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淺釋(4)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阿難說:世尊亦曾經在楞伽山(今之錫蘭),演講楞伽經時,對當機大慧菩薩說:一般外道,都認為一切萬象,都是自然生,自然滅,好像最初是誰開海、開河?是找不出來的。中國雖有禹治河,但印度可能沒有這種人才,所以他們就編說:「誰開河海堆山嶽,誰削荊棘畫禽獸,一切無有能生者,是故我說為自然。」所以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生,自然滅,完全撥無因果論。而佛則說是因緣所生,和他們所講的道理完全不同。

什麼是因緣?簡單地說種子為因,生長為緣。種在地下的種子就是因,幫助它生長,好像泥、水、空氣、太陽光等就是緣,也叫助緣。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阿難說:我現在仔細觀察,世尊所說覺性,既不生,亦不滅,就是自然。但又遠離一切虛妄相和顛倒相,又好像不是因緣,而和外道所說的自然,是一樣了。究竟是自然?還是因緣?我實在分不清楚,故請世尊再開示,使我不會入邪道,而能得到真正妙覺明性。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

佛告阿難,我用權巧方便、觀機逗教,和種種真實的譬喻來告訴你,你還不明白,迷惑為自然。怎可把我所說的道理和外道的理論來比較?根本是不一樣的!

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

阿難!你說我的道理,和自然是一樣,那麼我問你,你要分析得很清楚來答覆我。如果認為是自然,那一定有自然的本體,好像山是自然生的,山就是自然的本體。海是自然生的,海是自然的本體。見性覺緣,圓滿周遍,不生不滅,如果是自然,那麼應該有一個自然之體啊!

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

你現在用心來觀察,在妙明見性中,用什麼作為它的自然體呢?這見性是以明為本體?還是以暗為本體,還是以空為本體?還是以塞為本體?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佛再向阿難解釋,假若你要用明來作見性一的自然本體,就應該看不見暗,暗體應該斷滅。若以空為本體,就不應該見到塞。照這個道理分析下去,如果用暗相為本體,那麼有明相時,見性應該斷滅,怎能還看見明相呢?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咨詣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阿難言,佛之意一定認為微妙見性,不是自然體。我現在又想出這個道理,見性是從因緣而生的,但心裡還不大明白,故要再請問世尊,這個義理如何?怎樣才能和因緣性相合呢?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

佛說:你認為見性是因緣,因它是從因緣而生,那麼我再問你,你現在因看見明、暗、空、塞等相,見性是在你面前。但你這見性,是因明而有,還是因暗才有?因空而有,還是因塞才有?

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

阿難,假若見性是因明而有,那麼明相就是生見性之因。等到暗相生的時候,明相當然斷滅。你的見性,亦就隨明相消滅,就不應該看見暗。如果因暗有,有明就無暗,你之見性,亦和暗一齊消滅,就不能見到明。照這個道理分析下去,如因空有見,塞時當然沒有見。因塞有見,空時當然沒有見。但現在不是這樣,明時有見,暗時亦有見,空時有見,塞時亦有見,所以你說因緣,亦是不對的。

複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

上面說因,現在問緣。阿難,我再問你,這個見性是緣明而有,還是緣暗而有,緣空而有,還是緣塞而有?

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阿難,假若見性是緣空而有,那麼空就為發見之組,等到有塞時,見性當然隨空消滅,怎麼還可以看見塞呢?如緣塞有,那麼有塞當然就無空,因見性已隨塞消滅,怎能還可以看見空呢?如是乃至緣明和緣暗,它的道理是和空塞一樣的。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

照這道理就應當知道,這個精覺而妙明的見性,它的覺體是不變的,所以不是因緣。它的妙用是隨緣的,所以不是自然。

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

在見精上,連不自然都沒有,哪裡還有是,有非呢?根本上是沒有非,沒有不非,沒有是亦沒有不是,不能用妄心來計度的。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離開一切妄情計度之心相,即執著因緣和自然之妄心,就是真如妙法。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秖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你現在為什麼還是在妄想中用功夫,用世間的自然和因緣,不實在的戲論名相,來分別我的妙法妙定?這就好像用手來撮拿虛空,終是徒勞無益,虛空哪裡可以隨你捉住呢?

