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師:《楞嚴經》輕鬆學 卷三(之四)  


《楞嚴經》輕鬆學卷三(之四)

接下來,在「十二處」當中,再來看「舌處」與「味處」,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說道: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阿難,你時常在上午和中午,隨著比丘大眾們去托缽乞食。有的時候,可能會遇到施主布施的酥油、乳酪或者醍醐,這些堪稱上好美味的食品。」

「你怎麼看呢?這個『味處』之美味,到底是產生於虛空當中,還是產生於『舌處』之舌頭上面,或者是產生於食物當中呢?」

【二時】古印度把一天分為六個時分,此處指其中的兩個時分,即:初日分和中日分,相當於咱們的上午和中午,正是比丘們去乞食的時間。

佛教裡面把早晚課也叫做「二時課誦」,則指的是初日分和後日分,即早晨和傍晚。

【酥、酪、醍醐】都是牛奶的提煉物,是富於營養的上好食品。據說,首先,從牛奶提煉出「乳酪」,再進一步從「乳酪」提煉成為「生酥」,「生酥」提煉成為「熟酥」,「熟酥」提煉成為「醍醐」。

在「十二處」當中,世尊繼續帶領大家觀察「舌處」與「味處」的來歷。其關鍵,就在於「舌處」與「味處」相遇之時,所產生的「味覺」之來歷。在這個例子裡面,就是酥、酪、醍醐之美味的來歷。

這個美味,只可能來自於三個地方:虛空、舌頭(舌處)或者食物(味處)。首先,來看看美味是否來自於人的舌頭——「舌處」,世尊說道: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

「阿難,如果這個美味,產生於你的舌頭,即『舌處』。而你的嘴裡,只有一個舌頭,當它吃到了酥油,就成為了酥油的味道。這時,如果再吃些黑石蜜的話,舌頭上面的味道,就應當不會再變化了吧?」

【黑石蜜】一種紅糖的結晶體,是從甘蔗提煉出來的。

此時,只有兩種情形:要麼,舌頭上面的味道不再變化;要麼,舌頭上面從酥油味兒,往紅糖味兒轉變。

世尊繼續說道: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如果不變化的話,舌頭就不能叫做『知味』了;如果變化的話,舌頭沒有多個,怎麼會很多種味道,一個舌頭同時就能夠知道呢?」

實際上,舌頭上面的味道,會從酥油味兒,往紅糖味兒變化。甚至,無論有多少種食物在嘴裡,咱的舌頭都能夠同時知曉它們的味道。

——這就說明,「味道」不是舌頭產生的,而只是由舌頭來感知。因為,舌頭只有一個,它無法從內部同時產生出許多個相互矛盾的味道。

因此,食物的美味來自於「舌處」,是不成立的。那麼,它是否來自於食物呢?或許,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世尊繼續帶領大家觀察: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

「如果這個美味,產生於食物,而食物並沒有識別能力,它怎麼會自己知道味道呢?」

這裡的食物,如酥油、黑石蜜等等,不是活物,所以不可能具有「識別」能力。

為防止有人較真,世尊還做了進一步的破斥: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另外,如果食物自己『知味』的話,那就等於是別人的食物了。和你還有什麼關係呢,怎麼會叫做你的舌頭能夠『知味』呢?」

這就論證出:美味並非產生於食物本身。最後,再看看,這個美味是否產生於虛空:

若生於空,汝啖虛空,當作何味?

「如果這個美味產生於虛空的話,你嘗一口虛空,看看它到底是什麼味道呢?」

——這是很荒謬的。但是,它有理論上的可能性,所以,也需要予以破斥,世尊自問自答,舉例說道:

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假如說這個虛空一直是鹹味的,既然它能夠鹹到你的舌頭,也應當會鹹到你的臉,那麼,這全世界的人們,都被虛空包圍,也就都和海里的魚一樣常在鹹味裡面了。」

