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講記(二十六)
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這裡,法藏菩薩發願說:假使我成佛,十方世界的眾生髮菩提心,勤修六度等種種功德,以至誠心發願求生我的國土,到他臨命終時,如果我不和聖眾現前圍繞,顯現在他心前,我就不取正覺。
所以彌陀悲願要在眾生臨終時作護持。這是決定上升和下墮的關鍵時刻,如果見到佛來接引,就會得到極大的安慰,心裡會喜悅、安定,這樣心和佛相應,就順利往生到淨土。如果佛不現出形象來迎接,情況就很難預料。
人到快斷氣時,生前造的善惡業會一幕幕地顯現出來,而且會出現很多顛倒。比如因為疼痛而生起嗔心,或對兒女、財產等心生貪戀,捨不得離開,或者業力現行,會破口罵佛等。到最後四大分離、大苦來逼的時候,人往往六神無主,很難保持正念。因此,阿彌陀佛以本願加被淨業行者到他臨命終時,佛和大眾現在他面前,現身安慰。這樣他的心就完全安定下來,跟著佛往生極樂世界。
這一願特別重要。淨業行者能在臨命終時見到阿彌陀佛和西方聖眾,由於親眼見到了佛,得到很深的加持。當時心安住在等持中,不失壞正念,轉眼間就生到了西方淨土。所以佛的護念對行者臨終的往生起到極大的作用。
《圓中鈔》裡說,娑婆眾生雖然能念佛,但內心浩浩蕩蕩的見思煩惱實際並沒有伏和斷。能在臨終心不顛倒,這不是以自力能夠把持,而是全仗阿彌陀佛來拔濟,使得他雖不是正念而能正念,所以能心不顛倒,立即往生。
下面引經證明:得到佛力加被,淨土行者能在臨終時內心不亂。
在《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裡講:淨業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和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一起前後圍繞,站在他面前,慈悲加佑,使他的心不亂。
在《悲華經》裡也有一段講述阿彌陀佛發願的經文,裡面講到:「行者臨命終時,我會和大眾圍繞在他身邊,顯現在他心前。他一見到我,就生起歡喜心;以見我的緣故,脫離障礙,隨即舍掉身體來生我的佛國。」又發願說:「任何眾生聞到我的名號,發願求生我的國土,到他臨命終時,都見到我和聖眾前後圍繞,顯現在他心前。當時我入無翳三昧,以三昧的力量,在他面前為他說法。他以聞到我說法的緣故,很快斷除一切苦惱,生起大歡喜心,因此得到寶寘三昧。以三昧的力量,使他的心獲得正念和無生法忍。命終後,必定往生我的國土。」(這就顯示了他力加持的作用。佛顯現在臨終者心前,入無翳三昧,給他說法。他一聞到佛說法的聲音,就得到很大加持,當時就沒有了苦,而且正念分明。)
這也就是「臨終接引眾生」這一願極為殊勝的願力,它能加持淨業行者在臨終時順利地往生淨土。在這裡,要體會到彌陀悲願的力量和恩德。體會到了這一點,就能事先決定自己應當以什麼方式來度過死亡。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彌陀悲願加被一切發菩提心、勤修功德求生淨土的人,會在臨命終時現出佛的形象來接引,這樣我們就應當力求和第十九願相應。在這短暫的一生里,每天都要從心裡發菩提心、修持各種功德,而且每天都發願求生阿彌陀佛的國土。這樣做,就能真正和第十九願相應。
像這樣聞到了彌陀名號,一心求生彌陀淨土,由於自己的信願和佛的願力相應,就會在臨命終時見到佛顯現在面前。當時一見到佛,以信心緣佛的緣故,正念等的五根頓時轉成極有力量,因此有快速現證聖道的能力。《觀經》裡的上品往生是針對凡夫說的。我們能夠在這一生當中努力修到上品,到了臨終,得佛力加持,就有飛速證入聖道的力量,所以會快速登地。《悲華經》裡也是這樣講的:以佛的加持,往生者當時就入了寶寘三昧,以三昧的力量,得到正念和無生法忍。這都是頓證的事,不可思議。
比如,通常一粒種子要經過很多天才能成熟,但是得到咒力加持,就能很快成熟。一般要精勤用功才能修成四禪,而上生到色界天,但也有以猛利善根力而頓時生到色界天的特例。比如以前在恆河和雅門奴河的匯合處,一對母女不幸溺水。當時那位母親心裡想,我死了不要緊,千萬保住我女兒;她的女兒也想,我死了不要緊,一定要讓我媽媽活著。當時母女倆以很強的善心的力量都生到了色界天。與此類似,臨終的情況非常特殊,起的心很強,因此一念間就生到了淨土。
