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二處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 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

圓瑛法匯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講題: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日期:2009.6.5——2009.6.6

片數:共2片(本片為第1片)DVD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我們已經講過了五陰、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今天我們要進入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如果前面的有一點點模糊,那麼今天的課程就會很艱澀,十八處就會更難!所以,我們現在還處於《楞嚴經》的難度,算是高難度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再把白話文念一遍。

[卯三會十二處即藏性(分二)]

[辰初總征]

[二別破今初]

[複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十二處就是六根、六處(就是六塵),就是十二處。

[此總標十二處即藏性]。這個即藏性是什麼?就是看你有沒有悟?沒有悟,就會意識能所不斷;悟了以後就是藏性。所以,十二處當體即空,就是如來藏性,就是這個意思,看你有沒有悟?[處者方所也,定在也。以權教相宗說,根一定在內,塵一定在外,眼唯對色],眼根是唯對這個色塵,[耳唯對聲等,內外各六處,故名十二處],二六十二,[亦名十二入;謂取境],站在取境的角度來說,[則以根入塵],站在取境的角度是六根入於六塵。站在受境的角度,接受境界的角度,塵變成主動——能,[受境,則以塵入根],外面的六塵來入於六根,也就是從六根進入我們的內心。[通為能入,亦通為所入],站在取境的角度,根是能,塵是所;站在受境的角度,塵是能,根是所,所以,通為能入,亦通為所入,[故名為入]。在這十二處當中,[六科中],六科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睛就是對色塵,耳就是對聲;意就是對法塵。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對這個色、聲、舌、味、觸、法,就是這六科。

六科中,[前二眼、色]、眼根對這個色塵,耳根對這個聲塵,[耳、聲四處],這四個地方,[約根塵互破],意思就是單根來討論,單塵來討論,叫做根塵互破。單根生塵對不對?或者是塵來生這個見性?一一來破,叫做互破。[身、觸],觸就是離合,身、觸這[二處],身體就是離跟合,就是觸。這二處[獨約根破],根,一個身根,沒有身根,哪裡有觸塵呢?[餘六處皆約塵破,循循善誘,巧為開發,一一顯其相妄性真,全事即理也]。相妄性真,為什麼講相是妄?因為相是緣起,所以是妄,本無自性,因為相是生滅,所以相是妄;因為相是無常,所以相是妄。所謂相是妄,因為它是一合相、不實在相、沒有究竟體相,所以叫做相妄。性真就是我們的本心就一直存在,但看你悟不悟。相妄性真就在告訴你,修行要在真心裏面尋找,而不是在相。所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就是如果你不認識這個不生滅的真心、如來藏性,那麼,學法就變成永遠在妄上取妄。所以,不能在相上一直修行,這樣頭磕破了,也沒有辦法成道。

全事即理,為什麼叫做全事即理呢?這個就是: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因空、緣空、果空,本末究竟,皆不可得。所以,站在事相來講,有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站在理上來講,一切法無生。所以,每一法都安住在自己的角度,無論是事相上的角度,不壞事相;無論是空性的理上來講。所以,每一法其實都安住在各個的角度,看你怎麼去討論它,所以叫做全事即理。為什麼全事即理?事相就是理體,理體就是事相,不能離開。

[本科十二處,為如來對迷色重迷心輕者,開色合心]:迷色比較重的,就是對色法不了解的。一般如果沒有研究佛法的,這一句他就會搞混了;喔!迷色比較重,那就是很好色了!完蛋了!那就一定會把這樣解讀。所以,這個佛法是專業的領域,就需要專業的人來解讀。為如來對迷色得,迷這個色法比較重的人,意思就是對色法不是很清楚的;迷心比較輕者,所以,開色合心,色法有十一,合心法只有一個,就是色法多談一點,心法少談一點,因為他對這個色法不了解。[開一色法,為六塵、五根],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那麼,意根屬於心法。所以,就把這個五蘊的色,列為是色法以外;[合受、想、行、識四陰心法],就是共同來討論,[為一意根,故說十二處]。為一個心法,六根、六塵加起來十二,只有一個心法,就是意根,那麼,其他就是十一處統統是色法。

[根、塵互相依倚],就像蘆葦,或者是二根木材,常常在中觀思想裡面講的:用這個蘆葦來比喻,兩根蘆葦、或者是兩根木棒互相搭起來,抽掉一根,另外一根就倒了。他常常在強調這個互依,就是無自性的意思,根依靠塵,塵又依靠根,這個是權教菩薩一直這樣討論的。[下文雲: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能緣的根在跟所緣的塵境,其實都是同一個自體,來自一個自體分。也就是根就是見分,塵就是相分,見相二分,其實都來自於自體分。縛脫無二,束縛也是根塵,能緣的根,攀緣所緣的塵;[縛]就是內心打結、起煩惱。如果要解脫也是在這個地方,根跟塵,你只要悟了,根不可得,塵不可得,脫也是這樣解脫。所以,讓你束縛的地方,也是同時讓你解脫的地方,這個意思就是:煩惱即菩提,[縛]就是煩惱,煩惱當體即空,就是菩提,不二。

因此,我們修學佛道,不能說一直要找到一個怎麼樣好的環境,有時候福報不夠找不到!記住!最重要要找一個好的心境,一個好的環境是絕對不如一個好的心境的。因此,無論是束縛跟解脫,不二就是當下的意思,就在當下,不離本處叫做不二。縛也是那一顆心;脫還是那一顆心。迷晦即無明,如果你迷了,轉真空為無明,就是迷晦了,真心轉變了,就是無明。如果你發明便解脫,發明就是說發現了它無自性,如果你發現無自性,你就不會拼了老命去執著,把生命化作一種觀念,讓生命停止。生命是一種觀念,而且死執這個觀念。眾生就是一直死在觀念,一切眾生就是這樣。當我們了解佛法以後,就會發現說: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這一句話悟了以後,三藏十二部經典就解脫!

譬如我們研究歷史的,就很簡單來講的話,從東漢、西漢,或是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胡十六國等等,假設說。這歷史上研讀下來,看就好象有這個戰爭,內憂外患;但是,而今安在哉?現在?當我們回顧到歷史的時候,文字上記載得很清楚,當時是戰爭,內憂外患,這是好象是事實;可是,現在在一、二千年來看,或者幾百年後來看這一段歷史,但有文字、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自性本空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能參破了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就會發現就是這樣子。一切所謂生、老、病、死,其實不可得;迷、悟、聖凡都不可得,大小乘根本不可得,沒有這個東西。如果我們能夠用一點更客觀的,或者是用更科學的來談論這個佛法,那就更清楚!如果你對地球的創建、宇宙的形成,你就會更清楚!我們如果把時空推到四十億年前,這哪有什麼眾生?哪有什麼植物?哪有什麼動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哪有這個東西?那時候的世界是完全沒有的。因為業力,而緣起幻化出來的這個人生跟宇宙,看起來煞有其事,好象有那樣子的事情,事實上並沒有!

如果說這樣子來推論,你仍然無法了解,諸位!用一個冷靜一下的觀照,我們把所有的相都碎為微塵,這個人生、宇宙重新排列組合,包括我們這個星球碎為微塵,就是一堆灰塵,你會發現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於其中間,找不到生老病死;這個孩子沒有出生的時候,他哪裡有生,是父母親把他生下來。父親還沒有結婚,父親沒有生;母親還沒有結婚,沒有生這個孩子的時候,二個都無生;二個都無生的時候,現在結婚了,生了這個孩子,看來有生、老、病、死,從這個孩子出生,到老了、到病了、到死了,煞有其事。但是,冷靜的回顧一下,這個孩子的存在,每一分、每一秒其實都是性空。父母要沒有生他,他不存在這個世界;生了以後,雖然存在這個世界,其性本空,從這個元素來看,他煞似有生、老、病、死;但事實上沒有!

