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興法師:法華經概要  


法華經概要

廣興法師

序說

《妙法蓮華經》可以說是在大乘佛教國家,特別在是中國、日本和韓國,影響最大、流傳最廣、讀誦書寫最多的經典之一,因此法華經的註疏也最多,其中以天台智者大師的法華三大部最為詳細,而且基於本經創立了天台宗,並遠傳日本。

一、歷史

據各種經錄記載,歷代所《譯妙法蓮華經》共有六種,現存者有如下三種:竺法護(Dharmaraksha)於西晉太康七年(286)譯出《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鳩摩羅什(Kumarajiva)於姚秦弘始八年(406)譯《妙法蓮華經》七卷、闍那崛多(Jnanagupta)與達磨笈多(Dharmagupta)於隋仁壽元年(601)重勘梵本,補訂羅什譯本名為《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七品。其中以正法華最詳密;妙法蓮華經最簡約,然流傳最廣,講解註疏,一般讀誦者即為此本。現大英博物館存有斯坦因(SirAurelStein)於本世紀初從敦煌拿來的古老的手抄本《妙法蓮華經》,這些經典抄於公元533~972年間,也就是隋唐時代。

羅什所譯《妙法蓮華經》原為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門品》中無重誦偈。後人將南齊?法獻共達摩摩提譯的《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闍那崛多譯的《普門品》收入羅什所譯,構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後又將玄奘譯的《藥王菩薩咒》編入,而成為現今流通的內容。

那崛多說他看到兩種原本,一種是用梵文寫在貝葉上﹔一種是寫在絲絹上,文字是卡拉斯(Kharashar),也就是羅什出生地龜茲國(Kuche)所用的文字。據說絲絹本比貝葉本要古老。兩種本子不同處很多,闍那崛多譯自貝葉本,而羅什譯自絲絹本。

此經的起源很早,據學者研究,大約產生於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但有的學者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認為產生於公元前二、三世紀。它是問世很早的大乘經典之一。首先,如在經中提到三乘歸於一佛乘的問題時,說此是甚深微妙難解之法,並且在講此經時,有比丘、比丘尼五千人等退出法會。從此可以說明,三乘皆可成佛的問題還在初期發展時期。

其次,在《大般涅槃經》、《優婆塞戒經》等經中提到《法華經》的名字,《大智度論》等論里曾引用其文。印度早有世親為作略解,稱《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二卷(菩提流支、曇林等譯)。我國自鳩摩羅什後,注釋者亦屢有所出,初有南朝宋代竺道生之《法華經疏》二卷,繼之有光宅寺法雲之《義記》八卷、智顗之《法華》三大部、吉藏之《義疏》十二卷與《玄論》十卷、窺基之《玄贊》二十卷等;其中,智顗且基於本經創立天台宗。

日本聖德太子注《義疏》以後,此經成為日本鎮護國家的三部經之一,古來即受到尊信。最澄於日本開天台宗後,該經更成為佛教教學之中心、新佛教之主幹,而支配日本佛教界。十三世紀日蓮宗專奉此經與經題立日蓮宗。現代新興的創價學會、立正佼成會和妙智會教團,都是專奉此經與經題為宗旨。本經之梵文本近時於新疆之喀什噶爾(Kashgar)等地發現,於一八五二年,法國學者布諾夫(EugeneBurnouf)自梵文譯成法文本出版。其後又有科恩(H.Kern)於1909年譯為英文,收在東方聖書第二十一冊。日譯本(梵和對照)。

二、譯者

鳩摩羅什(344~413,一說350~409)梵名Kumarajiva。也譯作究摩羅什、鳩摩羅什婆、拘摩羅耆婆。略稱羅什、什。意譯作童壽。羅什是東晉龜茲國(新疆疏勒)人,我國四大譯經師之一。父母俱奉佛出家,素有德行。羅什自幼聰敏,七歲從母學佛出家,遊學印度,參名師,博聞強記,譽滿五天竺。後歸故國,龜茲王奉為國師。十六國之一的前秦(352-394)苻堅聞其德行高尚,派遣大將軍呂光率兵迎之。呂光西征順利,遂迎羅什返國,然於途中聞苻堅敗沒,遂於河西自立為王,羅什乃羈留涼州十六、七年。在此期間,羅什學習並已精通華語,這也是為甚麼羅什所譯經典大都文字流暢,意理明淅。直至後秦姚興攻破呂氏,羅什才到達長安,時為東晉隆安五年(401)。姚興禮羅什為國師,居於逍遙園,與僧肇、僧嚴等弟子從事譯經工作。