這好像從前有一位禪師,名叫鄧隱峰,他參禪參得有點定力,有一天,壽限到了,無常鬼就要來捉他去見閻王,他便對鬼說:「朋友!請你等一等,我有些事待辦,辦妥後即跟你去」,鬼以為反正都可以捉到他,便給他一點方便,他便把腿盤起,對鬼說:「你今捉得虛空去,回頭再帶鄧隱峰」。即是說,你若能把虛空捉去,再來帶我見閻君,說後便入無相定。鬼到處找他,亦找不到,終無辦法捉到他。所以定力是最重要的。什麼是定力?就是不為物所轉,而能轉物。上面經文說:「若能轉境,即同如來」,遇到什麼境界,不但不被境界所轉,還能轉境界,這就是如來。參禪一定要修到有定力,有了定力第一步功夫,要不被情慾所轉,見有若無,對境無心。要測驗自己是否有定力,見到美色當前時,要能如如不動,不為所轉,這才可以修成金剛不壞身。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

阿難向佛說:世尊!您說妙覺見性,不是因,亦不是緣。但為何世尊往日,常和比丘宣說:見性具有四種因緣,就是因空、因明、因心和因眼,這個義理怎樣解釋呢?

沒有空、沒有明,根本就看不見。沒有心、沒有眼,更加看不見了。所以要有這四種緣才能看見。但這只是眼根中的眼識,而不是眼根中的見性。識是分別計度,性才能圓融無礙。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佛說:我往日所說的世間一切因緣相,只是權巧方便,教導初機,引導小乘學者,並破外道妄計自然之說,而不是真正第一義諦啊!

什麼是第一義諦?維摩經上說:文殊師利菩薩,問維摩居士:什麼是第一義諦。維摩居士把眼睛一閉,口亦不開,什麼都不說。文殊菩薩即刻明白,第一義諦即是不二法門。

你們知道便可,不可以學維摩居士亦向人這樣表示,就是第一義諦。不夠這種程度,沒有開悟,不可以冒充的。好像有人,看了六祖壇經,一知半解,就拿來做口頭禪,逢人問法,便舉一指,伸一拳,瞪瞪眼,這真是無慚無愧!還未開悟,不是過來人,是絕對不可以裝模作樣,冒充開悟的。昨天有人來見我,說他已開悟,我叫他講解,七種立題,六種成就。他一題亦不題,一就亦不就,啞口無言,不知怎樣作答。這是開什麼悟?開悟的人,心已光明,什麼道理都通達,就是不知道的事,亦可以講出理由來的。中國古語說:「涼水沖茶,硬沖。」未開悟而冒充開悟,這真是佛教的敗類。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阿難,我再問你,一切世界的人類都說,我為能見,物為所見。究竟怎樣才可以說看見,怎樣才說不能看見?阿難不假思索即答:世間的人,都是因為藉著日光、月光和燈光的緣,才能看見種種物象色相,這叫做見,如果沒有這三種光,就不能看見。

其實上面已說得很明白,有眼人和無眼人同在暗室中,都可以看見黑暗,這就證明見性是離根離塵,不必藉明緣而能靈光獨照的。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

佛說:阿難,假若沒有光明,就叫不能看見。即應該連暗亦看不見才對,如果可以看見黑暗,好像上面瞎子說:只見黑暗。這只是無光明而已,怎可說無見呢?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阿難,如果在黑暗的地方,看不見光明,就說不見,現在有光明的時候,看不見黑暗,這亦叫做不見,那麼照這樣說,這兩種現象,都叫做不見,是嗎?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如果只這兩種現象,互相侵陵爭奪,明來暗去,暗來明滅。但是你的見性,不是就沒有啊!按照這種道理,就可以知道,見明見暗這兩種見,都應該叫做見,怎可以強說不見呢?

