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21

五、漏盡經

說法地點:拘樓瘦國的劍摩瑟曇村

參加人員:大眾比丘

本經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七種有關於斷除有漏之法,並說斷有漏者,諸結已解,能用正智,究竟苦邊。這七種方法分別是:

1、依見而斷(得如實知見);2、依護(護諸根);3、依離(遠惡友、惡外道);4、依用(受用衣服臥具等布施時的反省)5、依忍(血肉干竭,仍決心精進);6、依除(除欲恚害三念);7、依思惟(七覺支思惟)。

佛陀講這部《漏盡經》時,他在拘樓瘦國。拘樓瘦就是拘樓國,「瘦」屬於文法上的一種複數語尾。拘樓國位恆河上流的西岸,相當現今的德里,首都為因陀羅布拉斯達。拘樓國也是當時古印度的十六大國之一,一般排名是第九位,還是有一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的。

佛陀今天講經的主題是:如何斷除有漏而證得無漏。

什麼叫有漏,什麼叫無漏呢?我們必須要把這兩個名相搞清楚。漏,就是流失,洩漏,就是指我們與生俱來的種種煩惱。我們人類由於種種的煩惱而導致了種種過失與苦果,使我們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轉不停,難以脫離生死苦海,故稱為有漏;若達到斷滅煩惱的境界,便可以稱為無漏。在四聖諦中,苦諦、集諦屬於迷妄的果與因,為有漏法;滅諦、道諦則為覺悟的果與因,為無漏法。有漏、無漏之法,在修行的因、果當中,具有極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在把握這兩個名相時,必須要記住:有漏,就是有煩惱;無漏,就是將煩惱斷盡。

如何做到斷除有漏而取得無漏呢?佛陀對他提出的論點,分別進行論證。

佛陀的觀點是:由於知、由於見的緣故,而使諸漏得以滅盡。什麼叫知、見?就是根據自己的獨立思慮而後對事理所作出的分析和判斷,從而總結出正確的見解。從八正道角度來講,叫具備正知、正見。在此基礎上,進而得正思維,即正確的思維和分別。如果能做到正確的知見,並能做到正思維,那麼諸如愛欲和一些煩惱就不會生起。相反,如果無法生起正知正見正思維,那麼各種有漏、無明漏就會生起,並且還會無限制地漫延擴大,使人們生生世世都不得安寧。

可是現實的情形卻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真正具備正知正見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啊。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歸為凡夫愚人之類,我們聽不到正法,遇不著善知識,當然也就不知聖法為何物。而我們由於無始以來的執著,即使遇著了正法,即使是菩薩再世,可他們就是頑固地認為你說的是錯的,他說的才是對的;縱然你說得有理,他也依然我行我素,拒不接受。如此這般下去,像這樣的人想得到解脫,達到無漏,看來勢比登天。

然而有的人就能有慧根,他不僅有機會聽聞佛法,親近善知識,而且能按照佛法所指引的道路去修、去行,能夠積極地調整自己、反省自己、改正自己,因此他能夠逐步地將原有的那些不良習氣悉數去除,原有的各種欲望也漸漸地消減下去。這樣的人,既可以滅除有漏,而且那些尚未生起的有漏、無明漏也不會再生起。如此一來,無漏自然會顯現。

佛陀進一步向我們講述道,有七種方法能夠斷滅我們的有漏、煩惱和憂思。哪七種呢?

①可以從見解方面加以斷滅;

②可以從防護方面加以斷滅;

③可以從迴避方面加以斷滅;

④可以從受用方面加以斷滅;

⑤可以從忍受方面可以斷滅;

⑥可以從遣除方面加以斷滅;

⑦可以從思維方面加以斷滅。

下面,佛陀將上述的七個方面加以分解:

(1)什麼叫做有漏可從見而斷呢?凡夫愚人,因不得聽聞正法,不值遇真知識,不知道聖法,不能以聖法調御自己,不能正確地思惟,因此之故,便對自己的前世後世以及世間各種現象產生種種疑問。正是由於他存有不正確的思維,因此他會產生一些不正確的見解。而這些不正確的見解,又引導他繼續顛倒下去,最終會領受生老病死的種種苦惱而無力自拔。但多聞的聖弟子則正好相反。

(2)什麼叫做有漏乃從防護而斷呢?佛陀的觀點是,所謂防護,主要從我們的六根方面入手,即眼根對色塵,耳根對聲塵,鼻根對香塵,舌根對味塵,身根對觸塵,意根對法塵,一一對應之後,便對六根加以防護,經過正思維後,從而樹立起不淨觀。這個防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們在六根上加罩一個過濾網,將那些對我們身心有害的東西,統統過濾掉,不會留有半點餘地。這個過濾網是什麼?就是正思維,就是不淨觀。

(3)什麼叫做有漏乃從離避而斷呢?世尊在這裡舉了一個例子,就好像我們遇到一頭狂躁不安的大象,此時,我們千萬不可上前去招惹它,反而要遠離它,否則就會遭到攻擊,弄不好會喪失性命。同樣,對於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的話,也同樣的應該遠離。如果有很多同道在一起修行,當其中一個比丘的一些行為引起其他同道懷疑的時候,那麼止疑的最好方法,就是這位比丘應當早早地遠離該群體,否則會引起大家的煩惱,自己也會煩惱。

