛法解脫之道,就在緣上,這個緣裡面,小乘法著重在事相上,斷惡修善,大乘法裡面著重在心法上,我們今天所謂的心理建設、改變心理,大乘法在這個地方。在事相上修行,不能夠圓滿的把心轉變過來,當然也有影響、也轉變,轉變的不究竟、不圓滿,如果是究竟、圓滿把這個心改正過來了,事上無有不善。而且這個善是屬於無漏善法,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我們今天讀《華嚴》特別偏重在《四十華嚴》,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要作佛,諸位曉得,從理論上講,毫無問題,為什麼呢?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有,那怎麼不能作佛呢?如果說佛性沒有,那我們今天講,我們學佛要作佛,這個恐怕是有問題,佛性沒有,佛性是本有,而且佛性從來就沒有失去過,這還有什麼問題呢?佛性從來沒有失去過,在《起信論》裡面稱之為本覺,馬嗚菩薩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是什麼?妄心、妄想,不覺就是無明、妄想,可見得無明、妄想是本來無,本來無的,當然可以斷掉,不要怕。這個煩惱斷不掉,煩惱本來無,決定可以斷掉。
所以學佛,首先要建立這個信心,這比什麼都重要。學佛四個階段:信、解、行、證,這信心建立,在菩薩果位上就是信位,十信位的菩薩,如果你要是沒有這個信心,換句話說,你還在菩薩門外,你連十信都沒有,什麼叫初信,初信的條件就是相信佛性本有,相信無明,不覺本來空,他相信這個,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初信位的菩薩,相信我們自己具足了直心、深心、大悲心,雖然沒有證得,相信!這個叫信位菩薩,菩提心證得了,那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所以你堅決相信自己有,向這個方向努力去修學,這就是信位菩薩。
我們要修,諸位要曉得,我們發心要大,諸佛菩薩都是這樣期望我們,都是這樣勉勵我們,十法界我們學誰呢?學佛學。菩薩那都不甘心,一定要學佛,這個是諸位要特別記住的,如果你那個心,只是在菩薩位上,換句話說,你將來最大的成就,就是菩薩,距離究竟的果地,那還有一段相當的路程,我們為什麼不學佛呢?如果說你的悲心很重,內裡頭要學佛,外修菩薩行,這個可以,這是悲心重的一類眾生,自己內裡頭決定要學佛,受法乎上,我們的目標是在最上層,我們在日用平常修菩薩行,捨己為人,菩薩行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這個是悲心特別重。但是諸位又要曉得一樁事情,菩薩的慈悲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沒有般若波羅密,你就不能修方便行,你們看看《華嚴經》裡面十波羅密,光是以般若波羅密作基礎,般若波羅密是根本智,由根本智再變出後得智,後得智是方便波羅密、願波羅密、力波羅密、智波羅密;如果你沒有根本智,你就是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那就是俗話講的:「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不但你那個慈悲叫濫慈悲,對自己沒有利益,而且害慘了眾生,這是沒智慧型,完全感情用事,還以為自己是大慈大悲,所以祖師提出來,告訴我們「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諸佛菩薩都大慈大悲,那諸佛菩薩還是禍害下流嗎?人家有智慧型為基礎,所以諸位修行必須著重在三學,三學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戒定慧,然後進一步才能夠修慈悲方便,因為慈悲方便統統是從智慧型裡面生的。
好,那我們想取法乎最上,我們既然有這個因、有佛性,我們現在取佛的緣,佛的緣裡頭,第一個條件,是真慈平等,菩提心裏面特別提出大悲心,這個大悲心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位要曉得,感情用事就是假的,真心是從平等、清淨裡面流露出來的,這是真的,所謂是永遠不變的,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那我們想想,我們待人接物,我們的心平不平等?不平等,我們對人有親有疏,換句話說,這個就是要覺悟,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要覺悟,我現在修的緣,不是佛的緣,不是學佛的緣,因為佛心是平等的。
再給諸位說,平等就是直心,菩提心裏面的直心,我們這個心,待一切人、待一切物不平等,這個在十法界的緣,佛這個緣就沒有了,佛的緣沒有了,雖然有佛的因,不會成佛、不會結果,當中沒有緣,所以諸位真正要想成佛,這一生想成佛,一定要修真慈悲,要修平等心,在一切不平等裡頭去修平等,如果境界都平等了,那還修什麼?那就成佛了,就是因為現在這個境界,擺在面前不平等,不平等裡頭你要去修平等,這就是佛的因加上佛的緣,後來一定結成佛的果,真慈平等心是成佛之緣,你看解脫之道不是操縱在自己嗎?我在境界裡頭就是修平等心,修真正的慈悲心,那我在解脫道裡頭,是至高無上的解脫,我們修的這個。
你看你修這個法門,有沒有人能夠障礙得了你?有沒有人能破壞得了你?沒有。障礙來了,破壞來了,你心是平等的,更顯得你平等,更顯得你慈悲,就成佛了,沒有能破壞的。第二等的是菩薩,菩薩是什麼心呢?六度普攝之心,一心一意以六度法普攝一切眾生、攝化一切眾生,這是菩薩的緣。我們阿賴耶識裡面有菩薩的種子,你修六度萬行,就是菩薩種子上加了緣了,那麼你這一生一定作菩薩,一定成就菩薩。辟支佛的緣是修十二因緣,聲聞之緣是修四諦、三十七道品,天人是修十善、四無量心,單修十善,欲界天,十善裡面有四無量心,那就是色界與無色界,五戒這是人之緣,過去修的戒是因,現在我們繼續再修五戒,是緣,來生必定不失人身。慳貪嫉妒,是餓鬼道的緣,你想想我們阿賴耶識裡頭有沒有?有!有慳貪,也有嫉妒,我們現在如果在一切境界裡頭,慳貪嫉妒還要增長,好了,餓鬼道我們有因,現在又加上緣,那將來必定變餓鬼,那還有什麼話說?瞋恚是地獄道,我們有瞋恚心,如果現在在一切境緣上,遇到不順心的,瞋恚就起來了,這就是把地獄道的緣又加深。愚痴是對於邪正不能辨別,是非顛倒,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把它顛倒了,好人看作壞人,壞人看作好人;好事看作壞事,壞事看作好事,這是愚痴,愚痴是畜生的因緣。細說說不盡,這是我們從總綱領上,提醒諸位同修。
所以說解脫道在此,完全看我們自己;十法界的升沉,都是在自己因果的轉變。再給諸位說,與外面的境界不相干,外面境界是我們修行的場所,你修佛也是靠外頭境界,修菩薩你也靠這個境界,境界是一樣的,就看各人怎麼修了,境界完全相同。古德常講境緣沒有好醜,好醜就是在你自己的心。所以十法界升沉,是你自心在境界上的轉變,成佛、成菩薩、變餓鬼、變畜生統統都是你自己在變,與什麼人、什麼境界統統沒有關係。諸位要能夠覺悟到這一點,《大乘起信論》裡面的始覺四位,你就算第一個始覺了:初信的始覺,你真正覺悟了,曉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與我們的修學,確實沒有關係,修行成功與否,是在我們自己在境界裡怎麼樣去用心,所以我勸諸位取法最高的,我們用清淨心、用平等心、用慈悲心,諸位要是能常常用這個心,你在境界裡訓練,當然也不是一天、兩天你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總得有個十年、八年,為什麼呢?煩惱、習氣太重了,至少也得十年、八年,在境界裡,心真正平了,真正的清淨了,對待一切人就如同自己一樣,確實沒有分別了,這樣才能夠漸漸入佛的境界,這樣念佛,才能夠有把握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作佛了,圓教初住以上:分證佛,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是從因緣果上★★★★,而且在人身裡頭又能聞佛法,而且聞到如來正法,這個給諸位說,這是善根深厚之人,確確實實有善根、福德、因緣,統統具足了。不要以為我們現在貪窮,我們在社會上也沒有地住、也沒有財富,實際上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比那些有地位、有財富的人,要好得太多。
今天在世界上,我們要是以佛法來講類似轉輪聖王的:美國總統,自由世界的領導人,他沒有聞到佛法,他享的是人天福報,福報享盡了,還得三塗去輪轉,換句話說,解脫之道他沒有聽到,解脫的機緣至少他這一生沒有。那麼我們在這一生如果能夠超越三界了,美國總統那個地位怎麼能跟我們相比?這個果報之差,那真是天壤之別,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相差太大、太大了,不能比!所以我們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這是過去世有善根,但是今天我們所得到的人身,單就這個身體來說,身是無記性的,沒有好醜,果報是這個身,如果你說這個身相貌好醜,身體健康狀況不一樣,那是屬於滿業,單單就身來講這是引業、這是果報,果報是無記性,每個人都一樣,今天科學家的分析,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原子、電子、基本粒子組合而成的,這都是一樣的,沒有兩樣,所以這個就是屬於無記性。這是講造業因的時候,有善有惡,你所得到的果是無記性,第三個意思就是變,變是講過程,變化,前面說了從生到熟,從因至果剎那剎那在那裡變化,這個變化在唯識裡面講,一個是業力,一個是願力,所以把這個果報它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期限,所謂一定就是願力與業力,一般凡夫是業力。
再給諸位說明,世間人常講,這個人出家修道命相都轉變了,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呢?也有點道理,不能說它沒有道理,可是也並不是完全如是,那就是你出家得有道才行,如果沒有道,還是受命運的擺布,還是受業力支配,如果你真正修道,你不出家也改變,由此可知,出家與不出家實在沒有分別,分別在你有道沒有道,分別在這個地方。真正有道之人,確實是能夠隨心所欲的,為什麼呢?願力住世,他不是業力,願力住世這個裡面也有因緣,願力住世說明這個不是業力,業力就是佛法常常講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是屬於業力,如果你的恩怨債償完了,這個業力就沒有了,就報盡了,這一報盡又投胎轉世作另一次的報償,所以它不自在,不能隨心所欲,是為業力所支配,乘願再來的人則不一樣,那麼他有緣,他這個願就是緣,與那些眾生有緣,在佛法裡面講得度因緣,得度的因緣沒有了,他就不住世了,為什麼呢?他的願就是在度眾生,而眾生不願意跟他它,不想得度,那他住世沒用,所以他就要走,這個是自在的,這種人你如果去求他,我要跟你學,為了一個人,他也要住世,所以他的來去是自由的。
說到這個地方,過去我在台中的時候,民國五十三年,李老師那個時候是講圓覺經,楞嚴講完之後,講圓覺,圓覺經講圓滿了,有些同修們跟我說老師七十多歲,快到八十歲了,怕他走,他要是走了,我們沒有人領導了,沒有善知識可以親近了,有些同修找我商量怎麼辦?我說我們請老師講經。諸位曉得,講經有時限的,有期限的,如果講一部小經,兩年、三年就圓滿了,圓滿,可能就會走了,我說我們請他講一部大經,講什麼經呢?講《華嚴經》,大家都希望把《華嚴經》聽圓滿,《華嚴經》要是講不圓滿,他就不能走。所以你到台中去看,台中講《華嚴經》,聽經的人有三、四百人,講堂坐得滿滿的,果然把他留住了,所以他在台中宣布,一定要把《華嚴經》講圓滿。他還有個願,《華嚴經》講圓滿之後,最後講一部《阿彌陀經》,台中同學聽到這個事情,又跑來問我:「大概還要多久時間?」我就告訴他:「放心,至少要三十年。」從五十三年開始講《華嚴》,講到現在十八年了,才講到第二回向,大概三分之一,後面還有三分之二,我算算至少要三十年,我說:「你們大家放心就是了,至少有三十年。」這就是願力,我們大家求他,我們希望把這部經聽圓滿,這一部經不圓滿的時候,那是有違背他的願。
由此可知,乘願再來是可以在一生當中辦得到的,我們自己發願,願的力量超過了你的業力,現前就是乘願再來,所以佛法是要啟請的,沒有人請,佛菩薩善知到沒有理由住世,因為他的業已經完了,沒有業力,沒有理由住世,釋迦牟尼佛當年能不能多住世呢?能!可惜的是弟子的的疏忽,沒有人請他老人家住世,沒有請。弟子們沒有請,魔王波旬來啟請,怎麼請法?請釋迦牟尼佛入滅:「你老人家說法已經四十九年,夠了,說了這麼多了,不必再說了,你可以入般涅盤了。」魔王一來請,諸位要曉得,佛菩薩大慈大悲,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一口答應了。弟子們以後曉得了,再來啟請,那不行,先已答應人了,先答應他了,佛沒有妄語、沒有戲論,既然答應你了,那就得要做到。弟子的疏忽。這個示現,也就是告訴我們,諸佛菩薩、善知識再來的人住世,是有因緣的,有人請他就住世,沒人請他不住世。有人真正來學,那一個人也得要教,也得幫助他成就;沒有人來學,他方世界因緣多的很,不守在一個地方。這都是講異熟、變異、解脫之道在此。
第三個意思就是先來去後,這是指六道凡夫,投胎阿賴耶識先來,人舍報之後,人命終最後去的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離開人身體了,這個人身體僵硬就冷了,阿賴耶識沒有離開,這個人身體有溫度,所以它是來先去後,投胎第一個它來,來投胎的是阿賴耶識。
第七卷
我們這一學期連今天是二天,下個星期還有一次,所以我把時間全都來講百法。百法裡面最重要的部份就是心法,所以我們也用了很多的時間來討論。實際上時間還是嫌太短,心法裡面的精義,還是不能夠往深處廣泛的來研究,心所法以下都好懂,為什麼呢?我們現代的心理學,可以說都研究到了,在心理學範圍之內了。唯獨八識,在前五識跟意識,心理學上會討論到,阿賴耶跟末那這是現代心理學所沒有能夠涉及到的問題,但是阿賴耶可以說是心理學的大根大本,本源沒有找到,那麼這個學術自然是有問題的。在此地我們跟諸位介紹到的,是以表解為中心,批註它注的很簡單,多半都是用比喻,希望諸位自己去看,我們用六個小時的時間,來給諸位介紹表裡面所列的,大家看心所有法的表解,就是四十九面的表解。