這是說:明暗有生滅,明來暗消,暗生明滅,而見性是明來見明,暗來見暗,是常住而不生不滅的。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

所以阿難,你現在應該明白,看見光明的時候,能見的自性,並不是因光明而生。看見黑暗的時候,能見的自性,並不是因黑暗而生。看見虛空時,見性亦不是因虛空而生。見到壅塞時,能見之自性,亦不是因壅塞而生。這證明見性完全不是因緣而生,而是常住,不生不滅的。

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由這四種義理推想,你就應該知道,你看見的時候,第一個見是正見,第二個見,是見精之見,雖然亦是真見但稍帶妄見。真正的見性,看見妄見的時候,亦離開一切性體,連見都沒有,所以就不能給它取個名字。所謂離言說相、離名字相,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不能有個名字可以代表它的。此處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說:「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真正之見性,不是眼前的能見所能看到的。看不見之見,才是真見,怎可說是因緣和自然,或者二種和合的作用,來表明見性的道理呢?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你們聲聞,知識非常簡陋,只知自利不知利他,只顧自己,不顧眾生,心理太窄,執著心太重,故不能明白大乘教理,不能證到清淨實相。什麼是實相?實相即無相,所有一切相,都是由實相所生,實相即法之本體,亦即真空。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真空不空,故有妙有,掃除一切法,離一切相。一般人都離不開相,所以就不得正法。有人說:我可以離開一切相,那麼地震來你怕不怕?若是不怕,就不為境所動。若一搖動,魔王便乘虛而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就是定力。若有定力,遇到什麼境界都不驚恐。我現在教誨你們,你們應當好好的用真心來思惟,不要用分別心,不要因循懈怠,必須精勤進取,直達無上菩提道路,亦即佛之果位。

由凡夫達妙菩提路,要經過五十五個階段,下面會說得清楚。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

阿難向佛說:世尊,好像佛世尊為我等聲聞緣覺輩,解說因緣和自然的道理,以及一切和合相,和不和合相。我們聽後,至今還未明白,現在又聽佛說「見見非見」這個道理,更加糊塗,更加不明白。

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伏願佛發大慈悲,賜給我等智慧眼目,使能微密觀照,開示我等二乘人,令覺心——即本覺真心——早日恢復明淨。阿難說這話以後,便悲哀流淚,頂禮佛前,來承受佛的法旨。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這時候世尊,憐憫阿難及諸大眾,將要說明大陀羅尼——譯作大總持,即「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有多字陀羅尼,如楞嚴咒、尊勝咒等。少字陀羅尼,如六字大明咒等。一字陀羅尼,如唵字、吽字等,形容一切法都是從咒所生。咒又能包括無量妙義,又有一種義理,總持身口意,三業清淨,受持戒定慧,三無漏學精進。諸三摩提即定力。現在世尊將要宣揚真正妙法,教阿難及大眾,如何修持妙覺的道路。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

佛告阿難說:你雖有特別記憶力,過目不忘,但這只是幫助你的多聞,對於妙不可言的定力,則一點都不能領會明白。皆因缺乏心性正定中微密觀照的實證功夫。你現在要注意地聽,我將詳詳細細、清清楚楚地分析給你聽。

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亦可使將來一切有漏凡夫。什麼是有漏?歡喜飲酒就是酒漏,歡喜吸菸就是煙漏,歡喜穿好衣就是衣漏,歡喜吃好東西,就是食漏。總之你喜歡什麼東西,就是有漏。有人說:「我歡喜打坐,亦是有漏嗎?」這是不同的,剛才我所說是世俗的貪慾,都是往下走,故皆有漏。總之一動念,就是有漏。打坐有定力能不動念就是往上升,往上升,就是無漏。初果,二果,甚至三果羅漢,都談不到無漏,要證四果,才能無漏。

