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慧淨法師: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時間:2018/2/4 作者:宗聞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2016年7月9日慧淨法師講於圓光佛學院假日佛學班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請放掌。

聖淨難易自他正雜圖表

這一張表格,主要都是依據我們這個法門的經論與祖師的傳承來製作的,這樣的表格一般人很少看到,如沒有經過解說的話,也許會難以理解或產生誤會。

譬如第一個表格「出三界」。在聖道門底下就列出「下墮」、「輪迴」,會讓人家誤解寫這個表格的人,到底懷著什麽心?知見正不正確?怎麽修學聖道還會再下墮?

我們都知道,輪迴沒有脫離的話,難免會下墮,因為還在輪迴當中,所以印光大師就說:「修行用功,原為了生死。」修行用功,是為了什麽?為了了生死。並不是為了學佛而學佛,也不是為了出家而出家,或是為了研究佛法而研究佛法,他都有一個根本目的,就是「了生死」。

印光大師又說:「生死不了,危險太大」。如果生死輪迴沒有了斷的話,危險就大的不得了,為什麽?他說:「輪迴未出,難免墮落。」六道輪迴還沒有出離,難免某一生某一世就會墮落了,這理念也是我們這個法門傳承的教理之一。

善導大師怎樣勸導我們?他說我們要看清自己。看清自己什麽呢?看清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是一個常沒常流轉的凡夫。「常沒」的「沒」就是沉沒在水底下,指三惡道,如果「浮」,是浮出水面。把整個六道形容是一個大海,三惡道是在水面下,人天是在水面上,我們是「常沒」,常在水面下三惡道輪迴的凡夫,雖然累積很多的因緣今生今世才難得出生為人,可是一旦失去人身的話,什麽時候還會再生而為人,就不曉得,就萬劫難復了。像這樣的內涵必須經過解說,不然這一張表格拿出去讓人家一看的話,就會被批判了。

再看第二個表格「佛法──菩薩道」佛法有聲聞道跟菩薩道,我們這個法門是菩薩道。所謂菩薩道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經過起碼三大阿僧只劫而證佛果,所以菩薩道就是成佛的道路,也就是大乘法門。大乘法門底下有「難行道」,它要勤行精進,要經過「諸、久、墮」。「諸」就是諸種法門,六度萬行的意思,「久」就是最起碼三大阿僧只劫,而且必須一路上只有前進沒有退轉,如果退轉的話那就很渺茫了,「墮」是指有可能會退墮。「陸道步行」,形容難行道為陸道步行,譬喻為苦。這幾段話都是龍樹菩薩《易行品》裡面的觀點。

左邊「易行道」,「易」就是容易。「易行疾至」,容易而且快速到達;「一、速、必」,因為只要「專一」稱念阿彌陀佛,「速」就是今生今世就了脫生死輪迴,「必」是百分之百的,而不是不定;「水道乘船」,龍樹菩薩說我們這個法門就好像水道坐船,它本身是「樂」。

龍樹菩薩把所有的法門判為「陸道步行──難行道」、「水道乘船──易行道」,難行道勤行精進,要精進修六度萬行,所謂難行能行,難捨能舍,難忍能忍。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人家需要你的錢,你就要布施;需要你的房子,你也要布施;甚至需要你身上的器官,你也要布施。為什麽?因為你是一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難道這一點也做不到嗎?也不能舍嗎?這樣還算行菩薩道嗎?所以是不容易的。

如果是淨土法門的話,它是「易」,這個「易」是容易、簡易。容易是念佛大家都做得到,簡易是所念的是南無阿彌陀佛,頂多是六個字或四個字,不會念的話,念「佛」一個字也可以,或者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中的任何一個字,阿彌陀佛就知道了,所以本身是簡單而容易的「易行道」。而且「疾至」,快速的,快速到什麽程度?如果現在斷氣,現在就到極樂世界去了,就這麽快。「一」就是指專一念這句名號,「速」就是今生,「必」就是必定。