自後秦弘始五年(403)四月,羅什先後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以上合稱三論)、《般若》、《法華》、《大智度論》、《阿彌陀經》、《維摩經》、《十誦律》等經論,有系統地介紹龍樹中觀學派之學說。其譯經之總數說法不一,《出三藏記集》稱三十五部,二九四卷;《開元釋教錄》則謂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自佛教傳入中國,漢譯佛經日多,但所譯大多文字晦澀,不與原本相應,羅什通達多種外國語言,所譯經論內容卓拔,文體簡潔曉暢,至後世頗受重視。所以羅什開一代經之新,史稱羅什以前所譯經典為古譯,羅什以後至唐玄奘前為舊譯,唐玄奘以後為新譯。其時,四方賢俊風從,羅什悉心作育,皆得玄悟。羅什一生致力弘通之法門,當為般若系之大乘經典,與龍樹、提婆系之中觀部論書之翻譯。所譯之經典,對我國佛教之發展有很大之影響;《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道生傳於南方,經僧朗、僧詮、法朗,至隋之吉藏而集三論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論》,而成四論學派。此外,所譯之《法華經》,肇啟天台宗之端緒;《成實論》為成實學派之根本要典;《阿彌陀經》及《十住毘婆沙論》為淨土宗所依之經論;《彌勒成佛經》促成了彌勒信仰之發達;《坐禪三昧經》之譯出,促成了「菩薩禪」之流行;《梵網經》一出,中土得傳大乘戒;《十誦律》則提供了研究律學之重要資料。

羅什門下有僧肇、道生、道融、僧叡、曇影、僧導等,名僧輩出,蔚成三論與成實兩學派。故羅什亦被尊為三論宗之祖。居十二年而入寂,時為晉義熙九年,世壽七十。或謂義熙五年示寂。又據梁《高僧傳》記載,姚興以羅什為聰明超凡之輩,不欲其無嗣,遂以十女逼令受之。元魏孝文帝曾至洛陽,遣使覓羅什之後嗣,委任以官爵。迨至隋世,關中鳩摩氏猶有顯者,或即羅什之後人。

三、本經的內容

本經的前二十一品和第二十五品《普門品》,每一品由兩部分組成︰散文和詩歌,而其它的六品無有詩歌。這裡的詩歌又是散文的重複,這是印度的一種文學體裁,主要是由於公元前三四世紀的時候,當時的佛經都是以口口相傳,這就需要大量的記憶,而詩歌是最好記憶的。後來由於可以背誦經典的長老越來越少,同時隨著文字的普通使用,佛教也採取用文字記載經典。佛經用文字寫下大約是在公元前一世紀的事了。

最初的經典是寫在一種叫做貝波羅的樹葉上,所以我們把它叫做貝葉經。目前在斯里蘭卡等上座部佛教國家,我們還可以看到這種經典。在斯里蘭卡,一百多年前寫成的貝葉經已經成了國寶了。直到四、五年前,斯里蘭卡的僧人又用同樣的貝葉寫完了一部南傳大藏經。

當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一開始佛經是寫在絲絹上的,而每一絲卷都有一定的長度,這就是我們的經典分成多少卷。後來由於戰亂等多種原因,許多僧人感到,用這種絲絹寫的經典很容易就被火燒毀,所以他們發起把佛經雕刻在石頭上,這樣就可以永遠保存。北京的房山石經就是由隋代的靜碗法師發起,經過一千多年的刻寫而完成的一部石經。

《妙法蓮華經》是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所說,當時來聽法的有大阿羅漢一萬二千人,復有學無學二千人,比丘、比丘尼六千人,諸大菩薩八萬人,還有無量無邊天神、龍王及其眷屬、夜叉、阿修羅、人非人等具來聽經。此時佛為說《大乘無量義經》,天雨眾華,普佛世界,六種震動。佛說經已即入無量三昧。第二品是本經的關鍵,也提出了本經的主張:即三乘歸一,也就是說,聲聞,緣覺和菩薩三乘最後都要成佛。佛從三昧定起,告知舍利弗,「只有佛與佛,才能徹底究盡地證悟諸法實相。」即人與人們所在的這個世界的真實情況。於是舍利弗三請,世尊說明開示入佛知見,佛法只有一佛乘,眾生皆可能成佛。佛說聲聞、比丘都是方便,並非究盡。此時諸阿羅漢比丘、比丘尼全部退出,唯諸大菩薩繼續聽法。