依真智,照真理,則真妄分明,不但利益現在,亦令將來諸有漏者,依照這奢摩他,微密觀照之圓解,而得從根解結,證圓滿菩提,無上極果。

未證四果,皆為有漏。有漏即有妄想、有慾念。有漏便不能證聖果。我們從無始以來,都因有漏,以致流浪生死,顛顛倒倒,現在既遇佛法,就應該趕快發勇猛精進心,來聽經、學經、修定。不要再流連忘返,欺騙自己,耽誤前途,浪費時間。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阿難,你應該知道,世間所有一切眾生,在這世界上,生死流轉,有時生天,有時為人,有時為鬼,總在六道輪迴里,流轉而不休息,這都是被二種顛倒,分別妄念所支配。顛倒即迷真起妄,真妄顛倒,迷而不知,致妄生二種分別見妄。什麼是二種分別見妄呢?(一)吾人現在之身境,本來是惑業所現,自己別業的虛影,但因迷惑不知,便妄生分別,執著外境實有。又如在夢境中,妄生苦樂執著,這便是別業妄見。(二)所有眾生世界,亦是惑業所現,與眾同分之虛影,因迷而不知,便妄生分別,執著心外實有,好像執著空華實有,這便是同分妄見。

當處發生,即不離本處發生。本處即指真心,妄不離真,因真起妄,因妄生惑,因惑造業,而受果報。造善業就升天,造惡業就下地獄。造什麼業,就在輪迴里受什麼果報。讀這段經文,實在令人驚心,所以要小心,切切不可造惡業,免得將來受惡報啊!

佛法是很微妙的。在佛法裡,感覺不到什麼好處。在佛法外,亦不覺得有什麼壞處。可是在佛教里,一分功,一分過,絲毫不會差錯。佛教里,亦是最自由、最平等,沒有專制,毫不偏袒,為何說最平等呢?因一切眾生,無論餓鬼地獄、凶神惡獸、惡人壞人,如肯發心修行,回頭是岸,都可以成佛。不像外道說,壞人惡人,永遠都壞,無法可度;猛虎惡獸,性情殘暴,亦不可救。中國明朝時代有一位蓮池大師,他便收了一支虎徒弟。護持左右,可是虎是惡獸,人見人怕,故大師教虎出入不要直行,虎亦遵命,出入倒行,人們知道是支善虎也就不怕了。虎還會到各處為蓮池大師化緣。人們見到善虎,還爭相布施供養呢!所以說虎亦能皈依三寶,護持佛法,亦可成佛。

佛教最自由,因佛教里,只是勸人行善,不要做惡。做惡會自作自受,自取其報。但佛教不會強迫人去行善,亦不會說,你不聽話,專造惡業,我會造一所牢獄,把你關進去。

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什麼是二種顛倒妄見呢?第一是眾生別業妄見,即單獨所造之業,是個別的,和眾人不同。自己見解特別,行為特別,在任何場合中,都是標奇立異,自認第一,損人利己,好高騖遠,妄見妄為,所造之業就自作自受,和眾人不相同。第二是眾生同分妄見,眾生共業造成,和一般人是相同的,如天災人禍,一死數千萬人,這叫同分亦即共業,大家同作惡同受報。這個見字,不是看見的見,而是見解的見,即意見相同。因眾生迷物為己,認賊作子,生出種種妄想執著,由妄生惑,造出種種惡業,因而一同受惡報。

試舉一段共業所感的真實故事。在民國三十三年,西曆一九四四年,中國河南省,整年無雨,土地乾旱,又逢蝗蟲為災。蝗蟲一至,滿天變黑,所有農產品,都給吃光,甚至一草一葉,也不生存。當時有一個小童,看見空中有一個老人,將一袋一袋的東西,從天倒下,落地即變成蝗蟲,遍數千里,積厚盈尺。人們因太飢餓,故網蝗蟲充飢,以為蝗蟲是食農產品,不會有毒。想不到將蝗蟲煮熟後,都變成人糞,再飢餓也不敢食!因此饑民只有逃亡,由河南逃至長安,相隔八百餘里,一路屍骸遍野。奇怪的是餓死屍骸,都作獰笑,形貌令人驚心,這便是大家同分妄見,共業所感之報應。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

