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淺釋(3)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

佛憐憫我的愚蠢,便教我再修簡單的數息來調攝身心。一呼一吸叫一息。數息從一至十,再十至一。我就慢慢地觀察出入息,到最微細的時候,還有生、住、異、滅不同之相。氣初起叫生,氣不斷叫住,氣漸微叫異,氣已斷叫滅。這四種相,在一剎那間,還是遷流不住。剎那是形容最短促之時間,一念中就有九十剎那,一剎那又有九百生滅。當我觀出入息到極微細的時候,忽然覺得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呼不知呼,吸不知吸,心和念打成一片,沒有分別心和攀緣心,就豁然開悟。

這是講經法會,每個人都要存恭恭敬敬的心,為什麼呢?因諸佛菩薩,都會降臨道場,觀察哪個人最誠心,最真心,便會冥冥中來加被你,增加你的智慧。但一定要守規矩,不可盡存人我之見,老以為我是第一。每個人都要存謙虛和藹的態度,切不可有貢高我慢之心。要視法會的人,好像我的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學佛法是要一視平等,不可輕視他人。同時聽經要端然正坐,不可歪斜,不可睡覺。聽經時睡覺,就會同阿那律陀一樣,要墮畜生道的。

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我既然能窮盡鼻息,覺得諸行都在剎那間,而剎那又無實體,只在一念,念性又是空的,就豁然開悟,貫通諸法,得成大無礙及漏盡通,而成阿羅漢。我常在佛座下聽法,佛亦印證我已得無學位。佛現在問圓通,如我所證,調出入息,鼻根不攀外塵,只是循氣息的生滅空理,就能背塵合覺,以鼻根為本修因最為第一。

槃特迦尊者這樣愚鈍,還能開悟就證四果,我們比他聰明,但連一果都未證,豈不慚愧。

我來美國很多年,總不敢講規矩,因這國家太講自由,父母都不管小孩,讓他們自由發展,所以我收徒弟亦不管。可是現在看見法會中有人實在不像樣,太隨便,太自由了。要知道:不依規矩,便不能成方圓。圓為規,方為矩;不守規矩,則方變成長,圓變成角,成何體統?所以我今天一定要講規矩,以後你們不可太放逸,一定要循規蹈矩,不可懶惰傲慢。尤其是在聽經時,一定要虔誠專心,就好像佛在對你們說法一樣才有感應。如果你們有真正求法之心,就能領會,尤其現在講到二十五聖證果之因。如果你們能明白,依他的方法去修,一定很快便得開悟。因二十五聖曾發願,如有人肯依教奉行,他們會幫助此修行人早日開悟。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司病。

憍梵缽提,意為牛司。牛食後,時常虛嚼,口則磨來磨去,這叫牛司。就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於過去劫,常犯口業,時常嘲笑出家人。有一次我為沙彌時,看見一位老比丘,牙齒已脫掉,吃東西很慢。我就笑他好像牛吃草一樣。老比丘說:「我已證果,這樣說即是毀謗聖人,是犯口業的,趕快懺悔吧!」我雖即刻懺悔,但生生世世,還要受牛司之果報。佛叫我住在天上,免得久人看見,又生毀謗之心,惹起譏笑,害他們將來也要受報。

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佛就教我修一味清淨法門,即沒有分別甜苦之味,亦即是修無分別定。本元心地,一味清淨,滅除攀緣識心而入正定。我又觀察嘗味之知性,不生於舌根自體,因為若是無外物,舌不成味;又不生於甜淡等物,因若無舌去嘗試,又怎會知味?因此在一念之間就能脫根離塵,超出世間的欲漏、有漏、無明漏等。