如果這個再不能體悟的話,那麼,三藏十二部經典的精要,都在這一隻手。(法師舉起自己的手)這一隻手你聽了以後沒有聲音,這個桌面也沒有聲音。緣起如幻的道理,它就是這樣子,手沒有聲音,桌面也沒有聲音,這一拍,(法師用手一拍桌子)聲音跑出來了,這個聲音就是緣起,它就是如幻,聲音,它是不實在的,那我們著於這個音聲相,就很嚴重了!發明了種種音樂、種種政論、股評,大家炒熱了,其實是其性本空的;好聽的話空,不好聽的話還是空;辱罵的話是空,讚嘆你的話還是空,在緣起如幻,你安不住任何的相,一點都安不住的。所以,這個簡單的道理,通用到整個宇宙,(師父舉手拍桌)啪,緣起就是如幻,聲音是這樣;一切法,色聲香味觸法儘是幻,沒有一法不是幻。所以,當你用達觀的智慧,跟客觀的般若智慧,來看待這個世間,一切眾生都值得我們同情,他是一定會卡死在某一個觀念,不是我執,就是法執;要不然就是知識的領域,就是所知障,書讀的愈多就愈難度,甚至你根本就度不進來,他卡在說:我讀到博士,你講的話我為什麼要聽?就卡住,你講也講不過他,因為他那個思惟辯證很厲害的,意識心是非常強的,背後隱藏著什麼?隱藏著執著。所以,佛法不同於世間,就是因為佛法是徹底解決內心的迷悶,還有這個煩惱,這個是世間所有知識領域沒有辦法達到的。因此佛法可貴處,是因為它講到生命的究竟之處,是我們生命最究竟的依歸,才值得我們這樣用生命付出去追求,就像大家很辛苦的坐在這裡,就是這樣子。

[今為融歸藏性者,正欲今發明也。初總征竟]。

[辰二別破(分六)]

[已初眼色處至六意法處(分四)]

[午初標舉二處]

[二雙以征起]

[三分文難破]

[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

這個是標眼根還有色塵二處,[此標舉眼、色二處,觀即眼處,余為塵處]。

[午二雙以征起]

[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說:於意云何?此等為是,到底是色生眼見就是:因為色法而生出眼根的見性?或者是眼睛的見性、眼根的見性,生出了這個外在的色塵相?到底是色塵生眼見?還是眼根生色相?因為根、塵它是緣起,所以,到底是由哪一個角度?佛分二個角度,色生眼見,或者是眼生色相,二個角度來討論。

[此約權宗],權宗是不究竟的,姑且允許你這麼說,根在內,塵在外,姑且允許你這麼說。[心、法相生為問。由法生故,種種心生;由心生故,種種法生]。這個權教菩薩都是這麼說,法由心生,心生,種種法就生。[故征雲:在汝之意以為如何]?在你的意思是如何?[還是色塵生出眼見耶?還是眼根生出色相耶]?還是眼根的見性生出色相呢?[雙開兩途為問,下乃分破]。佛陀一一來破除。

[午三分文難破(分二)]

[未初破眼見生色]

[二破色生眼見今初]

[阿難!若複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

[若]就是假設,[若復]就是假設說,站在眼根生色相的角度,就是眼根能生出這個色相。換句話說:這個色塵相是被眼根所生出來的,就姑且允許你這樣說,因為眼根對色相,是權教菩薩一直以來很難破除的,因為他認同眼根在內,色塵在外。好!那麼,現在你見到了種種色,佛陀就問你:到底是眼根,從眼根生出來的色相?還是色塵生出來眼見?所以,第一段它就來討論:若複眼根生色相者,就是用這個角度,先允許你的存在,眼根變成能生,色塵變成所生。眼根生色相者,眼根能生出這個色塵,見空非色,色性應銷,當他見到這個虛空的時候,因為虛空是沒有色相,虛空非色就是非有色相。見空非色,當他眼根見到了虛空的時候,虛空並沒有色相。沒有這個色相,色性應銷,就是生色相的功能應當就消失了。因為前面允許眼根生這個色相,現在看虛空什麼相都沒有,所以說見空非色,見到了虛空的時候,虛空非有色相,那麼,這個眼根所生出來的色塵變成沒有,所以叫做色性應銷。

色性應銷就變成怎麼樣?銷則顯發一切都無,為什麼呢?色性應銷,因為眼根生不出色相,表示外在的塵生不出來,就是能生的見性也沒有,外在的色塵生不出來,因為色塵是由眼根所生嘛,在這裡允許你暫時這樣講的。為什麼色性應銷?因為見到虛空的時候,虛空取代了生色的這個功能,所以,沒有辦法生出這個色相。那麼,這個色性應銷,色性應銷是因為見性所生出來,色性就是所生,所生沒有,當然見性就生不出來,見性當然也沒有;所生沒有,能生當然沒有啊!表示見性就消失!見性消失,能生的見性就銷亡。所以,色性應銷,色相就銷亡了,表示見性也沒有。

銷則顯發一切都無,連色相都沒有;連色相都沒有,無從比較,既沒有色相,當然襯托不出虛空了。所以,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連色相都不存在,誰明空質呢?誰能夠從千差萬別的色相,去襯托相同的虛空相呢?誰明空質,這個[空質]就是虛空,誰能夠襯托出虛空呢?不是千差萬別的色塵沒有了,因為眼能見的這個見性,已經沒有能力生出這個色塵了。所以,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連這個色相都沒有,誰明空質?誰來說明,或者是襯托出虛空?沒有!空亦如是,為什麼呢?就是轉過來,若複眼根生這個色相,現在把它轉過來,說:若複眼根生這個空相,就是:空亦如是。空亦如是,這個就表示換一個角度講了:若複眼根生空相的時候,那麼,見色非空之時,空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空相既無,誰明色質?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跟那個色相轉,徹底的轉換過來。

好!再講一遍,好象沒什麼反應。阿難,若複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復]就是假設說,我們允許你這樣說、允許你這樣假設,眼根能生出外在的色相、這個色塵相,當他眼根見到虛空之相的時候,這個虛空相併沒有色相,表示失去了所生的色相。眼根能生出色相,現在色相被虛空所取代,沒有色相了,所以,見虛空的時候,並沒有看到千差萬別的色相,這個時候色性應銷,因為生色的功能已經消失了,因為你看到的是虛空,同一個相的虛空。所以,色性應銷,意思就是眼根所生的色相就沒有了,能生的色性功能也已經消失了,所以叫做色性應銷,色性沒有了!銷則顯發一切都無,沒有千差萬別的色法,一切都無,色相既然都沒有,誰明空質就是又有誰能襯托出虛空呢?好!反過來說:空亦如是,如果眼根能生出空相,就是站在這個角度:若複眼根能生出空相,那麼,見色非空之時,空性就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空相既無呢,誰明色質?就是這個道理。空亦如是,因為文繁不再重複。

[此破眼生色相]。這個是破眼根而生出色相,眼根是能生,色相是所生。[故呼阿難,而告之曰:若復內之眼根,生出外之色相者],這個時候[則眼具生色之性],這個是暫時允許你這麼說:其實這個假設是錯誤的。[設或見空之時],當他眼根見到虛空的時候,虛空[而非色相,是所生之色相既無,而能生之色性(指眼見)],沒有所,哪裡有能呢?對不對?能生的色性當然就沒有。[應即銷亡]!沒有所生的色相,當然能生的色性就一定沒有,指這個眼見應當就銷亡,連見性都銷亡了,那還用說嗎?[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者:銷字即能生之見銷亡],既然沒有了,[而所生之色亦無],這種種差別的色相既然沒有,就是[色相既無,空相亦復叵得]?虛空之相當然也不可得,[故曰顯發一切都無]。

[色相既無,誰明(顯也)空質者]:我們曉得,[言空、色相形而顯],互相襯托的叫做相形而顯的,空、色相形而顯。[色相既無,空應不顯矣]。沒有色相,哪裡顯出虛空?這個是對立襯托的。反過來說,[反言無色],無色相,[將誰顯空?此二句,即解釋顯發一切都無之義。空亦如是者]:因為文繁不再重複,因此就講空亦如是。把它完整的句子就是這樣。

[例破眼生空相],就是剛剛講的:眼生色相破了;現在換另外一個角度破,眼生空相,[空、色俱為眼根所對之境,故須例破雲:若複眼根生空相者,見色非空之時,空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空相既無,誰明色質]?誰能夠顯出這個色質呢?[為避文繁,故總例之曰:空亦如是]。前面是能生的根生出色塵,現在換另外一個角度,色塵變成能生,眼見變成所生,交換角度。這裡色塵能生眼見。

[未二破色生眼見]

[若複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如果說,色塵假設說能生出眼睛的見性,用這樣來假設,允許你暫時這麼說。外在的生塵,允許你暫時這麼說,能生出眼根的見性。那麼,觀空非色,見即銷亡,我們觀看虛空的時候,這個時候並沒有色相。能生見性的色塵就滅了、就銷亡了,見性就已經沒有了,亡則都無,一切統統沒有,見性都沒有了,哪來的空、色啊?誰明空、色?見性都沒有了,哪來的空、色?誰能夠明了顯現出空跟色呢?空、色都是由見性來顯的。

再講一遍,這個角度是破色生眼見,若複色塵生眼見者,如果允許你這麼說,色塵能生出眼根的見性,那麼,當我們觀看虛空的時候,虛空非色,虛空並沒有這個色相;沒有色相,就表示能生出來見性之色塵已經滅了,因為色塵生出見性嘛,連這個色都沒有了,就表示能生出的色塵、能生見性的色塵,就已經滅掉了,即銷亡了,銷亡就是失去功能了。見性既然都銷亡了,失去作用了,亡則一切都無,見性即銷亡了,那麼,一切見性都沒有了,見性沒有,誰為明這個虛空還有色相呢?