像這一種教理,隋唐時代的大德們可以說不了解,因為他們不是學這個法門的,他們是學各種經論然後以各種不同經論的觀點拿來解釋彌陀淨土的,只有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可是善導大師這一些著作包括道綽的《安樂集》、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著》,在唐朝末年就在中國失傳了,導致從北宋到明清、現在,凡解釋淨土法門的都是依照其他宗派的教理來解釋,比如依天台教理解釋為天台的淨土,依華嚴教理解釋為華嚴的淨土,依禪的教理解釋為禪的淨土,由之衍生了禪淨雙融,禪淨共修的思想,經過這樣混雜,淨土的教理就不純粹了。看起來好像各宗各派的人都在學淨土,也都在念佛求往生極樂世界,淨土法門太博大了,學的人太多了,可是淨土的教理已不純粹了,因為少了善導大師這一脈的純粹淨土教法。

如果我們了解歷史,看一看北宋以來這幾位研究淨土的大師,有誰引用到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的著作?沒有,有的話就只有北宋時代的元照大師。

元照大師本來也不是學淨土,因為他認為到極樂世界去享樂,太拙劣了,應該到三惡道,尤其是要去地獄度眾生才是發大心,所以他學的是觀心的法門、禪定的法門,他的目標是生生世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尤其是希望到地獄去度眾生。

有一天他生病了,病得很痛苦,讓他想要觀想也觀想不起來,整個身心只有「苦」一個念頭,其他念頭都生不起來,那個時候他就反省了,如果我這樣去世的話,我到哪裡去?我一定要人家救,怎麽能夠救人呢?那個時候大心發不起來,觀想也觀不下去,只有「怎樣讓病能夠好,讓身心不痛苦」這個念頭。幸好後來他的病好了,好了之後他對以前自己的錯誤觀念大大的反省,也大大的懺悔。

之後,看智者大師所寫《淨土十疑論》(《淨土十疑論》有十章,每一章都在解釋一般修行人對淨土種種的疑惑)第一章,大意是說:一個還沒有斷煩惱的人就發大心,要在娑婆世界示現救度眾生,這是說空話,是不可能的。好像一隻鳥剛出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在天上飛,必須先在樹枝間慢慢鍛鏈;也像嬰兒剛生下來,是不可能馬上能夠走路、跑步的,要一步一步來。我們貪瞋痴的凡夫,要在娑婆世界救度眾生,也是要一步一步先斷我們的貪瞋痴,破了無明,證得無生法忍之後,才有能力資格在六道輪迴裡面救度眾生。自己生死沒有解脫,就沒有力量讓別人解脫生死,自己在苦海之中浮沉掙扎都沒有力量游上岸邊來了,怎麽能夠普遍救度在海中浮沉的大眾呢?那是不可能的。

元照大師看了這樣的說明,更加肯定這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就轉修淨土,並註解《觀經》,也撰寫有關淨土方面的書籍。

他有受到善導大師的影響,但是影響的地方非常少,因為善導大師《五部九卷》在唐朝末年就失傳了,但有一部《往生禮讚》沒有失傳,《往生禮讚》被唐朝的智昇大師收在他所編輯的《集諸經禮懺儀》裡,《集諸經禮懺儀》上下都有引用善導大師的《往生禮讚》。《往生禮讚》有寫到「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另也寫到念佛正行、雜行諸行的優劣相比,在他的著作當中有引用兩、三段,也引用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的「玄義分」。

顯示《觀經四帖疏》雖然不存在了,但它裡面的「玄義分」可能某部分還是流傳下來,但流傳下來看到的人不多,在北宋時代只有元照大師看過,而且也只引用短短几句而已。

還有跟知禮大師是同門師兄弟的慈雲尊者,在他的著作里也有提到善導大師及大師的著作,所提到的也是片段不完整,雖然他曉得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可是對善導大師有什麽著作,那些著作對淨土法門有什麽重要性,他是完全不知道的。

