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的心理屬於嗔,嫉妒的心理也有很多種,發生在感情方面比較多,比較明顯。因為求之不得,貪之不足,所以產生嗔恨,見不得別人比你好,也因為智慧不明了,自己的心結解不開,佛學稱為結使,共有九十八個。修行就是去除這些結使,把這些結使一個一個解開來,就是修行的成果,例如一個內心充滿仇恨的人,經過修行,變成非常慈悲,或是一個愚苯的人,經過修行,變得聰明開通。但是,很多人學佛結果,變得越來越笨,脾氣越來越大;信了教以後,越學越脫離現實生活,變得神經兮兮,古里古怪,幾乎每個宗教都是如此,看了真使人害怕。
再說,宗教徒彼此之間互相排斥,也是嫉妒;不管男女老幼都有嫉妒心理,你的學問比他好,他會嫉妒;你的事業比他好,他會嫉妒;你長得比他美,他會嫉妒。你在街上多看女人一眼,夫妻回家保證吵架,女人在小地方很仔細,比較愛吃醋。
有些人對於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很好,對於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不理睬。其實,這是嫉妒心理的反面。你為什麼要有所差別?能平等對待就好了,他不能平等。修行要從這個地方檢查自己,不是說我去學了一個法,又會打坐,又會念咒,又會結手印,這就可以修成佛了。
*****
「背愛心而生憎嫉」,在人生的旅途上,不管人和事,一違背了「我」的愛欲,憎恨和嫉妒便產生了,這種身心的煎熬誰沒嘗過?青年朋友談戀愛也是這樣,我看得順眼,合我意的,我就愛,愛不到就悲而恨。嫉是嫉妒,吃醋了,這是人天生的占有欲,不只是女性容易嫉妒,男性也一樣。
女性的嫉妒在愛情上表現得突顯些,男性在嫉妒的表現上範圍廣,你的學問比我好,你開得車比我大,你戴的手錶比我名貴,心理上都不舒服。正由於這些心理的作用,「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便促成種種不同的行為,所以自己便掉入地獄餓鬼道里去,萬劫不復了。
《圓覺經略說》
------------
嫉,喜歡吃醋,對他人的好處、學問、道德、成就等等無時無刻不在嫉妒中。嫉妒心不是女人的專利,也不單是大人才有,男、女、大人、小孩都一樣會有嫉妒心。這種業力的纏縛相當牢固,不易轉化。
嫉妒,嫉是嫉,妒是妒。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中國古人發現,嫉妒的情緒變化表現最明顯的是女性,並不是說男人沒有嫉妒心,男人同樣嫉妒得厲害。凡是眾生都有嫉妒心,不過女性表現最顯著,嫉到了極點就生病;妒到了極點,人的心都死了,像塊石頭一樣。
我經常跟青年朋友說笑話,嫉妒心理哪裡沒有?女性最明顯,你到街上看看,一個女性在街上走,對面來了另一個女性,或者穿著比她漂亮,或者長得比她漂亮,或者手上拿個東西不同,她會斜起眼睛看,然後「碎」一聲,嫉妒。街上走路的人比你漂亮,同你什麼相干嘛?她也看不慣,要嫉妒一下。女性類似這種心理可多了,或某件事,或某一點,人家只要有一點好處,她非嫉妒不可。
男性的嫉妒心似乎比女性好一點,其實一樣,但有所不同,在名利場中,在同事升遷的時候,或經理、老闆對某人好一點,無比的嫉妒,「格老子,他算什麼?啐!」就這麼一聲啐!嫉妒,其他的可多啦!