[此破色生眼見。若復外之色塵,能生內之眼見者,觀空之時,而非色相],觀看虛空的時候,虛空並沒有色相,[是能生見之色塵已滅],因為不能生見,沒有看到色塵。[而所生之見,即應銷亡!然見既銷亡,則一切都無;既無能見,則將誰來明是空是色,故曰:誰明空色?則見與色、空,一總都無矣。準上亦應有空亦如是句。三分文難破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我們應當了解,見性、色相,還有虛空,俱無處所。就是外在的色塵與眼根的見性,這二處其實是虛妄的,那個執著分別心其實是不存在的,那只是因為緣起如幻的道理,相妄性真。所以,不能說它是因緣法,因為因緣法是二乘人所允許的;也非外道的自然性。

[此科結雲:由是義故,應當起智觀察,了知能見之眼根,與所見之色、空,俱無定在之處所。以眼不生色,則色無處所];眼根不生外在的色塵,則色無處所,因為是虛妄非實。色塵也不生眼根能見之見性,[色不生眼],前面已經破了。[則見無處所],所以前面講:眼不生色,色無處所,色不生眼,則見無處所。[此且明其無內、外二處耳。即色與見,二處虛妄者:即色塵與眼見,二處之體],就是找不到,[亦屬虛妄,以無體曰虛,偽現曰妄。前文雲:見與見緣,如虛空華,本無所有]。見分、相分都不可得。[本非因緣,非自然性者:亦如前文雲: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本非權乘所計之因緣性,及外道所計之自然性;以因緣、自然,俱為戲論矣。初眼色處竟]。都是不可得。底下講耳對聲塵,耳聲處。

[巳二耳聲處(分四)]

[午初標舉二處]

[二雙以征起]

[三分文難破]

[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

這個文字簡單,解釋一下:阿難!你好好的聽一聽,在祇陀園中,你看,食辦,這個[辦]就是食物都準備好,準備好要吃飯,這個叫食辦。準備好的時候,要擊鼓、還有撞鐘,所以叫做食辦擊鼓,要不然大家怎麼知道吃飯的時間呢。食辦擊鼓就是先準備好飲食了,要準備擊鼓來集眾了。眾集就撞鐘,所以,鐘鼓的音聲就前後相續,咚咚鏘~~音聲就出來了。

[此標舉耳、聲二處;聽即耳,鐘鼓為聲]。

[午二雙以征起]

分兩個角度來徵詢、征問。

[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說:阿難!你的意思怎麼樣呢?食物辦好了,擊鼓、撞鐘,這個時候有音聲出現,這個時候到底是聲音跑來你阿難的耳朵邊讓你聞?還是你的耳根、耳朵跑去聲音那邊聞聲音?

[聞非自然生,因聲而聞];這是眾所皆知。[聲非自然生,因聞有聲。在汝之意,以為如何?為是聲來耳邊而聞耶?為是耳往聲處而聞耶!邊字即處也。聲處下,應有為無來往一句],把筆拿起來,經文,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為無來往?經文這樣就非常的完整。[蓋有來往,是凡小妄情,無來往是權宗所計。彼謂耳、聲二處,離中知故],離的意思就是要有一點距離。我們聽聲音要與耳根有一點距離,沒有距離怎麼聽。耳根跟音聲要有距離,沒有距離不能聞,跟身體觸塵不一樣,身體觸塵不能有距離,耳根沒有距離不能聞。這個耳根很小聲還可以,很大聲的時候沒有辦法!所以,要有一點距離才起作用。就是耳機塞在你的耳朵,跟耳根還是有一點點距離。[今了義之教,故並破之]。後面[分破中有若無來往句],所以[此應是缺漏]。很清楚的後面就會講到若無來往。

[午三分文難破(分三)]

[未初聲來耳邊]

[二耳往聲處]

[三無來無往今初]

[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祗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解釋一下:阿難!如果這個聲音來到你阿難的耳邊,就是聲音自己跑來你阿難的耳邊。比喻如我乞食,如來出外去乞食,這一段是比喻。如我乞食到了室羅筏城,那麼這個時候在祇陀林中就一定沒有如來,則無有我,這個[我]是指如來,則無有如來,因為這個色身只有一個。意思就是佛陀如果在室羅筏城,那麼,你在祇陀林就一定看不到如來,因為這裡是比喻聲音來到阿難的耳根,所以佛陀比喻。此聲如果一定來到阿難的耳處,這個聲音如果一定跑到你阿難的耳朵沒有跑到其他地方,那麼請問:其他人聽得到嗎?當然聽不到了!假設說聲音一定跑到你阿難的耳朵,那麼,其他人不可能聞到。所以,那個時候,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俱]就同時,應當不會同時聽到,因為聲音已經跑到你阿難來了,怎麼再可能跑到目連跟迦葉的耳朵呢?何況這其中一千二百五十個沙門,一聽到鐘聲,當~~~~同來食處,一起來,這表示說聲音沒有來到阿難的耳處;也不只來到你阿難耳處,還來到一千二百五十個沙門,這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怎麼樣來解讀呢?

[此約聲來耳處破。以聲一耳多],以聲是一種,耳朵就很多,[不能遍至。如我下法喻合辨:喻中如來乞食城中,林中則無];那麼祇陀林中則沒有如來,[法中聲來阿難耳處,餘眾則無]。其他都聽不到。[故曰:『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下,反顯一聲眾聞,同來食處,則計聲來耳邊者,妄也]。是不實在的。聲音沒有來到你阿難的耳,為什麼?因為別人還聽到!

[未二耳往聲處]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種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

這一句是告訴你:如果說耳往聲處,這是不對的!阿難!若復你的耳朵、耳根,主動的跑到聲音的那一邊去聞,跑到那一邊了。就像我如來回來,安住在祇陀林的這個時候,在室羅筏城就一定無有我,也一定看不到如來,因為我已經到祇陀林了。如聞鼓聲,阿難!你聽到這個鼓聲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允許你說:耳往彼聲邊,這個時候來講。當你聽到鼓聲的時候,你的耳根已經跑到擊鼓的這個地方,去能所互緣了。那麼,現在鐘聲齊出,應不俱聞。因為你的耳朵跑到鼓的那個地方去了,鐘聲就應該聽不到,應當聽不到鐘聲才對啊!不但聽到鐘聲,何況還聽到象聲、馬聲、牛聲、羊聲、種種的音聲,都聽得很清楚啊!咦?你阿難都聽得很清楚,這表示說耳往聲處去是不對的。

[此約耳往聲處破。以聞一],[聞]就是聞性,是一,而[聲多,不能遍往。如我下法喻合辨:喻中如來歸住林中,城裡則無;法中耳往擊鼓之處,鍾處則無]。就聽不到鐘聲了。[故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你阿難應當聽不到啊,但事實上不是,鼓聲、鐘聲你都聽得很清楚。[何況其他種種音響],你都聽得很清楚啊![而豈得聞耶]?這表示你的耳根並沒有跑到聲音的地方去。[今能聞眾聲,則計耳往聲處者,亦妄也]。是不對的。

[未三無來無往]

[若無來往,亦復無聞]。

如果你硬要說,那就是根、塵沒有來往,根塵沒有來往你聽到什麼?根塵不相到,無聞;若無來往,根沒有來到塵,塵沒有來到根,你怎麼聽得到音聲呢?若無來往,當然聽不到;亦復無聞,當然一點聲音也沒有,根塵不相到嘛!

