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誦〈大悲咒〉治眾難
佛說〈大悲咒〉能治世間八萬四千種的病患,現在愛死病(愛滋病)和肺炎病,也是八萬四千種的病患其中的一部分。
◎ 宣化上人
學佛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天比一天要有進步,一天比一天要深入,不然的話,就會把光陰都空過了。
我們要誠心地持誦〈大悲咒〉與〈楞嚴咒〉。〈大悲咒〉能治一切病,所謂:「大悲大咒通地天」。你念〈大悲咒〉,天堂那兒也有記錄,地獄那兒也有記錄,念得越多越有靈感;可是要持之以恆,不要今日蓮花,明天牡丹,不能專一。你若專一,所謂「專一則靈,分歧則蔽」。
記得我在東北的時候,有一個村子叫呂家油坊,日本投降後有個瘟疫症,一天就死幾十口人,十天就死幾百口人。有一戶家庭十一口人,在三天內死了十三個人。十一口人怎麼會死了十三個呢?因為他有個親戚,又有個朋友,是來探病的,想不到一到這個地方,也就跟著死了,這是很嚴重的瘟疫症。
當時我帶了四個十一二歲的小童子,在這條村四周圍,誦了一百零八遍〈大悲咒〉。這條村的瘟疫症,也就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瘟症就斷了。由這個,我就知道誦〈大悲咒〉的感應是不可思議的。
現在到了末法時代,什麼叫末法呢?就是法到末梢上,沒有什麼人真正信佛了。信佛的人在那兒謗佛、謗法、謗僧,這樣子怎麼還能叫信佛呢?這叫信魔了。信魔的想來破壞佛法,這樣一來世界上就出現種種怪現象:或者天災,或者人禍,或者瘟疫流行。天災──譬如蝗蟲、旱澇;人禍──無緣無故就飛機失事、火車出軌或者汽車撞車,發生很多人間的橫禍;又有地震,到處都是令人很恐懼的。
可是人只知道災難來了,心生恐怖,就不知道追尋這個根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天災,其實不是天有災,天並沒有災,是我們人類受的劫。人禍是我們自己自作自受,地震也就是因為人類好戰爭,脾氣大,殺人無數。既然你願意死嘛!願意殺人嘛!好!那麼大家同歸於盡,所以就有地震。
雖然有這種種惡現象,但我們人都不研究研究根本出在什麼地方?我告訴你們,這些的天災人禍或地震,種種的意外──飛機失事、火車出軌、輪船沉海、汽車撞車,種種的問題都是人心造成的。人心不古,道德淪亡,所以就有這些怪現象。
現在,在人間最可怕的是同性戀。同性戀這一種行為,違背天地的生理,違背陰陽的造化,違背國家的制度,這種行為是亡國滅種的行為。國若亡了,國而不國;滅種,人種都會斷了。你看這些同性,雖然這麼相戀,但不會生育,人種就斷滅了。種穀有谷的種子,種瓜有瓜的種子,種豆有豆的種子,一切一切都有種子,人也有人的種子,人的種子若壞了,人都要死亡,都要斷絕了。
現在同性戀遭了天譴,同性戀者還不知道。遭什麼天譴呢?同性戀,一戀就生出了問題,因為陽與陽互克,陰與陰互克,你看吸鐵石有陰陽面,必須要一陰一陽才能吸到一起。若兩面都是陽,就吸不到一起;兩面都是陰,也不容易吸到一起。由物理上推論,就知道陰陽的道理是不可偏廢的。
《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陰陽和合就是道,陰陽不和合就出了病,所以由於同性戀就生出愛死病(愛滋病)。愛死病,有人說發源於非洲,可是這不是發源於非洲,愛死病的發源就是同性戀。一生了這種病,是無藥可治,無法可醫的,醫生也束手無策。
愛死病是什麼病?它就是一種瘟疫病,無藥可治,現在還有人研究愛死病,要想法子來治。唉!這是知其不可而強為之。那麼勉強治,不但治不好,在這病中,又生了一種愛死中的愛死,這是什麼?就是肺炎病。
這種肺炎病一生出來,比愛死病還厲害。這種病,兩個人互相握一握手,也會傳染到,對面講一句話,也會傳染到。不但一般人沒有辦法救治這種的病,就是醫生、護士也沒有法子避免。不但沒有法子避免,戴口罩也不行,甚至於身體一觸到,也會傳染這種病;不但身體會染,連空氣裡頭都會傳染。這一種病,比核子彈還厲害,比氫氣彈還厲害,所以說這就是一種瘟疫劫。
瘟疫劫來了,現在不但男人有這種病,女人也多數被傳染到這種病。不但女人有這種病,生下的小孩也有這種肺炎病,也有愛死病。你看!這多可怕啊!現在全世界計算起來,發覺有愛死病和肺炎病的,不在少數,甚至還在胎裡頭就有這種因,就有這種的病菌傳染著,全世界現在有非常多的人,都有這種病菌了;所以這種病一旦爆發的時候,就像洪水橫流,無可擋御,沒有人可以擋得住。
那麼人類遇到這種的災難,要怎麼辦呢?就要至誠懇切地誦持〈大悲咒〉。佛說〈大悲咒〉能治世間八萬四千種的病患,現在愛死病和肺炎病,也是八萬四千種的病患其中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要拿出一種至誠懇切的心,就像吃飯、穿衣服那麼誠懇,像睡覺那麼不可少的,每日把〈大悲咒〉摻雜到生活裡邊,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合而為一。能夠這個樣,愛死病也怕〈大悲咒〉,肺炎病也怕〈大悲咒〉,可是必須至誠懇切。
生於這麼一個危險不安的時代,唯有真正修行的人、念佛的人、誦經的人、吃齋的人,方能自保。我今天不是講這個話叫你們害怕,這是因為到現在這個時候,不能不再大聲疾呼,告訴各位,現在這個時代,不是一個太平的時代,很危險的,朝不保夕,危在頃刻之間。
【編注】恭錄自《宣化上人般若語庫(三)——道德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