所以在那個時代,凡是解釋淨土的都是依照他們所學的宗派思想來解釋,最典型就是天台宗,天台宗所解釋的《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是以天台的教理來解釋,自然而然的,這樣的淨土就不純粹了。所以現在你們如果聽到其他的人講淨土,肯定都是參摻雜了其他宗派教理的淨土,是不純粹的淨土,不是天台的淨土、華嚴的淨土、禪的淨土,就是密宗的淨土。

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善導大師的著作失傳,什麽時候回歸到中國?清朝末年楊仁山居士在南京設一個金陵刻經處,他跟日本的教授學者熟,曉得我們中國很多經論、各宗各派的著作,都散失不存在了,但在日本有完整保留,所以請對方把我們所缺少的、佚失的各宗各派的著作寄過來,包括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的書也寄過來了,楊仁山居士就把這些書刻字、印刷、流通。可是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年間,是一個悲慘的年代,到處都有戰爭,八國聯軍、日本侵華、八年抗戰還有國共戰爭,一直到國民黨政府退到台灣來,戰爭依然頻仍,甚至十年的紅衛兵在整個大陸把寺廟拆掉,把出家人趕出去還俗,燒毀經書,銅鐵做的佛像拿去鑄鐵,所以了解善導大師著作傳承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我是到了日本才了解有這個法,回到台灣之後就把它慢慢編輯在一起,編印流通的時間也只是短短一、二十年的事情而已,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一般人所聽到的淨土法門應該都是以天台、華嚴、或禪密來解釋淨土,能以善導大師這一個法脈來解釋的,應該是不多,除非他有參考到我們所出的這一套書,但如果沒有專精研究的話,恐怕也難以精純。

這一些表格很清楚,大家看了就知道,不過所謂聖道門、淨土門有一個比較簡單可以理解的定義:聖道門就是聖人的根機,淨土門則是聖人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惡人也好,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到的,這叫淨土門。

聖道門必須是上根利器、聖人的根機,生生世世在這個娑婆世界苦修,直到證悟聖果,這叫聖道門;淨土門是往生彌陀淨土,在彌陀淨土成佛,所以叫淨土門。也就是說淨土門以今生往生彌陀淨土為目的,聖道門以累生累世在娑婆世界不斷地修行,直到成就、超凡入聖為目的。

聖道門的方法是修八萬四千法門,所謂三學、六度、三福、六和、十願王通通都要修,這叫聖道門;淨土門定義就是「易」,是靠彌陀的力量,所以是「他力」的法門,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功能都在裡面,為什麽?因為這句名號稱為萬德洪名,八萬四千法門的無量功德都在萬德洪名裡面了,只要我們稱念名號,等同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

這兩個法門比較的話,聖道門是靠自己的力量來苦修,但如自己的貪瞋痴都不能降伏,戒定慧都不能清淨,那還有什麽?除了罪業就什麽也沒有了。念佛,則是專一靠這一句名號,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阿彌陀佛因地發願時,是以無生法忍以上七地到九地的境界為我們發了四十八大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完成這四十八大願,然後把這一些功德通通容納在名號裡面,無條件送給我們,我們只要稱念這個名號,就等同領受彌陀的所有功德了。

我們凡夫的功德跟彌陀的功德,能比嗎?不能比。如同地跟天也不能比,因為彼此是完全不同的領域,所以不能比。佛所說的是真實的,是成佛的,我們所做的是虛假的,怎麽能比呢?兩張鈔票,一張是一千元假鈔,另一張是一百元真鈔,能比嗎?千元是假鈔,連一毛錢的價值都沒有,一百元雖少,卻是實在的一百元。

我們眾生再怎樣修,只要還沒達到三輪體空,都是有漏的,所以曇鸞大師說是「虛假之行」、「有漏之善」,不是真實的功德。善導大師也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眾行」,指凡夫所修三學與六度萬行,這一些雖然都是善根福德,但跟念佛比,是完全不能比較的。善導大師用「全非比較」,文字雖然很短,但是意義非常清楚,而且沒有模稜兩可。

