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解
前言
一《楞嚴經》內容簡介
《楞嚴經》是禪宗寶典。
《楞嚴經》是修學禪法的指南。
《楞嚴經》融會小乘和大乘,攝小歸大,包含了佛教理論和實踐的精華。
《楞嚴經》紐合古代中國和印度的文化和哲學思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很高學術價值的資料。
此經以阿難陷於淫席,幾毀戒體為因由,釋迦牟尼對阿難及未得阿羅漢的聲聞僧說三摩提正修行路,引小乘入大乘。法會聽眾中,除隨佛出家的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外,還有功德完滿的大菩薩,亦有未離世間欲的善男信女及鬼王、龍神、修羅、天王、天子等眾。
為使不同層次的會眾能隨類各得解,都能有所獲益,所以本經所說,包含世間法、出世間法、和出世間上上法,而以出世間上上法統攝一切法。建壇誦咒、六道輪迴屬世間法,十心、十地、十住、十行、十回向、屬出世間法,菩薩十地、等覺屬出世間上上法。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原來都是世間法,本經把陰、入、處、界及七大都歸於如來藏真如妙性,攝小歸大。
說理方法,都是在妄想處依妄破妄。本來不思議變的如幻三摩提事,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事,不可說,說不清,只能借用世間事作比喻,實屬勉強。不過,這也是出於不得已,是無辦法中的一個較為可行的辦法,是權宜施設的方便法門。因此,學佛的人,必須離筌求魚,離言入義,才有可能窺見最上乘法的一二。
此經紐合中國和印度的文化和哲學思想,闡述了漢唐時期中國佛教中不同層次及不同宗派的觀點,包括世間、出世間和出世間上上法,涉及禪宗、淨土宗、律宗、唯識宗等宗派,對研究佛學者來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資料。對修學三摩提修行路(參禪)的志士仁人來說,更是一部十分寶貴的修行指南。
釋迦牟尼宣說本經,開宗明義就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未明清淨體性,從而生諸不實妄想,故有生死輪轉。」並明白指出「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由這一門,超出一切,到達妙莊嚴海,這是十方如來必由之路。」
三摩提路即是修習禪定的法門。
沒有禪,便沒有佛法。佛法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大學問。
佛教最基本的實踐就是修禪。《楞嚴經》從始到終,說的都是修禪的事。
釋迦牟尼向阿難七處征心,阿難欲尋思量之心在何方所,尋不可得。這時,世尊對阿難指出:「從無始以來直到現在,你認賊為子,丟失了本來清淨元明之體,所以生滅輪轉。」
人們為什麼會生滅輪轉?經文用大量篇幅分析如來藏心,指出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如來藏心能興造一切喜樂煩惱及善惡之業。接著通過答疑,說明「為何禪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四大周遍法界,何以互不相剋」這兩個禪定境界中特有的、不可思議的問題,明確指出如來藏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這是對待不思議變的、如幻如化的禪境的根本問題。
接著,釋迦牟尼懇切地對阿難說:「即使你心念十方如來,勤誦十二部經2,能說無量的清淨妙理,如果不艱苦修證,縱得多聞,徒益戲論而已。」
如何能把染雜的心復歸清淨的心呢?釋迦牟尼指出:必斷殺盜淫,切戒大妄語。不斷淫心,必入魔道;不斷殺心,必入神道;不斷偷心,必落邪道;犯大妄語,斷如來種。這是學佛修行的四重戒。