[此恐防轉計。因來往被破,則計無來無往,情所必至,故為此破。如無來往,則根、塵兩不相到,故曰:亦復無聞]。當然聽不到,[今眾聲皆聞],什麼都聽得很清楚,[則計無來往者,亦妄也]。

[問:『此中耳、聲二處,既非有來有往,亦非無來無往,畢竟如何成聞?』答:『按本經,大乘了義,根塵俱周法界],只要緣起它就顯現,雖顯現,但其實是妄。意思就是說:這個色聲香味觸法,隨時都會顯現,看你有沒有緣起?而緣起就是幻,但是,我們的本性是完全清淨的。為什麼根塵俱周法界呢?因為七大都是如來藏性,周遍法界,我們這個色身,就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所構成的,因此根塵是俱周法界的。

[如七大文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意思就是說:我們六根、六塵完全是遍滿法界的,只要有因緣,它就會顯現。[今以無線電可以證信,外國廣播,按時收聽,彼處一說,此處即聞],那個時候,圓瑛法師認識的只有無線電,哇!他如果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那什麼無線電?全部都是衛星!不但無線電可以證明,現在衛星就完全沒有距離了,借著因緣它就會顯現了。[如同一室談話,豈有來去之相?此即根性周遍,托緣便顯],托種種的因緣,便顯現出來。所以,[應知性本自遍,但托緣顯],只是托緣而顯現,[非藉緣生],注意那個[生],有實體性叫做生,實實在在生喔,這個要觀念很清楚!因此性本自遍,法界六根、六塵,只是看看有沒有緣,托緣而顯,是假借緣而顯現。注意!托緣而顯是暫時的、是空無自性的、是無生的;非借緣生,這個緣生,生則有實,不是空無自性。一個東西生,有沒有實實在在的生?

這一對年輕人結婚了,生了一個兒子,有真正的生嗎?沒有!這個孩子分析起來空無自性,這個孩子一不小心死了,孩子變成一堆骨灰,這個孩子有沒有真正的生出來呢?沒有!是藉著父母的因緣生,所以在這裡要非常的小心,佛法它就是一個關鍵。這個一般你看不來,為什麼但托緣顯,非借緣生呢?諸位![顯]是暫時的,[生]是有實體性的,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有實體性就不對,因為萬法沒有真正的生,萬法都是緣起性,都是空性的,沒有真正的生,緣生即是無生。[塵性亦復如是。三分文難破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有無來、往俱非之故,應當悟明,耳根之聽,與音聲之塵,俱無內外定在之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自體,亦不可得;說誰來往,及不來往,亦不過虛妄名相而已。其性本即如來藏性,非因緣、自然二種戲論矣]!萬法緣起不可得、空性,完全都是戲論。[問:無來無往,與根、塵俱遍法界同旨,離中知,即無來往,何亦被破]?意思是耳根要跟聲塵分開來,要有一點距離才聽得到,這個不是無來往嗎?為什麼連這個也破呢?[答:根、塵俱遍,實屬一體],根跟塵其實是同一個體性的,同一個本性的,[同一如來藏,安可言離]?安可言有距離呢?[若有離,則成二矣!今唯一性,故須並破。二耳聲處竟]。講有離,那是因為方便說。

[巳三鼻香處(分四)]

[午初標舉二處]

[二詳以征起]

[三分文難破]

[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汝又嗅此,爐中旃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

阿難,你又好好的嗅一下爐中這個旃檀香,這個香只要燃一銖;二十四銖是一兩,就是二十四分之一兩,燃那一點點,整個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就同時聞到這個香氣。

[此標舉鼻香二處。鼻即鼻;旃檀、香也,義翻與藥],給你這個藥。[嗅之可以除病,亦云『牛頭旃檀\』,出北俱盧洲,牛頭山中。《法華經》雲:『此香六銖,價值娑婆世界』是也]。異香是特殊的香,沒於一般的香。我們流通處要賣這個的話誰買得起,六銖價值娑婆世界,所有銀行都領出來!所以,這個佛經看一看,理解一下就可以了,表示很珍貴的意思。[此乃異香,功用殊勝。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於一時,俱聞香氣。《律曆志》雲:二十四銖為一兩。每銖乃四分一厘,六毫六絲六忽]。厘的十分之一叫做毫;毫的十分之一叫做絲;絲的十分之一叫做忽,也就是厘的千分之一。[《博物志》雲:『漢武帝時,西國遣使,獻異香四枚於朝,漢制香不滿斤不得受]。大使沒辦法解釋,因為太輕了,[使乃將其香,取如大豆許,著在宮門上,香聞長安四十里],哇![經月乃歇,帝乃受之]。如果我們流通處能夠拿到這個,我馬上燒一顆給你聞,你聽經聽得那麼辛苦,我馬上燒!那你就在這裡吃、在這裡住,就住一個月,經月乃歇,就一直聞香,聞到你沒有生病為止!為什麼?百病都去了,我願意這樣做!如果有的話,說實在話,爸爸買不起,怎麼買得起?嚇死人了!全世界的銀行領出來,也買不起,我沒有辦法,普通香將就著聞了,這個沒有辦法![後長安瘟疫流行,博士奏請,焚香一枚,四十裡間,民疫皆愈]。哇!這不得了,看起來真嚇人,有這種香![此異香功用殊勝之明證也]。

[午二詳以征起]

[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旃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

這個香到底是從旃檀木燒出來的,還是來自於鼻?還是來自於虛空呢?問這個香到底從哪裡來。[以上眼、色、耳、聲四處,乃更互破]。眼根生色塵?還是色塵生眼見呢?[此科乃二法從要破],從重要的,你只要悟入這個香塵從哪裡來?是從旃檀木生?從鼻生?從虛空生?好好的找,結果發現一法無生。[故但征香塵,了無生處,如兩木相倚,推倒一邊,則兩木皆倒矣]。一切法,你好好冷靜的話,冷靜分析,一切法本自無生,就是永恆;無生就是永恆,色即是空,色就是絕對,絕對就存在,色就是永恆的存在,就是這樣。所以,講相妄,是站在凡夫角度講的;站在聖人的角度講,唯是一真,性相不二。

[午三分文難破(分三)]

[未初破從鼻生]

[二破從空生]

[三破從香生今初]

[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解釋一下:阿難,如果說這個香氣,是由你的鼻根自己跑出來的,稱鼻所生,你一定要說:這個香氣是你的鼻子自己產生的,當從鼻出,稱鼻所生,如果說從鼻子所生,就應當從鼻子出來。鼻又不是旃檀香,為什麼鼻中自己會跑出來有香氣呢?稱汝聞香,名稱叫做聞,聞應當是入啊,香由外來入於你的鼻,這個叫做聞,聞就是入嘛!氣來入你的鼻叫做聞嘛!名稱就是你聞香,就是香來入於你的鼻,這樣名稱才對稱嘛!當於鼻入,應當香氣來入於你的鼻,叫做聞香。鼻中變成出香了,本來香來到你的鼻子聞,叫做聞香,現在不是,你鼻子產生香氣,叫鼻中出香。說聞非義,說這個香來入於你的鼻讓你聞,這個是不合義理的,講這個聞是錯的!聞是由外來你的鼻根,現在你的鼻根自己產生香氣跑出來,說聞當然非義了。

[若謂此香,生於汝鼻,既稱此香,是鼻所生,應當香氣從鼻而出,方合生義;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氣?此約體用相違破。鼻是肉體,而非旃檀香體,異體不能發用],香有香的體性,鼻非旃檀香,鼻子怎麼能夠出香呢?[云何肉鼻之中,而有發生旃檀氣之用?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者:此約名義不符破。聞字是名,以入為義],來入叫做聞。[稱汝聞香],說你聞到香,[應當於汝鼻入,現鼻中生出香氣,名義不符,故難曰:『說聞非義\』。則香不從鼻生也,明矣]!

[未二破從空生]

[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

[爇]ruo就是焚燒。如果是香氣從這個虛空自己產生的,那麼,空性是常恆的、虛空是常恆的,香應當常在,又何必借這個爐中來爇,就是焚燒;爇此枯木就是焚燒的意思。

[若謂此香,不從肉鼻所生,乃生於鼻孔中之空者,鼻孔之空],鼻孔中虛空,[與世界之空無二。空性常恆不變,所生之香,亦應常在,一切得皆有香氣,又何藉爐中],又何必借爐中,[爇此枯木,然後有香?未爇無香],沒有焚燒的時候沒有香,[足顯不從空生也,明矣]!