第三品,舍利弗聽佛授記,將於未來當得作佛,號為華光如來,國名離垢,所在國土,清淨莊嚴,安隱豐樂。於是舍利弗歡喜踴躍,並請佛為其它弟子授記。但是佛為宣說第一火宅喻,進一步說明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實,使其了解深意,去諸疑惑。

第四品中,須菩提,十迦葉等聞佛說法,歡喜無量,即以長者窮子喻,體現領會佛意,深信理解。第五品中,佛說三草二木,以喻眾生根機有別,隨其根機而為說法,而說第三藥草喻。

第六品,佛為四大聲聞授記,於未來世當得作佛:摩訶迦葉,號曰光明如來,國名光德。須菩提號曰名相如來,國名寶生。大迦旃延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大目犍連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國名意樂。第七化城喻品,然後佛開示道,佛昔為大通智勝王第十六王子時,演說此《妙法蓮華經》,並為說第四化城喻,以示方便,引入佛智。

第八品中,佛為富樓那,憍陳如等五百阿羅漢授記,說第五衣珠喻。

第九品中,為阿難等二千無學有學受記。

第十品中,佛為藥王菩薩宣說聆聽,隨喜,受持,解說《妙法蓮華經》的種種功德,乃至一念隨喜,皆得授受記,於未來世當得作佛。

第十一寶塔品,此時多寶佛塔從地湧出,多寶如來讚嘆釋迦佛解說《妙法蓮華經》。

第十二提婆達多品,此時佛又為提婆達多受記,未來當得作佛,號天王如來,文殊菩薩宣說法華,龍女獻珠而作佛。

第十三品,藥王,大樂說菩薩大眾以及已聞說《法華經》的羅漢眾等發願受持,宣說《法華經》,佛陀姨母得授記,於未來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耶輸陀羅,亦得授記,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

第十四安樂行品,此時佛告文殊,欲說法華,當得安住四法,即身離權勢等十事,口離說輕慢贊毀等語,意離嫉妒諂誑之過,修養自心,誓願令人住是法中,修攝自行,並說第六頂珠喻。

第十五從地湧出品,此時眾多菩薩與其眷屬從地湧出,向多寶如來與釋迦佛禮拜讚嘆,過於五十小劫,猶如半日。時釋迦佛告彌勒菩薩,此菩薩眾皆是佛於娑婆所化而發心者。

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佛應彌勒菩薩之請,為說久遠劫來早已成佛,但為教化眾生,示現滅度,說第七醫子喻。

第十七分別功德品,是說當時與會大眾聞法受益,後世受持,讀誦,書寫,講說此《法華經》,亦皆獲諸功德。

第十八隨喜功德品,佛告彌勒菩薩隨喜聽聞法華經之種種功德。

第十九法師功德品中,佛告常精進菩薩關於受持、讀誦等五種功德。

第二十常不輕菩薩品,佛告大勢至菩薩,佛於過去世中為常不輕菩薩時之常不輕慢他人的行為,和受持《法華經》的故事。

第二十一名如來神力品。此時佛於眾前以神力故,現無量無數色光,遍照十方世界,屬諸菩薩於如來滅後,應對法華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

第二十二品,佛以右手摩大眾頂,並囑咐受持廣宣此經,而後大眾,歡喜奉行,各還本土。到此本經似乎已經終了。而且從第二十三品,除普門品外到最後,各品中都無重誦。

第二十三藥王菩薩本事品,佛告宿王華菩薩關於藥王菩薩往昔聞法供養日月淨明德佛的本事,並說受持法華和藥王本事的功德,以及命終往生安樂。

第二十四妙因菩薩本事品,佛告德華菩薩,妙因菩薩於過去供雷音王佛的因果和處處現身宣說法華的本事。

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為無盡菩薩解說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因緣,名稱作用和三十二應普門示現等功德。

第二十六陀羅尼品,藥王菩薩,勇施菩薩,毗沙門天王,持國天王,羅剎女等各自說陀羅尼,擁護受持讀誦法華經者。

第二十七妙莊嚴王本事品,佛說妙莊嚴王往昔為其二子所化的本事。

第二十八普賢菩薩發願品,普賢菩薩問,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法華,佛告成就四法:為佛護念,植眾德本,入正定聚,發救眾生之心,當得法華,普賢白佛,凡持此經者,必得守護。