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內則好像脫離身心,外則好像遺忘世界,遠離三界之纏縛,猶如小鳥出籠一樣,自由自在,掃除一切粗細塵垢,即想相識情塵垢,遂得清淨法眼,成就阿羅漢果。如來親自印證我,登大乘無學之道,現在佛問哪一法門最圓通,照我所證,返轉舌之知性,不被味塵所膠著,迴光返照自性,不起分別識心,最為第一。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畢陵伽婆蹉,意為除習,於過去五百世常為婆羅門種,性情驕慢。每逢過河,必叫「河神小婢,快快斷流,讓我過河。」因他已證阿羅漢果,故河神不得不聽命。便太多次了,河神亦不高興,便將經過向佛訴說。佛就叫他向河神道歉,他合掌對河神說:「小婢勿怪。」在會大眾,都笑起來。佛便解說:「這是他的余習。因過去劫前,河神曾為他的婢女,叫慣了故今尚存這種習氣。」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向佛說。

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剌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

當我初次發心,跟隨佛出家修道,我常聽如來說:世間諸事,都是苦、空、無常,沒有真樂的。有一天,入城乞食的時候,心中正在思想苦諦的法門,不知不覺中,一腳便踩中一根毒刺,當下就腫痛起來,牽連到全身都覺得疼痛。我想:這個痛亦是苦諦,但我身中能知道痛的又是誰呢?能覺知痛的可能是妄知妄覺吧!因我本來清淨寂然的覺性,實在沒有覺到痛,亦不會有痛覺的。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我又再繼續思惟,一人一身,只有一覺,為何現在我身有知痛之覺,及清淨覺心之覺,難道我一身有二個知覺?因此我就收攝我的知痛妄念,而隨順無痛之真覺。不多久,感到身心忽空,就明白身是疼痛之身根,心是覺痛的身識。疑團打破,妄除真存。故在二十一天中,滅盡諸漏,永離虛妄,成阿羅漢果。得到如來親自印證我,已明白無學之道。現在佛問圓通,照我所證,忘掉識身妄心,純一觀注本覺真心,最為第一。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

須菩提(譯作空生),他出世時,家裡庫藏財寶,同時變空了,所以叫空生。但過七天後,財寶復現,故又叫善現)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向佛說:我從久遠劫以來,意根清淨,心身亦很自在,無障無礙。又有宿命通,沒有隔胎之迷,所以從無量生以來,初在母胎,就已經知道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出胎以後,因為既知人空,亦就悟入法空,十方世界,森羅萬象,無不是空寂。出家以後,又為一切眾生,宣說人法二空的真理,亦使眾生證得空性。

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須菩提雖悟人法二空,但還未了達,還有空性存在。蒙如來啟發後,才悟空性即如來藏性,覺性才是真空,真空妙性是圓融靈明的,因此就證阿羅漢果,得入真空性海,證得和佛一樣的知見。佛之知見是無知而無不知,無見而無不見。佛就印證我已成無學道。我雖然證得空性,但不住於空,不為空所縛,所以得到徹底的解脫,佛稱讚我為解空第一。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佛現在問哪法門最圓通?照我所親證的人相法相,盡入於空。能空之智及所空之境,盡行空掉,即人法雙空,能所俱泯。旋轉虛妄生滅諸法,復歸本元覺性,故以空卻意根的法門,最為第一。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

舍利弗,意鶖子,有大智慧,住胎時已能代母和舅舅辯論,每論必勝,舅知其非常人。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從久遠劫以來,心見已得清淨,心見即眼識,不染色塵叫清淨。心見既已清淨,所以經過多生以來的事情,無論世間或出世間,凡聖權實,大小善惡,種種變化,種種事相,一經看見,即能通達了悟,沒有障礙不明白處。

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最初我是跟沙然梵志學外道,後來沙然死了,我就無師可事。有一日在路途中,遇見迦葉波兄弟及馬勝比丘,大家在談因緣法。我見馬勝比丘,威儀端嚴,令人敬仰,就問:「你師是誰,授你何法?」他答:「我師是佛陀。」「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當作如是說。」又聽迦葉波兄弟說因緣深義:「一切諸法本,因緣無生主,若能解此者,則得真實道。」我聽後頓然開悟,明白因緣道理,如來藏心,是周遍法界,沒有邊際的。