所以要分清通常途徑和特殊途徑的差別。不能懷疑:只憑念念佛怎麼能生到功德那麼殊勝的淨土?這裡一定要相信,得到阿彌陀佛願力的攝持,就能頓時生到淨土。
「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指為了最有效地救度法界一切眾生,發誓成就具有無上利他能力的佛果;為了成就佛果,決定走往生淨土的易行道,發誓今生一定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為求得阿彌陀佛願海的加被,而能夠迅速成佛。像這樣就是結合西方淨土法門所說的發起願菩提心。就是要堅決地立下今生首先往生淨土、然後在淨土迅速成佛的志願。這個志願一旦立下來了,就要為完成這個志願日日夜夜不斷地修集功德,而且把功德都回向在往生上,這可以說是行菩提心。能夠按這樣修行,臨終一定得到佛悲願攝受而順利往生。
第二十、繫念必得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願:假使我成佛,十方世界的眾生有緣聞到我的名號,繫念我的國土。(就是聞到彌陀名號之後,開始結上了緣,知道有這麼殊勝的國土,又能以這麼簡單的方法去,因此就決志求生淨土。以後就像遊子思歸那樣,一心繫在淨土上。)為了實現往生的願望,會努力種植很多善根,種植了善根,就有往生的本錢,所以所修的善根都以至誠心回向在往生上。如果這樣做,還不能圓滿他往生的願,我就不成佛。
這就看出,一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二要真正起了決定去極樂世界的心,一心繫念極樂世界;三要平時儘量做好事,修功德,而且要把所修的功德都回向在往生極樂世界上。如果能這樣做,到臨終就會往生。
說白一點,就是你要特別相信淨土,要有特別堅決的求生西方淨土的志願,要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在這一點上,這樣使自己的心、使所修的功德都歸在往生西方這個目標上,就能使淨業堅固、成熟,一旦修到了量,就決定趣向西方,一定會往生。
第二十一、各具三十二相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先補充宋吳兩譯的譯文。宋譯里講,所有眾生都使他生在我的剎土中,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一生就獲得無上菩提。吳譯中說,使我國中菩薩,都具有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令如佛。
這裡要把「具足三十二相」和「一生獲得無上菩提」以及「皆令如佛」聯繫起來看。這樣會知道彌陀悲願的著眼點是普度眾生往生淨土,一生到淨土就一生成佛,所以要使每一個往生者都具足一生成佛的德相。為此發願:使我國中的菩薩都如佛一般,具足三十二相。
宋譯本的經文講得很明顯,要使國中菩薩都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一往生就獲得無上菩提。這就點出了往生的果報是一生成佛,不必經過多生。所以要使往生者的色身具有跟佛一樣的相好,而不能說這一生只是這樣的相,下一世這個相再進步一點,那就成了多世成佛。就像悉達多太子降生在人間,他要在這一生就成佛,所以出生就要有一生成佛的表徵,要具足色身上的圓滿莊嚴,無一欠缺。
再旁推其他,比如具足金剛那羅延力,具足極廣大的神通,以及後面談到極樂世界的聖眾說法也是「如佛說一切智」等,這些都是共通的。總之在每一個淨土往生者的身份上都是不隔第二生,需要即身就實現成佛,因此要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如佛一般。
談起三十二相,一般的說法是:每一種相都是由前世修了相應的善行才感得,所謂的「百劫修相好」就是這個意思。
