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 別業妄見 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七套

圓瑛法匯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講題: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日期:2009.6.7--2009.6.12

片數:共3片(本片為第1片)DVD

這一段是[卯四會十八界即藏性(分二)]

[辰初總征]

[二別釋今初]

這一段要稍微放慢一點腳步,這一段太重要了,能體悟出來,識心寂滅,性即顯。這一段是修行的關鍵,也是很難理解,不過注意聽,還是會有所獲的,只要用心就並不困難。今天我們要講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這一段最主要討論的,就是六根攀緣六塵,中間所引發的意識心,到底是屬於根所引發出來的識心?還是屬於塵所引發出來的意識心?就以眼睛來作例子?我們稱為眼識,這個眼識、這個識心,由眼根中引發的意識心叫做眼識。那么,這個眼識到底是從哪裡來?是生於眼根嗎?當我們追尋推究以後,發現不是從眼根來的,單根不生識。換一個角度說:那是不是由色塵而生這個識呢?稱為色識,究其根本也不是。或者是說,眼根跟色塵對上眼的時候,這個識心就顯現出來?這個在權教菩薩,他是講到這個程度,是允許根緣塵,會引發中間的識,就是這個來。

在這裡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就是:識藉由根而顯,識不是根,這個是非常重要的觀念。我們稱為眼根,詳細講:眼根是肉做的,像浮塵根、淨色根;可是,你一講到眼識,它就不是這個了,眼識是借重於眼根而顯現的了別作用,就不是屬於眼根的範圍了。所以,我們常講眼識,是因為識它本身並沒有形狀,必須借重有形狀的東西,來立這個識。

譬如說:眼根有形狀,我們可以稱眼識;或者是色塵有形狀,我們也可以稱為色識,這個識本身並沒有特殊的形狀,是借重有形狀的根或者是塵,來立這個名。因此今天所討論的這個十八界,尤其是根塵相對,中間所產生的這個識心,是有還是沒有?我們所有的煩惱,就是眼根對色塵、耳根對聲塵、鼻香、舌嘗、身觸、意法塵,所引發的種種無量無邊的煩惱,統統是這個產生的。今天把這個弄清楚以後,就會哈哈大笑:哇!原來是一場戲論,被騙得團團轉都不知道。現在把心穩住了,了解十八界原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意識心當下、當體即空,識就是性。譬如說你眼睛看這個外塵,那我問你,你有沒有眼識?有!有眼識!現在再問你,大家都知道眼根見色塵有眼識,產生這個識心,產生這個分別相。

現在再問你,開悟的人、大悟的人,有沒有眼識?有,識是生滅,開悟見性是不生不滅,為何講有呢?前面講:識心是非處、無體、是妄,為何開悟的人仍然有識呢?識是生滅。如果說開悟的人沒有識,那眼怎么能見?耳又怎么能聞?沒有識啊!所以,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問題是心境的功夫,你現在迷失的,是在名相上的東西,你一直誤認為有一個識、有一個本性,你現在就是迷失在這個問題上。我講識,你就一定說它是生滅的;你講性,你就一直認為它是不生不滅的,這個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大悟的人,他是如,沒有識這個名詞、沒有性這個名詞,也不壞識這個名詞、也不壞性這個名詞。現在問題是出在諸位學習很久的時候,一直牢記在名相上,並沒有契入佛性,才會講有還是沒有,這個就是問題。

好!再簡單舉個例子。眾生眼見一切色塵,有沒有眼識?有!是的。這個就表示說:眾生會落入觀念、意識型態、執著,執著、分別、顛倒、夢想就是意識心,種種的分別塵相都是意識心,就是你今天你造惡是惡的意識心;就算你今天造橋鋪路、布施很多錢,這仍然是意識心;今天你不思善、不思惡,就是落入無記,這個仍然是意識心。這個意識心就是本性的影像,會感得果報,但是,它是本性的影像。好!這個就是講:眾生當眼睛分別這個色塵的時候,會產生意識心;開悟見性的人有沒有識?我已經講過了,他這個時候是完全會入如如不動的心性。所以,講見性的人有沒有識?有也對,沒有也對,有,這個識就叫做識性。記住!這個時候叫做識性,見性一樣有分別,但是,沒有執著,雖分別不作分別想。耳根能不能有識?沒有識怎么聽聲音呢?怎么分別那是高、低音呢?和諧、不和諧的音聲呢?耳有耳識,識,可是,他是如如不動的接受這個外境,識性,這個時候,開悟的人也可以說他有識,可是,這個識是完全只是個名詞而已,完全沒有乾礙到他解脫的境界。所以,我們稱眼見攀緣色塵為眼識,悟道的人叫做開採出識性;但是,也可以叫做根性,這個就是根性。聞,如果說有分別心,加強執著、起煩惱,叫做聞識;如果如如不動,聽一切音聲,仍然有聞,可是心如如不動,這個時候稱為聞性,妙就是妙在念頭,妙就是妙在當下。所以,你講生滅不對,講不生不滅還是不對;講生滅也對,講不生不滅也對。所以,把自己聽經聞法的學佛的文字相、意識型態,一定要轉入佛的如如不動的涅槃妙性,這樣來聽法,就了解雖說,無有能說所說;雖聽,無有能聽所聽,這樣子,無論你用什麼名詞,都難不倒你。

[複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總征十八界即藏性]。六根、六塵、六識,其實當下如如不動,即是如來藏性。[梵語馱都,此雲界]。中國話叫做界。[界者界限,六根、六塵、六識,各有界限。以內之能緣者,屬根之界限;外之所緣者,屬塵之界限;中間能了別者,屬識之界限],眼能了別色塵,耳能了別聲塵,鼻就香,舌頭都是味,身就是觸,意就是法塵,這個是屬於識的界限。諸位!根、塵、識建立的一十八界,在權教菩薩講得特多,也認為一時的權巧無可厚非,也就這樣一直談;但是,在究竟的大乘了義的經典是不容許的,會歸唯是一心,更無別法,[三六十八,各有界限故。又界者因義],為什麼呢?[因即是依],也就是[以根、塵、識,互相依也]。

根、塵、識互相為依,這個在唯識學裡面比喻得非常好,他就說:像三枝、三束的蘆葦,蘆葦呈現三角形,分別代表根、塵、識;互相搭在一起,看起來有那么一回事,結構類似底部分開來,上面交匯一點的三角形。這個權教菩薩允許你這樣,在究竟了義,這個識不可得,推倒這個識,根跟塵同時倒下去,就像三束蘆葦,拿掉根、塵所引發的識,根跟塵就躺下來了,表示不可得。[又界者種族義],種族就是類別,一類一類的族群。[以根、塵、識三,各有種子族類故]。什麼叫做各有種子族群呢?也就是八識田中,你種下的因,出生以後,會一直發展六根;有了六根,它會攀緣外面的六塵,六塵以後,又會引發內在的識心;下輩子又開始引發根、塵、識,所以,各有種子,種子就會引發結果。我們這個色身,就是第八意識轉變出來的根身、器界、種子。所以,你今天造了什麼因,將來就會顯現什麼果報;而果報裡面又會有隱藏在果報裡面的種子的心。

人一出生以後,有根跟塵這樣攀緣,小時候這個分別心還沒有那么強,到長大以後會追求金錢、名利、女色、男女,這個識就非常的強,難以解脫!這一輩子又種下了難以解脫的根、塵、識,分別又蘊藏在八識田中這個倉庫裡面,人死了以後,所謂:後去先來作主翁,所以,我們如果下輩子再來轉世的時候,就帶著無量無邊的種子,孕育在裡面。要不然爸爸、媽媽,你看,他(她)那個精蟲、卵那么小,如果發現出來面相,按照道理,大家都是平等啊!精蟲還有卵子結合,那么小,你怎么知道它將來要發展什麼。這中間意味著什麼?科學家就發現DNA、染色體,用DNA來分析可以治療很多的病,像移植、或者DNA治療,當然科學家這是科學界的偉大。但是,佛教講的:父精母血裡面,中間在推動的最大的力量是什麼?就是業力,無形的叫做強大的業識,這科學家沒有辦法解決。他就在有形相的DNA這樣分析、配對,所以,有優生學。

人一出世以後,有的人智慧就非常高,你看小時候那個反應特別快;有時候有的人一出生就愚痴,到了七、八歲,叫爸爸、媽媽都不太會叫。就像我昨天講那對智障的父子,到小三都一直吹一首歌,因為老師看他沒有辦法教。你想想看,這個就是種下的因是非常可怕的,你今天大家都希望面相長得很莊嚴,皮膚長得很漂亮,諸位!難道沒有任何原因嗎?在佛教裡面講了,面相長得莊嚴、皮膚長得很漂亮,或者是身體健康,絕對都跟前世先天有關係。有的人一出生就是一直生病,爸爸、媽媽一直花錢,花到他爸爸、媽媽錢統統用光了,討債討完了,死掉了!這個根、塵、識三,各有種子義,種子族類就是說:從八識田中會發展出來,種子就是孕育著根、塵、識發展的基因,這個是無形的。要不然你憑藉什麼把他長得這么好看?長的這么高、這么壯?為什麼把他這個人長得這么的醜陋?為什麼?這個就是從因、緣、果去論斷。