四、法華七喻

在本經中,佛陀為了教導眾生,運用了七個譬喻來說明深奧的大乘教義。這七個比喻的內容如下。

(一)火宅喻,出自譬喻品。故事是說,一富豪有一大宅,年久失修,一天突然大火燒起,但是長者的孩子們正在大宅內玩樂嬉戲,眼看火就要燒到孩子們,但是長者再三誘導,孩子們都不聽他的話,還在裡面玩樂。於是長者想出一個辦法,對孩子們講到:「門外有羊車、鹿車和牛車,任你們遊戲,孩子們快出去拿。」聽到長者的話後,孩子們迫不及待的向外衝出火宅,這時孩子們脫離了危險,長者給每一位孩子一輛上等大車。這個事中的火,比喻五濁、八苦等;宅,比喻三界。謂三界之眾生為五濁、八苦所逼迫,不得安穩,猶如大宅被火所燒,而不能安居。長者比喻佛陀,以種種方便來引導眾生出離火宅。

(二)窮子喻,出自信解品。某大富長者有一子,從小離家出走,流浪在外,生活非常貧困。有一天他流浪回到了家鄉但不認識,而其父認出了兒子,於是叫他回家,但兒子以為長者要抓他,於是拔腿就跑了。長者經過很多手段才把兒子請回來,並一再善意引導,最後才使兒子認識了父親。這裡窮子喻二乘之人無大乘功德法財(即六度萬行)得以莊嚴,猶如貧窮之子,缺乏衣食之資以活身命;長者比喻佛陀,以種種方便令除煩惱,增上其心,然後教後以大乘智,即以佛道化度聲聞,令回小向大。

(三)藥草喻,又作雲雨喻,出自藥草喻品。藥草,比喻三乘人之根性。草有小草、中草、大草三種,依次比喻天人、聲聞緣覺、藏教菩薩。藥草雖有大中小之不同,若蒙雲雨沾潤,皆能敷榮郁茂,治療眾病。以喻三乘之人,根器雖有高下之別,若蒙如來法雨潤澤,則能成大醫王,普度群生。

(四)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故事說有一隊人從一險道前往求寶,但是由於疲勞艱難,半路上大家起了懈怠後退的念頭,要想返回,於是引隊的導師就對大家講,「前面有一大城,我們可以去休息,然後再作打算。」當大家在大城中休息而恢復精力後,導師說:「剛才的大城只是化城而已,寶藏就在前面,我們馬上就要到了。」比喻二乘人初聞大教,中即忘失,而流轉生死;故世尊(導師)權設方便,而設化城──阿羅漢,令其先斷見思煩惱,而暫證真空涅槃,以為蘇息,而後至於究竟之寶處。

(五)衣珠喻,又作系珠喻。出自五百弟子授記品。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親友以寶珠繫於其衣中,而其不覺知,流浪他鄉,自受貧苦。後經親友告知,乃得寶珠,衣食受用無極。以喻二乘之人,昔於大通佛所,曾下大乘之種,然為無明所覆,未能覺了,後由如來方便開示,乃得證大乘之果,利樂無窮。

(六)髻珠喻,又作頂珠喻。出自安樂行品。如轉輪聖王於戰爭勝利後,贈與眾臣金銀、琉璃、象馬車乘,但唯有自己頭頂上的明珠不作賞物。這裡輪王比喻如來;髻比喻二乘權教;珠比喻一乘實理。珠在髻中,猶如實理為權所隱。此謂如來於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授記二乘而得作佛,猶如輪王解髻中之珠,以與功臣。

(七)醫子喻,又作醫師喻,出自如來壽量品。一天,某位良醫因有事故,遠至異國,孩子們誤飲了他的毒藥,毒性大作,以至心神錯亂,痛苦不堪。這時父親由外地歸來,飲了毒藥的兒女們非常歡喜,希望父親能實時救治他們。