下面就按《寶性論》的注釋做一個簡單的講解:
1、由往昔學道時立堅固誓願故,最終成就如來色身足掌善住如龜腹般的平滿相。
這一相是指腳掌像龜的腹部那樣平坦圓滿。這是往昔建立堅固誓願的果報。因為因地立願很堅固,就感得腳掌的相沒有缺陷,而是很堅固、很平滿。
2、由往昔布施種種資財故,成就手足掌千輻輪相。
這一相指佛的手掌和足掌都有千幅輪相。這是前世布施種種資財的果報。
3、由往昔不輕視他人故,成就足跟廣長踝不突隆漸圓相。
這是指腳跟很長,腳踝不會突出、隆起,而是漸漸圓起的相。這是往昔不輕蔑他人的果報。
4、由往昔以正法救度眾生故,成就手足諸指纖長相。
佛的手指和腳指都很細長,這是前世演說正法、救度眾生的果報。
5、由往昔不破人眷屬故,成就手指足趾金網縵相。
這叫「指縵相」。就是手指之間以及腳指之間有連線的縵相,像鵝的腳掌那樣。這是往昔不破人眷屬、修和合業的果報。
6、由往昔布施種種妙衣故,成就皮膚柔軟且身善住細嫩相。
這是指身體的皮膚很柔軟,身體很細嫩的妙相,這是前世布施很多精妙、柔軟妙衣的果報。
7、由往昔布施殊勝美食故,成就身體雙腳背、雙手背、雙肩、頸後七處隆滿相。
就是身體有七處都很飽滿,腳背、手背、雙肩、頸後都很豐滿,這是前世布施別人上好飲食的果報。
8、由往昔護持佛法故,成就如伊尼延鹿王腨圓滿結實漸細之相。
腨就是腿肚子,就像鹿王的腿肚子非常圓滿結實。這是過去一心護持佛法所得到的果報。
9、由往昔不說淫穢語並斷邪淫之故,成就如象王或馬王陰藏相。
就是男根隱藏在內,這是過去不說淫穢語、斷除淫穢業的果報。
10、由往昔漸次行持廣大善業之故,成就如獅王上身寬廣相。
佛的上半身像獅子王的上身那樣寬闊,這是前世漸次行持廣大善業的果報。
11、由往昔行持真實善法故,成就肩脖無凹處隆圓豐腴相。
這是指佛的身體在肩膀和脖子這裡沒有凹陷,而是隆起、渾圓、很豐腴的相。這是前世修行善法時,心裡特別真實,不夾雜虛假的成分。
12、由往昔對眾生布施無畏並賜予安慰之故,成就臂膀圓實莊嚴之相。
這是指佛的身體膀臂渾圓結實,非常莊嚴。這是前世在眾生遭遇危難、恐懼時布施無畏,而且給予安慰的果報。
13、由往昔恆常歡喜助人成事之故,成就柔軟、形圓、無粗細高低、不須俯身即能過膝的手臂相。
就是說佛的手臂特別柔軟,形狀很圓,沒有粗細高低,不必俯下身體,手一伸下去就能超過膝蓋。這是過去常常別人有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主動伸出手來幫別人。以後成就的手很長,超過膝蓋。
14、由往昔無厭足行持十善故,成就障垢清淨、身具圓光之相。
就是佛身體後面有清淨無垢的圓光相。這是前世行持身口意十種善業,長期堅持,從無厭倦、滿足。(「厭足」就是認為已經做夠了,不必再做了,是這樣的心理。)
15、由往昔於病者惠施眾藥故,成就如海螺具三紋理無垢頸相。
這是指佛身體頸部有像海螺那樣的三層紋理相。這是前世對於病人布施各種醫藥的果報。
16、由往昔圓滿修持善法加行之故,成就如獅子王平廣臉頰相。
就是像獅子王的臉頰是很平廣的相。前世在修持善法的加行時都做到了圓滿,由此就感得這一相。
17、由往昔於一切眾生心恆平等之故,成就四十齒且上下各二十數量相等相。
這是佛身體的四十齒相,上下各有二十顆牙齒。為什麼感得這樣的相呢?就是過去無論什麼時候對待哪個眾生心都是平等的,沒有對一些人很好、對另一些人不怎麼好這樣的偏心,對待誰都是平等心。
18、由往昔平息紛諍、和合破裂之故,成就清淨密嚴齒相。
這是指牙齒很清淨,而且緊密莊嚴。這是因為過去見到人際關係有矛盾、衝突,就設法去平息紛諍,讓破裂的雙方重歸於好,關係恢復到和合親密,以這樣的心就感得清淨密嚴的莊嚴齒相。
19、由往昔布施極悅意的如意寶之故,成就無垢清淨、無長短粗細的齊整齒相。
這也是牙齒的妙相,就是牙齒清淨無垢,沒有長長短短、粗粗細細的差別,而是非常整齊。這是前世布施悅意的如意寶所感召,使牙齒看起來特別悅意。
20、由往昔三門一切作業未被過失染污而行持之故,成就如海螺般的大牙潔白相。
這一相是牙齒像海螺一樣潔白。這是前世無論身、口、意做什麼都很清淨,沒有被各種貪、嗔、痴、慢等的過失染污,就感得如海螺般大牙潔白的妙相。
21、由往昔一切時中持真實語之故,成就細薄能覆自面的廣長舌相。