為什麼叫做心所有法呢?心就是指八識,是說這些法是八識所有的,換句話說就是八識的作用,在唯識裡面它有三個定義:第一、就是這些法不能夠單獨生起,一定要依靠心,就好象枝葉花朵一樣,它不能單獨生,它一定要靠根本,如果沒有根,它就不能生,八識就是它的根本,它是依八識所生起的,這是定義裡面第一條。第二、它一定與心相應,就是它起來之後,與心相應稱之為心所有法,還有與心不相應的,不相應的另外算一類,不包括在這一類,那就有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那個我們暫時不討論它,這是專門說它起作用是與心相應的。第三個定義,它必定是系屬於心的,心有八個,就看它與哪一個心相應;與哪一個心相應,就系屬於那一個心。譬如講遍行心所,遍行心所是八個識統統都有,如果與第八識相應的,它就系屬於第八識;與第七識相應的,它就系屬於第七識。我們這個本子沒有附八識規矩的表解,舊本子上有,八識規矩的表解我們也有單張的,諸位一看就曉得,排列得非常清楚。
五十一個心所又分為六類:第一類就是遍行。遍是普遍的意思,所謂普遍,它裡頭含著有四個意思,第一是說遍一切心,八個心王裡面統統都有。第二是遍一切地,這一切地是指三界六道,唯識把三界分成九地,欲界算一地,這個範圍很廣大,包括了欲界的六層天,當然包括了阿修羅道、人道、三惡道,這整個合起來稱為五趣雜居地,這算一地,色界四禪算四地,初禪算一地,二禪算一地,一共四地,四空天也算四地,所以一共合起來叫九地,諸位將來看到經裡面講的九地,就是說的三界,說三界就是九地,遍行心所是遍及九地,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統統都包括在裡頭,可見得它作用的範圍相當廣泛,第三它遍一切時,過去現在未來,它都能達到,第四它遍三性,唯識裡面講三性就是善性、惡性(就是不善的性),以及無記性、善、惡、無記它都有,由此可知這五個心所,作用確實是廣大,遍行簡單的介紹到此地。
第二講別境。別就是差別,這個意思是說它是各別緣各別的境界,這個心所它才能夠生起來,不像前面五遍行,前面五個心所是同時起作用,不是單獨的,所以唯識學家常講五遍行五個心所,構成了一個念頭,而且它的速庠,實在是太快了,五遍行一個一個來觀察的時候,不但不是我們的能力能辦得到的,恐怕八地菩薩還看得不甚清楚,為什麼呢?我們常常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個生滅就是一個念頭,換句話說,一個生滅裡面就包括了五遍行,由此可知,五遍行裡頭每一個心所是一個念頭的五分之一,你想想看這個多麼微細,就是因為它太微細了,速度太念了,所以阿賴耶變的相分,我們誤以為真實,這不能不說沒有道理,我們看電影,一秒鐘才二十四個生滅,鏡頭一開一合一個生滅,一秒鐘開合二十四次,我們已經就被騙了,被迷惑了,以為那個動作是真的,不曉得它本來是不生不滅,我們就被欺騙了,那麼想想看,如果一秒鐘二十幾萬開合,你怎麼能夠覺察它是虛妄的?所以遍行心所,在說起來一條一條給諸位介紹,它真正起作用,我們很不容易去體會,不要說觀察了,連小乘阿羅漢九次第定,都見不到,我們凡夫心思昏昧、散亂,當然是觀察不到;不但觀察不到,連體會意思都不容易。我們今天在經論裡面讀到這個問題,曉得有這回事情,這個在心法裡面可以說是極深的一層。
佛常講不動地才見到阿賴耶識,換句話說,他才見到五遍行心所的活動,往上去,九地、十地、等覺愈往上就看得愈清楚,八地菩薩才見到遍行心所活動的狀況。可是別境則不然了,別境這個念頭要粗得多了,它所緣的境界也有四類,第一是講它所喜歡的境界,這個是不一定的,他所喜歡的境界不一定是善與惡,這是不一定的,譬如好善之人,他所歡喜的是善事,惡人他就喜歡作惡,所以這個所樂之境,我們今天來講就是欲望,有這個欲望去引導它,這個心所才能夠生起來;第二是決定的境界,如果這個境界要是不決定,這個心所也不會生,所以它緣的是決定的境界,第三是曾經習的境界,就是過去有經驗,過去曾經學習過,這個學習的意思是很廣泛的,第四是所觀之境界,這五個心所它各緣的不一樣,就是各緣各的境界,不像前面五遍行,它是緣一個共同的境界,五個心所緣共同的境界,這是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各的界限,等我們討論到的時候,我們再說。
第三善心所,一共有十一種,這是歸納起來的數字,如果在瑜伽師地論裡面講,那個數字就多了,這是天親菩薩把它歸納,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這十一法的確它的性質屬於善良的,也唯有在善心當中,它才能夠生起,佛法講善的標準,必定是教我們得利益,現世得利益,來世還得利益這個才叫善;如果現世得利益,來世不得利益,這個不叫善,這是佛法講善惡標準與世間一般見解差別就在此地,世間一般見解認為我現在馬上得利益,就得好處,這個叫善,後果怎麼樣他就想不到,尤其講到來世,他更沒有想到長遠的利益,佛法裡面的善,是長遠的利益,只要是這十一個心所,我們要是常常來用它,換句話說,你生生世世得善果,得福報。
第四是講根本煩惱有六法,這六法的性質,就叫做根本煩惱,換句話說,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它生的,所以它叫根本煩惱,既然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它生的,那麼底下講隨煩惱,隨煩惱當然是它所生的,為什麼叫它為煩惱呢?煩的意思就是擾亂,使人心煩,得不到清淨,惱亂有情眾生,它這一攪和、一擾亂,果報就苦了,六道輪迴可以說就是它製造的,我們在六道裡面捨身受身,所得苦樂之報,也就是它在主宰的,所以我們對於這些心所,一定要認識清楚,認識了就不受它的害,不認識才會受它的害,認識就是所謂的覺,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念就是指煩惱心所,煩惱心所一現前,你要是能夠覺察,立刻曉得它了,那麼我們就不受它的害。
第五隨煩惱有二十類,稱做隨煩惱,意思就是說它是隨根本煩惱而起來的,唯識論裡面講「隨根本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分是分別,位是位次,就是一類一類的,位也可以當類講,就是隨根本煩惱分類裡頭所現的差別,根本煩惱有六類,所以隨煩惱那些是屬於那一類的?那些是從貪生起來的?那些是從瞋恚生起的?各有各的類別,不相同。等是平等,與那一類煩惱相等,流是流類,所以稱之為等流,等流這兩個字在佛法,尤其在唯識裡面我們會常常看到。
最後一條叫不定,不定心所有四種,它與前面五類不相同,前面五類性質屬於善的,就是善的,決定不是惡的,惡的決定不是善的,但是這四個心所不定,不一定是善,不一定是惡,要看它現行的境界而定,就是看它現行起作用時來講。底下說與此相應,這個此就是心王,括孤裡頭的王是批註,就是與此相應。
百法在此地只是給諸位作一個簡略的介紹,希望引起諸位同修對於唯識的愛好,這一次我們《百法明門》六種批註的本子,已交給印刷廠印了,這六種批註,可以稱得上權威的批註,都是好注,大概這個月可以印出來。因為我們大專講座用這個作教材,實際上這個教材沒有辦法照著講,照這個講的話,一年也講不完,提供諸位作參考,講座裡面我們介紹的還是用這個表解,詳細的都在這個本子裡面,我們現在繼續看底下的表解,第五十頁,諸位看遍行。
遍行心所有五,就是觸、作意、受、想、思,下面有簡單的批註,這個批註都是百法明門論窺基大師所解釋的,他解釋的多,此地只是摘錄一、二句最重要的,給我們作說明,我們初學的要記,就是這個東西一定要把它記住,你記表解里的注就好,簡單明了,五遍行的名稱:觸、作意、受、想、思就是這五類,首先跟諸位說明,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它排列的順序很重要,因為順序是不能夠顛倒的,所以諸位要是記誦百法,順序不能顛倒,它是有層次的,瑜伽師地論裡頭的順序是作意在前,是作意、觸、受、想、思,可是在唯識論裡面是觸在前面,那我們講這個順序不能顛倒,而《瑜伽師地論》與《唯識論》在五十一心所第一個心所,這裡頭我們就看到排列的方式不一樣,這個是有道理的,並不是它疏忽了,把它顛倒了,不是的。因為《瑜伽師地論》是菩薩教化二乘聖者,所以作意擺在第一位,那是對阿羅漢、辟支佛對那些人講的;而《唯識論》是對凡夫講的,所以對凡夫講的第一個是觸。二乘聖者他已經不觸了,不觸怎麼辦?不觸就要勸他作意,作意的時候,後面才有觸;所以排列的順序不一樣,是因為教學的對象不相同,攝機不一樣,是這樣的情形。到以後我們看《瑜伽師地論》看《唯識論》,看到這個順序不一樣,就不至於懷疑,曉得它教學的對象不一樣,觸怎麼解釋呢?「由根境識三和所生」,根是根身,像眼耳鼻舌身五根,境是境界,眼根所對的境界是色塵,耳根所對的境界是聲塵,有根有境還要有識,像我們在《楞嚴經》裡面最近所念到的十八界,根塵識這三種和合所產生的結果就叫做觸,觸是三者和合所產生的結果,換句話說,觸就是接觸,所以這個觸不是觸塵,觸塵單是身根所對的叫觸塵,這個是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不但是六根,它這個連阿賴耶也相應,末那、阿賴耶裡頭都有,簡單講就是接觸境界,境界初接觸的時候,這一接觸立刻底下一個心所就起來了,所以它是連帶作用,剛才講速度非常之快,那麼這就有作意。
作意是「引心趣境」,引是引導,前面根塵識三和所產生的結果,這個是觸心所起來了,如果單有觸要是沒有作意,諸位想一想那裡會成一念呢?不能成一念。所以立刻就有作意,立刻就有作意的心所起現行,這個作意我們可以說就是攀緣。但是這個攀緣要看在哪一個心王上,如果在第七、第八識極其微細,第八識是極微微細,第七識是極單純,七是什麼呢?只攀緣第八識見分的一分,所以它是極其單純。要是在第六識跟前五識的現象,比較上粗顯,雖然粗顯,也不是我們容易覺察得到。
第三個是受,第四個是想。在五蘊裡面,諸位要記住,就是將受、想這二個心所,建立成單獨的兩蘊,色、受、想、行、識,色蘊、受蘊就是此地的受心所,想蘊就是此地的想心所,行蘊是除了這兩個心所之外,其餘四十九個統統包括在行蘊裡頭,所以行蘊包含的範圍很廣大,不但是相應的四十九個包括在裡面,不相應的二十四個心所也包括在裡頭,所以行蘊它攝的心所最多。受是「領納順違俱非境」,所以受就是領受,也就是我們講的感受。感受的境界可以分為二類,順境:就是順我們的心意,能夠令我們生歡喜,生樂受。「違」是違背了我們的意思,能令我們得到苦的感受。「俱非」是沒有苦樂;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無記性,說不上苦樂的境界,這個感受是沒有像苦樂那樣的明顯,所以它在造業的力量也薄弱,不太容易感受到果報。
有了作意它才有受,有受它裡頭就有想,想蘊是「於境取像」,實在講這個取像,我們為什麼不能說分別?因為別境才分別,但是「想」它也是有分別的,這個分別太微細了,極細的分別,我們常講心性分別:於境取像,到思這才構成一念,「令心造作」,思是什麼呢?思是有了界限,諸位想想看,這個想,想裡頭還沒有界限,所以批註「於境取像」,這個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我們看想中國文字,就會令我們聯想到,古聖先賢創造文字的時候,佛法並沒有到中國來,雖然在歷史上傳說的記載,佛出生的時候,就照我們中國古時候的記載來說,是周朝昭王二十四年,算到今天三千多年,照外國的記載,現在他們算佛曆才二千五百多年,就照中國來算,是周昭王的時候,我們中國在那個時候已經有文字了,而且我們的文化水準世相當之高了。從造字上你看「想」這個字,想在六書裡面講是會意,底下一個心,心裡頭有一個相,這是想,心裏面有個相,這個相裡頭並沒有分別,沒有起分別,只是心裡頭有個相而已,所以與佛法這個心所:於境取相的意思,可以說是完全相符合,所以我們常講思想,思是思,想是想,實在講是兩樁事情,思是有造作,想沒有造作,想只是取相而已,沒有造作,這個「思」是心裡有了界限,有分別了,你看它上面是個「田」,那個「田」就是界限,就劃了界限了。想裡頭沒有劃界限,只是有相,但是相裡頭還沒有分別,到思這就有了分別,有了善惡、好醜這些分別,到有分別,批註上說「令心造作」,造作作的什麼?造作的是業。所以到這個地方才能講構成了一念,一念我們講就是一個生滅,也就是造的有業了,如果我要是能夠覺察在五遍行裡面,我們到受或者到想為止,換句話說,你就不造業,微細的末那與阿賴識,真的我們不能覺察,甚至於我們連體會都體會不到,就是它的行相太微細了;但是前六識的五遍行,我們如果心比較清淨一點,可以體會得到,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這個境界比較粗顯,我們第六意識在打妄想,也能夠體會得到,如果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止於相,不在相裡面起分別,給諸位說,我們與這些大菩薩起的作用,實在講是無二無別,在境界裡面離了分別心,沒有分別當然就沒有執著,執著是因分別以後才堅固的執取,所以沒有分別就不面有執著,這就不造業,遍行就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再看底下一條別境。此地批註是:「別境五心所與各心王相應時」,底下是舉的例子,諸位自己去看,我們還是看錶解,諸位看第五十一面,別境簡單的說,就是造作了,我們一般講造業了,業也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善業,一類是惡業,不管你造善,造惡,總而言之,你離不開別境這五類的心所,除了善惡之外,譬如我們現在學佛,特別是念佛,修的是淨業,淨業也是五別境在造的,所以淨業還是它造的,由此可知,善惡染淨都離不開它,這五個心所,剛才給諸位說了,它各有各的境界,雖然它也是造作的一樁事情,是一個事情,可是一個事情裡頭,各有各的境界,好象一個機關裡面有五個職員,五個職員是共同來作一樁事情,但是它各人有各人的職守,各人有各人的工作範圍,但是它是起聯合作用的,譬如像軍事上作戰,現在講的陸海空聯合作戰,但是陸軍是陸軍,空軍是空軍,它各有各的範圍,但是作戰時它能夠配合起來,作一個整體戰,這五個各有各的範圍,但是造業的時候,它是總體的,它是聯合的,它與前面五遍行性質不相同,五遍行雖然是五個人,但是它的工作性質完全是一樣的,並不是一個一個分開的,所以它叫遍行心所,這個它每一個人是分開的,所以各有各的境界,名稱是「欲、勝解、念、定、慧」。這個順序也是不能顛倒的,好象辦事的程式一樣,它是有一定程底的。
第一個是欲,剛才講了,這個欲就是欲望,「緣所樂境起希望」,這個樂是愛好,這個境界是它喜歡的,因此不一定是善、惡、無記,對這個境界它有了希望,換句話說,這就是一個攀緣心,有了這個欲望,可見得這個獨立的一個境界。
第二個心所叫勝解,勝是殊勝,解是理解,「緣決定境印持之」,境界它明了,所以在這個境界裡頭下了決心,而且這個決心它能夠修持住,印就是印可,持是保持,這個就叫做勝解。
第三叫念,此地的念定慧,不是五根、五力裡頭的念定慧,名字是一樣,意思完全不相同,叫根五力裡面的念定慧,名字是一樣,意思完全不相同,五根五力裡面的念定慧,那必定修行人才有,不是修行人沒有,而這個念定慧是一切人統統都有,一切眾生每個人都有,他要是沒有,他就不造業了,所以名詞是一樣,意義不相同。念是「緣曾習境令心明記」,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經驗,過去所經歷的記得很清楚,不會忘記,就叫做念;以今天來講,就是我們所謂的經驗。經驗愈豐富的,他造業的力量就愈大。