[十八界,佛為心、色二迷俱重者說,心色俱開:色法開為六塵、五根;心法開為意根、及六識,合成十八]。色心俱開,就是講得非常詳細。[此中破意,乃三法從要破]、這中間破識心,最重要的是破哪裡呢?就是[根、塵、識三,識為其要],重點在於識,六根攀緣六塵,所引發的這個所謂中間的識,這個是最重要的。破除了識,根、塵就不能和合,[故獨約識破。識界既破,則根、塵二界,自不成立],意思就是根、塵空無自性,所引發的意識心仍然不能成立。[如三間之屋],這屋子有三間。[但拆去中間牆壁,左右二間之界,亦自不成矣!雖則獨約識破,實則根、塵兼破,但破其相妄,妄相既破,真性自顯,故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初總征竟]。簡單講就是:識心放得下那一念,而且是徹底,就是如來藏,本妙真如性。所以,為什麼一直重複講:活在當下、不離當下;或者是禪宗講:言下大悟,為什麼?就是瞬間,就是在當下,並不離本處,識心放下,就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辰二別釋(分六)]

[巳初眼色識界至六意法識界]

眼就是指眼根;色就是指色塵;識就是指眼識。也可以連起來講,眼色識就是眼根對色塵生出來的眼識,也可以稱為色識,依根立名叫做眼識;依塵立名叫做色識,都可以。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

阿難就像你以前所明了的,這是權教菩薩、二乘人所明了的內在的眼根,去接觸到外在的色塵,這個時候為緣。這個[緣]就是互為能所,互為依緣,前面已經講過了,根、塵是互為依緣的,眼根依靠塵,塵依靠眼根,叫做為緣,互相作為依緣。當眼根攀緣這個外在的色塵,於其中間就會生出眼識。好!就這個角度來討論。

[此佛就阿難,昔聞因緣權教],因為權教是講因緣法,[所明者為問。眼根與色塵,根、塵相對,互相為緣故;根為增上緣],根為生識之增上緣,[塵為所緣緣],就是塵為根所緣之緣。[二緣相合,識生其中],就是根緣色,於其中間產生了眼識的分別心,[故曰:‘生於眼識\’,而成三界矣]。這個[三界]不是六道輪迴的那個三界,是指根、塵、識三界,名相一模一樣,意義大不相同。

[午二雙以征起]底下就要問了。

[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

此識就是這個眼識,現在要好好討論,眼對塵所產生的這個分別作用,此識,到底是因為眼根,單單眼根所生?因緣所生就是單單由眼根,不借重外塵所生,此眼為界,這個時候叫做眼識界,也叫做眼識;因色所生,因為外塵,單因色塵所生的,以色為界,名叫做色識界。是眼識界也對;因塵立名,叫做色識界也可以,因為識是無形的分別心,必依有形的根或塵而立界。

[根、塵、識三,惟征於識,即三法從要破也;識既被破,三界自無]。就是根、塵、識當然就不存在。[承上征雲],就這樣問了,說:[此識為復因眼根所生,即以眼為識之界,名為眼識界耶?為復因色塵所生,即以色為識之界,名為色識界耶]?意思是說,由眼睛所生的呢?還是由色塵所生?[良以根、塵各有別名,皆隨自法為名,而識則無之,若不系以根、塵,則無所分別。諸經多系屬於根,曰眼識、耳識等,今以權教,根、塵皆能生識,故雙約以征之]。好好的去窮究識,到底因根有?因塵有?好好的把它破除。

[午三分合難破(分三)]

[未初破因眼生二破因色生三破和合生今初]

底下這段經文,是講如果沒有塵,單根是不生識的。[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

阿難!如果這個眼識是因為眼根而生,既不必借乎色空這外外塵——色法和虛空這個外塵,那么,眼根就算你存在,也無可分別。也就是眼根若不借重外在的色、空,你的眼根其實沒有任何的識心產生,叫做無可分別。無可分別意思就是:無可分別之塵,眼根必須借重於色、空;那現在講:單根就能生識是不對的,若因眼識是眼根而生,單根,不借重外塵,是不能生識的,無可分別之塵,單根是不能生識的。就算你的眼根有識,縱有汝識,你無形的識心,欲將何用?因為沒有色法跟虛空。所以,這一段是單根不生識,沒有塵、不借重外塵,就算你有眼根也不能生識。

再解釋一遍:阿難,如果這個眼識,是因為眼根自己跑出來的,不必借重於色跟空,那么,既然不借乎色法還有虛空,眼根就沒有外面的塵所分別,無可分別之塵,單根就不能生識,就算你有這個識心,也沒有作用,因為沒有塵,沒有所緣之塵。單根不能生識,因必須借用塵,而塵卻沒有,第一段就是塵無,就是沒有外塵。

[此破識單從眼生。若謂此識單因眼根生,即以眼為界者,則不藉乎色、空。既無色空,無有可分別之塵,單根則不能生識;縱使有能生汝之識,若無色、空,汝識亦將何所施其用乎?識以了別塵、境為用],現在沒有塵、也沒有境現前,你那個識心是沒有作用的,沒有所緣,當然能緣就失去作用了。[無塵則不用識也]。

經文,[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這一段是講根無,沒有根。汝見就是:你無形的見性,汝無形的見性,什麼都不能表示,無形的見性又非青色,如果說它是青色,就好表示了。它又不是黃色、赤色,也不是白色,它只是無形之體性而已,無所表示,標不出所以然,你要立一個標;無所表示就是無所標示,見性是無形相的東西,到底以什麼來標呢?所以,既沒有根,單單無形的見性,是沒有辦法立這個識界的。從何立識界?要靠這個眼根來立。所以,這一段是表示根無,如果不借重根,見性無所表,見性要借重根,這個見性,帶妄叫做見精,就是見分,不帶妄叫做見性;可是,見性、見精都要依什麼?要依眼根。這個無形的見性,又不是青黃赤白黑,只是一個體性,所以,它無所標示,也沒有中間之相,那到底要從何來立這個眼識界呢?要有形才可以立界啊,它這個見性是沒有形狀的。所以,若不借重眼根,單單見性是沒有辦法表的。

[此承上汝眼根之見,無形、無色,既無長、短、方、圓之形,又非有青、黃、赤、白之色,無所表示,汝根之相。前段無色、空則塵無,此段無表示則根無],連根都沒有,連眼根都不存在,塵無、根無那就哪來的中間?[則中間之識,從何處可以立其界限乎]?

[未二破因色生]

這一段是假設說,眼識是由外在的色塵來討論的;前面那一段是破除眼識由眼根而生,若不借重色空,眼識沒有辦法產生;這一段是說:單由外在的色塵就能產生眼識,所以,叫做破因色生,這一段是假設說眼識是由色所生的。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

假設說:這個眼識,若因外在色塵而生之識,也就是若因色生。假設說眼識是由外在的色塵所生、所產生的眼識,好!就暫時允許你這么說,色塵生出來,當然就是色識了,有形狀的,是不是?因為色是有形狀的嘛!但是,當它空無色時,當他見到了虛空,沒有顏色、沒有色法的這個時候,虛空是無相,汝識應滅,你由色法所產生的這個眼識,應當就滅。為什麼?因為你的眼識是假設由色塵所生,色塵所生的,是不是?只能見色,那么,現在當它空無色的時候,色塵所生的這個識心就失去作用,因為它是由色所產生的,是沒有辦法見到空的。汝識應滅,你這個眼識,由色塵所生的眼識就失去作用了。云何識知,是虛空性?為什麼當我們一個人見到空的時候,還能認識這個是虛空呢?表示沒有滅。因此若說識心由色塵所產生的,是不對的。

再解釋一遍,若說眼識,是因為外在的色塵而生的這個眼識,當他見到虛空無相的時候、無色的時候,那么,你這個識,由色所產生的識心就會滅掉,因為它沒有能力再繼續。云何,為什麼當我們見到虛空的時候,還能認識它是虛空?為什麼?表示由色所生出來的識心是不存在的、是不對的。