父親見孩子們及其痛苦,立即依照處方,調配最好的藥草令們服食,並說「這是上等的良藥,色香味具足,飲了此藥,你們的痛苦很快就會解除。」但是他的這些兒女由於中毒太深,而失去了分辨能力,因此不肯服藥。父親心想:「這些孩子們太可憐了,毒氣攻心,神志顛倒錯亂,雖見我回來歡喜,但給他們好藥而不肯服用。現在我應當另設方便,使他們能服下這些良藥以根除他們的痛苦。」於是長者對兒女們說:「我已衰老,離死期不遠,這些良藥留在家裡,你們可以自已取來服用。」交待後長者就外他國遠遊。

稍後,長者派人回國通知諸子:「你們的父親已客死他鄉,他再也不回來了。」兒子們聽到這個惡耗,非常悲傷憂慮,心想:「若父親仍在人間,定會救護我們,現他已離我們而去,讓我們無依無靠。」由於悲傷終於醒悟,於是想起了父親曾給留下的良藥,果然色香味美,立刻取而服用,毒病得以全愈。父親得知孩子們病都好了,不久就回家了。

這裡的醫師,比喻如來;孩子們,比喻三乘人。謂諸子無知,飲他毒藥,心即狂亂,其父設方便,令服好藥,以治其病。此喻三乘之人信受權教,不得正道,如來設各種方便,令服大乘法藥,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醫師比喻如來;子女比喻三乘人。謂諸子無知,飲他毒藥,心即狂亂,其父設方便,令服好藥,以治其病。比喻三乘之人信受權教,不得正道,如來設各種方便,令服大乘法藥,速除苦惱,無復眾患。〔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

五、本經的特色

一.諸經之首:

《妙法蓮華經》是歷代受持讀誦最多的經典,正如唐.道宣律師所講,「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群箱四百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所以在《大正藏》五十一冊收編了,唐代七世紀中,藍谷沙門惠詳撰寫的《弘贊法華傳》和八世紀中期,僧詳又撰寫的《法華傳記》兩書。前者記載了一百二十九位,後者記載了一百八十位書寫、受持、讀誦和講說法華經的比丘、比丘尼,以及男女居士。特別是後者,記述有關《法華經》之由來、傳譯及靈驗等事非常詳細。全書分為十二科:部類增減、隱顯時異、傳譯年代、支派別行、論釋不同、諸師序集、講解感應、諷誦勝利、轉讀滅罪、書寫救苦、聽聞利益、依正供養等。

文中援引諸典,包括有《大智度論》、道生《法華義疏》、《西域傳》等二十餘種。與上述兩書性質相類之著作,還有宋代宗曉所撰《法華經顯應錄》、清代周克復所撰《法華經持驗記》、高麗了因所撰《法華靈驗傳》各二卷,三書皆收於《卍續藏》第一三四冊。由此可見《法華經》於我國佛教史上之地位與影響。直到現在還許人在受持讀誦本經。明代蕅益大師說:「此一部經乃如來究竟極談,具明施設一代時教所以然之線索,如家業之有總帳簿,如天子之有九鼏也。」西方人把此經稱為佛教的聖經。

雖然我們把《法華經》說成是諸經之首,但是這並不表示《法華經》就比其它經典優勝,而超過其它經典。佛陀所說的每一部經典,都是針對不同的聽眾,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因緣而說。比如,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佛陀就講一些如五蘊皆空,諸法無我等帶有哲學性的佛教基本教義,但是對於文化程度比較低的人,就講布施升天等,或者用故事,比喻等來說明佛教的義理。但是,不論是那一部經典,它們都是一樣的、平等的,沒有甚麼高下、好壞、善惡之分。我們不能人為地把佛陀所說的經典分別成好經或不好的經。我們只能說,這部經對我們本人來說適合,我喜歡這部經。所以《法華經》之所以流傳這樣廣,有這麼多人讀誦,都是眾生的偏好,執著而已。

二.燃身供佛:

讚嘆燃身供佛的經典,《法華經》可能是第一經。在本經第二十三品《藥王菩薩本事品》中,佛在宿王華菩薩的請求下,演說藥王菩薩的本事。藥王菩薩於過去生中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時,以種種華香供養日月淨明德如來,而後又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於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飲食諸華香油,並以各種香油塗身,然後燃燒自身,用以供佛。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死後,又於來生中燃燒雙臂供養日月淨明德如來。但是到此經中講道:「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教化我者,而今燒臂,身不具足。』」於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以神通力故,使雙臂自然還復。可見,經中雖然讚嘆燃身供佛的功德,但也不願學佛之人因學佛信佛而變成殘疾人。因此經中接著以種種譬喻講述了受持法華經的功德大於其它所有功德,「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

