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一切唯心,你是什麼命都是自己造的


時間:2016/9/9 作者:清心

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

孔子這幾句話都是相對的,「死生」相對:「存亡」就是得失,成功與失敗;「窮達」,「窮」就倒霉,沒有錢當然屬於倒霉啦!「達」就是通達,樣樣得意;「貧富」,有財富與貧窮;「賢與不肖」,好人與壞人;「毀譽」罵你的,恭維你的;「饑渴寒暑」等等一切,這些外界的影響都屬於世事之變;這些變化的現象,也都是人生境界會遭遇到的!這些就叫做人世。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現象的變化,會隨時現前。那麼,這些遭遇到的人世變化,有沒有主宰?是上帝給你安排的嗎?還是菩薩給你安排的?還是閻王給你安排的?都不是,而是無主宰。

那麼你說自然而來嗎?也不是「命之行也」,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一股力量,而使自己遭遇到的。你們研究過佛學的就知道,這個「命」,就是佛學所講的業;善有善業,惡有惡業。「行」就是佛學所講的,色受想行識五陰的那個「行」;「行」也就是動,這股力量永遠在運行轉動。這股力量並無主宰,也非自然,而是一切唯心的,唯自己心所造的。所以生命是自己造的,這股力量永遠在轉動,在生命存在的途程上,使你自然遭遇種種的變化。

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

他說這些現象,白天過了是夜裡,夜裡過了又是白天,所以「日夜相代乎前」,日夜交替變化擺在我們前而,「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但是我們找不到生命力量及宇宙萬有變化開始的起點。白天跟夜裡哪裡來的呀?上帝造的嗎?沒有,不是上帝造的。上帝是什麼人造的呢?他說「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你的智慧沒辦法參透這個最初的動能是怎麼來的!如果你參透了這個本源呢,就叫做得道了。

這一篇莊子所講的故事,一般人根據後面的一篇所謂寓言,認為這些都是假託的;是不是假託呢?等講到寓言的時候再來討論。現在我們姑且把它當成一個假託。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

我們一般人,被時間空間所限制,自己心裡永遠得不到解脫,得不到自在,始終被外在的環境障礙住了,因此達不到「滑和」的境界,也就達不到一個祥和、安適的境界。勉強用佛學的名詞來解釋,就是達不到身體的自在和心靈的解脫;因此說,「不可入於靈府」。「靈府」在《莊子》這裡才出現,一般人把它解釋作心。不過,不是我們心臟的心,而是講心的體,所謂包羅萬象,都是唯心所造,莊子把它稱做靈府。後來道家以及道教,就用了這個名稱,把所謂天人的境界,得道的境界,叫做靈府。以後又加上宗教的色彩,在道教里,把靈府描寫成天堂,再有各種各樣的述說。實際上,莊子借孔子口中所講的靈府,就是心靈的意思;所謂「不可入於靈府」,就是不能升華到心靈最高解脫的境界。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

這個「兌」字就是「悅」。假使一個人的修養,到達了隨時隨地都在和平愉悅的境界,心中沒有煩惱,沒有悲憂痛苦,「和豫通」,流通和豫之氣,與天地相通,入於靈府的境界。「而不失於兌」,一天到晚,都是愉悅的,那就是道家修神仙長生不老的名言:「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要學神仙,沒有別的方法,只生歡喜不生愁。能夠隨時隨地保持心境在愉悅的狀態,沒有憂愁煩惱在心中往來,自然可以到達神仙的境界。

《德充符》是講道德的充實,現在由孔子的口中講到才德,真正有道德的人,才德學三樣具備。道德行為都修到充實,他的才能也是天才了,就是古人所謂的仙才。中國文化思想,認為人可以修成人仙,肉體生命永遠存在,長生不老,這是中國文化特有的。至於這個仙才,在中國文化里也有一句話:「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金仙莫浪求。」如果不是神仙的材料,縱使遇到金仙也不可以亂求。「浪」就是亂的意思。當然你求也無妨,不過不會成功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