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8/23

《蓮宗寶鑑》譯註 卷一之五

[原文] 孝養父母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無非佛行。欲得道同諸佛,先須孝養二親。故賾禪師云:「孝之一字,眾妙之門:佛語以孝為宗,佛經以孝為戒。」言中不昧口出戒光,直下分明頓開心地。 夫孝者,有在家之孝,有出家之孝。 在家孝者,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承順顏色以盡養生。 出家孝者,割愛辭親餐微契本,深入無為之理,上酬罔極之恩。趣解脫之要途,報慈親之捷徑。非但未來獲益,亦於現世成功。所以,如來子夜逾城,道圓雪嶺;盧能白金遺母,法繼黃梅。然而以法斷恩,應思報德;是以迦維省父,忉利寧親。至於貧乏無依,理合躬親給侍;是故畢陵迦起盡心之戒,忍大師有養母之堂,陳睦州織履供親,朗法師荷擔遊學。 然則出家者,以法味為甘旨,不忘返哺之心;以佛事為勤勞,未遺世諦之禮。非但一世父母,而多生父母皆報。不惟一身父母,而法界父母皆度。同登覺岸,豈止周公之配天?普示迷津,故逾考叔之純孝!出家之孝,其利博哉。如或因緣未和,父母不聽,宜盡在家之孝,勸修出世之因;若能即俗而真,亦有成佛之路,覬反嬰兒之行,無虧膝下之嚴;報雙親顧復之勞,致一乘圓滿之地。遂使在家菩薩行解無疑,出俗高人因斯可鑑。其有局於事佛,不能盡於事親,睹茲有感,於中可以克全其孝。 嗚呼!光陰易往,父母難忘,有親在堂,如佛在世。以此報親之德,圓成念佛之功。是知:父母喜歡則諸佛喜歡,此心清淨則佛土清淨。可謂:野色更無山隔斷,月光直與水相通。[消文] 孝養父母 在眾多的法門中,念佛是最重要的;在眾多的行門中,盡孝是最重要的。孝心就是佛心的體現,孝行就是佛行的實踐。所以說,想像諸佛一樣修行得道,必須先要做到孝養二親。長蘆賾禪師說過:"從孝這一個字,可以生出無邊的妙法。佛語以孝為根本,佛經以孝為規範。"賾禪師的話是真實不虛的,給我們後人以寶貴的訓誡;頤禪師的話直接了當,讓我們聽後頓開心地。 說起孝,有在家之孝和出家之孝的區別。 在家孝呢?指的就是如果父母疼愛自己,自己要歡喜地接受並終生不能忘懷;如果父母不寵愛自己,在親前盡孝也不能有怨言。看父母的臉色行事,不違逆父母的心意,在物質上和精神上讓二老得到滿足。 出家孝呢?出家修道者遠離雙親,應該盡心道業,布衣蔬食,參悟生死,深入法味,廣度有情;唯有如此,才能略報父母難酬之恩。為道出家只有早證解脫,才是報慈親的捷徑。不但雙親長久受益,也可以當世成就。因此,釋迦太子深夜出城,辭親修行,悟道於雪山;盧氏惠能銀兩全部交給母親,才遠赴黃梅五祖處求法修行。出家雖然是因法斷恩,但也應常思報養育之德。因此,我佛釋迦回迦毗羅衛國省父,到忉利天為母說法,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雙親生活貧乏,無依無靠,雖然身為出家人,也應該三餐起居親為照料;所以,畢陵迦盡心事親,弘忍大師寺中有養母之堂,陳睦州禪師編織草鞋供養雙親,朗法師挑著二老去遊學。 作為出家人,如果能夠在修出世法的同時,長存贍養雙親之心;在為法門盡力的同時,不失世孝之禮的話,不但今世父母,即使是多生父母的養育之恩也都可以報。不只是自己一人之父母,即使是法界眾生的父母之恩也都可以報。雙親與己,可以同登覺岸,這哪裡是周公的祭祀可以相提並論的呢?出家廣度自他眾生的父母,令天下父母共至蓮邦,這又哪裡是考叔的一己之孝可以相提並論的呢?出家之孝的利益是非常博大的啊!如果因為因緣不成熟的話,父母不允許出家,那麼就應該在家學佛行孝,勸二老修出世之因;如果能夠在不出塵世修成正果,也是同樣不可思議的。即可以在雙親的呵護下,常象嬰兒一樣受到關愛,也可以盡孝於父母膝下;既能報雙親賜身之恩德,又可以圓滿一乘的成就。本文的目的是為了使在家菩薩們能夠明白孝道,實踐孝行,同時也為了讓出家之人能夠借鑑。如果有出家者偏想著學佛,卻不能盡事親之心的,希望看到本文能夠有所感觸,從中克全孝道。 啊!光陰易往,父母難忘啊。有雙親在堂,就象如來住世一樣。希望以此上報親恩,圓成念佛的功德。所以說,父母喜歡則諸佛喜歡,此心清淨則佛土清淨。可謂:野色更無山隔斷,月光直與水相通。世出世法,暗合道妙啊!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