定就是講專心,「緣專一境令心不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專心,不管作什麼事情,你用心要是專,這個事情就很容易成就。慧是「緣所觀境而起揀擇」,就是它在境界裡選擇,為了要達成它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欲望,它在手段、方法上有所選擇,它能夠選擇,那麼這個就是它的慧,如果我們將別境心所,這個造作是造一樁善事的話,譬如說別人有了苦難,它發了慈悲心,要去幫助別人,這是欲心所,它有了這個希望,想去幫助別人,對於別人的苦難他確實理解,知道得很清楚,這就是他的勝解;想想過去也曾經幫過別人,這個就是他有經驗,或者他自己雖然沒有幫過別人,他看到別人作過這些慈善事業,吸取他人的經驗,這也是念,從過去的經驗當中或者從別人的經驗當中,他專心去作這個專心就是定。
至於用什麼方式去作?用什麼方法去作,他在裡面考慮,在裡面選擇,這就是慧。這是我們講作一樁善事,造作時是有這些層次、有這些心裡,如果要是作惡,同樣的這五個心所一個都少不了,譬如作小偷對人家的財物起了貪心,他要希望得到,可見得他也有欲心所,他對於這個財物很肯定,認為這個對自己有決定的好處,有一定的利益,一點都不懷疑,這就是他的勝解,或者過去也曾經作過這個事情,是有前科的,或者看到別人作,他吸取這個經驗,這個是他的念,去搶劫,去偷盜也都要專心,不專心你也偷不到東西,所用的手、方法這就是慧,所以你想想看作惡、作善都離不開別境的五心所,我們修行,無論是在行門或是解門,同樣的也離不開別境的五心所,我們今天研究唯識,對於佛法這一門的學問,很愛好,能夠發生興趣,這就是欲心所,我們希望能夠理解它,希望能夠獲得,對於唯識的教義,能夠肯定的相信它,這是勝解,所以說同樣的須要這五心所,乃至於念佛,我們希望得一心不亂,希望在來世我們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位想想,別境心所依舊是不能離開,所以,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這五個心所,這五個心所我們要是善於利用,則能成就一切善法,不善運用,那就會成就一切不善法,至於善與不善,是下面心所裡面所說的標準。
諸位請看善十一法,剛才說過,這十一善法的性質,是善而無惡,它是與造惡完全相違背的,實實在在是善,第一個叫信,這個信底下就要加以解釋了,這是善心所的信,譬如作小偷的,他相信自己今天一定能偷到東西,這不是這個信,這個信裡頭不包括你有信心能夠作惡,你能夠得到惡的成就,這不是這個信,所以這個信它有定義的。「於實德能,深忍樂欲」,這是善心所裡面的信心所,實是講真實,真實是說什麼呢?是講的本性,縱然佛法沒到中國來,我們讀論語,大家相信孔子與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面,也沒有通過訊息,在野史所記載的,最早也是周朝未年的時候,秦漢之際佛法傳說有到中國來,但是沒有被人注意到,真正注意到也就是國家派使節去求法的,是在漢明帝的時候,以前當然有可能有些到中國來的,沒有受到尊重,沒有受到注意,當然對中國文化不產生任何影響,可是孔子在論語裡面,曾經跟我們說過,講到性本善,孔子講的還不是性善,他講的是「性相近,習相遠」,這是孔夫子說的。主張性善的是孟子,主張性惡的是荀子,他們講的都有道理,聖人的境界那確實是不一樣。性相近,跟佛說法就很相似,佛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性相近。無所謂善惡,性是一樣的。賢人就要降一等了,不是從第一義而是從第二義者,從第二義看,性本與十一善心所就相應,為什麼呢?這十一個善心所也是我們本來具有的,與生俱來的,那麼講性本惡也有根據,為什麼呢?二十六個煩惱心所,就是六個根本煩惱心所與二十個隨煩惱也是與生俱來的,不能說它沒有道理,也有道理;所以你仔細去研究都能夠講得通,都能夠言之成理。所以《三字經》裡面講:「人之初,性本性」,你能夠相信,這個性是相接近的,本來是善的,這個是真實的,這個是「實」,這個是德。相信我們能夠成聖成賢,這個是「能」。
所以對於真實之法,對於德能,深不是淺,忍就是認可,就是同意,實德能這三者,是真實的,是我們可以證得的,這叫做信心,所以這個信是通凡也通聖,世間要想作一個賢聖君子,他所憑藉的就是這個信心,他要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夠成聖成賢成君子,或者是不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善人,換句話說,他善心所第一個他信心失去了,我們今天所講的自信心,人要是把自信心失去掉了,當然一切善法不會成就,為什麼呢?他自己不相信自己,所以這個是在三界之內成就一切善法,首先你要有信心,佛法裡面常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世間善法第一個是講信心,出世間的善法,第一條還是講信心,你看《華嚴經》的四科,第一個就是信,信、解、行、證。你不相信你自己能作佛,那你決定不能作佛;不相信自己能往生,當然往生不了,所以首先要建立信,心信心不是憑空建立的,是有理論依據的,世間有世間的理論,所謂是人皆可以為堯舜,堯舜是聖人,他能作得到,人人都能做得到,所以要相信自己。
大經裡面,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要我們有信心,必定能夠作佛,因為你本來是佛,現在不是佛了,可見得是喪失了信心,所以我們不能成就,那麼再說佛法裡面唯識確實是相當艱難的一門學問,古人也曾經勸告我們,雖然是很難,但是值得學,為什麼值得學呢?因為這門學問通了,世出世間法都通了,難是難一點,還是值得,能不能學會呢?那就在你自己的信心了,你果然具足了前面別境五心所,加上你的信心,那有不成就的道理?這個東西要專心,要有耐心,不怕艱苦,你才會有成就,這問學問從百法入門,必修的課程有五蘊論、有觀所緣緣論、有二十頌、有三十頌、有成唯識論、有瑜伽師地論、有解深密經,我們講六經十一論,這幾樣是最重要的,所以諸位要是專修唯識,你就可以從這幾部論,經是大經,取解深密經,取這一種,但是你要想修學,要剋期取證,就是自己要訂下一個進度表,或是三年、或是四年,一定要把這些經論學完,四年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專攻唯識的話,就是我剛才給諸位說的這幾種書,就足夠你四年去讀;而且你還要專心、專攻,一個人去學,所謂是孤陋寡聞,很苦。所以修學是離不開師友,老師,指導我們的人,同學,必須一天到晚互相切磋琢磨,在一塊研究討論,這是一門大學門。
所以將來有這個機緣,同學們真正對這個學問有愛好,能夠結合三、五個同志,人多了當然更好,但是不容易,很不容易得到,有個三、五個人在一塊用上三、四年的時間來專攻,經裡面是以《解深密經》為根本,這是唯識的根本經;論裡面是《瑜伽師地論》。要想專攻唯識,要是不專攻《瑜伽師地論》,那是不行的。但是你要攻《瑜伽師地論》,先要以《成唯識論》作基礎,所以在課程方面,是以第一個階段,就是以《成唯識論》為主,包括《百法》、《五蘊論》、《觀所緣緣論》、《二十頌》、《三十頌》、《成唯識論》,這得要兩年,得兩年的時間來專攻,包括《成唯識論》的窺基大師的《疏記》。
第二個階要就是以《瑜伽師地論》與《解深密經》這兩部為主。至少也要兩年的時間專攻,一天至少要用八個鐘點的時間,一天要有八小時的課程,四年畢業,這樣在唯識上確確實實奠定了深固的基礎。這是唯識宗或者,我們今天講唯識學系必修的課程,有價值。能夠花上四年的時間,以後無論研究大乘佛法任何一個宗派,那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在這個地方花上四年的時間,值得!不是不值得。
那麼諸位想一想,你要是專攻來作研究,護法,這就是你的福報、你的因緣。今天要是在學校裡面,學校沒有這個課程,縱有這個課程,沒有這麼專,這個東西要專攻,不專攻不行!所以說提供修學的環境,四年當中讓你作學生,能夠把一切世俗的事情都放下,這是很大很大的福報。如果一旦有這個機緣,這個機緣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佛法里常講,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自己要善於把握,輕易放過,以後想再得到這個機會,不容易了,我們圖書館這個環境,所苦的就是沒有宿舍,專攻,確確實實要生活在一起,為什麼呢?一天到晚要在一塊研究討論,雖然書不多,它有相當的深度,要很勤奮的去研究,四年才能夠達成目標。我們圖書館在設備上來說,大至上可以提供五、六個人作研究工作,這設備是夠的,我們目前有五部藏經,這個典籍大致上還可以供給五、六個人用的時候,是不會有問題的,要的就是要專心。這是善心所可以說是根本的一個心所,就是我們一定要建立自己堅強的信心,自信心。
第二個是慚,第三個是愧,慚愧這兩個心所是善心所。什麼叫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這兩個心所,就是我們世俗人講的良心,心良,良是善良,善良的心,王陽明先生所說的致良知,也就是特別要發揮這兩個心所,慚是自發力,就是我們自己的良知良能,他的作用就能夠,崇是崇尚,重是尊重,能夠崇尚,能夠尊重賢人善事,對於賢人善事決定沒有嫉妒障礙,這個叫慚。所以這個是自發力,自發的叫慚,愧就不是自發的,但是它的作用,與這個是一樣的,可是它是受外面力重而發的心,「依世間力,羞恥過惡」,世間是什麼?輿論,我要是作了不好的事情,別人會指責我,為了怕別人的指責,自己壓制自己,不敢為非作歹,這個叫愧,也就是說愧對別人。由此可知,這個愧心所不及慚心所,慚心所是以自發力,並不是受外面力量影響的,愧心所是受外面力量影響的,但是它不敢作惡,不敢為非作歹,所以它是屬於善心所,這兩個心所能夠教我們成就一切善法,精進不懈,所以佛法裡頭很推崇這兩個心所。
你看看印光老法師,這可以說是我們近代的大賢,淨土宗近一代的祖師,他老人家自稱,稱「慚愧僧」,我們在《文鈔》裡頭常常看到的「慚愧學人」。換句話說,他這個是示現的,也就是教給我們,今日之下修行人,能夠常常以這兩個心所現行,就好了。在淨業裡面,我們求個功夫成片,帶業往生就能作得到,如果這兩心所要是失掉了,那個痲煩可就大了,那就是煩惱心所裡頭無慚、無慚,無慚是什麼?沒有良心,今天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學派,就是提倡無慚、無愧,我都看到書攤上有叫厚黑學,那就是無慚、無愧一派,臉皮要厚、心要黑,換句話說,這種人就是無惡不作,他自己沒有天良,也不怕別人責備,作了壞事情,報紙上登出來了,你看,我出名了,報紙上今天登我了,你看那個皮多厚,良心多黑,他以為他在社會上能占到便宜,實在講果報在三途。不堪構想,這是我們學佛的人要警覺到的,知道那是邪知邪見,絕對不會有好結果。
我們接著看,下面無貪、無瞋、無痴,這三條也叫做三善根,佛法裡面常說的善根,善根就是指這個三條,那麼這個是講世間法;一切善法都是三善根所生的,出世間的善法,是從精進所生的,所以出世間的善報,就是三善根加上精進,因為出世間法,如果不精進就不能成就,也可以說出世間法的善報,只有一條,就是精進,諸位要是讀歐陽大師內學訓示,他老人家就是這樣說法的,貪、瞋、痴就是三毒煩惱,是根本煩惱前面的三條,此地是將貪、瞋、痴翻過來,無貪、無瞋、無痴,意思是什麼呢?「於三有及造成三有之具無著。」三有,三是指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是指果報,就是三界的果報,「及造成三有之具」,就是三界果報的業因,換句話說,這個意思就是說明了對於三界的果報以及三界的業因,都不貪著,這個叫無貪。
那我們可以說,三界包括的範圍非常之廣泛,三惡道業因就是貪瞋痴,不但貪瞋痴要舍掉,人道的業因是五戒,我們中國儒家所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人道的業因,得人間富貴果報,天道的業因,欲界天是十善,我們常講十善業道,色界、無色界是四禪八定再加上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這個就是三有之具,能夠造三界的果報,那麼也許有人要問了,三惡道的因與果,我們是要離開它,這是對的;五戒、十善,佛常常說,那我們應當要執著,為什麼也不可以執著呢?諸位要曉得,五戒、十善在佛法裡面講是根本法,正所謂如果我們做人都做不好,你要想成佛、成菩薩那就沒指望了,佛法是建立在人天基礎上,所以我們要想成佛、成菩薩,因此善人好人是學佛的根本,我們應當要修,雖要修,不要執著,我們對於人天的善因,人天的善果,可以修,可以享受,不能執著,一執著這個裡面就生煩惱了,不執著沒有煩惱,所以你不執著,真正沒有貪心,以無貪心去修善,以無貪心去接受善的果報,這個雖然在修因證果上來講,心地是清涼自在,這叫真善。
那麼看看這個世間,確實有不少人在修因,在行善的,也有許許多多人,今天在享受果報的。但是你仔細去觀察一下,修善因的人他有煩惱,天天在做好事,他煩惱不斷;在享福的人,今天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有許多財富的,他也是煩惱離不開,所謂是富貴而不樂,這個原因在哪個地方呢?就是因為他的三善根沒有現前,他對於他的修因、果報都執著,在這裡頭取相執著,我們不能說他修的不是善法,不能說他得的不是善果,果報不清淨,雖善而不純,這是我們應當要留意的。
這一次我們的佛學講座,可以說你們同學們都有很大的福報,有許多善心的人發心,教材都是新印的,都是我們很慎重的去選擇,選擇好的教材,有些印出來了,有些還在印刷廠,這個月底統統會印好,譬如說唯識,這一次印的是這份教材,以及諸位現在看的《唯識易簡》,我們是用這兩種。課堂因為時間少,只有十幾個小時,就與我們此地一樣,用表解簡介為中心,書都送給諸位作參考資料,心經我們選擇的是泰國陳克文居士所批註的般若心經,他這個注子注得相當之好,他是以大般若經來批註心經,很難得的一個好注子,是近代人注的,雖然是文言文,但是很淺顯,所以這個注子相當之好。前面有台中李老居士一篇序文,特別給我們介紹,所以這一次我們選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已經印出來了,同時僑仁這邊的講座,你們同學們很發心,要我來講《了凡四訓》,所以《了凡四訓》的本子也印出來了,印出的這個本子,是你們同學們自己發心,拿錢出來印的,今天在道場也給諸位結緣,你們每一個人可以先帶一本回去看。僑仁裡面我們擔任是三門課,一門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圖書館有這個經本。另外就是《心經》,有六個小時,也是簡單的介紹,好在都有很好的參考書。還有一門就是《了凡四訓》,我是擔任這三個科目。《了凡四訓》裡面所給我們說明的理論與修學方法,以及所得的果報,確實著重在無貪、無瞋、無痴,你看人家這三善根如何來修學,如何將這三善根套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他所獲得的是什麼樣的果報。我們俗話說改造命運,創造新的命運,命運是決定在我們自己掌握之中,不操縱在他人,鬼神不能主宰我們的命運,佛菩薩也不能主宰我們自己的命運,自己命運是自己主宰的,既然是自己主宰,當然自己可以改造,這個是毫無問題的,《了凡四訓》提供我們一個榜樣,提供我們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這是我們可以效法的。這是三善根的第一條。