[此破識單從色生]。跟眼根沒關係,單從外在的色塵所產生的。[若謂此識,單因色塵生,即以色為界者。至於見空無色之時,則色塵已滅,汝識應當隨色而滅],因為這個色產生的識,它的作用很有限,不能見空,見空就滅。[識滅則無所識知],如果識心滅了,[云何見空之時,又識知是虛空性耶]?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解釋一下,這一段是連線上文的,上文講什麼?眼識是因為色塵而生的,這一段是接下來講的,它不是打斷的。好!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這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說眼識不跟著色變,就是若色變時,如果色境有所變遷,這個變遷就包括滅去、滅掉,如果色境有變遷,而慢慢的滅去,滅去的時候,汝也識其色相遷變,你也能識知這個色相正在變遷,[相]就是境,其色境的變遷。假設說汝識不遷,你的眼識並沒有跟色法的變化而滅掉,這意思是說:一個存在,一個消失。色法滅了,而意識心的分別心獨存,一存一消失,因為前面:色法生識嘛,所以,記住喔!前面說:色法會生出識心,現在就來討論色跟識心,如果色變,識心有沒有跟著變?它就是這個道理。那么,你的識不遷,就是你的識心沒有跟著色法變、沒有跟著色境變,那么,我請問你,沒有跟著變,色沒有了,識唯獨存在,那么,請問這個識界、眼識界,從何而立呢?意識存在,色境變遷、滅掉了,那怎么樣立界呢?我們知道,眼識一定要有境界、塵,才能產生,有眼根、還有色塵,才能產生這個識心;現在不跟著色變,結果一個存在,一個不存在了。

再解釋一遍:如果由色法所產生的識心,當色境有變遷而滅去的時候,你也能識知其色境的變遷。那假設說,你的識並沒有隨著色而變遷,確實存在的,那么,問題出來了,色滅而識獨存,就是說外在的塵不存在,你這個識單獨存在,那有意義嗎?識要因為塵存在才能立識,才有能所嘛;現在識獨存,色滅,所以,一存一消失,那已經就沒有能所對待了;沒有能所對待,又如何去建立這個眼識界?或者是色識界呢?

[此言色塵遷變之時,汝亦識其色相已經遷變,是汝識不隨色遷變矣?一存一亡],意識存,一個亡,就是塵,色變,色變就是滅的意思,在這裡[變]就是變滅,那么[無有對待,則識界從何可以成立耶]?意思就是沒有塵啊![此與上段文,有二意:上乃從變不識空],意思是說:你從著這個色變,就不認識空;這裡是怎么樣?[此乃不變不成界]。

底下也是連線上面的,上面就是若因色生,如果這個眼識從色塵而生,這個眼識會不會跟著色塵一起變化?前面那一段:若色變,就是眼識,這個識跟著色變,識不變,識存,色變壞了。好!現在我們就講另外一個角度,如果這個識,[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如果這個識從色變,意思就是這個識心跟著色法變滅,是色跟識都變了,就是滅了,變遷,簡單就是:從變則變,第二個[變]就是滅,二者都滅,識也變滅了,色也變滅了。第一個[變]是指色法,這個識心跟從色法而變化、變遷,則變,就是則二者都滅了,也沒有識,也沒有色塵。界相自無,沒有識心、沒有色塵,你怎么建立?自然就沒有界限可言了。底下換個角度說,不變則恆,如果這個識心不隨色而變遷,這[不變]就是識心不隨色變滅,那么,表示識性就是存在了。不變則恆,諸位!不變,識性則是常恆,這樣就看得懂。意思就是識性是存在的,既從色生,應不識虛空之所在,為什麼?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這一段統統在講:如果眼識是由色塵自己而生,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不變則恆,如果不變,這個識性則是常恆的。既然這個識性是從色、色法所生的,因為它是色法,自屬於無知,它是無情物。既然這個識性是從色法所生,色法是能生,識是所生,前面就是就是這樣假設說了,是色塵所生,自屬於無知,既從無知的色法所生,當然它是無知,應不識知,虛空所在,它就不是能了別的識心了,因為它是從色法所產生的。

[此段上二句,因聞識不從色變,應不成界],因為不從色變,就沒有界限可言。[乃轉計識從色變。遂破雲]:如果我們的識心、眼識,從(跟著)色塵而變,[若識從色變,則色與識,二俱變滅],沒有色、沒有塵,你如何來安立叫做色識界呢?[界相自然無矣]。這個識心不是跟眼立界,就是跟色塵立界,那么,色跟識二個都變滅了,界相自然就沒有。[此從變不成界,乃對上不變不成界,成為互動之文]。

[下四句,因聞],因為聽到[識從色變],如果這個識心跟著色法變遷,[應不識空,乃轉計識不從色變]。意思就是識存在了。[亦破雲:若識不從色變,則識性恆常,雖然恆常不變,此識既因色塵所生],當然是屬於無情物,[自屬無知,應當不能識知虛空所在]!虛空要由識心才能認知,由色法的無情物怎么能夠認知呢?[今能知空,足證識非從色生矣。此不變不識空,乃對上從變不識空],如果色所產生的識,這個識如果不變,那么,根本就不認識這個虛空,乃是對上面從變則不識空,因為界相沒有,跟著變,界相就沒有。[成為互動文。此種經文,是為交床(牒)法,兩頭俱到,文法極妙]。

[未三破和合生]

現在不從根生,也不從色塵生,一般認為,那么就是眼根對色塵共生了?共同所生了?就一一來找尋,真正的答案是什麼。

經文,[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

現在告訴你:和合也不能生識,也沒有辦法立界。若兼二種,如果這個識心所產生的眼識,或者是所產生的色識界,都可以同時存在;也就是識心夾雜在根跟塵中間,叫做眼根、色塵共生,共同生出這個眼識。假設暫時這樣讓你講得通,如果這個眼識是兼二種,也就是說:眼根跟色塵共生眼識。但是,問題出來了,合則中離,離則兩合,第一個[合]是眼根合於色塵,我們前面允許你說藉由眼根攀緣色塵,而產生眼識;合則中離,如果眼根合這個色塵,則眼識在中間會有所隔礙,為什麼?合併而生,一半是從眼根的有情生,一半是從色塵而生,是無情物,這就象二種東西,一個是有情,一個是無情。這二種東西要合起來,它的中間有中間結合的痕跡,所以,[離]就是痕跡,留下來的裂痕。合則中離,也就是說:如果眼根跟色塵合起來,而生眼識,允許你這樣說,那問題就出來了,眼識生在中間的時候,這個眼識就變成裂痕的一半,沒有辦法完整了。

諸位!如果一隻手表示有情的眼根,另一隻手表示色塵,現在允許兩手中間產生識。好!眼根合於色塵,一個有情物,一個無情物,中間產生這個識,雙手中間有裂痕。意思就是講合是不對的,中間識就有裂痕,那你什麼時候看到我們的識心有裂痕呢?合則中離。再來,離則兩合,離就是說把根跟塵分開來,離則兩合。諸位!一隻手是根,一隻手是塵,如果我們拿一支筆,沾墨汁,一點點放在兩手中間,表示產生識;你現在把它合起來以後,再把它分開來,墨汁會沾在兩隻手上各一面對不對?中間的墨汁就表示產生了識心。中間產生的識,一半跟著有知的根,一半跟著無知的塵,叫做離則兩合;識心一個合於眼根,另外一個合於塵,這個比喻聽得懂嗎?

離則兩合,如果把這個根塵分開來,這個識心一半跑到根來,一半跑到塵來。對不對?離則兩合,兩種合,一個合根,一個合塵,意思就豈有是理?底下佛陀就評論了:體性雜亂了。眼識之體性,實在是變成很雜亂了,為什麼?合則中離,根塵相合,中間卻意識心有裂縫;離則兩合,把根、塵分開來,眼識卻一邊跑到根,一邊跑到塵,就亂!這個[雜]是對合則中離來說的;[亂]是對離則兩合來說的。合則中離,是眼根對色塵來講的;離則兩合,這個是對眼識來說的。再講一遍: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如果這個眼識是兼二種共生的,兼什麼?眼根跟色塵來共同生出這個眼識,假設暫時允許你這樣講,毛病就出來了!合則中離,當眼根合於色塵,生在中間的眼識,變成有裂縫,有痕跡,裂縫的痕跡。離則兩合,如果把根跟塵分開來,因為識生在中間,這個識就會一個合於根,一個合於塵。所以,這個識心,眼識的體性就變成雜而且亂。怎么可以成界呢!