這樣我們修行的話,要選擇什麽?當然要選擇「易行道」,選擇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因為自己的力量可靠嗎?(不可靠!)自己有什麽力量?除了業力以外,哪有什麽力量!有一首偈說:「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有什麽?只有「業」。「業」就是指行為,行為有善的、有惡的,我們惡多善少,所以「唯有業隨身」,而且多的是惡業,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這一些表格大家可以自己看,背面也有表格(「善導與諸師釋義之異」)也順便解說一下。

善導與諸師釋義之異

聖道諸師與善導大師之釋義約有二十之相異,舉其八如下。

聖道諸師

善導大師

一、以十六觀全體為定善,

三福為散善。

一、前十三觀為定善,

後三觀為散善。

二、序、正、流通之三分說。

二、序、正、得益、流通、

耆闍之五分說。

三、以觀佛三昧為經之宗體。

三、約要門以觀佛三昧為宗,

約弘願以念佛三昧為宗。

四、定善散善皆韋提致請。

四、韋提致請唯在定善,

散善是佛自開。

五、視九品之機類通於凡聖。

五、以九品為凡,

特以下品為惡凡夫。

六、視韋提為聖者。

六、視韋提為實凡夫。

七、視彌陀身土為應身應土。

七、視彌陀身土為報身報土,

此報土是凡夫往生之土。

八、釋尊付囑定散二善。

八、釋尊付囑弘願念佛。

《觀無量壽經》在隋唐時代很多大德都有註解,但跟善導大師不一樣。善導大師比較後期,淨影寺的慧遠大師、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三論宗的嘉祥大師,都是隋朝的人,善導大師是唐初的人,善導大師是看到他們所寫的有錯誤,才寫《觀經四帖疏》來糾正,不同的地方大概有二十個地方。在這裡略舉八個。

第一、聖道諸師「以十六觀全體為定善,三福為散善。」。就是說十六觀全體都是「定善」,只有三福才是「散善」。

十六觀包括前面的十三種及後面的三種,前十三種是息慮凝心入定觀想,最後的一種是「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三觀。很顯然的這三品是罪惡凡夫,既不是世間的善人,也不是佛法里修行的善人,跟「定」一點也扯不上關係,所以判為「定善」是錯誤的。至於三福是「散善」,那是對的。

善導大師判「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因為前十三觀必須要入定,後三觀三福九品,當然是「散善」。

第二、聖道諸師「判序、正、流通之三分說。」

古代道安大師將每部經典分為「三分」:「序分」、「正分」、「流通分」,這三分被定調下來,以後的人就把所有的經典都劃分為「序、正、流通三分」。

可是善導大師認為《觀經》不只是三分,還有「得益分」、「耆闍分」。

「得益分」就是說,韋提希夫人在聽聞佛陀說這個法的時候,已經得到了「無生法忍」,這當然是凡夫的「無生法忍」。真正的「無生法忍」是斷煩惱、破無明,若凡夫貪瞋痴還在,怎麽能夠稱為「無生法忍」?是的,因為是「得」不是「證」。就是說「無生法忍」是韋提希夫人經過釋迦牟尼佛的加持,看到彌陀的依正二報,看到彌陀的慈悲示現,曉得彌陀的主動、積極、平等、無條件的救度,她領悟到阿彌陀佛是救度的佛,所以很歡喜地信受,以這個歡喜、信受的領悟作為「無生法忍」。所以她這個「無生法忍」只是假借一般聖道的名稱,但是內容是完全不一樣的。

「耆闍分」:佛陀在皇宮裡說了《觀無量壽經》,回到靈鷲山(耆闍)之後,阿難尊者又跟大眾覆誦一遍,所以又多一分。

第三、諸師「以觀佛三昧為經之宗體」:就是以「觀佛三昧」作為整個《觀無量壽經》的宗體。宗體就是內容、方法、目標。

善導大師則說不是這樣,《觀無量壽經》有「要門」跟「弘願門」,「要門」來講是觀佛三昧為宗,「弘願門」來講是念佛三昧為宗。三昧二字是借用一般的教理名詞,因為一般三昧是指止觀入定,禪定的境界就是三昧;我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人,也等同有念佛三昧的功能在裡面,這個是「弘願門」。像這種教理,修其他法門的大德因未專注於純正的淨土領域,自然就沒那麽了解,只有善導大師才看出這一點。