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舍利弗在途中聞佛弟子說因緣法後,頓然開悟,回去便將經過告訴目犍連。目連亦贊為勝法,便一起率領二百徒眾來皈依佛陀。自從我跟佛出家後,又得佛的慈悲教誨,使我的心見更加圓明,得到大無畏,成就阿羅漢,為佛的首座弟子。我的成就,是聽佛親口說出來的道理,和從佛法中滋養而長成。就好像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一樣。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現在佛問哪一法門最圓通,照我所證,用心見來諦觀一切,心見就發出無礙智光,智光到極點處,就和佛的知見一樣,最為第一。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普賢菩薩,行願最大,故曰大行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已經跟從無量無數如來,弘揚佛法,為法王子,十方如來都教導有大乘根器的弟子們,來修我所立之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並觀想十方如來遍滿十方世界,我身亦遍滿十方世界,於一切如來前,親自承事供養。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世尊!我用心聞就能分別每個眾生,所有的知見,不只這個世界,就是遠在他方恆河沙界之外,如有一個眾生,心中發起修普賢行者,我就即刻乘六牙白象(「白」表示清淨梵行,「六牙」代表六度)到他面前來保護他。假使有百千億眾生,同時發心修普賢行,我亦化百千億身,騎百千億六牙白象,到他們的地方。縱使他們業障深重,看不見我,我亦會暗中為他們摩頂,擁護和安慰,令他們早日得到成就。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佛現在問哪法門最圓通,照我的本因地,是以心聞來分別一切,發出自性智慧光明,普照群機,得到大自在,最為第一。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

孫陀羅是妻名,譯作艷;難陀,譯作喜。因佛門下,難陀太多,故加妻名以別於他人。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初入道,從佛出家,雖能嚴守戒律,但對於禪定,全無把握,因心常散亂,不得定力。無定就不能發慧,無慧不能斷惑。惑不斷就不能得無漏果位。佛乃教我及拘絺羅(舍利弗母舅,專修鼻端白)兩目注視鼻端有白相,來收攝散亂心。

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

我觀想了二十一天,感覺到鼻中出入氣息,好像煙一樣,從此就得到定力,身心都能圓明洞徹,遍觀一切世界,清淨無染,全無障礙。好像看琉璃一樣,內外透明。煙相漸漸消滅,出入鼻息,竟變成白色。

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這時我的真心開朗,諸漏盡除,所有出入氣息,都化作智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成阿羅漢道。佛為我授記,說我很快就得到菩提佛道。現在佛問,哪一法門最圓通?我認為觀想氣息,至息清成白,發出智慧光明,遍照十方,滅盡諸漏,故觀息攝心,為第一法門。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滿慈子,從座起立,頂禮佛足,向佛說:我從久遠劫以來,就具有無礙辯才。辯才有四種:(一)法無礙辯,能說諸法,圓融無礙;(二)義無礙辯,能說義理,通達無礙;(三)辭無礙辯,能用一句話,暢演無量妙義,又能將無量妙義,歸納在數句話中;(四)樂說無礙辯,隨順眾生喜樂,善巧方便,為他們說法而無疲厭。因我有這些辯才,故常為眾生宣說無常、苦、空、不淨之道理,及令他們明白真如實相的妙義。實相即無相,而無所不相,甚至對於恆河沙數如來,所有秘密法門,深奧義理,我亦於大眾前,用巧妙的言詞來開示給他們聽,所以我得到一切無所畏的力量。

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佛知道我有大辯才,可以用聲音來轉法輪,就教我要觀機來發揚我的辯才,對機說法。我現在就時常隨佛左右,助佛弘揚佛法,轉大法輪。因我說法無畏,有如師子吼,就得成阿羅漢果。佛已印證我,說法第一。

說法亦可證果,所以只要一門深入,什麼法都可以成就。但不可朝秦暮楚,不要亂修;要專一,不專一則修什麼法都不能成就的。所謂「專一則靈,分歧則蔽。」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佛現在問哪一法門最圓通,我是以說法的無畏聲音,來降伏三界諸魔,及五陰怨賊,消滅諸漏。故用舌根來說法,最為第一。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踰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慾諸漏。