[此以上單根獨塵,皆不能生識,轉計和合而生。遂破雲:若言兼眼根、色塵二種,共生汝識者,且問還是眼色相合而生耶]?是眼根跟色塵相合而生呢?[還是眼色相離而生耶]?到底是合生,還是有距離分開來?[此二句,上合離兩字指眼色,下離合兩字指眼識]。上面合則中離,這個是指眼根、色塵,底下離則兩合,是在講眼識。[若謂眼色,合併而生,則汝識半從根生,半從塵生,中間必有離縫,以不是整個生成。如二物相合,合處有離縫也];合的地方它就會有細縫,[若謂眼色],眼根對色塵[離開而生],如果說眼根對色塵是因為離開而生眼識,那么,[則汝識半是有知,半是無知,有知者合於眼,無知者合於色,遂成兩合矣]。

[體性雜亂者:指識之體性。雜對合則中離說,半從根半從塵,和雜而生故曰雜;亂對離則兩合說,半合根半合塵],一半合於眼根,一半合於色塵。[則成動亂故曰亂]。叫做亂,[既是雜亂,云何能成識之中界乎?三分合難破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各生共生,俱不得成之故],是各生就是:是根生、塵生也好,或者是根塵共生也好,俱不得成為界。[應當了知。此知含二義:一者應當知妄,至三處都無止,結相之妄;二者應當知真,後四句歸性之真。以上所言,眼、色二種為緣,生於眼識者,現前推究,眼識既不從眼生],也不從眼根生,[又不從色生,亦非雙兼眼色共生],眼根跟色塵生也不對,[則中間所生眼識],眼識當然不成界,[既不成界,內外眼色,何得為緣?中界既無,內外叵得,故曰三處都無。又三處都無,處即界也,所謂眼色為緣生識,今眼、色、識三界,俱不可得;應知此是相宗權教,順世之談,都無實義]。

[則眼與色,及色界三:色界即色識界,系塵為名;此眼、色、識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乃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初眼色識界竟]。

我們研究了這個有什麼好處?當眼睛看到了色塵,中間所產生的,看你就用什麼心?如果你是用生滅意識心,就變成執著、分別、顛倒,因為你不曉得它空無自性,誤認為有東西可以貪,這個就變成真月的第二月,真心當中的第二月。譬如說你看一個人,這個人讓你很痛恨,你內心裏面產生一種憤恨、憤怒、不屑、傲慢,這個就是我們本性的第二個月亮。換句話說:這些不必要的煩惱,身見、邊見、戒取見、貪嗔痴慢疑等等這一些,都是因為我們眼見一切色法,同時因為執著,內心裏面產生的意識心,而這個意識心難就難在說,有先天的、有後天的,他現在講的還比較好斷,就是說眼見色塵所產生的中間的識心,還是後天的;但是,屯積這個識心,一直屯積,屯積到變成強烈的執著,包括晚上睡夢當中都會執著這個根身,這個就是與生俱來的,這個就變成與生俱來的。所以,根攀緣塵的識心,這個好斷——後天的。可是問題來了,我們與生俱來的煩惱、執著的識心,就非常難斷!所以,這個眼見色塵是屬於後天;但是,也有先天。為什麼?

譬如你內心裏面產生這個識心,是強烈的嗎?還是不強烈的識心?有的根器夠,他很看得開,他的識心力道就不大,貪嗔痴就少。可是,無量劫來,他煩惱無明重,看出來的,明明一件很單純的事情,哇!好幾天,一個月睡不著!譬如你痛恨一個人,一個月、二個月統統睡不著,這個就是妄想、意識心非常強!所以,不要給自己培養惡的意識心,這個惡的意識心一直屯積下來,到最後就會象衣服;衣服染到很嚴重的污染,洗不掉!這個薰習是非常可怕的!看起來,哎!眼見色塵,你只要不分別就好;不分別,不一定啊。

譬如說你眼睛不看、耳朵不聞,是不是這樣就沒有污染?不對,因為你落下來的影子在什麼?在你的意識——法塵。在你的意識,自己一直想像,愈想愈氣,愈想愈起貪嗔痴,所以,這個有時候就不是外塵的問題,它是內塵的問題。因為意根會攀緣法塵,而這個法塵又是色聲香味觸發展,留下來的種子影像。不是說不去接觸外境,你就有辦法煩惱就會少一點,它是深層的識心能不能處理的問題。

諸位,師父再把它從頭講一遍,因為這個難。看經文就好:[複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阿難,就像你以前所了解的,內在的眼根攀緣外在的色塵,來當作互為因緣,會生出你眼睛的了別之心、的識心。[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這個眼識,到底是因為眼根所生,以眼根為界?或者是因為外在的色塵所生,以色為界呢?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阿難,如果因為眼根而生,不借重外面的色空的法(色法還有虛空),既無色空,則無可分別之塵,單根是不能生識的,就算你有識心,欲將何用?因為沒有外塵。[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你無形的見性,又不是青黃赤白色,只是一個體性,無所表示,將以何為中間?又怎么樣有辦法來立這個識之界呢?這一段是根無,如果不借重根,見性就無所依。[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如果因為外在的色塵而生你的眼識,當我們見到虛空的時候,虛空沒有顏色、也沒有形狀,而你這個眼識,又是從色塵所生出來的,那么,你當然就無法認識虛空,因為你這個時候的眼識已經滅掉了。為什麼?因為由色生,是沒有辦法見虛空的,見虛空,你的色就會滅掉,所以,汝識就會失去作用,為什麼見空的時候,我們還能夠認識虛空的存在呢?可見色塵生眼識是不對的。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如果這個色境有變遷的時候,而滅掉了,你也能識知其色境的變遷,假設說:你的眼識、識心並不隨著色塵而變滅,就是識存色滅,在這個色滅而識存的時候,變成一個存在,一個消失,那就沒有對待能所了,又從何去建立識界呢?[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如果我們的眼識從色跟著變遷,意思就是:色跟識都變滅了,則二者都變滅,界相自然就沒有。不變則恆,如果識不隨著色而變遷,意思就是:識性就常存了、常恆了,既然識性是從色法所生,那么,當然就是屬於無知之物了,無知之物當然不可能認識虛空。所以,由色法所生的眼識、由色法所生的識心,當然不能認識虛空所在,因為它是無知之物。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如果這中間的識兼二種,眼根和色塵共同而生的,合則中離,當眼根合於色塵的時候,這在中間所產生的眼識,就會變成有離的裂縫,有痕跡的意思。為什麼?因為合併的時候,一半從眼根生,一半是從色塵生,就像二物組合,中間就必有結合的痕跡。離則兩合,若是分開來,把根跟塵分開來,各生一半,一半這個識心是屬於有知,一半是屬於無知,有知的屬於眼根,無知的又合於色塵,自成兩合,這個就很亂了。所以,體性雜亂,眼識的體性就變成非常的雜又亂。為什麼?[雜]是指合則中離,[亂]是指離則兩合,這樣雜亂,又如何成為識界呢?結妄歸真:[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巳二耳聲識界(分四)]

[午初標舉三界]

[二雙以征起三分合難破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

阿難!就像你所明了的,以前所教導的,耳根跟聲塵來互為依緣,生於耳識,生出這耳朵的識心。

[午二雙以征起]

[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這個耳識,到底是因為耳根所生的耳識?以耳為界就是耳識界。或者是這個識是因為音聲所生,以聲為界,叫做聲識界呢?

[午三分合難破(分三)]

[未初破因耳生二破因聲生三破和合生今初]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這一段是講:單因為耳根是不能生識的,單根不生識,一定要借重與動靜二塵。阿難!若因耳生,若說這個識是因為耳根所生的,不必借重於動靜二塵,所以底下就解釋說:當動靜二相,一個是動塵,一個是靜塵,都是塵,當動靜二相既不現前,那么,你的耳根就不成知,因為沒有所緣之塵了,動靜二相就是耳根所緣的外塵。沒有動靜二相,外在所緣的外塵,那么,耳根就不會成為能知者,既沒有能知,必無所知,就不會有所知道的聲音,能知都沒有,哪裡有所知的聲音?知尚無成,無成就是不可得,能知的耳根尚不可得,連耳根都沒有,那么,所生的識心,是作何形貌呢?你能明白指得出來嗎?能知的耳根尚不可得,那么,所生的識是作何形貌?沒有母親哪有兒子?

[耳識本無生處可得,先破因耳生。]所以,[呼阿難而告之曰:若謂耳識因耳根生者,]不借重於外塵。[動靜二種聲塵既不現前,耳根不成能知,必無所知之聲塵,能知之耳根,尚且不得成,所生耳識畢竟作何形貌?]單根不生識。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這一段是說:阿難認為,前面是,知應該是屬於意根,而耳根它是能聞生識,所以,阿難才在這裡是取能聞才生識,換句話就是:轉計肉耳能生識。前面那一段,諸位看經文,[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注意那個[知],阿難認為這[知]是屬意根。[必無所知,]阿難認為這[知]是意根,[知尚無成,]知,認為這是屬於意根,無關於耳聞。

好!看現在這段經文:[若取耳聞,無動靜故,]這一段是取肉耳當作能聞生識,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認為這個肉耳就是能聞,能聞就可以生識,所以,佛陀就剖析給他聽。說:若取耳聞,無動靜故,如果取這肉耳,便能聞生識,而不必借重外在的動、靜二塵,聞無所成,你還是聽不到東西,因為耳根一定要借重於動跟靜。就算你說[知]是屬意根,現在你認為說——阿難認為那是意根,我現在取的是能聞的耳根,也就是肉耳就可以生識,如果你取肉耳便能生聞識,好!不必借重外在的動靜,聞無所成,沒有所緣的聲塵了,聽聞這件事就不能成立了,聞,或是聽之識,就不可能成立了。云何耳形,這裡講到肉耳的形狀,為什麼耳形就像新卷葉,捲起來的樹葉,雜色觸塵,其實是夾雜在身根的色相。雜色就是:我們這個肉耳,其實是存在在身根的,應當名為觸塵才對,意思是說:肉耳是夾雜在這個身根的色相,也是身根色相其中之一,應當名為觸塵,因為它是身所對的觸塵,怎么可以叫做聲塵?所以,色所對的塵,就是根身所對的應當是觸塵,名為識界,怎么可以名為耳識之界呢?耳識界既不是耳根所生,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因為前面認為這[知]是屬意根,後面阿難反過來就執著這肉耳變成能聞,而且會生識,所以,佛陀說:怎么可以取這肉耳便能生識呢?沒有動、靜,對不對?這個聞跟聽根本就不存在,為什麼你拿這肉耳來當作能聞而生識?這肉耳其實是夾雜在色身的一部分,其實是色身之相,身根的色相就應當名為觸塵,不應當名為耳識,所以,怎么可以名為耳識而立界呢?因為它是屬於身根的觸塵嘛!因為耳朵的肉是屬於身,連耳朵都不存在、都找不到了,則耳識界復從何立?耳根找不到啊。

