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卷上》33、斫樹取果喻
譯文:
從前有位國王,擁有一棵好樹,長得高大,樹冠寬廣,將要結出香而甜美的好果子來。這時有一個人來到了國王居住的地方。國王對他說:「這棵樹上將結美果了,你想吃嗎?」這人就答道:「這棵樹高大寬廣,雖然想吃,怎麼才能夠摘得到呢?」於是就斫斷了樹,期望摘到果子。卻一無所獲,徒然地勞苦了一番。後來想栽回去,樹已枯死,毫無生機。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如來法王有一棵持戒樹,能結出好果子來。心內湧出了渴求滿足的快樂來,想要得到那果子,那麼,就應當持受戒律,修行種種功德。世上的人不會運用權便的智慧,反而破了戒,如那個伐了樹還想種活的人一樣,什麼都得不到。破戒的人,也是這樣。
這故事比喻∶釋迦世尊曾指示我們持戒功德像大樹一樣,它能生出種種禪定、神通、智慧的殊勝的果。假使我們要得到這些果子的話,首先就應當持戒,還要修許多的功德善法來灌溉它,方能得到圓滿成就。但是有些人不懂這個方法,竟毀犯了戒律,去希求定慧神通,這無異砍樹求果,連根都枯了,那裡還有果呢?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無。如今無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33、斫①樹取果喻
昔有國王,有一好樹,高廣極大,當生勝果②,香而甜美。時有一人,來至王所。王語之言:「此之樹上,將生美果,汝能食不?」即答王言:「此樹高廣,雖欲食之,何由能得?」即便斷樹,望得其果。既無所獲,徒自勞苦。後還欲豎,樹已枯死,都無生理。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如來法王有持戒樹③,能生勝果。心生願樂,欲得果食,應當持戒,修諸功德。不解方便,返毀其禁,如彼伐樹,復欲還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復如是。
注釋:
①斫:砍、斬。
②當生勝果:他本為「常生好果」。當以「常生好果」為宜。後段喻文中有勝果,此勝果指果實而言,後段勝果是指修持所證之果位而言。勝果,指圓滿的涅槃境界。
③持戒樹:持戒為六波羅蜜之一,十波羅蜜之一。持戒即護持戒法之意,即受持佛所制之戒律而不觸犯。樹,根本之意。持戒樹乃喻信受戒律,能助善業增長。
解說:
持受禁戒,修行功德,都是趣向於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的津梁,雖則不是最終的目標,卻是通向最終目標不可或缺的方法,因而必須固守,且日日精進,以求獲得勝果。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