優婆離,譯作上首,原名車匿。當初佛為太子時,是佛侍從,曾從佛出遊東門,見婦人生產痛苦。游南門時,見老人目昏耳聾,行步艱難之苦。游西門見病人呻吟之苦。游北門,見死人臨死掙扎之痛苦。太子就無心出遊,終日悶悶不樂。一日坐北花園樹下,忽有一比丘手持錫杖,從容走過,太子就問:「你是誰。」答:「是比丘。」問:「為何做比丘?」答:「出家修道做比丘,可以斷除生老病死之苦。」太子正要問如何修法,比丘已將錫杖向地一觸,便騰空飛去;原來是淨居天人化身,來點醒太子。太子遂發願出家,即回家向父王請願。王不許,當時有許多相師都說:如太子七天內不出家,便可為轉輪聖王,掌握天下大權。王遂下令將東宮重圍,不準太子外出。又派宮娥,日夜輪流服侍太子。太子無動於衷,只想衝出重圍而愁無計可施。一夜忽聞天人說:「你貪五欲,而妄宿願。」太子說:「我沒有忘,只是被困宮中,不能逃出。」天人說:「你真有志,我可以助你出東宮。」太子即叫車匿,牽白馬健陟來。太子一騎馬上,四大天王各捧馬足,連車匿一齊騰空,逾城而出。飛行約三由旬,降落於閒靜林中,太子就用寶劍,剃除鬚髮和寶冠寶衣等,交車匿持回,稟告父王,不必憂念。淨飯王即派五臣同車匿來勸太子回國。太子說:「不成佛道,不回本國。」五臣見太子意決,就伴太子一起修行。時山中無糧,天人來獻痲米。太子是食一粒,其中三臣,受不了苦,便先離去,往鹿園修道。經六年苦修,太子已是骨瘦如柴,牧羊女就來獻乳粥。太子接受其供養,其他二臣,又恐太子不能修苦行,不得成就,亦先後離去,只有車匿始終跟隨著。所以他說:「親見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

佛在雪山修苦行,本可成道,但恐世人誤會,以為成佛一定要受苦,怕受不了苦的人會退心,所以就走到菩提樹下安坐,並發誓:「不成佛道,不起此坐。」經四十八天,這時六欲天波旬魔王就夢見三十二變,覺得奇怪,馬上觀察是什麼緣故?原來娑婆世界有位太子坐於樹下,將成佛道!成佛則魔的子孫將會被消滅,這怎麼可以呢?於是即刻派四魔女,現三十二媚相來引誘太子,欲令他生凡心生貪愛心,失去定力。人非草木,熟能無情!但太子既無愛又無欲,已是對境無心,不起貪愛,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魔女向他獻媚,太子乃作不淨觀說:「你們現在雖是美麗,但終是九孔常流不淨,身體遍滿菌蟲。」這時魔女忽見自身九孔五臟,千萬菌蟲,污穢不堪,嘔吐而去。魔王大怒,即率魔軍,親來加害。但太子已入無諍三昧,不恐懼,不動搖。魔王無計可施,只是抱怨而去。這是車匿親自看見太子降伏魔軍的情形。眾生貪情慾,便流落三界,頭出頭沒,無有了期。所以說:眾生是業重情迷,佛是業盡情空。要了生死,脫輪迴,便要遠離貪慾,才能解脫。

【制諸外道】:佛未出世時,印度只有外道婆羅門教,佛成道後,大家都來皈依佛教,外道就生嫉妒怨恨,用許多方法來加害佛。如申日用毒飯來害佛,佛自念我心無毒,自不受害,果然食後安然無事。又遣五醉象來害佛,佛伸五指現五獅子,醉象即伏地不敢動彈,這亦是車匿親見。

【解脫世間,貪慾諸漏】:這是車匿再證明,佛已降伏魔王,制諸外道,深知貪慾為諸漏之因,故已解脫世間貪慾諸漏。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