[此文防謬。因聞上段必無所知,知尚無成,乃謬辯雲:知屬意根,耳根惟取能聞。今取耳聞生識,乃破之曰:若取耳聞,能生識者,無有動、靜二種聲塵,則能聞之根,亦無所成,何能生識?]怎么能夠生識呢?[能聞又復被破,轉計有形之肉耳,為能生識,若謂但取肉耳能生識者,肉耳屬身根之色相,身根所對惟觸塵,故破曰:云何以肉耳,如新卷葉之形,雜於身根之色相,與身所對之觸塵,名為能生耳識之界耶?]應當名為觸塵才對啊,怎么能生耳識呢?[則耳識界,既非聞根肉耳所生,復從誰而立界乎?]

[未二破因聲生]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立?復從何成]?

這一段有一點困難度,破因聲生,就是破這個識是從音聲而產生的。如果說這耳識是從聲音所產生的,不必借重耳根的能聞,單聲就會產生耳識。意思就是:如果耳識、這個識心,若生於聲,聲音自己會跑出識來,暫時允許你這樣說,識因聲有,也就是聲音出來識就顯現,那么,這個時候則無關於耳朵能聞,因為聲音自己會跑出耳識,就不關於耳朵能聞的事情。無聞則亡聲相所在,那么,連聞都無聞,設若無聞,無聞則亡失聲相所在,連聞都沒有,亡失聲音之相,如何能生耳識呢?所以,連聞都聞不到,都不知道聲音在哪裡。

[此破耳識從聲生。若謂耳識生於聲塵者,是此識單從聲塵而有,則不關耳聞之事,須知聲必因聞而顯,設若無聞,則亦亡失聲相所在,聲尚不可得,云何能生於識?]

底下是接上面這一段的。若說耳識,[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

如果說:耳識是從聲音所產生的,聲音同時也現出耳識。好!許聲因聞,我們也允許你,這聲音是因為聽聞而有聲相,才產生聲相的,允許你能聞所聞還是正常,叫做許聲因聞,而有聲相。我們這時也允許你說,聲音是因為有能聞的耳根才有聲相,那么,聞應聞識,聽到的同時就會聽到了耳識。

把筆放下來,這一段一般沒辦法,完全聽不懂!好!注意看!現在他的意思,說聲音會產生識心,不必借重耳根,諸位,我現在製造聲音,你要注意聽,這個聲音把它變成有形狀的,這隻手變成有聲音,這表示有形狀的聲音來了。(師父以扇擊桌)這個聲音跑出來,而此聲音旁邊要括弧:(識),知道嗎?就是指聲音出現,同時出現耳識。(師父再以扇擊桌)聲音出現了,(師父手似捏東西狀從扇擊桌處上升)識心就在聲音的旁邊了。我現在耳朵一聽到聲音,(師父手捏[耳識]入耳)同時會聽到什麼?同時會聽到耳識。對不對?它就是這個道理,經文裡[聞應聞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沒聽不知道,聽了嚇一跳,哇!這么難,很辛苦,你們累,我也很累,教到你們老是教不會的學生沒有辦法。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若說這耳識從聲音產生,聲音自己會產生耳識,允許你說聲音因為聽聞,能聞跟所聞才聽到聲音,而有聲相,也允許你照正常的規矩來說,能聞所聞,聞才有聲相。這聲音出來,同時有耳識,那么,聞應聞識,你聽到聲音,同時一定聽到耳識。那么,識就變成塵。

[此防轉救。恐聞]恐怕聽到說。[若無有聞,聲亦不有,]前面講:連聲音都沒有,現在換另外一個角度,[遂轉救雲:識固是從聲而生,卻許能生之聲,亦必因聞而有聲相,]假設說,[如是則聲中有識,聞聲之時,應當並聞於識!]

底下這一段就相當艱澀了![不聞非界]A;[聞則同聲]B;[識已被聞,誰知聞識]]C?[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我們要一段一段來討論,你看,這么短的經文,義理就含了很多: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什麼叫做不聞非界,聞則同聲?這個聞、不聞是指識,到底是不聞識?還是聞識?先看A,不聞非界,什麼叫不聞?意思就是:但有聲,但是不聞識,前面講:聞應聞識嘛,現在就說:若不聞識,那么,聲則非生識之界,意思就是聲音同時產生識界。不聞非界就是:但聞聲,卻不聞識,意思是聲中無識,聲音當中沒有識,非界,聲音則非生識之界,非界就是非生識之界,因為聲音如果沒有識,聲則非生識之界。這[不聞]是指不聞識,卻只有聞到聲了,表示說聲中無識;聲中無識,聲則非生識之界。

B、聞則同聲,若聞聲之時,亦同時聞識,此識則同聲,這識就跟聲一樣了,就像外塵一樣了。耳根的外塵是聲音,可聲音同時會(生)識,這識就變成外塵,而被耳根所聞。此識則同聲,聞則同聲,[聞]什麼意思?就是聞識,能聞聲又同聞識,能聞到這個識,就跟聲塵一樣,被耳根所聞。懂這個意思嗎?所以,識被耳根所聞,識就跟聲音一樣,列為外塵了。

C、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識有作用啊!識的作用就是了別,了知為用;現在這個作用已經被耳根所聞;[被]與[聞]中間加三個字就很清楚了:識已被[耳根所]聞。識已被聞就是:這個能作用的識心、能了別、能了知的識心,這個作用已經被耳根所聞了,那就失去作用了;那么,失去作用以後,又有誰知道,誰知聞識?聞、識,[聞]指聞聲,[識]指聞識,誰知這耳根的識已經被聞?意思就是:識已被聞,識的作用已經被耳根所聞了,失去作用了;那么了別的作用沒有了,又有誰能夠知道聞聲、還有並聞於識呢?聞聲也沒有,識也沒有。為什麼?因為你的作用、識已經被耳根所聞了,失去作用了。若無知者,終如草木,如果沒有能聞能知的聞識,也沒有能知的聞聲,聞識跟聞聲統統沒有,那就像草木一樣。

[此下展轉顯謬:一、不聞非界謬:倘但聞聲,不復聞識,]只聽到聞聲,不復聞識,意思就是[是則聲中無識,而聲則非生識之界矣。]這個叫不聞。如果[不聞]識,但聞聲,叫做不聞,就是耳根傳進來了,不復聞識,沒有識了。所以,當不聞非界就是:但聞聲,不復聞識,是則聲中就無識,而聲則非生識之界。

[二、聞則同聲謬:倘若聞聲之時,亦聞於識,是識則同於聲,而被耳根所聞矣。三、被聞無知謬:蓋識以了知為用,而識已被耳根所聞,]所聞就是被它吸收走了,[則無有識,]無有識就是分別作用都沒有,失去作用了。[又誰知聞聲,並聞於識耶?]聲跟識都沒有了。[四、人同草木謬:若謂無有能知聞識者,則亦無有能知聞聲者,果都無所知,則人豈不終如草木之無情乎?]

[未三破和合生]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不應聲聞,聲、聞,[聲]指聲塵;[聞]指聞根。這個時候,不應當說:聲塵跟聞根是夾雜在一起,一個是有情,一個是無情,雜成中界,就沒有辦法分了,中界就是根本不可能夾雜在一起,哪有中間?界無中位,界沒有中間,現在已經夾雜在一起了,那裡有中間?則內外相,則內根外塵之界相,復從何立?連中間相都沒有,哪裡有這個和合而生的東西?所以,不應聲塵、聞根夾雜不分,而說有中界,中間根本就沒有。所以,內根、外塵所建立的這個界是不存在的。

[此破根塵和合共生。不應說言:聲塵與聞根,和雜而成中界。雜則不分,]不分當然[無有中位,]有中才可以為所緣而生識。[可以為緣生識也。]現在[中間識界,既已不成,則內根外塵之界相,復從何而得成耶?]

[三分合難破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即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應當知道,內在的耳根、外在的聲塵為緣,來生耳識界,連找三個地方都找不到,則耳朵跟聲音,以及聲識界——就是聲音的識心界,其實都不存在。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由是義故,自當了知,所謂耳根與聲塵兩者為緣,而生耳識者,則內外中間三處界限,覓之都無,但幻妄稱相而已。上結相妄,下顯性真,則此耳之與聲,及聲識界三,本來非是因緣、自然,二種世間戲論名相,其性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二耳聲識界竟]

師父把經文貫串起來解釋一遍,因為十八界真的有一點難!

