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師:《楞嚴經》輕鬆學 卷四(之十)  


《楞嚴經》輕鬆學卷四(之十)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阿難尊者恭敬地對佛說:世尊,為何只要逆著無始以來虛妄交織的業流,深入一根,而返還不生滅性;就能夠讓所有的『六根』,一同獲得清淨呢?」

此時的阿難尊者,在聲聞乘已經證得初果,屬於小乘「見道位」,已經「見空性」,「六根」可以初步做到不沾染「六塵」,煩惱淡薄;在菩薩乘已經初步明心見性,初步覺悟了「法身」,屬於大乘「相似見道位」。但是,尚未到達初地菩薩的「真實見道」,因此,仍被「六根」當中潛藏的習氣所障礙,才會有此疑問。

針對阿難尊者的疑問,世尊如此解答: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你如今已經證得初果須陀洹,已經滅除了三界眾生的『見惑』。」

「但是,你尚未了知『六根』當中所累積的無始以來的種種習氣,這些習氣屬於三界眾生的『思惑』,需要通過修行才能夠斷除。」

「更何況,其中還有微細心念的生、住、異、滅之種種分化,這些屬於三界外眾生的塵沙惑和無明惑。」

【世間見所斷惑】指三界眾生的「見惑」,在最初見道時,可以頓悟頓斷。

【根中積生無始虛習】指三界眾生的「思惑」,也就是種種虛妄習氣,即思維的種種習慣性,需要在見道以後,通過修行逐漸斷除。

【生住異滅分劑頭數】指三界外眾生,即聲聞、緣覺和菩薩們的微細煩惱,叫做「塵沙惑」和「無明惑」。

這些微細煩惱,其內容就是心念的生、住、異、滅之不停演變與分化,也就是心體最深的那些微細擾動,其數量多得不可思議,故名「塵沙惑」或「塵沙煩惱」,而其根本,則是「無明」。

以比喻來說,例如一汪靜水,忽然有清風拂過,水受了風的影響,將動未動之際,波紋剛要形成的時候,就好比「無明」;波紋形成了,細細密密數量無盡,就好比「塵沙煩惱」;接著,波紋越來越粗大,變成了波浪,就好比「思惑」;最終,波浪翻滾成了驚濤駭浪,就好比「見惑」。

「見惑」當中飽含著種種執著煩惱,最是苦不堪言。也正因為如此,修行人最初見道,頓斷「見惑」的時候,其心境變化特別大,頗有「重獲新生」之感。從此,粗重的執著煩惱被他降伏了,他的煩惱與過去相比,恐怕連百分之一也沒有,甚至非數量可以形容。

因此,所謂的種種煩惱,從「無明」到「塵沙惑」,再到「思惑」和「見惑」,無非都是心念的擾動而已,心若不動,則心性如如而光明,非死非生,即是本有的清淨法身。但是,千萬不要把佛陀理解為「靜水」,準確地說,聲聞緣覺入「無餘涅槃」,那才好比「靜水」,屬於有所住的「無為」。

那麼,佛陀像啥呢?像「超水」,自然界沒這水,那是一種波浪隨緣起,卻不會失去寧靜和明朗的「動中常不動」之水。換句話說,佛陀可以隨緣顯現一切境界,可以隨緣起一切心念,而其心性,卻是如如不動的,可謂是「念念而無念」,故此,念念通於法界,念念皆是妙用。

有人說:這怎麼可能呢?答:當然可能,超越一切可能和不可能,才叫做佛陀,亦名不可思議。不僅佛陀不可思議,咱和一切眾生之心,當下也是如此不可思議。所謂修行,不是要改造什麼,而是要充分覺悟,覺悟本來狀況。這個覺悟的過程,方便給它個名字,叫做「修行」。

針對阿難尊者的疑問,世尊以問代答,進行引導,以便顯發出「六根」之間的關係及其根源。

世尊說道: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

「如今你來觀察一下當前的『六根』,看看它們到底是一體,還是六個呢?」

世尊是在引導阿難尊者的觀察方向,不等阿難回答,便繼續說道: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

「阿難,如果說『六根』是一體的,可是,『耳根』為何不能看見?『眼根』為何不能聽聞?」

「同樣屬於『身根』,頭為何不會走路?腳雖然能夠走路,可它為何不會說話呢?」

【奚(音:希)】疑問代詞。何,何事;何處;什麼;為何。等等。此處是「為何」的意思。

這就說明,『六根』不能說是一體的。那麼,能說它們就是六個嗎?