第四點、諸師認為「定善散善皆韋提致請」:也就是其他的人認為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所講的不論是「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都是韋提希夫人請釋迦牟尼佛講的。

善導大師也說不是如此。韋提希夫人所請的只有「定善」,「散善」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講出來的,這個在《觀無量壽經》經文是清清楚楚、分分明明的。

第五點、諸師「視九品之機類通於凡聖」:諸師看九品的根機是包括聖人、善凡夫(修學大乘法門的凡夫),及因為罪的輕重才分為下品的上、中、下的惡凡夫。

善導大師則認為不論上品生、中品生、下品生,九品全都是凡夫,不是聖人。善惡凡夫跟聖人一點都扯不上關係,這個經典都清楚明白顯示出來,同時以下品是罪惡凡夫,造罪凡夫。

第六點、諸師「視韋提為聖者」:諸師認為韋提希夫人是聖者。

善導大師認為韋提希夫人是實實在在的凡夫,經典都清楚說明白,像上一節所引用的韋提希夫人居然在佛陀面前大發牢騷,你說她會是聖人嗎?

第七點、諸師「視彌陀身土為應身應土」:諸師視阿彌陀佛是「應身」、彌陀淨土是「應土」。

善導大師明確表示:彌陀身是報身,土是報土,而且報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凡夫眾生所建立的,我們凡夫眾生只要念佛就必定能進入彌陀的報土。所以它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一點都扯不上關係。因為本身是報土,報土哪有什麽凡聖、方便?這個都有經典論據,只是其他人未能分辨出來。

第八點、諸師認為「釋尊咐囑定散二善」:一般認為世尊在《觀無量壽經》後面所咐囑的是「定善」與「散善」這兩個法門。

善導大師則說: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所咐囑的是念佛,而且是弘願念佛。經文說:「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明明釋迦牟尼佛是要阿難持無量壽佛名,是「持名」,不是觀無量壽佛像,不是「觀像」、「觀想」,經典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像這一些差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玄義分」都解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對教理有興趣、對文言文能夠理解的話,大家看「玄義分」就曉得。善導大師是一段一段的提出來糾正,加以評論,然後楷定。

接下來還是請看(《觀經四帖疏綱要》)第三頁第二段:「亦即韋提希夫人是個平凡女性、十足凡夫,為苦惱所逼;然而在一睹阿彌陀佛住立空中相的剎那,立刻往生決定,悟無生法忍。」有關這一段經文,大家請翻開善導大師全集127頁倒數第一行:「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這段經文隋唐時代幾位大德一看「得無生法忍」,就判定韋提希夫人是聖者,是菩薩示現,其實不是。

請大家翻開128頁倒數第2行,善導大師是這麽解釋:「言心歡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踴躍!因茲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談,未標得處,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專精,心想見時,方應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以上忍也。」

意思就是說,這裡所謂的無生法忍就是喜忍、悟忍跟信忍的意思,跟破無明證無生法忍,破了我執法執沒有煩惱是兩碼事。也就是說看到了極樂世界心中歡喜,領悟到了彌陀的救度,信受彌陀的救度,這個叫做無生法忍。所以後面就說「多是十信中忍」,十信還是外凡夫,「非解行以上忍也」不是「解」也不是「行」以上的「忍」。

所謂「解」就是十住菩薩,「行」就是十行菩薩或十回向的菩薩,在十回向以上就是十地聖者。善導大師說韋提希夫人所得的無生法忍是十信中凡夫的境界,跟一般其他經典所講的「解無生法忍」、「行無生法忍」或「七地到九地的無生法忍」是不一樣的,表示這裡所講的無生法忍就是指喜忍、悟忍、信忍。喜也好,悟也好,都是「以信為本體」,「以聽聞作為見」。