《法華經》大約出現於公元前一到二世紀,而根據內容來看,第二十二品應為其最後一品,因為在第二十二品中已經講道,諸大菩薩聽佛講《法華經》後歡喜奉行,並各還本處。可見本經到此已經終了。

所以以後的六品可能成立的時間較晚,可能是後加的。同時從內容看,第二十三品成立的時期,可能正是燃身供佛的思想盛行的時期,但是對燃身供佛這一事件本身,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會使人六根不全,有失威儀。也許就是由於這一原因,其它的大乘經中很少再提到燃身供佛之事。如果從原始佛教的教義來看,佛教是不贊成燃身供佛的。因為佛教最基本的教義是以慈悲為懷,學佛之人不但不應當損害一切有生命的眾生,同時也不能損害自已,因為自已也是有生命的眾生之一。而且佛是慈悲的具體表現,佛不可能忍心看到他的弟子,為了供養佛而獻身。

三.慈悲教化:

本經籍由各種比喻,巧妙地顯示了佛陀的慈悲教化,使深奧的大乘義理表達得十分明白。最著名的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七個比喻,稱法華七喻。在這七個比喻當中,第一,火宅喻中的長者比喻佛陀,諸子就是眾生,火宅比喻三界;第二,窮子喻當中的父親就是佛陀,窮子就是眾生;第三,藥草喻當中的雲雨比喻佛陀的法雨,草木花卉等植物就是眾生;第四,化城喻中的導師就是佛陀,大眾就是眾生,化城比喻阿羅漢果;第五,衣珠喻中的親友比喻佛陀,酒醉的人比喻眾生,藏在衣服中的寶珠比喻人人都有佛性;第六,髻珠喻中的轉輪王就是佛陀,民眾是眾生,髻珠比喻法華經;第七,醫子喻中的父親比喻佛陀,諸子比喻眾生。

在這七個比喻當中,都表示佛陀運用了種種方便來救度他們,不論眾生是多麼愚昧、無知、固執、頑皮,佛陀從來都沒有放棄過他們,就連一念懈怠之心也沒有。這些都表示了佛陀的慈悲。

六、教義

一.三乘歸一:

本經認為小乘佛教各派過分重視形式,遠離佛陀教義的真實義理,故為把握佛陀之真理精神,乃採用詩、譬喻、象徵等文學手法,以讚嘆永恆之佛陀。稱釋迦牟尼成佛以來,壽命無限,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重點在弘揚「三乘歸一」,即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歸於一佛乘,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以為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小乘佛教認為,修行的最高目標是成阿羅漢果,獲得解脫。而本經則主張,三乘都應以成佛為目標,這才是佛陀說教的真實思想。佛陀解說修證阿羅漢果只是方便施教而已,是為了引導那些根基淺的二乘人而說,而最終的目標還是證成佛果。本經認為「三乘歸一」這一主題非常深奧,於是運用各種譬喻、象徵來說明。本經用化城喻來進一步闡明,修證阿羅漢果只是方便,並非究竟,證得佛果才是無上圓滿。

二.如來久遠成佛:

小乘各派雖認為釋迦牟尼有大智慧型與德行,但是釋迦牟尼還是誕生於北印度,二十九歲出家,經過六年苦修而成道,在人間說法四十五年,於八十歲入滅。入滅之後佛陀就不存在了。而本經的《如來壽量品》則說,佛陀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佛陀恆常以種種方便隨類教化,常住不滅。也就是說,佛陀在娑婆世界成佛,是為了救度眾生,應機設教而已,所以只是方便示現而已,實際上佛陀於無量劫之前早已成佛。換句話說,佛陀是永恆的,常住不滅的。如果說佛陀早已入滅,不在人間了,那麼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就會感到失望,所以《法華經》中一再強調,佛陀是永恆的,常住不滅的。

為了說明這一道理,《法華經》中舉了個醫子喻,醫師比喻如來;子女比喻三乘人。謂諸子無知,飲他毒藥,心即狂亂,其父設方便,令服好藥,以治其病。比喻三乘之人信受權教,不得正道,如來設各種方便,令服大乘法藥,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三.由信成佛:

常不輕菩薩因聽本經而不生疑惑故,能夠疾成佛道。《常不輕菩薩品》中講,常不輕菩薩相信每一人都能夠成佛,所以他每見到一個人,他都會講:"我深深地尊敬你們,不敢輕慢,因為你們都行菩薩道,將來都要成佛。"由於他的感化,接近命終的時候,忽聞威音王佛在空中為他講說《法華經》,於是他當時就證得六根清淨而成佛。