至於如何發心,如何證果,釋迦牟尼說了修行五十五階位。為了警策世人,說了六道。為了避免修行人誤入魔道,提出要認識止觀魔事,以免認賊為子。還詳細說了色陰區宇十種幻相,受陰區宇十種魔心,想陰區宇十種天魔,行陰區宇十外道論,識陰區宇十妄立因果。告訴會眾:「這是過去先佛對定慧雙修中微細魔事的透徹分析。你們如果熟識這些禪中的魔境,清除心中塵垢,不落邪見,則所有陰魔、天魔、見魔、全都消滅,摧碎無餘;大力鬼神喪膽逃逸;魑魅魍魎無生之理。你們應在菩提路上,精益求精,不迷於外道及二乘的妄想涅槃,趣向無上大涅槃。」
在五陰區宇中指出的五十種定中魔事,對參禪實踐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警示。如果讀過此經,可保不會陷入邪教歧途而遭王難。
最後,釋迦牟尼總結五陰的根源在於五種妄想,並對阿難說「應將這五陰的根源對末世眾生傳示明白,讓眾生識其虛妄,厭離妄根,不戀三界,向大涅槃。」
傳譯
元·惟則禪師《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敘》附臨川沙門克立題寫傳譯經過:
「昔天台智者大師聞西域有此經,夙夜西望,願見而未及見也。唐武后長安末,般剌密帝三藏(天竺僧人)始持梵本自南海至廣州,會宰相房融知南銓在廣,請就制止寺(即今光孝寺),譯出而筆受之。中宗神龍元年乙巳五月二十三日,經成,謄寫入奏。適朝庭多故,未遑頒行。有神秀禪師入內道場,見所奏本,傳寫歸荊州度門寺。時,慧振法師訪度門而得之,經始傳。天寶十年,西京興福寺惟愨法師復於故相房融家得其筆受之本,始作疏解而廣傳之。」
二觀輝自序
觀輝自幼與佛有緣,慈母帶我拜觀音菩薩,菩薩給我起名觀輝。
庶祖母是國小校長,又是虔誠的佛教徒,初一、十五燒香、拜佛,齋戒、誦經。
我長大從業,一路在鄉村中國小當教師,1983年,五十三歲了,調回城裡的中學任教,常去探望庶祖母,見到她訂閱的《法音》雜誌,深深吸引了我。我向庶祖母借了1983年第4期回家,對豈予先生的《大乘百法明門論》臆測一文詳細研讀。雖然內容深奧,我未能領會其中奧妙,但是我從此發心,儘量尋找佛教大乘經典,認真學習。我相信,只要我真心向佛,定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讓我如願以償。
我六十歲退休以後,真的是佛菩薩的保佑,在廣州購書中心尋到了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
《禪宗七經》,如獲至寶。雖然很難讀,我還是硬著頭皮一篇一篇地啃下去,讀到了最後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才摸到了一點頭緒。
此後又陸續在書店找到了《楞伽經集注》(宋·釋正受集注)、《楞嚴經》(元·惟則會解)、《注維摩詰所說經》(僧肇等注)、《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般若心經譯註集成》(方廣錩編篡)等的影印本。有了這些影印本,為我閱讀《禪宗七經》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1997年起,我開始把《禪宗七經》翻譯成白話,並做一些註解,算是我的讀書筆記,目的是檢查自己的理解能力,看看自己是否能把握到禪宗經典的一點基本觀點。
2001年,我有幸成了重慶佛學院函授高級佛學專業學員,2003年畢業。畢業後,蒙不少名山名剎寄贈刊物法寶,觀輝不勝感激之至。對收到的每一份刊物,我都認真閱讀,不肯錯過。
去年,為了方便做讀書筆記和貯存資料,我買了電腦,我打算把以前對《禪宗七經》作的翻譯和註解都輸入電腦,在輸入的同時修改完善。
《楞嚴經白話譯註》是我自己覺得還算過得去的。
當前在社會上流傳的一些譯註本和一些教外人士寫的有關佛教內容的文章,常常出現一些誤導學人的觀點。可以肯定作者對佛教有嚮往之心,才會在這方面下功夫,不過由於作者沒有禪修的實踐體會,而是用世間法類比出世間上上法,用世間的邏輯思維推度如幻三昧中的不可思議之事,因而進入誤區,不可能契合佛陀的本懷,說出了與大乘佛教完全相違背的觀點。
當前常見的進入誤區的問題是:
一、「萬法唯心」是不是唯心主義?
二、佛陀說的「生死大事」是不是只教人們死後到西天極樂世界?