耳聲識界,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因為識無形,必須依根或者是塵來立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阿難,若說耳識是因為耳根單獨而生,不必借重於動靜二塵,意思是說:當動靜二相既不現前,那么,沒有外塵,根不成知,耳根就不會成為能知者;既沒有能知者,當然必無所知,一定不會有所知道的聲音,能知沒有,所知當然沒有。知尚無成,能知的耳根尚不可得,那么,所生的識到底是什麼形貌?你能明白指出來嗎?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若是說取這個肉耳為能聞,便能生耳識,不必借重於外在的聲——動、靜的聲塵,所以,這個聞跟聽就沒有能所,就不能成立。新卷葉形的肉耳其實是夾雜在色(身)根之色相,應當名為觸塵;你不命名為觸塵,怎么可以名為耳識界呢?因為耳根是夾雜在身根的色相,屬於觸塵,不應當名為耳識界;耳識既不是耳根所生,當然耳識界復從誰立?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如果說耳識是生於聲塵,識因為聲而有,那么,則無關於耳聞之識;無關於耳聞,設若無聞,就會亡失聲相所在,亡失了聲音之相,如何能生耳識呢?連聲塵的外相都不存在,怎么會有耳識跑出來呢?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若說耳識從聲音而生,允許你暫時這么說,意思就是:聲中有識,許聲因聞,而有聲相,我們也允許你,能聞、所聞而建立了這個關係,允許你聲音因為聞才能夠聽到聲相,允許你暫時有能所。現在聞就變成應當聞識,因為我們聽到聲音,聲音夾在有識。

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如果不聞識,但聞聲,意思就是:聲中無識,就沒有辦法建立聲識界,聲則非生識之界。聞則同聲,如果這個識跟聲同時被聞,那么,這個聞就跟聲音一樣的是外塵。若聞聲時,也同時聞識,這識就跟聲音一樣了,而被耳根所聞。識已被聞,識本來就是有了別的作用,可是識已經被耳根所吸收走了,已被耳根所聞,這個作用失去了,又有誰能知道這個聞聲、還有聞識呢?若無知者,終如草木,連聞聲也沒有、連聞識也沒有,那就跟草木一樣了。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不應當聲塵、聞根夾雜,叫做中界,佛陀說:中間根本不存在,已經夾雜在一起了,如何變成中?則內根的相也沒有、外塵之界相也沒有,內根、外塵都沒有相,如何能夠建立這個界相?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即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研究這一段有什麼好處呢?你今天聽到好聽的、不好聽的,都跟我們的本性沒有關係,也就是全是妄,識心不存在,沒有辦法建立啊!根不生識、單根也不生分別心的識心,單塵也沒有辦法生,共生也沒有辦法生,一切法本自無生,緣起如幻,妄生聲識,這個聲識就是一種妄,妄生分別、妄生執著、妄生顛倒、妄生種種的知見,我們就是卡在有種種的看法。所以,這個知見立知,是無明本,諸位,就是這個。

現在要講究竟義了,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有,清淨心就是這樣子,(師父以左手背擬為清淨心)本來如如不動,眼看色,本性變成而一直執著、一直鑽、一直動;本來不動的心體,眼貪這色塵,被迷惑了,一直執著,認為有可追求的名、利、色、一切五欲六塵,色、聲、香、味、觸,眼根攀緣色塵,引發內在的識心就一直動;而你再怎么動,其實都是如來藏性。那這樣問題就來了,一個人執著這個色身,他就會夾雜一個[我],我在看、我在聽、我在吃、我在執著,那個[我]二六時中鋪著一層無明;(師父以右手擬[無明]蓋住了左手的[清淨本性]來回摩擦),強烈的我執、法執,在本性上油漆一遍,再鋪上第二層分別心,什麼都分別;再來,是什麼都會有意見、什麼都有自己的看法;再來,就我什麼統統對,就是一直蓋,這個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所以,我們所用的統統是妄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就是這個道理。一般眾生就是想拼,但是沒有先開採如來藏性,你怎么拼啊?

那再怎么做,才會慢慢的恢復我們的本性呢?不困難。第一點,不可以貪著五欲六塵(師父將代擬為[無明]的右手從左手[清淨自性]上拿開),不管出家、在家,修道之人,這種東西沒有看得很淡,色聲香味觸法、名利色,這沒有看得很淡,你不要想修行,門都沒有!第二點,所有的相,碎為微塵,平等心看,這種分別心沒有,你知道這一定是空,花空、樹空、人空,我相、大相空,沒有一樣相不是敗壞之相,好!分別心拿掉(師父復將代擬為[無明]的右手從左手[清淨自性]上拿開)。第三點比較難,碰到所有的意見、看法跟我們不一樣的,不要硬說對方不對,這種鞏固自己知見包括修學佛道的半世紀都沒有辦法破,就是法執。

因為他認為他最有修行,師父這樣教,徒弟也認為這樣子,所以,到處宣揚,你聽過多少:我的師父最有修行、我的道場最清淨!多少人這樣講!我親自就聽到:某某人修什麼苦行,我認為他是全世界最有修行的出家人!這個叫做知見立知,你沒有去親近別人,你怎么知道他有沒有修?所以,這個是夾雜,清淨自性就是:有修無修,不關我的事情,我不執著誰有修沒有修,我一定要解脫我自己。所有的對這個執著的事情放,(師父重複將代擬為[無明]的右手從左手[清淨自性]上不斷放下)法執也放,我執也放,一定要放!再來,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底下注意聽,這個是關鍵。當眼睛看這色塵的時候,化作一念的執著,這個是生滅,[生]就是有增加,[滅]好像有減少,事實上,眼睛看東西,把眼睛閉上,其實都是心的影像,法塵,對不對?

諸位,統統在心,其實眼睛看色塵,就是心的影像,你增加東西,這個心觀念開始說:我增加!譬如你增加財產、房地產,我增加了很多。這個增加是什麼?是觀念。知道嗎?事實上並沒有增加,在我們的心裏面,建立了增加的觀念,這個只是觀念。當有一天財產消失了,我們的心觀念變成:我破產了!其實你的心有沒有減少?沒有!你的如來藏性從哪裡生?從來不生,從來不減。所以,我們這個相,幻化的緣起相會引發生滅心,注意師父現在在講什麼?外在的相,會引發增、減生滅心;會引發有、無生滅心;會引發善、惡生滅心;會引發對、錯生滅心。這樣你聽得來嗎?為什麼六祖講:不思善,不思惡,就這么時?善,其實是心的影像,惡,其實是心的影像,有沒有真正的善?沒有;有沒有真正的惡?沒有。善,空無自性,惡,空無自性。所以,不思善,不思惡,就這么時,是明上座本來的面目。

為什麼我們的面目是不思善,不思惡?善、惡其實是影像;但是,問題在凡夫來講,善、惡會引發轉世的好跟壞。所以,空無自性是要好好的做善事,這不能搞錯!是跟非是觀念,觀念是心的什麼?影像。對、錯是心的觀念,觀念是心的什麼?是心的影像。沒有實體可得,善惡、是非、對錯、能所、我相、人相、眾生相,凡所有相,都會化作內心裏面的意識生滅心。記住,只要是生滅,你統統要放下!為什麼?這樣才有辦法見性,關鍵就在這個地方,不放下生滅有為法,你一輩子修行不能成就!為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因為借重於根的能緣的意識心,跟所緣的這個外在的相,會化作什麼?化作心性上一念的執著的生跟滅,強烈的情緒——有、沒有!會影響你一輩子,你永遠沒辦法修行。那應該怎么樣呢?也就是說:你現在擁有多少,告訴自己:這是如夢幻泡影的財產、房地產,放下!今天你也許很窮,沒有關係!你現在很富有。窮人有窮人的好處,人家也不偷、搶、也不會拿刀子勒索,窮,有它的好處。富有,也有它的好處,因為他要布施就有錢。所以,富有、貧窮,心如如不動,善、惡,心如如不動,這個都是意識型態、都是觀念。觀念會化作一念的意識心,我們就是活在觀念,生命就是一種觀念,觀念就是意識心的生滅。

所有的眾生都是作繭自縛,緣起的相建立了觀念,拼了老命要維護這個觀念,所以,死不認錯,永遠對立!你說他是專家,其實是無知;你說他是權威,懂得這一點東西,其他宇宙的東西他根本就不知道。你說[博士],其實不對,叫做[專士]才對,中文系的博士,他就只懂中文啊,盡虛空界、遍法界的法身的般若智慧,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叫做博士呢?他能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嗎?不行!所以,研究佛法,它就是有這個好處,哇!佛這么有智慧,真是驚人啊!學佛,你認為隨便念二三句佛就叫做修行?隨便念幾句咒:唵嘛呢叭彌吽,叫做修行?錯!沒有那么簡單!我已經告訴你:要造就栽培一個法師要三十年,你現在相信了吧?真的!難,真的難!