「既然總是在鹹味裡面,就無法知道什麼是淡味;反過來,如果無法識別淡味,也就覺不出鹹味了。這樣將會對於味道失去分辨力,怎麼能夠叫做『知味』呢?」

實際上,咱大家還是能夠隨時「知味」,並沒有被虛空的某種味道包圍。所以,說美味等各種味道產生於虛空,不成立。

綜上所述,「舌根」對「味處」所感受到的味道,既不產生於「舌處」,也不產生於食物本身,更不產生於虛空。同時呢,它們也顯然不屬於虛無和斷滅。因此,究其本質,它們就是幻覺,也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於是,對「舌處」與「味處」這二處的來歷,世尊小結說: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味處』以及『舌處』的品嘗作用,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舌處』的品嘗與『味處』,這兩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接下來,在「十二處」當中,再來看「身處」與「觸處」,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說道: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

「阿難,你遵照佛陀的教導,時常在早晨起來,用手觸摸自己的頭,以便警醒正念。」

在佛教裡面,佛陀要求出家弟子們,時常摸頭以生正念,並用偈頌提醒自己:

「守口攝意身無犯,莫惱一切諸有情;

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

其實,這樣的觀察,也同樣適用於在家學佛者。所謂修行人,第一步,就是要學習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不讓它去惱害別人,也儘量不傷害任何一個眾生,包括所有的動物。同時呢,也不要自討苦吃,不要到處去湊熱鬧,不要過分地苦行,這些都是「無益之苦」。應當行於中道,適度地在生活當中修行,這樣的修行人,自然可以得度苦海。將來,還可以度別人。

——有人會問了:我不去惱別人,可別人要來惱我,那該咋辦呢?

答:咋辦?涼辦。

所以說呀,修行人首先要有「出離心」,要懂得遠離那些不良因緣。即使對方是父母,是兄弟姐妹,是夫妻兒女,也要懂得「遠離」。通過適度的「遠離」,來為自己創造出修行的空間。

這個「遠離」,不是與他們結恨,也不是不理他們,更不是不負責任,而是要讓他們懂得尊重您的獨立人格,尊重您的信仰、愛好與選擇,不容隨意干涉。假如在西方社會,這根本就不是問題,而是常識。但是,很遺憾,您生在了一個歷來很少有人尊重您人格的地方,所以,就請您好好地自尊,並且教給周圍的人,讓他們學會尊重您吧。

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畢竟,不可能大家都去出家,那是需要種種因緣的,也需要很大勇氣。即便出家了,也要這麼辦,也要和別人保持距離,才能夠充分保證自己修行的時間和空間。有了這個距離以後,咱也就不會去惱害別人了,才好依法修行。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不僅僅產生了美,更避免了許多無聊的糾纏和相互傷害。這個道理,俗世人不太懂,修行人最明白。可是,當您這樣去落實的時候,親朋好友往往不會理解,大家都會覺得您太絕情了。

看明白以後,我向來就是這麼幹的,所以,才為自己爭取到了比較廣闊的學修空間。直到現在也是一樣,還是要時時懂得拒絕,斬釘截鐵,不留情面。否則,無聊的人和事兒,一股腦兒都來了,哪裡還有空修學呢。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人情疏處道情親」,確實如此,中肯。

或許,還有一個問題:如何能夠做到,既與別人保持距離,又能夠解決生存所需呢?

答:這就要看您的本事了,也要看您宿世的福德與智慧。修行本來就不是一生之事,而是生生世世不斷積累的過程。一步登天,一生成佛,基本屬於幻想。

因此,建議各位佛友,腳踏實地修學,耐心培植自己的福慧資糧,不要太在意眼前的利益,多看看佛經,自然就會登高望遠。看準了方向,只要老實耕作,何愁將來不豐收呢。

阿難尊者用手觸摸頭這個例子,其中,必然具備能觸的「身處」,和所觸的「觸處」,並形成相應的觸覺感知。於是,世尊如此觀察而發問:

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你怎麼看呢,在手和頭相觸的這個觸覺當中,哪個是能觸的『身處』呢?到底是你的手,還是你的頭呢?」

只要有接觸,就有能觸的「身處」和所觸的「觸處」,然後才會產生觸覺。可是,在這裡,世尊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以阿難尊者自己的手,觸摸自己的頭,作為例子。於是,問題就產生了,到底哪個才是能觸的「身處」呢?