世尊接著說: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

「如果說這『六根』確實是六個,各自分立。那麼,如今我在法會當中為你們宣揚首楞嚴微妙法門的時候,你的『六根\』當中,由誰來領會接受呢?」

【領受】領會接受。

對這個問題,阿難尊者想都沒想,立即做出了回答:

阿難言:我用耳聞。

「阿難回答:我用『耳根』來聽您說法。」

阿難尊者所答並不錯,只不過,這不全面。因為,聞法用的是「耳根」;但「領受」當中,不僅要聞法,還需要明白法義,這就需要「意根」的參予了。況且,聞法之後有了疑問,提問的時候,用的是嘴巴和舌頭,屬於「舌根」;聞法受益,向如來禮拜表示謝意的時候,用的是「身根」;總要看清了佛陀的所在才好禮拜,這還需要「眼根」的參予,等等。

總之,全面地「領受」如來教法,其實是需要「六根」的全部參予才可以。是的,直接接受如來法音的是「耳根」,問題是,假如「六根」之間是分立的,其它幾根為何能夠參予進來呢?

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佛陀說道:假如說只是你的『耳根』聽聞教法,為何會與『身根』和『舌根』相關呢?」

「你看,你聞法有了疑問,就會用嘴巴里的『舌根』來問法;乃至於起身恭敬禮拜等等,用的又是『身根』。」

這就說明,「六根」之間是密切相關的,不是絕對的「六個」。於是,世尊對於「六根」之間的關係,及其來歷,進行開示: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因此可以知道,『六根』不是一體,而是六個;不是六個,而是一體。無論說你的『六根』本來是一體,或者本來是六個,終究都不成立。」

既然不成立,那麼,如何才是「六根」的真實狀況呢?

世尊繼續說道: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阿難,你要知道,這所謂的『六根』其實既不是一體,也不是六個。只是由於眾生無始以來的顛倒妄想,生滅交替成了習慣,故此在圓融湛澈的妙性當中,虛妄地生出了『一體』和『六個』的法義。」

【顛倒淪替】指眾生的顛倒妄想及其生滅交替。

其中,所謂「淪替」,是指一個接一個,接連不斷的心念交替。在這樣的心念交替當中,會因分別而產生種種概念,於是,所謂的「六根」是「一體」,或者是「六個」,等等法義,也就隨著分別心而虛妄發生了。

【圓湛】指圓融湛澈的妙性,即「如來藏妙真如性」,等等。

其實,咱當前的「六根」全體就是圓融湛澈之妙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只要放下虛妄分別,那麼,對於「六根」是六個,或者是一體的認知與執著就消融了。

關於阿難尊者為何會有此疑問,世尊繼續說道:

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你作為初果須陀洹,雖然已經初步消滅了『六根』對於『六塵』的攀緣,但是,尚未消滅『六根』的共同根結。」

【六銷】「六根」不入「六塵」,即初步消滅了「六根」對於「六塵」的攀緣。

【亡一】消滅「六根」的共同根結。「一」是指根結所在,即「根本無明」。

「六根」看似六個,而其「根結」卻是一個,那就是「無明」。無明未破之前,縱然「六根」可以不再攀緣「六塵」;但是,卻仍會執著於「六根」實有,而無法融通。

阿難尊者就是這樣,所以,他才會有這個疑問。

對於其中的法義,世尊運用比喻,繼續深入宣講: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

「就比如廣大的虛空,參與配合各種容器,由於容器們形狀各異,其內部空間,名字也各不相同,都叫做『某某空』,例如『方空』、『圓空』等等。」

「當把各種容器都拿走以後,再來觀察虛空,就會說虛空是『一體』的。」

「然而,廣大的虛空本來如此,何曾為你變化出『相同』和『不同』呢?何況還要把它叫做『一體』或者『多體』呢?」

在這個比喻當中,「太虛空」比喻眾生的「圓湛」妙性;「群器」比喻「六根」;「異空」比喻「見、聞、嗅、嘗、覺、知」。於是,此段經文所含法義如下:

一切眾生本有的「圓湛」妙性本無差別,它廣大而周遍。當它適應於眾生色身之時,由於「六根」的特點各不相同,於是,它順應「六根」而顯現出了「見、聞、嗅、嘗、覺、知」六種不同的知覺作用。

當某些修行人,通過禪修消滅了「六根」差別以後,他們以為「六根」滅盡了,而只剩下了一個「一體」的「圓湛」妙性。

實際上,廣大的「圓湛」妙性本來如此,它何曾因為你的「六根」而變化出知覺性之「相同」,以及見、聞、嗅、嘗、覺、知之「不同」呢?更何況,你怎麼可以把「六根」叫做「一體」或者「六個」呢?

通過這個比喻,大家可以知道,咱的「圓湛」妙性本自如如,它只是隨應色身之「六根」而顯現出了「見、聞、嗅、嘗、覺、知」六種作用。因此,「六根性」本來就是全體「圓湛」妙性之顯現,在「六根」之間,不存在「一體」和「六個」的差別,這些法義,都屬於方便之說。

於是,對於「六根」是一是六這個問題,世尊小結道:

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那麼,你的『六根\』也是如此,本來都是『圓湛\』妙性之隨緣顯現,它們既不是『一體』,也不是『六個』。」

下面,世尊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看看這個「圓湛」妙性,它是如何隨應色身之「六根」而顯現出了「見、聞、嗅、嘗、覺、知」之六種作用。然後,再從其中找出「六根」之根結。

首先,來看「眼根」之「見性」的顯現,世尊說道: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由於明和暗兩種『色塵』相互烘托顯出了形相,便在『妙圓藏性』當中粘著於『湛明性體』,而發生了『見精』。」

「『見精\』與明暗『色塵』相互映襯,便凝結『色塵』成為『勝義根』,此『勝義根』乃是『眼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見,通過天眼來觀察,就會看到它是由『清淨四大』構成的。」

「在『勝義根』的基礎上,由色、香、味、觸四塵形成『浮塵根』之『眼根』,其形狀好像一顆葡萄。『見精』就寄托在其中,時常奔流放逸而攀緣各種『色塵』。」

【相形】相互烘托,顯出了形相。

【根元】六根之本元,即「勝義根」,它由「清淨四大」組成,需要天眼才可以看見。

【清淨四大】是十分精微的地水火風「四大」,肉眼不可見,天眼可見;也叫做「清淨色」,天界和淨土都由「清淨四大」構成。

【蒲萄朵】即:葡萄粒。

【浮根四塵】「勝義根」顯現在塵世的時候,就是「浮塵根」,它由「六塵」當中的色、香、味、觸「四塵」組成,故名「浮根四塵」。另外的聲塵和法塵,則不參與其中。

其次,是「耳根」之「聽聞性」的顯現,世尊說道: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於動和靜兩種『聲塵』相互擊盪顯出了聲音,便在『妙圓藏性』當中粘著於『湛明性體』,而發生了『聽精』。」

「『聽精』與動靜『聲塵』相互映襯,便收攝『聲塵』成為『勝義根』,此『勝義根』乃是『耳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見,通過天眼來觀察,就會看到它是由『清淨四大』構成的。」