第二講無瞋,瞋是瞋恚,前面的貪慾是對順境來說的,這一條是對逆境來講的,換句話說,不順自己心意,我們往往在這個境界生瞋恚心,這個也是根本煩惱,「於三苦及能生三苦之具無恚」,這是瞋恚心,三苦在佛學概要裡頭介紹過,苦苦、壞苦、行苦,這三苦把三界之苦全都包括了,我們欲界這三種苦都有,苦太多了,苦不堪言,苦果是我們現在受的,苦因就是惡業,就是現在所造的,下面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那就是苦因,就是三苦之具,三界裡面所受的苦報,那就是苦果,色界四禪雖然沒有苦苦,它是壞苦、有行苦,縱然到無色界四空天,我們所謂是精神的世界,它連身體也不要了,身體都不要了,壞苦沒有了,雖然沒有壞苦,但是它有行苦,所以佛說「三界通苦」、「三界火宅」,意思也就是這樣子,稱為三界火宅。
我們對於這些苦與果報、對於苦的因,不生瞋恚心,特別是見到別人在造作,我們更不應該生瞋恚心。聰明人他曉得別人在造苦因受苦報,與自己不相干!如果是看到別人在造苦因,自己瞋恚心動了,那麼自己造業了,這個真正是無妄之災,自作自受。尤其更甚的,譬如說看電影、看電視、看小說,看到自己心裡不如意的時候,瞋恚心生起來,這個叫冤枉!外面境界完全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根本沒有這個事情,你看了之後,自己感情不能壓制、不能夠控制,在境界裡起了貪瞋痴慢,這不叫冤枉嗎?自己在造罪業,後來自己還是要遭受苦報。
所以諸位要曉得,編寫小說的人,編寫劇本的人,以及那些導演、演員,在佛法裡面講,都是屬於綺語。你看看十惡業裡面:綺語,綺語什麼呢?花言巧語!編的那些言辭很美,教人在這裡面起心動念,起貪瞋痴,用這個方法來誘起一切眾生的貪瞋痴,起這個念,所以果報都不好。可是在今天講,我們世間來說,賺錢他是第一,他收入的財富,比各行各業,都要來得多、來得容易、來得快,現前得的利益多!但是你想想那個果報,就太可怕了,你教多少人起心動念,起貪瞋的念頭?這個罪業就不得了,所以口業,我們講妄語、兩舌、惡口,這三項加起來,都敵不過綺語的罪業,綺語的罪業,非常非常之重,實在是太可怕了。如果諸位稍稍留意一下,你就能看得到花報就不好。你看多少國內國外有名的電影明星,都是很年輕死,死的都不好,都是自殺之類,這結果都不好。花報不好,果報更有他受的了。愈是成名的電影明星,愈是容易引起人貪瞋痴的惡念,他造的業愈重,他墮落的也越慘烈,這是不學佛的人不曉得,學佛的人很容易能夠看得出來。因此,口業裡頭,綺語決定做不得,我們自己活再艱苦,也不能用這個方法來取利。
三善根最後一條就是無痴,「於諸理事,明解不惑」,就是世間一切人情事理,明了、能夠明白,能夠理解,而不為境界所迷惑,這就叫無痴,痴是屬於根本無明的一分,諸位想想,他要是果然不被境界所迷惑,他在境界裡頭就不會起心動念,換句話說,凡是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了,總是先迷惑,然後在順境裡面才貪著,在逆境裡面才瞋恚,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貪瞋痴,前面兩種貪瞋是粗惑,愚痴是細惑,很難斷,貪瞋斷的是事,有定就可以斷了,可是破愚痴一定要開智慧型,惟有智慧型才能破無明,痴這個煩惱,如果我們要是能夠除去少分,對於一切事,就能夠明達,要是把它除盡了,世出世間一切理就現前了,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法,如果有一點點私心、我執,就障礙了你的三善根,所以我們要修三善根,必須要將我執總得要淡幾分!能淡一分,就能得一分的三善根,能淡二分,就有二分的三善根,在佛法裡面,此地是講世間法,佛法裡面修三根的方法,就是六度裡面的布施對治貪的,就是無貪的增長,忍辱就是無瞋的增長,般若就是無痴的增長,所以在世間法裡面,是講無貪、無瞋、無痴,在出世間法裡面是布施、忍辱、般若。諸位如果要是明了無貪、無瞋、無痴是世間,三善根,那麼你就曉得出世間一切善法從那裡修呢?要從布施、忍辱、般若,無怪乎佛在金剛般若會上,特彆強調布施、忍辱,布施、忍辱這兩個法門,可以說把菩薩地所有法門,統統都包含了,所以這個就是菩薩法裡面的根本法。
再看底下一條,勤,「謂精進,能勇於修善斷惡」。這個勤是有一定的定義,就是修善斷惡,這個是善心所裡面的勤心所,孔老夫子有兩句話說:「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因此小善小惡,我們特別要留意,不可以因為善事太少了,作它沒有意思,不可以,為什麼呢?積小善就成大善,不能因為這個惡是小惡,這個無所謂,可是積小惡就成大惡,所以古聖先賢教誡初學,無不是從防微杜漸上用功夫,那就是說從小惡上下手,再小的惡,我們都要警覺,不作;注意到,大善大惡那更不必說了,小惡不作,大惡決定不會作,小善肯為,那大善他一定是盡力去修學,這個叫勤,也就是勇於修善斷惡。善惡的標準,簡單的說,凡是利益於自己的皆是惡,凡是利益於他人的都是善,這個是簡單的講,真正想修善行的,要記住這兩句話,我們起心動念都能夠替一切眾生構想,不要去想自己,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這個是善行,如果處處都把自己利益擺在第一位,而後再想到別人,這是不善,縱然修善,這善裡頭已經有夾雜了,已經不圓滿了,這個善行,了凡四訓裡面給我們的講的,有純、有雜、有圓、有偏,這就說得很多,有人修善,很純!有人修善,善裡頭雜的有惡的念頭,雜的有不善,不純,有大有小,不一樣。這些地方,我們要能夠善於辨別,使我們修善,能夠修到純善,修到圓滿究竟的善法,果報一定是相應的。所以諸位能夠信得夠,當然你就可以修了。
《了凡四訓》這個小冊子,對我學佛貢獻非常之大。我民國四十二年剛剛學佛,讀這個小冊子,我很受感動,我深深的相信它,所以才能夠放下,相信它裡面說的真理:一飲一酌莫非前定。才有膽子放下!世間人所以不敢放下,曉得是好,但是不敢做。原因在那裡呢?不敢相信。譬如說財物,我今天把財物統統舍掉了,那明天吃飯怎麼辦?我明天生活怎麼辦?有這個顧慮,所以這個信心不容易建立,你真正明了這個道理、相信這個道理了,我今天統統舍盡了,到了明天自然有,而且比今天還要豐富,這是一定的道理,為什麼呢?你的因殊勝,你的果報自然就殊勝。我們天天在這裡修因,你顧慮果報幹什麼呢?世間人天天念著果報,不敢把果報捨棄,所以在修因上他就不圓滿,也就沒有那麼單純了,因為他的果報他不能夠捨棄,不能把這個果報再變作修因的基礎,這一開也是相當不容易突破的,突破了命運就轉過來了,所以你要改造命運關鍵就在此地,就是你能不能真正相信這個道理,相信這個道理,你才會勇猛精進沒有任何顧慮了,全心全力的去修善。
底下這個心所叫輕安。「調暢身心,堪任有為。」調,我們常講的調伏,調就是調和的意思,伏是降伏,身心不調,身心呈現不健康的狀態;諸位曉得,身心不健康,作什麼事情都有障礙,無論世出世間法,你要想把它作好,首先要得到的條件!就是身心健康,輕安也就是身心健康,暢是舒暢,這個是健康的形象,堪任有為,有為就是事業,世出世間的事業,你就可以擔當,換句話說,輕安之所以不能夠現前,這是有障礙,就是這個善心所不能現前,有障礙,什麼障礙呢?我們常講的業障重,業障重,這個心所就不會現前,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將業障消除了,輕安心所就現前。有為在佛門裡面來講,特別是指的教化眾生,諸佛菩薩在九法界隨類現身,這就是有為法,在我們世間法常講的化民成俗,這個是世間聖賢的有為,在佛法裡面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入佛知見,這是佛法的有為,所以要從事這種有為法,必須要消除業障,使我們輕安的心所,能夠現前,才能夠擔當自行化他的事業。
第九個心所是不放逸,小註裡頭說:「由前精進三根,能防惡修善。」放逸是煩惱,到底下隨煩惱裡面會講到,所以不放逸是善心所,那我們先得簡單明了什麼叫放逸?雖然底下還會講到,因為你懂得什麼叫放逸,放逸反過來就是不放逸,放逸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馬馬虎虎、隨隨便便,作什麼事情不認真、不負責,那什麼事情很難成就,不放逸就是對於事情,他能認真的作、能負責的侶,所以他會有成就,由此可知,絕大多數的人學佛不能成就,我們常講,他的病懈怠放逸,確實如此!不放逸這個心所是從前面來的,它的體就是三善根與勤,精進就是勤,不貪、不瞋、不痴、精進,所起的作用就叫做不放逸,所以不放逸這個心所的體,就是三善根加上勤,它是從這個分位裡頭變現出來的,也就是它起的作用,它的作用能防惡修善,防止作惡,幫助你修善。我們世間法常謙,所謂精神集中,我們能夠將精神集中在一處,真是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俗說所謂的只要功夫精,鐵杵磨成針,這個力量就是不放逸,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的學習精神與態度,唯識學縱然艱難,四年的時間可以畢業,如果你要是懈怠放逸,那就不行,不要說四年,四十年也不能成就,四十年不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可見得是全靠不放逸的心所,使我們在限定期限之內,能夠將我們的學業完成,這個學業的完成,也就是將來我們修學的基礎。
我們常講學佛的根基不穩固,實在講,今天無論在那一宗那一派,十大宗裡頭,無論那一宗,都沒有奠定堅固的基礎,所以我們學佛之不能成就,是有道理的,我們看看古人,看看高僧傳,看看這些語錄,為什麼人家好象學了沒有幾年,就有成就,就有結果了,開悟的開悟了,證果的證果了,我們搞了這麼多年,真是連個訊息都沒有,這道理在那裡呢?就是我們那一樣學問都沒有根底,虧吃在這個地方,世間成就大事業的人,你們去問問他,他都有基礎,他要是沒有基礎,他不能成就,世法都如此,何況是佛法呢?所以我們要重視學術的根基,千萬不可以疏忽,這個根基三、四年是可以完成的,所以一定要想盡方法,要吃苦頭,這三、四年的時間,要把一切外緣統統放下,完全像作學生一樣,那麼外緣放下就要吃苦,又要享受、又要想學問堅固,這是很難兼得的,不容易得到的,所以一定要吃苦頭,要把生活水準降低,專心在道學上,用上四、五年的功夫,佛門裡面常講五年學戒,打基礎,最低限度也要來個五年!諸位像現在大學裡面,實際上說,大學念到博士班還是基礎,還是奠定基礎,這是我們應當要留意的,現在佛門裡面也設的很多像小型的研究班,主要也就是提供諸位這樣的機會,我們圖書館也有這個意思來辦,也願意提供大家這麼一個機會讓大家好專心用幾年功夫,在佛法根本的學問上奠定基礎,以後對於自己的修學,對於弘法利生,才能夠像古聖先賢一樣的效果,同樣的有深遠的影響力,否則的話是做不到的。
第八卷
這個善十一,看錶解裡面「行舍」這一條,上一次講到不放逸,現在我們接著講行舍,什麼叫行舍?實際上這是兩個意思,行就是行業,我們今天講行為、造作,舍就是不著相,可見得這是相當的功夫,舍的意思,也就是平常講的放得下,這個主要說的是第七識,因為在五蘊裡面,行就是指的第七識,受想行識。「由前精進三根」,它與不放逸,體相是相同的,體是相同的,不放逸的體是精進不根,這三根諸位要記住,就是前面講的無貪、無瞋、無痴,這個三善根,精進就是勤,是以這四個為它的體。
「令心平等正直」,這是善法,心在境界裡頭這是不能不造業,凡夫所造的是善、惡、無記,但是你所造作,你要是不能夠從心地放下,那麼你就決定與煩惱相應,所以這個裡頭有取捨得失,就會有這些東西,雖然造作,造作之後,能放得下,這個放得下,就是佛法里講的不著相,不著相,心才能夠平等正直,那麼這個平等正直是不是菩提心裏面所講的平等正直呢?給諸位說是的,菩提心是無漏法,換句話說,必須要我執破了之後,這個行舍才是與菩提心相應,那就是菩提心,我執要是沒有破,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這個人他對一切事看得很淡,雖然作事情很積極,但是什麼事情看得淡,能提得起,能放得下,這個就是行舍,所以它是世間的善法。特別顯示在諸天,像色界、無色界天,他們修學的是四禪八定、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我們用這四個字來解釋行舍,慈悲喜是行,雖然他修慈悲喜,他能放得下,他不著相,這個就是人家高明的地方,所以是三界之內的聖人;用慈悲喜舍來看行舍這個善心所,就非常的明顯,也很容易懂得。
善法最後一條是不害。「悲愍有情,不為損惱。」佛法裡面常講,慈的定義就是沒有瞋恨,一個人到沒有瞋恚心了,怎麼不順的境界,逆境裡頭不生一點瞋恚心,這是慈;悲就是不害,前面講的平等正直,平等正直的表現,就是不害,這個注注得好!雖然很簡單,對於一切眾生,不為損惱,損是叫他損失,就是講傷害,傷害到別人,惱是什麼呢?叫他心裡不高興、生煩惱,所以我們真正要想修善,作世間善人,在佛法,善人的標準就是這十一條,具足這十一條,在佛法裡面就稱得上人天的善人,決定不落三惡道,這個在人天裡面有殊勝的果報,所以經上常講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如果叫眾生起了煩惱了,心裡不高興了,這還算什麼菩薩呢?世間善法都沒有了,有漏的善法都沒有了,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提高警覺。
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家那個世界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不善,我們對於一切眾生還有煩惱的這種行為,還有這個念頭,那與西方極樂世界怎麼能相應呢?我們再想想,我們對於一切眾生為什麼要傷害他?為什麼要使他生煩惱?什麼原因呢?還不是自己放不下,你自己真的要是什麼都能放下,你對於眾生怎麼會有傷害的心?怎麼會有傷害的事?所以由此可知,放得下是世出世間善法的根本!這個十一法,它的性質純善,決定不是惡,善心所只有十一個,這十一個雖然是善心所,雖然是非常之好,可是一般人來講我們都具足,但是力量太薄弱了,敵不過煩惱心所,就好象一個團體裡頭,這幾個人真正是好人,他人數少,力量弱,還有一幫惡人,勢力很大,人數很多,所以往往善人出不了頭,辦不成事,道理就在此地,既然學佛了,我們得盡心盡力培養這十一個善心所,遠離二十六個煩惱心所,才能夠作到世間善人,才能夠與善法相應。