[未三破從香生]

[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

這個是破從香來,一般認為,味道一定是從香來,佛陀在這裡講:不是。如果說這個香氣,是來自於旃檀香的香木,則此香質,應當這樣如此說;因爇成煙,這個枯木要燒出煙,隨著煙要飄四十里,到你的鼻子你才聞得到。因爇成煙,要燒成煙,隨這個煙跑,你才聞得到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如果說鼻子要聞,當然一定要有氣來,沒有氣來,你怎麼聞?如果鼻子得聞,那是合當蒙受煙氣,有煙氣,鼻子才得聞。現在不是,現在佛陀說,其煙才騰空而已,未及遙遠,沒有一點距離,室羅筏城四十里內,云何已經同時聞到香氣?為什麼?這表示聞到這個香氣跟煙沒有關係,跟木沒有關係。

[香生於木,常情總計。故破雲:若生於木,則此香之木質,因爇成煙,乃可通於鼻中。若鼻得聞,合當蒙受煙氣!今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足征],足以證明,[非生於木明矣],這是很明顯的道理。[故以云何已聞反難焉]。云何已聞?還不到四十里。意思就是:這個煙衝上來都還不到四十里,衝上來才一點點,四十里外都聞到了!為什麼?反問過來。[未三破香從木生。合上二科,三分文難破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應當了解,香就是塵,鼻就是根,與聞就是聞性,俱無處所。即嗅與香,嗅就是鼻根,外塵香塵,二處本來就是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香塵無從來之故,應當悟知。香塵與鼻根,指浮、勝二根],是指浮塵根跟勝義二根,[及托根之嗅聞性,仍屬根、塵二處,非有三法也]。並不是有根、塵、識,只有二處而已;因為這個聞性,是托於浮塵、勝義根當中,所以,這裡只有二處(根、塵),非有三處,不能把聞性列為一處。[俱無處所者:外塵之處,既已叵得,內根之處,亦復不立,故曰:『俱無\』。即嗅聞與香塵二處之體,亦屬虛妄;無體曰虛,偽現曰妄,但有虛妄名相,若究其源,不從根生木生],意思就是:不從鼻根而生,根生就是鼻根;木生,不從外在的枯木而生。[則非因緣所生法;又不從空生,則非自然性,惟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三鼻、香二處竟]。我們點這個香,應當了解香是表法的,持戒就有香。我們要有道德、要有因果、要有好的品性,人人讚嘆,這個就是香,比我們點外在的香更重要!所以,一個修行人,不但要有智慧,最重要的要有品德、要有人格,僧要有僧格,那麼這樣受人人尊敬,持戒清淨,人人讚嘆,對因果負責,人人稱頌,這個就是香,戒定真香,我們大家都唱這個贊,為什麼稱為戒定真香?持戒、禪定是真正的香,人人讚嘆的香,而這個香還會傳送。

[巳四舌味二處(分四)]

[午初標舉二虔]

[二詳以征起]

[三分文難破]

[四結妄歸真今初]

我們講了眼、耳、鼻了,現在講舌味二處。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

說:阿難!汝常就是平常,二時是指早餐跟午餐,因為比丘過午不食。在大眾當中持這個缽,如果有因緣,其間就是或有因緣,會碰到好的味道,像酥啊、酪啊;醍醐是最上味,提煉到最上味的,名為上味。

[此標舉舌味二處。而舌處寄遇字之中]。安放在一個[遇]字當中。[常即尋常日用;二時乃早食、午食時也。酥、酪、醍醐,皆從乳生,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一步一步,味道也是提升,愈做愈好。從熟酥又碰到最上味的醍醐,[從熟酥出醍醐。其間或遇此等之味,名為上味]。

[午二詳以征起]

[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這個就詳以征起了,好好的仔細問一下,這個味道到底從哪裡來?是來自於虛空呢?還是這個味道來自於舌根呢?還是從食物當中產生味道呢?好好的問一下,要讓阿難好好的體悟一切法無生。

[午三分文難破(分三)]

[未初破從舌生]

[二破從味生]

[三破從空生今初]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

阿難,如果說這個味道,不借重外面,而你自己會跑出,從舌根跑出來,這個味道自己突然從舌根跑出來,不借重於外面的味塵的話,說:生於汝舌根。意思是你的舌根自己跑出味。在汝口中,只有一舌,一個舌頭也只能生出一個味道。舉個例子:已經成酥味的時候,如果你先吃到這個酥,這個舌根產生酥味的時候,因為舌根已經有跑出來,生出一味的話,已經成為酥味,不能再嘗其它的味。因為只有一個舌頭,只能生出一味,其舌而時已生酥味的這個時候,怎麼樣?遇到黑石蜜,就是所謂的甘蔗糖、冰糖,應不推移,推移就是變化再生其他之味。為什麼?推移就是沒有辦法再變化了,因為舌已經成為酥味了;已經成為酥味,這個舌頭就是這種味道,碰到了黑石蜜,當然就沒有辦法跟著變化,認識這個黑石蜜甜的味道,沒有辦法再推移;[推移]就是變化。

[此先破味從舌生。若復此味,生汝阿難之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亦只能生出一味,譬如果樹,一樹只能生一味之果。其舌爾時遇酥,已成酥味,或更遇黑石蜜時,自應不推變,不移易,不至再生甜味。《善見律》雲:黑石蜜,即甘蔗糖。色黑、質堅、味甜,故名黑石蜜]。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這個分兩個角度都不對,變移也不對,不變移也不對。如果變也是不對,變跟不變都不對。若不變移,不名知味,不變移就是如果不變遷一下、改變一下,你怎麼會知道其他的味道?若不變移,你怎麼會知道有這個味道呢?不名知味,不變移,你當然沒有辦法了解這個味道是什麼,舌頭就是知道味道嘛!若變移者,如果變了,舌頭只有一個,而不是多體性的,為什麼那麼多味,卻只有一個舌頭就能知道呢?就是這個意思。

[此分兩途難破。舌以知味為義,承上雲若不變遷移易,只知一味,則不名一舌能知眾味],所以,要跟著變,才有辦法知道其他的味道。[即失知味之義矣]。舌頭失去了(知)味,那舌頭做什麼?沒有意義啊![倘若推變移易],推移改變,[一口只有一舌,舌非有多體,云何眾多之味,只有一舌能知,如世間一樹,能生多味之果,安有是理耶]?哪有這個道理,蘋果樹就一定生蘋果,橘子樹就一定生橘子,對不對?怎麼一棵樹也生蘋果、也生橘子、也生木瓜?他就告訴你這個道理。

[未二破從味生]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知味?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如果說這個味道,是來自於食物,請問你:食物並沒有心、沒有識心,食物並沒有意識,如何能分辨它是有味無味呢?云何知味呢?食物本身怎麼知道它有沒有味道?又食物自己知道有味道的話,即同他食,就變成別人在吃了,食物自己(知)有味道,是不是?別人吃的時候津津有味,就跟別人在吃一樣了。何預於汝?又不關你的事情,名味之知?豈可以說,豈可以把它命名說:這是你嘗味的知覺呢?怎麼可以名叫做你嘗味的知覺性呢?叫做豈可名為汝舌嘗味之知覺?如果食物自己知道,就跟別人在吃一樣,別人吃的津津有味,不關你的事情,何預於汝?怎麼可以名說這個味道是你的知覺?是發生在別人身上了。

[此破味從食生。常情妄計,味生於食,故為此破。若言味生於食品,食品非有分別之識,乃屬無知之物,若不假舌根,云何能知味耶?縱使能知,又屬食品自知其味,何乾汝舌之事,而名汝舌嘗味之知也!如他人之食,豈可名汝舌嘗味之知乎]?

[未三破從空生]

[若生於空,汝啖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如果說這個味道是出生在這個虛空,虛空會自己跑出味道來,若生於虛空,你好好的吃吃看;[啖]就是吃,阿難張開嘴巴吃吃虛空,當作何味?是什麼味道呢?假設說虛空如果是鹹的;既鹹汝舌,當然也鹹汝面,虛空既然能夠鹹你的舌,當然也是能夠鹹你的面,你的面也是鹹的。那麼,我們娑婆世界的人,就跟海中的魚一樣了,既常受到鹹,因為這個世界只有鹹,就了不知淡,這個世界完全變了,當然就不知道淡味是什麼。就像海魚,海魚生在鹹海當中,它當然不知道淡是什麼。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如果這個味覺、這個味道,不了解淡味,當然也就不可能了解鹹味是什麼。必無所知,云何名味?完全不知道鹹和淡,怎麼能說這個叫做味道呢?

