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中阿含》(二十六)
(卷二十六)
一、師子吼經
說法地點:拘樓瘦的劍磨瑟曇
參加人員: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由於有信尊師、信法、信戒德具足、愛敬同道等四法,故有了四種沙門果,除此之外,別無沙門、梵志。如果欲達究竟,就應離欲、恚、痴、愛、受、無慧、憎、諍、二見,而得慧;欲斷四受(四取),當先除去無明。如無明已盡,明已生者,又再更受(取),不恐怖,斷因緣,而必證般涅槃。
關於「師子吼」,我們現在一般都用它比喻佛陀說法,成為對佛陀說法時的尊稱。我個人以為在原始佛教時期,「師子吼」三個字並非專指佛陀,佛弟子們在大眾或外道面前慷慨說法,也可以理解為「師子吼」。比如說舍利弗經常在大眾面前說法,有些心懷嫉妒的惡比丘就四處宣傳說:「舍利弗又在作師子吼啦!」意思是說舍利弗在眾人面前說法,潛台詞是說舍利弗尊者喜歡出風頭,好標榜。而《勝鬘寶窟經》對「師子吼」一詞的分析則更為到位,該經將「師子吼」分為三義:(1)謂比丘言行一致而無虛說,可謂「一諾千金」;(2)無畏說,謂闡揚妙法辯才無礙,無所畏懼,一謂勝人臨座而弘道綽然,二謂能令外道天魔驚愧懾懼;(3)決定說,謂依究竟理說究竟教,能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無不摧,正無不顯。由此經的解釋便可推知,在早期佛教期間,「師子吼」並非為世尊專用,而系大眾凜然說法之詞。
在這部聖典之中,佛陀在積極地鼓勵弟子們在異道面前作師子吼,從而顯正辟邪。在經中,佛陀將沙門分為四種,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沙門、梵志。佛陀為什麼作如此說?因為在他看來,沙門就是沙門,能稱作沙門的,必須符合四種標準。除此之外,當然不能被稱作沙門,而只能稱為「偽作沙門」,也就是假冒的沙門。
世尊接著對弟子們說:假如有異學對沙門的分類持有異議,說:「你們憑什麼把沙門分為第一至第四種呢,而別無其他種沙門?」那麼,作為比丘應該如何回答呢?
關於四種沙門的分類,此乃為世尊親口宣說,絕無虛假。因為世尊為世之至尊,他有知有見,覺悟了世間所有的真理。佛陀將沙門作四種分類,其依據就是所謂的「四法」。此「四法」分別是:
1、信尊師——即信佛,即教主;
2、信法——即信佛法;
3、信戒德具足——即信僧(講修持的僧人隊伍);
4、愛敬同道,恭恪奉事——即廣義上的佛弟子,不論其出家居家,均稱為「同道」。
那麼,是不是只有佛教奉行此「四法」呢?其實未必,比如像那些異學外道們,也同樣奉持「四法」。但是,二者之間的區別也是十分明顯的。比如說,第一,他們也信尊師,但並不是信佛陀,而是信奉他們教派的教祖;他們也有一套義理說法,也有自己的宣教隊伍以及護教人士。實際上,所謂的四法,從現代意義上來講,就是一切宗教所具備的四個要素特徵:教主、教義、教徒(分為僧侶隊伍和護法信眾二種,即出家眾與居家眾)。但是,佛教的四法與異學的四法,二者之間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二者最為顯著的區別,就是在於:一個是究竟之法,是解脫之法,另一個是有漏之法,不究竟之法。按照本經中的說法,佛教對於欲、恚與痴(即貪、嗔、痴)三大毒患,都會運用種種方法,力圖將它們滅除乾淨,從而達到不受它們半點束縛的境地。此外,對於愛、受、無慧、憎、諍、錯誤的知見等等病患,都要將它們滅除,不留一點餘地。而那些外道異學們,雖然他們也講修行,甚至奉行著極端的苦行,由於他們所尊崇的最高指導思想存在著致命的缺陷,因此他們無法獲得解脫,甚至根本不可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解脫。他們所信奉的尊師,是不究竟之師;他們所奉行的法,也是漏洞百出的法;他們所崇信的梵志沙門,也是根本沒有半點正知正見的沙門;他們的同道雖然也很有信念,然而由於他們的修持方法是顛倒的、不究竟的,因而他們也終將一無所獲。既然在修行上一無所獲,那麼也就無法解脫生死煩惱問題,雖然他們奉行著種種苦修的規矩,然而迎接他們的,仍將是生死苦海,茫茫無際。因此,經中對於異學外道們所信奉的「四法」進行總結說:
若信尊師者,彼非正、非第一;若信法者,亦非正、非第一;若具足戒德者,亦非正、非第一;若愛敬同道、恭恪奉事者,亦非正、非第一。
既然外道異學的「四法」既非正亦非第一,那麼,什麼樣的「四法」才能堪稱第一呢?就是佛陀的教法,因為佛陀的教法「於現法中施設斷一切受,施設斷欲受、戒受、見受、我受」,而此受則是從無明而生起,以無明為本。故而我們要找到它們的源頭,即從根本上滅除無明,達到有明。有明既生,則「不復更受欲受、戒受、見受、我受」;「彼不受已,則不恐怖;不恐怖已,便斷因緣,必般涅槃」,從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解脫。佛陀對弟子們說,這才是「正法」,才能有資格位居第一!
談到「正法」,我們總喜歡講「正法久住」。什麼叫「正法」?一般辭典里解釋為「真正的道法」。那麼,什麼樣的法才能稱為「真正的道法」呢?一涉及到具體對象問題,我想大家所給的答案就大相逕庭了。有的會說弘揚大乘自度度他的精神,就叫正法;有的則說斷除煩惱、了生脫死就是正法;有的人則會說念佛往生才是正法……反正每個人所給的答案都可能會有所差異。對於什麼叫「正法」的問題,我想大家總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是由於出發點不同,皆會有所側重。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八中佛陀對阿難所說的一段話:
「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渴愛想;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欲;夫正法者能斷生死淵流;夫行正法獲平等法。然此正法斷諸惡趣,尋此正法得至善處。夫正法者能斷愛網,行正法者從有至無,行正法者明靡不照;夫正法者至涅槃界。」
上面有關何謂「正法」這段話,值得我們去好好體會。(0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