嫉妒的心理也是與生俱來,現象非常多,這兩種心態是毒啊!根據佛經,嫉妒的心理是由男身轉女身的根本業力,這種心理非常巧妙。大家自我檢查,小時候同班同學,字寫得比自己好,文章作得比自己好,功課比自己強,你真佩服他嗎?你也沒有討厭他,不過你有個心理:「我自尊心很強耶!」,「我自尊心受了傷害」,什麼叫自尊心啊?嫉妒,講好聽點叫自尊心,那是給你遮羞,那是痱子粉。所謂自尊心就是增上慢、我慢,變個名字叫自尊心。為什麼要自尊啊?以自己為中心,自己吹自己,天大地大我大,月亮底下看自己,越看越偉大,那叫自尊心?那是我慢,因為我慢而變成嫉妒。
我們看歷史上有很多人物、很多朋友,談到歷史偶然想到一個問題,中國人講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前面四倫還講得過去,為什麼加上朋友呢?朋友還是非常重要,朋友有時比父母、兄弟還重要,為什麼呢?人有時遭遇某一種事,產生某一種心理,父母、兄弟、夫妻不一定幫得上忙,唯有朋友才能解決。然而中國歷史上標榜朋友之道的,也只有管仲、鮑叔牙的故事,難道中國幾千年歷史只有他們兩人之間有朋友之道?當然不是,除了他們之外,在非知識分子中有很多,知識分子反而不容易做到。
據我這幾十年經驗,到現在更承認古人的兩句話:「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我最近寫給別人一副與此有關的對聯,「報德者寡,報怨者多」,現在的時代,你付出再多,所得的都是怨恨。古人也說「仗義每從屠狗輩」,社會上真正能夠幫助別人,同情、可憐他人的是窮人,窮人才會同情窮人,痛苦中人才會同情痛苦的人,屠狗輩就是殺豬殺狗的,沒讀過什麼書。「負心多是讀書人」,知識分子知識高,自己思想解釋就越多,不願意做的時候,他會刻意加以解釋;知識低的人不會解釋,朋友嘛!怎麼不去?為朋友沒有理由不去,因為他思想不複雜。學問越高,思想越複雜,高學問而變成單純專一的人,那是天下第一人,由高明而歸於平凡。
管仲與鮑叔牙是知識分子的交情,他們之間永遠沒有嫉妒,為什麼?管仲窮困可憐的時候,兩人合作做生意,管仲的個性素來如此,結帳時總要多拿一些。譬如賺一百萬,他要拿八十萬,鮑叔牙說拿去。這很不容易啊!到了管仲當宰相快要死了,齊桓公問他死了怎麼辦?宰相找誰呢?以我們的看法,管仲一定推薦鮑叔牙。齊桓公也問管仲,鮑叔牙可不可以接他的位子,管仲答說不可以,因為鮑叔牙個性太方,太求完美,要求太過分的好,胸襟無法包羅萬象,不能當宰相。於是阻止齊桓公找鮑叔牙當宰相,而另外推薦其他的人。
所謂知己朋友在哪裡?假使是別人,一定這麼想:我跟你管仲幾十年朋友,窮的時候是我培養你,在政治上也是我協助你上去的,犯了罪也是我保你不殺頭的,現在你當了幾十年宰相,死了這個位子也該讓我坐坐,連皇帝都示意要我做,你卻反對。一般人一定會罵管仲可惡。可是鮑叔牙一聽到管仲告訴齊桓公不要讓他當宰相,卻非常感謝,「只有管仲知道我」。實際上管仲是愛護他,宰相肚裡能撐船,個性太方,心胸太窄,坐上宰相的位子,會被自己搞砸;管仲為了保全鮑叔牙而反對他當宰相,也只有鮑叔牙懂得管仲的心理是愛護他。他們兩人之間永遠沒有嫉妒的心理,這個相當難。
嫉妒的心理很可怕,以我的看法,男女之間也有嫉妒,新婚夫婦最要好了吧!彼此也有嫉妒,信不信?研究心理學的去研究看看,如果夫婦倆到某個場合,有很多人讚美太太,丈夫心裡很不舒服,別說男人讚美他的太太,就是女人讚美太太多了,沒有誇讚先生一句,坐在那裡心裡真不是味道。反過來看,在某個場合讚美先生的多,太太雖然高興,心裡不是味道,這「不是味道」的心理就是嫉妒。你以為夫婦之間不嫉妒啊?你以為兄弟之間不嫉妒啊?連父子、師生之間都在嫉妒啊!
人如果能去掉了慳貪嫉妒,它的反面是什麼?只有幫助人,只有恭維人,只有培養人,都希望別人好,一切榮耀都歸於老兄你,那才是做到了不嫉妒。什麼叫學佛?這就是學佛啊!你以為磕頭拜佛,念經吃素,求佛保佑就是學佛?你還是求這四個字保佑你好一點,你把慳貪嫉妒這四個字真去掉了,你成佛的路走上一半還有餘。
整理自《藥師經的濟世觀》
----------
我們學佛修持,要從哪裡下手?哪裡立根?從哪裡找淨土呢?要想成佛,離不開一切眾生,所以要先學會做人。與人都處不好,還想度眾生?自己想成佛,看到人都是冤家,嫉妒人家,這是種善根嗎?簡直是魔道了。你說自己瞋心大是阿修羅,你有阿修羅的本事和功德嗎?你能一怒而安天下嗎?
佛在《維摩詰經》說的這一段經文,看起來經意很明顯,其實是密教,秘密在其中,我們再讀一次:「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學佛是離不開眾生的,一個眾生也不能舍離。「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你不要說眾生沒有隨你之所化,是你連化緣--教化的因緣,都結不上,因為你自己與眾生隔離了。造隔離之業,甚至於造仇恨之業,就是在造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業。惡言刺眾生,惡語傷眾生,尤其是四種口業:惡口、兩舌、妄言、綺語。還有心中貪、瞋、痴意業,你說,怎麼結化緣?當然得不到成果。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