佛教我專修戒律。比丘守二百五十戒外,再加行、住、坐、臥四大威儀:行如風——行的時候好像輕風徐來,要慢慢行,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要像刮(刮)颶風。立如松——站立的時候要正直,不要東歪西斜。坐如鐘——坐的時候要腰直,安穩如大鐘一樣。臥如弓——臥時要吉祥臥,右手托腮。四大威儀各俱二百五十,總共一千。再加身口意三聚淨戒,就成三千威儀。以三千配合身口七支,三七是二萬一千,再合貪、嗔、痴、慢,以四乘之,就成八萬四千細行。所以我對於殺盜淫妄,四種性業,和酒葷墾土,三種遮業,都能受持,清淨無犯,身和心都入於寂滅境界。因戒生定,由定發慧。慧光現前,故得成阿羅漢道。

什麼是性業?性業是體性已惡,不得制止,一犯就成業,如犯殺盜淫妄等根本戒。

遮業是:體性非惡,而能引導作惡,故要遮止,不可令犯。如飲酒、食葷、開墾等。

從前有一居士,已受五戒,但對飲酒,還未放得下。他認為飲酒是遮業,不很重要,有一天就買了一瓶酒來獨酌,但有酒無餚,未免掃興。剛巧這時鄰居有一支小雞,走進他屋裡,四顧無人,他便殺了小雞,作為下酒肴。於是連犯了盜戒和殺戒。正在暢飲飽食,大快朵頤之際,鄰居少婦來尋雞,問他是否有看見?他一口說沒有,又犯了妄語戒。飽暖思淫,既然前後無人,又把少婦強姦。終於由飲酒而把五戒都犯了,所以佛教里戒是很重要,一定要嚴守戒律,絲毫有犯。

你們現在學佛法,對於戒條,一定要清楚明析。戒有五戒、八戒,是在家居士受的。出家便要受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再受十重四十八輕菩薩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絕對不能說不受戒,便可成為僧伽。單單這個「戒」字是什麼意思?戒,梵語是波羅提木叉,譯為保解脫、別解脫,意謂受了戒便保證得到解脫。又名尸羅,譯雲清涼,因離犯戒之熱惱故。總而言之,戒就是「止惡防非」,亦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古來有這件公案:白居易某次往問烏窠禪師:「怎樣修行?」老和尚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侍郎說:「這還要你說,三歲的小孩都知道啊!」老和尚說:「三歲小兒雖曉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如果哪位自稱新佛教領袖,要別開生面,別立門戶,另創新教,那就不能叫做佛教。既然要創新佛教,怎可以不受戒而成為僧伽?這將成何體統!真是胡鬧不要臉!連戒都不懂,究竟憑什麼本事,什麼資格來解救佛教,來開闢新佛教。真是以盲引盲,誤人誤己,希望你們年輕佛教徒,要糾正這個錯誤觀念,要不然佛教就會一蹶不振。

佛亦知道,佛滅度後,魔子魔孫會來破壞佛教。當佛將成道時,魔王親來害佛,但無法可施,便恨恨地說:「現在我沒有辦法,但等你滅度後,我會叫魔子魔孫,到你宗教里,穿你衣,食你飯,但屙屎尿於你缽中,來破壞你的宗教。」所以凡是不守戒律的人,都不是佛教徒,都是妖魔外道,這點你們切切要注意!

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我既然專修戒律,所以如來要我成為大眾之綱紀,專管僧眾中持戒或犯戒,予以獎勵或處罰,整綱肅紀,統領僧眾,維持戒律。蒙如來親印我身心清淨,持戒第一,現在佛問得證圓通的原因,我認為先執持小乘身戒,使身識不起,身得自在;再執持大乘心戒,能所皆忘,不持自持。心身就得圓通暢利,得入圓通,故以身識為修因,最為第一。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我頓發心。得大通達。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從前雖得舍利弗告訴我,因緣勝法,便和他同皈依佛陀。有一天,我在路旁乞食,又遇著優樓頻螺(譯作木瓜林),伽耶、那提(意象頭山),和迦葉波兄弟三人,再對我說佛陀所教之因緣深義。我聽了後即發心跟佛出家,同時並明白意識心即如來藏性,因此得到大通達。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