[巳三鼻香識界(分四)]

[午初標舉三界二雙以征起三分合難破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

阿難!又你所明了的,鼻根、香塵,互為因緣,生出鼻識。

[午二雙以征起]

[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這個識心到底是因為內在的鼻根所生,以鼻來立界?或者因為是外在的香塵所生,用香來立這個界呢?

[午三分合難破(分三)]

[未初破因鼻生二破因香生三破和合生今初]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

阿難!若因鼻生,如果說這個識心是因為鼻根自己產生,那么,你心中以何為鼻?用什麼來當作你自己的鼻子呢?到底是取這個肉做的雙爪之相(我們的鼻孔就這樣子,它的形狀像雙爪,有的人鼻孔很大,爪比較大,有的朝天鼻,下雨都會滴到的;有的鷹鉤鼻)來當作你的鼻根?還是取那個能夠嗅知、動搖之性來當作你的鼻子?

[首句按定,識因鼻生,下乃征定鼻根。則汝阿難心中,將以何者,為汝之鼻根?為是取臉上肉之形質,如雙垂爪之相為鼻耶?為是取能發嗅知,動搖之性為鼻耶?此雙開二句,下則詳破。]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

如果你取這個肉做的形狀,肉質乃是身體;身知,用身體來感知、來知覺,這個是觸塵,不是香塵。是名身非鼻,意思就是:鼻子詳細來講,肉是黏在身上,它是身體的一部分,是身知,應當是觸塵(身知即觸就是,身知道的,其實它是觸塵,不是香塵)。名為身根,即不是鼻根,名身根就一定不是鼻根。名觸即塵,塵,以身為觸,才是正名;既名觸即塵,即非香塵,就不能叫做香塵,這[即塵]就是即非香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連鼻子這個鼻根都沒有,云何可以說,識因鼻生,依之而立界耶?怎么可以這樣講?連鼻根都找不到,因為鼻根是屬於身上的一部分,是身上的就是觸塵。這整段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取肉質來當作是你的鼻根,這肉質的其實是身根,身根是知,就是觸,只要是身的知就是觸塵,名身根就非鼻根了,名觸塵即非香塵,鼻尚無名,鼻根連名字都沒有,云何立界?云何可以說,識因鼻生,依之而立界耶?怎么可以這樣講?

[若取臉上肉形,為汝鼻者,須知肉之體質,乃屬身根,身之所知,即是觸塵,既名身根,即非鼻根;既名觸塵,即非香塵;鼻根之名,尚不可得,云何可說,識因鼻生,依之而立界耶?]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現在要找找看。若取鼻根當中的嗅知之性,就是動搖之性,當作你的鼻根,那么,又你心中以什麼叫做知?意思就是:如果取鼻根當中的嗅知之性,來當作你的鼻根,那么,你心中的所謂的知,用什麼做的?以何為知?嗅知就是知根了,就是意了。以肉為知嗎?如果用肉來當作你的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那么這個肉其實是身根,原本就是身根之觸塵,不屬於鼻根的嗅知之性。意思就是:鼻根是連在身體上的,它其實是身體的觸塵,怎么可以講它是有嗅知之性?你的知其實是觸。所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如果你以這個肉做的鼻根來當作是知,那么這知其實是身體的觸,因為鼻的肉是屬於全身的一部分,它是觸塵,不是鼻根,所以,不可以把身根的觸知,當作你鼻根的嗅知性。

[若取根中嗅知之性,為汝鼻者,又汝阿難心中,將以何者為能知,若以鼻頭之肉,為能知者,鼻肉體質,乃屬身根。則肉之知,元是身根,知觸之用,非是鼻根,嗅知之性。末二句,同上身知即觸。]

經文,[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如果你把虛空當作知,姑且讓你這么說,那你看看會有什麼結論、結果?以虛空來當作你的知,那么,虛空自己知,你的鼻頭肉應當就沒有什麼覺知性,因為你是虛空嘛!如是則應虛空是汝,因為鼻孔的空跟外面的空是一樣的,如是鼻孔的虛空還有外在的虛空變成是你了?因為虛空是有知了,你身變成無知。因為是你說以空為知,現在你的身非知,全身變成一個無知了,因為虛空是無知,所以汝身非知,就變成了虛空一樣的。那么今日的阿難就如同虛空了,應無所在,為什麼?沒有形狀啊,因為你以空為知,所以,應無所在,根本不知你所在,因為虛空是你,阿難的身取代了虛空。

[此以鼻肉為知被破,轉計以空為知。]亦破之,[亦破雲:設若汝以鼻孔之空,]鼻孔之空跟外面的虛空是一樣的、平等的。[為能嗅知者,空本無知,縱許有知,]就算你把它當作有知,[則是空自有知,汝鼻頭之肉,應非覺矣?]因為你的知轉移到虛空了。[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者:如是乃指上三句,鼻孔之空有知,若即是汝嗅知之性,以此類推,則一切虛空,皆應是汝。又鼻上之肉,既無知性,則汝全身之肉,]應當是無知,[皆應非知;以此而論,空若是汝,則虛空無在,]虛空並不存在。[今日阿難,亦應無所在矣?]因為虛空是無相的。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如果這個鼻中的香為有嗅知性,把香當作有嗅知性,此嗅知性的知當然就是屬於香塵了,屬於香,又不關你的鼻孔的事情。所以,你以香為知,香自知,乾你什麼事?

[此因肉知、空知被破,轉計以香為知。若謂以鼻中香,為嗅知性者,香本非有知,縱許香具鼻根之知,此知自屬於香,何預於汝鼻知之事?此文但以香具鼻知,不可濫下香生鼻識。]因香而生的鼻識,濫下就是不可以混淆底下這一段。所以,但以香具足有鼻子的知,這當然是不可能,香怎么會有鼻子的知?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

解釋一下:如果外面的這個香氣還有臭氣,外塵,二氣必生汝鼻,就是自己從你的鼻孔跑出來。意思就是:鼻孔會自己跑出香氣和臭氣。則二種流氣,[不生]就是不必借重,就不必借重於伊蘭樹和旃檀樹,不必發生在伊蘭樹(伊蘭樹很臭)、以及旃檀木的香,才有臭氣和香氣,一個是臭,一個是香。意思是說:如果你的鼻子自己會跑出香臭二氣,那香臭二氣就無關於伊蘭樹的臭、旃檀木的香,就是跟外塵沒幹系了。當二物不來,伊蘭樹的臭、旃檀木的香不來的時候,這時你自己嗅嗅你的鼻子看,為香為臭?臭跟香的體性不一樣,臭則非香,香當然不是臭了,這很清楚了。

[此文與上文,似不相接續,須補充轉救之意。因上以香為知,遂招知自屬香,何預於汝之破,]意思就是:香具足有知,那就不關你的事情,香自己知啊![遂轉救雲:知雖屬香,香氣卻生於鼻,]意思是:鼻孔自己會跑出香氣。[離鼻則無香氣,何得謂為不預於我?故復破雲:如是香氣,生於汝鼻,臭氣亦生汝鼻,若香臭二氣,必定生於汝鼻者,]那就不需要假借外在的塵了。[則彼香、臭二種流動之氣,]就不必借重於伊蘭樹的臭,[不生伊蘭,]也不必借重於旃檀木的香,[及旃檀木矣!二物不來之時,汝自嗅汝鼻,]到底是香的?[還是為香耶?還是為臭耶?若是臭則非香;若是香則非臭。]

[《指掌》引《觀佛三昧經》雲:‘末利山中,有伊蘭樹,臭若胖屍,熏聞四十由旬。其花紅色,甚可愛樂,若有食者,發狂而死;而旃檀之樹,亦發生伊蘭叢中,未及長大,如閻浮洲竹筍,不能發香,]但是,[仲秋月滿,卒從地生,]終於從第產生,[成旃檀樹,眾人皆聞妙香,永無伊蘭臭惡之氣。]

[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如果香臭二種你都可以聞到,因為從鼻孔自己跑出來,鼻孔也可以不必借重於外在的東西,可以聞到香,也可以聞到臭,那么,你現在一個人就應當有二個鼻子才對。為什麼?大家都知道,一個鼻孔,不是香,要不然就是臭而已。現在是:二氣是自己從鼻孔跑出來的,不必借重外塵,要弄清楚。對我問道,這一句要注意聽:正在佛前對如來問佛道的人,變成有兩個阿難,因為你有兩個鼻子,那么,誰為汝體?哪一個才是你阿難的真體?就變成兩個阿難。