「在『勝義根』的基礎上,由色、香、味、觸四塵形成『浮塵根』之『耳根』,其形狀好像新長出的卷著邊的荷葉。『聽精\』就寄托在其中,時常奔流放逸而攀緣各種『聲塵』。」

【相擊】相互擊盪。

【聽精】也就是「聽聞性」,簡稱「聞性」,或者「聞精」與「聽精」。

【新卷葉】新長出的卷著邊的荷葉。

第三是「鼻根」之「嗅覺性」的顯現,世尊說道: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由於通和塞兩種『香塵』相互發揮顯出了氣味,便在『妙圓藏性』當中粘著於『湛明性體』,而發生了『嗅精』。」

「『嗅精』與通塞『香塵』相互映襯,便吸納『香塵』成為『勝義根』,此『勝義根』乃是『鼻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見,通過天眼來觀察,就會看到它是由『清淨四大』構成的。」

「在『勝義根』的基礎上,由色、香、味、觸四塵形成『浮塵根』之『鼻根』,其形狀好像雙爪下垂。『嗅精』就寄托在其中,時常奔流放逸而攀緣各種『香塵』。」

第四是「舌根」之「嘗味性」的顯現,世尊說道: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由於恬淡和變味兩種『味塵』相互參雜顯出了味道,便在『妙圓藏性』當中粘著於『湛明性體』,而發生了『嘗精』。」

「『嘗精』與恬變『味塵』相互映襯,便纏繞『味塵』成為『勝義根』,此『勝義根』乃是『舌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見,通過天眼來觀察,就會看到它是由『清淨四大』構成的。」

「在『勝義根』的基礎上,由色、香、味、觸四塵形成『浮塵根』之『舌根』,其形狀好像月初的半月。『嘗精』就寄托在其中,時常奔流放逸而攀緣各種『味塵』。」

【偃(音:演)月】半月形。

第五是「身根」之「觸覺性」的顯現,世尊說道: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於離與合兩種『觸塵』相互摩擦顯出了觸感,便在『妙圓藏性』當中粘著於『湛明性體』,而發生了『覺精』。」

「『覺精』與離合『觸塵』相互映襯,便摶取『觸塵』成為『勝義根』,此『勝義根』乃是『身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見,通過天眼來觀察,就會看到它是由『清淨四大』構成的。」

「在『勝義根』的基礎上,由色、香、味、觸四塵形成『浮塵根』之『身根』,其形狀好像腰鼓上面安了一顆頭。『覺精\』就寄托在其中,時常奔流放逸而攀緣各種『觸塵』。」

【覺精】即:觸覺性。

【顙(音:嗓)】頭,額頭。

人的身體形狀不容易形容,世尊在這裡生動地描述出了人身軀體的形狀,就好像一個腰鼓上面安了一顆頭。當然,還需要加上四肢,才是完整的人身。

第六是「意根」之「知性」的顯現,世尊說道: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由於生和滅兩種『法塵』相互接續顯出了法相,便在『妙圓藏性』當中粘著於『湛明性體』,而發生了『知精』。」

「『知精』與生滅『法塵』相互映襯,便收集『法塵』成為『勝義根』;此『勝義根』乃是『意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見,通過天眼來觀察,就會看到它是由『清淨四大』構成的。」

「在『勝義根』的基礎上,由色、香、味、觸四塵形成『浮塵根』之『意思根』——肉團心,其特點好像暗室當中的視覺一樣。『知精』就寄托在其中,時常奔流放逸而攀緣各種『法塵』。」

【意思】指「意思根」,也叫做「意知根」,即第六意識之「意根」。

就人體的部位來說,哪裡才是「意知根」的所在呢?在「感知」方面,是在心臟,即「肉團心」。而在「思維」方面,則在大腦。其中,「感知」更為基礎,也更加重要,因此,自古以來,各個民族的文化當中,一般都認為,「心靈」對應於「心臟」,那也就是「意根」之所在了。

【如幽室見】好像暗室當中的視覺一樣。

這是「意根」的特色,咱的「意根」雖然能夠「感知」一切法,可是,它的「感知」能力相當微弱與模糊,只能夠了解一個大概,所以比喻為「如幽室見」。

那麼,在「六根」之「見、聞、嗅、嘗、覺、知」顯發的過程當中,其共同「根結」是什麼呢?

世尊繼續說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