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七夕仲夏夜,看傳統女子如何過乞巧節


時間:2016/8/10 作者:妙音居士

七月初七的夜晚

一個歲月靜好的仲夏之夜

雖說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相會的日子

不過七夕節更為正確的說法是「乞巧節」

夏已末,秋將至,女子們要開始搖動紡車,織布製衣了

所以傳統女子在七夕節當天

都會向天上的「織女」

祈求巧慧的手藝

按照陰陽術數之說,單數屬陽,七月七這樣的陽月陽日相重的日子被古人認為是陽氣大盛的,需要有陰氣來調和補充,這便給了婦女們在七月七參與遊樂、祭祀、社交等各種社會活動的契機。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又稱「少女節」「女兒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民俗活動的核心:乞巧

一、穿針乞巧

這個節日裡少不了巧手女子平日裡常用的「針」。「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的記載,也就是七夕月下比賽用絲線穿針,這「開襟樓」是專門為七夕拜仙、乞巧搭建的樓台,裝飾五彩。用七孔針是為了穿針的難度,後世又發展為難度更甚的九尾針。

二、喜蛛應巧

「喜蛛應巧」之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南朝時的做法如《荊楚歲時記》中所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此處的「喜子」為小蜘蛛。唐代時,皇宮中也十分盛行這種習俗,做法略有不同,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當時的七夕夜,宮女們要「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三、投針驗巧

還有「投針驗巧」。這是「穿針乞巧」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帝京景物略》中載有「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的做法:七月七日正午,女孩將一碗水放在太陽下暴曬,過一會兒,水面生膜,將繡花針輕投水中,針會浮著,此時就看水底的針影像什麼。如果針影像雲朵、花卉、鳥獸,就說明女孩「得巧」;如果針影粗如棒槌或細得像絲,就說明女孩「得拙」了。有趣的是,也有一些地方,投的不是針,而是自制的豆芽,當然,這用來驗智巧的「豆芽」,要叫做「巧芽」了。

四、染指甲

有些七夕習俗在「乞巧」之上還有「乞美」的內容。我國多地舊俗在七夕用鳳仙花搗成汁染紅指甲,說是可使手指靈活,紡織時手指不抽筋。染指甲這個習俗,除了「乞手巧」的含義,當然還是為了美麗。同樣,七夕日用槿樹液洗頭髮、以及用臉盆接七夕夜露水抹在眼上和手上的風俗,也寓意著「巧上加美」的祈願。而姑娘們說七夕夜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則更是充滿了對於「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溫柔想像:女兒家的心事,柔軟又美麗。

五、磨喝樂

盛行於宋元時期的七夕節玩磨喝樂的習俗則是關於「乞子」的。磨喝樂,又稱魔合羅、摩呵羅等,音譯自佛經中的梵語神名,是民間七夕節的玩物,即小泥偶,多是嗔眉笑眼、手持蓮葉蓮花的男童形象。磨喝樂被視為「巧兒」,供兒童把玩遊戲;也可以在七夕時供奉起來,傳達婦女們「宜男」的心愿。「捏塑彩畫一團泥,妝點金珠配華衣;小兒把玩得笑樂,少婦供養盼良嗣」,正是關於七夕節物磨喝樂的寫照。

六、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裡,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

其實,不管是「乞巧」,還是「乞美」,抑或「乞子」,都是為了婚姻家庭生活的如意美滿。正如《乞巧歌》中所唱:「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