[鼻根是一,香、臭為二,故上破曰:臭則非香,香則非臭。若謂香臭二氣,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個鼻知。此句對上以香為知,自不能再以臭為知。一人一鼻,世間共許,若有二知,即有兩鼻,如果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阿難真體?]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如果鼻子是一,香臭變成不二,混為一體,沒辦法分辨,無二就是自應混成一體,就是臭既為香,香復成臭,那么臭氣既可以為香氣,香氣復可以成臭氣,二性就是二種嗅知性,[不有]就是混亂,不存在。因為不是嗅香就是嗅臭,現在混亂了,香可以為臭,臭可以為香,這個嗅知性混亂了,就不存在了,不可以立為鼻識之界,所以叫做二性不有,此二種知性混亂了,鼻識界是不能成立的。[不有]就是不存在的,經嗅知性二種都不存在,因為臭可以為香,香也可以為臭,所以,亂掉了。

[此因聞既有二鼻,應有二身之破,遂轉計雲:我本來無二,鼻只是一個,不妨具足香、臭二知。故此破雲:若鼻是一,則香臭自應混而為一,而無二矣!臭既可以為香,則臭無自性;香復可成臭,則香無自性;]那哪個是香?哪個是臭?亂掉了。[以香臭互奪兩亡,]香取代臭,那么臭就亡了;臭取代香,香就沒有了,以香臭互奪兩亡,[二種嗅知根性,既然不有,]不存在,[而鼻識之界,欲從誰而立耶?]為什麼?香就可以取代臭,臭也可以取代香,因為鼻子只有一個。

[未二破因香生]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

如果這個鼻識,是因為香塵而生的,意思就是:如果識心單由香塵而生,識因香有,就是香產生識心,無情物變成有情物的分別識心,當然是不存在,不過,這是個比喻。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就像眼睛能夠看得到外面的色塵,卻沒有辦法看得到自己的眼睛。簡單講:因香有故,應不知香,若說因香本身有識的話,那么,當然就不可能知道香;就像眼睛一樣,眼睛能看到外面的色塵,卻看不到自己的眼根。一樣的道理,香如果產生識的話,那么,它就不可能聞到自己的香味,不知道什麼是香。

[此文具法、喻、合三。若執鼻識,因香塵生者,]若執著鼻識是因為外在的香塵而生。[此識乃因香而有知,此是法;喻如因眼所有之見,自不能返觀其眼,]我們知道,眼睛能看外面的塵,當然回過頭來看不到自己的眼睛。[此是喻;法合雲:識因香有之故,]如果這個識是因為香塵而有,那么,它當然就不可能知道香。[應不自知其香,]因為它是由香所產生的識。[同見因眼有之故,]同樣的道理,見性也因為眼睛才有,但是,[應不自觀其眼矣!]眼睛有見性,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眼。

[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知]就是知道香,底下是開兩途,知跟不知都不對!先講知,知即非生,知道有香氣,那么,這個就一定不是從香塵而來的。意思就是:若能知香,此知即非從香所生,因為這識是從香生的,香不能自己知道自己是香;就像眼睛不能見自己的眼一樣的道理。不知非識,如果根本就不知道有香氣這回事,則非能識知名為香界,非識就是:非名為能知之識。因為它不知道,識是了別嘛,它現在連香都不知道,當然就沒有辦法了別。所以,不知香就是沒有了別的作用,不能名為識。如果說不知道香,連香在哪裡根本不知道,怎么可以叫做識心?是識心就一定知道。

香非知有,如果這個香非識知其有香之存在,不知道香的存在,香界是不成的,連香在哪裡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成立界呢?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如果識都不知道這個香,那么,因香而立這個識界,則非從香建立,這不是從香來建立的。再講一遍:這個就是破除知跟非知兩途的,兩途都錯。如果你知道香,就不是從香生;如果不知道香,就不是識的功能作用。若香非知有,如果根本就不知道香的存在,香界就不能成立。如果識根本就不知道香,那因香來立界這就不對了,就不是從香來建立的。

[首二句,知與不知,兩途俱非。若能知香,此知即非從香所生;若不知香,又非可名能知之識。下五句,如果香非識知其有香,則香界自不成立。何故?蓋香必以嗅知而後顯故,香非嗅知則不有,香界何自而成?倘若識不知香,所言因香立識界者,則非從香建立。]

[未三破和合生]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既然沒有中間,便不成為內根、外塵,二界不成,共生的鼻識當然也不存在了。所以,彼諸嗅聞之識性,畢竟虛妄。

[如上所破,鼻識不從根生,不從塵生,既無中間之識界可得,自不成內外根塵二界。如三進房屋,既無中間牆界,前後兩進之界相,自然亦無。彼諸聞性,畢竟虛妄者:承上二句,既內外不成,則能共生者無實;既無中間,則所共生者非真;如是嗅聞之識,畢竟虛妄。]

[三分合難破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我們應當知道,鼻根跟香塵互為因緣,而生起中間的鼻識界,三個地方都找不到,則鼻根跟香塵,以及香識界,其實根、塵、識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鼻識,不從根塵,各生共生之故,當知權教相宗所云:鼻香二者為緣,生於鼻識者,乃順世之談,非了義之教。今推究識界生處,了不可得,中界既無,內外二界,亦復叵得?故曰三處(界也)都無。以上結相妄,以下顯性真,則鼻根與香塵,及香識界三,本非因緣性,及自然性,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三鼻香識界竟。]

下面看經文就好,我們一氣呵成,把它貫通。[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阿難!又汝所了解的權教所說的,鼻根跟香塵互為因緣,而於其中間生出了鼻識,此識為復因內在的鼻根所生,以鼻為根來立界?或者是因為外面的香塵所生,以香來立界呢?[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阿難!若因鼻根所生,那么你心中用什麼來當作你的鼻?到底你是取肉形的雙爪之相,來當作你的鼻根?或者是取能嗅的、嗅知的動搖之性來當作你的鼻根?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若取肉形,這肉質乃是身根,身根的知是名為觸塵,名身非鼻,名根身,那就不可以叫鼻根,名觸即塵,如果是名觸塵,就一定不是香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連鼻根都找不到,怎么可以說:識因鼻生,依之而立界呢?[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如果以鼻根當中以嗅知之性來當作是你的鼻根,又你心中以什麼為知?如果你以肉為知的話,這個肉的知本來就是觸,不是屬於你的鼻根的嗅性,是屬於身根的觸知,不要弄錯。

[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如果你以虛空為知,虛空自己知道,肉,就應當無知,非覺知,那么這樣子講的話,虛空就變成你了,因為虛空變成有知了,那么,你的身就變成無知的虛空了,現在的阿難應當不存在。[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如果你鼻中香本身就有嗅知性,那么,這香的嗅知性自己存在,又不關你的事情。香本身有嗅知性,知就屬於香塵了,也不關你的鼻子的事情。[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如果香、臭二氣,從你鼻根自己跑出來,那么,這二氣也不必借重外在的伊蘭樹的臭、不必借重旃檀木的香。

[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當香臭二種不來的時候,你自己嗅嗅看你的鼻子,到底是香的還是臭的?臭的就不是香,香的就應不是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如果香跟臭二種統統能聞,那么,你阿難只有一個人,就變成有二個鼻子了,就二個人了,那站在我面前問佛道的,就有兩個阿難了,那到底哪一個是阿難你的真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如果鼻子只有一,那就只能嗅一種了,香臭不二,就沒有辦法分辨了,臭既可為香,香復可成臭,二性不有,為什麼二性不有?香取代了臭,臭就不存在;臭取代了香,香也不存在,所以,二性不存在,二種的嗅知統統不存在,不存在就不可以立界。界從誰立?鼻識之界到底從誰而立?二種嗅知性都不存在了。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如果說我們這個鼻識的香,可以從香塵自己跑出來,香本身就產生鼻識,若因香生鼻識,識因為香本身而產生,就像眼睛有見,卻不能觀看自己的眼一樣。若說這個識是從香本身跑出來的話,那么,應當就不可能了解它的香,就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根。[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如果能夠知道有香,那么,當然就不是從香所生,因為香不能自己知道自己是香。所以,只要能夠知道香,就一定不是從香所生;如果不知道香,那當然就不是認知的識,不是了別作用的識心了。根本連香都不知道,當然就不能說它是識。香非知有,如果香不能識知其存在,意思就是:非知有香,連香都不知道,香界當然不能成立。識不知其香,如果這個識根本不認識這個香,聞不到香,那么,因界則非從香建立,因香立識界,絕對不是從香來立的。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既然沒有中間,就不成內外,為什麼?中間是因為有內跟外,中間不成,當然就沒有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彼諸嗅聞之識性,當然是虛妄的。[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諸位!師父這樣子很辛苦的一次再一次的解釋經文,重要的是什麼?重要的就是要讓大家解脫,這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其實不必這么辛苦。為什麼這樣重複?你想想看,這對初學佛法的人來說都聽得懂嗎?佛法,它深不可測,太難了,我們只能在語言、文字里沙盤推演,就像紙上談兵一樣,因為沒有直接的證悟,沒有辦法,這證悟又需要實證的東西,你沒有實證,這就是沙盤推演,能夠看看沙盤推演也不錯了!就像我們語言、文字是假的,這個住址是假的,我把這個人的名字、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