再看底下這個表,根本煩惱六,根本煩惱的性質,與善心所的性質完全相反,它能夠惱亂眾生,那麼把煩惱歸納起來,這是有六個,這稱之為根本,根本裡面的前面三條,又叫做三毒,那是最嚴重的,可以說是根本的根本,這個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諸位從這個表解里一看,就知道我們平常講的見思煩惱,前面五種是屬於思惑,後面的惡見,就是見惑,八十八品見惑,前面五條是八十一品思惑,見思惑就是講的根本煩惱,「貪瞋痴障破戒定慧三德。」我們要想成就戒定慧,你要是不把貪瞋痴三毒煩惱拔除,你的戒定慧就修不成,所以我們今天想想修道的人,在佛門裡面不管是在家、出家,你苦修了多少年,你為什麼沒有成就?你之所以不成就,那是因為你的障礙沒有去掉,這個就是自己的障礙沒有去掉,帶著障礙來修戒定慧,不能成功,所以諸位,特別是大乘佛法里講三慧,三慧是什麼?聞思修就是建立在慧的基碬上,聞慧、思慧、修慧,所以你想想不除貪瞋痴行嗎?決定不行!貪瞋痴不除,在佛法里不管你修那一個法門,你的果報只是六道裡面的有漏福報,你們要是不相信,你們大家都常常在念八大人覺經,你看八大人覺經安士高大師傳記裡面所講的他那個同學,他前世那個同學,明經好施,是大法師,經典通達,講經說法又喜歡布施,我們今天看到這樣的人,那好得不得了了,好得不能再好了,他沒有貪心,他也不愚痴,就是有一點瞋恚,結果怎麼樣呢?還落在畜生道,在畜生道裡面去享福,就像我們台灣拜的媽祖一樣,水神,作了龍王了,他是個蛇身,畜生道,去作神去了,諸位想想,多麼的可怕,這個就是說明貪瞋痴沒有除盡,怎麼修,六道裡頭有漏福報,這個問題太嚴重,所以諸位要想成就,要想在這一生往生,我們一定要把這六個根本煩惱拔除,特別是貪瞋痴,這個細相不要再說了,下面講慢。
慢是「恃己才能,於他高舉」,貢高我慢,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這個在百法論裡面,這百法論大概也快要印好了,解釋得很詳細,諸位自己去研究,在佛經裡面講慢有七種,可以分為三大類,這七大類我在此地,不必細說;而這個傲慢是與生俱來的煩惱,是很容易壞事情,是大障礙。所以禮記裡面曲禮,你看看一打開,儒家的教學,也教誡學生傲不可長。這個意思是傲慢人人都有,你要是沒有,你就成佛菩薩了;所以人人都有,希望你不要增長就好了。因為儒家講的世間法,三界六道之內的,你只要不增長就有好處。佛法講出世間法,超越三界,越超三界那這個東西要不得,有了這個東西,你超越不了三界,所以儒家是伏斷,佛法裡面要滅斷,不能有,那麼怎麼樣修這個東西呢?儒家教我們學謙虛,你看易經裡面六十四卦「謙卦,六爻皆吉。」,純是吉利的,六十四卦只有這一卦,其餘的每一卦裡頭,都有吉、有凶,唯獨謙卦裡頭沒有兇相,所以教我們學謙、學敬。你看禮的精神就是在敬,《禮記》裡面說得好,什麼叫做禮呢?自卑而尊人。你們想想,這是教我們作什麼?就是伏滅與生俱來的傲慢煩惱。孔老夫子自己就作榜樣,他對人非常謙虛,雖然是聖人,對於一個小孩,有的時候有事情,還得要請教他,自己不曉得請教他。入太廟每事問,孔子到太廟,太廟的情形,他熟悉得太多了,他還樣樣都問那些執事的人,這個表現什麼?謙虛、恭敬。佛陀在世的時候,你們看看《佛本跡經》,你去看看《釋迦譜》,《釋迦方誌》所記載的,佛陀在世時對於每一個人都恭敬,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現在學了一點點東西,就自以為了不起,眼睛長在頭頂上誰也瞧不起,這個不行!這個不會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學謙,要學敬。
所以大乘佛法裡頭修行的綱領:十大願王,第一個就是禮敬諸佛,第二個是稱讚如來,第三廣修供養,你們看看這三條,這個三條就是消我們自己的業障,實在是了不起,佛法給我們講的清清楚楚,我們自己不肯乾,那有什麼辦法呢?每一天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是增長罪業而不能夠消除罪業,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要認真的去修學,連佛對於一切眾生都恭敬,都沒有架子,我們今天千萬不要認為一出家了,穿上圓圓搭衣,你們一切眾生見到我要頂禮、要恭敬,要對我供養,這個念頭錯了,我們憑什麼?佛菩薩明心見性,他都不是這個樣子,他都對人很謙虛、很恭敬,我們憑什麼?這個煩惱是與生俱來,就是它與第七識是同時的,第七識:四大煩惱常相隨,我愛;就是貪,我慢;就是傲慢,我痴、我見,這四大煩惱常相隨,是根本煩惱,不斷,那就是障礙,戒定慧修不成功。
底下一個是疑。這個疑,注得很清楚,「於諸諦理,猶豫不決。」這個我要給諸位稍稍說明一點,因為禪宗裡頭,常常講到,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這疑是煩惱?要曉得,禪宗裡面講的疑,字是一樣的,音也是一樣的,意思不一樣,這個疑是懷疑,猶豫不決;諦、理,我們講是真理!聖教,猶豫不決!懷疑!懷疑怎麼樣呢?他不相信,這個就是煩惱。禪家所講的那個疑,不但是禪家,我們研究教也是如此。學佛的人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他也是猶豫不決,但是相信,而是自己程度不夠,所以這個疑它裡頭沒有煩惱,因為他是肯定的,自己程度不夠;那佛說的是對,沒有話說,我們在求證,所以這個才有開悟的希望。
譬如佛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也沒見過,過去也沒有聽過,一般人聽了這個不相信,哪有這個事情?這個東西根本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理想國,那這個就是煩惱裡面的疑了。這是煩惱,障礙了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障礙了他的解行,這個是大煩惱。那麼我們聽了佛講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也沒見到,但是我們相信佛,佛說的總不錯,我們照這個去修,雖然去修,境界沒有現前,這個就叫做疑情。帶著疑情,不斷的去修,你要是得到功夫成片了,有點訊息了,這就小悟了;再進一步到事一心,親證到這個境界了,這就大悟了,證到理一心,徹悟了,大澈大悟;這個就是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是這麼個道理。
那麼在經論裡面講這個疑,依六事,這個六事,這是煩惱。
第一個是不聞正法。沒有佛教弘揚的處所,這個處所太多太多了,我們不要說別的地方,拿我們地球來看,我們這個地球上,多少個國家,多少人民?有佛法的地方有幾處呢?沒有佛法的地方有幾處呢?簡直就不成比例,不聞正法,可以說知見都不正!他對於真理當然懷疑,這是一類。
這二類是見師邪行。譬如拿世間法來說,漢朝的大儒馬融,這個諸位都曉得,鄭康成的老師,鄭玄的老師,真正大學問家,他的私生活好象不檢點,他教學的時候,還要搞一班女樂在那裡唱歌跳舞,他在那兒欣賞,他那個講堂,這一面對著學生,這裡有一個布幕,有一個布簾拉起來,後面就是他的歌女們在唱歌跳舞,他在欣賞;所以有些學生上課就不用心,老師是這樣的,所以大家眼睛,心都注意到後面去了,他有這個愛好。可是鄭康成在他那個地方三年,也坐在底下聽講,從來沒有往後面看一眼,所以鄭康成在那個地方三年,回家去了之後,他給學生宣布,得到他的東西只有一個人,鄭康成一個人。馬融心量很小,鄭康成回去之後,他就派人在半路上行刺,想把他殺掉,不希望將來有人比他高,這馬融心量很小。鄭康成很聰明,小路溜掉了,高明,老師嫉妒學生,邪行,就不相信。可是鄭康成人家是君子,漢朝一代的大儒,他對他的老師還是尊敬,不管老師對他怎麼樣,他總是把他看著老師看待,這個是對的。
那麼在佛法裡面,老師邪行,這也是常見,不能因為這個就不相信了,就懷疑了,障礙了自己。譬如羅什大師,當年到中國來弘法的時候,因為他太聰明了,所以那個時候,姚興作皇帝,送給他十個宮女去侍候他,他也不能不接受,不接受人家不讓你弘法。好,為了要弘法利生,接受。學生不服氣了,你教我們要遠離女色,你還有十個漂亮的女孩子來天天陪著你。不服氣了。所以他表演了,羅什吞針,但是這個事情是真是假?只有傳說,究竟是不是有這個事情?我們也不曉得,很難考證。像這些事情要能信得過老師,如果對於這些信不過的時候,損失是自己。如果講到密宗裡面,那個邪行就更多了,你要是這樣也看不慣,那樣也看不慣,你對老師起了懷疑,那你什麼都學不成。密,為什麼密?就是很多地方是反常的,是不合乎禮法的,不能讓人知道的,就是不能公開那個修行法的。他為什麼不能公開?實在講,是大家程度不到,程度到了,佛法哪有秘密?沒有秘密!諸位曉得,佛法裡頭沒有秘密,就是那一類的修行方法,是我們一般人觀念裡面不能允許的,但是人家是修行,是一種高水平的修行方法,我們看到了會發生誤會,會以為那是邪行。
所以我們讀《華嚴經》,諸位應該曉得,我們這一次《華嚴經》,上次我跟大家講,歡迎諸位影印,現在也不必要影印了,人家發了大心,一個獨資印一千部,全部精裝,將來我們同修當然一個人可以送一部。而且這個《華嚴經》,我昨天晚上動了一個念頭,既然人害這麼發心,我們也作一個特別的發起,我們這個《華嚴經》的名稱,昨天晚上徐醒民到我這兒來,我跟他研究一下,叫他作一篇序文,我們這個版本,將來是《華藏連氏九九華嚴》,我們也不是《八十華嚴》,也不是《四十華嚴》,也不是《六十華嚴》,我們是《九九華嚴》,九十九卷。這個怎麼來的呢?所以一定要寫個序文。為什麼「連氏」呢?就是連居士他一個人發心的,這個印法是從這裡才開始,過去沒有印過,《八十華嚴》取前面的五十九卷,後面接《四十華嚴》,這樣子合起第一部《華嚴經》,一共是九十九卷。這個提倡的,是弘一大師提倡的,你們也許很多人看到過,弘一大師華嚴集聯,《華嚴經》裡頭集的對聯,他裡面有一篇《華嚴經》的讀誦方法,所以他的提倡就是我們讀《華嚴》,應當是從八十華嚴第一卷念到五十九卷,然後接著念四十華嚴,這樣一共是九十九卷,是我們中文本裡面,最完全的譯本。所以我們圖書館過去印過《八十華嚴》,也印過《四十華嚴》,可是沒有想到把這個合起來印,所以這次印,我們把它合起來,訂的題目就是《華藏九九華嚴》的版本,從我們這個地方開始。將來在印經史我們也會入名的,我們是《九九華嚴》,九九是從這兒來的,這是最完整的版本,也是最珍貴的版本。連居士很難得,發這個大心。
《華嚴》裡面諸位讀,這三章都讀過,我們看到邪行,善財童子是學生,勝熱婆羅門愚痴行,貪瞋痴,他就是愚痴,甘露火王瞋恨,密娑伐多女貪慾,這三位善知識表現的是貪瞋痴,清涼大師在勝熱婆羅門章裡面,一開頭就解釋,貪瞋痴就是戒定慧,所以佛門裡講煩惱即菩提,生死印涅盤,他們所修的是高級的修行法,但表現的呢?邪行!而且是極端的邪行。善財童子參訪甘露火王那一章你們細細去看看,他看到那一章的時候,都有一點不大敢接近,都懷疑了,諸天天神多少次的勸他,他才相信,才不再懷疑。因為甘露火王對人,簡直是就跟地獄一樣,殺害眾生太殘酷了,接觸之後,甘露火王是大慈大悲,但是在形相上看起來,那是暴君,不講理的,獨裁、專制,哪裡曉得他是大慈大悲?所以這個也是很能教人誤會,使人退心。
還有一種就是知見不圓,也是懷疑,見到他所信、所受的種種意見差別,這個普遍呈現在我們現前佛教界裡。譬如初學的人,他去見幾個法師了,走了幾個道場了,看到每個人講法都不一樣,每個人作法也不一樣,他懷疑了,這個就是知見不圓。所以學佛初學的人,你看自古以來主張是一個老師、一個道場,就怕這個。你走多了、聽多了、看多了,問題都來了,就產生障礙了,到最後沒有法子教。
第四種就是自己太笨了,太愚痴了,俗話說不開竅,老師怎麼跟你講,就是不覺悟,這也是很困難。第五種這是講佛法它有甚深的法性,絕不是一天、兩天,幾年功夫就能夠了解的,就能夠透徹的。第六條從教相來說,是博大精深,確實也叫人很難相信,所以有這六種原因,一切眾生起這個疑罩,障礙了自己學佛。這個五條就是見思煩惱裡面的見惑。
惡見,開出來五大類,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我們簡單說一說,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個是很大的錯誤,孰不知身不是我?執著這個身是我,是一切眾生的通病,而且是堅固的執著,這一個執著不打破,不但你無法入道,那個道的門在那裡都不曉得,所以你看小乘須陀洹,這是入門,入門的資格就是把這個五種見,這個惡見統統都斷掉了,這個分配在三界裡面一共是有八十八品,我們曾經詳細的給諸位說明過,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才證個小乘須陀洹果,小乘入門了,那麼這五種見惑要是不斷掉,在門外,小乘的門外。那大乘更不必說了,大乘的入門,還得要破一品法執,我執斷盡了,還要破一品法執,這才能叫大乘入門,我們要是以《金剛經》來說,破四相,小乘破我相就可以了,就入門了,這就證須陀洹果,大乘怎麼樣呢?還要破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才能入大乘之門,大乘之門是圓教初住菩薩,這是大乘入門,小乘入門須陀洹果,那就是要這個見惑,把根本煩惱這六大類統統斷盡了,證小乘阿羅漢果,在我們念佛人講,得事一心不亂,由此可知,五見五條統統都破掉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一個功夫成片,帶業往生,也能夠預知時至,有這個能力。所以怎麼樣說,都得要破身見,這個五種是錯誤的見解,一定要遠離它。
相對的見解,凡是屬於相對的都是邊見,執的是兩邊,這也是一種執著。底下舉出一個例子,譬如說執著斷、常、空、有,斷常這是兩邊,斷是一邊,常是一邊;空是一邊,有是一邊,凡是這樣的見解,都叫作邊見,我們也可以講是偏見,見解不圓滿。第三種叫邪見,邪見特別是謗無因果等,不相信因果報應,這個是邪見,因為因果報應確確實實是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古人常說,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一定有果報的。還有一個解釋就是除了這四種見解之外,一切不正確的見解,都可以歸納在這個裡面,所以邪見的範圍,包括的很廣。
底下兩種,我們要特別注意一下,因為這個在佛法里是說的很多的。一個叫見取見,一個叫戒取見,特別是歐陽大師,就是歐陽竟無,他老人家說所有的宗教,都是戒取見,所有的哲學,都是見取見,他在民國十二年發表這個講演的時候,一般人都不服氣,要跟他辯論,可是他說的還是有道理,換句話說,所有宗教、哲學都無所取,所以他說佛法非宗教、非哲學,就是從這說的,所有宗教都是戒取見,所有哲學都是見取見,這個都是我們佛教不要的,都是要遠離的,你們看看他那兩篇講演,《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裡頭,說得透徹,講得很有道理,這個「見取見」跟「戒取見」都是成見,這兩種都是成見,都是錯誤的執著;一個是在因上的執著,一個是在果上的執著。
見取見呢?經論裡頭一般的解釋是非果計果,其實那不是一個究竟的果報,一般誤會當做果報,譬如說一般宗教,以為天堂就是永生的地方了,到那個地方就不生不滅了,所以追求這個果報,那裡曉得,天也不是究竟的,也有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不是究竟的;印度許多外教,把四空天、四禪天當作涅盤,這個也是誤錯的,到壽命完了的時候,自己又發生了疑惑,我證到涅盤,怎麼還會退墮呢?怎麼還會輪迴呢?那裡曉得那根本不是涅盤,所以這個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確確實實不是果報,誤會以為是果報,這個講的是一般哲學,所有的哲學到今天,他所說的宇宙人生的結論,都有問題,都不是究竟的,都不是真實的。那麼為什麼說宗教是戒取見呢?