這是指佛的舌頭吐出來能覆蓋臉部。前世無論何時都只說誠實語,而不說妄語,就感得這樣的果報。
22、由往昔布施悅意美味之故,成就無邊或無量、所有不可思議殊勝妙味,且劣臭之味亦成美味之相。
這是指佛的色身有無量不可思議的殊勝妙味,而且能使下劣臭味也成為美味。這是前世常常布施悅意美味的果報。
23、由往昔斷除惡語說柔和語之故,成就不須觀待發心動機而自生之語如迦陵頻伽般的悅耳音及如梵天般的清澈遠聞音之相。
這是佛語言的妙相。包括兩種:一是不必觀待內在的發心,自然發出像迦陵頻伽鳥那樣悅耳的妙音。二是具足梵音聲相,聲音非常清澈,在極遠處都聽得非常清楚。這是前世斷除粗惡語,說柔和語的結果。
24、由往昔以慈悲心養育眾生之故,成就如青蓮葉般的黑白分明修長妙眼相。
就是青蓮花眼相,就像一片扁長的青色蓮花葉子,黑白分明,是很修長的眼睛。這是由前世不以其他眼光,比如不以嗔恚、嫉妒、歧視等的眼光,而是以慈悲的眼光看待眾生,以慈悲心養育眾生的果報。
25、由往昔心無諂誑之故,成就厚密油黑無有混雜如牛王睫毛相。
佛眼睛的睫毛就像牛王的睫毛,非常濃密、油黑,沒有其它混雜。這是過去心裡沒有諂誑,表里如一的果報。
26、由往昔讚嘆應贊之處之故,成就嚴飾面容、若抽則長一肘不抽右旋而住的眉間無垢白毫相。
這是指佛身雙眉間的白毫相。這個白毫抽出來有一肘長,不抽在裡頭是順時針右旋而住,這是過去讚嘆應贊之處的結果。
27、由往昔恭敬頂禮上師之故,成就一切眾生不見的頂髻相。
這一相叫做「無見頂相」,就是指佛的肉髻見不到頂端。即使以目鍵連的神通也見不到頂。這是前世恭敬頂禮師長的結果。
28、由往昔內心堪能並施悅意臥具之故,成就具足清淨障垢且無皺縮、細薄如金色之膚相,此為一切有情中最殊勝的佛陀所具有。
這是佛身體的金色皮膚相。佛色身的皮膚如同金色,而且皮膚光滑,沒有皺縮,很細、很薄。這是前世心裡很堪能,一直心態很穩固,而且能布施別人悅意的臥具,讓人睡得舒適,這樣就感得皮膚顯現金色相,而且光滑、清淨、細薄。
29、由往昔斷除憒鬧、增上善根且平等納受堪布阿闍梨的教授之故,成就諸毛善妙細柔、每一孔生一毛、向上右旋之相。
這是佛身體細毛的相。這個毛非常妙,很細、很柔軟,每個毛孔生一根毛髮,毛髮向上而右旋。這是過去斷除憒鬧、而且增長善根,能夠平等地納受法師教授的果報。
30、由往昔斷除毆打及持器械等之故,成就無垢如琉璃寶般善住的紺發相。
就是成就紺青色的頭髮,就像無垢的琉璃寶的色澤。這是前世斷除手腳毆打、拿刀槍等器械行兇等的粗暴行為,就感得紺青色頭髮的妙相。
31、由往昔將自他一切安置於三摩地之故,成就如圓滿尼拘陀樹長寬均等的佛身相。
這是指佛的身體長和寬均等,就像一棵圓滿的尼拘陀樹。這是過去把一切眾生安立在三摩地當中,而使眾生的心能夠正定、正住的果報。
32、由往昔修復佛像佛塔並於諸怖畏中救度有情之故,成就普賢無比大仙人相,即是佛身具那羅延力如金剛身堅固、正直、各方皆具莊嚴之相。
這是佛身具有那羅延力,就是有金剛力士的大勢力,如同金剛之身。這有三個特點:一是堅固不壞,二是正直,三是無論哪個方面都具足莊嚴。
這就是過去修復佛像、佛塔,而且把眾生從種種怖畏中救度出來的結果,這樣就成就了普賢無比大仙人相。
像這樣無法思議的顯著功德,就是所謂的三十二種天人師、一切種智、人王大丈夫相的功德。
這裡要了解到彌陀悲願不可思議的同化作用。通常就自力修道而言,需要百劫修相好。但這裡以佛悲願加被,使行者自然獲得三十二相。這就是報得相好,極為稀有殊勝。
《法界次第》上講:「如來應身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主。」(意思是,如來應化身的體就是顯現這三十二相,它表明如來法身一切功德最極圓滿,所以就有這種表相。如果內在的證德不圓滿,表現在相上也有種種缺陷,所以外現的相跟內在的德分不開。相都是唯心所現,一切相都圓滿,就表明無量功德圓滿。這樣妙相莊嚴,就使得見聞者生起愛敬之心,知道這是福慧圓滿的佛,是人天中的聖尊、是眾聖者中的法王。)
阿彌陀佛為了使一切生到淨土的人都做到一生成佛,而不經歷第二生,所以發大誓願,加持一切淨土中人,一往生就具足三十二相,這就是以佛力成就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