三、能不能說「一切皆空」?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這三個問題也正是學習佛學十分重要的根本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唯讀一兩本經書、從經書中摘取幾句話就可以解決得了的。要解決問題,必須知行並重。知,即是理入,多讀經典,多親近善知識,才有可能求得理入;行,即是行入,即是親自參與修禪實踐。
關於這三個問題,觀輝也很難說得清楚,我只能引用幾句佛言祖語做一些簡短的說明:
一、「萬法唯心」不是唯心主義。
請看虛雲和尚答蔣維橋書:
「或雲佛學亦唯心論耳,佛學雖說唯心,然與哲學上之唯心論懸殊。哲學上之唯心論,於心執有,於物執無,釋迦所謂以攀緣心為自性,執生死妄想,認為真實者。唯物論者,於物執有,於心執無,釋迦所謂顛倒行事,誤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者。唯神論者,劃分物質實體與神靈實體為截然不同兩個世界,釋迦所謂惑一心於色身之內,認一漚體為全潮者。各執偏見,或因近視,認牛之影像為牛,或以管窺牛,見牛之角者則認牛角為牛,見牛之頭者則認牛頭為牛,本無不是,弊在不見真牛全體。佛教則溯本窮源,將真實白牛清楚指出。若因指觀牛,未有不見真牛全體者。故欲救唯心唯物論之偏閉,舍佛教莫屬。」
《楞嚴經·卷第七》中,富樓那問佛:「為什麼奢摩他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因為在修禪中,常會出現塵緣分別影事的幻相,忽然生出,瞬間即逝。
佛答富樓那:「由於對心中所現諸相妄做分別,便生出妄見,見有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還說了一句「殊不知山河、大地、虛空,無一不是妙明真心中之物。」於是有人抓住這句話,錯誤地認為佛陀說「萬物唯心生」。要知道,佛陀在這裡說的「心中物」是指修禪中人們妄心產生的幻相,而不是宇宙中存在的萬物萬象。佛陀不但沒有說宇宙萬物唯心生,而且還明確提出了「本住法界」的觀點。
在《楞伽經·卷三》中,佛說「云何本住法?謂古先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
本住的法界是什麼意思?本住的法界是自古以來就自然存在了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
修禪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明心見性,求得真如境界。怎麼樣的境界是真如境界?就是自己的認識真真正正如同本住法界的本來面目。這種境界又名如來地,修行到了如來地,就可以稱為如來佛。
二、佛陀說的「生死大事」並不是只教人們死後到西天極樂世界。
在《楞嚴經·卷第一》中,佛告訴阿難:「緣虛妄的塵緣分別影事形成的妄想,惑亂你的真性。從無始以來直到現在,你認賊為子,丟失了本來清淨元明之體,所以生滅輪轉。」
佛陀說法的頭等大事,便是教修行人從妄想生滅的苦海中獲得解脫,度到不生不滅的明心見性的彼岸,就是在這一生,當下從迷轉悟,當下明心見性,當下成佛。
太虛大師說:「學佛先從做人起。」又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太虛大師非常反感當時佛教流行度鬼的「鬼本位」佛教,說:「若要人死得好,只有生得好;若要作好鬼,只有作好人。所以與其重『死鬼\』,不如重『人生\』。」
太虛大師是於民國年間提出人間佛教理念的,與以往的佛教傳統相比,似乎是獨立於各宗派之外的新生事物,但究其思想內容,並非創新之見,事實上,人生佛教正是對原始佛教的回歸。
三、不能說「一切皆空」。
佛陀為了破除人們對「有見」的執著,在般若類經中說「空法」。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佛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段話說的很明白,是誰在什麼情況下照見什麼皆「空」?是修行功德完滿的的能在如幻三昧中觀照自在的菩薩,這菩薩在進入深般若波羅密多的境界中時,是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實現的照見五蘊皆「空」。一般修禪的人坐禪時,滿心胡思亂想,想「空」也空不了。
要明白,世間人看世間事,做世間事,是不可能看得空的,也不應該都看成空的。若不然,說一切皆空的人,請他自己試試,做七天什麼都不吃不喝,怎麼樣?如果他說:「沒問題,就算死了也空嘛。」那就再請他從面前的牆壁穿過去,證明這牆壁是空的,看他還會怎麼說。
佛陀在《楞伽經》中嚴厲指責固執「空」見的人,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