[此破味從空生。因前從舌從食,皆已被破,勢必轉計從空而生。故此並破雲:若言味生於虛空,則空必具味],則虛空就一定有味道了,你現在把這個喡張開,啖一下,吃一下虛空,[故今啖虛空,當作何等之味?必其虛空下,按定一味;若空作鹹味,虛性周遍,汝全身在虛空之中,既能鹹汝舌,亦必鹹汝面,及汝全身,則此世界人類,都在鹹味之中,同於海魚一樣。既常受鹹,無時不在鹹中,自然了不知淡。而鹹、淡二味,相待以顯,既常受鹹味,曾不識知何者為淡,則應亦不覺所處是鹹,以無待故無辨也]。[辨]就是沒有辨別,因為沒有對待,就沒有辦法辨別,常在鹹中,就不知淡;常在淡中,根本就不認識鹹。[如是則必一無所知,云何又以酥、酪、醍醐,名為上味耶?三分文難破竟]。完全如果必無所知,為什麼叫做味道呢?因為前面講的,不知道就是沒有味;可是,酥有酥味、酪有酪味、醍醐有醍醐的味道,為什麼都知道?必無所知,當然就沒有味了;可是,為什麼都知道,酥有酥味、酪有酪味,為什麼?答。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應當知道,味道和舌根的嘗,舌是能入的功能叫做嘗,嘗就是舌之能入,叫做嘗,師父嘗一嘗。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處本身是虛妄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味塵無有生處之故。此亦二法從要破中,獨約塵破。塵既叵得,根豈能有]?從味道來破,這個味道從哪裡來?從根生,不對;從食物生?也不對;從虛空生?統統不對,俱無處所。所以,這個味道是沒有生處的,這個二法是從要破,獨就塵來講,塵也不可得,根豈能有呢?[因此當知,味塵、舌根,與舌根嘗性,能嘗所嘗,俱無定在處所。即能嘗之根,與所嘗之味亦無自體可得。推究其性不變,本非因緣,其用隨緣,亦非自然,乃如來藏,妙真如性。四舌味二處竟]。

這個講到現在有一個共同點,相是妄,性是真,這個就是佛陀所講,凡所有相即是真。講這個有什麼好處?就是眾生一切所有的享受,其實只在做夢中事,食、衣、住、行,單單一個味道的嘗,每天都為這個忙不停。我打開電視,每天煎、炸、煮,每天都為了這個吃而忙,而佛陀說這個味道是虛妄的,連舌根都是虛妄的。眼根是虛妄的,我們每天都要看,結果色塵竟然也是虛妄的;耳朵每天都要聽,聽了師父的音聲,結果聽的耳根是妄,聽的聲塵還是妄。而我們六根是妄,六塵還是妄,因為真心沒有開採出來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這樣講。眾生很可憐,身在妄中不知妄,而大家坐在這裡,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佛法可以聽,福報多大!得到了究竟人生解脫的真理,恭喜大家!

[巳五身觸二處(分四)]

[午初標舉二處]

[二約二觸破]

[三約一觸破]

[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

[此標舉身、觸二處。觸塵與諸塵不同,乃以有知之身,與無知之物,合則成觸。如衣服未穿身上,但屬色塵,待穿身上,覺知違順],覺知這個衣服是違還是順,[方名為觸]。好衣服是順,不好的衣服就違。[夏天穿棉衣則違],太厚重了,就違;[穿紗衣則順。觸即身分之覺也,具有能知之用者為能觸,而無知覺者為所觸,是根、塵、能、所合成]。討論的。[本科觸塵,又與諸觸不同,獨以一身明觸,頭手皆身根,無外觸塵],一般都是有情觸摩無情,叫做觸。可是,這一段,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身根,頭跟手相觸,沒有外觸塵。[但假摩以成觸相,根塵互不可分,無定處所,以例諸觸,皆類此虛妄。此科乃二法從要破,獨約根破也]。

[律中佛敕弟子],[勅]就是命令。[一日三摩其頭,默誦偈曰:守口攝意身莫犯],守住這個口業,修行人一句惡口都不行,口業要完全清淨;攝這個意,意就不貪、不嗔、不痴;身莫犯,身就是殺、盜、淫。[莫惱一切諸有情],真正一個比丘,他絕對不會困擾一切眾生的,他絕對不會一天到晚到你家去化緣;他也絕對不會一天到晚打電話給你,真正的比丘!也絕對不會去困擾任何一個修行人,或者是一切眾生。[無益之苦當遠離],無益就是不能成就的,不能成道的,惡知見的吃苦,沒有任何的意義的。[如是行者得度世]。這樣修行人,就可以超越生滅法,就是可以度他,是真正一個修行人,才有辦法橫度這個生死的。[此中無益之苦,指外道所修苦行,非是真因。不得實果。佛弟子中,多有外道歸佛者],目犍連、舍利弗就是。[欲令舍邪從正,三摩其頭,自覺落髮出家,不忘為僧也。佛以阿難遵依佛敕,每日行之,故舉為問焉]。

[午二約二觸破]

[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說:你的意思怎麼樣呢?這個摩頭所生出的知覺,就是觸覺,到底是誰為能觸?因為有能觸就有所觸,這能觸為在於手呢?現在要找出那個能觸。

[此雙征雲,在汝阿難之意云何?此摩頭所生之知覺,手知所摩是頭,頭知是手來摩,二俱有知,頭手二邊],到底[誰為能觸者?誰為所觸者?能觸為在於手耶]?還是能觸[為在於頭耶?要阿難自審]。觸的定義是什麼。[觸之為義,以有知者為能觸,無知者為所觸。能所相合,方成觸義]。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

若能觸,你要把這個能觸的角度放在手的話,那麼,頭則無知;頭則無知就是應屬於無知,因為一個能觸的有知,還有一個所觸的無知,才能構成觸。云何成觸?就是有能、有所,方名為成觸。但今兩者,問題是出在:兩者——頭跟手都有知,這問題出在這個地方。若在於頭,頭則能知,假設這個能知是在頭,手則無用,手就沒有知道觸之作用,無用就是無觸之作用。意思就是:如果這個能觸是在頭來講的話,頭就變成能知了,那麼,手則沒有知觸的作用了,完全失去知觸的作用,因為所觸是無知的,云何名觸呢?

再講一遍:如果能觸的是在手,頭則應屬於無知,云何成觸?要有能、有所才叫做觸。但是,現在問題來了,手跟頭兩者都有知,怎麼辦呢?若在頭,頭就變成能知,手就變成無知觸之作用了,沒有知道觸的作用了,這樣云何名觸?為什麼叫做觸?云何得名於觸呢?

[若言能觸在於手,而手是有知,頭則應屬無知。現今頭亦有知,頭手皆為能知,無有所知,云何可以成觸?以觸必有知無知],就是能知,還有所知,而所知就是無知,[能所相合之故]才叫做觸。[若言能觸在於頭,而頭是有知,手則應無知觸之用?現今手亦有知,頭手二俱有知,云何得名為觸耶]?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

[一身一知,世間共許,若謂頭之與手,各有一知],若各個有知,那就二個知了,[則汝阿難,應有二身]?則汝阿難應當有二個身體?二個身體才二知,可是,你一身才一知啊,為什麼現在變成了各個有?那麼,你阿難不是有二個色身嗎?