戒取見是講修因,非因計因,換句話說,錯誤的修行的方法,譬如我們就拿宗教來說,一般人說要升天堂,我們信了上帝就能夠升天堂,這是錯誤的,沒有這個道理,你要想升天堂,天堂是有,去天堂有去天堂的條件,絕不是信了上帝就可以去的,這個是錯誤的,欲界天要修十善業道,欲界夜摩天以上還得要加一點定,是未到地定,並沒有修成功,它是要以十善業道作基礎,你要再往上面色界天去,那一定要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所以絕不是說信了上帝就可以去,沒有這個道理。同樣的道理,今天的佛法真的變成宗教了,本來不是宗教,變成宗教,一般人誤會了,以為我信了佛,佛就會保佑我,我念佛了,將來就可以往生,那有這個道理呢?信了佛,信的後頭還有解,解之後有行,才到證,不是說信了就證,解行不要了,那有這個道理?說信了就能證的話,那這個變成宗教了,變成戒取見了,所以這是錯誤的。
我念佛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戒取見,沒有搞清楚,念佛要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心裡還是亂糟糟的,這不行,那就是憨山大師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念佛是要得一心不亂。經上講的清清楚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條件是在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是功夫,心不顛倒是福報,臨命終的時候,沒有病苦,心不顛倒、預知時至,這是你的福報,這樣才能往生。不是說念了就能往生,念,是要達到這個目標,這個水準,達不到這個水準,不行,就好象你們在學校念書一樣,我念書,將來就可以得個學士學位,得個博士學位,那是錯誤,那就是戒取見,念了書還要經過考試,考試及格了,學位才能拿到。不是我念了就行了,念了考試不及楚,也能拿到嗎?不行!拿不到的,所以這個裡頭要把分清楚,什麼叫戒取見?什麼見取見?這是六條根本煩惱,我們講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它生的,斷煩惱呢?會用功夫的人,從根本斷,這個效果最殊勝,也能夠節省時間。
所以你曉得這個十條,惡見底下開了三條,這十條是根本,我們在日用平常生活當中,就要在這上下功夫,要覺悟,不為煩惱所轉,我們的心才能夠得到自在,才能夠得到清淨,隨煩惱是與根本煩惱相應的,也就是從根本煩惱所生的,一共有二十大類,這二十大類裡頭也分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什麼叫小隨呢?小隨的意思是自類俱起,這個自類就是在它的範圍之內,一共有十條,小隨煩惱有十類,這十類會自類相生,換句話說,它會起連帶作用,第一個是忿,忿就是不高興,我們一看這個忿、恨是根本煩惱裡面瞋煩惱所生的,它與瞋相應;覆,是穩藏罪業的意思,就是覆蓋,我們今天講飾非文過就是覆這個煩惱,它是從疑裡面生出來的,每一條諸位一看就曉得,總不外乎前面六個煩惱是根本,它這個算是枝葉。
底下批註:忿是「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每一個人都喜歡得利益,如果與自己的利益相違背了,心裡就不高興,諸位要曉得,這個要不得,這個都是知見上錯誤,對於宇宙人生事實真相不能了解,所以才會有這個毛病,如果你真正明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這個煩惱就沒有了,在命裡面有的,該得來的,什麼時候再來,一定會現前;命裡頭沒有的,得來被人家拿去了,心裡也不懊惱,為什麼呢?沒有嘛!如果命裡頭有的,我得到這個東西,人家拿去了,拿去了又回來了,這命裡頭有的,人家拿去了不回來的,命裡面該沒有。所以一個人真正能夠相信命運,這些煩惱都少了,你通達佛理,那就更沒有煩惱了,心更清淨。所以學佛確實要從了凡四訓學起,了凡四訓就是告訴我們命運確實有,而且這個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自己可以轉移,自己可以改變,只要你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命運操縱在自己手上,這個多自在,連壽命都在自己手上,我們要長壽就長壽,俗話常說,好象這個命運是不由人,閻王叫人三更死,小鬼不敢留人到五更,那是什麼?命運確實是一定的,但是你自己懂得理論,懂得方法,自己可以改造命運、轉移命運,那閻王對你也無可奈何,也沒有你的辦法,真能作得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不是做不到的,所以這個忿恨心,如果有這個煩惱起來,自己一定要覺悟,對於自己大不利,於人於事不相干。
第二個是恨,恨這個煩惱比忿又要嚴重一點了,總是先心裡不高興,得不著懷恨,「由忿為先,懷惡不捨」,這就恨了,記在心裡,念念不忘,這就恨。第三是覆:「恐失利譽」,利是自己的利益,譽是榮譽,「穩藏自惡」,自己作的惡,不願意發露,在懺悔裡面發露,發露什麼?自己作的過惡,希望別人知道,知道,人家當然要罵你,要指責你,責備你,這個一罵、一誹謗、一指責,就報掉了,所以世出世間聖人都教我們,積陰德,什麼叫陰德呢?就是我們作的一切善,不要教人知道,人家要是都知道了,這個讚嘆一下,那個恭維一下,報掉了。所以作的惡事情,希望人知道,馬上就報掉,我們以後不受惡報;我們作的善,要穩瞞著,不要讓人知道,我們的善愈積愈厚,這個就叫陰德,文昌帝君陰騭文,就是教人作好事人不要宣揚,不要作一點好事,唯恐別人不知道,到處去宣揚,那個好事一面作一面就報掉了,就沒有了;相反的,你作的惡事,不願意人知道,你的惡就愈積愈厚,那個善呢?統統都報掉了,你來生必定墮惡道,你說我作了多少好事,好事統統都報掉了,沒有啦!報紙、雜誌給你一登、一宣揚,好事沒有啦!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唯有積陰德,後來才有真正好的果報,這個覆是覆罪。
惱,「忿恨為先」,這個惱就是發脾氣了,恨是懷恨在心,沒有表現在臉上,惱是露在臉上了,所以「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火爆的脾氣發起來了,這個是惱,都是由瞋恨這個煩惱里生的。底下一個是嫉。
嫉是嫉妒,嫉妒的相是「不耐他榮,妒忌為性。」看到別人得到利益了,得到榮譽了,自己心裡很難過,要想方法來破壞他,障礙他,這是嫉妒。孰不知對別人並沒有傷害,傷害的是自己,這小隨煩惱裡頭,嫉妒是很痲煩的,那麼這個嫉妒之心,可以說與生俱來的,很壞事,容易障道,下面一個,是從貪來的。
慳:「鄙遍財法,不能惠舍。」就是對自己已經得到的財與法,不肯布施給別人,我們曉得,財富之得來,是從布施當中得來的,智慧型、技能這是法,智慧型、技能能夠比別人高,是因為你修法布施所得的果報,換句話說,我們這一生當中所享受的果報,所得的財富、富貴,是你前生財布施所得來的,今天聰明智慧型是你過去法布施的果報;你今天的健康長壽,是你的無畏布施得的果報,譬如今天有人說怎麼樣運動才能健康,那是治標不是治本,本,是在無畏布施,布施是因,健康、長壽聰明財富這是果報,你不修因,那來的果報呢?現在可能有了財富了,有富貴也有聰明、有健康長壽,如果我們這一生再不繼續修,這個果報享盡了,來生就沒有了,如果你這個福報不太大,現在有,現在你不修,好了,到晚年你沒有了,這種情形,我們看得太多太多了。
我親自看到的就很多,年輕的時候得志,功名富貴財富都有,到晚年的時候,可憐!連一個照顧的人都沒有,孤苦伶仃,像這種人在社會上太多了,雖然是有兒女,兒女也都不錯,統統在外國,你病了、死了也沒有人照顧,可憐!所以老年退休的時候多可憐,有兒女等於沒有,不如我們從前農業社會,兒女在面前,兒孫在面前,真能盡孝道,頤養天年,現在是工業社會,都鼓勵念書念好書,拿到博士學位,出國去,留洋去,一留就不回來,兒子就完了,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觀念呢?兒女在國外都發達了,自己老夫妻兩個孤苦伶仃在台灣,這個現象我們看得太多了!沒有人照顧。你要是肯布施、肯修福,能夠布施年輕人,你兒女沒有在,年輕人常常來看你,跟你自己的兒女一樣,那就不一樣!所以諸位要想到自己果報,果報是自己修,你不肯修,就得不到這個果報,所以佛法教我們修布施、修財布施、修法布施、修法布施、修無畏布施,但是你得有善根,一說,你聽了就歡喜,就真肯乾,這個人有善根,這個有福德,你像我們辦大專講座,這個培福是最殊勝的機會,那裡有這麼多學生在一起的時候,你胥在這裡修福,心地清淨,都在這個地方學佛,難得!好機會!所以大家熱心出錢、出力,印送教材,這是機緣,給你說了,你肯發心,這是你有福報,你有善根,那麼現在有這個機會,這個機會不碰到了,如果你想作,沒有這個機會,你也作不成,善根、福德、機緣統統都有,一說就歡喜,就肯乾,真正是難得,所以我們對於財、法都要布施,印經,財法都有了,又是財又是法,這兩者都有。下面一條是誑。
誑:「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誑是誑妄,就是故意裝出那個樣子,好象有道德、有學問,教人家恭敬、教人家供養,這是誑。
諂是諂媚、巴解,我們世間人講諂媚、巴解人,其目的無非也是為了名聞利養。
第九是害,「損惱有情,心無悲愍。」這就是起害人之心,造害人之業,對於別人傷害、破壞。
最後一個是憍,這個憍是驕慢,我們現在講驕傲。「於自盛事,染著醉傲。」自己有點長處,是別人所不能及的,自己就很驕傲,我們今天世間講值得驕傲,值得驕傲,值得煩惱!我們學佛人應當要痛戒,這個十條是小隨,它可以一生起會連帶好幾個,自類俱起,這是小隨煩惱。下面有二條是中隨,中隨比它要嚴重了,為什麼呢??它自類俱生的時候,它往往是一樁事情,不會影響全局,所以稱之為小隨煩惱,下面中隨是遍不善性,凡是不善心所的必定有它,不像前面,前面不善心所,有這個可以沒有那個,但是這個一定會有它,無慚、無愧,在善心所裡頭有慚、愧心所,那麼無慚、無愧就是與慚愧相反的。
無慚是「不知自短,輕拒賢善。」不曉得自己的缺點,不曉得自己的過失,對於賢人好事他要排斥,以要拒絕,這個是無慚。無愧是「不顧世間,崇重曉惡。」就是世間的輿論,別人的指責,他根本不在乎,臉皮厚,前面的無慚是良心黑,無愧就是臉皮厚,今天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人提倡,叫厚黑學,厚黑一派就是無慚、無愧這一派,換句話說,這種人什麼壞事都作得出來,這就是根本煩惱裡頭,撥無因果:邪見,他不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不相信,所以在自己本身來說,沒有良心,對外面則不怕任侗人及輿論的指責,他無所謂,這煩惱比前面要重得多了,這二條叫中隨。後面大隨的意思是遍染心所,換句話說,八個識多少都要受影響,都能教心不清淨,所以它叫大隨。
第一個是掉舉,掉舉就是心不定,我們講七上八下,你想用功靜坐一下,坐下來,心裡頭妄念紛飛,不知道來了多少妄想,這就叫掉舉,教你的心靜不下來,所以掉舉與昏沉是兩個嚴重的煩惱,我們想靜,靜不下來,這是一般人都有這個現象,另外不是掉舉就是昏沉,譬如你坐下來想靜一靜,馬上打瞌睡了,特別是在佛七當中,諸位能看到的,佛七止靜的時候,有許多人不但睡著了還打呼,呼呼大睡,那就是昏沉,另外一個是坐的時候,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那就是掉舉,他的神情不穩定,這都是障礙,這個都是煩惱。掉舉它障礙行舍,昏沈障礙輕安,諸位看看批註就曉得了。下面一個是不信。不信就是善心所裡頭信的反面,善心所裡頭第一個就是信,它這個不信,不信實德能,「於實德能不忍樂欲,障淨信。」那麼我們可以說是它對於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他不相信,不相信,他就不肯修學,當然所有的功德利益他就得不到了,所以是「信為道源功德毅」,這是不相信。底下是懈怠。
懈怠,這個懈怠也是很痲煩,我們所有一切的修學不能成功,都是懈怠懶惰,懈怠就是懶惰,所以我們要想方法來對治,就是一定要精進、要勤奮,來對治懈怠這個煩惱,無論是作事、求學、修道,都要勤;你不勤的時候,必定這個煩惱起來,對你會產生很大很大的障礙。底下這個是放逸。
放逸就是我們現在講,作事情馬馬虎虎、隨隨便便不肯認真,這個雖然是不懈怠,但是不能成就,就是不能認真去作,「不能防染修淨,障不放逸。」所以說作事、求學、修道我們要認真,要負責,不能夠隨便馬虎,那個作等於沒有作,作的不徹底、不究竟,所以要特別注意這些小地方,小地方你都能夠顧慮到,那大的不必說,當然能夠作的很圓滿。
第六個是失念,「於諸所緣,不能明記。」失念就是忘掉了,我們現在講忘記了,以念佛來說,功夫間斷了,這個是失念,失念時就落在無記裡面,你的功夫提不起來。