在《六祖壇經》中,六祖說:「不見一法存己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猶如太空生閃電。此之知見瞥與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便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當今對佛教文化和修禪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如果能夠組織一些力量,把禪宗的重要經典翻譯成白話,儘量做到比較正確傳遞佛陀本懷,這對弘揚佛教、續佛慧命,將會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業。
我做白話譯註的幾條根本原則是:
一、盡最大努力,爭取做到契合佛陀說本經的本懷,攝小歸大,始終不離大乘宗旨。
二、從始至終貫串三摩提妙修行路這條主線,接引修行人發菩提心,艱苦修證,向涅槃城,回向世間,推廣人間佛教,普濟群生。
三儘量做到文字通俗一點,讓一些有中等文化以上的有心向佛的人能夠讀得下去。(我的兩個妹妹和一個有博士學位的外甥女都是佛教的虔誠信仰著,我常把我的譯稿讓她們過目,以檢驗我的文稿能否過得通俗這個關。)
本譯註以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三月版、元·惟則會解《楞嚴經》二十卷為藍本,分章及標題為譯註者所加。為使每章內容完整,其中卷第六首節「意法為緣」移至卷第五·十六章末,卷第十「法因為上」移至卷第九·二十八章末,卷第十七「色陰區宇·第一禪那現境」移至卷第十八·五十三章首節,卷第二十「行陰區宇」末節移至卷第十九·五十六章末。
名為《楞嚴經白話譯註》,其實是不才的讀書筆記和心得,或有謬誤謗佛之處,懇請大德賜教。
本白話解的的註解,除選用《楞嚴經》惟則法師會解(影印本)之外,主要引自下列經典:
《楞伽經集注》(宋·釋正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注維摩詰所說經》(僧肇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禪宗七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禪宗七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禪宗七經》)
《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中國世界語出版社出版
佛曆二五四九年(公元二OO五年)歲次乙酉春觀輝謹識。
三附錄
(附錄一)楞嚴經影印本出版說明
《楞嚴經》,或名《大佛頂首楞嚴經》,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一宣說「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之禪修而得名。又稱作《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十卷,唐中宗時般剌密帝譯,屬秘密部經典。
般剌密帝,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止道。於唐神龍元年(七O五)五月二十三日從灌頂部6出一品,即此《楞嚴》。關於此經傳譯,並有諸種異說,古自宋以降,辯起真偽而久訟不決,近世復有疑其為中國撰述者。但無論起真偽如何,此經紐合了中印佛學、哲學思想,是一步思想史的重要文獻。
《楞嚴經》注本,舊存百餘,現行四十餘家。兼涵通融者,有元姑蘇師子林天如惟則禪師《會解》二十卷,集宋惟愨、弘(江-工+允)、崇節、洪敏、子(王+睿)、智圓、仁岳、曉月、戒環諸家,其中子(王+睿)、戒環屬賢首宗,仁岳屬天台宗教團體,故其會解,既有助於從不同側面理解經義,亦可證知各家各派觀點之異同。
今據清末常州天寧寺刊本影印。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三月
(附錄二)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敘
師子林沙門惟則
首楞嚴經者,諸佛之慧命,眾生之達道,教綱之宏綱,禪門之要關也。
世尊成道以來,五時設化,無非為一大事因緣,求其總攝化機,直指心體,發宣真勝義性,簡定真實圓通,使人轉物同如來,彈指超無學者,無尚楞嚴矣!
釋其名,則一切事究竟堅固,即所謂徹法底源,無動無壞。而如來密因,菩薩萬行,匪不資始乎此,而歸極乎此耳。
考其所詮,則談圓理以明真性,開圓行以示真修。
其性也,體用雙彰。其修也,過因一契。原始要終,了義之說也。
良由諸修行人,背真向妄,不成無上菩提。或愛念小乘,得少為足。或欲漏不除,畜聞成過。故阿難以多聞邪染為緣,浚發大教。而世尊首高之曰: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又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斯一經理,行之大本也歟!
