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22

漫說《長阿含》(十七)

(卷十七)

《長壽王本起經》

說法地點:拘舍彌(喬賞彌)、護寺林

參加人員:阿那律等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看見拘舍彌比丘們之斗諍事,而教誡之以忍辱行。說唯有忍,始能止靜。佛陀並說長壽王與長生童子行徹底忍辱之行之事。又提及佛至護寺林,轉往般那蔓闍寺林中,為阿那律等三尊者講說疑患,乃至不觀察色惡等十一患就是失定、光明之因,必須修習三定,乃至廣無量定,精勤修道品,始能得證阿羅漢。

這部《長壽王本起經》,讀起來有些吃力,一是它的篇幅比較長——似乎可以收集《長阿含》裡面去,而且在經文的下半部分,其理論性較強,如果將它們一一弄懂,需要動些腦筋。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讀了全經後,不禁在思索一個問題:這部經典的中心思想,就是「忍辱」二字,提倡非暴力,這也是整個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佛經通過昔時長壽王以及長生童子的一些故事,從而說明忍辱是完全可以戰勝武裝暴力的。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延續,那麼在經文的後半部分,就涉及到所謂修行中的「十一患」的問題。這個「十一患」,與前面所提倡的「忍辱」理念,二者是何種關係呢?這是我必須要思考的內容。我個人覺得,如果按照經典的思路,泛泛而談,只是費點筆墨和時間而已,卻並不需要動腦子。如果要從一些雜蕪的現象之中,找尋到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並揭示出佛陀向我們所傳遞的各種訊息,這就需要一定的思考功夫。當然,我也不是說我的思考功夫有多麼高深,但是我覺得在允許的範圍內,作些自己獨立的思考,這是完全有必要的。有關長壽王的故事,如果擴展起來,我認為可以拍成一部電影了。若是真的拍成電影,在當今社會,恐怕上座率並不是很高,因為它宣揚了一種崇尚忍辱退讓的宗教思想,估計未必合於時宜。而對於修行者來說,忍辱卻是一劑不可或缺的治心良方。有道是「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楊柳綠,富貴還同九月霜」;「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其實,如果真的從這生死的角度來講,那麼什麼名利呀,榮華富貴啊,佳人才子啊,全都是虛假空相。我們常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話說得很輕巧,大家都會講,而且這個道理都懂。但是一到事情頭上,往往就把道理拋在了腦後。不要說別人,就單說我自己吧。雖說從去年開始,幾乎每天在與《阿含經》打交道,講如何修行,講如何息心靜慮,只管自己的份內事,但是每當名利當前,總是難以割捨。有時為了一點蠅頭小名小利,穿梭於人群當中,樂此不疲。總之一句話,說時容易做時難!

我現在分三部分,分別敘述分經的相關內容。

(一)淺析本經說法因緣

關於本經的說法因緣,在經中交待得比較清楚,就「拘舍彌諸比丘數共斗諍」。就是說,本經說法的緣起,是因為拘舍彌這個國家裡的比丘,因為意見不同而出現了爭吵。當然,至於發生爭吵的具體原因,由於我本人掌握資料的欠缺,對此並不是很清楚,但是爭吵的性質似乎很嚴重,而且爭吵的範圍也在持續擴大,導致了很多僧團的前後加入。根據我的推測,當時爭吵有不斷升級的跡象,最後雙方大打出手,終於釀成了流血事件。

拘舍彌這個國家位於中印度,是歷史悠久的古國。《大唐西域記》卷五敘述其國勢,稱:「周六千餘里,國大都城周三十餘里,土稱沃壤,地利豐植,粳稻多,甘蔗茂,氣序暑熱,風俗剛猛。好學典藝,崇樹福善。伽藍十餘所,傾頓荒蕪,僧徒三百餘人,學小乘教。天祠五十餘所,外道寔多。」拘舍彌作為古印度有名的都市。《羅摩衍那》以其為拘舍國的王子科珊巴所建。

拘舍彌這個國家的比丘爭鬥由來已久。那麼,導致爭鬥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我想,不僅是見解的不統一,很可能是由於利益分配不均勻,或者由於一些惡行比丘的既得利益受到了侵犯,因而所起的爭鬥。我們在《雜阿含經》卷二十五(以後將詳細記述)中,便可以見到當時比丘僧團的大致情況。在該經的「640」經中,有這樣一段話:

時,諸比丘大得供養。諸比丘輩食人信施,而不讀誦經書,不薩闍(不諦實)為人受經。戲論過日,眠臥終夜。貪著利養,好自嚴飾,身著妙服,離諸出要、寂靜、出家、三菩提樂。形類比丘,離沙門功德,是法中之大賊,助作末世壞正法幢,建惡魔幢,滅正法炬,燃煩惱火,壞正法鼓,消正法海,壞正法山,破正法城,拔正法樹,毀禪定智慧,斷戒瓔珞,污染正道。時,彼天、龍、鬼神、夜叉、乾闥婆等,於諸比丘所生惡意,毀訾諸比丘,厭惡、遠離,不復相親,異口同音:嗚呼!如是惡比丘,不應於如來法中。

上面一段經文裡所敘述的事實,就是發生在拘舍彌這個國家。比丘們之間的爭鬥,原因是出自於大家不守戒律,貪圖利養所導致。而當時有一位很講戒律清修的羅漢,名叫修羅他。由於他為國王說法,引發了國王大規模的供僧行動。後來,修羅他被一個上座惡行比丘所殺害,遂引發了大規模的爭鬥和報復行動,最終導致了該國佛法的滅亡。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事實上在原始佛教時期,甚至佛陀尚且住世之時,佛教內部就由於見解與利益之爭,大家多有爭鬥。而且這種爭鬥,越到最後,就越呈現出表面化和白熱化的趨勢。最後,大家都平息不了紛爭,只好請世尊出面。佛陀抵達拘舍彌之後,就把舉國境內具有一定威望的比丘悉數召集起來——自然也包括那些爭鬥者在內,然後作重要講話(佛教一般稱「開示」,或「垂示」)。

佛陀在本經中,第一句話就告訴大家:「比丘!汝等莫共斗諍!」那麼為什麼不要斗諍呢?佛陀說了一頌:

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諍,是法可尊貴。

就是說如果用鬥爭的方法來解決鬥爭,那麼永遠也解決不了問題。怎樣做才是上策呢?就是要忍讓、忍辱,這才是各種解決方法之中最最尊貴的方法。

從這首頌當中,我們似乎可以領略到一些真理。聯繫到現實情形,當今有些西方國家高舉反恐大旗,主張以牙還牙,以武力全方位打擊恐怖份子。結果怎麼樣呢?恐怖份子是不是就徹底絕跡了呢?我看未必,他們只是暫時避開鋒芒,潛伏下來等待時機而已。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定會捲土重來。因此,最好的反恐法門,還是主張和平與忍耐為上策。中國有句古話,叫「冤冤相報何時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佛陀到拘舍彌國進行調解之後,效果怎麼樣呢?從經典中我似乎隱約地看到,效果其實並不怎麼好。僧團比丘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故在經文中,世尊在說了有關長壽王的故事後,「不悅可拘舍彌諸比丘所行威儀、禮節、所學、所習」,然後他說了一番頌,便「以如意足乘虛而去」。看來有些事情,並非人力所能解決。佛教講緣起,我想拘舍彌國的諍斗事件,也是該國佛法從此走向衰靡的主要因緣吧!(未完待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