(4)什麼叫做有漏乃從受用而斷呢?這裡的「受用」,是指接受別人的供養或贈送。那麼比丘在關乎受用方面應該樹立什麼樣的態度呢?佛陀列舉了一例,比如我們接受檀信的衣服供養,此時就應該作如是思維:我們不是為利、不是為了在眾人面前顯擺、不是為了穿戴好看,而是為了遮膚蔽體、為了遮蔽風雨、為了身體保暖、為了修習慚愧之身;比如我們接受居士的飯食供養,我們主要是為了令身體久住、為了能夠除滅煩惱、為了修習梵行、為了新病不再生起、為了滅除煩惱與憂戚、為了安隱無病的緣故。等等……因此,我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樹立起這種受用觀。

(5)什麼叫做有漏從忍受而斷呢?這裡的忍受,與六度之中的「忍辱」有些不同,主要是主體對象不同。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可以對各種環境進行忍耐。不同點主要體現在二者的動機不動。忍受的動機是為了自利,使自己的修行層次更進一步,即為了滅除有漏;而忍辱的動機則是為了利他,則為了幫助別人,可以忍受一切。佛陀對於忍受的觀點是,我們的一切目標,都是為了能夠精進修行,斷滅有漏。縱使我們的身體、皮肉、筋骨、血髓都因為精進用功而導致乾竭,也決不捨棄;縱然粉身碎骨,也不改初衷。

(6)什麼叫做有漏乃從遣除而斷呢?這裡的除或遣除,就是去除、斷除的意思。而斷除的對象,就是我們的各種貪慾。佛陀認為,如果比丘產生了各種慾念,卻不想斷除舍離;相反,他卻生起瞋恚之念,這樣的話對於我們的修行將是十分有害的。因為慾念不除,就會就生很多痲煩,比如說各種生活中所引起的煩惱與憂戚。這裡需要探討的一個問題是,是不是我們去除了各種慾念,那麼煩惱就會遠離我們了呢?我個人以為,不能這麼理解。我想即使是很有修為的聖人,也不能完全免除煩惱的糾纏。比如說,出家比丘一般不會去招惹任何痲煩,可是有些人卻偏偏無端生起瞋恚之心,對出家僧人連譏帶諷,極盡挖苦之能事。對於比丘來說,這事實上就是一種煩惱。我想煩惱是無法避免的,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煩惱。如果比丘一聽到別人的謾罵,就勃然色起,自然為煩惱所轉,反倒自家亂了方寸。如果我們面對各種煩惱,能夠如如不動,「八風吹不動」,那麼這就需要很大的功夫了。

(7)什麼叫做有漏乃從思惟而斷呢?這就涉及到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覺支。覺是覺悟,支是分支,七覺支就是七種覺悟的因素。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種修行道中,七覺支被認為是最高層次的修行法,這主要與禪定有關。在原始經典中,一般是在修數息觀之後,接著修四念處觀,然後再修七覺支,這樣便可證得智慧與解脫。

七覺支的主要內容:

第一,念覺支,念是憶念,即修諸道法時,能覺了、能憶念而令定慧均等,不昏沈、不浮動。

第二,擇法覺支,擇即揀擇,以智慧觀察諸法時,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虛偽法故。

第三,精進覺支,精謂不雜,進謂無間。即對於所修法,努力精進不懈。也就是修諸道法時,能覺了且息止無益的苦行,而於真正法中,專心一意,無有間歇

第四,喜覺支,喜謂歡喜,心契悟於真法而得歡喜時,能覺了此法是否從顛倒法生,因此而住於真正的法喜。

第五,息覺支,又稱輕安覺支、除覺支,息為謂息除,即斷除諸見、煩惱時,能覺了、能息棄虛偽法,並增長真正的善根。

第六,定覺支,定指禪定,即發禪定時,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

第七,舍覺支,舍是舍離,即舍離所見與所念著之境時,能覺了且永不追憶虛偽不實法。

在另個一些經典中,對於七覺支的排次亦有所不同,比如說智顗的《法界次第》將擇法覺支列為第一,將念覺支列為最末,智者大師的觀點是:前三支屬慧,次三支屬定,最末兼屬定、慧。即心若昏沉,則當念採用前三覺支,觀察諸法令不昏沉;設若心浮動,則採用次三覺支,以攝散亂心。其中,以除覺支(息覺支)除身口過非,以舍覺支舍觀智,而定覺支能令行者入正禪定;念覺支,實際上有令前二者調和適中的作用,在修道中能經常保持定慧均等。。而此處則明確地告訴我們將念覺支置於首位。而此經中則明確將念覺支置於首位。佛陀的觀點是,作為出家比丘,應首先要思惟初念覺支,然後再思惟其他覺支。為什麼要思惟這些覺支呢?主要的目的在於出離、無欲、滅盡以及超越生死。如果我們對七覺支不加思惟的話,那麼就一定會產生煩惱和憂戚,有漏自然就無法徹底斷滅。

如果把上述的理論歸結為一點,那就是:煩惱乃是從思惟而斷。

以上為第二卷的全部內容。 (2008年11月23日草就於普陀山佛協)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