第七個是散亂,散亂就是對所緣的境界,心不能專注,就是作事情不能專心。諸位曉得,專心才會有成就,不專心不會有成就,所以要能夠專心,佛法裡頭的定,定就是治散亂的。
最後一個不正知,換句話說,見解上的錯誤,「於所觀境,起錯謬解。」就是錯誤的見解,這個它就是從邪見裡頭生出來的,不正知。正知,實在講相當不容易,我們自己正知見沒有現前,那我們就要依聖教,世出世間的聖教,才是正知正見的標準,雖然不是我們自己的正知正見,如果我們循著這個路線去走,也等於是我們的正知正見,但是必須到我們親證到的時候,才是我們的正知正見,沒有親證,我們取聖人的知見,作為我們自己的知見,這也算是正知正見,不會錯誤的,所以在修行沒有開悟以前,經論就是修正我們知見的,戒律是修正我們行為的,到了我們證果之後,那它是給我們作印證的,就是我們的知見跟它比一比,一樣不一樣?那就作為印證的,經律論是印證我們知見及行持,在沒有開悟之前,它可以作為我們見解行為的一個指導標準,修學的標準,這個二十種稱之為隨煩惱。下面有四個心所叫不定法,那就是說,它不定是善是惡,要看事,要看它所緣的境界而定,本身上是不定的。
第一個悔,「追悔往事」,為什麼它叫做不定法呢?你看往事,你要看往事是善是惡,這個悔就是後悔,如果說是一樁好事,他很後悔,我這個事情沒有作,這個悔就是善的;如果是一樁惡事,他後悔,這個事情我沒有作,那這個就是惡的,譬如說見到怨家對頭了,我後悔為什麼沒有把他殺掉,這個後悔就是惡的。如果遇到好事情,這個事情我為什麼沒有作,這是善的,所以它不定,不定是善惡,要看他的事情,但是它能障定,就是你這一後悔,心動了,所以佛法里這個東西不能要,就是不要後悔,無論是善是惡最好都不要後悔,因為你每後悔一次,你的阿賴耶裡頭以前這個印象加深,所以佛法裡頭教我們不要後悔。
第二個眠,就是睡眠。睡眠「令身昧略,不自在,障觀。」睡眠是昏沉的境界,這個怎麼說也是不定呢?必要的睡眠這是善的,睡得太多就不善了,譬如講過去修道的人、修行人,佛給出家人,出家人是一心修行,什麼都放下,心是清淨的,所以佛規定睡眠時間,四個小時,中夜睡眠,中夜睡眠,中夜就是晚上十點鐘到兩點鐘,這個是正常,是善的,我們世間人的標準,加了一倍,八小時,好!我們就訂八小時,八小時的標準就是善的,正常的,那你要是一天睡十小時,十二小時,這叫貪睡,那這就不善了,所以睡眠我們應當從八小時要能夠逐漸逐漸的減少,這個就好。如果從八小時逐漸逐漸的增加了,這個就不好,就教我們昏睡的時間加長,對於我們用功,在時間上來說是損失了,提不起觀照的功夫。有定功的人他是沒有睡眠的。所以這一點在此地附帶告訴諸位,說某人有定功,如果他盤腿在那裡坐,這個哪能叫定呢?這個不叫定。這是什麼呢?這是盤睡覺,不是躺著睡、坐著睡,坐著睡那有躺著睡舒服呢?對不對?所以這個諸位要曉得,真正入禪定的人,你看佛菩薩塑的像,身一定是正直的,挺起來的,他坐一天也是這個樣子,兩天也是這個樣子,三天也是這個樣子,絕沒有疲倦的容貌,這個是真的定;面上帶著疲倦,這個就不是定,那就是睡覺,我們要能夠辨別得出來,甚至於我看到人家打坐的時候,那個頭簡直跟腿勾在一起了,某人定功很深,我也點點頭,不錯,他定功是很深,那總不能誹謗人,他在打瞌睡的時候,這個時候要不得,那是傷人,是不是?所以他怎麼說我們就隨他怎麼說,但是我們自己要清楚,自己不能迷惑顛倒,他是真定或是假定,我們曉得,所以真正有定的人不睡眠。
底下兩個是尋、伺。尋、伺那也要看他什麼事情,尋伺在我們中國儒家所講就是審問慎思,儒家講作學問功夫它分五個階段,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個在佛法里就是聞思修,博學是聞,審問、明辨這都是思慧,都是思,篤行是修行,那麼尋伺就是審問、慎思,審問這個形相比較來得粗,慎思是來得微細,「於法推求,未審細察,令心粗轉。」這是尋,對於世出世間學問看他所學的東西是善是惡,所以他不一定,思呢?也是「於所尋法,數數推求,令心細轉。」就是愈研究愈清了,前面是僅得其皮毛,後面能夠得其精髓,這就是有深度了;諸位要曉得,這個尋伺在修行上是個障礙,有了尋伺,觀法就觀不成了,所以它障道,為什麼呢?諸位要曉得,尋伺用的是第六意識,我們今天講研究,研究用什麼心?用第六意識心,你用第六意識心去深究、去研究,佛法教你依文作觀,你這個觀想就沒法子了,它在那裡打閒岔,它在那裡障礙,所以佛法跟世間法的修學不一樣,佛法教你離心意識,那怎麼可以用它呢?這個是完全用意識心,就是用分別心。那麼心所法到這裡是告一段落。
下面講的是色法,一共包括了有十一類,就是五根、六塵,這個表裡頭列的很清楚,色是心王與心所變現來的相分,換句話說,就是心、心所的相分,這在四分裡頭跟諸位講過,所以它底下說,「二所現影」,這個相,叫它做形相,就是雖有,但不是真有,是幻有不是真有,實際上這些色法是當體皆空,此地的分類,五根是眼、耳、鼻、舌、身,這是講我們自己的根身,這個五類是屬於色法,六塵就是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但是這個法塵,法處它是一半屬於心法,一半屬於色法,那麼我們講法塵,是講法處裡頭的一分色法,不說它的心法,心法包括在心、心所裡面,只說它的一分色法,這也是必須要了解的,如果對於色法認識不清楚,我們對這個裡面會起分別、起執著,那麼這一切妄想、煩惱都會被它勾引起來,這是你不了解它的真實相,它會產生這作用,如果對它的真實相通盤了解了,那就得自在了。色法你可以自在的受用,不生煩惱,為什麼呢?因為色法是依他起法。我們看看《華嚴經》裡面,毗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你看他那個享受多自在,這是在經前面看到毗盧遮那如來;而這個經的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那個是諸佛菩薩示現的受用境界,又是多麼自在!這一前一後,你仔細去觀察一下,都是一真法界,自在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你懂得色法,它的真實相,就得自在,不為色所迷,就是不為色法所迷,受用而不迷。
我們凡夫之苦在那裡呢?受用迷在裡頭,這個才生了無量無邊的煩惱,表解裡面講的,它是先比喻來說,心王好比是太陽,心所好比是星星,沒有影相,這個從體上講,沒有影相,那麼色好比是它放的光,光就好比是影相,這是從比喻上說,實在講這個比喻,很不容易比喻得恰當,我們曉得古人有這個說法而已。
這個色是怎麼來的?心、心所變現的,怎麼變現的?《唯識論》裡面給我們講,這個色身,有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無明,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起信論給我們講的不覺,不覺就是無明,換句話說,把我們靈明覺知的心迷了,這一迷,這個心就變成了一個頑虛空,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虛空,我們現在的這個虛空,諸位要曉得,是漆黑一團,這是虛空的相,我們今天這個虛空,你們諸位想一想,如果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星星、沒有燈光,虛空的本來面目,你就看到了,虛空是黑的!所以密宗裡頭有個法叫大黑天,大黑天是什麼呢?就是虛空,就是無明,本來是光明的,一下迷失了,就一團漆黑,我們在日蝕的時候,諸位能感覺到,日蝕的時候,白天月球遮了太陽,你看立刻就變黑夜了,所以這個天空是黑的,這個虛空黑叫頑虛空,這個在細相裡頭叫無明業相,這是我們要講色的根源,要從這個地方說起。這個地方雖然有色,還沒有形體,有這個再一變,變成了轉相,轉相就是妄動,有妄動就變成了現前這個色法了,這十一類的色法,就變現起來,所以頭一個是無明,我們也叫著根本無明,或者叫它做身相無明,這身相就是一切現象,這個色法都是從它這兒生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像《楞嚴經》上說的,無明及四大妄色,這個就是講的受想行識所造的,五蘊,色從那裡來的,色是受想行識所造的,第三個原因呢?這愈說就愈粗了,就是見分求這個境界,見分它要見,要見沒有相,沒有相它偏要見,這個偏要見就無相裡頭生妄相,妄相現前之後,它在妄相裡頭迷惑顛倒,在妄相之中取少分以為是自身相,取少分的相分以為是自身相,取阿賴耶少分的見分以為是自心相,那裡曉得身心這個相都是虛妄的,都是不實在的,那麼此地的色法,單單指這個身相,因為此地不講心法,所以它是這麼來的,你要是把這個來源搞清楚了,你對於一切色法不執著了,為什麼呢?心、心所變現的,當體即空,根本就沒有這個事情,所以你儘管自在去享受、去受用,絲毫不執著,這個裡頭沒有過失,佛法裡面講離苦得樂,才能真正得到樂!所以要離一切色相,是離一切執著的色相,而不是離一切依他起的色相,依他起的色相,那能離得掉呢?所以離是離遍計所執,就是我們常講的即相離相,即相是即依他起之相,離相是離遍計所執之相,這個裡頭並不矛盾。
下面這個表解裡頭這色法,這就是色的定義,這裡頭說三條,所以稱之為色法,它一定具備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有見有對」,對是相對的,那麼這個見就是六根所能夠接觸得到的,這個叫見,這是浮塵根,我們現前的眼耳鼻舌身。第二個無見有對的,淨色根,淨色根是清淨四大,我們見不到,但是它是有對,它與色塵相對而起的。第三種是無見無對,無見無對是法塵,法塵裡面一分就是前面我們所講的五塵落謝影子,是無見無對的,這個統統是就現象上來講的,後面這個圖諸位自己去看,再看這一面,給我們講明法處,法處裡面有一分是色法,一分是心法,我們通常講法塵,就是講這一分色法,我們稱它為法塵,法處所攝之色。
再看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所謂不相應,就是這個二十四法它不與心相應,也不與心所相應,亦不與色相應,可是與心、心所、色都脫不了關係,為什麼呢?從它們變現出來的,雖變現並不相應,像古德的比喻,比喻得很好,譬如說他畫一個人的像,有甲乙丙三個人,它這個像畫甲的頭,頭是照甲的頭畫的,身材是照乙的身材畫的,手腳是照丙這個人畫的,都有所依據,那麼你說這個人是誰呢?你說甲,頭像甲別的不像,你說乙,身材像乙,手、腳、頭不像,所以他既不是甲,又不是乙,也不是丙,可是它又離不開甲、乙、丙,不相應行法就是這麼個意思,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它與前面心、心所、色法是脫不了關係的,但是它不是它那一類,所以它不能歸到它那一類,單獨再立一類,它是心法,但是是不相應的心法,前面那個心法,它與心王相應的,這個與心王不相應。
第一個是得,得就是得失的得,批註說:「於三性法假立獲得。」底下說:「依善惡等增減分位假立。」這個得,就是得失,三性,就是善、惡、無記,指這三種性質,所謂得,就是增加了,失就是減少了,它底下講依三性:善、惡、無記等增減分位上假立的,分是區分,從這個增減區分上來建立的,如果一分一分增長了,我們叫它做得了,減少了叫它做失了,失就是不得,用這個名詞,怎麼說它不相應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說我們得到錢了,我得到錢,這個我,是心法,心、心所、心法,錢是色法,今天鈔票也好,硬幣也好,它是色法,我、錢,這個得,諸位想想,得是什麼法?單單從「得」說,它不是心法,不是心所法,它也不是色法,今天我們講這個二十四個不相應,拿今天的名詞來講:抽象的概念,根本沒有這個東西,抽象的概念嘛!你說心、心所,有這麼回事情,你說這個色法,也有這回事情,所以「得」是個抽象的概念,根本沒有這個東西,可是,它確實有這些概念,這個概念,你要是不明了,不曉得它,它會障礙你,它會妨礙你修證,所以你要明了它,它就不妨礙了。我們把它講到修行證果上來說,你說,修行得道了,那就壞了,為什麼呢?那個得是不相應行法,所以心經到最後告訴你無智亦無得,那個得就是不相應的這個得,你要以為真的將來,我得到無上菩提了,你決定沒有得到,你得到只是抽象錯誤的觀念,不是真正得到,你要是把這個概念統統舍盡了,那叫真得道了,所以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我們學道的人,要想真正能有成就,第一個事情就是把得失這個觀念要突破,你心就自在。
我們凡夫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希望得到,得到又怕丟掉,這個多苦!你要是得失沒有,你多自在,得到的時候不歡喜,失掉的時候沒有煩惱,你多自在!所以這一個苦惱是自己找得來的,根本沒有這回事情,你自己找的,那麼這二十四個不相應的性質,與這個都相同,在此地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不能給諸位細講,好在這個細的,參考書籍很多,百法的註疏大概快印好了,印好之後,我們首先贈送給諸位。