[午三約一觸破]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如果頭跟手共一個知,就是一觸所生,一觸就是只有一知,一個知,就沒有能所了。則手跟頭,因為只有一觸,那麼,就當為一體了。如果是一體,一體就是沒有能所、沒有對待,則是一體。一體當然就不可能成觸,因為沒有能所,沒有能觸、所觸。前面二個知,就變成二個身;現在是一個觸,就變成沒有能所,也不對!若頭與手如果共一觸,那只有一個知了,那麼,手與頭就變成一體了,一體就沒有能所,就是絕對了。如果只有一體,沒有能所;沒有能所,觸則無成。所以,講到觸,沒有能所是不對的,觸無成就是因為它沒有能所。

[此翻前兩觸,轉成一觸。若言頭與手一觸所生,即頭手共一知,則成一觸也。若然,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果一體者,無能所,絕對待,觸則無成。何以故?必有二體相合,方可成觸],一定要有能觸跟所觸。[如衣與身合,方成觸義]。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屬也?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二體就是頭跟手二知,統統叫做能觸,沒有所觸之塵。意思就是:如果能觸的有二個體性,觸誰為在?所觸到底是屬於誰呢?意思就是有二個能,那就沒有所了,所是屬於哪一邊?就是這個意思,二個能觸,就沒有所觸。所以,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如果二個都是能觸,那麼,所觸到底是屬於哪一邊?就是這個意思。因為這是文言文,看起來有一點吃力。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如果二個體,就是二個都能觸,那麼,所觸到底是屬於哪一邊?在能非所,在所非能。在能摩之手,即非所摩之頭;在所摩之頭,即非能摩之手。是不是?總屬一邊嘛!意思是說:你若說不屬於能觸之手,也不屬於所觸之頭的話,那就痲煩了!不應虛空,與汝成觸?在能非所,在所非能就是:在能摩之手,即非所摩之頭;在所摩之頭,即非能摩之手,總要屬於一邊。你若說不屬於能觸之手,也不屬於所觸之頭,那不應當虛空與汝成觸?虛空怎麼可以讓你變成所觸?不應當虛空與你成所觸,虛空無相。

[此防轉計二體。文中在能在所,能所二字,莫作能觸所觸解,當作能摩、所摩,文義始暢。因上一體被破],現在[防計二體乃破雲:若頭手二知,是為二體者,此二皆屬有知],手跟頭都屬於有知,[皆為能觸,且道所觸之塵,又誰為在?即又當誰屬耶?若在能摩之手]能觸,[即非在所摩之頭];為能觸,[若在所摩之頭],叫做能觸。[即非在能摩之手,現今頭手二皆有知,二皆能觸,無有所觸之塵],最後就用一個不可能的事情就說:[乃詰之曰:不應當虛空,與汝成所觸耶]?這是不可能的。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約二觸,則一知、二知了不可定];了不可得,如果站在二個,二觸,就變成一個知,也不對,頭、手一個知也不對。二知也不對,頭跟手共二知,一知、二知了不可定,一知對呢?還是二知對呢?都不對!如果[約一觸],前面是就二個觸,現在就一個觸,那到底是一體呢?還是二體?如果是一體,就變成能所沒有了。[則一體、二體,無所適從之故,當知所覺之觸,與能覺之身,俱無真實處所;則身根與觸塵,亦無體相,悉皆虛妄名相而已。若求其本,乃非因緣、非自然,乃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五身觸二處竟]。

接下來,我們都了解,意識是接受法塵的,我們說:色、聲、香、味、觸、法,那個法塵,是由眼耳鼻舌身意的[意]來接收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對法塵。

[巳六意法二處(分四)]

[午初標舉二處]

[二雙以征起]

[三就法辨妄]

[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

阿難,你常常想到,我們的意根當中所緣的善性、惡性,還有不善不惡的無記,三性,這種生成的法則,也就是意根攀緣法塵的法則。落入心中的不是善的種子,就是惡的種子,要不然就是無記性的種子。意識所緣的境界,若不是善境、惡境,就是無記性,所以,善、惡、無記,它就是法塵。

[此標舉意、法二處。意中乃意根之中,所緣下為法塵。而法塵與前五塵不同,非有實性境],就是現量境界,就是出現在你眼耳鼻舌身,都是實際的實性境。[此唯意識之獨影境]。意識所攀緣的,只是攀緣那個落下來的影子而已。[何謂獨影境?由同時意識,與前五識同時而起,緣五塵性境],這個[性境]就是真實境。[吸入意根之中],權宗,權巧方便,不究竟的認為,外面的境是姑且給它暫時性的實在性,所以,這個性境就是定,是確實存在,這個是權教菩薩所談的,緣五塵性境、確實境。吸入意根之中,[名為五塵落卸影子,故為獨影境]。獨影境就是只有緣這個影像,只有影像,不是像五根前面的性境,現在意根所緣的叫做獨影境。[同時意識緣善境界,則意根中,有善性影子現起;緣惡境界,則意根中,有惡性影子現起;緣無記境界,則意根中,有無記性影子現起;無記境界,乃非善非惡之中庸境,於善惡二者,無可記別,故名無記性]。譬如說你現在看錶幾點,那不能說善跟惡,你只是隨緣看一下這個表,影像裡面並沒有什麼善、惡。如果你動一個念頭,想要去殺人,那麼,這個惡的影像就跑出來了!說:我要去聽經,這個就是善的影像就跑出來了。[此三性,乃生成法塵之定則。又一解,此三性,乃意根中,生成一定之法則,故名為性]。這又另外一種解釋。

[午二雙以征起]

[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此法[塵],這個法是指塵。這個法塵到底是心所生的法塵?為當離心,別有方所?或者是離開這個意根,另外有存在一個法塵?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法塵到底是心所生的法塵?還是離意根的心,另外有一種法塵?別有方所,方所就是另外有一個地方叫做法塵,或者是另外有一個地方存在著法塵?

[此雙征法塵,為復即汝意根之心所生乎?為當離汝意根之心,而別有法塵之方向所在耶]?意思就是:法塵存在另外一個地方。

[午三就法辨妄(分二)]

[未初破即心所生]

[二破離心別有今初]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阿難,如果這個法塵即心所生,即心者就是:即心所生。如果這個法塵是即心[所生]者,如果你這個法塵,是由你的意根這個心所產生的話,叫做即心所生者,這樣才看得懂。即心所生者,法則非塵,如果心所生出來的,那麼,這個法塵就不叫做塵了,因為是從心所生的,應當叫做心,不叫做塵。法則非塵,如果說從心所生,這個法就不叫做塵了,它叫做心。非心所緣,云何成處?[非]就是不是;[心]就是意根,非意根所緣的境界,非心所緣,就是非意根所緣的境界,為什麼叫做處呢?因為能緣的意根是以法塵為所緣,法塵所緣,心所緣的這個法塵處。有能緣的意根,一定要有所緣的法塵,這樣才能成處,能、所這樣才能成一個處嘛!現在不是,現在心所生的法塵竟然是心,所以,這個不是意根所緣的境界,不是意根所緣的境界,就不是法塵,那麼,有能緣的意根,可是,沒有所緣的法塵這種境界,云何成處呢?沒有能所了。

[若此法塵,即意根之心所生者],換一個角度,暫時允許這樣,如果法塵是心所生的,就是這個,暫時姑且允許你這樣說。若此法塵,就是意根之心所生者,[能生之心有知,所生之法,亦當有知,如有情生有情。法塵既是有知,則應非塵,亦非心所緣之境];就是不是法塵了,是心所緣的法塵,[是心所緣,方成法處],那麼,它不是法塵、不是心所緣,當然就不可以成處了。[反難既非心之所緣],既然不是意根心所緣的法塵,[云何可以成處也]?意思就是不存在的,這不是意根所緣的法塵處了。

[未二破離心別]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現在姑且說,這個法塵離於意根的心,另外存在在一個空間,別有方所就是另外存在在一個地方,別有方所。則法自性,那麼,請問你,佛陀問了,則法塵的自性,你所產生意根所緣的那個法塵,現在法塵的自性,到底為有知還是非有知?是有知還是無知?[非知]就是非有知。

[此破離心,雙開知與非知兩途]。離開心又有法塵存在,那麼,這個法塵到底是知還是無知?[若言法塵,是離意根之心,別有方向處所者,則法塵應有自性,試問法塵自性,為是有知耶?為非有知耶]?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

知,就是這個法塵,意思就是別有方所,離心別有方所的這個法塵,站在假設說,知。這個假設說,法塵若有知的話,那麼,則應當名為心了,意思就是:不應當名為塵。知,不可以叫做塵,塵是無知,如果離開這個心別有方所,這個法塵它是有知的話,就應當名為心。如果法塵在另外一個方所,是有知的話,這個叫做名為心;不名為塵,不應名為塵,這樣才看得懂,是則名心,不名為塵,這樣才看得懂。若法塵是知,當然就不叫做塵了。異汝非塵,這個[異]當作離開,離開你的意根之心而又有知。前面講的:若離於心,別有方所,[異]就是離開,離開你的意根之心而又有知,那當然應當不是塵,同他心量。就跟別人的心一樣了,別人的心是離你又有知,離開你的心又有知,就同他心量,就不關你的事情。現在不是這樣子,說: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什麼叫做即汝即心呢?意思是說:你一定要執著說,離心又有知的法塵。現在反過來說,即是汝即心就是:現在就是你的心,即汝即心就是你的心,不是他人的心,知,發生在你的身上,就一定是你的心,應當合而為一。叫做即汝即心。

云何汝心更二於汝?為什麼你的心,又不同於你,在你的身上?這樣講就是不對了。二於汝就是:心不在你的身上,就是又離開於你,二於汝當然就是離開。意思就是:這個知本來就應當在你的心,即汝之知,當然就是你的心,這個沒有什麼好辯論的。那麼,現在為什麼你的心又不是於你的身,不在你的身上呢?