第十法師品中亦講,過去諸佛於佛滅度後供養舍利,建築塔廟,莊嚴佛像;或以歌唄讚頌佛德,乃至以華供佛,一禮拜,一合掌,一舉手,一稱佛號,乃父一念隨喜都能長養善根,增長福慧,共成佛道。這是顯示聿信而成佛道。

四.皆可成佛:

本經所宣揚的宗旨是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在早期的《四阿含經》中,提婆達多,即佛的堂弟,被描寫為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因為他與當時摩揭陀國的王子共謀害佛,出佛身血,分裂僧團,犯了許多不可赦免的罪行。但在本經第十二提婆達多品中,佛陀敘述過去生中,為國王時,勤求《妙法蓮華經》,最後於仙人處求得此經。而此仙人並非他人,正是提婆達多。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釋迦牟尼佛修成六波羅密,最後成道。所以佛陀為提婆達多授記,將後成佛名為天王如來,世界名為天道。

於同一品的後半部分,本經又講了龍女成佛的故事。正如經中所講,在早期經典中,認為女身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而且釋迦牟尼佛曾講,令女子出家,正法減少五百年。但在本經中,為顯示女子也可以成佛,龍女向佛獻寶珠後,「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但在《維摩經》中進一步講道,男女只是現象而已,而實則完全一樣,為證明這一點,龍女菩薩運用神力使自已由女身變成男身,使舍利弗由男身變成女身,然後使其恢復本來形象。

這裡體現了大乘佛教的菩薩精神,以慈悲為本的廣大心懷,就是早期佛教所嚴厲批評的,十惡不赦的提婆達多也可以成佛;女子也可以即身成佛。所以本經所宣揚的是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七、受持利益

受持《法華經》有許的利益,在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與法師功德品三品中講的很清楚,可以得到六根清淨,相貌端正圓滿,人所樂見。所以大藏經中有《弘贊法華傳》和《法華傳記》兩書記載了許多書寫、讀誦《法華經》的靈驗事跡。現在就這兩本書為主記述幾則。

隋唐之際有一位僧人名法愛,從小出家,但不能行苦行,經常誦《法華經》。法愛為避戰亂而北上,途中被五賊所獲。這五個賊準備吃飯後來殺法愛。當五賊吃飯的時候,法愛見機便逃跑出來,向北直走來到一大樹下而隱藏起來。五賊吃飯後不見法愛,於是一直追來。五賊來到大樹下,但就是看不見法愛,於是一直往北追去。等五賊走後,法愛來到一樹林中而隱藏,這時他看到有兩隻老虎臥在那裡,並且回頭看他。這時法愛非常恐慌,對兩虎講道:「二位檀越,我被賊所追逐來到這裡,願請兩位檀越救護。」於是兩虎跑出林外大聲吼叫起來。五賊聽到老虎的吼叫便退散了。此時法愛再往北行就遇到了他的同道而得救。

又於唐末,有泉州人名嚴恭,家富有財,而無兄弟,父母甚愛嚴恭,所求必滿其願。一天,嚴恭求父母與五萬錢去揚州購物,父母便與之。嚴恭乘船而下,於離揚州十數里江中,逢一船載龜到市場而賣,嚴恭悲憫龜將死去,於是問賣龜人多少錢一隻,共幾隻。賣龜人回荅道,其龜大每隻一千錢,共五十隻。嚴恭荅道,「我有錢五萬,正好買你的五十隻龜。"嚴恭買到龜後便放入江中,空船去了揚州。而其賣龜人在回家的途中因船沉沒而死。就在當天,有五十人來訪問嚴恭的父母,並說嚴恭請他們把五萬錢帶回來交給父母。嚴恭的父母以為嚴恭死了,非常擔心。問五十客人,都說嚴恭健在。一個月以後,嚴恭從揚州回來,父母大喜,問嚴恭為何把錢請人帶回,嚴恭回荅說並無此事。父母所說五十人來訪的日期正是嚴恭買龜那一日。於是嚴恭和父母開始信佛並誦《法華經》,同時請人書寫《法華經》一百部。後來嚴恭生了重病,由誦法華故而得病癒。於是便請多人書寫法華經一千部。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