第二個就是命根,這個也是大家非常關切的,命根就是壽命,有長有短,你看批註說,命根怎麼回事呢?「先業」,先是先世,你前世所造的業,「所感隨壽長短住時決定。」底下講:「依性分位差別假立」,這個性是什麼性呢?就是善、惡、無記,以這個建立的,所以壽命長短是自己造的,是假立的,根本沒有這個東西,諸位如果要詳細的了解,相宗綱要裡頭有,專門來討論這個命根,可以參考相宗綱要,相宗綱要我們也決定印。
第三是眾同分,這個相就是大眾,「六趣差別各各不同自類而居」,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物以類聚,那一類的它就與那一類共同集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所以六道裡面,你與那一道有同業,我們同分,楞嚴裡面講的同分別業,同分也叫共業,共業所感他會在那一道,這個叫眾同分。異生性與前面恰恰相反,異是不一樣,但是這個定義是:「未得聖法性異聖者」,得這個字就是指聖果,小乘上說就是阿羅漢果,大乘來講就是十地菩薩以上,十地菩薩在大乘叫無學,就是你沒有得到這個果位,你的性與聖人不相同,這個叫做異生性,這個經是大乘經,所以這個異生性以大乘的標準,那就是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都叫異生性,包括的範圍相當廣大,它是「依不得分位差別假立」,沒有得到聖果。
底下講「無想定」,這個無想定它是「滅前六識心心所法」,這個滅是伏滅,就是他有定功,他能夠教第六意識以及與第六意識相應的心所,暫時停止活動,就是不起作用,他的果報在無想天,所以這個是石頭壓草,不是解決的辦法。滅盡定是「滅前六識心心所法及七識一分」,這個一分是染的一分,這就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所證得的境界,它這個對於前六識心心所,它是滅盡不起作用,七識的一分,他是伏斷,六識的心心所他是滅斷,這是證阿羅漢果,入偏真涅盤,超越三界了,這是小乘的聖果,叫滅盡定。底下「無想報」,就是無想天,無定這是因,無想報是果,「由欲界修定生彼天中名無想報」,這個無想天是在第四禪,我們稱它做外道天,第四禪的外道天,這個四禪,情形比較複雜,它有九天,有三天是正常的,就是四禪天,四禪是福天,有一個是外道天,就是無想天,另外有五個天,是三果聖人修行的處所:五不還天,也叫做淨居天,在此地不必細說了,所以它一共是有九層天。
下面我們再繼續看,「名、句、文」。這都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離不開的這些事項,但這都是不相應行法,名這稱之為身,身就是它有一個體,體的意思,名是什麼呢?名字、名詞,這是假立的,我們叫這個為扇,扇是它的名說,叫這個臘燭,它的名詞,臘台,它的名詞,這是名身,句呢?集合名就成為一個句子,我們的言說、我們的寫作,都有成句,句是代表一個完整的意思。文就是單字,實際上我們中國的單字,是文身,為什麼呢?因為它集合許多的文,它不是單獨一個字,文就是劃一道,一就是文,「二」字那就是二條文,所以中國的單字是屬於文身,就是單字,單字叫文身,名詞叫名身,一個完整的句子就叫做句身,集合許多的句子,這才成為文章、篇章,這些東西包括了我們的語言、文子,一切註疏,要曉得統統是不相應行法,所以底下講這是「依言說分位差別假立」。
再看底下,這有四個也是同類的,「依相分位差別假立。」的,有生、住、老、無常,就是我們講的生、老、病、死,但是這個不包括病,所謂生「先無今有」,住是有了之後,它有一段期間住在這個世間,雖然住在這個世間,他還是天天在變,一天比一天衰老,所以這個「住別前後」,他會衰老,那麼老了之後,這就變滅了,無常,無常就是死,是「有已還無」,還回到無,所以我們講萬法無常,有情的眾生,這個四種,我們稱做生老病死;無情的眾生,我們講植物,對植物我們講生住異滅,對礦物來講,我們以星球來講成住壞空,諸位要曉得,這都是一個意思,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都是一個意思,就是這四個字的變化,變化而已,都是不相應行法。
再看底下這幾類,這是從因果上假立的,第一個是流轉,這個流轉,實在講是決定一切法的過程,是「因果相續」,這個意思就是說因果報應是循環不斷的,在佛法裡面常說的惑業苦,說明這個輪迴的相是生滅循環,由於起惑就造業,由於造業就受果報,在受果報的時候又起惑,所以他永遠沒有辦法擺脫掉輪迴的現象,因此,我們明了這個因果也是心、心所、色法所造的,佛法的教學,也只能把這個事實狀況說出來,指出一條修行的道路,總得要自己去覺悟,悟了以後,這個路是要自己去走的,別人沒有辦法代替你,悟與行都是自己的事情,就是悔與修行統統是自己的事情。「定異」就是因果各別,這個意思就是常講的因果不能抵銷,決定是不一樣的,善因一定是善果,惡因一定是惡報,絕對不是說是善因有惡報,惡因有善報,這是決定不可能的;世間法裡頭常講將功抵罪,在佛法裡頭講不通的,佛法裡頭沒有這個說法,決定不能說是我修善可以能夠補過,不能!所以這一點諸位大家要曉得。那麼既然不能抵銷,我們一想著急了,我過去造的惡業,這怎麼辦?惡業銷不掉的,絕對不能抵銷的,可是這裡頭有一個事實的真相,業因哪一個力量強大,哪一個先受報,這是必然的。所以你既然曉得過去作了惡業了,我從今以後不造惡業,我拚命造善,我善業的力量強大,我善業力量先受報,惡業力量後報。如果你再明白佛法的道理了,我們修淨土,修淨業,我淨業力量強大,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到了那個地方之後,惡業種子雖然有,沒有地方受報,為什麼呢?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沒有機會報了,雖有惡業也沒有報的緣了,沒有緣就不受報,但是這個惡的種子,不會消失,所以諸位明白這個道理,惡作不得,作了還是有業的,這個因果不能抵銷的,要多行善,但是你要是更進一步了解,善惡業都不好,為什麼呢?都要招果報,最好修什麼?修淨業,修淨業善道惡道裡頭都不相應,這才能超越輪迴,了生脫死,這是學佛人應當要明了,應當要求取的。
下面講相應,相應就是相契合的意思,「因果相稱」,造什麼的因,一定得什麼樣的果報,這就相應,特別是在用心上,我們要是像佛一樣的用心,必定得佛的果報,佛的用心是真慈平等,所以我們待人接物,既然學佛了,與佛相應了,我們要以真心誠懇待人,決定沒有一絲毫的虛假,別人以假心假意對待我,那是他,他不學佛,我們要想成佛,決定要以真心真意待人,這個是學佛的根本法。
底下再講「勢速」,這個勢速實在上講就是行苦,勢是講行勢,速是講速度太快,「謂有為法迅速流轉如運奔等」,我們常講青春不再,流光似箭,這就是勢速,我們人的衰老,剎那剎那在衰老,什麼都有可以等待,時間決定不等待的,所以知道這個,人才會精進,一分一秒的時間不敢空過,要把握住,所以不曉得這個道理,精進的心提不起來。
下面講「次第」,次第就是順序,我們今天講社會的秩序,自然界的秩序,這都是次第。「編列有序,令不紊亂」,從真心迷了之後,發展到整個大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它有秩序,它一點都不紊亂的,所以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以為是有個神在主宰來安排,這個錯誤的,並沒有神在主宰安排;因為它發展是有秩序的,好象一個種子,它長成一顆樹,這個樹它有秩序的,它是根、有枝、有葉,你不能說這是有神在安排,有什麼人在支配它,這不是的,它從發展就有秩序發展,所以整個大宇宙,它都是有秩序的發展。順著這個秩序,就一切都很調和,你要是不順這個秩序,那就要出亂子。
底下講「方」,方是方位,東南西北方位,這是人假立的,決定沒有,是我們假設的。
「時」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這個也是假立的,也不是真正有的。
「數」是數目字,從一乃至於數到無量,這數目字也是假立的,也不是真正有。
底下,「和合」,眾緣聚會叫和合,「不和合」,眾緣分散了,叫不和合,這些法全是不相應行法。這是我們應當要明了的,如來藏、真如本性裡面決定沒有這些東西,可是在世間來講,它有這些事情,我們要隨順世間,決不能執著,為什麼呢?曉得這個東西,根本就沒有,你執著它幹什麼?有為法到這個地方講完了,所以這個裡面講,前面九十四種,皆是生滅變遷的有為法,從有為法顯示出有一個不生不滅、不變遷的,那麼叫它做無為法。無為法歸納起來有六大類。
第一虛空無為,虛空就是我們講的虛空,虛空是什麼呢?沒有生滅,沒有變化,有為法裡頭沒有辦法把它列進去,因為有為法的定義,它是有變遷、有生滅的,那我們這個虛空的確沒有生滅,沒有變遷,自古到今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它是屬於無為。底下講「非色非心離諸障礙從喻得名」,從比喻上,因為它沒有障礙,所以叫虛空。
第二個叫擇滅無為,這就是小乘四果,也就是滅盡定,它是擇滅無為,擇是選擇,「由無漏智斷諸障染所顯真理」,這個真理就是偏真涅盤,它選擇的,它在這裡選擇見思煩惱,它要把它斷盡,它在這上面用功夫,它不是統統都斷,這個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都斷,它沒有,它只斷一部份,它在那裡選擇,有選擇的,選擇煩惱心所,它把它斷掉,所以這個叫擇滅,這是小乘四果。
第三叫「非擇滅無為」,這就是本性的,這裡頭有兩種,有二類,第一個是「如法界本淨不由擇力斷滅所願。」這就是我們講的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用不著斷滅,像起信論裡面講的本覺本有,這就是本有,非擇滅的,不覺本無,也不須要斷的,它本來沒有,這是屬於非擇滅,這是真的,還有一類,「有為緣缺,暫時不生」,這個色不現前,譬如說眼,九緣生識,我們現在睡覺了,眼睛閉了,這個眼睛閉了,沒有張開的時候,外面色相你見不到,這個時候你的眼識暫時中斷,你不見色了,這暫時的,醒過來,眼睛一張開了,眼識又現前了,譬如這一類,這一類是暫有,屬於非擇滅無為。
第四種叫不動無為,第五種叫想受滅無為,這兩種都是四空天的,無色界的境界,不動滅無為是第四禪,「為四禪舍念清淨無喜樂等動其身心」,這是定功到了相當的深度,很深很深的禪定,什麼境界他都不起心不動念,他身心都不動,所以這是無為,不像菩薩,菩薩心不動,他身動,所以他不是有為也不是無為,你說他有為,他心不動,他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你說他是無為,他身動,他身也造作,他也講經說法,有為無為他都說不上,像佛與大菩薩都是這種境界,所以四空天,他是確實不動,身心都不動,那受想滅無為,這個就是四空定,前面是四禪,這是四空定,「入滅盡定想受心所不行」,他八識還在,只是暫時不起作用而已,這個滅是伏滅,不是斷滅,所以「滅」這一字,經論上常常看到,你一眼就要能看得出來,它是伏滅還是斷滅;它要是斷滅,那就是阿羅漢果,就是前面講的擇滅無為,這個不是斷滅是伏滅,暫時不起作用,這是四空天的境界,我們一般所謂是八風吹不動,有一點類似這樣的功夫。真正的無為,就是後面這個,「真如無為」,可以說前面的五種無為法,是相似的無為,因為什麼呢?它與有為法的條件不合,不能歸納在有為法裡頭,所以我們稱它做無為法,真正無為只有一個,就是真如無為,「非妄叫做真,非顛倒叫做如,諸法實性」,在我們有情眾生叫做佛性,在無情眾生叫法性,所以佛性跟法性叫真如無為,我們講一切萬法,法這一字,不包括真如無為,前面五種無為,都可以包括在法裡頭,為什麼呢?因為它脫離不了 ,一種是補特伽羅無我,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人無我。
第二就叫法無我,首先我們要了解「我」的定義,在佛法一般講法,這個「我」的定義有三條,第一條就是有個實在的主宰,實在的主宰,這是「我」的意思,第二個要有一個實在的體性,它是實體,實實在在的,第三個有實實在在的自在作用,就是自在的作用,我們想想,我們現在這個身心,與這個條件都不符合,如果要是符合的話,我們要是有真的主宰,真的體性,真正自在作用,諸位想想,哪一個不想我很快樂呢?你為什麼有煩惱呢?那一個不想我年年十八歲多好呢?我健康長壽多好,為什麼你還有生老病死?你根本自己主宰不了自己,你自己沒有辦法得到實際的自在,所以你從這三個定義來看就曉得,我們這個身心裡頭沒有我,這是人裡頭沒有,諸法裡頭也沒有,一切法因緣所生,沒有實體,沒有主宰,沒有自在。
課程我們今天就結束到此地,講義諸位細細去研究,以後我們還要開這個課,我們還要作長時間的來研究,只要大家肯學,我們一定會找出時間來共同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