[此先約有知破。若謂離心法塵,是有知者,則當名為心,不應名塵。異汝非塵,同他心量者:異作離字解,謂此法塵,既然離汝意根之心,而又有知,自應非是塵,乃另是一心也,豈不同他人之心量乎?他人之心,方是離汝有知也]。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者:此三句防謬辯。若必執言,離心有知之法塵,亦即是汝],假設說,[即汝之心量,非他人心量者,既是汝心,應不離汝,云何汝心,不與汝合而為一,更為二而離於汝耶?是則計法塵,離意根而有知者,謬矣]!

好!再解釋一遍: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這個法塵如果是有知,則應當叫做心,不應當叫做塵。它離開你,異汝非塵,它離開你意根之心而又有知,當然就不是塵,叫做異汝非塵。離開你又有知,當然就不是法塵了,就等同別人的心量,別人的心量就是離開你的心,它又不是塵。就是別人的心量。如果你一定要執著說:離心又有知,這個法塵就是我的心。即汝即心就是你一定要執著說:離開了心,又有知覺的法塵,就是我啊!那麼,我現在問你:即汝之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既然你的心,為什麼跑到外面,跟你不能合而為一?就是這個意思。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

注意聽,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所以,前面知者名心這一段是講知,這一段是講非知,這一段是接上面一段來的,不能分開,不能搞錯了!前面講知,意思就是:離於心別有方所,到底這個法塵是知還是無知?知已經破了。現在講:如果說非知,好!那麼,非知就是這個法塵無知,那就不是有知心了。若離於這個心,又若非知者,此塵,這個法塵,既非色、聲、香、味、觸。我再念一遍,若非知者,此塵即非色、聲、香、味、觸;即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與虛空相,當於何在?解釋一遍:如果離開你的心,別有方所,一個法塵,而這個法塵卻是無知,那麼,這個法塵,就不是我們所認知的色、聲、香、味、觸;或者是離、合的觸塵;或者是冷、暖,這個都是身體的觸塵,所了解的。既不是色、聲、香、味、觸,以及虛空,那麼,這個法塵當於何在?沒有辦法說出來。

若更約非知處,我們一般認識的法塵,不是色聲香味觸,對不對?要不然是什麼?這是色聲香味觸落謝的影子,這個才是法塵。這些色聲香味觸都找不到,離於心又無知,又找不到這個法塵。

[此更約非知破。若謂此法塵,乃離意根之心,而非知者,前五塵離心非知,此法塵,既不是五塵,及虛空相,而征其定在何處也]。所以問:一定在哪一個地方。[離、合、冷、暖,乃屬觸塵]。

[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這個是接上面一段來說,若非知者,你現在所講的這個法塵,也不是色聲香味觸,也不是虛空之相,那到底在哪裡?現在今於色空,[色]就是五塵;[空]就是虛空。現在這個法塵,既不是五塵的色、色法,也不是虛空無相,都無表示,汝之法塵。都無法表示出你的法塵,就是連處所都不在,色的五塵境、虛空境,都沒有辦法表示你的法塵,不應人間,更有空外,不應當人間,又另外有一個虛空所容之處。說:更不應當虛空另外有一個法塵,在虛空之外。此法塵如果在心外,當然心非所緣,這個就不是意根所緣的法塵,意思就是非意根所緣境。心非所緣,如果你把它倒過來就更清楚了;非心所緣,你把它轉換過來,就更容易了解。非心所緣,非意根所緣之處,就是說這個法塵不存在,它既不是色聲香味觸,也不是虛空,沒有辦法表示出這個法塵,不應當人間更另外有一個虛空,容得下這個法塵。虛空無外,除了色聲香味觸跟虛空以外,不可能虛空外又有一個法塵存在;無法表示,就是表示這個法塵不存在,則非心所緣。這個法塵不存在,當然就不是意根所緣,意根是能緣,法塵是所緣。為什麼?要有能、有所,現在法塵不存在,處當然不存在。所以,心非所緣就是非意根所緣,那麼,處從誰立?就是法塵不存在,所以,這個法塵處不存在,處從誰立呢?那麼,能所就沒有辦法完成。

[色即五塵色法,空即由色所顯虛空,今在五塵虛空。都無可表顯指示,汝之法塵。終不應言,人世之間,更有一個空外之處,為法塵所在,色容有外,空豈有外哉]?

[心非所緣,處從誰立者:心指意根],意根一定是緣法塵,[所緣屬法塵。謂此法塵,離心非知],它離心,一個知,一個非知,離心又非知,離開這個意根心,它又不是知,那就是無知了。[自]:當然,[自不是能緣之心,又復離根而處空外],又復離開這個根而處於虛空之外,虛空當然無外。[亦非所緣之境];不是能緣之心,因為它是無知;又復離開意根而處於虛空之外,當然非所緣之境。現在就變成,[則法塵非心]、能緣之心,[非境],又非所緣之境,那怎麼辦?怎麼建立能所呢?[處將從誰而立耶?三就法辨妄竟]。當然沒有辦法建立能所?法塵能所不存在。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知道,法塵跟這個意根心,都沒有一定的處所,則意與法塵,意根跟法塵二處,其實都是虛妄緣起,本非因緣生,也非自然性,只是緣起如幻,相妄性真。

[是即心、離心,有知、非知皆謬之故],皆謬就是錯了。[是]就是法塵,這個法塵,即心不對;法塵,離心不對。[有知],不對;[非知]也不對,就更清楚了!統統不對![當知法塵、與意根之心,俱無一定處所。下二句,不特無處],不只是無處,[亦復無體,則意根與法塵二處之體,亦但虛妄名相而已,如空中華,全無實體。推究無體之體,元是妙明真體],諸位!你看到諸法無體性,就見到世間的真體。諸法無體性就是相妄,當體即空,真心就顯。意思就是:沒有東西可以讓你執著,放下的當下,而且放到徹底,妙明的真體就顯露。所以,儘管放下,佛不辜負人,儘管放下,什麼放不下的東西,你統統放下,真心妙明真體就顯現。[故曰: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乃如來藏,妙真如性。三會十二處即藏性竟]。

有的人能夠聽到一半、理解一半,也不錯;有的人理解到七、八成,也很好;有的人理解實在有困難,不過能夠坐在這裡結善根也很好,讓我們知道說佛陀的偉大,是一個一切智者所講出來的話,是如此的了不起,讓我們時時刻刻都回歸到自性的覺性當中,讓我們今生今世過得解脫、過得自在、過得幸福、過得快樂、過得愜意,都是拜佛陀的真理之賜。因此我們要報佛恩,要感恩佛陀來人間示現;沒有佛陀這樣示現,沒有一個人能夠醒過來!在這裡上課上到這樣子,汗流浹背,我講到口沫橫飛,有的人沒什麼表情;不過也不錯,結一個善根、善因緣,總比沒有好,聊勝於無。了解說:喔!原來六根都是妄,六塵還是妄,原來我們都是在虛妄當中,去追求一種不實在的快樂,而這個快樂是生生滅滅,滅滅生生。所以,在座諸位,沒有學佛,這一輩子沒有真正幸福可言;有短暫的幸福,那個短暫的幸福就是他的感受,譬如嫁個好老公,暫時幸福;他現在身邊有錢,暫時幸福;他有生了一對兒女,滿孝順的,暫時幸福一下。他有一棟別墅,住的遮風避雨,還滿享受的,暫時享受一下,那麼,再推論下去,要面對死亡,你幸福、快樂能撐多久?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這個人要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修的善根,才能聽聞大乘的經典。所以,這個聽不懂,來坐在底下跟著點頭,造就一下這個氣氛也不錯!讓大家了解說:哇!以前常常講《楞嚴經》,今天才真的嘗試到說:這個實在是深!這裡聽不懂,十八界就完全沒有辦法,就愈來愈深!為什麼這個時段我們這麼慢?因為要給這些初機眾生再一次的機會。你一下子打入這麼深,好!聽得懂,那算你的福報、你的智慧;聽不懂,算了。

《楞嚴經》耶,這部經名氣很大,大家都想理解,所以,不能只為上根利智的人講,也必須為一些初學佛法的人、根器比較淺的人,再上一次白話,就再一次機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