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故事

《百喻經卷上》5之渴見水喻


時間:2017/12/9 作者:藎木

譯文:過去有一個人,愚痴無智慧,渴極了須要飲水,見炎熱時遠處野地里騰升的水氣,以為是水,即便追尋而去,直逐至印度河邊。既已到了河邊,卻定定地看著不飲。傍人說道:「你這麼渴,望著水氣而奔逐,如今到了水邊,為何不飲呢?」愚人答道:「倘若可以飲盡的話,我便飲了。而今這水極多,完全不可飲盡,所以就不飲了。」眾人當時聽了這話,都哄然地嗤笑他。

這就好比那些外道,執著於事理的某一端,認為自己不能完全受持佛法的戒律,於是便索性一戒也不受持了,致使將來毫無得道的緣分,流轉於生死苦海之中,不得出離。就如那個愚人見了水,卻不飲,為當時人所笑,道理正是一致的。

百喻經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無。如今無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渴見水喻

過去有人,痴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①,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頭河ƒ。既至河所,封視不飲。傍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愚人答言:「若可飲盡④,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於理⑤,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流轉生死。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復如是。

注釋:

①熱時焰: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時,折射的影像、幻景,在乾旱溫差大的地方易產生。

②逐走:加快腳步之奔走。

③辛頭河:音譯,印度河。

④君可飲盡:《大正藏》自注「君」為「若」,當以「若」字為是。

⑤僻取其理:《大正藏》自注「其」為「於」字,二者皆可。

源流:《中阿含經》卷三十二:譬如有人以渴入池而反渴還。(見《中華大藏經》第三十一冊第六八四頁)

解說:佛經中多有受持一戒而得道的記載。世間眾生於浩瀚之法海,取其一瓢而飲,受持而行,也可祛除生死煩惱。《法句譬喻經》卷二載:有位大商賈,名叫波利,與五百估客入海求寶。當時海神掬著一捧水問波利道:「海水多呢,還是這一掬水多?」他答道:「這一掬水為多。海水雖多,無益於應急時用,不能救那饑渴之人:這一掬水雖少,恰碰上渴者,便可持用與他,以救性命。」(可參見《大正藏》第四冊第五八五頁)。

辨析:在故事的結尾,愚人的行為已經與初衷發生了背離,前者即開端,問題在於「口渴找水」,後者即結果是「能不能把水喝完」。由佛教的教義來看,世人儘管不是愚人,至少也是未「開智」之人,他們總是在「有我」之中繞圈子,永遠也無法滿足。要想徹底解脫,只有達到「無我」的境地,才能不再患得患失。一個人貧窮,就難免想有財富,有了財富又要名聲、地位、長壽,永無休止,也永不安寧。口渴要喝水,有了水,還非要喝完不可。在紛擾的現實生活中,能夠從中體察出一點有價值的思想,即防止永無止境的利慾之心,是完全有必要的。人生還是灑脫一點兒好,「人到無求品自高」。

摘自: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