由是,破七處攀緣,別二種根本,因見顯心,因心顯見。雖新見互顯,而正顯在心。
如以盲人矚暗,喻見非眼。屈指飛光,驗見不動。印觀河之非變,比垂手之無遺。辯與八還,擇於諸物。非舒非縮,無是無非。使悟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聞見耳。
既悟妄為,尚疑混濫。故有破自然、因緣,示見見之非見。合別業、同分,指見妄之所生。且以一人例多人,以一過例諸國,總顯器界、根身,偷工減料一妄耳。
自淺而深,自狹而廣,雖多方顯妄,而所顯惟真。
故又舉陰入處界,廣及七大,融會入於如來藏性,使斡無我同根,是非一體,妄無自性,全體即真。凡十界依正之相,皆循業發現而已。
既悟即真,尚迷循發,故又大山河大地之難,深窮生死之由。譬虛空不拒諸相發揮,顯真妙覺明圓照法界。一多互應,小大相容,即體即用,非俗非真。至於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則藏心綿性,不涉名言矣!
復引照鏡狂走,喻妄無因,結責多聞,勤修無漏。通而言之,皆同理也。
理解雖圓,非行莫證。故又明二決定義。初審因地發心,伏斷無明,為修行之要。次審煩惱根本,意擇圓根,為發行之用。
於是,定六根優劣,令一門深入,擊鐘喻常,綰巾示結,陳二十五聖所證法門,勑選耳根為初心方便。而又教以攝心軌則,安立道場,遂聞四重律儀,頂光神咒。停而言之皆圓行也。乃至有三增進,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雖談證位,未盡行因,下二戒業習於七趣情想,防禪定於五陰魔邪。無非行門之事,必期於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始得名為究竟堅固之證也。
然則,依究竟堅固之理,立究竟堅固之行。修究竟堅固之行,證究竟堅固之理。楞嚴大旨,大抵如是。
是知,教行理三,悉號楞嚴了義之說,莫此加矣。
科經者,合理行為正宗,離正宗為五分,一見道,二修道,三證果,四結經,五助道。謂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果,此常途之序固爾。究論上根修證,如發明藏性之後,謂不歷僧祗獲法身。請入華屋之前,謂疑惑消除、心悟實相之類,有豈局於常哉?
大哉教乎!夫欲發真歸元、明心見性者,於此宜盡心焉!
然是經無教不收,無機不攝。或言偏意圓,或名同體異,昧劣之士,有所不達。宏經者思,所以達之,從而為之解。
自唐而宋,解者凡十餘家,始吾見長水(王+睿)師,孤山圓師,泐潭月師,溫陵環師之說,又聞吳興岳師之並得興福愨、資中(江-工+允)、真際節、樵嶺敏諸師之意,無不大同,惟所見或各從一長,乃不能不小異,遂使行者泣歧,莫辯良導,則不達之患,不在彼而在乎此矣!
今會諸家要解,以通大途。異不公乎眾者,節之。異而互通者,互存之。互為激揚者,審其的據而取之。間有隱略乖隔處,則有附己意自為補註。若合殊流而同歸於海,故謂之會解。
噫!道本無言,非言不顯。佛不得已而言矣。言有不達,道無以明。則諸師之言,亦不容其己也。言既多而不同,去道轉遠,則會解者,有豈容起自己哉!
解既會矣,庶幾覽者因會解以知人之言,因人言以知佛之言,佛言知矣,究竟堅固者得矣。曰行,曰理,曰教,曰禪,曰達道,曰慧命,皆剩語矣!況所謂解與會哉!
時至正二年壬午佛成道日,盧陵沙門惟則述於姑蘇城中之師子林。
會解所引有
惟愨、弘(江-工+允)、崇節、洪敏、子(王+睿)、智圓、仁岳、曉月、戒環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