無論是哪一個,那麼,另一個就成了所觸的「觸處」。問題是,這樣一來,作為「觸處」的那個,它是被動的,通常應該沒有「觸覺」才對。

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

「如果能觸的『身處』是你的手,頭就變成了被觸的『觸處』,它就應當沒有知覺了。頭要是沒有知覺的話,怎麼能夠形成觸摸呢?」

這不符合實際情況,反過來也一樣:

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

「如果能觸的『身處』是你的頭,手就變成了被觸的『觸處』,它就應當沒有了知覺作用。手要是沒有知覺作用的話,又怎麼能夠叫做觸摸呢?」

既然上面兩種推論,都不符合實際狀況,那麼,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說,手和頭各自有一個能觸的「身處」,同時發生作用,這個對不對呢?

世尊繼續討論: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

「如果說,手和頭各自有一個能觸之『身處』的話,那麼,你阿難就應當有了兩個身體。」

——這個結論是荒謬的,顯然,此推論不成立。

剩下,還有最後一種可能性:就是說,手和頭共有一個能觸的「身處」,所以,它們都有知覺。這是否成立呢?

世尊繼續說道: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如果說,頭和手共有一個能觸的『身處』,它們共同產生了一個觸覺的話,那麼,手和頭就應當是一體的才對。可是,如果真是一體的話,所謂的『觸摸』根本就不成立了。」

——表面看來,咱的手和頭毫無疑問是一體的,同一個身體呀!

但是,當咱像阿難尊者一樣,用手「觸摸」頭的時候,咱的手和頭,其實,都是有「觸覺」的,它們不完全是一體,但也絕不是兩個。咱的身體就是如此奇妙,因為,咱的心更加奇妙,不是一個,也不是多個。

世尊的論證很充分,假如手和頭共有一個能觸的「身處」,那就說明手和頭是一體的。這樣的話,哪裡還存在「觸摸」呢?因為,「觸摸」的定義,就是一個東西去接觸另一個東西,並產生知覺。

顯然,手和頭一體並不成立。反過來,假如有人說手和頭是兩個獨立個體,是否成立呢?

世尊繼續說道: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假如說手和頭是兩個個體的話,那個『觸覺』到底在哪一邊呢?在能觸之手那裡,則所觸的頭就應該沒有了觸覺;在所觸的頭那裡,則能觸的手就應該沒有了觸覺。」

「總不會手和頭都是能觸,所以都有觸覺,而虛空才是所觸,與你的手和頭形成了觸摸吧?」

於是,經過一系列嚴謹的推理,到最後,即使是世尊,也無法確定手和頭到底哪個是能觸的「身處」,哪個是所觸的「觸處」。這恰恰說明,兩者都是虛妄的。

同時呢,手和頭都有明顯的觸覺感受,這又說明,「身處」和「觸處」也顯然不屬於虛無,其觸覺作用很明顯。所以,它們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於是,在「十二處」當中,對於能觸的「身處」和所觸的「觸處」,世尊得出如下結論: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觸處』以及『身處』的觸覺作用,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身處』的觸覺與『觸處』,這兩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在「十二處」當中,最後來看「意處」與「法處」,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說道: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阿難,在你的意根當中,時常緣於善、惡和無記三種性質,作為生成念頭的法則。」

「這個『生成法則』,到底是你的心生出來的,還是離開了心以後,另外有一個所在呢?」

【善、惡、無記】善性、惡性和無記性,是對於法性的三種分類。

就世間法來說,大約以助人利他為善,以損人害他為惡。就出世間法來說,大約以清靜無為,平等慈悲為善;以造作分別,人我執著為惡。此外,還有一些法,在這兩者之間,無法把它標記為「善」或者「惡」,就叫做「無記」。

當然,善、惡、無記這三種性質並不是絕對的,它只是人們暫時的劃分。各個宗教,各個領域,各個民族,等等,對於善惡的劃分,都不盡相同。

【生成法則】此處指:生成念頭的法則。

其內容就是:「意根」以善性為助緣,生起善念;「意根」以惡性為助緣,生起惡念;「意根」以無記性為助緣,生起無記念。

如前文所說,在「十二處」當中,「意處」就是指「意根」,相對應的「法處」就是指「法塵」。「意根」是思維心的源頭,通常認為它就是第七識「末那識」,一切心念都從那裡發生。而心念一旦發生了,就叫做第六識——「意識」,其內容是思維、分別與執著。

所以,第六識「意識」,是從第七識「末那識」生起的。那麼,這個生起的過程,是怎樣的呢?它遵循怎樣的規律呢?