上面所舉的例子,是講別業和同分妄見,現在是佛詳細來解說別業妄見。

什麼是別業妄見?阿難,如世界上有些人,目有赤眚,即目生紅翳,夜間看見燈光時,便見四邊有圓形的暈光。因眼睛有毛病,所以看見幻影,五光雜色,重重疊疊。

赤眚代表無明,夜譬喻迷,燈指藏性。五色圓影,喻眾生之五蘊幻軀,五塵幻境,因眾生有能見之妄見,故有外境的幻影。妄見若除,赤眚不起,何來圓形?好眼表示真智,燈代表真理,以真智見真理,一真法界本無所有。

好像現在有人,眼睛本來無病而要弄出毛病來。我曾親眼見到一個服迷幻藥的人,老是對著牆壁在痴笑。我問他笑什麼?他說:真奇怪,牆壁上有很美麗的五光雜色啊!這就和病眼一樣。無病而食迷幻藥,變成顛顛倒倒。幻影幻光本來是假,他卻認為是真,這便是身在迷中而不知迷。

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你的意思如何呢?這夜間燈明所現之五光雜色,重疊圓影,究竟是燈色,還是見色呢?是真理實有之色法,還是妄見所成之色法?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阿難,如果這五色圓影是燈色,那麼眼睛完好的人,為何看不見同樣的景象?只是眼有眚病者,才能看見。如果說是「眚見」,所成之色,那麼這能「見」已成為圓影之色,那個患眼病的人,所看見的圓影,又叫作什麼呢?

五色圓影,代表五蘊根身和五塵境界。燈譬如真理。眼睛完好的人,譬如諸佛菩薩。病眼人則指迷惑眾生。眚見譬如妄見。這是說:五蘊五塵身界,都非真理所有,亦即是非眚見之色。因諸佛菩薩,唯一真法界,不見少法可得,何況眚見之色?眾生因無明未破,執著心重,才有這些妄見。如果認為這些妄見之色,已成為身界之色,那麼迷惑眾生,能看見身界之「見」,又應當作何物呢?

複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再討論下去,如果這圓影雜色,離開了燈光,仍舊單獨存在,那麼觀察別的東西,好像圍屏帳幔之上,几案筵席之間,亦應該都有圓影雜色。但是別的地方都看不見,是否離開那燈就沒有呢?如果說圓影與雜色,離開了看見的作用,還依然存在,那應該不是眼睛所能看見。何以病眼的人,又能看見呢?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因此應該知道,雜色實從燈生,沒有燈光,就不會現出五光雜色。看見圓影就是眼有病,眼無病便看不見圓影。燈影和妄見,都是因為病眼的緣故。沒有病眼,根本就沒有燈影和妄見。如果眼睛良好,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見燈的光,根本就沒有妄見。因此不應該執著,圓影是燈光所生,或者是眼睛所見,也不能說不是燈光,也不是眼睛所見。因為離了燈光,即使有病眼,也看不見圓影。沒有病眼,根本就看不見幻影。

一真法界,根本是無所有,就如好眼看燈,哪裡有圓影?因一念無明不覺,遂將本有的智光,轉為能見的見分,有見分遂有相分,而生出種種妄想執著,根身器界。

大乘起信論說:「以依動,故能見。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就是說:「見病為影」,不只所見的根身器界,是無明之影,就是能見之見精,亦是因無明所起,即影見俱眚,所以若能照破見相二分,即是真見真智。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如看第二個月亮一樣,它根本不是真月的本體,亦不是真月本有之影。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捏著自己的眼睛,才能看見有二個月亮,不捏就看不見。好像眼有病才看見圓影,這都是虛妄的形相。所以諸有知識的人,不應該說:因為捏目而看見二個月亮,究竟是真月形還是假月形?因眚目而看見圓影,究竟是離開妄見,還能看見,還是不離妄見而能看見?

捏目和眚目,所見都是妄。如果又在妄上找是找非,那便成妄上加妄,頭上安頭,這不是智者所為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