怎麽講?韋提希夫人是佛陀以神通顯現十方國土讓韋提希看到,經由加持,引導韋提希選擇極樂世界,這是韋提希當時之所以能看到的過程。現在佛陀不在了,我們也看不到極樂世界,除非像小孩很單純,晚上做夢,夢到極樂世界;即使夢到極樂世界,長大也忘了,或者雖然夢到極樂世界,將來沒有專修淨土,就退轉了。那麽對我們來講我們是依什麽作為見?依聽聞。

譬如耳朵聽人家講解,是聽聞的一種,我們看經書,也是聽聞的一種。同樣都是解釋《觀無量壽經》,你要聽聞誰講的?有好幾家註解,我們會選擇善導大師這一家。善導大師解釋韋提希夫人所得的無生法忍是凡夫的喜、悟、信,而且以聽聞讓韋提希夫人親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以相信、接受為歡喜跟領悟。

所以這就回歸到我們所寫的淨土宗宗旨──信受彌陀救度,一個信受彌陀救度的人必定會有被救的法喜,還有他能信受,肯定他有某種領悟,這樣的話,我們現在也同樣就獲得無生法忍,也就是說往生決定了。所以我們淨土法門的特色講「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在平生已經註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還沒到極樂世界已經註定得到不退轉,這就是淨土法門的特色。純正的淨土法門有這一些特色,如果有所摻雜,這一些特色就通通沒有了。

「流通分」經文這樣講:「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意思是說「只要專稱彌陀的佛名,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因此釋迦牟尼佛才流通持名念佛,交代阿難尊者流通下去。

善導大師解釋這一段經文,說:「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流通這一句名號,是要流通到盡未來際,不只是正法時代的五百年、像法時代的一千年、末法時代的一萬年,乃至法滅之後,所有經典都沒有了,也沒有佛、法、僧三寶,出家人也不在了,但這一句名號還要維持下去來救度所有眾生。

善導大師接著又註解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說,整個《觀無量壽經》從頭到尾都在講十三種「定觀」,還有三福九品的「散善」,這個當然都有很大的利益,可是「望佛本願」,從阿彌陀佛本願來看,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是「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釋迦牟尼佛宣講這部《觀經》的目的,是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那麽這十三種觀也好,三福九品也好,就是要引導修其他法門的修行人轉入專稱彌陀佛名。

接下來「下下品之極重惡人,臨終苦逼,獄火來現,僅以十念念佛亦得往生。」

以上這幾點是很難讓聖道門自力的人理解的,這幾點就是指:

(一)韋提希是個十足的凡夫,但是她在現生得到必定往生的無生法忍。

(二)《觀無量壽經》從文面來看,很大的篇幅都在講十三種定觀、三福九品,怎麽最後卻是在流通持無量壽佛名的持名念佛呢?

(三)還有「下品生」的人,他一生都沒有遇到佛法,從未修行,沒有遇到善人或善環境來行善積德,所遇到的都是惡人、惡環境,作惡多端,從來沒有進入佛門合過掌、頂個頭,這樣到最後,地獄之火已經燃燒來了,還能因為最後只是嘴巴動一動念幾句佛號而往生極樂世界,高超極樂,脫離輪迴。

這幾段內容是一般人所理解不來的,因為理解不來,就轉以其他教理來解釋,那就不正確了。但是善導大師一看,就曉得這種擅自轉解曲解是錯誤的,而且害處很大,因為此一錯解將導致很多人不修淨土法門,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了,這樣阿彌陀佛經五劫苦心思惟的四十八大願,兆載永劫苦心所修的無量德行,豈不是都白費了嗎?所以善導大師可以說很悲憤、也很憤慨的不得不寫這一部《觀經四帖疏》。這一種歷史上的存在和演變的悲壯過程,一般人是不了解的,除非有上淨土的課程才知道。

剛剛所講對一些祖師大德的種種,我們是不可以對他們指指點點,只要曉得有這麽一回事就好。假設我們在那個時代,沒有遇到善知識的傳承,可能我們會比他們更嚴重。所以要了解一切都是因緣,好與壞沒有絕對的,因緣改變,好壞就改變了。

今天就講到這裡,下次二十三號再見,謝謝大家。

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