答:這個生起過程,就是經文所說的「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由於咱的末那識,也就是「意根」,它以善性、惡性和無記性這三者為助緣,於是,就會發生第六識的種種心念,發生「意識」。

而其中的規律呢,即世尊所說的「生成法則」,簡要說來,就是:咱的「意根」以善性為助緣,就會生起善念;咱的「意根」以惡性為助緣,就會生起惡念;咱的「意根」以無記性為助緣,就會生起無記念。

那麼,在「十二處」當中,這個「生成法則」屬於哪一處呢?毫無疑問,它屬於「法處」,是一種「法塵」。而且,它還可以包含一切法塵,因為,一切法塵都遵循這個「生成法則」。於是,世尊就用這個「意根」和它的「生成法則」,來代表「意處」和「法處」,論證它們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又因為「意根」就是第七識,它屬於「心」,本來也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之顯現,並不需要太多論證。所以,世尊主要來論證這個「生成法則」,即「法處」,它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首先,世尊詢問這個「生成法則」的來歷,看看它到底是心產生的,還是離開心,另外有一個所在。對此,世尊自問自答: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阿難,如果這個『生成法則』是心產生的,那麼,它屬於心法,就不再屬於『法塵』,也就不能作為心所緣的內容了,又怎麼會成為十二處當中的『法處』呢?」

因為「意處」屬於心,而「法處」則是與心相對的境界,它們是一對兒。可現在,既然這個「生成法則」是心產生的,它就不屬於境界了,也就不可能是「法處」。

——這就反證出,說這個「生成法則」是心產生的,並不成立。那麼,它是否存在於心之外的某處呢?

請看世尊的論證: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如果說它離開了心以後,另外有一個所在的話,那麼,這個『生成法則』之自性,是有知覺,還是沒有知覺呢?」

——二者必居其一。如果「生成法則」有知覺,就又成了心,另外一個心,就會發生矛盾。

所以,世尊繼續說道: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

「如果這個『生成法則』有知覺的話,它還是應當叫做心。於是便有了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它既不是你,也不是法塵境界,那豈不成別人的心了嗎?第二種,如果它既是你,也是心的話,為何你的心,會有第二個呢?」

——這兩種可能性都不符合實際狀況,於是論證出:這個「生成法則」有知覺,無法成立。

此外,如果這個「生成法則」沒有知覺,同時又獨立於心之外,那麼,它就必然有一個處所,應該找得到才對。

所以。世尊繼續說道: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

「如果說這個『生成法則\』沒有知覺的話,它作為『法塵』,既不是當前的色、聲、香、味四塵,也不是離、合、冷、暖之觸塵,更不是虛空。那麼,它到底在哪裡呢?」

沒有知覺,就是某種物體,那麼,就應該找得到才對。可是,當前的五塵和虛空,顯然都不是它,這個「生成法則」到底在哪裡呢?

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如今,用色法和虛空竟然都無法表示它,總不應該在這個人世間,會有虛空以外的東西吧?」

「它既然無法表示,就不能成為心所緣的境界,那麼,這個所謂的『法處』,從哪裡確立呢?」

一個無法表示的東西,也就無法成為「意根」所緣的「法處」。

結果,經過世尊上述一系列觀察論證,這個「生成法則」,也就是「法處」,它既不是心產生的,也不在心外的某個地方。因此,說明它是虛妄的。同時,以它為助緣,「意根」才能夠生起各種念頭,其作用真實不虛,說明它不屬於虛無和斷滅。

那麼,這個「法處」,就只能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了。對應的「意處」也一樣。

於是,對於「十二處」當中的「意處」和「法處」,世尊小結說: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法處』之生成法則與『意處\』之意根(第七識,也叫做心),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意處』與『法處』,這兩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